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機械運動教案示例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42W

機械運動教案示例多篇

機械運動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知道什麼是,什麼是參考系,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2、理解質點的概念,知道質點是用來代替實際物體的有質量的點,是一種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知道是否能把研究對象看作質點要根據研究的問題決定.

3、知道時間和時刻的區別與聯繫.

4、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是表示質點位置變化的物理量,是矢量,能夠區別位移和路程.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訓練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學會使用打點計時器,並會通過分析紙帶上的數據得出相應的結論.

情感目標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主要有以下一些概念:,參考系,質點,時刻和時間間隔,位移和路程,重點是質點和位移的概念,難點是位移概念.教材在本章開始處列舉了大量的實例,給出的概念,在本節一開始,也是通過生動的實例,給出參考系的概念,接着從研究對象的角度,學習質點的概念,滲透理想化思維方法;再進一步學習時刻與時間,位移和路程等概念.每一小節重點突出,又相互關聯,實例鮮明,配圖恰當,便於學生的接受,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

教法建議

本節教材的特點是概念較多,很多知識國中時學過,並且這些知識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建議讓同學自學討論的方法進行,可讓同學提前預習或課上給出時間看書,教師提出一些問題,或讓同學看書後提出問題,展開討論,達到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的目的,並結合多媒體資料加深理解和鞏固。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質點和位移的概念

教學難點:位移概念的引入與理解

主要設計:

一、參考系:

(一)提出問題,引起思考和討論.

1、什麼叫?請舉一些實例説明.

2、描述物體是否運動,先要選定什麼?看什麼量是否在改變?什麼叫參考系?為什麼説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

3、同一運動,如果選取的參考系不同,運動情況一般不同,請舉例説明.

4、選擇參考系的原則是什麼?(雖然參考系可以任意選取,但實際上總是本着觀測方便和使運動的描述儘可能簡單的原則選取)

(二)展示多媒體資料,加深理解(穿插在討論問題之間進行)

1、太陽系資料:行星繞太陽運轉情況.

2、銀河系資料:星系旋轉情況.

3、電子繞原子核運轉情況.

4、飛機空投物資情況.

二、質點:

(一)提出問題,引起思考和討論:

1、投擲手榴彈時怎樣測量投擲距離?把教室的椅子從第五排移到第一排怎樣測量椅子移動的距高?汽車繞操場一週怎樣測量它經過的距離?以上幾種情況用不用考慮這些物體的形狀和大小?

2、什麼叫質點?

3、小物體一定能看成質點嗎?大物體一定不能看成質點嗎?請舉例説明?

4、什麼叫軌跡?什麼叫直線運動?什麼叫曲線運動?

(二)展示多媒體資料,加深理解.

1、火車(200米長)穿山洞(100米長)情況.

2、地球公轉及自轉情況.

(三)總結提高:

1、對於什麼樣的物體才可以看成質點的問題,關鍵在於對物體的運動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在我們研究的問題中,物體的形狀、大小,各部分運動的差異等,如果對我們研究的問題影響不大,就可以把該物體看成一個質點.

2、學習質點概念時,要有意識地向學生介紹一種科學抽象的方法,我們抓住問題中物體的主要特徵,簡化對物體的研究,把物體看成一個點,這是實際物體的一種理想化模型,是實際物體的一種近似.

三、時刻和時間間隔

提出問題,引起思考和討論.

1、“上午8時開始上課”,到“8時45分下課”,這裏“8時”和“8時45分”的含義各是什麼?“每一節課45分”的含義又是什麼?

2、“現在是北京時間8點整”中“8點”的含義是什麼?

3、校百米紀錄是10.21s、第2s末、第2s內的含義各是什麼?

四、位移和路程

(一)提出問題引起思考和討論:

1、説“物體由A點移動500米到達B點”,清楚嗎?

2、如何描述物體位置的變化?

3、什麼叫位移?為什麼説位移是矢量?

4、位移和路程有什麼區別?它們之間有關係嗎?

(二)展示多媒體資料,加深理解.

1、從天津到上海,海、陸、空三種路線抵達情況.

2、在400米跑道上進行200米跑和400米跑情況.

探究活動

1、請你手託一石子水平勻速前進,突然釋放石子,觀察石子的運動情況?再請站在路邊的人觀察石子的運動情況。二者觀察到的運動軌跡一樣嗎?請解釋原因。

2、找一份《旅客列車時刻表》分析一下趟列車全程運行的總時間?各站點的停留時間?相鄰兩站間的運行時間?

國中物理《機械運動》經典教案 篇二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麼是機械能,知道物體的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 2.理解機械能守恆定律的內容;

3、在具體問題中,能判定機械能是否守恆,並能列出機械能守恆的方程式; 4.理解能量守恆定律,能列舉、分析生活中能量轉化和守恆的例子。

二、過程與方法

1、初步學會從能量轉化和守恆的觀點解釋現象、分析問題;

2、通過用紙帶與打點計時器來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體驗驗證過程和物理學的研究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能量守恆的教學,使學生樹立科學觀點,理解和運用自然規律,並用來解決實際問題;

2、通過實驗驗證,體會學習的快樂,激發學習的興趣;通過親身實踐,樹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科學觀。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實驗演示]

- 15.測量下落高度時,某同學認為都必須從起始點算起,不能弄錯。他的看法正確嗎?為了減小測量 h值的相對誤差,選取的各個計數點要離起始點適當遠些好,還是近些好?

