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在局黨組主題教育第一次調研成果交流會上的研討發言

欄目: 代表發言 / 發佈於: / 人氣:1.08W

在局黨組主題教育第一次調研成果交流會上的研討發言

在局黨組主題教育第一次調研成果交流會上的研討發言

同志們: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主題教育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結合前一階段調研情況,開展調研成果交流,切實運用黨的創新理論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探索新規律,推動調研成果更好轉化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縣域實踐的實際成效。今年,中央提出大興調研之風,要求“真正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準、把對策提實,不斷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辦法。”能不能起到預期的效果,事在人為,關鍵在領導。筆者認為,要真正把調研當作“找問題、求真相、明思路、尋方法”的重要手段,必須力除“四弊”。下面,我談幾點體會,以供同志們參考。

第一,“井中葫蘆”之弊

力除“井中葫蘆”之弊,就是不要像掉在井中的葫蘆一樣,看似下去了,實際上還是飄浮在上面。沒有真正沉入“底下”,潛入“水中”,看到“井底”的世界。

歷史上,我們黨多次提出要大興調研之風。1958年出現了自然災害,如何解決自然災害帶來的困擾?1961年4月,習仲勛率工作組到河北農村駐下調研基層羣眾的口糧問題。到達那裏的時候,基層幹部讓他看了農户的鍋灶,看了生產隊的糧倉,形勢“一片大好”。夜晚,習仲勛同志獨自一個人去了一户人家,户主尷尬而內疚地説:“中央大幹部到農家,我竟管不起一頓飯……”習仲勛從這句話裏聽出了門道。第二天,打開堆在露天的糧囤一看,結果發現:糧囤裏,竹竿片兒撐了個拱,布罩在拱上;布上邊,攤着不足一寸厚的糧食。村裏的糧囤一個比一個高大。但是,餓成浮腫病的百姓一個跟着一個。通過深入調研,習仲勛同志瞭解到羣眾的真實生活狀況。所以,調研不能僅僅滿足於下去,既要“身入”,還要“深入”;不僅要“深入”,還要“心入”。基層幹部,尤其是年輕幹部只有挽得了“褲頭”,下得了“田頭”,破得了“鞋頭”,進得了“門頭”,看得了“灶頭”,上得了“炕頭”,入得了“心頭”,羣眾才會講真話。不然,可能聽到的全是“空話”“套話”“假話”。

第二,“蜻蜓點水”之弊

力除“蜻蜓點水”之弊,就是不要像蜻蜓點露水一樣,下去大陣仗,現場看一小會,問了幾個人,説了幾句話,調研就結束了。這樣的調研,純屬為了“調研”而“調研”。圖的只是報上有影、電視有鏡、網上有字,而沒有實實在在的內容。為什麼要這樣做?其實是給上級領導看的,不是給基層解決問題的。有的幹部調研,從行動的軌跡上,就不難發現這樣的問題。一天調研,要跑十多個調研點,還要看現場、聽彙報。算一算時間,一個調研點也就10來分鐘。

最近中央提出大興調研之風后,基層許多部門都收到一個文件,接到一份清單,約定一個時間,交出一份報告。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根子是沒有真正把調研當作解決基層實際問題的一個方法和手段。有人説:調查研究要有“五要素”:把問題搞準是謀事之基;把方向搞準是謀事之要;把規律搞準是謀事之道;把底線搞準是謀事之需。有思想,有思考,才會出思路。更需要對標找問題,類比找問題,問需找問題,創新找問題。“蜻蜓點水”式的調研,其實就是一個形式。調查研究必須要有一個好的作風,沒有一個好的作風,是調不出問題的,更不會調出辦法,調出思路,調出一個經驗推廣的。陳雲同志是我們黨開展調查研究的典範。晚年,他談及怎樣做好調研時説到:調查研究必須做到“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交換、比較、反覆”。不僅要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導向,還應注重方法和技巧,才會起到巧勁推進工作的作用。1961年6月,上海青浦小蒸公社的一户農家迎來了幾位客人。他們一住就是15天,在底樓客廳與農民們交流座談,察看養豬場、自留地,還深入食堂、集市瞭解情況。後來,這些調研經驗形成了《母豬也應該下放給農民私養》等三個專題報告,為中央制定和調整農村政策提供了重要參考。至於這些神祕客人,正是陳雲率領的中共中央農村調查工作組。所以,李強總理説:“坐在辦公室碰到的都是問題,深入基層看到的全是辦法。高手在民間。”其實,不深入基層,同樣還是問題,沒有辦法。人民羣眾既是社會的實踐者,同樣也是社會的創造者。不能與人民羣眾坐在一條凳子上,睡到一張牀上,吃到一鍋飯上,羣眾有辦法也不會告訴你的。

