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具有教育意義幼兒小故事【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14W

具有教育意義幼兒小故事【精品多篇】

有教育意義的勵志故事 篇一

《請看我多次跌倒後又站起來》

曼德拉在擔任總統期間,曾有人批評他在處理南非艾滋病的問題上,重視不夠,既沒有提供急需的藥物,也沒有提供治療金補助,導致了很多人的無謂死亡。面對民眾的批評,他沒有遮遮掩掩,而是很坦率地向公眾道歉説:“我那時的確只關心國家建設,而沒有注意到其他的事情。”

又有一次,曼德拉乘坐一架小型螺旋槳飛機去納塔耳演講。當飛機快降落時,有一個發動機壞了。當時,飛機上的很多人都驚恐不安,只有曼德拉在靜靜地看着報紙,氣定神閒,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飛機最終安全着陸後,當曼德拉和同行的《時代》雜誌編輯斯坦格爾回到車上時,斯坦格爾問他:“你當時真的不害怕嗎?”曼德拉馬上坦率地回答説:“天哪,我剛剛害怕極了!但是作為一個領袖,我不能讓人們知道這點,為此,我當時不得不裝一下門面。”

一直以來,在南非民眾的心目中,曼德拉是一個神一般的人物,是一個聖人,是不會犯錯誤的。面對民眾對他的頂禮膜拜,素有自知之明的曼德拉,多次公開坦率地提醒他們説:“我不是一個聖人,我也會犯錯誤,而且犯過很多錯誤,但我來到人們當中,又總是不得不裝成聖人的樣子,這實在是無奈之舉。我希望你們在評判我時,不要看我站得有多高,而要看我多少次跌倒了,又重新站起來。”

這就是曼德拉,雖然貴為總統,又是世界級的偶像,但對於自己的失誤和缺點,他都能坦率地面對,毫不掩飾。這,正是他的偉大之處。坦率地面對自己的不足,這樣,你反而會贏得別人更多的尊重和支持。

作為南非的領袖人物,曼德拉勇敢地面對民眾的批評,並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歉意,這樣的做法不僅沒有降低自身形象,反而因為內心坦蕩增強了公眾對他的信任,這或許就是曼德拉的過人之處吧。

具有教育意義的故事 篇二

人生必須渡過逆流才能走向更高的層次,最重要的是永遠看得起自己。

有一天某個農夫的一頭驢子,不小心掉進一口枯井裏,農夫絞盡腦汁想辦法救出驢子,但幾個小時過去了,驢子還在井裏痛苦地哀嚎着。

最後,這位農夫決定放棄,他想這頭驢子年紀大了,不值得大費周章去把它救出來,不過無論如何,這口井還是得填起來。於是農夫便請來左鄰右舍幫忙一起將井中的驢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

農夫的鄰居們人手一把鏟子,開始將泥土鏟進枯井中。當這頭驢子瞭解到自己的處境時,剛開始哭得很悽慘。但出人意料的是,一會兒之後這頭驢子就安靜下來了。農夫好奇地探頭往井底一看,出現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驚:當鏟進井裏的泥土落在驢子的背部時,驢子的反應令人稱奇──它將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後站到鏟進的泥土堆上面!就這樣,驢子將大家剷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數抖落在井底,然後再站上去。很快地,這隻驢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後在眾人驚訝的表情中快步地跑開了!

教育意義:就如驢子的情況,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時候我們難免會陷入“枯井”裏,會被各式各樣的“泥沙”傾倒在我們身上,而想要從這些“枯井”脱困的祕訣就是:將“泥沙”抖落掉,然後站到上面去!

