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法學院2009級社會調查寫作輔導提綱

欄目: 素材及寫作指導 / 發佈於: / 人氣:1.61W

法學院2009級社會調查寫作輔導提綱

法學院2009級社會調查寫作輔導提綱

社會調查是收集充分的一手數據以解決問題的一種研究方法,也是法學專業的集中實踐環節之一,目的在於加強對國情、民情,尤其是對實踐的瞭解。通過思維和業務技能的基本訓練,以培養運用理論和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與創新意識,培養和訓練認識和觀察社會的能力。同時,通過社會調查,可以為撰寫論文打下一定的基礎。

一、社會調查的基本要素、要求和模式

(一)社會調查的基本要素

1.調查什麼;2.誰去調查;3.向誰調查;4.怎樣調查。

(二)社會調查的基本要求

1.客觀性原則;2.科學性原則;3.系統性原則;4.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三)社會調查的基本模式

概括人類認識的規律我們初步可以概括出以下三種模式:

1.“事實——解釋”模式

這種模式的基本出發點:調查者在實地調查之前不應帶有主觀框架,只能到社會生活中去觀察、理解,體味社會事實佔有大量的資料,從而得出結論,即解釋必須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上。主要工具是歸納方法,具有重要作用。

2.“假説——理論”模式

該模式的出發點:可以借問自然科學研究方法研究社會現象;社會現象也是可以實證的和檢驗的;對社會現象做出解釋性的概括必須把假説作為中介。基本形式是:調查課題——理論假設——收集資料(檢驗假説)——解釋性理論。

3.“系統——綜合”模式

該模式的基本思想:把調查對象作為一個系統從系統的整體出發,對系統內外的各種聯繫和相互作用進行考察和分析,從而達到最佳地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

二、社會調查的選題與樣本選取

(一)選題

選題其實解決的是調查什麼的問題。

1.調查課題應具備的條件:(1)課題必須是具體的,有明確限定的;(2)課題的前提必須是正確的,真實的;(3)課題必須能夠納入某個科學知識體系中加以研究和解決。(4)課題的答案應當是存在的。

2.調查課題的來源:(1)來源於社會實踐和現有理論之間的矛盾。有兩種形式:A、實踐產生了以往理論所沒有接觸的問題,實踐呼喚新的理論。B、現實生活與原有理論不一致辭,實踐要求修正和完善理論。(2)來源於理論的內部產生的矛盾兩方面:A、理論內部的新的生長點和空白點。B、理論內部的不一致。

(3)來源於同一領域的多種理論、假説、模式之間的差異和對應。(4)來源於現實中有待解決的社會問題。兩方面:A、全球性的社會問題,引起人們的共同關注;B、工作中有待解決的問題。此外,調查課題也常常來自哲學的啟示,來自調查過程中出現的“反常”現象和偶然機遇。

3.選擇調查課題的基本標準和原則:(1)需要性原則。與人民生活處處息息相關,與社會發展緊密相連與理論發展相適應的課題才具有意義和價值。(2)

創造性原則。調查課題應是前人沒有做過或沒有做過的課題,應用一些創造方法來選擇。(3)可行性原則.指選擇的題目要明確具體中有明確具體的題目,才能開始研究工作。題目過大,過於籠統,都有不好做。有些課題要反覆加工提煉,最後具體化為一個題目。調查主體選擇題目時必須考慮調查的思想狀況,知識水平,實踐經驗,並且與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等條件相適應;就調查客體而言,選擇題目時必須與客觀事物的成熟程度,被調查對象的回答能力和合作態度,社會環境種種因素條件相適應。(4)科學性原則。即在科學原理的指導下選擇課題。總而言之,選題時應注意“窄,小,精,深,新”幾個字。

(二)樣本選取

樣本選取要解決的問題是向誰調查的問題。樣本選取一要考慮可行,二要考慮儘量全面,三要考慮相關性,四要儘量隨機(不是刻意挑選),五要保證樣本的客觀(不受調查者的過度影響)。

