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徐思晨同志先進事蹟材料(精選多篇)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2.12W

第一篇:徐思晨同志先進事蹟材料

徐思晨同志先進事蹟材料(精選多篇)

盡心盡力 不負眾望

二00四年六月,肩負着組織的重託和羣眾的期盼,年僅30歲的徐思晨同志來到賈樓鎮陳莊村擔任黨支部第一書記。一名普通的機關幹部,自此翻開了人生新的一頁。經過一年的奮鬥,陳莊村已經發生了可喜的變化,鄉村經濟有了明顯發展,農民收有了明顯增長,這些成績的取得雖有各級領導的關懷,支持和村幹部、羣眾的共同努力,更凝聚者徐思晨同志的艱辛和心血。

陳莊村位於洋河岸邊6個自村,是一個人口2100多人,耕地面積2400畝,以種植藥材為主的大村,本來農民收入應該富裕的村子,由於派系爭頭,人心浮動。原村“兩委”班子思想渙散,觀念陳舊,黨的宗旨觀念不強;村務沒召開,制度不健全,財務管理混亂,經濟結構單一,農民增收無望,致富無門,造成上訪事件不斷,農業税長期拖欠,該村成了遠近有名的老大難村和貧困村,面對如此嚴峻的局面,思晨同志沒有退縮,到任後同羣眾同吃同住、促膝談心,進行調查研究,經過反覆思考,理清了思路,一要建立一個堅強的“兩委”班子,統一思想,凝心聚力求發展,二要為羣眾辦實事辦好事密切和羣眾的血肉聯繫,徵得羣眾的信任和支持三是創造良好的發展經濟環境,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三年奮鬥目標是:第一年打基礎,站穩腳,第二年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第三年增強發展後勁,拓寬致富門路,徹底改變貧困面貌。理清了思路制定了目標,工作就有了頭緒。

一、建班子帶隊伍。思晨同志在鎮黨委支持和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個團結、務實能夠帶領羣眾致富的“兩委”班子現在的“兩委”班子在思晨書記的帶領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羣眾中樹起了新形象,為搞好村的各項工作提供組織保證。

二、為羣眾辦實事、辦好事

到陳莊村不到半年時間裏,在上級黨委和部門的支持下,徐思晨同志和村“兩委”班子成員一道,為羣眾辦了6件實事。第一件實事:今年汛期,連降暴雨,陳莊村又遭到龍捲風襲擊,造成大面積農作物被淹,農田積水排不出去,房屋倒塌120多間,樹木刮斷了1200多棵,經濟損失105多萬元。受災後,思晨同志帶着村“兩委”班子成員同鎮包片幹部一起為羣眾清理道路,查看危房。又購置涵管,疏通水路,幫助羣眾搞好生產自救。由於措施得力,使重災減到最低程度,市電視台對此作了專題報道。第二件實事;陳莊村本以河灌為主,近年來,由於洋河水位低,河灌逐漸不能適應灌溉,打井抗旱對老百姓來説是最急最盼的事。尤其是去年秋天遇到大旱,羣眾急需引水抗旱,思晨同志多方籌集資金,在市組織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為村共打機井36眼,解決了羣眾抗旱難問題,保證了秋種工作的順利進行。第三件實事:積極宣傳税收政策,確保農業順利完成。由於陳莊村是貧困村,農民收入低,拖欠農業税問題嚴重,在去年的農業税收繳工作中,思晨同志和村班子成員針對每個自然村的實際情況,採取了先易後難的工作方法,積極地做工作,講政策,並請了一位叫胡成山的老人編成快板進行宣傳,讓羣眾懂得依法納税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加之税改後農民負擔也切實有所減輕,保證了2014年的農業税順利完成。第四件實事:今年入秋有為陳莊村貧困户購買了1500斤麪粉,為30户困難户解了燃眉之急,受到羣眾的稱讚。第五件實事:今年秋播期間思晨同志又多方籌集資金並在市種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引進一批優質黃種20公斤,可育苗20畝作為種殖,為日後以點帶面打下基礎,預計年底每畝收入可達5千元以上。第六件實事,今年夏季是少有的高温天氣,農村旱象嚴重,原打機井淤積嚴重,為解決抗旱總是必須立即洗井,除陳莊村外,鎮其它7個行政村也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徐思晨同志,徐思晨同志二話沒説,立即到市水務部門反映情況,並冒着酷暑和局技術人員進行逐井察看,對全鎮12個行政村100多眼機井進行清洗,現正全面展開檢井工作。由於我們幹部努力轉變幹部作風,認真為羣眾辦事,樹立了良好的基層幹部形象,羣眾對我們村幹部的信任度提高了,幹羣關係融洽了。

