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學期教學反思(彙總10篇)

欄目: 教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9.17K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10篇《學期教學反思》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學期教學反思》相關的範文。

學期教學反思(彙總10篇)

篇1:學期教學反思

馬選

時間飛逝,才覺得剛剛開學本學期已臨近尾聲,在這半學期的教育教學中我時時按照自己的的教學思想“心仁”“性柔”“身正”“無為”來嚴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用心去關愛每一個學生,一年級的同學年齡小,自律性差,但模仿能力強,接受力強,因此在教育教學中我抓住學生這一特點,開設有趣的課堂。讓學生多模仿多練習,使每個人孩子都能受益。三年級的學生不同於一年級,正處於叛逆時期,逆反心理強,對感興趣的事情特別積極,而對於不感興趣的.事情就表現出消極的態度,根據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我在三年級開設了有趣生動的課堂教學與我們全員運動會中的項目相結合,進行課課練練習,讓每個學生參與其中,享受體育帶給大家的樂趣。在教學工作中我時時爭取多聽課,多向老教師請教,學習別人長處補己之短,領悟其中教學藝術。 課前,每一節課我都做好充分的準備,認真分析教材,根據學生特點從實際出發設計教案。每節課都要做好筆記,真正做到課前認真備課,課上認真上課,課後課課反思。平時我和師傅田老師經常就針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和如何進行科學有效的訓練進行研討,從而提升自己的教學訓練水平,努力讓自己的業務水平有所提高。讓自己成為孩子們的母親朋友,成為一名良師和孩子們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篇2:學期教學反思

課程改革的關鍵在於實施,實施的主要環節是教學過程。《歷史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歷史課程應使學生獲得基本的歷史知識和能力,培養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我們歷史教學就應該努力去實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教學目標。這就要求教師用先進的教育理念來武裝自己,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也相應地在教師的引導下改變自身的學習方式,促進自身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就這堂課而言,我對教學過程進行了初步的探討,總結有以下三點。

其一,設置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一個研究、探索的過程,也是學生提高歷史認識的過程。這些研究性學習問題從哪裏生成呢?

第一、教材。如教材的導讀框、課文、插圖、小資料、地圖、名人名言等;

第二,課外的歷史材料。如音像、實物、口述史、文字資料等;

第三,社會生活。如日常生活、社會熱點、時事政治等。提出問題之後,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分組討論,然後再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踴躍發言。問題的解決,不僅可以豐富學生對具體歷史現象的認識,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用具體的歷史事實來印證歷史結論,甚至修正歷史結論,從而樹立起科學的歷史觀。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和理解“史論結合”、“論從史出”的史學方法,同時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治學精神。

其二,注重歷史教育的思想性和教學過程的邏輯性。

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學習歷史不僅能夠使人明智,還能夠提高人們對歷史和現實的判斷力。司馬光修纂《資治通鑑》的目的就是為了“鑑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由此可見,歷史學習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鑑古知今。因此,歷史教育應當突出它的思想性,而不應僅僅是講講故事或説説笑話而已。我們歷史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啟迪民智,提高人們的思想認識,讓下一代成為能夠獨立思考、有批判精神的人。為更好的實現以上目標,歷史教學過程要注重教學環節的邏輯性,即從一個知識點到另一個知識點之間的過渡要自然,讓學生把握各個歷史事件內在的邏輯關係,掌握歷史發展的脈絡。在此前提下,我們再儘可能地讓學生知道歷史的多樣性及其無限發展的可能性。

其三,注重歷史課堂的活躍性,充分運用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多樣的教學方法。

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首先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構建一個良好的師生關係。這是活躍課堂氣氛的前提條件。其次,運用多媒體現代教育技術向學生展示歷史原始錄像、經典的歷史圖片、電影剪輯或其他文字資料,形成視聽衝擊,讓學生多感官參與學習,走近歷史情境,進行情感體驗。隨着多媒體技術、通訊網絡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將在教育中廣泛地得到運用。再次,根據每一課的實際需要,在課堂教學中靈活運用多樣的教學方法,如講述法、講解法、談話法、直觀教具演示法、綱要圖示法、講讀法和發現教學法等。

