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燦爛的青銅文明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7.96K

燦爛的青銅文明教學設計

《燦爛的青銅文明》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對教材內容進行閲讀、探究和分析,使學生理解青銅文明的實質,培養歷史思維能力。

2.理解“青銅文明”的本質特點,進一步認識奴隸制度。瞭解奴隸的悲慘生活,認識奴隸制高度發達的文明是建立在對奴隸殘酷剝削的基礎上的,揭示奴隸制的文明本質。

3.培養學生熱愛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重點難點:

1.青銅器的高超工藝

2.青銅文明

學法指導:讀 、議、展、點、練相結合

學習過程:

導入:抗戰時期,河南農民發現司母戊鼎,它顯示了商代青銅器製造業的的高超工藝。

一、自主學習:熟讀教材,自主完成下列各題,並把有關內容標註在課本上

1、商朝青銅器的特點、代表器皿、主要作用。

2、手工業---陶瓷業、玉器業發展情況。

3、農業、畜牧業發展情況。

4、夏、商、西周時期,奴隸的悲慘生活情況。

二、合作交流:根據下列問題分組討論,教師點撥。

1、學生討論:“為什麼夏、商、西周三代會出現如此輝煌燦爛的文明成就?”

2 、閲讀解答題

(1)右圖器皿的名稱是什麼?什麼時候鑄造的?

(2)當時青銅器的製作狀況如何?

三、探究展示:總結:奴隸社會取代原始社會是人類的進步。

1、夏、商、西周奴隸經濟高度發達是建立在對奴隸殘酷剝削和壓迫的基礎上。

2、青銅時代是人類使用青銅製作生產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質文明發展階段。它介於“銅石並用時代”和鐵器時代之間,這個時代的人們所創造的物質文化,被稱為“青銅文明”。

《燦爛的青銅文明》説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説課的課題是人教版《歷史》七年級上冊第5課《燦爛的青銅文明》。

下面,我來談一談自己對這一課的理解和設計:

一、説學生

七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有強烈的好奇心,接受能力較強,渴望親身體驗。為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在課堂上我順應學生的特點,讓他們主動學習、探究合作,給學生以充分肯定,從而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注重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對七年級學生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説教材

根據《歷史課程標準》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分析如下:

1.課題在教材中的地位

中國古代史以中華文明為基本內容,而青銅文明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明成果之一。本課以司母戊鼎等為例,介紹中國古代青銅工藝的成就,展現了我國夏、商、西周時期的奴隸制文明。

2.重點和難點

“青銅器的高超工藝”是全課的重點內容。青銅製造業是我國夏商周奴隸制文明的典型代表,具有規模大、品種多、工藝精、分佈廣等特點。在處理這一重點問題時,我選擇豐富的圖片和音像資料,幫助學生探究青銅製造業的上述特點。同時,強調青銅文明的延續性,從而使學生對中國古代文化連續發展這一顯著特徵有初步的認識,適當介紹其他手工業行業的狀況,使學生對夏商西周手工業的發達有一全面瞭解。

正確地理解“青銅文明”這一概念是本課的難點問題。學生在學習時,容易將“青銅文明”與青銅器或者青銅製造業簡單地等同起來。通過活動探究和知識歸納,師生共同將這一概念進行全面而準確解讀,使學生對夏商周時期的青銅文明形成正確的認識。

三、説教學目標

根據《歷史課程標準》和新的教學理念,在本課設計上,我將知識技能、過程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

1.知識與技能: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比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時期我國以青銅文明為代表的奴隸制經濟發展的基本史實,包括手工業、農業和商業的狀況及特點;瞭解奴隸制下奴隸的悲慘境遇。

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習夏、商、西周時期經濟發展的情況,概括“青銅文明”的特徵,培養學生歸納、概括歷史知識的能力;通過了解奴隸的悲慘生活,使學生認識到高度發達的奴隸制文明是建立在對奴隸殘酷剝削的基礎上,從而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歷史的基本觀點全面認識歷史發展過程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夏、商、西周時期的奴隸制文明輝煌燦爛,表明我國古代文明具有極其強大的生命力,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高尚情操。

四、説教法

1.托爾斯泰説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從激發學習興趣出發,啟發學生思考、討論,參加到教學活動中來,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在歷史學習中,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傳遞,而是學生主動建構的過程。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展示聲音、圖片、影像和文字資料,豐富教學資源,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創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圓滿完成教學目標。

五、説學法

1.轉變傳統的學習方式,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合作、探究式學習,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初步的歷史思維能力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

2.要求學生在上課過程中積極動腦、動手參與自學、討論、練測等學習活動中,並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讓學生“學會”,還要讓學生“會學”。

六、説教學構思

1.導入新課

(欣賞聯合國“世紀寶鼎”圖)