三、圍繞產業結構調整,找準發展集體經濟的路子

為了儘快讓羣眾脱貧致富,思晨同志和村黨支部一班人加大全村的產業結構調整力度,開拓發展經濟的路子。(一)陳莊村主要以種植白牡丹為主,由於道路不通,銷路不暢,沒有形成規模,更談不上特色,為此,思晨同志與村“兩委”班子成員認真商量,和羣眾一起進行市場調查,在賈樓鎮辦起了牡丹產交易行,解決對外銷路問題。(二)原陳莊村養豬廠系村民自籌資金建成後因虧損瀕臨倒閉,思晨同志經過調查,摸索出合股經營的新途徑,結合實際,用省專項資金和村民自籌資金創辦村級集體企業,合股經營養豬廠,現已初具規模,毛豬成批銷往上海、江蘇等地,固定資產已達30萬元,年利潤可達2萬元。(三)光明同志為發展養殖業,與外資辦聯繫,爭取到外資10萬元黃牛養殖業。(四)通過努力爭取到農村電網改造資金,使村民用上了放心電。羣眾説:“優秀年輕幹部任後進村、貧困村黨支部書記,特別是徐書記到我村入農户、聽意見,為我們辦了許多實事,解決了很多問題,我們歡迎這樣的幹部到我們村來。”

思晨同志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自己,認真學習好貫徹好“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始終把羣眾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去做好每項工作,為羣眾多辦實事,辦好事,搞好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為陳莊村羣眾早日脱貧,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第二篇:徐思晨同志先進事蹟材料

盡心盡力不負眾望二00四年六月,肩負着組織的重託和羣眾的期盼,年僅30歲的徐思晨同志來到賈樓鎮陳莊村擔任黨支部第一書記。一名普通的機關幹部,自此翻開了人生新的一頁。經過一年的奮鬥,陳莊村已經發生了可喜的變化,鄉村經濟有了明顯發展,農民收有了明顯增長,這些成績的取得雖有各級領導的關懷,支持和村幹部、羣眾的共同努力,更凝聚者徐思晨同志

