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學生應該怎樣創業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74W

大學生應該怎樣創業多篇

大學生創新創業心得怎麼寫 篇一

當代大學生有着自己創業做老闆的夢想,當創業之心蠢蠢欲動的時候,你是否有讓夢想成為現實的_呢?在夢想要歷經千難萬險,跋山涉水變成現實之前,面對着資金的短缺、實踐經驗的不足、家長的反對、老師同學的疑慮、創業與正常學習的衝突等等眾多問題。

創建一個完整的公司要包括公司概況、組織結構、產權分配、市場預測、盈利能力、營銷策略、發展前景、競爭對手分析、融資途徑等許多細則,而且還要做實質的市場調查和足夠的比較分析,這對於初入商界的年輕人來説,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也是一個極好的鍛鍊機會,它將引導初入者深入理解商業的遊戲規則並學會遵守這些遊戲規則。

我作為組中的一員,做的是公司的走向發展這一方面,由於準備和理解不足,也曾走了許多彎路,基於對行業的陌生,許多信息的來源只能依靠網絡。那段時間,忙碌地在網上查各種相關資料,做各種整合和分析,忙的不亦樂乎。面對漫天的信息,確實感覺到了任務的繁重,同時也對信息社會的信息爆炸,對信息社會要求我們具備怎樣的能力和人才能力的轉變有了更深的認識。

今天自主創業不再是象牙塔裏的天之驕子不可逾越的界限,帶着大學生“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面對創業的種種艱辛和無數不可預計失敗,不少大學生還是毅然決然地走創業之路。相信這次的創業教育實訓,定會成為引領當代大學生創業的一面旗幟,掀起大學生創業的激情,給大學生創業傳經指路。

勇者無畏,為了夢想的實現,即使有再大的風險也會付出實際行動。在校的大學生,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他們創業計劃作品無論成功與否,都已從中獲得了知識與實踐經驗。還會有數以萬計的大學生在創業的道路上,以勇敢者的行動實現創業的夢想。

創業是一項充滿挑戰的事業,一個具有創業願望的大學生能否最終走上成功創業之路,與他是否相信自己可以在激烈的挑戰和競爭中勝出有着直接的關係。實踐創業是大學生通過發現和識別商業機會,組織各種資源提供產品和服務,以創造價值的過程。實踐創業活動的主體是大學生,客體是商業機會和各種為達到目的而需要和可以得到的資源。

同時,大學生實踐創業也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遇到挫折和失敗,所以大學生是否自信、能否在挫折和失敗中重新振作,對於創業能否成功至關重要。大學生實踐創業階段的主要任務包括瞭解經營常識、把握經營方向、提高商業能力。

在這次的企業組建中找到了我的定位,找到了我的目標,找到了我的夢想!

大學生創新創業心得怎麼寫 篇二

大學的生活在充滿喜悦與迷茫的氣氛中,喜悦是因為我們懷揣着夢想將要在社會上展示我們的風采,而迷茫則或多或少是因為受到就業壓力的影響讓我們對將來的工作的方向抱有迷惑的心態。上完王老師的《創業與就業指導》後,有很多的感悟。大學生的理想與抱負很高,這是好事。當前,很多大學生把創業當作實現人生理想的途徑,既可避開就業壓力,又可自由發揮自己的綜合能力,何樂而不為?對於成熟的創業者來説,創業固然是個明智的選擇。但創業的諸多要素中,資金、專業技術、管理經驗、實踐經驗等哪一樣可以缺少?有同學説,創業固然需要很強的綜合能力,但可以一邊創業一邊鍛鍊,沒有相關實踐經驗無所謂,只要創業項目有市場就可以進行操作。是的,有市場的項目就有可能贏利。但是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在你看好一個項目時,稍有風聲,就會有人跟風,只要別人的各方面經驗高於你,那你的項目就相當於是為別人而策劃。有無經驗不能決定能否創業,但卻能決定創業能否成功。那麼,如何避免創業經驗不足呢?

一、利用大學社團得到實踐鍛鍊。學校社團的任何一項活動,從策劃到最後實現是個綜合過程。參與全局,體驗全局,可鍛鍊組織、協作、資源利用等能力。這是鍛鍊綜合能力最基本的途徑。

二、利用大學課餘和寒暑假打工。現在社會留給學生的打工機會很多,利用打工可充分鍛鍊自己的綜合能力。市場調研、銷售、組織、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物流管理等各方面能力都可以在打工的過程中或多或少地得到鍛鍊,加上相關書籍的對照學習,積累經驗是完全可能的。大學生打工實際工作往往都是煩瑣的或者重複性強的工作,但不能小看這些工作。例如做銷售,在此過程中,大學生可以觀察消費者的消費能力、消費觀點、對公司產品及市場相關產品的評價等,掌握市場消息、預測市場需求、洞察市場空白,以市場指導生產。如果擔任市場銷售的學生團隊領導,還可以藉機向公司相關銷售人員討教經驗,申請到生產現場參觀等。擔任學生領導,可以帶領學生充分發揮團隊協作能力,超額完成任務,積累人員管理、物流管理、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實踐基礎經驗。以後,從事相關的項目創業,在市場方面便有了對照和參考。在其他內容的打工實踐中,同樣可通過簡單的工作綜合積累相關經驗。

三、參與學校的科研項目獲取實踐經驗。參與學校科研項目的同學,有更多接觸項目導師的機會。項目導師跟社會的接觸往往很緊密,在導師那裏能學到很多實踐經驗。參與科研項目,能通過實驗充分鍛鍊動手能力,找出創業金點子,鍛鍊策劃能力。