學生活動:思考老師的問題,討論、交流,選出代表發表見解。1.因為打點計時器每隔0.02 s打點一次,在最初的0.02 s內物體下落距離應為0.002 m,所以應從幾條紙帶中選擇第

一、二兩點間距離接近2 mm的紙帶進行測量;二是在紙帶上所選的點就是連續相鄰的點,每相鄰兩點時間間隔t=0.02 s.2.因為不需要知道物體在某點動能和勢能的具體數值,所以不必測量物體的質量 m,而只需驗證12vnghn就行了。23.打點計時器要豎直架穩,使其兩限位孔在同一豎直平面內,以儘量減少重物帶着紙帶下落時所受到的阻力作用。4.必須先接通電源,讓打點計時器正常工作後才能鬆開紙帶讓重物下落。5.這個同學的看法是正確的。為了減小測量 h值的相對誤差,選取的各個計數點要離起始點適當遠些好。教師活動:聽取學生彙報,點評,幫助學生解決困難。學生活動:學生進行分組實驗。數據處理:

明確本實驗中要解決的問題即研究動能與重力勢能的轉化與守恆。

在右圖中,質量為m的物體從O點自由下落,以地面作零勢能面,下落過程中任意兩點A和B的機械能分別為:

EA1122mvAmghA, EBmvBmghB 22如果忽略空氣阻力,物體下落過程中如果動能的改變量等於勢能的改變量,於是有

1122mvAmghAmvBmghB 221122上式亦可寫成mvBmvAmghAmghB

22Ea=Eb,即該式左邊表示物體由A到B過程中動能的增加,右邊表示物體由A到B過程中重力勢能的減少。如果實驗證明等式成立,説明物體重力勢能的減少等於動能的增加。為了方便,可以直接從開始下落的O點至任意一點(上圖中A點)來進行研究,這時應有:

12mvAmhg.式中2h是物體從O點下落至A點的高度,vA是物體在A點的瞬時速度。1.如何求出A點的瞬時速度vA?

根據做勻加速運動的物體在某一段時間t內的平均速度等於該時間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可求出A點的瞬時速度vA.

右圖是豎直紙帶由下而上實際打點後的情況。從O點開始依次取點

1、

2、3„„圖中s

1、s

2、s3„„分別為0~2點,1~3點,2~4點„„各段間的距離。根據公式vs,t=2×0.02 s(紙帶上任意兩個相鄰的t點間所表示的時間都是0.02 s),可求出各段的平均速度。這些平均速度就等於

1、

2、3„„各點相對應的瞬時速度v

1、v

2、v3„„例如:

- 3不僅重力勢能和動能可以相互轉化,彈性勢能和動能也可以相互轉化。放開被壓縮的彈簧,可以把跟它接觸的小球彈出去,這時彈簧的彈力做功,彈簧的彈性勢能轉化為小球的動能。在彈性勢能和動能的相互轉化中,如果只有彈力做功,動能和彈性勢能之和保持不變,即機械能守恆。【方法引導】

解決某些力學問題,從能量的觀點來分析,應用機械能守恆定律求解,往往比較方便。應用機械能守恆定律解決力學問題,要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在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相互轉化中,如果只有重力做功,就可以應用機械能守恆定律求解。【例題剖析】

(一)機械能守恆條件的判斷

[例1]下列關於機械能是否守恆的敍述正確的是(

) A.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機械能一定守恆 B.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機械能可能守恆 C.合外力對物體做功為零時,機械能一定守恆 D.只有重力對物體做功,物體機械能一定守恆 解析:

A.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除了重力做功外,可能還有其他力做功,如降落傘在空中勻速下降時,除了重力做功外,空氣阻力也對降落傘做功,所以機械能不守恆,不選。B.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可能只受重力且只有重力做功,如自由落體運動,物體機械能守恆,應選。C.如降落傘在空中勻速下降時合外力為零,合外力對物體做功為零,除重力做功外,空氣阻力也做功,所以機械能不守恆,不選。D.符合機械能守恆的條件,應選。可見,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確定各力做功情況是判定機械能是否守恆的一般程序。[例2]如圖所示,斜面體置於光滑水平地面上,其光滑斜面上有一物體由靜止沿斜面下滑,在物體下滑過程中,下列説法正確的是(

)

A.物體的重力勢能減少,動能增大

B.物體的重力勢能完全轉化為物體的動能 C.物體的機械能減少

D.物體和斜面體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恆

解析:由於斜面體放在光滑斜面上,當物體沿斜面下滑時,物體實際位移方向和物體所受支持力的方向不垂直,所以支持力對物體做了功(負功),物體的機械能不守恆,物體的機械能減少了,物體對斜面體的壓力對斜面體做了功(正功),斜面體的機械能增加了,斜面體的機械能也不守恆。對物體和斜面體組成的系統,斜面體和物體之間的彈力是內力,對系統做功的代數和為零,即不消耗機械能。在物體和斜面體的運動過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所以系統的機械能守恆。物體在下滑過程中重力勢能減少,一部分轉化為物體的動能,另一部分則轉化為斜面體的動能。所以本題選ACD.

(二)機械能守恆定律的應用

- 56斷物體的機械能是否守恆,所以應透徹理解機械能守恆定律成立的條件,從而正確應用機械能守恆定律解題。

佈置作業

課本P37作業

4、

5、6.

板書設計

活動與探究

有人設計了這樣一台“永動機”:距地面一定高度架設一個水槽,水從槽底的管中流出,衝擊一個水輪機,水輪機的軸上安裝一個抽水機和一個砂輪。他指望抽水機把地面水槽裏的水抽上去,這樣循環不已。機器不停地轉動,就可以永久地用砂輪磨製工件做功了(右圖)

。請你分析一下,高處水槽中水的勢能共轉變成哪幾種形式的能,説明這個機器是否能夠永遠運動下去。

機械運動教案 篇三

(一)教學目的

1、知道什麼是機械運動,知道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象。

2、知道什麼叫參照物,知道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需要選定參照物。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3、知道什麼是勻速直線運動。

(二)教具

1米長的一端封閉的玻璃管,管內注入水,並留約2釐米長的一段空氣柱,管口被封閉;節拍器(或秒錶)。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

1、常用的測量長度的工具是什麼?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它們之間的換算關係是怎樣的?