的艱辛和心血。陳莊村位於洋河岸邊6個自村,是一個人口2100多人,耕地面積2400畝,以種植藥材為主的大村,本來農民收入應該富裕的村子,由於派系爭頭,人心浮動。原村“兩委”班子思想渙散,觀念陳舊,黨的宗旨觀念不強;村務沒召開,制度不健全,財務管理混亂,經濟結構單一,農民增收無望,致富無門,造成上訪事件不斷,農業税長期拖欠,該村成了遠近有名的老大難村和貧困村,面對如此嚴峻的局面,思晨同志沒有退縮,到任後同羣眾同吃同住、促膝談心,進行調查研究,經過反覆思考,理清了思路,一要建立一個堅強的“兩委”班子,統一思想,凝心聚力求發展,二要為羣眾辦實事辦好事密切和羣眾的血肉聯繫,徵得羣眾的信任和支持三是創造良好的發展經濟環境,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三年奮鬥目標是:第一年打基礎,站穩腳,第二年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第三年增強發展後勁,拓寬致富門路,徹底改變貧困面貌。理清了思路制定了目標,工作就有了頭緒。一、建班子帶隊伍。思晨同志在鎮黨委支持和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個團結、務實能夠帶領羣眾致富的“兩委”班子現在的“兩委”班子在思晨書記的帶領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羣眾中樹起了新形象,為搞好村的各項工作提供組織保證。二、為羣眾辦實事、辦好事到陳莊村不到半年時間裏,在上級黨委和部門的支持下,徐思晨同志和村“兩委”班子成員一道,為羣眾辦了6件實事。第一件實事:今年汛期,連降暴雨,陳莊村又遭到龍捲風襲擊,造成大面積農作物被淹,農田積水排不出去,房屋倒塌120多間,樹木刮斷了1200多棵,經濟損失105多萬元。受災後,思晨同志帶着村“兩委”班子成員同鎮包片幹部一起為羣眾清理道路,查看危房。又購置涵管,疏通水路,幫助羣眾搞好生產自救。由於措施得力,使重災減到最低程度,市電視台對此作了專題報道。第二件實事;陳莊村本以河灌為主,近年來,由於洋河水位低,河灌逐漸不能適應灌溉,打井抗旱對老百姓來説是最急最盼的事。尤其是去年秋天遇到大旱,羣眾急需引水抗旱,思晨同志多方籌集資金,在市組織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為村共打機井36眼,解決了羣眾抗旱難問題,保證了秋種工作的順利進行。第三件實事:積極宣傳税收政策,確保農業順利完成。由於陳莊村是貧困村,農民收入低,拖欠農業税問題嚴重,在去年的農業税收繳工作中,思晨同志和村班子成員針對每個自然村的實際情況,採取了先易後難的工作方法,積極地做工作,講政策,並請了一位叫胡成山的老人編成快板進行宣傳,讓羣眾懂得依法納税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加之税改後農民負擔也切實有所減輕,保證了2014年的農業税順利完成。第四件實事:今年入秋有為陳莊村貧困户購買了1500斤麪粉,為30户困難户解了燃眉之急,受到羣眾的稱讚。第五件實事:今年秋播期間思晨同志又多方籌集資金並在市種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引進一批優質黃種20公斤,可育苗20畝作為種殖,為日後以點帶面打下基礎,預計年底每畝收入可達5千元以上。第六件實事,今年夏季是少有的高温天氣,農村旱象嚴重,原打機井淤積嚴重,為解決抗旱總是必須立即洗井,除陳莊村外,鎮其它7個行政村也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徐思晨同志,徐思晨同志二話沒説,立即到市水務部門反映情況,並冒着酷暑和局技術人員進行逐井察看,對全鎮12個行政村10(更多內容請訪問好範 文網:)0多眼機井進行清洗,現正全面展開檢井工作。由於我們幹部努力轉變幹部作風,認真為羣眾辦事,樹立了良好的基層幹部形象,羣眾對我們村幹部的信任度提高了,幹羣關係融洽了。三、圍繞產業結構調整,找準發展集體經濟的路子為了儘快讓羣眾脱貧致富,思晨同志和村黨支部一班人加大全村的產業結構調整力度,開拓發展經濟的路子。(一)陳莊村主要以種植白牡丹為主,由於道路不通,銷路不暢,沒有形成規模,更談不上特色,為此,思晨同志與村“兩委”班子成員認真商量,和羣眾一起進行市場調查,在賈樓鎮辦起了牡丹產交易行,解決對外銷路問題。(二)原陳莊村養豬廠系村民自籌資金建成後因虧損瀕臨倒閉,思晨同志經過調查,摸索出合股經營的新途徑,結合實際,用省專項資金和村民自籌資金創辦村級集體企業,合股經營養豬廠,現已初具規模,毛豬成批銷往上海、江蘇等地,固定資產已達30萬元,年利潤可達2萬元。(三)光明同志為發展養殖業,與外資辦聯繫,爭取到外資10萬元黃牛養殖業。(四)通過努力爭取到農村電網改造資金,使村民用上了放心電。羣眾説:“優秀年輕幹部任後進村、貧困村黨支部書記,特別是徐書記到我村入農户、聽意見,為我們辦了許多實事,解決了

第三篇:徐寶民同志先進事蹟材料

徐寶民,男,漢族,1968年3月生,中共黨員,二級警督警銜,**年7月參加公安工作,生前任富平縣公安局刑警大隊三中隊中隊長,徐寶民同志先進事蹟材料。2014年7月11日晚在抓捕行兇殺人犯劉全武過程中,身負重傷,送醫院後經搶救無效於7月12日凌晨1時許光榮犧牲。

