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在中心組鄉村振興專題研討會上的交流發言

欄目: 代表發言 / 發佈於: / 人氣:4.19K

在中心組鄉村振興專題研討會上的交流發言

在中心組鄉村振興專題研討會上的交流發言

同志們:

黨的XX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新發展階段,都安瑤族自治縣要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綠色發展,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圍繞中心組研討交流主題,我談幾點體會。

一是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要加強生態知識普及教育,積極向人民羣眾普及環境保護、生態法律等知識,不斷提升人民羣眾的生態道德素質,增強人民羣眾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提高人民羣眾的綠色消費意識。積極向人民羣眾普及綠色消費知識,培養其合理利用資源的能力。要提高人民羣眾的生態創造意識。引導人民羣眾充分發揮本地的生態資源,持續發展綠色生態經濟。要堅持規範生態道德行為。在生活中,引導人民羣眾養成良好的綠色生活習慣。在生產中,規範生產行為,發展綠色低碳產業。

二是改善生態環境。要開展美麗鄉村建設行動。一方面,推動村莊綠色規劃,開展農村人居環境大整治行動,推進房屋立面改造和特色名村建設。另一方面,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實施水系連通及農村水系綜合整治,推進石漠化綜合治理。推進田園綜合體示範點建設,創建江河沿線田園綜合體示範帶。實施“綠滿城鄉”工程,落實城鎮、村屯綠化工作,開展植樹造林活動,抓好退耕還林後續和森林管護工作,因地制宜,封山綠化,推進“林長制”向村級延伸。同時要加強生態環境治理,重點整治工業排放、秸稈焚燒、煙花爆竹燃放等污染源。完善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及管網建設,加快城鄉生活垃圾處理廠和中轉站建設,提高城鄉生活垃圾處理和污水治理水平。實施沿河沿江綠化工程,推進沿河沿江生態建設,建設好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推進“河長制”建設。加強城區生活娛樂噪聲環境整治和餐飲業環境監管工作。

三是建設綠色產業體系。要大力發展核桃、油桃、板栗、八角、花卉、桑蠶、油茶、甘蔗、葡萄、旱藕等優勢生態產業,全力打造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繼續實施“貸牛(羊)還牛(羊)”的生態產業發展模式,引領千家萬户養牛羊,全力打造“中國南方牛都”和亞洲最大的澳寒羊養殖基地。積極發展綠色生態低碳旅遊產業,建設一批生態旅遊區、生態產業園、生態特色村鎮,滿足人民綠色、生態、低碳消費的需求。要打造綠色產業集羣,一方面,集中力量打造碳酸鈣產業、優質肉牛肉羊加工等兩個百億元產業集羣;另一方面,大力提升野生山葡萄酒、竹藤草芒編織、繭絲綢加工、蔗糖加工等億元產業集羣。要提質發展綠色服務業。把農村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生態經濟的優勢,提供更多的綠色生態產品和服務,推進生態和經濟良性循環。積極開發江河濕地觀光、農業休閒觀光、遊憩休閒綠地、長壽健康養生、生態科普教育等服務產品,創建一批特色生態旅遊示範村鎮和精品線路,打造綠色環保的鄉村生態旅遊產業鏈。健全物流服務體系,加快發展金融服務業。

四是優化要素配置。要加強與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合作,構建“產學研”聯盟。開展產業實用技術培訓,組織科技人員深入農業生產一線,解決發展綠色農業技術面臨的難題。科學組合現有的技術資源,指導企業做好綠色生產基地建設、綠色產品試驗示範、綠色產品規模化生產及銷售等工作。要加快綠色城鎮化建設。建設雨污分流、雨水利用系統,推進能自然積存、自然滲透和自然淨化的城鎮建設,打造優美潔淨生態宜居的城鎮環境。以鄉村建設為重點,抓好鄉村風貌改造、農村環境整治、鄉村治理能力、鄉風文明建設“四大提升”工程,加快綠色鄉村建設步伐。要落實落地落細人才引進、資金扶持、利益聯結、設施配套、獎補激勵等系列政策保障措施,為綠色發展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政策支撐。要創新資金投入機制,綜合運用税收、補助、參股、貼息和擔保等手段,引導社會資金投入,形成財政經費、社會資金和信貸資金投入的多元化投入體系。

五是完善保護監管制度。要健全生態環境保護的政策法規體系,規範羣眾的生產、生活行為。加強執法力度,將法律、法規所規定的生態保護內容付諸行動。要建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將考核任務落實到各有關部門。建立各部門之間的協調機制,明確責任主體,落實工作職責。完善監督機制,建立環境綜合整治監督檢查、成效評估、運行維護等制度。制定環境保護信息公開制度,加強信息公開渠道建設,保障羣眾的環境知情權和監督權。結合深化財税體制改革,優化和完善資金投入制度,規範現有的生態保護補償渠道,加大對重點生態功能區的投入力度。探索多元化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引導生態受益地區與保護地區之間、流域上游與下游之間通過資金補助、產業轉移、人才培訓、共建園區等多種方式實施補償,不斷規範補償運行機制。要健全生態政績考核制度。建立領導幹部生態實績檔案,每年圍繞實績檔案所記事項,組織考核組及知情羣眾進行集中評績。堅持走羣眾路線,請羣眾參與、受羣眾監督、由羣眾評判、讓羣眾認可。對完成目標任務的,通過評先樹優或物質獎勵等方式進行激勵,對不完成任務的要給予相應的懲戒。對違背綠色發展要求、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幹部的要記錄在案,實行終身追責制度。

發言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