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音樂小班化教學心得(精選多篇)

欄目: 教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72W

第一篇:音樂小班化教學心得

音樂小班化教學心得(精選多篇)

“小班化”教育是國小教育從理論到實踐,從形式到內容,從觀念到技術的一系列改革之一,對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我校從今年9月開始實行小班實驗,通過幾個月的實踐,在音樂方面我發現小班化教學真是益處多多。在音樂課上,我充分利用小班化教學的優勢,對學生進行多方面音樂素質的培養。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活潑快樂的課堂氣氛,使音樂教室裏歌聲飛揚,其樂融融。

唱歌、跳舞、畫畫是兒童時期最樂意做的事了。小班化教學中的音樂課充分調動了學生們的這些天性,成了他們的最愛。歌唱、舞蹈、美術原本就是一體的,我認為國小階段對學生應該進行綜合藝術的培養,讓他們從整體上感知藝術的含義,為將來其藝術方面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然而這一切只有在小班化教學中才能更好的得以發展。

一、為歌曲配上簡單可愛的動作,不僅使歌曲更充滿童趣,而且有利於學生記憶歌詞、在演唱時集中注意力,還能培養他們四肢的協調能力和對音樂的理解與良好的樂感。特別是一年級的學生,這一招兒對他們特別有用。一年級的學生從幼兒園進入國小,要有個適應階段。他們喜歡手舞足蹈,真讓他們做端正唱歌那還真難,根據低年級學生這個特點,每學一首歌都讓他們自編動作,然後我再將動作統一。這樣以來,邊歌邊舞,歌詞不容易唱錯了,學生們的興趣都很濃厚,也沒有人搗亂了,人少學起來快,做起來也非常認真,一個個自我感覺良好得不得了呢!

二、節奏的練習與掌握對學生學習音樂很重要。節奏的學習是非常枯燥的,但把節奏融入遊戲中,卻是其樂無窮的。我讓學生們玩傳遞節奏的遊戲一決高低;讓大家認識“跑”、“走”兩個“節奏小朋友”,並親身體驗節奏的快慢;帶大家拍手變換不同的節奏,同時拍擊不同的身體部位,比如肩膀、屁股、大腿、臉蛋兒、腳等等,總是把大家逗得樂翻了天;還有按節奏説兒歌等等。音樂課是放鬆的課,快樂的課,讓學生們在快樂的遊戲中邊玩邊學。這些科學的教學理念在我們的小班化教學中發揮得淋漓盡致。

三、課堂上打擊樂器的運用深受學生們的喜愛。幾乎每首歌曲學完後,我都會讓學生運用打擊樂器為歌曲編配伴奏。剛開始,讓他們認識各種打擊樂器,教他們怎樣正確使用,怎樣打擊出美妙的聲音。認識完每一種打擊樂後,我開始循序漸進地教他們運用多種打擊樂器為歌曲配伴奏,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情況,甚至會讓他們自己選擇合適某個歌曲的打擊樂器,並跟着歌曲的旋律自己創編打擊節奏。經常變換活動形式會讓學生一直保持對音樂課的新鮮感。例如,小班化教學人數相對較少,可以把全班學生分成三個組,讓第一組學生唱歌,第二組學生表演,第三組學生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然後三組輪流相互交換,讓每個學生嘗試不同的練習形式,大家合作,共同來完整地表現一首歌曲。如果是普通班,五六十個人,這樣的形式是很難組織的,而對於我們小班化教學是再好不過的了。

四、美術中的繪畫和手工製作也能很好的為音樂教育服務。例如,一年級的《大鹿》,在學完歌曲後,我讓學生在課堂上自己畫簡單的大鹿和小兔的頭像並製作成頭飾,然後每個人都戴着自己製作的頭飾進行創編實踐環節的“情境遊戲”表演。這樣的遊戲表演更有意義,更受學生們的歡迎!例如,上一節音樂欣賞課,讓學生將聽完音樂後的感受用文字描述下來,或者用簡筆連環畫的形式畫出來,這些方式我都嘗試過,效果令我感動!然而,這樣一種整合藝術課的形式,更適合在小班化教學中運用。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我明白音樂教育對一個孩子的重要性,在教育實踐中我一直在尋找捷徑。通過將近半年的實踐摸索,我認為小班化教學效果確實非常好。只要能確保教學質量,學生們學得開心,玩得快樂,這就達到了音樂教育的目的,何樂而不為呢?

