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身邊好人事蹟材料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1.74W

第一篇:身邊好人事蹟材料

身邊好人事蹟材料

在西園小區的院子裏你會經常看到這樣一位老人,他身體單薄,精神矍鑠,手拿一個小鏟子不停的清除着牆上的"牛皮癬",他就是西園社區黨總支第一支部書記劉開俊同志。劉開俊同志年紀已經有六十多歲了,家庭條件也並不寬裕,可自從他來到西園小區以後,就自覺的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維護着小區的牆面和花園衞生,從不計較報酬,義務為居民羣眾服務。大家都親切的叫他"劉伯"

劉伯年輕時是**區牛鼻灘鄉小**村支部會計,為農村建設貢獻了三十年青春後,落户西園社區,自打搬到西園小區居住,黨組織關係轉到西園社區黨總支那一天起,劉伯就自願來到社區報名擔任樓棟長,為居民羣眾服務。幾年來,他兢兢業業的為社區和居民工作,無償為居民傳達上級指示精神、發放宣傳資料、發放"除四害"藥物等。他積極的為居民鄰里之間調處矛盾,協助社區維護一方平安。

近年來,小區裏"牛皮癬"氾濫,樓道里、樓梯扶手上、電杆柱上,鋪天蓋地、屢禁不絕,這些小廣告多是用不乾膠製成的,社區剛剛組織人員清除,一晚上一過就又出現了,每逢上級領導來社區檢查工作或是衞生檢查,社區同志更是苦不堪言。劉伯看到這樣的情況,主動承擔起了清除亂貼亂畫和花園雜草的工作,只要有空閒的時間他就拿起小鏟子默默無聞的幹了起來,而且還拒絕社區給他的報酬,他只是説"這是我作為一名黨員應該做的,沒什麼"。正是這樣一句樸實的言語和他無私的行為感動了西園社區的其他黨員,劉開俊同志被推選為西園社區黨總支第一支部書記。

在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劉伯身為黨支部書記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投身先進性教育活動中,他不僅自己認真學習、做好筆記,而且組織本支部黨員同志參加學習,他所在的第一支部下崗黨員較多,其中又有一部分同志由於失業後沒有收入,家庭生活比較困難,因此對學習存有牴觸、麻木思想,參學積極性不高,劉伯硬是挨家挨户上門做工作,動員他們克服困難、參加學習,在他的努力下,他所在的支部沒有一名同志無故不參加先教活動,而且參學的同志都非常認真的學習了規定的篇幅。

2014年的二月,當春節的腳步慢慢臨近的時候,人們都忙着打年貨,沉浸在節日前的一片喜慶當中,誰又會知道,一場百年一遇的冰災,悄然來臨了,冰雪覆蓋了我們的家園,小區的道路上都結上了一層厚厚的冰,很多居民出門都摔倒了,有的甚至跌斷了手和腳,劉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他背起鏟子、撬棍,毅然走上了街頭、面對着刺骨的寒風,揮動着柔弱的肩膀,一鍬一鍬地鏟着堅冰,雪花落在頭上變成了汗水,汗水流下來變成了冰,他顧不得年老體衰,始終戰鬥在第一線,附近的居民看不過去了,一個、兩個…自發聚集起來,形成了一支抗災隊伍,路開出來了,肆虐的北風終於在他們面前低了頭。而他卻默默無聲地回到了他的小屋。

正是有劉伯這樣的黨員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帶動了社區居民,在近年"創文"期間,五百多名黨員、青年志願者參加了社區義務服務活動,為我市的"創文"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同時也為社區帶來了一片"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良好社會風氣。

第二篇:我身邊的好人事蹟材料

鄧衞星:男,1959年出生,漢族,英德市下呔鎮人。鄧雖然自幼家貧,無法堅持上學,但從80年代起,鄧夫婦每年為20多名貧困兒童提供食宿和學習輔導。為了能幫助更多的貧困學生,於92年傾其所有,建了一棟二層300多平方的小樓,除留3間自住以外,其餘均供貧困中、國小生住宿。07年,鄧創辦“學生之家”,接納“留守兒童”和低年級貧困學生40多人食宿,象徵性收取每人一學期300多元的費用,遇到實在貧困的學生,免費提供食宿。為提高學生成績,鄧衞星還制定嚴格的學習制度,發動兒子兒媳為學生輔導,因此,“學生之家”的學生成績大都優良。