四、畢業後在企業實際鍛鍊。企業就是個實際創業團隊。在這個團隊裏,鍛鍊能力積累經驗都是可取的。但在企業裏,要想獨立創業,還需要善於發現全新的創業點子,或在所在企業市場空白處找到創業契機,或自己組建的團隊高於所在企業的團隊,那麼獨立創業才會有成功的把握。

“眼高手低、紙上談兵”是一些急於創業的同學的特點,經驗不足,缺乏從職業角度整合資源、實行管理的能力,是大學生創業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要做成功一個項目,沒有實踐經驗沒必要盲目嘗試,沒有在人生獨立之初就體驗重大失敗的必要。接下來再談談就業。

悠閒的校園生活方式被緊張的職場打拼所代替,使這些處於在家裏備受呵護的“80一代”獨苗進入“斷乳期”,由於二十幾年的嬌慣成性,可一到了社會上沒人再慣壞脾氣,自己就受不了,顯得與社會、與職場、與企業、與同事都格格不入。用不了多久,就存在許多形形色色的問題,象心理承受力差、不懂人際交往、禮儀文化缺欠等問題,已成為不少剛工作大學生的通病。來自心理諮詢中心的一份統計也顯示,在剛剛踏上工作崗位的人羣中,出現社會適應不良症狀的比例高達90%。畢業生擇業的過程,是職業生涯是否暢通和順利的大事,也是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大事。所以,大學生就業問題,成為當前全社會最為關注的焦點。

同時,近10年來,隨着企業經營環境的發展和人才市場供求結構的變化,越來越多的職場人感到了更大的競爭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具有更強的承受壓力的能力,以及根據現實環境調整自己期望和心態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對於在職場上打拼多年的白領都越來越難以應付,讓一個初入職場的新人,從一個百倍溺愛的温室中,一下就扔到暴風雨裏去做搏擊長空的海燕,這是不科學、不現時的,大學生的成熟需要一個過渡過程。

過渡過程是個時間的概念,大學生適應職場需要時間,既然承認是“斷乳”,那就應該給練習吃飯的時間,完成從“學校人”到“職業人”的轉型需要時間,與企業的磨合需要時間,積累經驗也需要時間,具備競爭力同樣需要時間。要給他們融入職場的時間,他們需要過渡過程。哪怕時間很短,這個過渡過程必須經過。職場對大學生有偏見,但不能固化為成見,要鼓勵他們跌倒了爬起來,繼續蹣跚學步,當他們有了進步的時候,要給他們鼓掌加油。

宏威職業顧問認為:職場新人進入企業,過渡過程越短,發展的越快,這個過渡過程時間的縮短,要靠新人們自己的努力,別人只能幫你,而不能替代你。所以,你要做好職場各門功課:

1、熟悉自己的行業、企業、部門、崗位

大學生就業,如果選擇去一個根本不瞭解的公司,這是一種冒險,不要輕易決定第一份工作,一般來説,新人的第一次職場體驗是相當重要的,它會使新人對職場產生一種固定印象,形成固定心理狀態,從而影響到今後的職業心態和職業規劃。所以,入職前和入職後都要進行儘快探險。探險的結果最終決定了你以什麼形象出現在公司、用什麼樣的方式進行日常工作、怎樣與領導和同事們打交道。一會寫自薦書信,寫出的自薦書信能揚長避短,重點突出,簡明扼要,措辭巧妙、精闢,能引起閲讀者的重視等;二會説話,面對聘用單位的人員説話時,能夠心不慌,臉不紅,知道哪些該説、詳細説,哪些改回避、簡談,説話當中能給人以誠實、謙虛、穩重和成熟之感等。

第四,要有一定的抗干擾能力。干擾大學畢業生正常求職的因素,目前還不少,如不正之風,設騙欺詐,信息氾濫等等。

2、大學生就業既要掌握天時地利

一是能夠較準確地鑑別信息的真偽,防止受騙上當;二是能夠捕捉決策時機,不宜侷限在某個行業或某些單位,以增加成功機率。第三,要具備一定的求職技能,儘管求職技能多種多樣,錯綜複雜,但對大學生而言,最常見和最主要的技能就是“兩個會”;一會寫自薦書信,寫出的自薦書信能揚長避短,重點突出,簡明扼要,措辭巧妙、精闢,能引起閲讀者的重視等;二會説話,面對聘用單位的人員説話時,能夠心不慌,臉不紅,知道哪些該説、詳説,哪些該回避、簡談,説話當中能給人以誠實、謙虛、穩重和成熟之感等。第四,要有一定的抗干擾能力。干擾大學畢業生正常求職的因素,目前還不少,如不正之風,設騙欺詐,信息氾濫等等。

因此,大學生成功求職,還應具備抗干擾能力。抗干擾能力當中,最重要的有兩項:一是能夠較準確地鑑別信息的真偽,防止受騙上當;二是能夠捕捉決策時機,防止因腳踏兩隻;三隻船等喪失機遇。

然而大學生總會陷入幾個就業心理誤區:

誤區一:自我期望值過高。不少大學生自認為學識淵博,從政、經商、做學問不費吹灰之力,伸手就可以出成果。因此,他們在擇業時極容易出現“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自然擇業困難。

誤區二:過多的物質要求。許多大學生過多考慮物質條件,不但要求月薪高,生活好,還講究住房、獎金等林林總總的物質享受,如果用人單位稍不滿足他們的要求,他們便瀟灑地“移情別戀”。一位企業老總説:“企業競爭也是人才競爭,我們公司急需幾個具有經濟管理人才的大學生,可是他們太傲,動輒講待遇,眼光這麼高,我還敢用他們嗎?”