2014年7月11日晚20時40分,我縣宮裏鎮南陵村發生一起惡性殺人案件。犯罪嫌疑人劉全武(男,34歲,宮裏鎮南陵村三組村民)因瑣事與本村二組村民劉喜民(男,56歲)發生口角,劉全武當場手持匕首將其殺死,並將劉喜民兒子劉曉文(男,30歲)刺傷。

我局宮裏鎮派出所接警後,民警齊凱軍、李立禎、輔警石峯和康明耀迅速趕赴犯罪嫌疑人劉全武家中,立即對其實施抓捕。在抓捕過程中,犯罪嫌疑人劉全武使用鐮刀砍傷輔警康明耀(右手腕肌腱被砍傷),並燒燬村幹部兩輛摩托車後逃竄,現場民警立即請求指揮中心調集警力增援。我局刑警大隊三中隊接到指令後,由中隊長徐寶民帶領民警惠明衞、劉曉哲和協警胡勇濤火速趕赴事發地點抓捕犯罪嫌疑人。根據村民提供的線索,徐寶民同志帶隊追上了犯罪嫌疑人劉全武,並警告其放下兇器,劉全武拒不配合,手持鐮刀向追捕民警及周圍羣眾反撲過來。在現場形勢極為危機的關鍵時刻,徐寶民同志和惠明衞首當其衝,英勇頑強地與犯罪嫌疑人劉全武展開搏鬥,搏鬥過程中,犯罪嫌疑人持刀向惠明衞砍去,危急時刻,徐寶民同志一把推開自己的戰友,繼續與之搏鬥,不幸被犯罪嫌疑人劉全武連砍8刀,倒在了血泊中,後送往縣醫院搶救無效,於12日凌晨1時許,光榮犧牲。

隨後趕來的我局刑警大隊、巡警大隊、武警中隊、宮裏派出所等民警將犯罪嫌疑人劉全武圍控在其家平房頂上,再次規勸其放下兇器,投案自首,但犯罪嫌疑人劉全武仍拒不配合。隨即,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何會民,副縣長、公安局長寧雙喜,局政委張新莊,副局長楊寬社、劉侃平,縣檢察院副檢察長楊平安,市局武警支隊支隊長沈軍帶領20名武警戰士及警犬、縣武警中隊中隊長帶領10名武警戰士及宮裏鎮政府領導、村組幹部先後到達現場,當即成立了“7.11”案件現場處置領導小組。現場處置領導小組經過三次現場緊急會議,仍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劉全武採取喊話説服方式,勸其繳械投案自首。但在實施過程中,犯罪嫌疑人劉全武仍然狂妄至極,不斷向現場羣眾及民警瘋狂投擲磚頭、石塊,致現場數名民警受傷,並砸壞現場應急工作燈。至次日凌晨3時10分,犯罪嫌疑人仍揮舞兇器負隅頑抗,警戒線外300餘名村民羣情激憤,事蹟材料《徐寶民同志先進事蹟材料》。 現場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對其父母做了大量思想工作之後,大家一致同意在勸降説服無效的情況下,對劉全武實施強行抓捕。隨即,在宮裏鎮政府領導、村組幹部以及部分村民的全力緊密配合下,市局武警支隊與我局巡特警大隊組成特別行動隊,於凌晨3時55分兵分三路,對犯罪嫌疑人劉全武實施強行抓捕。其間,犯罪嫌疑人劉全武仍不聽警告,繼續手持兇器向民警瘋狂反撲,手持鐮刀瘋狂砍向民警和現場羣眾,在這千鈞一髮的緊要關頭,行動小組鳴槍示警無效後,犯罪嫌疑人被我公安民警果斷擊斃,及時有效地減少了更大傷亡。伴隨着正義的槍聲,犯罪嫌疑人被當場擊斃,現場三百餘名羣眾三次鼓掌,拍手稱快。

