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道士塔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53W

道士塔教案【精品多篇】

《道士塔》教案教案 篇一

一、教材分析

《道士塔》是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三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本單元的四篇課文都屬於現當代散文。單元教學目標是整體把握散文的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品味散文的語言。從而實現能力遷移,完成閲讀教學在高二階段安排的“着重培養學生鑑賞文學作品的能力”的任務。

《道士塔》是餘秋雨文化散文代表作《文化苦旅》的第一篇。作者描述了我國古代極其珍貴的敦煌文物被掠奪的經過,用自己深切的思考將我們帶進了中國文化的深處,去反省釀成那場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劇的社會根源。文章突破一般史實平板式敍事的方式,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對王道士肆意破壞敦煌文物,出賣敦煌文物的經過進行了生動而具體的描述。敦煌文物的損壞流失,點點滴滴都是那樣的撼動人心。作者用詩一般的語言震撼了讀者的心靈。體會作者痛苦憤怒而又無奈的感情,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結合學生實際,分析本文特點,特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 瞭解敦煌文化的悲劇命運及其發生的原因。

2. 體會作者貫穿全文的悲愴蒼涼的情感。

3. 品味餘秋雨文化散文的語言特色。

三、教學方法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就是通過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文本研習、問題探究、活動體驗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提高綜合的語文素養,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為此,我主要採用“文本研讀”和“問題探究”的教學方法。

通過文本研讀,瞭解敦煌悲劇的歷史,感受作者的悲愴之情。通過問題探究,展開教師、學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間的對話,構建師生間和諧平等、互動對話的語文課堂。

四、説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

1、文化散文的教學,必須讓學生有身心的投入。為了讓學生初步體會文章的意境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首先讓學生觀看一組敦煌文物的圖片。然後引導學生進入本文的情境:這麼珍貴的敦煌文物,卻大量流失海外,我國研究敦煌學的專家們只能憑藉高價買來的影印本或縮微膠捲,在放大機前展開自己的鑽研。這是一種怎樣的屈辱,一種怎樣的悲哀啊!在餘秋雨先生的《道士塔》一文中,作者用沉重的筆觸向我們描繪了這一文化浩劫, 展示了那觸目驚心的一個個片段。

2、作者簡介

為了讓學生對作者作品背景有所理解,增加對作者的瞭解,我首先對作者做了介紹。餘秋雨,浙江餘姚人,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曾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上海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在海內外出版過史論專著多部。藝術理論著作有《戲劇理論史稿》、《戲劇審美心理學》,散文集有《文化苦旅》、《山居筆記》、《霜冷長河》、《行者無疆》《借我一生》等。

(二)研讀文本,問題探究

1、課文共有四個章節,請速讀全文,擬寫標題。

明確:(1)悲劇與小丑 (2)刷把與鐵錘 (3)混蛋與強盜 (4)仇恨與奮發

2、為什麼説“這是一個巨大的歷史悲劇”?“一個民族的傷口在滴血。”表明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敦煌是中國和人類燦爛的文化瑰寶,但是外國文化強盜只用極少的錢物,用欺騙的手段將它的大部分極其珍貴的歷史文物掠奪去,以致今天,中國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只得一次次屈辱地從外國博物院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來研究,這怎能不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

3、為什麼説“王道士只是這出悲劇中錯步上前的小丑”?

明確: 一個愚昧的湖北農民,卻成為莫高窟的主持,把持了中華民族最為燦爛悠遠的文明。為了獲取滿足私慾的錢財,他用大量珍貴的文物換回了少許的錢財。這無疑是一個小丑式的人物。但敦煌文物慘遭劫掠,根本原因在於當時的封建社會制度以及腐朽的統治階層。

4、王道士這個小丑的主要罪行是什麼?

明確:歷史已有記載,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罪狀主要有4點:

①他往洞窟中寶貴的壁畫刷上白石灰;②他毀掉珍貴的雕像,塑上天師靈官像;③他把經卷隨意送給官員;④他以極低的價格把價值連城的文物賣給外國人。

5、讀第一二部分中的有關王道士的描寫,指出他的性格特徵。並分析作者對此的態度。

明確:無知,愚昧,猥瑣,卻自鳴得意。

文章第二部分,作者用詳細的筆觸描寫了王道士對敦煌文物愚昧的破壞行為。當時,正是西方的藝術家們風起雲湧的新時代。而在中國,我們的王道士此時此刻卻在賣力地摧毀以往的輝煌,並且自得地讓自己的塗鴉作品取而代之。對王道士無知的所作所為作者既感到憤怒卻又無計可施。作者在這裏用了幾個詞“認真”“憨厚”“達觀”,表達了自己的痛心疾首。再看第四段,“像頑童堆造雪人,這裏是鼻子,這裏是手腳,總算也能穩穩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它們刷白。畫一雙眼,還有鬍子,像模像樣。”更是對王道士所作所為進行嘲諷。

6、王道士固然有罪,但作者卻説這是一個民族的悲劇,為什麼?

明確:王道士只是那個時代隨處可見的一箇中國平民,無知、愚昧、貪小利、畏縮,要讓他來承擔這巨大的文化重罪,也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那麼,誰是敦煌文物被掠的罪魁禍首呢?

在第三部分,作者的批判鋒芒進而指向了整個腐朽的清政府,指向封建社會制度以及腐朽的統治階層。王道士發現了密室藏寶之後,懷着一種邀功請賞和希望能引起官員重視的心態去努力,卻一直徒勞無功。苦苦等了七年消息的王道士等來的卻是風塵僕僕趕來的外國冒險家斯坦因們。在重金面前,王道士經不住誘惑成了販賣國寶的同謀。如果説王道士是因為無知和愚昧才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的話,那麼擁有所謂“經邦濟世”之才的官員們在整個事件中則表現出令人扼腕的職。他們對國寶的漠視程度令人吃驚,無論是略懂文物的道台,還是為押送猶豫不決的巡撫,他們要麼不把祖宗留給我們的遺產當回事,要麼就從中趁機大撈特撈。這種觸目驚心的罪行,更成為作者批判的中心。

7、從課文找出並體味作者憤怒批判清政府及其官員的句段。

明確:(1)真不知道一個堂堂佛教聖地,怎麼會讓一個道士來看管。中國的文官都哪裏去了,他們滔滔的奏摺裏怎麼從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

(2)第三部分第3,4,6,14自然段。 (3)他們在沙漠燃起了股股炊煙,而中國官員的客廳裏也正茶香縷縷。 (4)偌大一箇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

8、朗讀第三部分第8段,外國人騙走的文物清單。老師投影補充:外國文化強盜掠奪敦煌文物的罪行,聯繫八國聯軍*燒圓明園的歷史。請學生談談讀後的感受。

1908 年8月3日,法國人保羅·伯希和進入藏經洞後,用整整3個星期,以每天1000卷的閲讀速度,翻看了所有寫本和繪畫的每一張紙片,最後僅以500兩白銀為代價,騙走了6600卷精品中的珍貴文物,其中古藏文卷子2700卷,其它類3900卷,裝滿十輛車後偷運回法國。

美國人蘭登·華爾納是最後一個成功的劫掠者。1924年,他用膠布和特殊的化學溶液剝走壁畫26幅,其中就有極珍貴的323窟唐人畫《張騫西域迎金佛》圖,及幾尊極為優美的唐代彩塑。當時,“華爾納的心情是十分不安的,他深知自己所幹的事情太有些無法無天了”。

192019年,當斯坦因的45頭重載駱駝滿載着141箱中國文物,排成長長的一隊,如沙漠上的一列火車駛向西方時,其中一頭駱駝背上四個古怪的大木箱,裝的就是敦煌文獻。

9、為什麼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越是屈辱越是加緊鑽研”?

明確:他們化仇恨為力量,要讓世界知道即使敦煌文物被外國文化強盜掠奪去,但敦煌學仍然存在中國!他們表現了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值得我們學習。

(三)品味語言

厚重的文化內涵是本文最重要的特色,而品味散文的語言,整體把握散文的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正是本單元的訓練要求。為了完成讓學生理解含義深刻的語句,賞析詩化的語言表達技巧的教學重點,我從以下三個方面指導學生賞析本文詩化的語言表達技巧。

1、細節描寫的句子。如:①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歡到洞窟裏轉轉,就像一個老農,看看他的宅院,他對洞窟裏的壁畫有點不滿,暗乎乎的,看看有點眼花……②當幾面洞壁全部刷白,中座的雕塑就顯得過分惹眼。在一個乾乾淨淨的農舍裏,她們婀娜的體態過於招搖,她們柔美的淺笑有點尷尬……

2、含義深刻的句子。如①今天我走進這幾個洞窟,對着慘白的牆壁、慘白的怪像,腦中也只是一片慘白。②那天傍晚,當冒險家斯坦因裝滿箱子的一隊牛車正要啟程,他回頭看了一眼悽豔的晚霞。那裏,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

3、直抒胸臆的句子。如①“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見王道士轉過臉來,滿眼困惑不解。是呀,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閒人何必喧譁?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②被我攔住的車隊,究竟應該駛向哪裏?這裏也難,那裏也難,我只能讓它停駐在沙漠裏,然後大哭一場。

通過上述三個方面的賞析指導,學生能夠較完整地理解含義深刻的語句,賞析詩化的語言表達技巧,從而較好地完成散文單元的教學要求。

(四)總結

作者將充滿詩一般激情的語言與沉重的思考結合一起,描述了我國古代極其珍貴的敦煌文物被掠奪的經過,分析了造成這一民族的悲劇的原因,表達了極其痛苦憤怒而無奈的心情。值得我們為之反省。

道士塔是歷史的遺憾,可當我們靜心回憶歷史的時候遺憾又何止這點,一夜化為烏有的圓明園,一夜燒成焦土的阿房宮……每當想起這些,憤怒與惋惜之情總是緊緊交織在一起。“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失去的終究已經失去,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汲取教訓,站立起來,不要讓這樣的悲劇再度重演!