誤區三:迷戀大型企業。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認為,只有到大型企業去幹,才能充分發揮出聰明才智。他們的理由咄咄逼人:大型企業具備了實現人生價值的物質和精神條件,機遇好,福利好,工作穩定,而小企業只有那麼幾十或幾百號人,獎金不雄厚,更談不上什麼發展前途了。其實,有些大型企業裏面人才濟濟,競爭十分激烈,而一般的小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如飢似渴,事實上近年,大企業裏的大學生“大材小用”,而小企業卻多“小材大用”。其實,不管在大企業裏,還是在小企業裏,只要有真才識學,腳踏實地,同樣能幹出一番事業來。

誤區四:追求熱門職業。行政、人事、財會是大學生追求的熱門,可畢竟僧多粥少,人才濟濟,用人單位只好“百裏挑一”,落選者甚眾。而一些冷門職業儘管急需大批人才,但問津者寥寥無幾。這樣,在人才市場就出現了“熱門難進,冷門更冷”的怪現象。大學畢業生的擇業誤區,是在社會、個人雙方合力下形成的。其實,作為大學畢業生的我們,此時應該多一點“大丈夫能屈能伸的豁達”,不要過分計較一時的順逆,堅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從“零”做起,從基層做起,最終定能在社會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大學生創新創業心得怎麼寫 篇三

阿里巴巴CEO馬雲如果找知音的話,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賈少華至少應該排在前五名。已過知天命之年的賈少華頭頂微禿,身材矮胖,眉心有顆大痣,聲音洪亮,精力旺盛。雖然連打字都不會,賈少華卻把馬雲創立的淘寶網用到了極致。

在聞名世界的小商品城義烏,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正進行着一項不可思議的舉動——學生在學校“地位”,由他所在店鋪的級別決定;一個鑽頂兩個學分。

在這個尚未升入本科,最高只有大三學生的學校,60%的學生都能生活費自理,學生每年打工創業所得總額超過2500萬元。

在上個禮拜科學發展觀的培訓中,當老師談到上述的現象時,不禁引起了我的思索。是什麼促使大學生的自主創業在義烏工商學院裏變得如此普遍呢?索然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義烏工商學院背靠義烏國際小商品城,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帶給了學生們用於自我創業的信念和勇氣,也給了他們有利的條件。但關鍵的原因並不在於此,現在,大學生創業已是一個全社會普遍在關注的問題,國家和政府給予了它高度的重視,並制定和放寬了許多政策來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但許多調查報告顯示,大部分大學生的創業積極性並不高漲,許多人表示並不十分看好自主創業,認為它的前景不容樂觀。

那為什麼我們國家還是如此關心大學生的自主創業呢?我想,首先得來看看當今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就業難”狀況:1.畢業生數量劇增加劇大學生就業難。國內高校畢業生人數分別是101萬、115萬、145萬、212萬、280萬、338萬、410萬,20_年畢業生人數將高達500萬,是6年前的5倍,而招聘企業的招聘人數並沒有和大學畢業生的人數增長同步,20_年用人單位招聘應屆大學生人數只是有小幅增長,遠遠落後大學生人數的增長;2.大學生就業區域選擇的集中,加劇了區域性人才供需矛盾大學生對北京、上海、廣東等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的青睞,直接導致了東部地區人力供給的相對過剩;而對於廣大中部、西部地區來説,大學生也儘可能選擇省會城市。對於中西部地市人力資源供給相對較少,區域性人力供給矛盾顯著;3.大學生對外企、國企、政府機關的青睞形成新的“獨木橋”現象。無論在校大學生還是07屆畢業生都對三類用人單位感興趣:外企、國企、政府機關,三者所佔比例接近70%,大學生就業選擇上“扎堆”現象突出。大學生創業遭遇冷落,是極少數大學生選擇。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大學生就業難已成了越來越突出的社會現象,隨着每年畢業生人數的不斷增長,這個問題將會愈加嚴重,若常此以往,將會給社會的長久穩定帶來影響甚至是負面作用。在這種情況先看來,大學生自主創業這個建議的提出,將不失為解決此問題的一條有效途徑,至少,他可以暫時緩解目前崗位供不應求的局面。大學生創業是時代的要求,大學生創業是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必由之路,1998年10月,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在巴黎召開高等教育會議,發表《21世紀的高等教育的展望和行動世界宣言》,呼籲各國應採取措施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同時,創業是實現遠大理想,塑造輝煌人生的一種途徑,是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需要。所以,我們大學生應切實行動起來,知道那個加入到自主創業的社會洪流中去。

大學生要形成正確的創業意識。創業意識直接關係到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以及創業活動能否得到家庭的認同現今,大學生創業的積極性非常高,但是對於創業具體內涵卻不是十分明晰。作為掌握一定科學知識和能力的大學生,一般都具有創新、創造的潛能,關鍵在於能不能主動開發自己的潛力。但是自主創業不僅要求學生能結合專業特長,根據市場前景和社會需求搞出自己的創新成果,而且還要直接面向市場,面向社會,把研究成果轉化為產品,創造出經濟效益,使大學生由知識的擁有者變成直接為社會創造價值、做出貢獻的創業者。大學生在意志品質方面,應具有自覺性、堅毅性、自制力和勇敢果斷等品質;其次,要正直、守信、有責任感;具有敏鋭的商業意識和自我實現欲和創新精神;具有團隊意識。除此之外,大學生自主創業還需要注重機遇意識、團結協作意識、競爭意識、風險意識、堅韌不拔等意識的培養,努力全方面提升自己,具備一名合格創業者的條件。