有教育意義的勵志故事 篇三

春秋時期,有一位名醫,人們都叫他扁鵲。有一天,扁鵲巡診去見蔡桓公,他站在蔡桓公身旁細心觀察他的面容,然後説道:“我發現君王的皮膚有病。您應及時治療,以防病情加重。”蔡桓公不以為然地説:“我一點病也沒有,用不着什麼治療。”十天以後,扁鵲第二次去見蔡桓公。他察看了蔡桓公的臉色之後説:“您的病到肌肉裏面去了。如果不治療,病情還會加重。”蔡桓公根本不理會扁鵲的話。又過了十天,扁鵲第三次去見蔡桓公。他看了看蔡桓公,説道:“您的病已經發展到腸胃裏面去了。如果不趕緊醫治,病情將會惡化。”蔡桓公仍不相信。又隔了十天,扁鵲第四次去見蔡桓公。兩人剛一見面,扁鵲扭頭就走。蔡桓公很奇怪,心想:今天扁鵲怎麼沒有説我哪裏有病呢!於是,連忙派人去找扁鵲問原因。扁鵲説:“一開始蔡桓公皮膚患病,用湯藥清洗容易治癒;稍後他的病到了肌肉裏面,用針刺術可以治好;後來病患至腸胃,服草藥湯劑還有療效。可是目前他的病已入骨髓,人間醫術就無能為力了。”五天過後,果然蔡桓公渾身疼痛難忍,連忙派人請扁鵲來治病。可是扁鵲已逃往秦國去了。蔡桓公這時後悔莫及,最後在痛苦中死去。

小朋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得了病,要及時治療,以防止病情嚴重,小病發展成大病。這個故事同時也説明小錯誤不及時改正,將來會釀成大錯的道理。

有教育意義的勵志故事 篇四

無能與無情

在一次夏令營活動中,一個二年級的小女孩眼巴巴地看着一個煮雞蛋發呆,阿姨問她:“你不愛吃雞蛋嗎?”愛吃。“小女孩説,”那你怎麼不吃呢?“這個雞蛋和我家裏的不一樣。”女孩面帶難色。她説:“我家的雞蛋是白色的,軟軟的,好咬,這個雞蛋太硬,咬不動。”

有人問孩子們:“你們知道雞蛋是從哪裏來的嗎?”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説:“從冰箱裏拿出來的。”

有一位剛入大學的大學生,媽媽在家把他的衣服編上號,哪天穿哪件衣服都寫得清清楚楚。一天,天氣突變,很冷,可這個學生依然按照媽媽的編號穿衣服,只穿了件很薄的衣服,結果感冒了。

20xx年秋季開學,南京大學出現了一條新聞。某縣一位女宣傳部長親自把女兒送到了大學,並帶來了兩個女青年作女兒的“高級保姆”。媽媽離開學校時給女兒留下了三大件:手提電腦、彩屏手機、隨身聽。在學校因為她太嬌氣,與別人又格格不入,在與別人交往時困難重重,因此,她處處感到自卑。

還有一個女孩考上了北京一所大學,到校報到的第一天晚上就給千里以外的媽媽打電話,説這裏蚊子多,自己又不會掛蚊帳怎麼辦?

一位媽媽説,平時我對兒子關心得無微不至,可兒子對我卻非常冷淡。我過生日那天,朋友往家裏打電話。恰巧我不在家,兒子接的電話,朋友告訴他:“今天是你媽媽的生日。”兒子冷冷地説:“我媽過生日,關我屁事!”聽了這話,我的心都傷透了。

一位下崗女工,知道兒子喜歡吃大蝦,咬咬牙從市場上買來了大蝦,做好端上桌,看着兒子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捨不得動一筷。眼看兒子吃完了飯,媽媽忍不住想嘗一下剩下的蝦——“別動!”13歲的孩子説,“那是我的。”這位媽媽在講述這件事時,眼裏含滿了淚水。

點評:以上這幾個小故事,表現了當前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個誤區,就是對孩子過度保護過度溺愛,其結果使孩子變得無能和無情。這不是孩子的錯,而是家長教育的錯。

