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學習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最美教師張麗莉事蹟”心得(精選多篇)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2.91W

第一篇:學習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最美教師張麗莉事蹟"心得

學習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最美教師張麗莉事蹟”心得(精選多篇)

學習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最美教師張麗莉事蹟"心得

欒和雲

2014年5月8日38分發生在**市勝利路北側第四中學門前青年教師張麗莉飛身救生的一幕震動了全中國。在車兩輛失控造成連環相撞的大客車即將撞向過馬路的學生的千鈞一髮之際,張麗莉老師沒有像"範跑跑"那樣在地震中不顧學生安危獨自逃跑,而是毫不猶豫地拉過了其中的一個學生,又推出了另一個學生,冒着生命危險用自己的身軀扞衞了兩個鮮活的生命。

也許當時張麗莉並沒有意識到自己這樣做後同樣會面臨生命危險,更不會預料到會造成雙腿高位截肢,也許她的舉動僅僅是出於本能。然而每個人的本能都是在面臨危險時保護自己,"車禍中司機所受的傷往往是最輕的"就是最好的佐證。張麗莉的本能卻已經超出常人,她已經將自己的本能同教師神聖的使命感聯繫在了一起,即在任何時刻都要以"保護好學生"為己任,即使是冒着生命危險也在所不惜。多麼偉大的教師,多麼高尚的師德!

張麗莉身上體現了職業精神的崇高力量,她的職業之愛發自內心,這令我觸動。雖然在我的身邊不會出現這樣危急的時刻,但是作為教師,我也要以張麗莉為榜樣,立足於平凡的崗位,竭盡所能用愛心去呵護班級裏的每一名學生,用耐心去培養我所教的每一個孩子,用責任心做好我的本職工作,爭做一名德能雙馨的人民教師。

第二篇:最美教師張麗莉事蹟學習心得

最美教師張麗莉事蹟學習心得

霞 口 中 學

劉 玉 榮

永 恆 的 美 麗

——學習《最美教師張麗莉》事蹟之所思所想

無意中打開網頁,撲入眼簾的便是“最美教師”幾個字。也許是職業使然,看到與自己崗位有關的便多看了幾眼,這一看不要緊,竟然讓我知道了一個美麗的令人心疼的名字——張麗莉。

姣好的面容,清澈的眼神,微笑的面龐,那自然而然散發出來的親和力,無一不顯示出她的魅力。一個人的面相是可以顯示出她的性格的,無疑,張麗莉給人留下的印象是美麗而和藹可親的,相信在教學中,她也一定是一個招學生喜歡,對學生關懷備至、精心呵護的老師。我的猜測沒有錯,從網上顯示的資料來看,她在校園裏,像茉莉花一樣充滿熱情,親切、真摯。為了讓每一個孩子都不掉隊,她放棄午休時間,逐一領着孩子們讀、背、記、考;學生因成績較低而心情失落時,她會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關心、鼓勵;炎炎夏日,她會在教室地上灑水為孩子們降温;瑟瑟寒冬,她會買來電水壺給孩子們燒開水喝;開家長會,她會自掏腰包為家長買水喝;放學出校門,她會拉着學生的手一起過馬路.....

正如大家對她的評論一樣,她所展示出來的美,是沒有經過修飾的;她所展示出來的愛,是發乎於心的。正是因為自然,因為純潔,因為厚重,因為高尚,這樣的美麗才更加彌足珍貴。

她的事蹟,感動了全國人民,也成為一個熱門話題,所有的人都在歌頌她、讚揚她,而我在感動之餘,也在想,她當時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猶記得幾年前,出現的各種各樣見義勇為的英雄,在接受採訪時都會碰到如“你當時為什麼會那樣做?”“你當時心裏想到了什麼?”等此類問題。與這些英雄一樣,我想張麗莉當時那樣做,也僅僅是基於本能。是的,是本能,也可以説,是她那善良、負責的天性。如果她不善良、不負責,她便不會關心學生成績是否能考好,她只要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就可以了。如果她不善良、不負責,她便不會關心學生夏天是否感到

炎熱,冬天是否寒冷,她只要自己涼快,自己有熱水喝就可以了。如果她不善良、不負責,那麼,當學生走出校門的那一刻,便已與她無關,那麼,學生是否安全地過了馬路,又與她有什麼關係呢? 正是因為她的善良、負責,才使發生在她的身上的一切顯得合情合理。

大家都在提倡學習她,可我認為,如果可能,我不希望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在我們任何一個人、任何一位教師的身上,因為這樣的事情太悲慘,代價太沉重,讓親人、朋友、學生情何以堪?與我一樣的青春年華,與我一樣的諸多夢想,卻都因為這一事故而戛然而止。如果當時的司機注意力(敬請期待好文網更好文章)能夠集中,盡職盡責,我想這樣的慘劇不會發生,這樣一名優秀的教師也不會因此而受到傷害.也正因為如此,我也希望大家把更多的目光關注在她平時的一言一行上。

在教學與班務工作中,她兢兢業業,作為年輕教師,更是難能可貴,而我要向她學習的,正是她的那份刻苦;在與家長溝通中,她也沒有擺着一副高高在上的面孔,而是真心地與家長們共同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而我要學的,正是她的那份負責;在對待學生不理想的表現時,她沒有諷刺、挖苦,而是耐心地進行諄諄教導,而我要學的,正是她的那份寬容與氣度。