具有了良好的創業意識,當然,可靠的創業技能也是重要的。各高校要注重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創業教育,建立“師導生創”的教育模式,從以傳承為中心的向以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轉變。樹立全新的人才觀,重視,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我們的人才培養多為“積累型”,而少“發現型”,多為“繼承型”,而少“創造型”,注重大學生能力的綜合性,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鼓勵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培養大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協作意識。

總之,自主創業需要各方面的知識積累,還需要社會經驗和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風險意識。自主創業的大學生有成功也有失敗,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自主創業。因此,我認為,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要多一些理性。創業僅有興趣和激情是遠遠不夠的。還受到資金、人際關係、政策及所處環境等各方面的制約。創業的話題應該是永恆的,但創業的選擇須慎重。只有具備各方面的條件,有了充分的準備,才能在自主創業中脱穎而出,成為佼佼者!

大學生創新創業心得怎麼寫 篇四

個人網絡創業,由於勢單力薄,力量和能力有限,因此有其自身的特點。針對這些特點,個人網絡創業應該遵循下列基本原則:

1、以自己的興趣為主,做自己最感興趣的事情。

2、從自己最擅長的地方切入。

揚己之長,避己之短。

3、從簡單做起,起步越簡單越好。

4、堅定自己的信念,增強自己的信心,切忌妄自菲薄,總覺得自己的東西不如人。

5、不用考慮什麼全面的計劃、長遠的計劃,在哪裏有衝動就從哪裏起步。

6、説幹就幹,立即將想法付諸實施,在幹中摸索,逐步確定發展方向。

7、不要怕自己的項目與別人撞車。

其實,任何人的項目都有其不足之處,你的創業,就從別人的不足之處下手,以此做到“標新立異”。

8、不要怕失敗。

失敗並不恥辱。任何人都有過失敗。成功和偉大建立在失敗之上。

9、創業之初不要大投入。

網絡創業不在於硬件,主要在於“軟件”,在於個人的智慧和勤奮。用錢之道是創業基本功。

10、要長期在互聯網潛水,熟悉互聯網。

至少要做到對互聯網的一個方面或多個方面的深入瞭解,建立在那個方面的話語權。

11、原則上,互聯網的什麼項目都可以搞,關鍵看你怎麼搞。

互聯網創業最需要的是創意,尤其在中國。

12、不要追逐所謂的“熱門”或“冷門”。

個人創業就要盡顯個人的特色和風采,想怎麼幹,就怎麼幹。

13、要有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和心理準備。

尤其要堅定創業的信念和信心,練就排除各種干擾的能力。

大學生創業優秀心得體會大學生創業優秀心得體會

14、多學習網絡創業成功者的經驗。

同時要善於總結自己的經驗和教訓。善於摔倒,更善於爬起!

15、在網絡創業的打磨中,注意結交志趣相投、能力互補的網友,做好自己事業未來大發展的人才團隊儲備。

關於網絡創業,眾説紛紜,有“困難論”,有“容易論”,見仁見智,不一而足。但對於網絡創業者,要有自己的主見。

其實,沒有哪裏創業是容易的,無論是網上還是網下。關鍵在於對“創業”和“成功”的理解。在網下,擺個小攤,賺幾個錢,就能算成功?也能算創業?

縱觀網上網下,誠心而論,還是網上創業比較容易。尤其在我國今天,物價、房價都很高的背景下,網下創業的成本已經很高,非一般人所能承受。所以,網上創業實際已經成為個人創業的最佳選擇。一台電腦,“揭竿而起”!互聯網已經成為最適合個人創業的場所。再説,在網絡飛速發展的今天和未來,互聯網已經呈現了無數的機遇,是網絡創業的大好時光。

互聯網創業成功的個人非常多,尤其許多不見經傳的成功者,要比出名者多得多。

互聯網創業將成為未來人的必修課,因為未來是全面的互聯網時代,是連接時代,是雲時代,任何事業都將與互聯網有關。所以要從現在做起,打基礎,懂得互聯網,駕馭互聯網,做互聯網時代的主人。

我們認為,大學生進行網絡創業,應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來定。如果缺乏資金,最好是先工作,再考慮創業,也可以在工作之餘兼搞創業。

至於在校大學生,創業可以暫緩,但可以做一些網絡創業的先期準備工作,例如對互聯網進行了解,網絡創業知識的瞭解,別人成功創業經驗的瞭解,創業項目的考慮,網站的籌劃、構建等等,在畢業後再大張旗鼓、專心致志地進行網絡創業。創業在任何時候都不為晚,因為機會在任何時候都存在。

大學生創新創業心得怎麼寫 篇五

解放思想,創業創新不能只是説説就行了,而是應該落實到自己的具體行動上來,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我覺得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業創新要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勤於學習。

應時刻不忘學習,正所謂“學海無涯”。首先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活到老學到老,利用休息時間、利用工作之餘,切實做到工作學習兩不誤。

2、善於思考,崇拜思考。

“學而不思則惘”,一個人僅僅學習而不思考,那將等於什麼也沒有學到。思考是一種能力,要根據掌握的第一手資料,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按照正確的方法進行加工,吸其精華,棄其糟粕,轉化為自己的東西。