在聯合國成立50週年前夕,收到了中國人民贈送的珍貴的禮物--世紀寶鼎。這個大型青銅器,安放在聯合國大廈北花園綠色的草坪上,鼎座高0.5米,象徵聯合國成立50週年;鼎身高2.1米,象徵21世紀,底座上飾56條龍,象徵華夏的56個民族都是龍的傳人。整個寶鼎造型古樸、工藝精湛,堪稱宏偉傑作。你知道嗎?它的製作是以商周時期的大鼎為範本設計製造的。讓我們共同走進燦爛的青銅文明時代,學習第5課—“燦爛的青銅文明”。

2.講授新課

設計1:導學提示

第一步:圖片賞析(配古箏樂flash放映)

請同學們欣賞商周時期青銅器圖片,體會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第二步:問題導讀

閲讀課文第一目內容,並思考:

(1)青銅製造業開始於: 。

(2)青銅製造業鼎盛於: 。

(3)青銅製造中的精品有: 、。

(4)除青銅製造外,夏、商、西周的 也很發達,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瓷器的國家。這個時期, 的製造也很興盛。

設計2:拓展交流

拓展一:展示圖文資料,介紹抗日戰爭時期河南農民發現司母戊鼎的經過,引起學生對青銅器的興趣,同時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配以模型或照片,講述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的冶煉過程,使學生對當時青銅製造業的高超水平有進一步深入的瞭解。

拓展二:播放中央電視台《探索與發現》欄目錄像資料,展現“三星堆”文化的獨特神韻。

文字介紹:北緯30°線,一條看不見的曲線然而卻具有非凡的神奇魔力,它所經過的是地球上最亮麗、最神奇的風景線:最高的山峯、最深的海溝、最奇怪的湖泊、金字塔百慕大、撒哈啦、神農架…… 我們不得不驚詫三星堆文化遺址也位於這條神奇的北緯30°線上。

設計3:合作探究

青銅器的特點是本課的重點內容。在學習前面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合作學習,深入探究,討論並概括出這個時期青銅器的特點。

幻燈:夏、商、西周的青銅器特點是什麼?(規模大、品種多、工藝精、分佈廣)

設計4:自主學習

第一步:學法指導

關於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這一內容,結合“問題導讀”欄目的設計,引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相互交流,然後以選擇、填空、列舉等練習形式提出。

第二步:歸納昇華

夏、商、西周時期,農業、畜牧業和青銅製造業高度發達,我國奴隸制文明出現了輝煌燦爛的景象。教師進一步指出燦爛的青銅文明是廣大奴隸辛勤勞動的結果。

通過欣賞“商朝戴枷的奴隸俑”“人牲”“殉葬”或安陽商王大墓圖片,使學生認識到夏、商、西周奴隸制的殘酷、野蠻的本質,並得出夏、商、西周奴隸制經濟高度發達是建立在對奴隸殘酷剝削基礎上這一歷史結論。

設計5:各抒己見

有位著名考古學家説:商代文化實在是一個燦爛的文明。

男孩:我認為考古學家説得很對。這是祖國曆史上的一個光輝時代。

女孩:不對!那時候多麼殘酷,奴隸過着牛馬不如的生活,有什麼好?

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我啟發學生指出商代文明較全面地體現了奴隸社會取代原始社會在諸多方面的進步,因此可稱得上是“燦爛的文明”。當然這又是建立在廣大奴隸極其悲慘的命運基礎上的“文明”。

3.課堂活動

設計1:課堂感悟

談一談學習本課的感想或啟發。

第一步:學生談論夏商周時期青銅器文明高度發展的表現。

第二步:教師提出問題:“既然夏、商、西周時期,我國的農業、手工業、畜牧業和商業都很發達,為什麼要以‘青銅’作為當時文明的象徵呢?”經過學生討論,結合圖表,通過推理的方式突破難點,深入淺出地解釋“青銅文明”的概念,讓學生理解“青銅文明”與青銅製造業的區別。

石器時代

青銅時代

鐵器時代

青銅時代就是人類使用青銅製作生產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文化發展階段。當時的青銅器已經滲透到農業、手工業、畜牧業及商業

之中,具有廣泛的代表性。

設計2:史海泛舟

結合課程標準,本欄目設置了請你選擇、知識園地和問題探究等形式新穎的欄目,進行復習鞏固。通過多種活動設計,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提升能力。

(1)請你選擇

(2)知識園地

説一説:本課中給你印象最深的三件青銅器的名稱。

(3)問題探究

你能列舉出漢語中有關“鼎”的成語嗎?它的含義是什麼?

4.結束語

青銅的發現的使用,是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標誌之一。每當我面對青銅器,無不從內心深處感到一種震撼:那碩大的形體,顯示了青銅文化的恢宏;那銅綠斑駁的外表,昭示着青銅文化歷史的久遠;那通體所飾的精美圖案,展示着傳統文化的深邃與璀璨。商周青銅器凝聚着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所取得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全部成果,它所構成的青銅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