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認真落實責任教育 預防自殺行為發生

欄目: 教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92W

3月1日,隴南某高一學生跳樓自殺,3月24日,酒泉某高一學生服毒自殺(甘肅省教育廳通報)。相關資料顯示,中國自進入21世紀以來,每年自殺人數大約29萬人,自殺率約為22/10萬,根據聯合國有關機構規定,自殺率在20/10萬以上即為自殺高危地區,這説明我國已經在自殺高危的行列,而自殺人羣中在校學生的自殺佔相當大的比重。除自殺外,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衞生研究所最新公佈了一項全國性的調查結果:中學生5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曾經考慮過自殺,佔樣本總數的20.4%,而為自殺做過計劃的佔6.5%。我認為思想是行為的導向,自殺或考慮自殺最主要的一個原因之一就是缺乏責任心。因此,徹底落實中學生責任教育,培養中學生責任意識,既十分緊迫又十分必要。

認真落實責任教育 預防自殺行為發生

一、中學生責任意識現狀

由於社會負面環境的影響,傳統道德文化的削弱,家庭教育的偏頗和學校教育的缺陷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目前,中學生責任意識的欠缺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1.個人責任意識不強。受網絡不良信息的侵蝕、社會低俗思想和行為的影響,大多數學生價值觀發生了偏離,對自己的行為不能負責,公德意識差,言行舉止粗俗,缺乏文明禮貌,隨意污染環境,損害公共財產,弄虛作假等。

2.家庭責任意識缺失。當前學生中,獨生子女佔了絕大多數,生活條件的優越,父母的溺愛,生活磨練的缺乏,父母過多的承擔了孩子的責任,使孩子依賴性嚴重,習慣於接受和索取,不懂得付出和回報,講排場、穿名牌、用名牌。還有部分家庭教育簡單粗暴,或者是單親家庭和重組家庭,這些都會成為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因素,使孩子缺乏感恩意識和家庭觀念。

3.集體責任意識弱化。在社會的發展中,不少學生滋生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利己主義、享樂主義等思想,不關注他人和集體。他人遇到困難時不能出手幫助,冷漠旁觀。對集體活動漠不關心,集體協作觀念、服務奉獻精神不足。

4.目標責任意識模糊。由於社會極少數腐敗現象的影響,大部分學生只是注重個人的需要、利益的滿足和物質追求,而忽略精神品位的追求,很少考慮社會需求和公共利益,忽視自身在社會中的價值,沒有明確的責任目標。

5.生命責任意識淡薄。在所有責任意識欠缺或者在無責任意識的情況下,就會有打架鬥毆、故意傷害、自傷、自殘、自殺等諸多傷害生命和生命被傷害的事情發生。

二、培養中學生責任意識的措施

1.以身作則,正確引導。教師不光要有正確的教育方法,還應有高尚的品德,良好的行為,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以負責任的態度感染學生。將責任教育貫穿於校本培訓、課堂教學、主題班會等教育陣地,積極引導學生認識自己肩負的責任。

2.正反並舉,獎罰結合。用先進事蹟和榜樣人物鼓勵學生,用反面典型事例警示學生。並讓學生不僅認識到生活中健康、快樂、成就、幸福等正面的意義與價值,也必須讓學生認識到成長中不可缺少的痛苦、挫折、災難、疾病等負面的意義和價值。在教育過程中,對錶現突出的學生進行不同形式的獎勵,對違反規定的學生進行不同程度的懲處。

3.提供平台,角色體驗。學校根據學生年齡特點,開展各項活動,設計各種專題課程、遊戲、參觀、走訪等形式貫徹責任教育,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各種承擔責任履行職責的活動,給學生體驗責任的機會,讓他們在活動中學會負責,學會履行職責,逐步培養學生的勇氣和能力。使其充分體驗到履行職責後的成就感和愉悦感,並讓學生明白人不光是為自己活着。

4.家校聯手,城鄉互動。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要默契配合,聯手教育,老師要主動和家長溝通,積累家庭教育成功做法,再利用家長會、家訪等形式指導家長的家庭教育。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的職能,努力創造條件,讓城裏學生走進農村,感受農村生活的辛勞;讓農村學生到城裏來,體會城市生活的美好。這樣,不同的生活體驗,會讓學生更加懂得珍惜生活,珍惜生命,奮鬥目標會更加明確。

5.養成習慣,促進行為。人的責任心是通過生活、學習、社會實踐逐漸養成、穩定下來的。我們在教育中注重養成教育,重視把學生的責任意識內化為情感,把情感表現在行動上,從學生學習、生活中的點滴小事抓起,對小事的責任心是對大事責任心的基礎,抓緊小事不放鬆,日積月累,把責任變成一種自覺的行為習慣,這樣就會使學生自覺履行責任。

三、建立健全責任教育考核評價機制

目前,學校都簽訂了責任教育責任書,但絕大多數只是流於形式和應付檢查,有效的目標管理考核評估體系還未建立,無法對學校責任教育進行客觀的評價,我們要考慮把責任教育的年終考核和過程考核結合起來,把教師培訓和學生教育結合起來,把任務落實和管理監督結合起來,跟蹤指導,定情分析,及時研究解決出現的問題,促使學校真正做到把培養學生的責任教育貫穿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

學校責任教育不光要把學生“引進門”,更重要的是還要“送一程”。傾注真情,通過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幫助中學生樹立正確的責任觀,讓學生認識到自殺也是殺生,對己對人都是一種不可饒恕的罪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要讓學生明白每一個社會成員都必須承擔一定的社會職責,既要對自己的學業和家庭負責,還要對他人、集體和自己的祖國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