3、勇於實踐。

就是要牢固樹立“重在行動,貴在落實”的理念,要將學習與行動結合起來,目的是要促進發展。從中發現自己的好處與不足,以便更好的認識自己,從而做到更好。

4、敢於轉變。

我們在工作的過程中,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人,面臨着各種考驗,一定要認真總結。從不同人的身上接觸到不同的知識,轉變自己的觀念和思想,不能一成不變,要吸收和學習別人好的思想和觀念,擴大自己的眼光和知識面。

腳步達到的地方,眼光可以達到;眼光達不到的地方,思想可以達到。只要我們勤學習、善思考、勇實踐、敢轉變,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將所學所思在實踐中運用、在實踐中檢驗、在實踐中昇華,從自身做起,認真履行職責,我們的校園一定會更美好,社會一定會更穩定、更和-諧。科學發展觀就是被喚醒的大自然的基因模式,它不是一個人的文化,裏面不存在個人理念,它是大自然自身發展的一條道路。

創新創業心得體會例文集萃篇二

通過學習創新創業一課,令我對大學生創業有了不一樣的看法。新世紀是一個創新的世紀,未來社會迫切需要的是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人才。大學生作為高等教育的主體,作為社會向前發展的源動力,必須與知識經濟時代發展要求相適應,具有較強的創新創業能力。

創新,是一種能力的培養。每個人都對發明有所瞭解,發明是在無前人引導的情況下為了生活的需求而做出一些東西,一般人難以做到。而創新卻不是這樣,它不需要我們整天抱着頭的空想去做出一些連科學家都難以做出的東西,它只需要我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將一些已有的東西做一些改動,來適應我們的需求。創業,是就業的形式。他是創業者通過發現和識別商業機會,成立活動組織,利用各種資源,以創造價值的過程。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創業,創業的路上需要我們能夠擔當更多的責任和風險,就像馬雲所説“今天很殘酷,明天很殘酷,後天很美好,但大多數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初升的太陽。”但是追逐夢想是幸福人生的起點,為了理想去奮鬥,就需要認識創業、準備好創業的素質,提前進行創業的演練。

大學生創業的現狀 篇六

一、大學生創業影響因素

(一)大學生創業主觀意願因素麥可思公司近年來對大學生創業情況進行了調查顯示,大學生創業意願近年來有一個明顯的變化,28屆畢業生創業率為1%,2012年接近3%,但與國外相比還差得很多。徐小洲認為創業社會資源、創業知識準備、創業機警性是影響大學生創業積極性不強的主要因素。劉海鷹認為,卓越導向和成長導向是影響大學生創業的重要因素,而利益追逐、個體的年齡、性別差異對創業沒有顯著影響。楊立安認為,由於創業對於我國大學生來説還是新鮮事物,瞭解的不多,成功經驗不是很豐富,因此導致大學生創業積極性不是很高;薛丹認為,目前我國大學生創業的現狀是:在創業時具備足夠的激情,但創業知識等方面的積累不夠,市場風險意識不夠。

(二)大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因素杜永紅、蘇益南通過實證調查認為,大學生創業者的自身素質構成是影響大學生創業成功的關鍵,特別是人格特質中的能力和個性以及溝通、分析決策、人際交往等方面[3];徐小洲、嚴建雯認為,大學生創業資源、機會、創業自我效能、家庭環境影響、大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等都是影響大學生創業的因素。馬淑文通過實證研究認為,商業機會、創業團隊和創業資金會對創業造成影響。筆者認為,創業教育是一項實踐操作性很強的學科,我國高等教育無論從教材建設、師資隊伍配備、實踐教學環節體驗方面都缺乏實踐體驗環節,大學生缺乏有經驗的指導和教育必然缺乏對創業的深層次認識和理解,導致片面認為只要有激情、毅力就可以創業的思想。

(三)創業政策和創業教育因素曹潤林認為,在政策的扶持方面還存在財政專項資金較少、税收激勵不足、融資政策體系乏力、政策統籌不成體系的問題;在創業教育方面存在課程體系、師資、指導缺失等問題。張科偉認為,國家鼓勵創業政策缺少具體實施方案,很多很難落到實處,在經營領域、融資渠道等方面還缺乏具體的優惠政策。在創業教育方面大多數高校對於大學生創業存在認識上的偏差,缺乏足夠的重視,在課程建設上缺乏系統的體系,師資力量上缺乏專業型等問題。此外,餘嵐等研究認為,影響大學生創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可以採取層次分析法對影響大學生創業的因素進行系統、有層次的分析。創業教育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應着眼於與校園文化活動相結合、與教學活動相結合、與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相結合、與實習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筆者認為,大學生創業積極性不高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大學生自身認識模糊以及家庭和社會對於創業認同度低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高校不積極作為的原因。主要表現在高校對大學生創業的意識不強、具有專家化的師資隊伍欠缺、課程體系和有效的操作模式欠缺、教育實踐性不足。要達到切實提高大學生創業能力的目的,就要從學校入手,找到問題的根源,做到有的放矢。我們也可以採用多元線性迴歸分析方法對影響大學生進行創業因素分析,除了要考慮個體人格特質等主觀因素的影響外,客觀因素對創業的影響也不容忽視。應注重實證研究與定量研究的價值取向。