音樂課要用“快樂”二字去形容,就讓小班化教學去闡述音樂的魅力吧!讓音樂紮根於學生們的心靈,讓快樂盪漾在他們的臉上。

第二篇:小班化教學心得

小班化教學心得

學校“小班化教育”的實施經歷兩個月,近來,我們逐漸樹立了先進的教育理念,以人為本,開拓創新,我們在教學上大膽改革,不斷創新,走小班化的改革之路,收到了一定的辦學效果,當然也有很多困惑。現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總結。

一、小班化教學下的合作學習要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

一個(更多請關注)班級的學生在知識能力、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較大的差異,而素質教育要求我們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如何讓優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飽”、差等生“吃得了”,這就決定了現行的教育必須遵循因材施教原則,實行分層教學。在教學中,根據學生髮展水平的差異,把學生分成a、b、c三個不同層次。各層次學生人數的比例一般以1:2:1為好,並向學生説明這種分組和座位不是一成不變的,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測試,不間斷調整。對優等生以放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導學生自學;對中下生以扶為主,扶中有放,重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習。如在教學“求一個數(0除外)的倒數的方法”時,對優等生可以直接通過自學,使其發現: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求一個數(0除外)的倒數,只要把這個數的分子、分母調換位置。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對中等生可先出示自學提示: (1)觀察準備題,這幾道題有什麼特點? (2)什麼叫倒數; (3)怎樣求一個數的倒數?通過分組討論,使他們明確倒數的意義及求法,而對差等生則在教師的直接指導下,學習思考,努力完成學習任務: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一個數倒數的方法。同樣,由於不同層次學生運用知識能力的不同,因此練習設計要具有層次性,有差異地佈置練習。一般地講,對與例題配套的基本題要求全班學生都掌握,如課本上的習題(選做題和思考題除外),做這類題中上生沒困難,教師要求他們獨立完成,對差等生就有一定的困難,教師必須加以指導,使他們通過努力也能完成,而對於選做題、思考題等發展題只要求優生去理解。如在複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時,先讓學生解答:“一塊平行四邊形木板,底是12釐米,高是8釐米,求它的面積”。使全體學生達到基本要求。然後出示變式題:求下面圖形的陰影部分的面積。變化之後的題只要求優等生去思考、去解答,以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這樣,既增大了學生的思維量,拓寬了學生的思路,又減輕了學生的精神負擔。

二、鑽研教材,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對整個教學過程起着調節、導向和控制作用。而實施分層教學首先必須體現在教學目標上。因此,正確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是實施分層教學的重要前提,教師課前應認真鑽研教材,把握大綱及教材的重難點,在備課中針對教材和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準確把握本節課的教學目的要求,制定分層教學目標:人人達到的基礎教學目標和學有餘力的學生立足發揮他們的潛力的提高性教學目標。如在“統計”教學時,要求a組學生能初步看懂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回答一些簡單問題;而c組學生則要求他們初步學會畫簡單的統計圖,並能提一些問題。這樣有利於保持和激發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避免因教學目標一刀切而造成的差生跟不上,優生浪費時間的不良現象。

三、分層評價,及時調整層次 成功的評價反饋是對學生學習的最高獎賞,是激勵學生學習的有力手段。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採用不同的評價標準。對差等生採用表揚評價,尋找其閃光點,及時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對中等生採用激勵性評價,既揭明不足又指出努力方向,促使他們的積極向上;對優等生採用競爭性評價,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促使他們更加嚴謹謙虛,不斷超越自我。而及時調整層次是分層教學中重要的一環,如果固定學生的層次,久而久之,就會產生一種不求上進的現象。因此,要及時調整層次,使每個學生都有升級或降級的可能,具體做法是:如果c組中的某些學生成績下降,還不如b組中的某些學生,就把c組中成績下降的學生調換到b組,而將組中成績進步的學生調換到c組;同樣,a組學生經過努力成績進步了,也可以調換到b組,b組學生成績退步的也可以調換到a組。這樣,通過評價,使成績進步的學生上到高一層次,成績退步的學生降到低一層次,從而在班級中形成競爭意識,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