實踐證明:要上好每一節課,教師應該在自己全部歷史教學活動中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並且要擁有自己獨有的風格,這樣,才能使歷史課堂鮮活起來。為了更好地推進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教師應該認真研讀新課標,學習課改精神,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把新課改的理念融入到我們的教學實踐中去,不斷地去改進之,完善之。

篇3:學期教學反思

長久以來語文課給人的感覺是語文課堂就是思想品德課,説到基礎知識,就是字詞句;語文老師猶如皰丁大截八塊,作文教學就是樣板戲;語文課堂,如同”腦筋急轉彎“;語文要審美性,那就朗讀一下,最好再來點眼淚,到處得有情……

説實話,在語文教學崗位上也已經有十六個年頭了。自己總是覺得跟不上形勢。有同行問我,你是怎麼樣上語文課的?我覺得越來越不會上課了。

十幾年來,我的語文課總希望能給學生以不同的感覺,希望自己能用充滿智慧的語言、靈動的語言、個性的語言、幽默的語言、甚至是勇敢的語言,更甚至那些語驚人倒的語言,全都猶如釘子般一個一個地釘進學生的心裏,讓學生的肚皮“吃”得飽飽的,並富有全面的營養。然後,“大腹便便”地在自己的舞台上盡情展示,使學生能在快樂裏得要領,得新知,解心中之惑,使難點疑點通通變成亮點,儘量做到事半功倍,掙得滿堂悦色。

可是,這只是我一直以來的一個夢。我一直儘量的去實現這個很遙遠的夢。

篇4:學期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一節讀寫課,主要是通過閲讀來掌握本課的英語知識。首先檢查單詞,結果並不是非常理想,學生掌握的似是而非,仍需加大練習。接着學生二人一組複習討論家中的家規或學校的校規,學生準備充分。然後學生通過聽錄音糾正發音,小組合作理解短文大意,集中解決重難點來完成教學任務。學生積極活躍,掌握紮實,教學任務基本完成,但是時間分配上有些不合理,以致最後隨堂練習沒有完成,以後要合理分配時間。

本週共聽了五節課,其基本特點是思路清晰,目標明確,設計合理,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易到難,層層推進,小組合作學習積極活躍,知識掌握牢固、紮實,教師基本功紮實、素質高,駕馭課堂能力強,能很好地進行教學。由於剛剛使用學案,總體上來説還不適應,利用也不是很充分,有待加強。總之,通過聽評課,我學到了很多,受益非淺。

篇5:學期教學反思

接手九一、九二兩個班的英語已經第六週了,對學生的基本情況大體是那個有了一個數,現總結於下:

基礎差。不僅包括知識掌握還包括學習能力,都存在一定差距,學生沒有建立起基本的一套屬於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法,比方説怎樣背單詞課文,怎樣複習,怎樣考試,都沒有建立起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學習比較被動。要想提高成績,需要做的還很多很多。

課堂表現。基本讓人滿意,學生在我的嚴格要求下,基本上都能達到聽課的基本要求,但是,不得不承認,一些基礎實在差得同學,上課的時候很難跟上節拍,就很容易思想開小差,對這一部分學生,可以降低對他們的要求,給他們佈置好適合他們學習水平的學習任務,讓他們把課堂時間利用起來,儘量的別讓他們閒着。對一些上可容易開小差的同學,要注意多讓他起來回答問題,讓他不敢開小差。對基礎好的同學講好,老師面向的可能是大部分同學,也就是成績中等的同學,那基礎好的同學就得注意合理安排利用自己的時間,提高課堂時間利用率。