二、促進大學生創業的措施

可以採取以下措施進一步提高大學生創業能力:高校要強化對創業能力教育,聘請專業教師,開設必修課程,切實改變“重形式,輕實效”的現狀;建立相應的保障機制,加強投入;轉變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模式,積極引導學生從實踐中汲取營養,加深對社會及職業相關知識的認識和了解;建立個性諮詢室等方式。教育要克服功能窄化,不夠系統現象,樹立全程化服務意識。從創業能力教育理念與思路引導入手幫助學生進行全程化的規劃;同時要從幫助大學生樹立創業能力理念入手,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創業能力在個體成長中的重要作用。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討的問題筆者認為,國內大學生創業問題的研究尚需從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深入研究探討。

1、大學生創業問題重視不夠。

2、大學生創業理論體系尚需完善目前國內學者對於創業的研究雖然説已經基本囊括了和創業相關問題的,從總體上來説成果非常豐富,但內容的深度和獨創性明顯欠缺。

3、大學生創業教育內容和方式。

4、對於大學生創業環境的研究。

大學生創新創業心得怎麼寫 篇七

似乎對於大學生而言,沒創過業就不是大學生活。那麼,創業到底離我們有多遠?其實,它就在我們身邊。

“互聯網+”時代的出現,踩低了創業的門檻,APP、淘寶店等等,只要你有好的想法,世界從來不缺“舞台”。

一、創業,到底是什麼?

大學生創業課,讓我明白了什麼是創業?創業是創業者對自己擁有的資源或通過努力對能夠擁有的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從而創造出更大經濟或社會價值的過程。而大學生創業呢?則是一種以在校大學生和畢業大學生的特殊羣體為創業主體的創業過程。

二、創業,多問為什麼?

在我看來,大多數大學生創業的“初心”,可能不是為了賺多少錢,而是把創業當成一種樂趣,一種鍛鍊能力、獲取經驗的學習過程。但不論出於哪種原因,既然你做出選擇,你就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因為創業是艱辛的,我們往往半途而廢。所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迷惘、彷徨的時候,多問問自己,創業是為了什麼?

三、創業,我們怎麼做?

(一)厚積薄發,步步為營

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創業前,一定要打好基礎,瞭解行情,廣泛地佔有資料,做到知己知彼,必要時,我們還應低下頭來,向前輩“取經”,不斷磨練自己,提高自身能力。此外,創業要有憂患意識,這一秒成功了,別沾沾自喜,因為下一秒,可能就是失敗。所以,創業要穩紮穩打,步步為營。所謂“錯一步,步步錯”,一步走錯,就可能毀了你的“帝國”。

拿公司註銷來説吧,上了大學生創業課後,我才明白,公司註銷是多麼的重要。如果你沒能打好這方面的基礎,匆匆創業,那你可能會吃大虧。公司不想要了,要記得註銷,如果放任不管,將會對個人信用記錄、再註冊公司造成很大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註冊資本太高,也會給公司註銷帶來困難)

(二)實事求是,量力而行

大學生創業課,讓我明白了:“創業只要靠激情就能成功的年代已經過去。”我們大學生創業往往白手起家,經不起反覆的失敗和折騰。摸着石頭過河,顯然不能成為我們的選擇。所以創業應該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做實際情況能做到的事情,不可眼高手低。

拿電影行業來説吧,對於大學生而言,製作大型電影,顯然不切實際,但“微電影”卻是很好的選擇。在這個“微文化”的時代,“微電影”橫空出世,它擁有廣泛的受眾,只要你有好的點子、些許的資金和人力,不用明星助陣,也能

在這片“舞台”上展翅飛翔。

(三)攜手邁進,合作共贏

一個成功的創業者,往往也是一個可以調動團隊潛能的領軍人物,他必須具有影響他人的能力,能夠讓合夥人、周邊員工心甘情願地跟隨自己去為理想而奮鬥。只有攜手邁進,才能合作共贏。

在我國經濟生活中,有一種“龜兔雙贏理論”。龜兔賽了多次,互有輸贏。後來,龜兔合作,兔子把烏龜馱在背上跑到河邊,然後烏龜又把兔子馱在背上游過河去。這就是“雙贏”,競爭對手也可以是合作伙伴。俗話説:“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想成就一番大事,必須靠大家的共同努力。縱觀古今中外,凡是在事業上成功的人士不都是善於合作的典範嗎?

四、結語

大學生往往對未來充滿希望,他們有着年輕的血液、蓬勃的朝氣,以及“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但由於經驗欠缺、能力不足、意識偏差等原因,導致創業成功率明顯偏低。所以,創業指導老師有言:“我們不要草根,精英才是我們的選擇”。而身為“草根”的我們,縱使創業,也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那麼,創業真的這麼難嗎?我們能成功嗎?

人的能力如同地下的煤,需要去發現它並開發出來,這樣它才有機會發光發熱。生命因為有限所以寶貴;因為有限,所以才要不懈努力。努力過後,我們才有資格説:“創業真的很難!”

我始終相信“年輕沒有失敗”,為什麼我們不趁年輕,去嘗試創業呢?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我們的創業道路仍然遙遠。大學生創業也許只邁出了人生創業的“一小步”,可又有誰知道,昨天的“一小步”,會是明天的一大步呢?