2、完成下列長度單位的換算,要求有單位換算的過程。由兩名同學到黑板上演算,其他同學在筆記本上進行練習。

教師口述:0.2千米=______釐米。(答:2×104釐米)

500微米=______米。(答:0.0005米)

對學生所答進行講評。

3、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測量課本圖1—5甲圖中木塊的實際長度。要求每個學生動手測量。由同學説出測量結果。鞏固上節所學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長度、正確讀、記測量結果和減小誤差的基本知識。

二、新課教學

1、新課的引入

組織同學閲讀課本節前大“?”的內容。提問:飛機在天空中飛行,子彈在運動嗎?飛行員為什麼能順手抓住一顆飛行的子彈呢?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就要認真學習有關物體運動的知識。

板書:“第二章簡單的運動

一、機械運動”

2、機械運動

(1)什麼是機械運動?

運動是個多義詞,物理學裏講的運動是指物體位置的變化。同學們騎自行車時,人和自行車對地面或路旁的樹都有位置的變化;飛機在天空中飛行,它相對於地面有位置的變化。物理學裏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

(2)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運動。

提問並組織學生回答:舉例説明我們周圍的物體哪些是在做機械運動。

對於回答中所舉機械運動實例,教師要明確指出是哪個物體相對什麼物體有位置的改變。

組織同學看課本圖2—2,提問:圖中的哪些物體在做機械運動?

答:圖2—2中運動員、足球、列車、地球、人造衞星、太陽系、銀河系都在不停地做機械運動。

問:圖中的鐵軌,地球上的樹木、高山,我們教室中的課桌和椅子是運動的嗎?

答:它們都在跟隨地球自轉,同時繞太陽公轉,他們也在做機械運動。

小結: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象。

板書:“1.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象。”

3、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1)組織學生看課本圖2—3,討論:乘客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讓學生充分説明自己的看法。

小結:

首先明確本問題中研究對象是汽車中的乘客,這位乘客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

其次根據前面所學機械運動的知識,判定汽車、司機和乘客都在做機械運動。但是司機和男孩所説乘客是靜止的或是運動的説法都有道理。因為他們在研究乘客的運動情況時,選定的作為標準的物體不同。

問:司機看到乘客沒動是靜止的,是以什麼為標準的。

答:以車廂為標準,乘客相對於車廂沒有位置的改變,所以説乘客是靜止的。

問:男孩看到乘客運動得很快,他是以什麼為標準的。

答:男孩以路面或路旁的樹木、房屋為標準,乘客相對於路面有位置的改變。所以他説乘客是運動的。

教師小結:在描述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要看是以哪個物體做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於所選定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板書:“2.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①:在描述物體的運動情況時,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

②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於所選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2)提問:看課本圖2—4,卡車和聯合收割機在農田裏並排行駛,受油機與大型加油機在空中飛行,説它們是運動的,你選什麼物體為參照物。

答:選大地為參照物,它們是運動的。

教師追問:在甲圖中如果選卡車或收割機為參照物,在乙圖中如果選受油機或加油機為參照物,另一物體的運動情況是怎樣的?

答:另一物體是靜止的。因為它們相對於參照物沒有位置的改變。

教師小結:像卡車和收割機這樣兩個物體以同樣的快慢,向同一方向運動,它們的相對位置不變,則稱這兩個物體相對靜止。

提問:請你解釋法國飛行員能順手抓住一顆子彈的道理。

要求學生用相對靜止的道理予以解釋。

教師指出:參照物可以任意選擇,在研究地面上物體的運動時,常選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體為參照物。舉例説明當所選的參照物不同時,物體的運動情況一般不相同。例如列車中的乘客以地面為參照物是運動的,以車廂為參照物是靜止的。

4、勻速直線運動

(1)自然界中最簡單的機械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

(2)什麼是勻速直線運動

演示實驗:啟動節拍器,使兩響之間間隔1秒鐘(如果沒有節拍器,可由學生讀秒錶)。將1米長的內封氣泡的玻璃管豎直靠放在黑板上。使氣泡由管底豎直上升,從零時刻開始,在每個節拍時,在氣泡所在的位置旁用粉筆在黑板上畫出一個個短橫線(以氣泡的上沿或下沿為準),這些橫線由下到上等距離排列。

改變節拍器擺錘的位置,增大(或減小)擺的週期,重做上述實驗。此時要平移玻璃管在黑板上的位置,每組記畫橫線不可重疊。

用刻度尺測相同的時間間隔內,氣泡通過的距離。

提問:你認為氣泡的運動有什麼特點?

教師講述:運動的氣泡經過的路線是直的,並且在相等的時間裏通過的距離相等,即快慢是不變的。這種快慢不變,經過路線是直線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

板書:“3.勻速直線運動:快慢不變,經過路線是直線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

勻速直線運動在自然界中並不多見,但是許多運動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勻速直線運動。

提問:百米跑運動員,從起跑線起跑,跑到終點,他的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嗎?(答: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勻速直線運動。)

5、小結本節知識要點

三、佈置作業

課本P2—4,練習1、2、3、4。

《機械運動》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知道機械運動

2、知道參照物,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

目標:

1、觀察實驗能力:能從生活中觀察到物體機械運動的實例。

2、能力:判斷和分析機械運動,結合參照物的知識分析運動和靜止的情況。

3、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解釋、判斷自然界中的運動現象。

情感目標:

1、辯證唯物主義運動觀的。

2、培養科技意識,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思想。

3、利用地球同步衞星的教學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教材分析

教材從實例中引出了物體運動的問題,並稱物體位置的變化為機械運動,再推廣到自然界的實例中。參照物的概念也是由實例引出,並聯系實際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實例,要求學生會聯繫實際判斷已知參照物的情況下物體的運動情況和由運動情況分析所選的參照物。在此基礎上,感性的分析了勻速直線運動,並説明學研究問題的一種,即從簡單的問題入手,逐漸深化,最後分析我國發射的地球同步衞星並思考一些問題。

教法建議

儘量不加深課本上的內容,而應當多聯繫實際,提高學生自主能力和由實踐習的習慣,加深一些物理方法的體會。

通過討論引入新課,引導學生思考問題,並直接界定物理學中的機械運動,對於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學習,應當提出問題,學生討論,並由此引出參照物的概念,關於參照物的問題要由學生列舉實例,學生分析,可以做評價,最後總結分析的一般方法。在本內容的教學中可以使用適當的媒體,例如可以用課本的配套錄像帶"運動的相對性"並回答本節的練習。

勻速直線運動的教學,觀察和分析課本上的實例,説明這是近似的勻速直線運動,由學生思考生活和自然界中近似的勻速直線運動,加深學生對勻速直線運動的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給出定義。定義中只須講清快慢不變,不宜引入速度的概念。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單元分析

本節教學重點是參照物的教學,關於參照物要求能夠由運動情況分析所選擇的參照物和知道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

教學過程分析

一、機械運動

討論引入新課,學生閲讀教材的內容和提供的參考資料,閲讀問題是:什麼叫機械運動;舉例説明自然界中的機械運動;課桌、房屋是否做機械運動,為什麼;能舉出絕對不動的例子嗎。

對學生列舉的示例可以進行分析,注意講解的問題:我們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宇宙是運動的,其中的所以物體都是運動的。

二、參照物

説明日常生活中對一些現象的解釋,並進一步引出了參照物的概念,講解時注意的問題是:通過實例分析,説明不同的人對運動的描述不同,其原因是他們對運動描述所選擇的標準不同,我們把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由學生列舉實例説明當選不同的參照物時,同一物體的運動的情況,並深入分析選其他參照物時的運動特點。

分析兩類實例:已知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根據描述的運動情況判斷選擇的參照物。由學生的具體情況可以教師提供參考示例學生分析,也可以發揮學生的創造性,由學生組成小組,自行設計問題,討論,由教師評價。提供一些參考示例:"每天的日起日落這句話是以什麼做參照物的"、"地球同步衞星總是靜止在地球的某處上空,這是以什麼做參照物"、"以太陽做參照物,地球同步通信衞星的運動情況怎樣"、"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這句歌詞中前半句和後半句中所選的參照物各是什麼"等。

三、勻速直線運動

觀察一些實例,可以提供錄相和視頻文件、圖片讓學生思考這些運動的特點,對於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由他們發現其中的共性,總結出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講解時,要注意勻速解釋成快慢不變,而不要引出速度的概念,使學生形成對勻速的感性認識,並説明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而物理研究問題是從最簡單的問題入手的。

對於想想議議中的問題,可以提供學生自然科學中的圖片資料,對於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在課前就佈置查閲資料的內容,要求查找關於我國衞星發射的情況和衞星運動的資料。

機械運動教案 篇五

知識目標:

1、知道

2、知道參照物,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

能力目標:

1、觀察實驗能力:能從生活中觀察到物體的實例。

2、思維能力:判斷和分析,結合參照物的知識分析運動和靜止的情況。

3、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解釋、判斷自然界中的運動現象。

情感目標:

1、辯證唯物主義運動觀的教育。

2、培養學生科技意識,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思想。

3、利用地球同步衞星的教學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教材分析

教材從實例中引出了物體運動的問題,並稱物體位置的變化為,再推廣到自然界的實例中。參照物的概念也是由實例引出,並聯系實際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實例,要求學生會聯繫實際判斷已知參照物的情況下物體的運動情況和由運動情況分析所選的參照物。在此基礎上,感性的分析了勻速直線運動,並説明物理學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即從簡單的問題入手,逐漸深化,最後分析我國發射的地球同步衞星並思考一些問題。

教法建議

儘量不加深課本上的內容,而應當多聯繫實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由實踐中學習的習慣,加深一些物理學習方法的體會。

通過討論引入新課,引導學生思考問題,並直接界定物理學中的,對於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學習,應當提出問題,學生討論,並由此引出參照物的概念,關於參照物的問題要由學生列舉實例,學生分析,教師可以做評價,最後總結分析的一般方法。在本內容的教學中可以使用適當的媒體資料,例如可以用課本的配套錄像帶"運動的相對性"並回答本節的練習。

勻速直線運動的教學,觀察和分析課本上的實例,説明這是近似的勻速直線運動,由學生思考生活和自然界中近似的勻速直線運動,加深學生對勻速直線運動的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給出定義。定義中只須講清快慢不變,不宜引入速度的概念。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單元分析

本節教學重點是參照物的教學,關於參照物要求能夠由運動情況分析所選擇的參照物和知道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

教學過程分析

一,

討論引入新課,學生閲讀教材的內容和提供的參考資料,閲讀問題是:什麼叫;舉例説明自然界中的;課桌、房屋是否做,為什麼;能舉出絕對不動的例子嗎。

對學生列舉的示例可以進行分析,注意講解的問題:我們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宇宙是運動的,其中的所以物體都是運動的。

二,參照物

説明日常生活中對一些現象的解釋,並進一步引出了參照物的概念,講解時注意的問題是:通過實例分析,説明不同的人對運動的描述不同,其原因是他們對運動描述所選擇的標準不同,我們把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由學生列舉實例説明當選不同的參照物時,同一物體的運動的情況,並深入分析選其他參照物時的運動特點。