道士塔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瞭解敦煌文化的悲劇命運及其發生的原因,培養愛護文化遺產的意識和保護文化遺產的高度責任感。

2、體味課文散文化的語言;體會作者貫穿全文的痛苦憤怒而又無奈的感情。

3、培養準確篩選信息的能力,提高閲讀水平。

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痛苦憤怒而又無奈的思想感情,拓展思維,關注社會問題。

教學難點:

如何讓學生將文本的解讀與情感體驗很好的結合起來。在體會作者痛苦憤怒而又無奈的感情中深化認識,上升到對民族文化的熱愛。

教學方法:

誦讀法、文本研讀法、互動體驗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正式上課之前我們先來輕鬆一下,欣賞幾幅漂亮的圖片。

課件一:飛天圖(我們可以看到,這幅壁畫在歷經了百年的風霜之後,色彩依然豔麗鮮明)課件二:洞窟壁畫(莫高窟的美無處不在,就連地上的土磚,也刻有蓮花圖案。)課件三:敦煌彩塑(柔美的淺笑,婀娜的體態,栩栩如生)

課件四:這就是我們祖國古代最燦爛文化的代表——敦煌莫高窟,莫高窟是我國最著名的佛教石窟,位於甘肅省敦煌縣境內東南25公里處的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又稱千佛洞。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內容最豐富和使用時間最長的佛教藝術寶庫。

好,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散文大師餘秋雨的這篇文章——道士塔。先來認識一下作者。餘秋雨是浙江餘姚人,當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學者,,文化史學家。主要從事文化散文寫作和藝術理論研究。在大陸和台灣出版中外藝術史論專著多部,曾赴海內外許多大學和文化機構講學,著有作品《文化苦旅》、《借我一生》《山居筆記》《文明的碎片》依仗着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

請同學們看到課文題目,題目是道士塔,可是老師在閲讀課文的時候沒有找到一處“道士塔”的字樣,但課文的題目卻是道士塔,這是為什麼呢?看來同學們跟老師一樣有着許多疑惑,沒關係,這個問題我們學習了文章之後,再來一起討論探討。

首先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第一部分,看一看,這個道士塔的主人是誰?(板書《道士塔》學生帶着問題自學)

二、文本研讀(理清思路)

(一)第一部分:

1、時間差不多了,現在我們就來回答剛才提出的問題,這個塔的擁有者是誰?明確:王圓菉(王道士)

提問:這是一個道士,可是莫高窟是佛門聖地啊?為什麼一個道士死後卻被葬在佛教徒所使用的塔中。有沒有同學對我國的道教和佛教有所瞭解的?

明確:讓我們做個簡單的界定吧。對信奉道教的人稱什麼?(道士)對皈依佛門的人稱什麼?(和尚)在我國,道教和佛教是並行的兩大宗教。他們之間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不同的特色。我們舉一點加以證明。比如在喪葬禮儀上,道士的逝世稱為“羽化”,在羽化之後,他們有兩種葬法,一是坐缸,二是棺葬。我們知道,佛教徒,他們的逝世叫做“圓寂”,其遺體是要經過火化的,其中有道高僧所遺存的骨殖被稱為“舍利子”,一般是要建塔來封存的。

2、既然這樣,那麼王道士為什麼受到如此奇怪的待遇呢?(那麼,是什麼?大家一起把這句話大聲地朗讀出來)

明確:“幾經轉折,不幸由他當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

提問:剛才我們也説了,敦煌莫高窟是我國也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藝術寶庫,

是一個佛教聖地。那麼,一個道士做了佛教聖地的把持,他了解佛教嗎?(不瞭解)

(二)第二、三部分

1、那麼,一個不瞭解佛教的人會怎樣對待莫高窟?現在我們就來分組瀏覽文章第二、三部分,讓我們自己來講一講,在中國二十世紀的初年,在敦煌,發生過怎樣的一段歷史,有過怎樣的一段故事。?現在我們就來做一個簡單的分組,第一、二的同學閲讀第二部分,第三、四組的同學閲讀課文的第三部分,看一看,這個不懂得佛教的道士,對我們的莫高窟做了什麼?老師給大家三分鐘的時間,閲讀過程中大家要手腦並用。(三分鐘後)

A:都看完了吧,好,第一第二組的同學誰來給我們説一説王道士究竟對我們的莫高窟做了什麼?明確:(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他把洞窟刷白,還堆了幾個天官、靈師菩薩,破壞了敦煌石窟。)首先是把洞窟刷白,他刷白的不是洞窟,是壁畫。

B:在他的兩遍粉刷之後,“什麼也沒有了”,看課文!

明確: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淨白

小結:除此之外,XX同學剛才也説了王道士還塑了幾個天師靈官菩薩。看樣子,我們的這位王道士,對道教還真帶有幾分的虔誠。你説的`第三點,他破壞了石窟,同學們能不能再説的準確一點,明確:雕塑。

C:正確。是雕塑。看課文,“才幾下”

明確“婀娜的體態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變成泥巴”,

師:同學們知道嗎?關於莫高窟還有有着這樣一個神奇的傳説:公元336年,一個名叫樂樽的和尚來到了位於甘肅敦煌市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當時已是傍晚,忽然他看到眼前的鳴沙山金光閃爍,象有無數的佛像在山間躍動。天地間沒有一點聲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籠罩。樂樽和尚被眼前這莊嚴肅穆的景象驚呆了,既而有所頓悟,他莊重地跪下,朗聲發願:從今要廣為化緣,在此築窟造佛象,使此地成為佛聖地。不久,他的第一個石窟就開工了,由於他在化緣中廣為傳播自己的奇遇,使遠近善男信女也紛紛來朝拜勝景,並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禱,挖出了一個個的洞窟,天長日久,就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敦煌莫高窟。這敦煌莫高窟,從公元336年到20世紀初年,歷經一千多年,世世代代的佛教徒在此開窟造佛像,一千多年曆史的沉澱,無數人的心血,才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莫高窟,如今正被這王圓籙悄悄的毀滅着。(留了一會空白)

2、除了剛才我們分析的這些,王道士還做了什麼?第三部分又給我們講了些什麼事?第三、四組的同學?(請你用簡潔的語言給我們概括)

明確:(他把文物送來送去,還用極低的價格跟外國進行貿易。)在這兩者當中,誰是主要的?明確:將文化遺產賣給外國者。他賣的是哪兒的文物?(中國的)再具體一點。一個洞窟裏的文物。好,我們一起看到這部分的第1自然段,什麼時間?——1900年5月26日

A:“他辛辛苦苦地清理着一個洞窟中的積沙”,這個洞窟是16號洞窟。那天,他無意中聽到裏面有空空的聲音。結果,他發現,在這個洞窟裏面,居然還有一個復洞。裏面有數以萬計的經卷、文書、繪畫、雕塑等諸多作品。這些文物賣給了誰?

明確:外國的考古家、探險家

補充:其實啊,在王道士發現的這個藏經洞裏,出土的文獻大約有數萬件,時間上起三國兩晉,下迄北宋,歷經千餘年,內容包括政治、經濟、軍事等,英國人稱之為“中國文獻遺存的大寶庫”。不論是從數量還是從文化內涵來看,敦煌文獻的出土都可以説是20世紀我國最重要的文化發現。然而在經過了外國文化強盜的一番掠奪之後,如今的藏經洞已經變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七零八落。那同學們知道這個藏經洞裏有多少文物嗎?……

就老師目前查到的資料而言,有説五萬多件,還有説六萬多件的。事實的確如此,就像你們剛才告訴我的那樣,我們真的不知道這個藏經洞裏有多少文物。其實,我們是最應該知道答案的,因為這是我們的祖先給中華民族每個兒女的饋贈,如今,我們對它卻知之甚少。只知道,在美國哈佛大學福格藝術博物館裏,在波士頓博物館裏,在巴黎國民圖書館裏,在日本的博物館裏,保存的敦煌文物比我們北京圖書館裏的還多的多。同學們,當你們瞭解了這段歷史後,你們的內心湧動着怎樣的情緒?(氣憤、遺憾、傷心難過)

(三)品味情感

1、對外國官員

提問:其實大家的情緒,作家也有。現在我們就來進行第二環節,請同學們在文章中找一找,讀一讀,品味一下,哪些句子表達了作者的情感,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呢?或者説,哪些句子觸動了你內心最柔軟的地方?或者暗合了你剛才的情感?

明確:“偌大的中國”一段

提問:好,請你告訴我們,在剛才的朗讀中,你體會到了怎樣的情感?

(老師再給大家讀這一段)剛才這位同學説“悲憤”,同學們能不能從老師的朗讀中體會到,除了悲憤,還有什麼樣的情感?(無奈、遺憾痛惜)

A:這個詞找的很準確,還有什麼?

B:好,情緒越來越多了,我們請一個同學集中地來説一説。

總結:其實,作家的情緒大家已經都説出來了。作家的情緒是既愛又恨。我們的眼光可能更多的集中到了“我好恨”,恨也有很多種,有憤恨,有怨恨,有痛恨,在這裏屬於哪一種?

明確:憤恨

提問:作家有愛,他的恨是來自於他的愛的,這個愛是什麼?對什麼的愛?

明確:對中國文化的深愛,對中國文化命運的關注,對中國文化的深愛,所以,作家的情緒是既愛又恨,是愛恨交加,既痛苦又無奈。好,除了剛才XX同學説的這一段,還有沒有其他的地方?

2、對中國文官

明確:第二部分第1自然段(真不知道……、是由?)

提問:

A作家的情緒怎樣?

B:他們滔滔的奏摺,有什麼?

C:請坐,還有其他的嗎?

3、對中國學者

明確:第四部分

A:同學們覺得作家的情緒在這裏也有變化嗎?大家想想,作家的情緒一路行來,這裏有沒有變化?明確:有,以前的中國官員對文化不重視,而現在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卻很重視,作者從這裏看到了希望。

小結:所以説,作者一路沉重之後,這裏略微有了一點……(激昂)。還有其他的嗎?

4、對王道士

明確:第二部分的最後一段(讀至“他滿臉困惑不解”)

A:如果有時空穿梭機,你會不會去去阻止?。

B:説的不錯。但是老師覺得,如果你把這個段落讀完,你會對作家的情感有一個更為準確的把握。所以你剛才説到,作家是憤恨,作家僅僅是憤恨嗎?如果真的有時空穿梭機,我們回到了那個時代,又會怎麼樣呢?你先坐下來。我們先來一起朗讀這一段文字。

C:現在,作家的情感最集中的,是什麼?