第三,“現場表演”之弊

力除“現場表演”之弊,就是要真正看到現場原貌,而不是“演員”演出的現場。中央要求調研要做到“四不兩直”,即:“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彙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的確是一個好辦法。但是,也不排除幹部去現場卻是一個“演員”演出的現場。筆者曾經親眼見到過這樣的調研。上個世紀,農民還需要交“皇糧國税”,農民負擔問題一直居高不下。為了減輕農民負擔,國家提出“費改税”,每個省都選了幾個不同類型的鄉鎮進行試點,有羣眾負擔重長期上訪的鄉鎮,有集體經濟較好負擔相對較輕的鄉鎮,也有離縣城近的鄉鎮,還有偏遠的山區鄉鎮。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解決如何合理收税問題。這是一個天大的好事。在一年秋收的季節,一天下午4點多鐘,一位分管的副省長突然到了一個縣偏遠的山區試點鄉鎮,要求召開一個有不同類型代表的座談會,聽聽大家對“費改税”的看法。由於農忙,羣眾都在地裏收割莊稼,鄉書記正在犯難之際,突然想到鄉全體幹部都在鄉里,就現場作了安排。副省長聽了大家的彙報非常高興,認為試點工作做的好,為此還通報表揚了這個鄉。然而,他並不知道,從地裏上來的羣眾、從村裏來的幹部、從村民小組來的組長,其實都是鄉幹部的客串表演,一個農民兄弟也沒有到場。所以,年輕幹部要做好調研工作,就必須學會直接到“田頭”,入“門頭”,穿着一副百姓的行裝同羣眾拉家常,才會瞭解到基層的真實情況。

第四,“耳聽眼見”之弊

力除“耳聽眼見”之弊,就是不要以為耳聽到的和親眼見到的就是真實。有時,調研必須能善聽,還要能善看,更要能善思,才能撥開“層層雲霧”,瞭解到事實。1961年5月,周恩來總理來到河北省武安縣伯延公社,主要就農村公共食堂問題進行蹲點調研。由於當時生活困難,伯延公社社員食堂把玉米軸、玉米稈、棉花殼、紅薯秧、榆樹皮等磨成粉,摻入少量的紅薯面、玉米麪、糠面等蒸熟後充飢度日。周總理到達伯延時,他們專門給總理做了麪條、饅頭、稀飯和紅薯。第二天中午,周總理突然提出,還要到社員食堂去吃飯,社隊領導一下都慌了。對周總理説:“總理,食堂沒有飯了,還是回公社吃吧。”周總理不説話,徑直奔向灶台採取“突然襲擊”的方式揭開鍋蓋,才看到真相。“不要把我同人民羣眾隔開來”“不要使我同羣眾有距離”,這兩句話成了周總理下基層調研對地方領導常囑咐的話。

同志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所以,基層幹部調研,尤其是年輕幹部,既要帶着問題,還要帶着感情;既要帶着車子,還要帶着行李;既要帶着眼睛,還要帶着腦子,才能真正瞭解到法子。許多領導幹部都知道毛主席説過的一句話: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卻並不知道下句話,調查不充分,同樣沒有發言權。所以,調查研究雖然是幹部的基本功,是謀事之基,成事之本。但是,沒有好的方法,沒有好的思維,沒有科學的手段,沒有從“身入”到“心入”,沒真正去了解羣眾疾苦,解決基層實際問題,調研也僅僅是調了而已。

發言完畢,不當之處,請同志們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