總之,分層教學是從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實際水平出發,以他們的“最近發展區”為發展目標,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習發展特點的一種教學實驗模式。小班化的理念是非常先進的,是未來教學的一種導向,我們應該好好的用好它,不斷改進,結合當地實際,創設屬於我們自己的小班化教學。

2014、3、30

黃瑞珍

第三篇:小班化教學聽課心得

小班化教學聽課心得

起鳳街國小王瑞瑞

2014年11月9號,我有幸在迎澤區海邊街國小聆聽了來自南京漢口路國小的周婷老師帶來的以“四色學習單”為研究載體的六年級語文課《廣玉蘭》以及題為《四色學習單運用於小班化課堂》的講座。

因為這一年我們學校也一直在進行小班化教學改革,所以在聽課時尤為注意小班化活動的形式。在平日的教學中,我們一直在為一件事而苦惱,那就是遍尋網絡,沒有一節成功的小班化課例能讓我們觀摩、學習。理論很多,但課堂實錄卻幾乎沒有任何資源。所有的研究似乎都是從零開始,如何排桌、如何分組、如何交流、教師的教學設計如何符合小班化教學??一切的一切都在跌跌撞撞中緩慢前行,一路上聽到的都是質疑,都是不解。

聽完周婷老師的課,在坐的老師似乎豁然開朗,這樣的一節課無疑是一場及時雨,喚醒了實驗教師沉寂已久的信心。課堂上,學生們化身為彩色的小精靈,跟隨着老師的“四色學習單”,有序地合作、練習,孩子們在學習中體驗快樂、獲得了成功感。接着,周婷教師作了題為《四色學習單運用於小班化課堂》的講座。她從“四色學習單”的形成背景入手,闡釋“四色學習單”的要素,並結合多個案例,詳實而基於理論地介紹了“四色學習單”在漢小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研究情況。講座點面結合,有理有據,讓在座老師在聽課之後,得到了科學系統的理論解釋,對“四色學習單”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周老師,她喜歡在情境中完成教學。這曾經是我們不理解的,總認為小組合作會把情景打斷,會讓課堂支離破碎,但周老師的課堂卻否定了我們的擔心。她用詩一樣的語言,引導孩子進行學習。在教學主要段落時,她出示了一份四色學習單:

這樣的學習單,讓我們眼前一亮,我們的問題總是那樣固定的一個,而周老師卻很好地將問題進行了分層與細化,更具指導性,更具操作性,更適於展開交流。這讓我們明白,小班化教學改革的前提,不是桌子的變化,不是課堂模式的變化,更重要的是教師教學設計的變化。只有準確的教材解讀,精妙的教學設計,才會真正發揮小班化教學的優勢!

小班化教學的改革之路,漫長而艱辛,就讓我們在不斷探索中尋求真正的教學高效率吧!

第四篇:小班化教學心得

小班化教學心得

學校“小班化教育”的實施經歷一個學期,近來,我們逐漸樹立了先進的教育理念,以人為本,開拓創新,在全體師生的努力下,我們在教學上大膽改革,不斷創新,走小班化的改革之路,收到了一定的辦學效果。現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總結。

一、努力創設小班化教育的良好環境

(一)優化教學的心理環境

小班化教育的教學環境除了以上教室等設施及佈置所構成的教學環境外,還包括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師生交往、學生之間交往所形成的教學氛圍及人際關係等心理環境。1 .師生關係的定位

教師與學生間的關係是教學中最基本的、也是最為重要的人際關係。這種關係是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交往的基礎上,通過師生相互影響、相互認識、相互間信息交流而形成的,努力營造一種平等、民主、和諧、寬鬆的師生關係。

小班的組織形式不同於大班,因此,無形間給師生彼此的認識提供了更多時空。教師能在單位時間內關心更多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受教師輔導的機會明顯增多。教師基本能做到“面向全體”,加強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和教學信息的傳遞。

2.教學氣氛的營造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滿足學生的求知需要,創設各種教學氛圍,在師生、生生之間形成和諧、民主、平等的關係,學生在課堂中時常會表現出滿意、愉快、合作、互動和互助等積極的情感狀態。