接到我局報告後,連夜晚,市公安局王勤智局長、雷普義副局長親自帶領政治部、警令部、刑偵、技偵等相關部門領導趕到我縣,對“7.11”案件的所有善後工作進行指導處置。

徐寶民同志參加公安工作以來,無論在哪個崗位,都能牢記使命,恪盡職守,甘於奉獻。對待學習,他勤奮刻苦,虛心好學,注重提高能力素質;接待羣眾,他熱情服務,周到細緻,總是讓羣眾滿意而去;對待工作,他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對待案件,他主動請纓,衝在一線,不顧個人安危,不惜犧牲生命。徐寶民同志始終牢記人民警察的宗旨,在各個工作崗位上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贏得了上級領導的高度認可和同志們的一致好評。

徐寶民同志的事蹟,譜寫了一曲公安民警捨生忘死的英雄讚歌,他用生命和鮮血踐行了“永遠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衞士”的莊重誓言,充分體現了人民警察“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高尚情操和政治本色,不愧為全縣公安民警的傑出代表。

活着,他是一面旗幟!倒下,他是一座豐碑!

第四篇:徐心華同志先進事蹟材料

徐心華同志先進事蹟材料

徐心華,男,漢族、1950年12月生,1985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國中文化,現任三中社區黨支部副書記,主持黨支部全面工作,縣第十五屆人大代表。

在漢豐街道搬遷安臵任務最繁重之一的三中村,你總能看到一個瘦弱的身影忙碌奔波於搬遷安臵第一線,那裏有矛盾,那裏就有他,那裏有困難,那裏也有他。他就是移民貼心人---村黨支部書記徐心華。

為了移民,他刻苦學習。三峽工程難點在移民,為難在幹部。徐心華同志深知做好移民工作的前提是吃透移民政策法規,熟悉移民對象户基本情況。為此,他認真學習移民政策法規,深入瞭解掌握每户移民的基本情況。他能隨口説出移民法規那條那款,説出全村1012户移民那一户有多少人、有多少田地、房屋面積有多大、家庭關係等等,他被譽為“移民萬事通”、“政策活字典”。 為了移民,他有求必應。在工作中,他總是耐心細緻,熱情周到服務。如移民不懂的政策,他總是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地給大家講解宣傳,直致大家口服心服;移民來籤個字蓋個章什麼的,即使遇到他正在吃飯,他通常是立即放下碗筷,先把移民的事兒辦了再吃飯,辦事的羣眾不好意思,要他先吃了飯再辦,但他總是説:“你事兒大,且你等着我吃飯,我心裏過意不去!” 為了移民,他不辭勞苦。在9年的移民工作中,他把家中的農活全甩給了妻子,帶着心臟病的傷痛,全天候地一心撲在移民工作上。在去年6月前移民攻堅決戰的那段時間裏,他白天和移 1

民工作組一道挨家挨户動員發動搬遷、拆房,個別户甚至幾十次地做工作,晚上組織工作組研究個案至深夜,那段時間他瘦弱的身軀整整瘦了10斤!如進城聯建户王某,因家中經濟困難,拒絕搬遷建房,徐書記曾8次上門做工作,通過政策宣傳和對比算帳,最終説服了王某,王某家於2014年12月搬出並拆除房屋。

為了移民,他信守承諾。移民利益無小事,凡是徐書記承諾要辦的,他都説一不二。2014年9月三中村81户、231人外遷四川遂寧,徐書記承諾外遷前把他們的事情辦好。出發前一天,張某因老倆口贍養等問題沒有和兒女説好而拒絕外遷。徐書記連夜趕到張某家,幫助調解家庭矛盾並親自代為寫好贍養協議。第二天順利地將本批所有外遷人員送上車。又如2014年9月,三中村28户、76人外遷山東省,徐書記在護送他們返回開縣前,連夜逐户向移民們道別,兑現其承諾,所有的移民們淚流滿面,非常激動和感動。

在徐心華同志帶領下,三中村於2014年6月底按時完成了三峽移民搬遷安臵任務,共完成1012户、2560人(其中:外遷161户、487人,進城安臵851户、2014人)的搬遷安臵。三中村黨支部先後榮獲縣委先進基層黨組織、“五好村”黨支部、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村等稱號,2014年12月獲重慶市民主法制示範村稱號。徐心華同志本人也連續多年被縣委、縣政府表彰為優秀共產黨員、移民工作先進個人,並於2014年3月榮立移民工作三等功。