分析兩類實例:已知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根據描述的運動情況判斷選擇的參照物。由學生的具體情況可以教師提供參考示例學生分析,也可以發揮學生的創造性,由學生組成小組,自行設計問題,討論,由教師評價。提供一些參考示例:“每天的日起日落這句話是以什麼做參照物的”、“地球同步衞星總是靜止在地球的某處上空,這是以什麼做參照物”、“以太陽做參照物,地球同步通信衞星的運動情況怎樣”、“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這句歌詞中前半句和後半句中所選的參照物各是什麼”等。

三,勻速直線運動

觀察一些實例,可以提供錄相和視頻文件、圖片讓學生思考這些運動的特點,對於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由他們發現其中的共性,總結出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講解時,要注意勻速解釋成快慢不變,而不要引出速度的概念,使學生形成對勻速的感性認識,並説明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而物理研究問題是從最簡單的問題入手的。

對於想想議議中的問題,可以提供學生自然科學中的圖片資料,對於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在課前就佈置查閲資料的預習內容,要求查找關於我國衞星發射的情況和衞星運動的資料。

板書設計探究活動【課題】

查閲關於“列車速度”的資料【組織形式】

學生小組【參考題材】

1、列車發展的歷史,包括我國的發展史和世界的發展史。

2、各個階段的列車的速度。

3、各個階段的列車的形式(例如蒸氣機到磁懸浮列車)。

4、世界各地區對列車發展的貢獻。【評價方案】

1、網上查閲的資料,列出歷史記錄。

2、資料的豐富性和來源的豐富性。

3、在此基礎上,看看學生能提出什麼更深入的問題。

機械運動教案 篇六

一、目的要求

1、理解參考系的概念;明確選擇不同的參考系來觀察一個運動,結果會有不同; 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時,參考系是可以任意選取的。

2、理解質點的概念,明確質點是理想模型。

3、理解時刻和時間間隔的概念,知道它們的區別。

4、理解位移和路程的概念,知道它們的區別。

5、知道什麼叫質點運動的軌跡,知道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的含義。

6、初步瞭解建立模型,是物理學的重要抽象思維方法之一。

二、重點難點

1、理解機械運動的永恆性和相對性,知道運動是物體的固有屬性,是物體的存在形式。

2、理解質點概念以及初步理解建立質點概念所採用的抽象思維方法。

三、教學過程:

(一)多媒體顯示引出課題

自然界的一切物體都在不停地運動,河水奔流,鳥兒飛翔,車輛行駛,火箭發射,衞星飛行,電子繞核運動……

歸納:

1、運動是一切物體的固有屬性,是物體的存在形式,宇宙中的一切,大到天體,小到分子、原子、都處在永恆的運動中。

2、物體相對於其他物體的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簡稱運動。

(二)怎樣描述機械運動?

運動的相對性討論(師生)

(1)靜止是絕對的嗎?

(2)描述一輛列車的運動,甲説它向北行駛,乙説它向南後退,這可能嗎?

引出參考系概念:

在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時,選來作為標準的另外的物體,叫做參考系。

選擇不同的參考系來觀察同一個運動,觀察的結果會有不同。

(1)討論坐在行駛的火車中的乘客

以車廂作為參考系——靜止

以地面作為參考系——運動

(2)多媒體顯示從勻速飛行的飛機上向地面空投物資。

以飛機作為參考系——沿直線下落

以地面作為參考系——沿曲線下落

4、參考系可以任意選取,但在不同參考系中描述同一個物體的運動,繁簡程度不一樣,因此,選取參考系應以觀察和研究問題方便為準。如

研究地面物體的運動,一般以地面為參考系;

研究月亮或人造衞星的運動,應選取地球為參考系;

研究行星的運動,應選取太陽為參考系。

(三)質點

考察汽車的運動,火車的運動,地球的公轉。

當物體的大小、形狀對所研究問題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時,就可以將物體抽象為有質量的點。

機械運動教案 篇七

【參考題材】

1.列車發展的歷史,包括我國的發展史和世界的發展史.

2.各個階段的列車的速度.

3.各個階段的列車的形式(例如蒸氣機到磁懸浮列車).

4.世界各地區對列車發展的貢獻.

【評價方案】

1.網上查閲的資料,列出歷史記錄.

2.資料的豐富性和來源的豐富性.

3.在此基礎上,看看學生能提出什麼更深入的問題.八年級物理《機械運動》教案模板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機械運動

2、知道參照物,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

能力目標:

1、觀察實驗能力:能從生活中觀察到物體機械運動的實例.

2、思維能力:判斷和分析機械運動,結合參照物的知識分析運動和靜止的情況.

3、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解釋、判斷自然界中的運動現象.

情感目標:

1、辯證唯物主義運動觀的教育.

2、培養學生科技意識,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思想.

3、利用地球同步衞星的教學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教材分析

教材從實例中引出了物體運動的問題,並稱物體位置的變化為機械運動,再推廣到自然界的實例中.參照物的概念也是由實例引出,並聯系實際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實例,要求學生會聯繫實際判斷已知參照物的情況下物體的運動情況和由運動情況分析所選的參照物.在此基礎上,感性的分析了勻速直線運動,並説明物理學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即從簡單的問題入手,逐漸深化,最後分析我國發射的地球同步衞星並思考一些問題.

教法建議

儘量不加深課本上的內容,而應當多聯繫實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由實踐中學習的習慣,加深一些物理學習方法的體會.

通過討論引入新課,引導學生思考問題,並直接界定物理學中的機械運動,對於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學習,應當提出問題,學生討論,並由此引出參照物的概念,關於參照物的問題要由學生列舉實例,學生分析,教師可以做評價,最後總結分析的一般方法.在本內容的教學中可以使用適當的媒體資料,例如可以用課本的配套錄像帶"運動的相對性"並回答本節的練習.