大學生創業的現狀 篇八

一、當前大學生創業現狀

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而創業作為緩解大學生就業難的一種形式也面臨不容樂觀的態勢。當前大學生創業難的現狀主要有以下幾點:

1、大學生普遍意識到就業形勢嚴峻

社會在不斷得進步,經濟在不斷地發展,但這並沒有使得大學生的就業率也得到相應的提高。目前,無論是因為社會輿論對高校學生的引導,還是周圍學生的現實遭遇,都使得大學生較為清醒的認識到自己就業所面臨的嚴峻形勢,就業難也已成為高校師生普遍認同的現狀。

2、大學生自身能力及經驗不足

多數大學生在校期間只注重學好專業課,不注意拓寬知識面。顯然,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創業者不僅社會經驗有限,工作經驗欠缺,對市場特點、產品營銷方式等了解不深,而且缺少企業經營管理能力,通常難以解決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複雜問題,也難以準確分析並把握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3、大學生並不把自主創業看作最好的就業途徑

雖然大學生普遍意識到創業這種形式是解決就業的一種出路,也有創業的衝動和意願,但是從我國當前的狀況來看,選擇自主創業的高校畢業生仍然偏少,他們寧願選擇就業而非主動創業。

4、大學生創辦的企業科技含量低且成功率不高

儘管國家出台了優惠政策引導大學生自主創業,還有很多大學生在校參加了關於高新技術方面的自主創業計劃大賽,但目前大學生所創企業大多科技含量低。在初涉社會時,選擇啟動資金少、容易開業且風險相對較小較容易操作的傳統性行業也是合理的。只要具備一定的條件之後,才敢有人從事軟件、網絡等高科技行業。而無論是傳統行業還是高技術行業,大學生自主創業整體上的成功率也較低。

二、當代大學生創業難的原因分析

大學生創業難有着諸多因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從社會大環境來看,大學生的創業所需要的國家各級政府、企業各界及社會輿論等方面的支持還不夠

在政府支持層面,目前給予自主創業的高校畢業生的扶持,主要是簡化審批手續,免費提供政策、法規和信息諮詢服務以及減免徵税等。在社會輿論層面,關注的焦點是大學生的就業,學校為提高就業率,對學生創業並沒有採取全力支持的態度。

2、從高校內部環境來看,創業氛圍相對不足,創業教育普遍缺失

目前很多高校還沒有充分認識到學生創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高校當前普遍缺乏對創業的政策支持和文化營造,更多的只是把創業作為學生自我的一種發展選擇。高校的就業指導中心,更關注的也還只是學生的就業問題而非創業問題。單純重視就業教育、就業指導,教育內容大多侷限於階段性的創業計劃競賽。而對學生自我創業意識和企業家精神的培育,以及對投資項目論證、資金籌措、產品技術、質量管理、市場開發、人際關係、商業法規和政府相關政策等方面的內容涉及較少。在這種狀況下,對於大學生創業的教育也普遍缺失,大學生很難從學校獲得系統的素質培養和全面的能力提升。

3、從大學生的家庭環境來看

一方面許多家庭無力支持大學生創業,難以提供相應的條件和環境;另一方面一些家庭採取保守的態度,反對大學生創業。大多家長都認為大學生要以學習為重,不宜過早到社會上創業。他們認為在校生到社會上創業必然要分散精力,不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學業。此外,條件較好的家庭畢竟是少數,無論是從精神上還是從資金上,眾多家庭也確實難以提供理想的幫助。

4、從大學生自身來看,往往缺乏創業成功的綜合素質

一方面是創業知識的積累不足。儘管他們掌握了一定的理論知識,但這些知識要麼難以運用到之後的工作中,所學非所用,要麼理論缺乏實踐,產生脱節難以發揮作用。另一方面創業思想和心理準備不足。創業需要一定的膽識和冒險精神,而更多的學生傾向於安穩的工作和生活,加上新世紀良好環境的成長培養,他們也大多缺乏獨立精神和堅強意志,依賴性較強。

三、當代大學生創業難的解決對策

大學生這一充滿活力和希望的羣體,始終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並被寄予厚望,他們的創業活動也引起了社會各方面的關注。本文認為要解決大學生創業難得問題,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1、政府加大扶持力度,營造良好的社會創業環境

首先,政府應出台更多的創業政策,利用各種經濟的、行政的、法律的宏觀調控手段完善創業的制度環境,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更為有力的政策支持,推出針對大學生創業的各種優惠政策。其次,大眾傳媒機構應強化創業觀念,積極配合國家政策,大力提倡創業觀念,培育創業文化。再次,社會各界應伸出援手,給予大學生更為寬鬆的創業環境,讓他們在就業中學會創業並以創業帶動就業,尤其是提供條件使其獲取創業經驗或獲得業界內人士的指導和幫助。

2、完善高校的校園創業教育

校園教育,對學生的一生髮展至關重要。一方面要大力營造校園創業氣氛,建立創業支持體系,創建創業園區,爭取相應的基金,為創業者提供相應的政策優惠。另一方面要加強創業觀念教育,積極幫助大學生轉變傳統的就業觀念,開展創業教育,培養創業精神,使大學生畢業以後能夠大膽地走向社會。另外,要培養世紀的創業型人才,我們必須消解人才培養“格式”和同一化標準。

3、獲得有力的家庭支持

家長對於大學生的自主創業之路有很大的影響,大學生剛步入社會,家長依舊是最值得信賴的對象,家長的意見和支持是極大的創業動力。因此,家長要積極轉變自身觀念,並及時幫助子女轉變就業觀念,使其積極適應多樣化的就業趨勢,並大膽創業。同時,家庭還應給予子女適當的各方面支持,使家庭成為子女創業的有力後盾。