作業完成。大部分同學都能按要求,及時的把作業完成,但是令人擔心的問題是一些同學,注意不是一小部分學生存在抄襲作業現象,這種現象值得我深思,是作業太難還是這一部分同學太懶還是這些同學沒把做作業當回事?一定要把原因找出來,對症下藥。

知識掌握情況。感覺一些知識上課的時候強調的已經很到位了,而且還做了一些有針對性的練習,但是當下一次又遇到這個知識點的時候學生掌握的很差,可能是學生對知識存在一知半解的情況,沒有達到真正的掌握,在以後新授知識時,不要把學生看的太高,要抓知識的落實,還要注意勤回顧。

已經是九年級了,一些方面現在才開始落實,確實是太晚了,但是決心應該有,信心也應該有,希望學生的成績會在期會考試的時候有所提高,希望會考的時候能有一個令人滿意的英語成績。

篇6:學期教學反思

在教育教學領域,最有意思的就是語文教學,最容易教的是語文,最難教好的是語文。領略教壇風騷的是語文教師,悟盡蒼桑的也是語文教師。我僅就語文教學實踐談自己的經驗。不是理論。希望大家共同借鑑,互通有無,彼此從中學到有用的東西。

一、課堂教學的內容

1、詩歌教學詩歌教學分朗誦、賞析、背誦、仿寫四個環節。朗誦:學生模仿朗誦者的聲音,有表情的跟誦。之後每位學生到講台前朗誦。鍛鍊學生的臨場表達能力。老師做導演,指導學生進入角色,把握技巧,傳情達意。把詩歌的思想、感情表現出來。賞析:在講清背景作者的情況下,讓學生談詩歌的內容、思想、藝術。個別不清楚的地方,學生先討論。老師再説自己的看法,不要求學生認同。背誦:現代詩歌,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古代詩歌,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篇目。仿寫:按照詩歌的體例,自擬題目。寫好後宣讀。每有佳篇,師生歡顏。老師也寫一首,讓學生點評。對老師也是一種挑戰,也會提高老師的寫作水平。以往都是老師對學生的作品品頭論足。現在是同台唱戲,決鬥沙場比高低。

2、散文教學散文教學分為記敍文、説明文、議論文。根據各自的特點構建授課模式。新課標提倡多元解讀。學生站在自己的角度,任意解讀。老師怕傷害學生的積極性或自尊,基本都是鼓勵。即便是説錯了,也用差不多的話搪塞,或不置可否的態度。形成了一種只要説,就有道理的定式。我採取的方法是:我先講清時代背景、作者簡介。學生補充講解。或者師生對調。之後學生默讀文本,解決生字、成語等障礙。把課文中的疑問標出來。之後,學生把自己的問題寫到黑板上。大家來解決,如果學生回答的不透徹,老師補充。 第二節課重點討論文章的中心,分析文章的藝術特色,闡釋文章的哲理和道理。最後是文章給我的啟示和反思作者的侷限性。有選擇的做幾道課後題。我個人感覺,課後題比較難,不太符合學生的認知年齡,與時代有些脱節。純理論的太多、過深。有些題目恐怕作者也回答不上來。似乎要把我們的學生都培養成理論家。

3、小説教學先介紹作家、作品。然後是學生閲讀。讀不懂的地方,大家一起討論。然後是賞析、批判。喜歡的篇章好在哪;不喜歡的篇章缺點在哪。通過閲讀這篇文章,我受到哪些啟示和教育,我學到哪些有用的東西。之後再根據此篇的特點重點分析人物、情節、環境及藝術特色。此間學生的發言是亮點。師生討論、爭辯,多有出其不意之言。最後是仿寫。

