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微黨課講稿範文

欄目: 領導講話稿 / 發佈於: / 人氣:5.84K

我的微黨課從一個小故事開始,瓤裏子從京城返回故鄉,相國叫總管代為送行,並吩咐道:“要坐船,儘可選擇官船。”

微黨課講稿範文

瓤裏子來到江邊,總管卻沒來。靠岸的大小船隻擠擠挨挨,哪是官船,哪是私船,毫無標誌,難以選定。

後來總管來了,瓤裏子便問:“哪些是官船?”總管説:“凡是蓬破的,櫓斷的,布帆上有洞洞的,都是官船”這就是“官穿破,官馬瘦”的由來,在現代社會中也有這樣的例子,前些年連續發生的兩次公交車火災之所以傷亡慘重,正是因為用於破窗的鐵錘被個別自私的乘客拿回了家。在一個社會中,如果人人都秉持精緻的利己主義,那結果就必然是公共資源遭到損毀,最終受傷害的還是大家自己的利益。所以,公私分明、循公廢私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固有內涵,更是自古以來品行高潔之士的精神追求。《後漢書.蘇章傳》記載蘇章在擔任冀州刺史時,有個老朋友在其屬下擔任清河太守。有一天,太守得知蘇章要審理其腐敗問題,就宴請蘇章,一再陳述往日舊情,一時間其樂融融。太守高興的説:“人皆有一天,我獨有二天”,言外之意他把蘇章當成自己的政治靠山。蘇章回答道:“今日我與你故人敍舊,是私人關係,明日我是冀州刺史,辦案要依法公辦。”第二天公堂之上便將太守依律治罪,留下了“不敢以私廢公”的千古佳話。

講完古代的那些事,再講講現代的。近日讀書,對兩個故事印象深刻。

一個是,新時代的獨臂將軍丁曉兵回顧自己愛黨、信黨的心路歷程時感慨:當時我還是個新兵,黨員形象在官兵心中非常神聖,共產黨員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來,執行任務衝在最前頭,承擔急難險重任務的,都是黨員。

另一個是,德國工程師曼弗雷德.布羅克是中國第一汽車集團的外籍技術專家,他在中國很多地方工作、生活過,他到中國後的最大感受就是“共產黨員我一眼就能看出來”,他發現:身邊最努力、最能吃苦的往往都是共產黨員。

從丁曉兵的感慨到布羅克的感受,兩個故事,一個理兒:真正的共產黨員辨識度高,行為和形象都瀰漫着黨性氣質。

楊得志在回憶錄裏寫道:“紅軍中的黨組織是祕密的,但究竟誰是共產黨員,大家都能猜出個八九不離十。”不是大家有慧眼,是他們的行為證明“這就是共產黨員”。長征時期,紅軍隊伍因為缺糧,只吃一勺稀粥的就是黨員,紅軍過草地,嘗野菜是否有毒的試吃小組成員都是黨員,飛奪瀘定橋的22名勇士,均為黨員或入黨積極分子。

將共產黨員從普通羣眾中一眼看出來,靠得就是黨性氣質,靠得就是“共產黨員的氣味”。

關於“共產黨員的氣味”,早在1942年5月召開的延安文藝座談會上,毛澤東批評組織上入了黨、思想上並沒有入黨的黨員時就已經提及:“有些人就是一輩子也沒有共產黨員的氣味,只有離開黨完事。”

顯而易見,沒有“氣味”的黨員一定是思想上沒入黨的不合格黨員。那麼,合格的共產黨員的氣味該是什麼“味”呢?我覺得,是書香味,是泥土味,是清貧味,是硝煙味,這種味是和利己主義完全對立、是和形式主義涇渭分明的味、是和官僚主義水火不容的味,是和奢侈享樂之風不共戴天的味。我們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執政黨,將黨性和私情分開時每名共產黨員的追求與準則。正是因為一代代共產黨人公私分明、堅守公私界線,才在處理好黨性和情誼的“考場”上拿到高分,不僅能“取得天下”,更能“治好天下”。

黨員的氣味就是黨性的味道。網絡上流行“主要看氣質”,流行“顏值擔當”,而黨員的氣味就是黨員最好的氣質,體現黨性擔當。黨性多強,黨員的氣味就有多濃,一名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的黨員,“氣味”最濃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