勻速直線運動的教學,觀察和分析課本上的實例,説明這是近似的勻速直線運動,由學生思考生活和自然界中近似的勻速直線運動,加深學生對勻速直線運動的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給出定義.定義中只須講清快慢不變,不宜引入速度的概念.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單元分析

本節教學重點是參照物的教學,關於參照物要求能夠由運動情況分析所選擇的參照物和知道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

教學過程分析

一,機械運動

討論引入新課,學生閲讀教材的內容和提供的參考資料,閲讀問題是:什麼叫機械運動;舉例説明自然界中的機械運動;課桌、房屋是否做機械運動,為什麼;能舉出絕對不動的例子嗎.

對學生列舉的示例可以進行分析,注意講解的問題:我們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宇宙是運動的,其中的所以物體都是運動的.

二,參照物

説明日常生活中對一些現象的解釋,並進一步引出了參照物的概念,講解時注意的問題是:通過實例分析,説明不同的人對運動的描述不同,其原因是他們對運動描述所選擇的標準不同,我們把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由學生列舉實例説明當選不同的參照物時,同一物體的運動的情況,並深入分析選其他參照物時的運動特點.

分析兩類實例:已知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根據描述的運動情況判斷選擇的參照物.由學生的具體情況可以教師提供參考示例學生分析,也可以發揮學生的創造性,由學生組成小組,自行設計問題,討論,由教師評價.提供一些參考示例:“每天的日起日落這句話是以什麼做參照物的”、“地球同步衞星總是靜止在地球的某處上空,這是以什麼做參照物”、“以太陽做參照物,地球同步通信衞星的運動情況怎樣”、“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這句歌詞中前半句和後半句中所選的參照物各是什麼”等.

三,勻速直線運動

觀察一些實例,可以提供錄相和視頻文件、圖片讓學生思考這些運動的特點,對於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由他們發現其中的共性,總結出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講解時,要注意勻速解釋成快慢不變,而不要引出速度的概念,使學生形成對勻速的感性認識,並説明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而物理研究問題是從最簡單的問題入手的.

對於想想議議中的問題,可以提供學生自然科學中的圖片資料,對於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在課前就佈置查閲資料的預習內容,要求查找關於我國衞星發射的情況和衞星運動的資料.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課題】

查閲關於“列車速度”的資料

【組織形式】

《機械運動》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什麼是機械運動,什麼是參考系,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2、理解質點的概念,知道質點是用來代替實際物體的有質量的點,是一種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知道是否能把研究對象看作質點要根據研究的問題決定。

3、知道時間和時刻的區別與聯繫。

4、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是表示質點位置變化的物理量,是矢量,能夠區別位移和路程。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訓練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學會使用打點計時器,並會通過分析紙帶上的數據得出相應的結論。

情感目標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主要有以下一些概念:機械運動,參考系,質點,時刻和時間間隔,位移和路程,重點是質點和位移的概念,難點是位移概念。教材在本章開始處列舉了大量的實例,給出機械運動的概念,在本節一開始,也是通過生動的實例,給出參考系的概念,接着從研究對象的角度,學習質點的概念,滲透理想化思維方法;再進一步學習時刻與時間,位移和路程等概念。每一小節重點突出,又相互關聯,實例鮮明,配圖恰當,便於學生的接受,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

教法建議

本節教材的特點是概念較多,很多知識國中時學過,並且這些知識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建議讓同學自學討論的方法進行,可讓同學提前預習或課上給出時間看書,教師提出一些問題,或讓同學看書後提出問題,展開討論,達到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的目的,並結合多媒體資料加深理解和鞏固。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質點和位移的概念

教學難點:位移概念的引入與理解

主要設計:

一、參考系:

(一)提出問題,引起思考和討論。

1、什麼叫機械運動?請舉一些實例説明。

2、描述物體是否運動,先要選定什麼?看什麼量是否在改變?什麼叫參考系?為什麼説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

3、同一運動,如果選取的參考系不同,運動情況一般不同,請舉例説明。

4、選擇參考系的原則是什麼?(雖然參考系可以任意選取,但實際上總是本着觀測方便和使運動的描述儘可能簡單的原則選取)

(二)展示多媒體資料,加深理解(穿插在討論問題之間進行)

1、太陽系資料:行星繞太陽運轉情況。

2、銀河系資料:星系旋轉情況。

3、電子繞原子核運轉情況。

4、飛機空投物資情況。

二、質點:

(一)提出問題,引起思考和討論:

1、投擲手榴彈時怎樣測量投擲距離?把教室的椅子從第五排移到第一排怎樣測量椅子移動的距高?汽車繞操場一週怎樣測量它經過的距離?以上幾種情況用不用考慮這些物體的形狀和大小?

2、什麼叫質點?

3、小物體一定能看成質點嗎?大物體一定不能看成質點嗎?請舉例説明?

4、什麼叫軌跡?什麼叫直線運動?什麼叫曲線運動?

(二)展示多媒體資料,加深理解。

1、火車(200米長)穿山洞(100米長)情況。

2、地球公轉及自轉情況。

(三)總結提高:

1、對於什麼樣的物體才可以看成質點的問題,關鍵在於對物體的運動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在我們研究的問題中,物體的形狀、大小,各部分運動的差異等,如果對我們研究的問題影響不大,就可以把該物體看成一個質點。

2、學習質點概念時,要有意識地向學生介紹一種科學抽象的方法,我們抓住問題中物體的主要特徵,簡化對物體的`研究,把物體看成一個點,這是實際物體的一種理想化模型,是實際物體的一種近似。

三、時刻和時間間隔

提出問題,引起思考和討論。

1、“上午8時開始上課”,到“8時45分下課”,這裏“8時”和“8時45分”的含義各是什麼?“每一節課45分”的含義又是什麼?

2、“現在是北京時間8點整”中“8點”的含義是什麼?

3、校百米紀錄是10.21s、第2s末、第2s內的含義各是什麼?