4、古文教學古文教學分兩部分。一是古文的基本知識,實詞、虛詞、語法、句式。一是古文翻譯、文章賞析。重點是翻譯。最後是名篇佳句的背誦。這是難點。

二、課堂教學的模式

1、新課改主要針對傳統老師講解的教學模式開刀。但我以為,傳統的模式也有可取之處,有些固定的知識,需要老師傳道指點。我在高一年級採用這種方法。

2、學生主講我也試過很多的教學方法,還經常和學生探討。改進教學方法。我想作為一個教師,你講的再好,學生不買帳。也是徒勞的。我在高二採用的方法是師生同台,老師充當主持的角色。具體做法是:我的班級有五個縱組,每個組有一名主管學習的組長。幫助講課的學生組織材料。每次講課安排橫列的五個人講解課文。學生事先知道講哪篇文章,有準備的時間。他們上網查資料。根據自己佔有的材料。在講一篇課文的時候,他們五人可以分工。比如講小説。有的講背景,有的講情節,有的講人物形象,也可以講全部內容。學生講完後,他們會給我意外的驚喜,同樣的話題,幾個人以不同的角度闡述。是多元的思辯。學生開始講課的時候,低着頭,照本宣科。後來不僅僅是講自己的內容,還提問坐下的同學。還能聯繫實際,結合其它學科的知識。學生也提出不同的見解。我是雙向的提問。也跟講課的學生學到很多的知識。真正達到教學相長。我發現,他們經過一個學期的鍛鍊,有很多學生大有要超過我的趨勢。這是老師的自豪。如果有一天,我的學生中誕生了文學家和思想家,那是我最大的自豪。以前的教學過程是: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問,學生不願意答。很少有人舉手,即便是舉手,也是即興的思考。即便是回答,也是不情願的回答。現在是:學生讀書的時候,他們胸中有物。有備而來。學生在讀書時思考。在講課時應變。老師,講課的學生,聽課的學生,我們事先不能完全預料講課的內容。不象以前老師設計好模式,按部就班的走完流程。如果教師過於依賴教參,那將是僵化死板的標準答案。千篇 一律,千人一面。學生不喜歡學,老師教着枯燥。越教越糊塗。死氣沉沉,毫無生機。在升學率的重壓下,我們老師也是憂慮重重。如果走這個講課的路子,一定要顧及到考試的層面。因為我們失敗不起。你的失誤將影響到孩子的前程。有一點可以保證,這個方式能提高學生的閲讀,寫作,和表達能力。孩子們喜歡學語文。

3、自讀同解法課前讓學生預習,在上課時,把自己的疑問寫到黑板上。大家一起解決疑難。直到提問的學生滿意為止。老師起到主持和補充的作用。把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這個方法要求老師有充分的準備。還要有廣博的知識。

三、作文教學學生的生活閲歷少,課外書讀的少。寫作文要麼千篇 一律,要麼枯井掘水。我讓他們寫週記,寫感性趣的片段。先走出寫作語言的貧乏境地。然後是學生之間互相評改,仿寫大學聯考滿分作文,在網絡上發表作文,參加作文競賽,往報社雜誌投稿。經過這些步驟的訓練,學生的作文上達到很高的水平。四、課外閲讀在高一的時候,我讓學生讀中外著名的小説、散文。高二閲讀翻譯古典名著。高三的上半學期閲讀中外哲學書籍。兩年半的時間裏,大概能讀完三十部書,這些人類的經典對學生的教育和影響是其他教育手段無法替代的。尤其是能提高學生的閲讀、寫作能力。以上只是語文教學的框架,真正把語文教好,還遠遠不夠。語文如海,博大精深。語文如宇宙,浩瀚無窮。