張麗莉,一位平凡的人民教師,值得我學習的太多太多了。她,如同茉莉花一樣,清香淡雅,雖無牡丹的富貴,玫瑰的妖嬈,卻花香四溢,沁人心脾,正因為如此,她的美麗,將永久彌香。

第三篇:學習最美教師張麗莉的事蹟心得

學習最美教師張麗莉的事蹟心得

今天,在十八大來臨之際,我校在一次掀起了 最美教師 張麗莉學習的熱潮,組織我校師生再一次觀看了張麗莉老師全身勇救學生的事蹟,我再一次被‘最美的教師’的義舉感動從心裏立志一定向他學習。我認為最美的教師的義舉正是對愛崗敬業,忠於職守高尚的品質和素質的學生愛生如子的高尚師德的最好辭釋,在他身上印證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為了教師樹立榜樣。

我要向最美教師學習;一定至善大愛心精神。最美教師,美在大愛。這種愛就是把學生放在自己的心裏。二是甘於奉獻高度負責的精神。最美教師,美在責任。

作為一名教師,我要把它愛崗敬業的精神學習用到自己的實際工作中張麗莉參加工作以來, 一直堅持聽課學習, 每月總是超過學校規定的聽課節數,所以在今後我先開展公開課時。我應該全力去聽課去學習,不斷吸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使自己快速的成長起來。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使自己更加勝任本職工作。

在工作中我要學習她愛生如子的大愛無私精神,關心身邊的每一名學生,瞭解他們的內心,爭取做每一名學生的老師,更是貼心的朋友,我相信,愛是最美的語言,愛是對於學生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所以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時時以張麗麗為榜樣,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感化學生,做到對學生盡心,對工作盡職,對社會今責的態度,以滿懷熱情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踏踏實實做事,兢兢業業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做不平凡的業績。

第四篇:2014感動中國人物張麗莉事蹟

2014感動中國人物張麗莉事蹟

【獲獎名片】 張麗莉:冰雪為容玉作胎

【頒獎詞】

別哭,孩子,那是你們人生最美的一課。你們的老師,她失去了雙腿,卻給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們不多,卻讓我們學會了許多。都説人生沒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對那一刻,這也是她不變的選擇。

陳雨露:她播撒下的大愛種子,必將被無數的奔跑接力,從黑土地傳向四面八方。只有教師心中有愛,孩子的世界才會綻放光芒!

孫偉:危急時刻,她憑直覺挺身而出。那直覺的背後是最具魅力的純正師德。

【事蹟】

《張麗莉:最美女教師》

張麗莉,女,28歲。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學九年級(3)班班主任。

張麗莉出生在一個教育世家,2014年,她從哈爾濱師範大學畢業後,分配到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學任教。

2014年5月8日,放學時分,張麗莉在路旁疏導學生。一輛停在路旁的客車,因駕駛員誤碰操縱桿失控,撞向學生,危急時刻,張麗莉向前一撲,將車前的學生用力推到一邊,自己卻被撞倒了。

車輪從張麗莉的大腿輾壓過去,肉都翻卷起來,路面滿是鮮血,慘不忍睹。被軋傷後她有時清醒有時昏迷,在送醫院的途中,還對大家説:要先救學生。昏迷多天後,張麗莉醒來的第一句話是:“那幾個孩子沒事吧!”

經過搶救,張麗莉被迫高位截肢。她的親人和醫護人員都不敢想象她知道真相的後果會是怎樣,但張麗莉很快接受了事實,還反過來安慰父親説:“當時車禍的場景我還記得,很幸運,如果車輪從我的頭碾過去,你們就看不到我了,我救了學生,也保住了命,今後一定會幸福的。”

有人問張麗莉,“你後悔嗎?”她回答:“不後悔。這樣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經28歲了,我已和父母度過28年的快樂時光。那些孩子還小,他們的快樂人生剛剛開始。

第五篇:感動中國人物張麗莉頒獎詞和事蹟

感動中國人物張麗莉頒獎詞和事蹟

頒獎詞:

別哭,孩子,那是你們人生最美的一課。你們的老師,她失去了雙腿,卻給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們不多,卻讓我們學會了許多。都説人生沒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對那一刻,這也是她不變的選擇。

冰雪為容玉作胎

人物事蹟:張麗莉,女,28歲。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學九年級(3)班班主任。

張麗莉出生在一個教育世家,2014年,她從哈爾濱師範大學畢業後,分配到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學任教。

2014年5月8日,放學時分,張麗莉在路旁疏導學生。一輛停在路旁的客車,因駕駛員誤碰操縱桿失控,撞向學生,危急時刻,張麗莉向前一撲,將車前的學生用力推到一邊,自己卻被撞倒了。

車輪從張麗莉的大腿輾壓過去,肉都翻卷起來,路面滿是鮮血,慘不忍睹。被軋傷後她有時清醒有時昏迷,在送醫院的途中,還對大家説:要先救學生。昏迷多天後,張麗莉醒來的第一句話是:“那幾個孩子沒事吧!”

經過搶救,張麗莉被迫高位截肢。她的親人和醫護人員都不敢想象她知道真相的後果會是怎樣,但張麗莉很快接受了事實,還反過來安慰父親説:“當時車禍的場景我還記得,很幸運,如果車輪從我的頭碾過去,你們就看不到我了,我救了學生,也保住了命,今後一定會幸福的。”

有人問張麗莉,“你後悔嗎?”她回答:“不後悔。這樣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經28歲了,我已和父母度過28年的快樂時光。那些孩子還小,他們的快樂人生剛剛開始。

拓展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