4、提升大學生創業素質與能力

我們不要讓學生認為是由於找不到工作才不得不創業,讓學生被動的就業意識轉化為主動的行為,將創業作為自己的職業選擇,敢於創業,善於創業。這樣才能開發學生的潛能,強化實踐技能,提高生存能力和競爭能力。一方面,學校、家庭要採取措施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和素質,另一方面,有創業意願的學生自己也要有針對性的、全面系統的提升自己,包括自身修養、市場能力、領導能力、社會經驗等等方面。

四、總結

總之,創業是新形勢下大學生就業的一個途徑之一,不僅有利於個人,還有利於社會發展。而更重要的則是體現了一個社會朝氣蓬勃、不斷進取、積極創新的精神和氣度。家庭、學校、政府和社會,都應當積極行動起來,鼓勵和幫助大學生創業,實現自身的發展、推動社會的進步。

大學生創業的現狀 篇九

一、大學生創業現狀

目前,大學生創業現狀主要包括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的因素,主觀因素包括家庭因素、自身心理、能力因素等,客觀因素包括學校創業教育、創業基地建設等因素。

(一)家庭父母的傳統觀念影響大學生的創業發展

在大學生的就業過程中,大多數家庭仍舊沿襲傳統就業觀念,認為大學畢業後就應該進入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工作。因此對大學生創業不僅不支持,而且還極力反對、阻止,造成大學生創業的積極性受到挫折。有的家庭對大學生創業存在錯誤認識,認為創業就是做“生意”,是沒有上過大學才會從事的工作,是維持生計的一種行業。有的家庭經濟上存在困難,不僅不能提供創業上資金的支持,而且還需要大學生畢業後掙錢補貼家用,從而導致大學生放棄了創業的想法[2]。

(二)大學生的自身素質和能力影響創業的發展

大學生在大學學習過程中,大部分還是以大學課程理論知識為主的被動學習,不注重自身創業思維和能力的培養。大學生長期生活在校園裏,與社會相脱節,缺乏創業經驗,創業過程中存在盲目性,加上部分大學生心理素質不強,抵抗挫折的能力較弱,一些自認為學習好又是學生幹部的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存在過於自信、樂觀等問題,從而在經歷創業失敗後一蹶不振,最後放棄創業的想法。

(三)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發展滯後

國家雖然已經在政策層面上對創業提出了要求,但是我國高校以及高校之間在創業教育方面還存在較多的差距,與發達國家相比起步也較晚。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重點院校在創業教育方面走在前列,創辦了各種創業大賽等活動,促進了大學生創業的熱情。還有很多院校雖然也在逐步開展創業教育和創業大賽,但是成效並不明顯。一些院校雖然重視創新創業教育,但是在創業教育和課程設置上存在不足,師資力量也顯得薄弱,沒有完整的教育課程體系。

(四)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平台和環境不佳

為了提高大學生開展創業活動,政府、高校應該建立有利於大學生創業的孵化基地和融資環境。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是提升大學生創業成功率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證創業教育質量的重要因素。我國在國家創業政策的推動下,創業孵化基地數量上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但是在質量上並未得到突破。一些高校對其缺乏清晰的功能定位和完善的運行機制,孵化器平台硬件設施配套不齊,與市場需求脱節,對孵化器平台的運營沒有制定政府、企業、高校相互協調、相互支持的機制,致使孵化器平台建設未得到社會資源的有效支持。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困境的應對措施

(一)加大大學生自主創業教育力度,深化創業教育模式改革

基於大學生創業傳統觀念的認識缺陷,首先高校在創業教育上要轉變家長、大學生對創業的錯誤認識,使大學生創業能被普遍認可。其次,要加快教學方法的改革,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加大案例討論、創業模擬等實踐環節的比重,提高學生創業中所應具備的'思考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要對創業課程進行更新,要把創業類課程作為創業教育的總體目標,包括創業知識類、創業技能類、創業意識類和創業心理類等課程。通過課程教學,提高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技能,增強大學生心理素質和抗挫折能力。第四,在創業課程教學之外,還應進一步加強創業實踐能力的培養,舉辦各種創業培訓和大賽,邀請企業家參與學生創業課堂中來,提供學生必要的創業諮詢、創業信息和創業技術等內容。

(二)完善大學生創業地基和孵化平台的建設

高校要加快創業地基、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充分利用已有資源建立一批大學科技園、創業園,搭建好大學生創業孵化的平台。首先要制定孵化平台的運行機制,通過優化團隊選拔,選出一批優秀的管理團隊參與孵化平台的運行管理,構建場地使用、導師指導、資金支持、政策諮詢等內容的服務和管理體系,要將創業的虛擬性轉變為真實性,推進創業市場化,積極引入社會資源。其次,加大政府、高校與企業聯動共建的外部協同,讓企業參與孵化平台建設,實現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充分發揮政府、高校、企業三方的主體作用[3]。

(三)優化融資環境和政策扶持

大學生創業融資是決定能否順利開展的首要條件,作為高校、政府等各級部門要加大對大學生創業資金的扶持,多方籌措創業的啟動資金。考慮到大學生創業的特殊性,各部門應建立風險投資體系,為大學生提供小額貸款並儘可能提供便利,制定簡化貸款的資助政策和門檻限制。作為高校,要儘可能為大學生提供融資渠道,也可通過設立大學創業基金,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4]。另一方面,要優化創業政策的扶持力度,比如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免費的技術服務、政策諮詢服務、創業能力培訓服務等,還可以為大學生創辦的企業減免税收,為大學生創辦的企業提供信息支持,構建國家級、省級和校級創業信息網,保證大學生創業順利進行,促進大學生企業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