鄧世林:男,1967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佛岡縣石角鎮人,現佛岡縣振興國小任教。從教22年來,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師”、“優秀共產黨員”。2014年10月11日下午,他看見一輛外地車把一名10歲左右的男孩撞倒在地,並想逃跑時,他馬上攔截那輛車,要求車主救扶受傷兒童。在2014年6月26日晚上,他和妻子在江邊散步,看見一男孩不小心掉到水裏,毫不猶豫地跳進水中。由於水深,又是晚上,他多次潛入水中搜救,接着又一次潛入水中,最後終於把落水兒童救上岸。

韋紅聯:女,1963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國中學歷,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縣城環境衞生管理站職工。她孝敬公婆,夫姐數十年如一日,任勞任怨。自韋紅聯嫁入夫家起,就承擔起護理因車禍癱瘓的夫姐的責任。08年,公公因中風癱瘓,韋又承擔起了家庭全部的責任,盡心盡力護理公公。而在單位,作為班組長的她,也從來沒有耽

誤過工作。韋紅聯的樸實和堅強,在連山縣樹起了尊老、敬老、孝老、愛親的典範。

何紹永:男,1962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高中學歷,陽山縣杜步鎮何屋村人。他樂善好施,一直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和扶貧濟困工作,資助30多萬元對獲得省、市、縣、鎮的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優秀學生予以獎勵;先後資助了150多萬元給杜步中心國小興建綜合大樓及學校的附屬設施;共扶持了5名貧困學生就讀大學,幫助他們解決學費和生活費等問題;“5?12”四川大地震,為北川地區捐款超過100萬元,並認領了北川縣20名孤兒。

李炳房:男,1971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國中文化,陽山秤架支局鄉郵投遞員。李炳房負責的兩條郵路分別為單程30公里和單程56公里,每週每條郵路走兩次。有些山路的兩旁都是萬丈深淵,有些荒山野嶺會有野豬和毒蛇的出沒,每個星期李炳房有幾天是在山上度過的,風餐露宿,遇到風霜雨雪天或時間太晚了就在農户家住宿。在投遞途中,李炳房多次受傷,最嚴重一次是他趕夜路回鎮,掉進十幾米深的大坑,導致左膝蓋被利物刺了一個硬幣大的洞口,左肩膀脱臼。6年來,李炳房為鄉村羣眾送的各種郵件沒有出現過任何差錯,和羣眾結下了深厚的感情,深受羣眾的好評。

易聖來:1943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連州市大路邊鎮人。在40多年鄉村醫生的風雨生涯中,他沒有節假日,沒有星期天,不分白天和黑夜,患者隨叫隨診。他每年看病平均達6000人次以上。對於就診的貧困病人,他經常免費或半費為他們診治,經他免費治療的

病人達幾千人次。他深受村民的信任,連續15年來擔任易家村的黨支部書記。

林秀連:女,1961年出生,漢族,英德大站人。從1986年開始陸續收養了7個孩子,在沒有任何外界資助的情況下把這些孩子撫養成人,供書教學,最小的一個現年9歲。林秀連一生清貧,卻樂觀向上,她發起了大站的廣場舞,幾年來一直義務做舞蹈老師,在她身邊,聚集了一支幾百人舞蹈愛好者隊伍,她因此而被人們稱為大站人文娛生活的領頭羊。

夏樹林、伍水根(夫妻):連南三江鎮人。2014年2月20日凌晨,夏樹林、伍水根老兩口為保護三江鎮s261線改建工程項目部施工設備,與入室的三個盜賊鬥智鬥勇,保衞該工程項目的資產。發現盜賊時,夏樹林不顧自身安危,上前試圖抓住他們,反被盜賊毆打,伍水根急中生智,在沒有時間報警的情況下大喊警察來嚇唬盜賊,夫妻合力並最終抓住其中一個盜賊。事後,夫婦倆積極協助警方破案,很快另外兩名嫌疑人也被捉拿歸案。