三、社會調查資料的整理與思維加工

(一)資料整理

社會調查方法主要有文獻調查法、現地考察法、訪問調查法、集體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實驗調查法。整理資料是研究資料的基礎,是研究階段的第一項工作。調查階段蒐集的資料,有文字資料、數據資料、視聽資料、實物資料、問卷資料等不同的類型。整理資料應力求真實、準確、完整、統一和簡明.並儘可能做到新穎。只有在這樣的調查資料基礎上,才能得出科學的調查結論。社會調查中的文字資料有兩大類,即實地觀察、訪問的記錄和蒐集的各種歷史文獻。整理文字資料的一般程序是:審查(就是通過仔細推究和詳盡考察,來判斷、確定文字資料的真實性和合格性;文字資料的真實性審查也稱可靠性審查,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文字資料本身的真實性審查,二是文字資料內容的可靠性審查),分類,彙編。數字資料的整理,一般要經過檢驗、分組、彙總、製作統計表或統計圖等四個步驟。問卷資料的整理主要包括審查(通過審查要努力提高問卷合格率和項目合格率,堅決淘汰一切不合格問卷和不合格項目)、數據整理、錄入和分析。

(二)思維加工

思維加工就是調查者運用科學思維方法,對整理和統計分析後的文字資料和數據資料進行研究並得出結論的思維過程。思維加工是研究階段的中心環節,是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關鍵步驟。思維加工的任務是,透過調查所獲得的感性材料,揭示事物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從而證實或證偽、補充或修改原來的研究假設。如果是應用性研究課題,還應該在得出理論性結論的基礎上對實際工作提出對策性建議。在社會調查中經常使用的思維加工方法有:比較法和分類法,分析法和綜合法,矛盾分析法,因果分析法,系統分析法,結構——功能分析法。

四、社會調查報告的格式與撰寫

調查報告是反映調查研究成果的一種書面報告。它的主要特點是:針對性、真實性、新穎性、時效性。

(一)格式

社會調查報告結構一般有四個部分:題目、前言、正文、結語,有的還有附錄。

1.題目

一個好的標題往往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因此有“題好一半文”之説。標題的寫作,通常有幾種方式:(1)直敍式,即直接用調查對象或調查內容作標題。如《關於黑惡犯罪攪亂市場秩序的調查》等。這類標題,直接指明瞭調查對象,概括了報告主題,比較客觀、簡明,但顯得呆板,缺乏吸引力。這種形式的標題,多用於綜合性、專業性較強的調查報告。(2)判斷式,即用作者的判斷或評價作標題。如《創新是研究的生命》。這類標題,揭示了報告主題,表明了作者態度,比較吸引人,但調查對象和報告的主要內容在標題中往往不易看出。這種形式的標題,多用於總結經驗、政策研究、支持新生事物等類型的調查報告。

(3)提問式,即用提問的方式作標題。如《醉駕入刑能否遏制醉酒駕駛?》。這類標題提出了問題,設置了懸念,比較尖鋭、鮮明,有較強吸引力,但一般看不出調查的結論。這種形式的標題,一般用於揭露、探討問題的調查報告。(4)抒情式,即用抒發作者感情的方式作標題。例如,2002年第1期《求是》刊載的雲南建設民族文化大省的調查,其標題就是:《等閒識得春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類標題,充分表達了作者感情,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但僅僅從標題很難判斷報告的內容。這種形式的標題,一般用於表彰新生事物或鞭撻消極社會現象的調查報告。(5)雙標題,即兩個標題。它又分兩種形式:一種是主標題和副標題,如《加強企業管理,提升企業競爭力——株洲市企業管理調查》等。另一種是引題和主標題,如《堤防建設中的一個突出問題:一邊資金緊缺,一邊冒領挪用》。這類標題,雖然比較複雜、宂長,但它綜合了多種標題的優點,因而是各種調查報告使用得比較多的一種形式。標題的寫法靈活多樣,無論採取哪種標題形式,都力求概括、簡明、新穎、對稱。這就是説,標題要概括調查報告主要內容;要簡明表達調查報告主題;要有新鮮感、吸引力和感染力;要與調查報告的內容相對稱,既不應“頭大帽小”,也不應“頭小帽大”。