篇7:學期教學反思

20xx-2015學年第二學期教學反思在教學中,我收穫很大,特別是我感覺我還有很多的不足讓我去改進。在教育教學中這些不足需要我去克服,以提高我的教育教學水平。1.在教育理論水平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提高。在以前教學中,我也嘗試杜郎口模式,也試着用了學案教學,但是由於我的教育教學理論水平不高,極大影響了我的學習和教育教學實踐。在目前的教育教學,我雖然是在積極的參加國家和省的教育教學培訓,學習了許多的教育教學理論比如翻轉課堂等理論。但是在具體的實施操作過程中,我感覺到有很多的困難。怎樣實現老師教和學生的學習有效結合,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還是需要我多讀教育教學的理論書籍,以提高自己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學校裏發兩本教學書籍,在這段的時間通過閲讀已給我很多啟發。因此,我想多閲讀一些教育教學理論書籍,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2.在班級管理,我發現一些不足。在班級管理上,我有時候過於武斷處理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比如在教學過程中,我在課上處理一些學生的矛盾的問題的時候,我總是採取各打五十大板的模式。現在想來,如果我能更為細緻的處理這些問題,我想能夠使學生心悦誠服,而不是留着小矛盾,而使學生在下面的學習還是不斷出問題。還有就是在教育教學中,我有的時候將留着在課下處理的問題,忘記了處理,這樣就會給予學生一絲僥倖的機會,沒有獲取更好的教育教學的管理的機會。我現在想來,在班級的管理在執行教學秩序的時候,我要給予學生更為細緻的處理。急切的問題,當場處理,沒急切的問題下課後立刻處理。這樣學生在學生管理上才能夠更有力量。3.在把握學生心理上,我還是有些欠缺。在在教學的過程中,我發現對於一些處理,我不是很好。比如在教學中,正在講課的我發現學生在和同學用噴水槍互噴的時候,我將他們的物品全部沒收。當時我就有一個學生將自己的書撕了,我當時沒有理他。我將這件事給其他同事説了,他們説一定狠狠批評。而我沒有,我當時這樣想:你不滿,讓你向自己的書發泄,如果我當時再評似乎會更加激化。在下課之後,該同學向我承認了他的錯誤。我這樣處理還由於有一個新聞給我影響:一個小孩被老師批評,結果換上強迫症,結果家長被法院判賠2-3萬。我想如果孩子的心理因素處理不好,可能會出現問題的,而我似乎在避免這方面的問題。也許給他一個發泄的方式當然不能對着其他人,我想應該沒有什麼問題的。現在想來對於現在的孩子的心理方面的知識少,特別是現在獨生子女的情況,我更應該加強自己的兒童心理上的學習。4.在教學教學活動的組織上,我感到還是不足。由於我所教的課有許多的學習過程是學生在一起進行活動探究的。而我發現在活動的探究的過程,總是活動較為低下。雖然學生通過活動,實驗也能夠發現但是期間時間用的比較的多。比如在教學《誰熱的快》的時候,需要學生根據材料設計實驗,然後進行操作實驗,然後進行實驗彙報。但是在小組活動的時候,學生能夠積極的進行活動,但是所要用的時間比我想象的多很多。怎樣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更為高效的學習,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比如我一直在思考:加強小組長的培訓,加強各個小組成員職責的培訓,小組評價等方面思考。在教學我有許多的問題,需要我進行思考。本學期我發現這樣。我想我在以後的學習,教學中逐步的克服這些問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篇8:學期教學反思

本學期我擔任四年級的英語教學工作,在教學中我嚴格遵從教學的五個環節,課前認真備課,做到既備教材,又備學生,因材施教,努力實施課堂改革,積極探索國小英語快樂課堂,國小階段英語教學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使他們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同時培養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怎樣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興趣是搞好國小英語教學的重要一環。下面結合這半學期教學實踐總結一下教學情況:

一、認真備課、面向全體授課

在教學中,認真備課,認真閲讀各種教科參考書,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與學生的學習情況,認真編寫好教案制定好教學計劃,並不斷地加以改善修改,做好課前準備。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關心愛護學生,特別是差生,課堂多關注他們。在思想教育的同時,還耐心地輔導學生,使他們的學習成績跟上班裏的其他同學,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二、在課堂教學中

第一、在課堂上,認真授課,運用電腦、實物教具、簡筆畫,情景教學、體態語言等方法來啟發、教育學生。與學生做遊戲、唱英語歌等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注重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導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有疑難和不懂讀的地方,我及時講解,讓他們多練習,力爭讓他們學了就懂,懂了會用。