在課堂上,我們的教師也是充分利用小班的空間優勢,隨時調節着課堂氣氛。我們經常看到語文課、英語課以及其他學科課上,孩子們不拘一格盡興表現的場面。課堂上孩子們或小組討論,或即興表演,而老師則穿行其中或參與、或點撥,靈活的教室佈置給學生帶來更多的空間;老師親切的話語,平等的姿態拉近了距離,課堂上不時迸發出智慧的火花。研究中我們發現,許多有效的教學手段在小班的條件下能發揮得更突出。如採用遊戲活動、角色扮演、戲劇表演、創意練習、影視欣賞等各種生動有趣的動態教學。

(二)優化課程的設置

小班化教學由於資源上的優勢,在很大一個層面上為課程的設置安排提供了廣泛的空間。我校針對學生的興趣和需要,結合學校的傳統和優勢,,着眼於發展學生的興趣、需要和特長,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引導學生在實踐和研究中學習。充分體現師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真正滿足學生髮展的需要。

二、積極實施多位的學習方式的研究

我們分別嘗試了遊戲學習、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的研究:遊戲學習

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我,學生的自我表現能力得到培養。根據七年級學生喜歡動、樂意玩的年齡特點,課堂上老師們開展了一些遊戲活動,學生在遊戲中獲得知識,在遊戲中鞏固知識

自主學習

新課程重體驗,重實踐。讓學生親自體驗,看一看、聽一聽、聞一聞、嘗一嘗、説一説、摸一摸、做一做、想一想,都能促使學生學會發現,學會思考,進而學會創造。很多課堂上,學生能全員參與了討論交流,學生活動占課時的大半。他們分成小組學習,在組內把老師給的條件進行整理,一起出主意,一起計算,整節課是在教師引導下的學生自主實踐活動,人人動腦,人人動口,並不是表面上的熱熱鬧鬧。由於學生通過體驗進行了思考,所以,學生學得紮實、學得有趣、學得主動。

探究學習

以自主性、問題性、實踐性、參與性和開放性為主要特徵的探究性學習,是一種全新的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在課堂教學改革的操作上我們強調“先放後扶”,即在學生充分自主學習、探究、實踐、體驗的基礎上,教師再給予精當的點撥引導,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支持,使學生的探究、理解進一步深入。教師的“扶”,扶在學習方式的指導、重點難點的突破、困難學生的輔助、新舊知識的聯繫、合作交流的組織等方面。

三、初步的成效

我校開展小班化教育不僅是切合時勢的教育改革,同時也正是我校教育改革的一次磨練,一種機遇。通過將一個學期的嘗試,我們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小班化教學,學生得到較好的發展

1.多樣的教學方法促進了學生的發展。經過實踐我們發現小班學生各種能力整合得比較全面,學生性格更加活潑開朗,生生之間、師生之間更為和諧。

2.學生動手實踐能力逐步養成。以活動為載體,通過實驗、出小報、仿寫、表演、實踐、調查等多種形式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提升不少。有的儘管粗糙但是我們卻看到孩子們的設計、想象、思維非常精妙。

(二)小班化教學,教師得到較大的進步

眾所周知,任何一項實驗的開展離不開教師的努力。同樣,在這個過程中也為教師的發展帶來了契機,開展小班化實驗以來,我們覺得對教師的促進作用還是比較大的。

1.教學觀念得到轉變。

教師們更能虛心求教,認真探索,嘗試新的課堂教學方法。正是教學觀念的轉變,教師們開始更重視教法研究,更重視學法指導,力求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努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抓實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發展學生的個性。

2.教科研能力得到提升。

作為一名教師,能否把握好課堂教學,能否緊扣教學要求上出有質量的課,能否在學生中取得較好反饋,這是至關重要的。小班化教學實驗為我們教師們成材創造了條件。我們在這片“試驗地”裏,毫無拘束地自由探索,嘗試有效的教學方法,以此使自己的業務能力不斷提高。

我校的科研工作也是隨着小班化教學的實驗,漸漸起步,教師開始意識到要在教學研究中推動教育教學改革,以科研促教研,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平時,在教學中應不斷地培養自身的創新精神和發展自身的創新能力;要善於把自己和他人的教學經驗進行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進而上升到理論高度。我們通過撰寫案例、通過各種形式的教學研討活動暴露問題,在問題中求證,從問題中總結,強化了科研意識。

通過幾個月來的實踐,我們深深感到:小班的魅力在於:我們自主地發揮,讓自己有個發展表現自我的空間;小班的美麗在於:老師能顧及到每一個孩子,讓我們表現更加出色;小班的精神在於:培養孩子的自主自立自強和互幫互助的精神。我們會在不斷的探索、研究中取得更大成績。