2014年9月13日

第五篇:徐永生同志先進事蹟

徐永生同志先進事蹟

徐永生,男,現年44歲,中共黨員,在職本科學歷,系埇橋區順河鄉王壟村人,宿州市兄弟養殖有限公司董事長、宿州市興牧養豬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安徽省農民創業致富帶頭人、宿州市第三屆人大代表。

徐永生是靠養豬、生豬營銷發家致富的。自1995年起開始小規模養豬,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他已成為遠近聞名的生豬生產大户、營銷經紀人。2014年,他投資200餘萬元創辦的三八辦事處周尚村大型養豬場,現存欄能繁母豬126頭,年出欄生豬2014餘頭。2014年初,徐永生抓住國家能繁母豬補貼的政策機遇,大力推廣優良品種,調整養殖結構和佈局,在順河鄉蔡沃村投資800多萬元建設宿州市兄弟養殖有限公司,是一個佔地50餘畝,存欄能繁母豬500餘頭,年出欄生豬10000餘頭的高標準、現代化的養殖小區,並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户”的方式擴大養殖規模,帶動農民養殖致富。2014年6月,為更好地推進生豬養殖技術,他在原公司基礎上投入700萬元擴建廠房,引進優良品種,推廣先進適用的新技術,以自身的力量示範引導廣大養殖户。現在該公司已經成為埇橋區乃至宿州市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的花園式養殖公司。在他的帶領下,僅在埇橋區就湧現出生豬養殖大户1200餘户,飼養量80萬頭,佔埇橋區生豬

養殖總量的75%以上。該同志長年從事生豬調運,每年都組織宿州市四縣一區及蘇、魯、豫、皖四省結合部等地農户銷售生豬20餘萬頭,銷往江蘇、浙江、上海等地,實現銷售收入達3.25億元,養殖户人均增收8000多元,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促進養豬業的發展,活躍市場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徐永生富了,但他致富不忘鄉鄰。他説:“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靠我的示範,扶持和帶動更多的農民致富,才能真正實現自身的價值”。多年來,他先後提供資金100餘萬元,幫助周圍30多困難户養豬致富;每年捐資5萬元,對環村道路、鄉村主幹道進行整修;從2014年開始,他每年資助50名特困學生重返課堂;每年提供數十萬元資金幫助貧困家庭致富;每年為孤寡老人捐款捐物,使他們能樂享晚年。多年來,他利用種豬繁育基地,先後採取免費提供豬苗、飼料、技術服務等方式,幫助周邊6個鄉鎮近百餘農户走上養殖致富路。他利用自身的技術以及資源優勢,通過結對幫扶帶動該村貧困户李軍、孫禮環等十餘農户發展養殖走上致富道路。在此基礎上,他牽頭成立了宿州市興牧養豬專業合作社,下轄生豬購銷服務部、技術研發部、市場營銷部、後勤保障部,為廣大養殖户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進一步發展和壯大養豬事業,有力地促進皖北地區養豬業的發展。據統計,2014年,合作社生豬飼養量達47.2萬頭,出欄26.8萬頭,實現產值4.8億元。隨着黨的富民政

策和支農、惠農政策的落實,農民養豬的積極性越來越高,怎樣把羣眾養的豬及時銷售出去,讓養殖户提高經濟效益是壓在他心中的一塊巨石,前一段時間,由於受市場行情影響,養豬業進入“盈虧”平衡階段,為尋找生豬銷路,增加農民收入,他長期奔波在外,臉變黑了,人變瘦了,體重也減少了10多斤,他説:“為了養殖業的發展、老百姓儘快致富,再苦再累都值得”。

丹心一片作奉獻,腳踏實地鑄輝煌。徐永生勤勞致富,並帶動廣大農民羣眾共同致富,用智慧和汗水在農村這塊熱土上實現了自身價值,他的業績得到社會的肯定和讚譽。他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先後被授予2014年度安徽省農民創業帶頭人、市“十佳”傑出青年、市“雙帶雙培”先鋒等多項榮譽稱號、2014年光榮當選為宿州市第三屆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