曹維財:男,佛岡縣啟智學校校長。曹維(請你繼續關注本站)財關心孩子,盡心盡力。啟智學校原本只有三間課室,功能場所和設備十分欠缺,他多方奔走,爭取到各方慈善人士捐款80萬元及當地政府的資金投入,建成了啟智大樓,購置設施設備,給殘疾學生一個健全的“家園”。他關心孩子們的精神教育,積極開展各種活動,如書畫展,舞蹈表演,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他深知特教老師們的艱辛,經常走進他們的日常生活,瞭解情況,排憂解難,老師學生們都把他當成能夠信任的“大朋友”。

黃鋭添:男,1984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清遠陽光愛心家園”創始人之一。2014年10月,黃鋭添和清遠職業技術學院的5位同學共同創辦了民間志願團體“清遠陽光愛心家園”。從創立開始,黃鋭添帶領清遠陽光愛心家園的志願者們用誠摯的愛心,細緻的關懷,用心地做好的志願服務,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肯定和讚譽。現在,清遠陽光愛心家園網站註冊義工人數已達8000多人,經常參與家園活動的有1000多人,成員有公務員、公司職員、農民、自由職業者,年齡從十多歲到六十多歲。2014年初,汶川大地震後,黃鋭添毅然辭掉工作,到四川災區參加災區重建的志願服務,歷時兩個多月。

第三篇:身邊的好人事蹟材料

“身邊的好人·鄉風文明帶頭人”事蹟推薦材料

大榆樹中學

她沒有豪言壯語,沒有豐功偉業,有的只是一如既往,不計得失,任勞任怨,無怨無悔。樸實無華的她在教育這塊沃土裏堅持信守承諾,儘自己最大的努力默默地奉獻着??

她於1980年參加教育工作,30多年來,她始終堅持奮鬥在教學的第一線,在工作中盡職盡責,兢兢業業,一絲不苟。為了適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提高自己的教學業務水平和學歷層次,她曾經兩次離職進修,於1987年6月取得中師學歷;1990年6月取得大專學歷。在教育教學中她的教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曾多次受到學校和上級教育部門的表彰和獎勵。

在學校,她是大家公認的好老師,在家裏,她是一位好妻子,好兒媳、好嫂子、好弟妹。無微不至的照顧老人,照顧兄弟姊妹,與鄰里之間和睦相處,幾十年如一日,受到領導、同事和社會的一致好評。她就是我們大榆樹中學的劉寶琴老師。

下面就選擇幾個典型的事例説一説這位身邊的好人。

那是1981年9月的一天下午,劉老師帶領10來個國小生走在回家的路上,發現從遠處迎面飛奔來一匹拖着韁繩的騾子,她急呼:“趕緊躲開!”同學們急忙躲到路的兩邊,但是有一名小女生驚呆在了路中間,在這危急時刻,她飛奔過去,把小女孩推向路邊,奮力拉住受驚的騾子,由於身單力薄,受驚的騾子脱韁而去,她卻倒在了血泊中??。至今嘴巴上還留有一道長約九釐米的傷疤,那年她才18歲。1

百善孝為先。劉老師對孝的理解是:“老人把兒女養大不容易,兒女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應該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價”。她的 婆婆患有風濕性心臟病,公公患有精神分裂症和肺心病。二老均喪失了勞動能力,面對家庭的困難,她不拋棄,不放棄,為了更好的照顧二老,婚後就同二老住在一個間房裏,這一住就是六年??常言道“久病牀前無孝子”,可劉老師卻用實際行動改寫了這句話,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繹着點點滴滴的親情。

如果説孝敬老人天經地義,長期照顧和資助叔嫂是常人難以做到的。公公 、婆婆去世後,小叔子又到了已婚年齡,為了給其成家,她東奔西跑可以説是操碎了心,終於在1998年用多年的積蓄給小叔子安了一個家。她總算可以為自己打算了,但正值為自己籌建新房時,小叔子又離婚了,沒辦法劉老師又借貸款為其多蓋出兩間新房供小叔子居住。從2014年至今,劉老師家不但為其無償提供食宿,還為小叔子又買了房子, 2014年春節小叔子終於有了對象,現在劉老師又為其結婚而籌備着,期盼着他有一個好歸宿。