2.前言

社會調查報告的前言一般包括三點內容:調查研究的緣由和目的——調查什麼.解決什麼問題;調查對象、範圍,調查的經過——時間、地點、過程及調查方法。前言的文字都應力求簡明、精練,具有吸引力。

3.社會調查報告——正文(主體)

正文是社會調查報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部分。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對調查對象進行敍述。真實準確地列舉調查所得的確鑿事實、典型事例和具體數據。二是進行分析論證。對資料進行客觀的定性與定量分析,把它上升到理論,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或證實一種觀點,或推翻一種觀點。這部分的寫作既要防止單純羅列材料,也要防止過多的議論和説理。

社會調查報告的正文部分常見的結構方式有三種:(1)縱式結構。即根據事物發展的始末順序或脈絡,材料的內部邏輯關係敍述事實,由事人理,分析研究,最後推導出結論。這種結構各部分之間前後順序不能顛倒,否則將會眉目不清,條理紊亂。(2)橫式結構。即根據材料的性質,將其概括為若干平列的幾個部分,分別加以説明和闡述,從不同方面集中揭示其主題。(3)對比式結構。這是一種特殊的橫向結構。適合於先進與後進,正確與錯誤的兩件事物相互比較,明確肯定什麼,否定什麼。(4)縱橫交叉式結構。就是將縱橫兩種結構結合起來使用。以縱為主或以橫為主,縱橫交錯,以便靈活透徹地説明問題。

4.結語

社會調查報告的結語,這部分可長可短可無,其內容有時是總括全文,深化主題;有時是交代社會調查報告中未能解決而又須引起注意的問題;有時提出繼

續調查的希望和建議。總之,應視其具體情況而定。調查報告的結束語,應根據寫作目的、內容的需要採取靈活多樣的寫法,要簡明扼要,意盡即止,切不可畫蛇添足,弄巧成拙。

5.附錄

有的社會調查報告還有附錄部分。內容包括:部分原始資料、少數典型個案資料、調查統計圖表的詮釋和説明,正文中有關材料的出處,參考文獻,旁證材料,以及其他必須説明的問題或情況。附錄也不是調查報告不可缺少的部分。只有大型調查報告才需要附錄。附錄的內容不應隨意擴張,只有那些與調查報告密切相關、而又無法為調查報告所包含的內含才應列入附錄之內。

(二)社會調查報告撰寫程序

撰寫調查報告的一般程序是:提煉報告主題、擬定寫作提綱、精選調查材料、推敲書面語言。

1.主題的提煉,要努力做到正確、集中、深刻、新穎和對稱。正確,是指主題要如實反映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要對社會實踐起指導作用,對社會發展起促進作用。集中,是指主題要突出,要小而實,不要多中心,不要大而空。深刻,是指主題要深入揭示事物的內在本質,由現象到本質,由淺層本質到深層本質,不斷深入下去,而不能只滿足於對現象、對淺層本質的認識。新穎,是指主題要有新意,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有所發現、有所前進、有所創造,要努力在別人尚未開墾的地方去耕耘。對稱,是指主題與材料、觀點相對稱。主題過寬、過大,而材料不充分、觀點不成熟,論證就沒有力量;主題過窄、過小,又不能充分發揮材料和觀點的價值。

2.調查報告的書面語言,必須保持客觀態度。如果是描述性的調查報告,應嚴格保持中立態度,用具體事實説話,而不要輕易作判斷、下結論;如果是因果性、學術性、應用性的調查報告,無論是講道理、下結論,還是指出問題、提出建議,都應以事實為根據,而不能離開事實空發議論。調查報告的表達方式,最好用第三人稱或非人稱代詞,儘量避免強加於人之感。當然,在特殊情況下,也可採用第一人稱的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