明確:無奈、世間諸多情感,唯有無奈二字最讓人傷痛。“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這是不是無奈?那是青年男女之間的無奈,比之於餘秋雨的這種無奈,那一種無奈更令我們傷痛一些?D:所以,即使真的有時空穿梭機,我們又能怎樣呢?對於這樣的中國,這樣的民族,正如我們在後文看到的那樣,當時不是確也有一批送京的嗎?沿途官員伸手進去就取走一把,在那兒歇腳又得留下幾捆,當時運抵京城後,只剩下四千多卷,為了交差,他們把這些珍貴的敦煌文書一分為二,二分為四,最後才湊了八千多卷交上去。這樣的民族和國家,我們能怎麼樣了,作家又能怎樣呢?(停頓)還有其他的嗎?

小結:這篇文章很長,應該説充滿了感染力的語言比比皆。當我們一遍遍的讀着《道士塔》的文字時,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蒼涼悲愴的心境,他想要保護國寶,想要喚醒王道士的無知,想要攔下強盜的車隊,最終卻無能為力,而我們也跟隨着作家時而憤怒,時而痛苦,時而憂傷。這一切感情的源頭,都只因為誰?王圓錄。請大家閉上眼睛,想象一下他的摸樣,課文中有一段對他的描寫。(第一部分第4自然段)(出示他的照片)這就是我們這次事件的主角,看看,他的臉上似乎還有幾分……(憨憨的笑容)

A:如果他現在就站在大家的面前,你會對他做什麼,説什麼?

B:頂多換得他一個漠然的表情。如果是老師,老師會離他遠遠的,再遠遠的,長長地歎息一聲,然後轉身離開。那麼究竟誰要對這場文化遺產大流失負責任呢?

C:我們下來看王道士,他有沒有責任?

明確:王道士愚昧而無知。他出賣了我們寶貴的文物。還有誰有責任?(中國官員)

D:官員。官員怎樣?無能。無能我們已經知道了,連運到京城的文物都保護不好,那麼腐敗何以見得?從課文中去找。

明確:(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他文雅地摸摸鬍子,吩咐手下,什麼時候叫那個道士再送幾件來”、“茶香縷縷與股股炊煙”

E:好,王道士有責任,官員有責任,還有誰有責任?

明確:外國的考古家、冒險家。其實,他們是一羣文化強盜。現在就讓我們見識一下這些文化強盜的嘴臉。(出示照片、朗讀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現在我們看到是斯坦因,他曾經先後兩次來到中國,騙取了藏經洞中大部分文物。現在看到的是伯希和,他有點特殊,他是一個有着深厚的漢學功底的學者,他曾經在這個藏經洞裏呆了整整三個星期,以每天一千卷的速度閲讀了整個藏經洞裏的所有的文書。每一張紙片他都翻過。他一邊翻閲,一邊把這些文物分成凡品和精品,最後,以500兩白銀的價格換取了6600卷精品中的珍貴文物。在所有盜取敦煌文物的外國強盜中,以斯坦因盜取的數量最多,以伯希和盜取的價值最高。

F:這些文化強盜是怎樣的?(貪婪、無恥)

G:貪婪我們已經瞭解了,無恥在哪兒?課文中那些句子可以看出來?

明確:(第三部分第13自然段)“他們時常暗示,是他們的努力,使敦煌文獻從黑暗走向了光明。” 小結:好,學到這裏,我們已經知道了,王道士愚昧而無知,中國官員腐敗而無能,外國強盜貪婪而無恥,這三個原因才導致了我們這次文化大流失。那麼,老師想問問大家,這次文化大流失折射出來的又是什麼呢?

作者,餘秋雨,一個愛國的知識分子,站在現實的舞台,遠眺一百多年前的歷史,他的眼中,他的筆下,難道僅僅是寫一次文化大流失嗎?

明確:民族悲劇。是的,它反映出來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某一段歷史時期的生存狀態。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泱泱大國的破敗,一個民族的衰微。當一個國家如果連主權都不能保存,保護文化,保護文物就只可能是一種奢談。

H:現在我們回到上課之前提的那個問題,事情都是圍繞着敦煌文物展開,那大家注意沒有。為什麼作者的文章題目是《道士塔》而不是用敦煌文化或者文化的歎息這樣的字眼?

明確:一個道士做了佛教聖地的主持,一個愚蠢的人做了文化寶庫的主人,整個官僚機構對國家寶物置之不理,任由他人盜取。這樣的社會本來就是個混亂的社會,作者用一個事物來象徵着這個混亂腐敗的社會,這就是道士塔。所以説道士塔實際上也是一座民族文化的悲劇塔。

E:同樣,今天當我們再一次走過這道士塔前,聽到日本學者用沉重的語調説“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的時候,同學們認為,這道士塔還有保留的必要嗎?大家齊讀最後一部分。

師:好,就把最後一段留給大家自己下去之後再慢慢品味。培根説:讀史使人明智。歷史給每個人在時空座標中點出那些讓人清醒又令人沮喪的一點。王道士的塔就象一個巨大的感歎號,這分明是歷史要我們聽懂他的這一聲長歎啊!大家聽懂了嗎?下課!

三、板書設計:

王道士:愚昧無知

中國文官:腐敗無能

民族悲劇

外國冒險家:貪婪無恥

社會環境:落後、衰微

四、作業佈置:

思考:當世界已經承認“敦煌在國,敦煌學也在中國”的時候,道士塔還有保留的必要嗎?

1、沒有必要:他本來就是一個罪人

2、有必要:塔站立在那兒,就意味着一段屈辱的歷史,可以提醒後人不要忘記。(僅僅是提醒我們不要忘了歷史嗎?他對我們的今天就沒有意義嗎?有,他還告訴我們,要尊重歷史,要重視文化文物的保護工作。

補充材料:

1、隨州,是我國著名的文物重鎮,其境內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古墓葬較多,1978年在此出土的戰國曾侯乙墓更是聞名世界。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兩件文物是今年8月發現的,是原隨州市博物館的一名幹部勾結外人共同掘墓所得。而這個案件只是許多盜掘古墓案中的一件。

2、襄陽古城牆:至今已有2800年的歷史。稱“華夏第一城池”自古就有“鐵打的襄陽”之説在經濟建設的大旗下,襄陽長達58米的古城牆拆了可我們拆的又何止這一點呢?浙江市定海古城被嚴重破壞了,雲南省建水市五官府、進士第、翰林第也在頃刻之間被夷為平地,就連被文物和文化專家稱為“集建築、人文和文物價值於一身”的北京古老四合院——北京美術館后街號,也在爭議中被強行拆除了。古城破壞了就無法恢復,而歷史文脈卻不能隔斷,正如兩院院士吳良鏞所呼籲的那樣:歷史文化的保護永遠不會太晚。

《道士塔》教案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

1. 全面把握課文內容及其內在聯繫。

2. 體會作者貫穿全文的悲愴蒼涼的情感。

3. 培養學生對文物保護重要性的認識。

【教學重點】

全面把握課文的內容及其內在聯繫。

【教學難點 】

體會作者處於矛盾心理下悲愴蒼涼的情感。

【教學方法】

講讀法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文導入  】

同學們,在今天上課之前,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些關於宗教方面的小知識。在我國,道教和佛教是並行的兩大宗教。他們之間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的不同特色。比如在喪葬禮儀上,道士的逝世稱為“羽化”,在他們羽化後,一般有兩種葬法,一個是坐缸,就是將遺體封缸後入葬;另一種是棺葬,用棺材盛殮遺體。而佛教徒呢,他們的逝世叫做圓寂,其遺體是要經過火化的,其中有道高僧所遺存的骨殖被稱為“舍利子”,一般是要建塔來封存的。

但是在七十餘年前,在祖國大西北的佛教勝地——甘肅敦煌,卻有一個道士在死後被葬在佛徒使用的塔中。這到底是因為什麼呢?他的背後究竟有着怎樣的故事呢?今天就讓我們帶着這樣的疑問來學習這篇《道士塔》。

請同學們把書翻到53頁。作者餘秋雨,江蘇餘姚人。是我國當代的文藝理論家,散文家。作品有文藝理論專著《戲劇理論史稿》,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等。我們今天要學的這篇課文,就選自於《文化苦旅》的第一篇。

【教學進程】

請同學們齊聲朗讀課文第一部分的一至三自然段。

作者在一開篇,就向我們交代了他所要描寫的對象是莫高窟門外河對岸的塔羣,作者是怎樣描述這些塔的呢?(塔呈圓形,狀近葫蘆,外敷白色。從幾座坍馳來看,塔心豎一木樁,四周以黃泥塑成,基座壘以青磚。)請同學們看這幅圖(教師依據王道士塔圖手繪覆缽式塔簡圖)。塔這個詞來源於印度。傳説當年有弟子問及釋迦牟尼身後之事,佛祖將袈裟疊成四方,鋪在下面,又將缽盂倒着扣在袈裟上,又把禪杖立於缽盂之上。後來的佛徒弟子就依照這種形狀建塔來保存佛祖的真身舍利。這種塔呢,就被稱為“覆缽式塔”。後來這種塔隨着佛教的傳入也傳入了中國,但是由於時間的流逝和我們中華文化巨大的包容性,覆缽式的塔已經被我們改造成亭台式或樓閣式等具有中國特色的形狀的塔了。原有的覆缽式的塔到今天只存在於藏傳佛教建築中。作者在莫高窟看到的幾座僧人圓寂塔,就是這個樣式。今天北京北海的白塔,其型也屬於這種覆缽式的塔。

大多數的塔都已經十分破敗了,只有一座塔保存的比較完好,自然引起了作者的興趣。作者移步向前,發現塔上還有碑文。這不讀還罷,一讀之下,作者竟然是猛然一驚!作者為什麼吃了一驚呢?且看下文。啊!原來“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個王圓籙!”這個王圓籙究竟有何能耐?能讓我們著名的文藝理論家散文家餘秋雨倒吸一口涼氣,吃了一驚呢?是他長的青面獠牙的,而且把照片貼在墳墓上,把湊上前去細看的作者嚇着了嗎?不是,因為“歷史已有記載,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罪人竟葬於此塔之內,難怪作者要吃了一驚呢!