2014年的十一長假,學校放假10天,這10天,對於劉老師來説,就是10年。放假的第一天,婆家大嫂突然腦梗塞,住進了醫院,由於兩個侄女年幼(大的8歲,小的4歲),大哥又忙於秋收,照顧大嫂的重任自然又落在了她的肩上,150多斤重的大嫂卧牀不起長達10天,每天餵飯、喂藥、洗漱更衣、倒屎倒尿,她還要經常給她翻身、擦洗按摩,每次翻身都要費好大的勁,特別是每次的大小便都令她筋疲力盡。為了不耽誤照顧大嫂,不耽誤秋收,不耽誤正常上班,她堅韌的

支撐着。照顧大嫂、照顧兩家的3個孩子及家務長達一個多月,大嫂終於站起來了,而她卻因疲勞過度暈倒了2次(就連自己的丈夫都不知情)。2014年的春天,為了解決大嫂家的經濟困難,竟然勸説丈夫把自己家唯一的5畝農田無償的轉讓給了大伯哥耕種至今。在她的鼎力資助下,大伯哥家在2014年也蓋上了新房。

她不僅對兄弟姊妹照顧倍加,對親戚朋友也是關心備至,從1996年至2014年親戚家的5個孩子相繼無償居住在她家完成了國中的學業。2014年,同村姨婆婆家的孫子患上了腦結核,表弟夫婦陪孩子住院長達半年,家裏的二位老人體弱多病,其他子女又不在身邊,她為了解除表弟夫婦的後顧之憂,又主動承擔起照顧二位老人責任,病了送醫院、節假日把二老接到家中,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温暖。

30多年來,在劉寶琴的身上,我們看到了許多中華兒女的優秀傳統美德:挺身救危、孝敬老人、誠實守信、無私奉獻、積極樂觀、勇擔責任。但她那種不計得失的博大胸懷和仁厚的摯愛是常人所難做到的。正如她所説:金錢不是萬能的,親情才是永恆的。

第四篇:身邊好人事蹟材料

我熱愛這份職業!

——身邊好人事蹟材料

新築中心國小 張碧

2014年4月

我熱愛這份職業!

——身邊好人事蹟材料

張碧,女,2014年踏上工作崗位的。驀然回首,她始終熱愛教師這個職業。在工作中,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切實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嚴格服從學校的工作安排,團結同志,關心學生,工作勤奮,帶病工作,積極努力,樂於奉獻,受到了學生的喜愛,家長的尊重;得於了同事的讚許,領導的信任;贏得了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認可和肯定。

一、關愛學生,塑優秀人才

多年來,她深信 “德為師之本”,作為一名教師,自身的師德修養是最重要的。做教師首先是做人,做真誠的人,做正直的人。不管是在平時的工作中,還是生活中,不管是在學生面前,還是在同事面前,她都注重自身的完美形象,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打動人、感染人,樹立為教育事業無私奉獻的崇高理想和高度負責的敬業精神。把她對學生的愛,對事業的執着,化為自覺的行動,在她的影響下,一些頑皮的學生也變得温馴起來,倔強從頭也開始耷拉下來,仇視目光也變得感動起來,他們開始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和錯誤,他們也覺得沒有理由在這樣的老師面前狡辯、放肆。 她注重班風學風建設,思想上關心學生,感情上親近學生,生活上關懷學生,千方百計調動學生的學習內驅力,師生關係特別融洽,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要求學生搞好學習的同時,更要求學生學會如何做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她注重學生政治思想素質的提高,用她的愛心換

學生的真心。對於所謂的“差生”,她認為首要的不是補“學習”而是補“信心”,只有他們有了自信心,有了積極性,沒有方法也可自找方法。有時,為了挽救一隻掉隊的大雁,她經常放棄休息時間,進行家訪,與學生個別談心,瞭解學生的心理動態;與家長私下溝通,瞭解學生家庭狀況,耐心細緻地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在她的鼓勵幫助下,曾有多名學生,揚起理想的風帆。