第二、在批改作業方面。學生的作業總是按時及時地批改,並詳細地做好批註,對普遍性錯誤,在全班重複講解、分析。針對個別學生的作業還採取面批的方法,一一分析講解、幫助學生解決疑難習題,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

三、在輔導學生方面

首先,根據我所任教班級的實際情況,優生不多,中、差生卻俯視皆是。有人曾説:如果孩子天生就是優生,那教育還有什麼功能?又談什麼基礎的素質教育呢?因而對佔相對多數的中、差生我注意幫助他們找到優、缺點,以發揚優點,克服缺點。其次是以平常的心態對待:差生也是孩子,厭惡、責罵只能適得其反,他們應享有同其它學生同樣的平等和民主,也應享受到優秀學生在老師那兒得到的愛。厚愛差生,我真正做到以情動人,由於我能善意理解他們,高興地接受他們,因此促進了中、差生不同程度的進步和發展。

四、努力總結和發現問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當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還應積極實踐,不斷探索,針對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學生身心特點,總結規律,認真思考,不斷摸索。

篇9:教師學期教學反思

本學期的體育教育教學結束了,在教育教學中有許多的得與失、成功與失敗,為了今後能夠更好的為教學服務,現將這一學期的體育工作進行總結和反思。

1、情景設置與信息反饋:

我這一學期教授的是四年級學生體育課,從這一學期的工作中,有許多值得推廣和總結的地方,但也有許多困惑與反思。在國小階段教學時如何提高教學效率,克服學生在上課時的惰性是我本學期抓的最好的地方。首先要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學生都對體育課有着濃厚的興趣,但大多數為直接興趣,作為體育教師應如何加以引導,讓學生在玩中學,在玩中充分享受體育學習的樂趣,體驗獲得成功與進步的快樂。例如:在投擲教學上很多學生都很喜歡,但按照口令一遍一遍得被動的接受,學生就會感到厭煩,沒有發揮和自主激情。當第一隊練習時,後三隊的學生就有思想走神,不聽指揮,甚至還有打鬧的現象,紀律、隊形就不能保障。再有教學中的教法單一,沒有創新,作法千篇 一律就象走形式似的,時間久了從學生的表情、行為就能看出來。

針對這種現象,我們只有不斷的學習新思想,新理念,掌握新信息,不斷的改善和發展自己的教學觀念,形成新的教育觀;改革教育模式從而活躍課堂情景。並且,在教材上進行處理從多層次、多角度引導和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的探求新問題,在教學中的各個環節中穿插利用,形式靈活多樣。中學生喜歡形、色、較為鮮明的刺激,有好玩、好動、精神不易集中的特性,在教學中我就利用他們的特點,通過投輕物、打活動目標、各種球類比賽、小組討論研究,或者是分組教學,比賽與練習相結合,看誰投得遠,投得準,以便提高同學門的積極興趣。

2、加入趣味因素,激發興趣,提高課堂效果。

國小生喜歡音樂,老師就通過音樂、舞蹈、歌曲引入課堂,以活躍課堂氣氛,刺激學生潛在的天分用來加強學生練習效果,保證練習密度,達到鍛鍊身體陶冶情操的目的。學生在音樂的伴奏下,翩翩起舞精神振奮,陶冶在課堂之中。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們的節奏感和韻律感。

國小教材中游戲佔了很大比例,利用遊戲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要從遊戲的規則下手,在遊戲中模仿修改,從而逐步過度到學生自己學會創編遊戲,來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平時教學中我也有許多困惑的地方,在小組長的組織能力的培養上,不能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是對體育教學一個很大不利的問題。上體育課不光是體育老師的事,需要小組長的協作,才能起到團隊的作用。改正措施是:調動小組長積極興趣,培養和樹立他們在班中的威信。經常與小組長進行交流,讓他們得到老師的信任,讓他們給其他同學作示範,幫助老師進行組織教學。留給小組長自主的空間,發揮小組長的聰明才智,有效的幫助老師搞好教育教學工作。