“我看過他的照片”,原來作者以前是預覽過王圓籙的尊容的,下面就請一位同學為我們大家描述一下作者是怎麼描寫王道士的。(我見過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畏畏縮縮,是那個時代到處可以遇見的一箇中國平民。)老師這裏有幾張王道士的照片請同學們看一下(教師出示圖片)。從照片上看,王道士非常瘦小,長的並不嚇人。

王圓籙是湖北麻城人,他小的時候,因為家鄉鬧災荒,不得不隨家人遠走他鄉。曾西行流落於陝西、甘肅等地。後來他入了伍,在肅州(今酒泉)巡防營當了一名兵勇。退伍之後,他又重新回到那種居無定所的生活狀態中了。當時的他是很想有一個正式的社會身份來維持自己的生存的,拋開當時民生凋敝的大環境不談,僅就他個人條件來説,流離失所窮困潦倒又大字不識身無長物的他也實在是難以找到較好的安身立命的法子。於是他選擇了出家當道士。當地一名叫盛道的道長收他做了弟子,給他取了法名:法真。

王圓籙選擇出家這條路不是沒有原因的。首先,王圓籙在出家前就有一定的宗教信仰。其次,雖説當時的社會狀況已經糟透了,社會底層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但是,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説,他們生活的越痛苦,他們的精神就越需要有一個慰藉來保證他們不至於崩潰。而宗教呢,無疑是他們能找到的最為廉價的麻醉自己的精神鴉片。由於信徒眾多,所以相對來説,僧侶道士等宗教人士的日子還是好過些的。這樣看來,王圓籙選擇了這條路還是比較明智的。但是也許是他過慣了那種漂泊江湖自由自在的日子,當了道士的他並沒有安下心來做一個唸經佈道的道士,而是繼續西行。有一天,他來到了敦煌的三危山下,不禁感歎:“西方極樂世界,其在斯乎!”。於是他便留在了這裏,那一年他已經四十七歲了,已近半百的他便再未雲遊過。

王道士把持了莫高窟以後,將絕大部分敦煌文物盜賣給外國人。現在全世界共有敦煌文物五萬餘件,其中大約四萬餘件在國外。在我國的考古學界裏流傳着這麼一句令人傷心的話:“敦煌在中國,但是敦煌學卻在國外。”由於研究材料極其有限,我們的專家想要研究我們的祖宗遺留給我們的遺產,“只得一次次屈辱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歎息一聲,走到放大機前。”

毫無疑問,王道士這種卑劣的漢奸行徑是令每一箇中華兒女都感到憤恨的!但是,我們能把這種責任完全讓他一個人來承擔嗎?(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

從1840年鴉片戰爭拉開中國文物流失的序幕開始,咱們國家的文物就經受了帝國主義強盜一次更甚一次的劫掠。

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對園內四五十處殿堂文物進行了空前洗劫,自康熙以來歷代帝王所藏的純金、鍍銀、玉雕、銅鑄佛像達10萬尊以上,自此悉失,圓明園文源閣所藏《四庫全書》包括《永樂大典》,被掠到海外。

接着是1900年八國聯軍在北京縱兵三日,紫禁城、中海、南海、北海、頤和園全部被劫。自這次浩劫,北京“自元明以來之積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珠寶奇珍,掃地遂盡”,所失“已數十萬不止”。

後來便是1905年10月,俄國人勃奧魯切夫僅以6包劣質石蠟為代價,就從王道士手中換得敦煌藏經洞珍貴寫本5大包。1907年3月,斯坦因以約200兩銀子盜走精美的佛經和絹畫上千件,共29箱。此後,斯坦因又第二次來到敦煌,以500兩銀子換取了570多個名貴手卷。後來的法國人伯希和以500兩銀子的代價,將藏經洞中的精華悉數盜走,計約6000餘卷,10大木箱。1923年秋,美國人華爾納還將莫高窟12幅精美壁畫剝去,同時搶走一尊最為優美的唐代彩塑。

從這一系列事件來看,我們能夠把敦煌文物流失的罪錯全加在王道士身上嗎?(不能,“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王道士只是這出悲劇中錯步上前的小丑”。)

多年閉關鎖國盲目自大導致封建沒落的清王朝在洋槍洋炮面前只能被動挨打,只能坐視列強搶走祖宗留給我們的遺產!只能看着自己的傷口流血,卻無計可施!

我們再來看課文的第二部分。請一位同學為我們大家朗讀一下這一部分的前兩自然段。文章的開頭説:“真不知道一個堂堂佛教聖地,怎麼會讓一個道士來看管。”王道士能夠住持莫高窟千佛洞原因是這樣的。首先,王道士是千佛洞自西夏年間封洞以來唯一一個認認真真清掃石窟內積沙的人。光是16號洞窟他就掏了近兩年的沙子。而且,自打他入住石窟之後,他一直是四處奔波,到處化緣,積攢錢財來清理積沙和修築他自己的道觀。沒人管的地方,誰負責就是誰的。第二,當時的敦煌寺院只有兩座且都是藏傳佛教所屬的喇嘛廟。喇嘛們對千佛洞裏的所留存的顯宗佛教典籍等根本就沒太大興趣。第三,在咱們國家,佛教、道教、儒教三家難分彼此的情況十分多見。就拿咱們學校邊上的大佛寺來説,它裏面供奉的護法伽藍神,不是別人,正是被儒家奉為武聖人的關羽關雲長。再看大佛寺正堂廊檐上的彩繪,有八件法器,正是道教八仙所使用的。而且,當時的老百姓也基本都是佛道通信,即使是到了今天,我們漢人也經常是拜完了老天爺再求觀音菩薩保佑。所以説王道士能夠堂而皇之的以道士的身份來管理佛教聖地,在某些方面來看,還是順理成章的。

當時的西方的藝術家們正在開創藝術新的時代。而在中國,我們的王道士此時此刻正在對連外國藝術家都歆羨的藝術品做什麼呢?(我們的王道士此時此刻卻在賣力的摧毀以往的輝煌,並且自得的讓自己的塗鴉作品取而代之。)下面請同學們齊讀一下三四兩個自然段。大家注意在讀的過程中體會作者在臆想王道士毀壞石窟壁畫和塑像情景時所使用的語氣。時什麼語氣?大家讀出來了嗎?(用褒義的詞來形容愚蠢錯誤的行為是什麼手法?嘲諷。對王道士無知的所作所為既感到憤怒卻又無法發泄。作者在這裏用了幾個詞“認真”“憨厚”“達觀”。再看第四段,“像頑童堆造雪人,這裏是鼻子,這裏是手腳,總算也能穩穩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它們刷白。畫一雙眼,還有鬍子,像模像樣。”更是對王道士所作所為的絕妙諷刺。)

我們再來看這一部分的第五自然段,作者面對着王道士所遺存的怪模怪樣的幾座天師靈官,心中充滿了巨大的苦痛。但是,作為後人的他,卻又無計可施。那種想為卻又無可作為的心理在他內心中不斷的衝突升級,作者正是在這種矛盾的心理下才寫出這篇文章的。希望同學們能夠在課後自己閲讀中細心體會。

第二課時:

【課文導入  】

上節課我們説到“憨厚”“達觀”的王道士僅是小部分地破壞了敦煌石窟,來做他的新道觀的奠基之處。這節課,我們來看一看王道士是怎樣一步步走上出賣國寶這條路的。

【教學進程】

我們先來看文章的第三部分。大家注意,這裏1900年5月26日指的是農曆的五月二十六日,也即清光緒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換算成陽曆,則是1900年6月22日。

而且藏經洞的發現經過也不是像作者所描述的那樣。王道士當初有了一定的資產以後,就尋覓了一個叫楊果的貧困文士來負責廟裏的文案事物。楊果在今天16號洞窟的甬道里設案,平時抄抄經文、登記入帳什麼的。農曆的五月二十六日凌晨,楊某在16號洞窟甬道內的北牆上磕煙袋鍋的時候,發現身後的牆壁所發出的聲響似乎表明裏面是空的。於是他馬上告訴了王道士。王道士起身鑿開牆壁,果然在裏面發現密室,裏面堆滿了經卷、寫本、畫幡、等寶物。

王道士發現了密室藏寶之後,懷着一種邀功請賞和希望能引起官員重視的心態,徒步行走五十里,來到了敦煌縣衙,只可惜當時的這位縣太爺不學無術,在他眼裏,王道士拿來的根本不是什麼寶貝,只是一些發黃的紙片子而已。興沖沖而來王道士碰了一鼻子灰,只好無功而返。又過了兩年多,1902年,敦煌來了一個新的縣太爺——汪宗翰。這位知縣老爺是進士出身,對金石學也有研究。而且又是湖北人。王道士於是又再次來到縣衙述説此事,請知縣拿主意。汪知縣當時立刻帶人親自去莫高窟查看,並帶走了幾卷經卷。可惜這位汪知縣只是空留了兩句話:一。藏經洞的東西不要讓外人拿走。二。再送些好的到衙門來。滿懷希望的王道士再次失望了。可他沒有就此甘心,不久之後,他又從藏經洞裏挑了兩箱經卷,趕着毛驢,單槍匹馬,風餐露宿,冒着狼吃土匪搶的危險,行程八百多裏,來到了酒泉,這時的王道士已經五十二歲了。在酒泉,他找到了道台廷棟。廷棟是個有學問的人,他仔細的查看了那兩箱經卷。但是他既沒有從文物的角度來鑑定這些無價之寶,又沒有提出什麼保護措施。而是從書法的角度入手,他看完那些經卷以後,認為經卷上的字不如他的字好看,大罵一通,就此了事。也就是這個廷棟,他第一個把王道士帶來的經卷送給了一個比利時税務官,後來這個比利時人去新疆時又把經卷回送給了新疆的中國官員。幾年後,在新疆探險的斯坦因在這個中國官員家裏看到了這些經卷,識貨的冒險家很快趕到了敦煌,從此正式揭開了藏經洞國寶大流失的序幕。

其實,從1900年藏經洞被發現到1907年斯坦因來到敦煌的整整七年間,也不是沒有官員重視這件事。比如課文裏提到的蘭州學台葉昌熾知道此事後不僅建議藩台仔細保管,還立即面見當時的陝甘總督請他出資將國寶運到省城。可是這位總督當時正因為蘭州修關帝廟錢花多了發愁呢!於是就以缺少運費為由將此事擱置下來,只是下令關閉藏經洞。可是這些事情王道士又怎麼能知道呢?