第五篇:小班化教育教學心得

小班化教育教學心得

“小班化教學”是當代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是實施素質教育、個性化教育的一項重要改革舉措;“小班化教學”強調讓每個學生受到充分的教育,強調因材施教和發展學生的個性;小班化教學為實施素質教育創造了一個嶄新而又廣闊的空間,它能讓學生享受多種教育資源,增加接受教育的機會,從而使每一位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

一、小班化教學下的合作學習要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

小班化教學,人少了,教師可照顧到每位同學,可以在教學中真正實施差異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着重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把學生視為一個個具有獨立人格、文化背景、知識積累、興趣愛好等不同特點且客觀上存在差異的人,為學生的個體發展創造條件。因材施教是在承認學生有差異的前提下,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意識,面向全體學生,促進每個學生都有所得,以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可將數學程度相似的學生歸為一類或一層,依據差異提出分層要求,然後採用“同步教,異步學”的方法分層施教,之後加強個別輔導。這樣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共同特點和基礎,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既能提高教學質量,又可在羣體中增加個別化施教的因素。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快樂地學習,都有獲得成功的喜悦。小班化教學讓每個人的全面發展有了可能。

二、小班化教學下的合作學習要發揮小組評價的作用

“小班化教學”的教學評價是對“小班化教學”的教學過程及其結果做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不僅要採取集體獎勵的強化手段,同時又要注意把強調外部強化轉為學生的自我獎賞,揭示學生參與互助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我在實踐中感到:對學生的評價要以小組為單位。在對學生的評價問題上,要以小組作為基本的單位進行,使學生形成“組榮我榮,組恥我恥”的觀念,提高小組的凝聚力,強化小組成員間的交流、合作、促進小組成員的共同進步。老師在要求小組彙報時,也應首先將自己的口頭禪:“哪個同學願意來説一説”改為“哪個小組願意來説一説”。對學生的鼓勵也應由“這個同學説的真好”變為“這個小組的意見真好”,“這個小組表現非常出色”等等。我們還可以嘗試設一個小組的意見為靶子,讓其他小組對他們的意見發表見解,那麼在小組

與小組具有團體性質的爭論中,學生就更容易發現差異,在思維的碰撞中,學生對問題的認識將會更加深刻,小組合作學習才可能真正發揮作用,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小班化教學下的合作學習要選擇恰當時機

合作學習,小組討論用在何時才是最適當的?

1.突破教學的重難點時,運用“合作學習”,有助於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的重點,往往是難點問題,學生只有通過發揮自己的潛能才能完成。面對疑難,中上程度的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往往是半信半疑,沒把握;而中下程度的學生大多是一知半解,無從下手。這時如果面對問題採用討論的形式,學生就會你一言,我一語,茅塞頓開。

2.在解決學生的質疑問難時,組織小組討論,有助於確立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自讀課文後,往往會提出疑問,這時教師從學生的提問中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問題,組織小組討論,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這種自讀自悟的學習形式,有利於發揮學生的主體精神和協作精神。

3.當遇到問題有多種結論時,組織小組爭論,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許多問題的答案具有不確定性,教學中出現這類問題時,發動學生展開辯論,更能培養學生的多向思維,求異和創新精神。當更多的學生需要表達自己的觀點時,可以採取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滿足學生傾訴的慾望,鼓勵學生暢所欲言,體驗交流的喜悦,樹立信心;當問題有一定的難度需要相互啟發時,通過合作交流,從同伴那裏獲得生活經驗及解決問題的靈感和方法,解決靠個體力量無法解決的問題;當形成了不同的觀點需要交換時,通過在小組內的討論交流,讓學生充分了解他人的觀點,更加深入全面的看待問題。小組合作充分激活了每個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在集體活動中體驗到了集體的力量和同學的友誼。

總之,小班化教學下國小數學的合作學習,教師要注意讓學生在討論與合作中獲得成就感,以激發學生合作學習的內在動機,在鄉村,尤其要注意設置適宜的合作學習問題、情景,確立集體目標的合作性,給予集體學習的自主權,讓學生在自我激勵的氛圍中開展互助學習,不但可以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提高合作技能、學會共處,而且還激發學生的聰明才智,發展他們的創造力,學會求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