3、改革創新發揮學生的想象:

在平時的教學中怎樣給學生留有創造的空間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課題。在假期裏我反覆的學習新的理論思想,閲讀優秀教師的文章,學習他們的新理念,找出適合我們教育教學的方法進行充實自己。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我發現:讓學生自己去親身嘗試,動手去研究是發揮想象的最好的途徑,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例如:在運球接力遊戲時,要求學生一次搬三個球,至於學生怎樣搬,由學生自己決定。這樣,給了學生一個創造的空間,並且讓學生分小組研究,發揮小組長的組織帶頭作用,用集體的力量去探索。遊戲開始,我看到有的學生把兩個球夾在腋下用腳踢着一個球跑的;還有一下抱起三個球的,還有三個球一個一個往前滾的;五花八門,各式各樣。

如此種種方法把想象留給學生,讓他們去創造,去想象發揮學生的那一份純真的天性。

篇10:教師學期教學反思

一次玩遊戲,京杭動手拿了蓓蓓的玩具,蓓蓓執意不肯。京杭用力打了一下蓓蓓,手還沒縮回來,嘴裏已經很順溜地冒出一句“對不起”,説完依舊繼續和蓓蓓爭搶玩具。孩子們開始七嘴八舌地告狀。我走了過去,蓓蓓像見了救星一樣哭訴着説:“他搶我的玩具,還打我。”京杭理直氣壯地説:“我已經説了‘對不起’了。”蓓蓓滿臉通紅,鼓着嘴出入意料地冒出一句讓人吃驚的話:“我打你一下,也給你説對不起。”順勢就要出手了。幸好我及時阻止,避免了一場戰爭”。蓓蓓的這個舉動讓我們不得不思考,在孩子發生矛盾時一句“對不起”真能解決問題嗎?

從兩個孩子的對話中可以看出,他們已經把“對不起”這句話當成瞭解決問題的“靈丹妙藥”,他們認為如果欺負了別的小朋友只要説了“對不起”,而另一個小朋友就一定會説“沒關係”,接下來就沒事了。在他們眼裏一句“對不起”幾乎是萬能的。所以,他們才理所當然地一邊做傷害別人的事,一邊“對不起”脱口而出。

出現這樣的情況,和我們處理幼兒矛盾時的方法有直接關係。我們普遍用的方法是:幫助幼兒解決問題,就事論事,先批評引起事端的孩子,然後告訴孩子該怎麼做,該道歉的道歉,該玩的繼續玩。我們只教會了幼兒説“對不起”,卻沒有教幼兒怎樣才能不用説“對不起”。我們這樣做不過是教會了孩子使用禮貌用語,而忽略了幫助孩子在交往中解決矛盾的能力。搶玩具事件中,京杭肯定知道搶玩具是不對的,但他還是搶了,這説明了什麼?這説明了他缺乏自律。缺乏自律的孩子才會常説“對不起”。他們做事前從不想後果。

對於幾歲的孩子來説,他們根本不會明白“對不起”只是對被侵犯者的精神安慰,説句“對不起”,只能代表自己已經認識到了錯誤,並願意改正,但對對方造成的傷害仍然存在。我們應該做的是讓幼兒明白,説了“對不起”以後,事情不是結束了,接下來,該為自己的過失付出代價。我們可以把這種精神上的安慰轉化成幼兒能夠明白的具體行動上的安慰,讓幼兒看得見,摸得到,便於執行。如讓幼兒幫助對方揉揉被打的部位、擦擦眼淚等等。這樣,幼兒通過對自己的行為後果負責,不僅有機會釋放心中的愧疚,而且還可以讓他們漸漸學會在行動之前多想想行為的後果,這樣對孩子才更有教育意義,使孩子慢慢學會自律,從源頭上防止矛盾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