到了1907年五月,苦苦等了七年消息的王道士等來的卻是風塵僕僕趕來斯坦因,斯坦因三次拜訪王道士而不得見,第一次是因為有廟會,斯坦因覺得不方便;第二次正趕上王道士出門化緣,於是斯坦因就把帳篷紮在那裏了;直到五月底第三次來時方才見到。自己送去卻得不到重視,而別人眼巴巴趕來用錢來買的巨大反差,不知帶給盼了清政府七年消息的王道士的是什麼樣的感覺。

但是王道士當時並不敢明目張膽的把文物賣給斯坦因。這也是斯坦因幾次求見王道士而不得見的原因之一。王道士不敢賣,既有官府已經有過封閉藏經洞的原因,又有害怕報應的想法。這時,正因為自己不通漢語而且長的又和當地人不一樣而發愁的斯坦因的師爺——蔣孝琬出面了。

蔣孝琬是湖南人,可以算得上王道士的半個老鄉。久經官場事故的他,一下就看出了王道士的疑慮和難處。他知道王道士擔心什麼,也知道王道士大字不識一個,更別説分得清道教和佛教的區別了,更知道王道士正極缺錢用來建造他的道觀,。所以他給斯坦因出了一個主意:説自己崇拜唐僧。這一招果然很靈,王道士無知地覺得斯坦因西行冒險和唐僧西天取經的確有相似之處。加上斯坦因金錢的作用,蔣師爺的那招更是靈上加靈。只不過當時的王道士還是有點害怕的,因為他當時盜賣給斯坦因的文物都是他自己進洞取出來的,而斯坦因只能在洞外守侯。這一次斯坦因共掠走24箱寫本和4箱包紮好的絲綢畫卷,而代價只不過是75個銀圓。

人一旦走上下坡路,就會越滑越快。等到一年後法國人伯希和來的時候,王道士不僅僅積極配合,而且還讓伯希和自己進洞慢慢挑選。精通漢學的伯希和一次就用五百兩白銀的價錢挑走了藏經洞最為精華的經卷寫本十大車,記六千餘卷。

1909年。伯希和再次來到中國。這一次他為了能更好更多地得到敦煌經卷,特意從他掠走的經卷裏挑出一些到北京出示給北京的學者們看,以買好他們。直到此時,北京的學者和大員們才知道敦煌出了無價之寶。當我們的學者們知道敦煌還有部分遺存經卷時,他們力勸朝廷下令命令陝甘總督立刻封存藏經洞,並嚴禁外國人購買。同時,學部又撥銀3000兩命令新疆巡撫派人將經卷全部運到京城。然而當時負責押運的官員很不負責,不僅沒有裝完,而且連個箱子也沒準備,而是用草蓆裹了裹便上路了。而且,已經嚐到過甜頭的王道士也是早有準備。他在官府來人之前就把比較珍貴的經卷畫本給藏了起來。

按理説,事情至此,也該算有了個結局。然而事實卻是敦煌的經卷又開始了一輪新的磨難。當北京電令陝甘總督密封藏經洞又撥款運經的時候,敦煌出了無價之寶已經是人人盡知。從敦煌到京城行程八九千里,沿途所過州縣官府如同層層關卡,多如牛毛的大小官員個個雁過拔毛。文物這種東西,在真正的文化人心裏是無價之寶,然而在無知貪婪的人眼裏,只不過是還沒兑換的黃金。一路之上所丟失的經卷至今還是個謎。不過最厲害的還要數負責押運的新疆巡撫何某,他等經卷押送至京城之後,並沒有移交學部,而是先拉到自己家,夥同其岳父李某先將裏面值錢的經卷挑出來據為己有。而後又怕查出數目不夠來不好交代,又把經卷一份撕做兩份,兩份撕做四份來充數。最後勉強湊了八千多件交了上去。

到了1914年,斯坦因再次來華的時候,王道士説過這麼一段話:他很後悔當初沒有接受斯坦因給他的那一大筆錢把經卷全賣了。以至於經卷後來經歷這麼大磨難。

其間在1910年1911年,王道士又先後將敦煌經卷出售給二次來華的斯坦因和俄國人鄂登堡等人。等到經卷出售完畢以後,王道士又縱容美國的華爾納用化學膠布粘走壁畫26幅,劫走塑像數尊。

至此,王道士盜賣國寶的罪行才算停止。

聽完了整個國寶流失的經過,我們還會覺得王道士是整個事件的唯一責任人嗎?請同學們思考一下,王道士在整個事件裏扮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角色?(王道士只不過是整個事件的直接經手人,國寶是他盜賣出國門的,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從他等待官府整整七年卻無人問津的情況來看,他並不是真正的元兇巨惡。在那個中華民族飽受蹂躪的年代裏,不要説把國寶盜賣給外國強盜,就是連國土和國寶一起送人又有什麼稀奇?)

同學們,如果説王道士是因為無知和愚昧才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的話。那麼我們再看一下我們通過科舉上台有經邦濟世之才的官員們在整個事件中都起了什麼作用。請同學們朗讀一下第三部分的三、四、五自然段並結合老師前面講的,思考一下。(從王道士第一次面見的縣令到後來押送國寶回京的巡撫何某,他們對國寶的漠視程度令人吃驚,無論是嗤之以鼻的廷棟,還是後來負責押送的巡撫,他們要麼不把祖宗留給我們的遺產當回事,要麼就從中趁機大撈特撈。失職、瀆職司空見慣。他們的不作為時縱容國寶流失,一旦插上一手就大肆的糟蹋起來。在對祖宗遺留物的態度上他們連外國強盜都不如!如果説王道士時那個時代的白痴兒的話,那麼這些官員們就是祖先的不肖子孫!)

在來看那些劫掠我們祖先寶物的強盜,同學們看這一部分的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作者在這裏把他們稱為學者。請同學們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你覺得他們是學者嗎?(是。畢竟他們保存了大量的敦煌寶物,如果不是他們,那些經卷早已被毀了。而且他們是抱着研究的目的來的;不是。無論他們是什麼身份,但強盜的行徑就是強盜,無論他們帶來了什麼後果,抱着什麼樣的目的。)

我們再來體驗一下作者的心境。在第一部分裏,作者的心在隨着祖國的傷口流血;第二部分,作者面對愚昧無知的王道士發出了乞求般的吶喊:“請等一等,等一等!”。但是作者又不知道究竟自己能讓王道士等什麼;在這一部分裏,作者阻攔強盜們的運輸隊伍,但是卻不敢想象把寶物留在國內的結果會是什麼,於是作者只能怒吼:“我好恨!”從這三部分裏我們可以看出來,作者貫穿全文的是一種極其矛盾的心理,他的心境是極其蒼涼悲愴的。他想要保護國寶,想要喚醒王道士的無知,想要攔下強盜們的馱隊,卻最終無能為力,因為那時的中國是不允許他那麼做的。但是作為一個愛國的知識分子的良知又無法使他的內心平靜下來。理解了作者的這種心境,我們理解起這篇課文來就會容易的多。

在大學聯考的語文卷子裏,常有這樣的社科文出現,如果能夠比較準確的抓住作者的思想脈絡,那麼答起題來就不容易失分了。而要做到這點,只有你去用心去讀去理解,當你的心和作者有一種共鳴感的時候,你再依着這種感覺答題就可以了。

現在我們來看課文的最後一部分,第四節。敦煌的學者們忍辱負重幾十年,終於使我們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較大的進展,改寫了那句令人傷心的話:“敦煌在中國,但敦煌學卻在國外。”可我們的學者們卻沒有為此而感到輕鬆。為什麼呢?(因為敦煌在中國,只是敦煌這個地方在中國,敦煌所出土的大量國寶還流失海外。雖然它使我們祖先留給我們全世界人的財富,但是它首先我們中華文化的一部分,一個民族的文化只有在屬於自己的土壤中才能真正的煥發出它的光彩!)

我們的同學都是學藝術的,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都能夠成為出色的藝術家。而藝術又是一個民族文化中最為精華的部分,希望同學們能用自己的雙手為我們的民族文化增添更多更美的奇葩,也希望同學們能夠在以後的人生中始終能夠堅定不移的用藝術家所應具備的良知來指導自己的行為。

【板書設計 】

道士塔

餘秋雨

道士

強盜

官員

(手繪王道士塔)

[1]

教學過程: 篇四

一、導入新課

二、具體分析

㈠導入

⒈課文的題目是“道士塔”,而課文主要內容是寫的什麼?

明確:敦煌文物的流失-→罪魁王道士

⒉假如你是一個主持正義的法官,來審判“敦煌文物的流失”這個重大案件,你會審判哪些人?怎樣審判?寫下審判他們的審判詞,並當庭宣判他們的罪行。

明確: ⑴王道士:粉刷壁畫、砸碎雕像、賤送文物、廉賣文物

⑵滿清官員:放任自流、饋贈佳品、中飽私囊(重刑)

⑶國外掠奪者:欺騙、低價、大量巧取豪奪

⒊假如你是審判庭上的一個旁聽者,旁聽了他們盜毀敦煌文物的罪行後,你對他們的所作所為是什麼樣的感情?結合課文中的句子説明。

明確: 王道士――愚昧無知貪財(罪人小丑)【反語】

恨﹤滿清官員――腐(fu)敗無能瀆職(民族悲劇)【對比】 〉痛惜無奈憤怒

國外掠奪者――狡猾欺詐野蠻(學者)【反語】

※ 結合練習二穿插揣摩句子的含義

⑴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王道士只是這出悲劇中錯步上前的小丑。

⑵…農民做事就講個認真…細細刷上…憨厚地笑……達觀地放…

⑶那裏,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

⑷這裏不用任何外交辭令,只需要幾句現編的童話。

⑸沙漠上,兩道深深的車痕。

⑹他們都是富有實幹精神的學者,在學術上,我可以佩服他們。但是,他們的論述中遺忘了一些極基本的'前提。

⑺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比之於被官員大量糟踐的情景,我有時甚至狠狠心説一句:寧肯存放在倫敦博物館裏!

⒋敦煌文物遭盜毀,餘秋雨是採取怎樣的措施挽救的?怎樣理解他的舉動?