愛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教師對學生的愛更是一種把全部心靈和才智獻給孩子的真誠。這種愛是無私的,它要毫無保留地獻給所有學生;這種愛是深沉的,它藴涵在為所有學生所做的每一件事當中;這種愛是神聖的,它能凝成水乳交融的情誼。她用愛心,贏得了學生的尊敬、家長的信任。有個學生畢業後,來信評價她的教育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二、熱愛工作,創優異成績

多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使她深深地知道:教育工作責任重大。從小處講,它關係到個人和家庭的前途和命運;從大處講,它關係利民族和國家的興旺和發展。因此,她從來沒有把教師簡單地當作謀生的職業,而是作為自己畢生追求的事業做全身心的投入。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如果説德為師之魂,那麼才就是師之本。這些年來,她一直擔任語文、數學教學工作,成為學校語文骨幹

教師和教學能手。工作一向勤奮、紮實、一絲不苟,並且成績突出。曾經有人問她:“你為什麼不改行?”她毫不猶豫地説:“我熱愛這份職業!”做一名教師,是她人生的選擇;做一名優秀教師,是

她人生的目標。“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她願為教育事業奉獻終身,盡心盡力,培育國家棟梁之才。

第五篇:我身邊的好人事蹟材料

我身邊的好人事蹟材料

房晨曦,男,現年十一歲,金陵寺鎮中心國小五年級學生,學校少先隊大隊長,班級班長。他品學兼優、樂於助人、熱愛集體、積極爭章。他小小年紀,卻以良好的思想品質,優異的學習成績,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成為同學中的名人,校園裏的風景線。

勤奮學習,開闊視野

在學習上,他刻苦好學,勤於動腦。從一年級到現在,各科成績一直在年級名列前茅,年年獲得學習獎章。讀書是他課餘的一大樂事,從童話故事到歷史讀本,從自然科學到天文知識,他都讀的津津有味。廣泛的閲讀開闊了他的眼界,同時也提高了他的寫作水平,他的每次作文都被當作範文在同學中傳閲,還經常在校園櫥窗展覽。

勇擔重任,勤於創新

作為學校的副大隊長,他不僅是輔導員的得力助手而且是大隊部的小當家。他積極獻計獻策,勇於創新,將大隊部的工作開展的紅紅火火。他向輔導員老師提出“人人種植一盆花”活動構想,並詳細策劃、組織,在老師的幫助下,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不僅美化了校園,還培養了隊員熱愛勞動的習慣;他和其他大隊長共同商榷,組織開展“講文明,改陋習”活動,使得校園處處洋溢着文明新風;在“巧手比一比 ”才藝展示比賽、“我為紅領巾添光彩”演講比賽、“‘學習雷鋒故事,做有道德的人’的倡議”等活動中,他都是重要的組織者和參與者,事前精心設計,全面準備,積極號召全校隊員參與,每次都搞得轟轟烈烈,取得圓滿成功。尤其是在“做環保小衞士,為雙創作

貢獻”活動中,他發動全體隊員行動起來,使得學校及周邊環境衞生有了很大的改觀。作為少先隊紀律監督委員,每個週一到週末,無論颳風下雨,他都堅持提早到校,最後離開,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對待班級的活動,他同樣一絲不苟,主題班會、打掃衞生、演講比賽、故事會等班級活動每次都搞得紅紅火火,成了老師有力的好幫手。

傳遞愛心,助人為樂

他還是同學的好夥伴。同學生病了,他總是設法補上拉下的課程,輔導好作業;他主動要求和班上學習成績最差的同學同桌,給予幫助。後來同學們誰有了困難,都去找他,最後都能得到幫助。走出校園,他同樣把自己的愛心獻給需要幫助的人,尊老愛幼,助人為樂,曾先後發動全校同學為災區、貧困兒童捐款捐物,他自己捐贈款物共計兩百多元。

全面發展,多才多藝

從紅領巾廣播站播音員到學校各種活動的主持人,從國旗下講話的演講者到各種演講比賽的獲獎者,從悦耳動聽的歌聲到婀娜多姿的拉丁舞姿,從櫥窗裏篇篇習作的作者到體育考試的全優,他成了同學們最佩服、最感動的榜樣,他用自己的言行向同學們昭示,全面發展才能更好地迎接未來的挑戰。

Tags:事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