四、位移和路程

(一)提出問題引起思考和討論:

1、説“物體由A點移動500米到達B點”,清楚嗎?

2、如何描述物體位置的變化?

3、什麼叫位移?為什麼説位移是矢量?

4、位移和路程有什麼區別?它們之間有關係嗎?

(二)展示多媒體資料,加深理解。

1、從天津到上海,海、陸、空三種路線抵達情況。

2、在400米跑道上進行200米跑和400米跑情況。

探究活動

1、請你手託一石子水平勻速前進,突然釋放石子,觀察石子的運動情況?再請站在路邊的人觀察石子的運動情況。二者觀察到的運動軌跡一樣嗎?請解釋原因。

2、找一份《旅客列車時刻表》分析一下趟列車全程運行的總時間?各站點的停留時間?相鄰兩站間的運行時間?

國中物理《機械運動》經典教案 篇九

一、參照物

(1)定義:為研究物體的運動假定不動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2)任何物體都可做參照物,通常選擇參照物以研究問題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體的運動,常選地面或固定於地面上的物體為參照物,在這種情況下參照物可以不提。

(3)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觀察同一個物體結論可能不同。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於所選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4)不能選擇所研究的對象本身作為參照物那樣研究對象總是靜止的。

二、機械運動

1、定義:物理學裏把物體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

2、特點: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象。

3、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1)比較同時啟程的步行人和騎車人的快慢採用:時間相同路程長則運動快

(2)比較百米運動員快慢採用:路程相同時間短則運動快

(3)百米賽跑運動員同萬米運動員比較快慢,採用:比較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實際問題中多用這種方法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物理學中也採用這種方法描述運動快慢。

4、分類(根據運動路線):(1)曲線運動;(2)直線運動

Ⅰ 勻速直線運動:

A、定義:快慢不變,沿着直線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

定義: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於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物理意義: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計算公式: v=s/t 變形 t=s/v,s=vt

B、速度 單位:國際單位制中 m/s 運輸中單位km/h 兩單位中m/s 單位大。

換算:1m/s=3.6km/h 。人步行速度約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人勻速步行時1秒中運動1.1m

直接測量工具:速度計

速度圖象:

八年級物理上冊知識點:機械運動

Ⅱ 變速運動:

A、定義:運動速度變化的運動叫變速運動。

B、平均速度:= 總路程÷總時間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須找出該路程及對應的時間)

C、物理意義:表示變速運動的平均快慢

D、平均速度的測量:原理 方法:用刻度尺測路程,用停表測時間。從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車。設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為v1、v2、v 則 v2>v>v1

E、常識:人步行速度1.1m/s ,自行車速度5m/s ,大型噴氣客機速度900km/h 客運火車速度140 km/h 高速小汽車速度108km/h 光速和無線電波 3×108m/s

Ⅲ 實驗中數據的記錄:

設計數據記錄表格是國中應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設計表格時,要先弄清實驗中直接測量的量和計算的量有哪些,然後再弄清需要記錄的數據的組數,分別作為表格的行和列。根據需要就可設計出合理的表格。

三、長度的測量:

1、長度的測量是物理學最基本的測量,也是進行科學探究的基本技能。長度測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主單位是 m ,常用單位有千米(km),分米(dm),釐米(cm),毫米(mm),微米 (μm),納米(nm)。

3、主單位與常用單位的換算關係:

1 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m=106μm 1m=109nm 1μm=103nm

單位換算的過程:口訣:“係數不變,等量代換”。

4、長度估測:黑板的長度2.5m、課桌高0.7m、籃球直徑24cm、指甲寬度 1cm、鉛筆芯的直徑1mm 、一隻新鉛筆長度1.75dm 、手掌寬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

5、特殊的測量方法:

A 、測量細銅絲的直徑、一張紙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積法(當被測長度較小,測量工具精度不夠時可將較小的物體累積起來,用刻度尺測量之後再求得單一長度)

☆如何測物理課本中一張紙的厚度?

答:數出物理課本若干張紙,記下總張數n,用毫米刻度尺測出n張紙的厚度L,則一張紙的厚度為L/n 。

☆如何測細銅絲的直徑?

答:把細銅絲在鉛筆桿上緊密排繞n圈成螺線管,用刻度尺測出螺線管的長度L,則細銅絲直徑為L/n.

☆兩卷細銅絲,其中一卷上有直徑為0.3mm,而另一卷上標籤已脱落,如果只給你兩隻相同的新鉛筆,你能較為準確地弄清它的直徑嗎?寫出操作過程及細銅絲直徑的數學表達式。

答:將已知直徑和未知直徑兩卷細銅絲分別緊密排繞在兩隻相同的新鉛筆上,且使線圈長度相等,記下排繞圈數N1和N2,則可計算出未知銅絲的直徑D2=0.3N1/N2 mm

B、測地圖上兩點間的距離,園柱的周長等常用化曲為直法(把不易拉長的軟線重合待測曲線上標出起點終點,然後拉直測量)

☆給你一段軟銅線和一把刻度尺,你能利用地圖冊估測出北京到廣州的鐵路長嗎?