明確:a、低聲哀求――“等一等”(想阻止悲劇,但無能為力)

b、攔車隊,大哭一場――“難”(遺產無處安放,無助無奈)

⒌偌大的敦煌文物,竟然毀在一個愚昧無知的小小的道士手裏,這真是莫大的諷刺莫大的悲哀。作者對於整個歷史事件的思考是什麼?

明確:寄希望於新時代的學者和愛國者。

《道士塔》教案教案 篇五

張鹹竹 東北師大

【教學目標 】

1.全面把握課文內容及其內在聯繫。

2.體會作者貫穿全文的悲愴蒼涼的情感。

3.培養學生對文物保護重要性的認識。

【教學重點】

全面把握課文的內容及其內在聯繫。

【教學難點 】

體會作者處於矛盾心理下悲愴蒼涼的情感。

【教學方法】

講讀法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文導入  】

同學們,在今天上課之前,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些關於宗教方面的小知識。在我國,道教和佛教是並行的兩大宗教。他們之間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的不同特色。比如在喪葬禮儀上,道士的逝世稱為“羽化”,在他們羽化後,一般有兩種葬法,一個是坐缸,就是將遺體封缸後入葬;另一種是棺葬,用棺材盛殮遺體。而佛教徒呢,他們的逝世叫做圓寂,其遺體是要經過火化的,其中有道高僧所遺存的骨殖被稱為“舍利子”,一般是要建塔來封存的。

但是在七十餘年前,在祖國大西北的佛教勝地——甘肅敦煌,卻有一個道士在死後被葬在佛徒使用的塔中。這到底是因為什麼呢?他的背後究竟有着怎樣的故事呢?今天就讓我們帶着這樣的疑問來學習這篇《道士塔》。

請同學們把書翻到53頁。作者餘秋雨,江蘇餘姚人。是我國當代的文藝理論家,散文家。作品有文藝理論專著《戲劇理論史稿》,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等。我們今天要學的這篇課文,就選自於《文化苦旅》的第一篇。

【教學進程】

請同學們齊聲朗讀課文第一部分的一至三自然段。

作者在一開篇,就向我們交代了他所要描寫的對象是莫高窟門外河對岸的塔羣,作者是怎樣描述這些塔的呢?(塔呈圓形,狀近葫蘆,外敷白色。從幾座坍馳來看,塔心豎一木樁,四周以黃泥塑成,基座壘以青磚。)請同學們看這幅圖(教師依據王道士塔圖手繪覆缽式塔簡圖)。塔這個詞來源於印度。傳説當年有弟子問及釋迦牟尼身後之事,佛祖將袈裟疊成四方,鋪在下面,又將缽盂倒着扣在袈裟上,又把禪杖立於缽盂之上。後來的佛徒弟子就依照這種形狀建塔來保存佛祖的真身舍利。這種塔呢,就被稱為“覆缽式塔”。後來這種塔隨着佛教的傳入也傳入了中國,但是由於時間的流逝和我們中華文化巨大的包容性,覆缽式的塔已經被我們改造成亭台式或樓閣式等具有中國特色的形狀的塔了。原有的覆缽式的塔到今天只存在於藏傳佛教建築中。作者在莫高窟看到的幾座僧人圓寂塔,就是這個樣式。今天北京北海的白塔,其型也屬於這種覆缽式的塔。

大多數的塔都已經十分破敗了,只有一座塔保存的比較完好,自然引起了作者的興趣。作者移步向前,發現塔上還有碑文。這不讀還罷,一讀之下,作者竟然是猛然一驚!作者為什麼吃了一驚呢?且看下文。啊!原來“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個王圓籙!”這個王圓籙究竟有何能耐?能讓我們著名的文藝理論家散文家餘秋雨倒吸一口涼氣,吃了一驚呢?是他長的青面獠牙的,而且把照片貼在墳墓上,把湊上前去細看的作者嚇着了嗎?不是,因為“歷史已有記載,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罪人竟葬於此塔之內,難怪作者要吃了一驚呢!

“我看過他的照片”,原來作者以前是預覽過王圓籙的尊容的,下面就請一位同學為我們大家描述一下作者是怎麼描寫王道士的。(我見過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畏畏縮縮,是那個時代到處可以遇見的一箇中國平民。)老師這裏有幾張王道士的照片請同學們看一下(教師出示圖片)。從照片上看,王道士非常瘦小,長的並不嚇人。

王圓籙是湖北麻城人,他小的時候,因為家鄉鬧災荒,不得不隨家人遠走他鄉。曾西行流落於陝西、甘肅等地。後來他入了伍,在肅州(今酒泉)巡防營當了一名兵勇。退伍之後,他又重新回到那種居無定所的生活狀態中了。當時的他是很想有一個正式的社會身份來維持自己的生存的,拋開當時民生凋敝的大環境不談,僅就他個人條件來説,流離失所窮困潦倒又大字不識身無長物的他也實在是難以找到較好的安身立命的法子。於是他選擇了出家當道士。當地一名叫盛道的道長收他做了弟子,給他取了法名:法真。

王圓籙選擇出家這條路不是沒有原因的。首先,王圓籙在出家前就有一定的宗教信仰。其次,雖説當時的社會狀況已經糟透了,社會底層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但是,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説,他們生活的越痛苦,他們的精神就越需要有一個慰藉來保證他們不至於崩潰。而宗教呢,無疑是他們能找到的最為廉價的麻醉自己的精神鴉片。由於信徒眾多,所以相對來説,僧侶道士等宗教人士的日子還是好過些的。這樣看來,王圓籙選擇了這條路還是比較明智的。但是也許是他過慣了那種漂泊江湖自由自在的日子,當了道士的他並沒有安下心來做一個唸經佈道的道士,而是繼續西行。有一天,他來到了敦煌的三危山下,不禁感歎:“西方極樂世界,其在斯乎!”。於是他便留在了這裏,那一年他已經四十七歲了,已近半百的他便再未雲遊過。

王道士把持了莫高窟以後,將絕大部分敦煌文物盜賣給外國人。現在全世界共有敦煌文物五萬餘件,其中大約四萬餘件在國外。在我國的考古學界裏流傳着這麼一句令人傷心的話:“敦煌在中國,但是敦煌學卻在國外。”由於研究材料極其有限,我們的專家想要研究我們的祖宗遺留給我們的遺產,“只得一次次屈辱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歎息一聲,走到放大機前。”

毫無疑問,王道士這種卑劣的漢奸行徑是令每一箇中華兒女都感到憤恨的!但是,我們能把這種責任完全讓他一個人來承擔嗎?(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

從1840年鴉片戰爭拉開中國文物流失的序幕開始,咱們國家的文物就經受了帝國主義強盜一次更甚一次的劫掠。

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對園內四五十處殿堂文物進行了空前洗劫,自康熙以來歷代帝王所藏的純金、鍍銀、玉雕、銅鑄佛像達10萬尊以上,自此悉失,圓明園文源閣所藏《四庫全書》包括《永樂大典》,被掠到海外。

接着是1900年八國聯軍在北京縱兵三日,紫禁城、中海、南海、北海、頤和園全部被劫。自這次浩劫,北京“自元明以來之積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珠寶奇珍,掃地遂盡”,所失“已數十萬不止”。

後來便是1905年10月,俄國人勃奧魯切夫僅以6包劣質石蠟為代價,就從王道士手中換得敦煌藏經洞珍貴寫本5大包。1907年3月,斯坦因以約200兩銀子盜走精美的佛經和絹畫上千件,共29箱。此後,斯坦因又第二次來到敦煌,以500兩銀子換取了570多個名貴手卷。後來的法國人伯希和以500兩銀子的代價,將藏經洞中的精華悉數盜走,計約6000餘卷,10大木箱。1923年秋,美國人華爾納還將莫高窟12幅精美壁畫剝去,同時搶走一尊最為優美的唐代彩塑。

從這一系列事件來看,我們能夠把敦煌文物流失的罪錯全加在王道士身上嗎?(不能,“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王道士只是這出悲劇中錯步上前的小丑”。)

多年閉關鎖國盲目自大導致封建沒落的清王朝在洋槍洋炮面前只能被動挨打,只能坐視列強搶走祖宗留給我們的遺產!只能看着自己的傷口流血,卻無計可施!

我們再來看課文的第二部分。請一位同學為我們大家朗讀一下這一部分的前兩自然段。文章的開頭説:“真不知道一個堂堂佛教聖地,怎麼會讓一個道士來看管。”王道士能夠住持莫高窟千佛洞原因是這樣的。首先,王道士是千佛洞自西夏年間封洞以來唯一一個認認真真清掃石窟內積沙的人。光是16號洞窟他就掏了近兩年的沙子。而且,自打他入住石窟之後,他一直是四處奔波,到處化緣,積攢錢財來清理積沙和修築他自己的道觀。沒人管的地方,誰負責就是誰的。第二,當時的敦煌寺院只有兩座且都是藏傳佛教所屬的喇嘛廟。喇嘛們對千佛洞裏的所留存的顯宗佛教典籍等根本就沒太大興趣。第三,在咱們國家,佛教、道教、儒教三家難分彼此的情況十分多見。就拿咱們學校邊上的大佛寺來説,它裏面供奉的護法伽藍神,不是別人,正是被儒家奉為武聖人的關羽關雲長。再看大佛寺正堂廊檐上的彩繪,有八件法器,正是道教八仙所使用的。而且,當時的老百姓也基本都是佛道通信,即使是到了今天,我們漢人也經常是拜完了老天爺再求觀音菩薩保佑。所以説王道士能夠堂而皇之的以道士的身份來管理佛教聖地,在某些方面來看,還是順理成章的。

當時的西方的藝術家們正在開創藝術新的時代。而在中國,我們的王道士此時此刻正在對連外國藝術家都歆羨的藝術品做什麼呢?(我們的王道士此時此刻卻在賣力的摧毀以往的輝煌,並且自得的讓自己的塗鴉作品取而代之。)下面請同學們齊讀一下三四兩個自然段。大家注意在讀的過程中體會作者在臆想王道士毀壞石窟壁畫和塑像情景時所使用的語氣。時什麼語氣?大家讀出來了嗎?(用褒義的詞來形容愚蠢錯誤的行為是什麼手法?嘲諷。對王道士無知的所作所為既感到憤怒卻又無法發泄。作者在這裏用了幾個詞“認真”“憨厚”“達觀”。再看第四段,“像頑童堆造雪人,這裏是鼻子,這裏是手腳,總算也能穩穩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它們刷白。畫一雙眼,還有鬍子,像模像樣。”更是對王道士所作所為的絕妙諷刺。)

我們再來看這一部分的第五自然段,作者面對着王道士所遺存的怪模怪樣的幾座天師靈官,心中充滿了巨大的苦痛。但是,作為後人的他,卻又無計可施。那種想為卻又無可作為的心理在他內心中不斷的衝突升級,作者正是在這種矛盾的心理下才寫出這篇文章的。希望同學們能夠在課後自己閲讀中細心體會。

第二課時:

【課文導入  】

上節課我們説到“憨厚”“達觀”的王道士僅是小部分地破壞了敦煌石窟,來做他的新道觀的奠基之處。這節課,我們來看一看王道士是怎樣一步步走上出賣國寶這條路的。

【教學進程】

我們先來看文章的第三部分。大家注意,這裏1900年5月26日指的是農曆的五月二十六日,也即清光緒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換算成陽曆,則是1900年6月22日。

而且藏經洞的發現經過也不是像作者所描述的那樣。王道士當初有了一定的資產以後,就尋覓了一個叫楊果的貧困文士來負責廟裏的文案事物。楊果在今天16號洞窟的甬道里設案,平時抄抄經文、登記入帳什麼的。農曆的五月二十六日凌晨,楊某在16號洞窟甬道內的北牆上磕煙袋鍋的時候,發現身後的牆壁所發出的聲響似乎表明裏面是空的。於是他馬上告訴了王道士。王道士起身鑿開牆壁,果然在裏面發現密室,裏面堆滿了經卷、寫本、畫幡、等寶物。

王道士發現了密室藏寶之後,懷着一種邀功請賞和希望能引起官員重視的心態,徒步行走五十里,來到了敦煌縣衙,只可惜當時的這位縣太爺不學無術,在他眼裏,王道士拿來的根本不是什麼寶貝,只是一些發黃的紙片子而已。興沖沖而來王道士碰了一鼻子灰,只好無功而返。又過了兩年多,1902年,敦煌來了一個新的縣太爺——汪宗翰。這位知縣老爺是進士出身,對金石學也有研究。而且又是湖北人。王道士於是又再次來到縣衙述説此事,請知縣拿主意。汪知縣當時立刻帶人親自去莫高窟查看,並帶走了幾卷經卷。可惜這位汪知縣只是空留了兩句話:一。藏經洞的東西不要讓外人拿走。二。再送些好的到衙門來。滿懷希望的王道士再次失望了。可他沒有就此甘心,不久之後,他又從藏經洞裏挑了兩箱經卷,趕着毛驢,單槍匹馬,風餐露宿,冒着狼吃土匪搶的危險,行程八百多裏,來到了酒泉,這時的王道士已經五十二歲了。在酒泉,他找到了道台廷棟。廷棟是個有學問的人,他仔細的查看了那兩箱經卷。但是他既沒有從文物的角度來鑑定這些無價之寶,又沒有提出什麼保護措施。而是從書法的角度入手,他看完那些經卷以後,認為經卷上的字不如他的字好看,大罵一通,就此了事。也就是這個廷棟,他第一個把王道士帶來的經卷送給了一個比利時税務官,後來這個比利時人去新疆時又把經卷回送給了新疆的中國官員。幾年後,在新疆探險的斯坦因在這個中國官員家裏看到了這些經卷,識貨的冒險家很快趕到了敦煌,從此正式揭開了藏經洞國寶大流失的序幕。

其實,從1900年藏經洞被發現到1907年斯坦因來到敦煌的整整七年間,也不是沒有官員重視這件事。比如課文裏提到的蘭州學台葉昌熾知道此事後不僅建議藩台仔細保管,還立即面見當時的陝甘總督請他出資將國寶運到省城。可是這位總督當時正因為蘭州修關帝廟錢花多了發愁呢!於是就以缺少運費為由將此事擱置下來,只是下令關閉藏經洞。可是這些事情王道士又怎麼能知道呢?

到了1907年五月,苦苦等了七年消息的王道士等來的卻是風塵僕僕趕來斯坦因,斯坦因三次拜訪王道士而不得見,第一次是因為有廟會,斯坦因覺得不方便;第二次正趕上王道士出門化緣,於是斯坦因就把帳篷紮在那裏了;直到五月底第三次來時方才見到。自己送去卻得不到重視,而別人眼巴巴趕來用錢來買的巨大反差,不知帶給盼了清政府七年消息的王道士的是什麼樣的感覺。

但是王道士當時並不敢明目張膽的把文物賣給斯坦因。這也是斯坦因幾次求見王道士而不得見的原因之一。王道士不敢賣,既有官府已經有過封閉藏經洞的原因,又有害怕報應的想法。這時,正因為自己不通漢語而且長的又和當地人不一樣而發愁的斯坦因的師爺——蔣孝琬出面了。

蔣孝琬是湖南人,可以算得上王道士的半個老鄉。久經官場事故的他,一下就看出了王道士的疑慮和難處。他知道王道士擔心什麼,也知道王道士大字不識一個,更別説分得清道教和佛教的區別了,更知道王道士正極缺錢用來建造他的道觀,。所以他給斯坦因出了一個主意:説自己崇拜唐僧。這一招果然很靈,王道士無知地覺得斯坦因西行冒險和唐僧西天取經的確有相似之處。加上斯坦因金錢的作用,蔣師爺的那招更是靈上加靈。只不過當時的王道士還是有點害怕的,因為他當時盜賣給斯坦因的文物都是他自己進洞取出來的,而斯坦因只能在洞外守侯。這一次斯坦因共掠走24箱寫本和4箱包紮好的絲綢畫卷,而代價只不過是75個銀圓。

人一旦走上下坡路,就會越滑越快。等到一年後法國人伯希和來的時候,王道士不僅僅積極配合,而且還讓伯希和自己進洞慢慢挑選。精通漢學的伯希和一次就用五百兩白銀的價錢挑走了藏經洞最為精華的經卷寫本十大車,記六千餘卷。

1909年。伯希和再次來到中國。這一次他為了能更好更多地得到敦煌經卷,特意從他掠走的經卷裏挑出一些到北京出示給北京的學者們看,以買好他們。直到此時,北京的學者和大員們才知道敦煌出了無價之寶。當我們的學者們知道敦煌還有部分遺存經卷時,他們力勸朝廷下令命令陝甘總督立刻封存藏經洞,並嚴禁外國人購買。同時,學部又撥銀3000兩命令新疆巡撫派人將經卷全部運到京城。然而當時負責押運的官員很不負責,不僅沒有裝完,而且連個箱子也沒準備,而是用草蓆裹了裹便上路了。而且,已經嚐到過甜頭的王道士也是早有準備。他在官府來人之前就把比較珍貴的經卷畫本給藏了起來。

按理説,事情至此,也該算有了個結局。然而事實卻是敦煌的經卷又開始了一輪新的磨難。當北京電令陝甘總督密封藏經洞又撥款運經的時候,敦煌出了無價之寶已經是人人盡知。從敦煌到京城行程八九千里,沿途所過州縣官府如同層層關卡,多如牛毛的大小官員個個雁過拔毛。文物這種東西,在真正的文化人心裏是無價之寶,然而在無知貪婪的人眼裏,只不過是還沒兑換的黃金。一路之上所丟失的經卷至今還是個謎。不過最厲害的還要數負責押運的新疆巡撫何某,他等經卷押送至京城之後,並沒有移交學部,而是先拉到自己家,夥同其岳父李某先將裏面值錢的經卷挑出來據為己有。而後又怕查出數目不夠來不好交代,又把經卷一份撕做兩份,兩份撕做四份來充數。最後勉強湊了八千多件交了上去。

到了1914年,斯坦因再次來華的時候,王道士説過這麼一段話:他很後悔當初沒有接受斯坦因給他的那一大筆錢把經卷全賣了。以至於經卷後來經歷這麼大磨難。

其間在1910年1911年,王道士又先後將敦煌經卷出售給二次來華的斯坦因和俄國人鄂登堡等人。等到經卷出售完畢以後,王道士又縱容美國的華爾納用化學膠布粘走壁畫26幅,劫走塑像數尊。

至此,王道士盜賣國寶的罪行才算停止。

聽完了整個國寶流失的經過,我們還會覺得王道士是整個事件的唯一責任人嗎?請同學們思考一下,王道士在整個事件裏扮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角色?(王道士只不過是整個事件的直接經手人,國寶是他盜賣出國門的,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從他等待官府整整七年卻無人問津的情況來看,他並不是真正的元兇巨惡。在那個中華民族飽受蹂躪的年代裏,不要説把國寶盜賣給外國強盜,就是連國土和國寶一起送人又有什麼稀奇?)

同學們,如果説王道士是因為無知和愚昧才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的話。那麼我們再看一下我們通過科舉上台有經邦濟世之才的官員們在整個事件中都起了什麼作用。請同學們朗讀一下第三部分的三、四、五自然段並結合老師前面講的,思考一下。(從王道士第一次面見的縣令到後來押送國寶回京的巡撫何某,他們對國寶的漠視程度令人吃驚,無論是嗤之以鼻的廷棟,還是後來負責押送的巡撫,他們要麼不把祖宗留給我們的遺產當回事,要麼就從中趁機大撈特撈。失職、瀆職司空見慣。他們的不作為時縱容國寶流失,一旦插上一手就大肆的糟蹋起來。在對祖宗遺留物的態度上他們連外國強盜都不如!如果説王道士時那個時代的白痴兒的話,那麼這些官員們就是祖先的不肖子孫!)