答:用細銅線去重合地圖冊上北京到廣州的鐵路線,再將細銅線拉直,用刻度尺測出長度L查出比例尺,計算出鐵路線的長度。

C、測操場跑道的長度等常用輪滾法(用已知周長的滾輪沿着待測曲線滾動,記下輪子圈數,可算出曲線長度)

D、測硬幣、球、園柱的直徑圓錐的高等常用輔助法(對於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測出的物體長度可將刻度尺三角板等組合起來進行測量)

☆你能想出幾種方法測硬幣的直徑?(簡述)

①、直尺三角板輔助法。②、貼折硬幣邊緣用筆畫一圈剪下後對摺量出摺痕長。③、硬幣在紙上滾動一週測周長求直徑。④、將硬幣平放直尺上,讀取和硬幣左右相切的兩刻度線之間的長度。

6、刻度尺的使用規則:

A、“選”: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刻度尺。

B、“觀”:使用刻度尺前要觀察它的零刻度線、量程、分度值。

C、“放”用刻度尺測長度時,尺要沿着所測直線(緊貼物體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損的零刻線。(用零刻線磨損的的刻度尺測物體時,要從整刻度開始)

D、“看”: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

E、“讀”:在精確測量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記”:測量結果由數字和單位組成。(也可表達為:測量結果由準確值、估讀值和單位組成)。

7、誤差:

(1)定義:測量值和真實值的差異叫誤差。

(2)產生原因:測量工具 測量環境 人為因素。

(3)減小誤差的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用更精密的儀器

(4)誤差只能減小而不能 避免 ,而錯誤是由於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則和主觀粗心造成的,是能夠避免的。

9、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於所選的參照物。

10、勻速直線運動:快慢不變、經過的路線是直線的運動。這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

11、速度:用來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12、速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公式:s=vt v=s÷t t=s÷v

速度的單位是:米/秒;千米/小時。1米/秒=3.6千米/小時

13、變速運動:物體運動速度是變化的運動。

14、平均速度:在變速運動中,用總路程除以所用的時間可得物體在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 v=s÷t;日常所説的速度多數情況下是指平均速度。

15、根據速度和時間可求路程:s=vt

16、人類發明的計時工具有:日晷→沙漏→擺鐘→石英鐘→原子鐘。

機械運動教案 篇十

教學目標:

1、知道機械運動

2、知道參照物,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

目標:

1、觀察實驗能力:能從生活中觀察到物體機械運動的實例。

2、能力:判斷和分析機械運動,結合參照物的知識分析運動和靜止的情況。

3、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解釋、判斷自然界中的運動現象。

情感目標:

1、辯證唯物主義運動觀的。

2、培養科技意識,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思想。

3、利用地球同步衞星的教學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教材分析

教材從實例中引出了物體運動的問題,並稱物體位置的變化為機械運動,再推廣到自然界的實例中。參照物的概念也是由實例引出,並聯系實際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實例,要求學生會聯繫實際判斷已知參照物的情況下物體的運動情況和由運動情況分析所選的參照物。在此基礎上,感性的分析了勻速直線運動,並説明學研究問題的一種,即從簡單的問題入手,逐漸深化,最後分析我國發射的地球同步衞星並思考一些問題。

教法建議

儘量不加深課本上的內容,而應當多聯繫實際,提高學生自主能力和由實踐習的習慣,加深一些物理方法的體會。

通過討論引入新課,引導學生思考問題,並直接界定物理學中的機械運動,對於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學習,應當提出問題,學生討論,並由此引出參照物的概念,關於參照物的問題要由學生列舉實例,學生分析,可以做評價,最後總結分析的一般方法。在本內容的教學中可以使用適當的媒體,例如可以用課本的配套錄像帶"運動的相對性"並回答本節的練習。

勻速直線運動的教學,觀察和分析課本上的實例,説明這是近似的勻速直線運動,由學生思考生活和自然界中近似的勻速直線運動,加深學生對勻速直線運動的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給出定義。定義中只須講清快慢不變,不宜引入速度的概念。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單元分析

本節教學重點是參照物的教學,關於參照物要求能夠由運動情況分析所選擇的參照物和知道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

教學過程分析

一,機械運動

討論引入新課,學生閲讀教材的內容和提供的參考資料,閲讀問題是:什麼叫機械運動;舉例説明自然界中的機械運動;課桌、房屋是否做機械運動,為什麼;能舉出絕對不動的例子嗎。

對學生列舉的示例可以進行分析,注意講解的'問題:我們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宇宙是運動的,其中的所以物體都是運動的。

二,參照物

説明日常生活中對一些現象的解釋,並進一步引出了參照物的概念,講解時注意的問題是:通過實例分析,説明不同的人對運動的描述不同,其原因是他們對運動描述所選擇的標準不同,我們把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由學生列舉實例説明當選不同的參照物時,同一物體的運動的情況,並深入分析選其他參照物時的運動特點。

分析兩類實例:已知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根據描述的運動情況判斷選擇的參照物。由學生的具體情況可以教師提供參考示例學生分析,也可以發揮學生的創造性,由學生組成小組,自行設計問題,討論,由教師評價。提供一些參考示例:"每天的日起日落這句話是以什麼做參照物的"、"地球同步衞星總是靜止在地球的某處上空,這是以什麼做參照物"、"以太陽做參照物,地球同步通信衞星的運動情況怎樣"、"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這句歌詞中前半句和後半句中所選的參照物各是什麼"等。

三,勻速直線運動

觀察一些實例,可以提供錄相和視頻文件、圖片讓學生思考這些運動的特點,對於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由他們發現其中的共性,總結出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講解時,要注意勻速解釋成快慢不變,而不要引出速度的概念,使學生形成對勻速的感性認識,並説明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而物理研究問題是從最簡單的問題入手的。

對於想想議議中的問題,可以提供學生自然科學中的圖片資料,對於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在課前就佈置查閲資料的內容,要求查找關於我國衞星發射的情況和衞星運動的資料。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課題】

查閲關於"列車速度"的資料【組織形式】

學生小組【參考題材】

1。列車發展的,包括我國的發展史和世界的發展史。

2。各個階段的列車的速度。

3。各個階段的列車的形式(例如蒸氣機到磁懸浮列車)。

4。世界各地區對列車發展的貢獻。【評價方案】

1。網上查閲的資料,列出歷史記錄。

2。資料的豐富性和來源的豐富性。

3。在此基礎上,看看學生能提出什麼更深入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