在來看那些劫掠我們祖先寶物的強盜,同學們看這一部分的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作者在這裏把他們稱為學者。請同學們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你覺得他們是學者嗎?(是。畢竟他們保存了大量的敦煌寶物,如果不是他們,那些經卷早已被毀了。而且他們是抱着研究的目的來的;不是。無論他們是什麼身份,但強盜的行徑就是強盜,無論他們帶來了什麼後果,抱着什麼樣的目的。)

我們再來體驗一下作者的心境。在第一部分裏,作者的心在隨着祖國的傷口流血;第二部分,作者面對愚昧無知的王道士發出了乞求般的吶喊:“請等一等,等一等!”。但是作者又不知道究竟自己能讓王道士等什麼;在這一部分裏,作者阻攔強盜們的運輸隊伍,但是卻不敢想象把寶物留在國內的結果會是什麼,於是作者只能怒吼:“我好恨!”從這三部分裏我們可以看出來,作者貫穿全文的是一種極其矛盾的心理,他的心境是極其蒼涼悲愴的。他想要保護國寶,想要喚醒王道士的無知,想要攔下強盜們的馱隊,卻最終無能為力,因為那時的中國是不允許他那麼做的。但是作為一個愛國的知識分子的良知又無法使他的內心平靜下來。理解了作者的這種心境,我們理解起這篇課文來就會容易的多。

在大學聯考的語文卷子裏,常有這樣的社科文出現,如果能夠比較準確的抓住作者的思想脈絡,那麼答起題來就不容易失分了。而要做到這點,只有你去用心去讀去理解,當你的心和作者有一種共鳴感的時候,你再依着這種感覺答題就可以了。

現在我們來看課文的最後一部分,第四節。敦煌的學者們忍辱負重幾十年,終於使我們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較大的進展,改寫了那句令人傷心的話:“敦煌在中國,但敦煌學卻在國外。”可我們的學者們卻沒有為此而感到輕鬆。為什麼呢?(因為敦煌在中國,只是敦煌這個地方在中國,敦煌所出土的大量國寶還流失海外。雖然它使我們祖先留給我們全世界人的財富,但是它首先我們中華文化的一部分,一個民族的文化只有在屬於自己的土壤中才能真正的煥發出它的光彩!)

我們的同學都是學藝術的,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都能夠成為出色的藝術家。而藝術又是一個民族文化中最為精華的部分,希望同學們能用自己的雙手為我們的民族文化增添更多更美的奇葩,也希望同學們能夠在以後的人生中始終能夠堅定不移的用藝術家所應具備的良知來指導自己的行為。

【板書設計 】

道士塔

餘秋雨

道士

強盜

官員

(手繪王道士塔)

《道士塔》教案 篇六

樑萬年

在我國,道教和佛教是並行的兩大宗教。他們之間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的不同特色。比如在喪葬禮儀上,道士的逝世稱為“羽化”,在他們羽化後,一般有兩種葬法,一個是坐缸,就是將遺體封缸後入葬;另一種是棺葬,用棺材盛殮遺體。而佛教徒呢,他們的逝世叫做圓寂,其遺體是要經過火化的,其中有道高僧所遺存的骨殖被稱為“舍利子”,一般是要建塔來封存的。

作者餘秋雨,餘姚人。是我國當代的文藝理論家,散文家。作品有文藝理論專著《戲劇理論史稿》,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等。我們今天要學的這篇課文,就選自於《文化苦旅》的第一篇。

王道士發現了密室藏寶之後,懷着一種邀功請賞和希望能引起官員重視的心態,徒步行走五十里,來到了敦煌縣衙,只可惜當時的這位縣太爺不學無術,興沖沖而來王道士碰了一鼻子灰,只好無功而返。

又過了兩年多,1902年,敦煌來了一個新的縣太爺——汪宗翰。這位知縣老爺是進士出身,對金石學也有研究。汪知縣當時立刻帶人親自去莫高窟查看,並帶走了幾卷經卷。可惜這位汪知縣只是空留了兩句話:一。藏經洞的東西不要讓外人拿走。二。再送些好的到衙門來。滿懷希望的王道士再次失望了。

之後,他又從藏經洞裏挑了兩箱經卷,冒着狼吃土匪搶的危險,行程八百多裏,在酒泉,他找到了道台廷棟,這時的王道士已經五十二歲了。廷棟認為經卷上的字不如他的字好看,大罵一通,就此了事。也就是這個廷棟,他第一個把王道士帶來的經卷送給了一個比利時税務官,後來這個比利時人去新疆時又把經卷回送給了新疆的中國官員。

幾年後,在新疆探險的斯坦因在這個中國官員家裏看到了這些經卷,識貨的冒險家很快趕到了敦煌,從此正式揭開了藏經洞國寶大流失的序幕。

其實,從1900年藏經洞被發現到1907年斯坦因來到敦煌的整整七年間,也不是沒有官員重視這件事。蘭州學台葉昌熾知道此事後不僅建議藩台仔細保管,還立即面見當時的陝甘總督請他出資將國寶運到省城。可是這位總督當時正因為蘭州修關帝廟錢花多了發愁呢!於是就以缺少運費為由將此事擱置下來,只是下令關閉藏經洞。可是這些事情王道士又怎麼能知道呢?

到了1907年五月,苦苦等了七年消息的王道士等來的卻是風塵僕僕趕來斯坦因,斯坦因三次拜訪王道士而不得見。自己送去卻得不到重視,而別人眼巴巴趕來用錢來買的巨大反差,不知帶給盼了清政府七年消息的王道士的是什麼樣的感覺。

斯坦因説自己崇拜唐僧。這一招果然很靈,王道士無知地覺得斯坦因西行冒險和唐僧西天取經的確有相似之處。加上斯坦因金錢的作用,共掠走24箱寫本和4箱包紮好的絲綢畫卷,而代價只不過是75個銀圓。

1909年。伯希和為了能更好更多地得到敦煌經卷,特意從他掠走的經卷裏挑出一些到北京出示給北京的學者們看,以買好他們。直到此時,北京的學者和大員們才知道敦煌出了無價之寶。當我們的學者們知道敦煌還有部分遺存經卷時,他們力勸朝廷下令命令陝甘總督立刻封存藏經洞,並嚴禁外國人購買。同時,學部又撥銀3000兩命令新疆巡撫派人將經卷全部運到京城。然而當時負責押運的官員很不負責,不僅沒有裝完,而且連個箱子也沒準備,而是用草蓆裹了裹便上路了。

文物這種東西,在真正的文化人心裏是無價之寶,然而在無知貪婪的人眼裏,只不過是還沒兑換的黃金。一路之上所丟失的經卷至今還是個謎。不過最厲害的還要數負責押運的新疆巡撫何某,他等經卷押送至京城之後,並沒有移交學部,而是先拉到自己家,夥同其岳父李某先將裏面值錢的經卷挑出來據為己有。而後又怕查出數目不夠來不好交代,又把經卷一份撕做兩份,兩份撕做四份來充數。最後勉強湊了八千多件交了上去。

到了1914年,斯坦因再次來華的時候,王道士説過這麼一段話:他很後悔當初沒有接受斯坦因給他的那一大筆錢把經卷全賣了。以至於經卷後來經歷這麼大磨難。

語段閲讀

閲讀課文第一部分

1、解釋下列詞語

坍弛:倒塌,倒垮; 漠然:不關心,不在意的樣子;

把持:獨佔位置、權利等,不讓別人參與(含貶義);

呆滯:(目光、神情等)遲鈍,不活動;

對牛彈琴:比喻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對外行説內行話。現在也用來譏笑説話的人不看對象。

2、“夕陽西下,朔風凜冽,這個破落的塔羣更顯得悲涼”渲染了什麼樣的氛圍?有什麼作用?

悲壯蒼涼的氛圍。從幾座坍弛的道士塔在夕陽下更顯得破落悲涼,為全文奠定了蒼涼的基調,更顯出古老敦煌文明的衰落以及文明衰落的悲劇性。

3、“竟然就是那個王圓淥”中的“竟然”如果換成“原來”行不行?為什麼?

不行。如果換成“原來”表達效果不如用“竟然”那麼強烈,用“竟然”更能表現作者的意外和驚詫,與前文“猛然一驚”相呼應。

4、王道士“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畏畏縮縮”,這樣的肖像描寫對錶現王道士有什麼作用?

表現王道士的平民身份,卑微、愚昧、無知。

5、專家們為何要“歎息一聲”?

為敦煌文物的流失而感到可惜,感到屈辱,而又無可奈何,因而歎息。

6、為什麼説“那裏,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

因為敦煌文物不斷地流失,不僅是一般意義上的文物流失,更是中國古代燦爛文化遺產的流失。也暗示了古老敦煌文明的衰落。

閲讀課文第二部分

1、解釋下列詞語:

事由:事情的原委;公文用語,指本件公文的主要內容;藉口、理由。

歆羨:羨慕。 憨厚:老實厚道。

婀娜:(姿態)柔軟而美好。

招搖:故意張大聲勢,引人注意。

尷尬:處境困難,不好處理;(神色、態度)不自然。

2、第二段中寫歐美的藝術家正在醖釀着新世紀的突破,而敦煌的藝術正在王道士手上,這樣的對比有什麼作用?

更突出了敦煌文明的衰落。

3、作者為什麼要詳細寫王道士將洞窟壁畫刷白的經過和細節?

着重表現一個燦爛的文明是怎樣被破壞的,也表現像王道士這樣的人不僅是敦煌石窟的罪人,更是中國文化的罪人。

4、説出最後一段中四個“慘白”的含義。

前邊兩個可以看成是王道士破壞敦煌文化的歷史見證;後兩個表達了作者面對被破壞的敦煌文物茫然不知所措的悲涼心情。

閲讀第三部分“斯坦因他們回到國內,受到了熱烈的歡迎————我好恨!”

1、“常常提到古怪的王道士”的“古怪”的含義是:

斯坦因他們覺得讓王道士這麼一個愚蠢的人掌管敦煌的稀世珍寶,是令人詫異的。

2、“他們在論述中遺忘了一些極基本的前提”,這個極基本的前提是什麼?

這個世界是分成一個一個國家的,敦煌在中國,敦煌的文物屬於中國,中國政府對文物擁有主權。

3、“要麼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是什麼意思?

扔下白手套,表示理虧、認罪,“我”接受額爾金的投降。

4、“要麼你接住我甩過去的劍”是什麼意思?

要同額爾金決鬥,接受挑戰。

5、引用的詩句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對火燒圓明園、毀我國寶的外國強盜的無比憤恨,不惜一死,要哦跟強盜頭子拼個死活。

6、一批文獻送京城的情景説明了哪些問題?

席子亂捆,説明政府官員對文物毫不珍惜;另一面是極端貪婪自私,化公為私,作為個人的收藏。

7、“大哭一場”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清政府腐敗無能,是無法保護敦煌文物的,那是一個民族命運極端悲慘的時代,那是一個令人椎心疼痛的時代。

作者郵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