具有教育意義的故事 篇五

那天,操場、菜園和水塘被雪連成了一個整體。

矮了許多的籃球架被雪團打得“啪啪”作響,卷地而起的雪粒雪團嗆得人睜不開眼張不開口。臉上像有無數把細窄的刀在拉在劃,厚實的衣服像鐵塊冰塊,腳像是踩在帶冰碴的水裏。我們擠在教室的。屋檐下,不肯邁向操場半步。歐陽老師沒有説什麼,面對我們站定,脱下羽絨衣,線衣脱到一半,風雪幫他完成了另一半。“在操場上去,站好!”歐陽老師臉色蒼白,一字一頓地對我們説。誰也沒有吭聲,我們老老實實地到操場排好了三列縱隊。瘦削的歐陽老師只穿一件白襯褂,襯褂緊裹着的他更顯單薄。後來,我們規規矩矩地在操場站了五分多鐘。在教室時,同學們都以為自己敵不過那場風雪,事實上,叫他們站半個小時,他們頂得住,叫他們只穿一件襯衫,他們也頂得住。

教育意義:正如生命中的許多傷痛一樣,其實並不如自己想像的那麼嚴重。如果不把它當回事,它是不會很痛的。你覺得痛,那是因為你自以為傷口在痛,害怕傷口的痛。

具有教育意義的故事 篇六

青巖寺想必很多人都熟悉,是觀世音菩薩宣講佛理度化大眾的場所。現在的青巖寺絕大多數的寺院是人造的景觀,實在造得不錯,引來了眾多的旅遊者,門票、香火、功德錢,還有吃住等等,為地方的經濟發展着實帶來了可觀的效益。

我曾去過青巖寺一次,實在為比肩繼踵的遊客們的拜佛熱誠所感動:那真是見佛像納頭便拜,立即做出功德!看見他們,我在想他們匆匆來到這青巖寺是幹什麼呢?應該受到佛家的教育才對呀。青巖寺的核心就是老母洞裏的“歪脖老母”。老母給人們的開示,大家領悟了多少了呢?我看沒有領悟。原因不是別的,大家忙於禮拜佛像,並沒有受到教育,沒有領會觀音老菩薩的良苦用心啊!

據説,觀世音在南海被佛家弟子們請到這裏的時候,在洞府口發生了問題:府口狹窄,幾經選擇角度,聖體的頭部都無法進洞!於是有人就信口開個玩笑説,觀音老母能歪一下脖子就會沒問題了。沒想到,話音剛落,老母的脖子竟然真的歪向一旁,給大家的請進提供了方便。但遺憾的是,大家高興之餘,忘記了請歸正,於是老母的脖子就一直歪了下來,成了永遠的“歪脖老母”。

這種説法我認為不對。

佛學是講究以像表法的,這個故事明顯掩蓋了塑造這尊觀音聖姿的良苦用心。看看寺院裏的佛像吧!佛像沒有一個不是向人們進行法理演示的。諸如,大肚彌勒佛……這裏就不多説。老母是觀世音所化,他的法身姿態必然是以身示法。那麼他示的是什麼法呢?很明瞭,他要告訴人們:當我們不能改變世界的時候,就改變一下自己!因為無法進洞府,他只是簡單地把頭歪了一下就進來了!看,這就是佛法。很簡單,一個小小的姿勢改變,就幫助大家完成了一件大事情!他的教義是辦大事,不一定要去千辛萬苦地去畫蛇添足;有時候小小的點睛之勞,就會成就大事業。這就是佛陀的教育。

可見,改變自己很重要。我們既要改造世界,也要改造自己。有時改造自己,就是改造世界呀!

我奉勸去青巖寺的朋友們,再拜老母的時候,好好體會一下佛學的圓融教育,在現實社會上,及實地調整自己的心態,調整自己的思想以適應社會。

有機會真想再去拜見“歪脖老母”一次,真想問問這位大慈大悲的專家,我的領悟對不對?

有教育意義的勵志故事 篇七

1927年,美國阿肯色州的密西西比河大堤被洪水沖垮,一個9歲的黑人小男孩的家被沖毀,在洪水即將吞噬他的一剎那,用力把他拉上了堤坡。

1932年,男孩八年級畢業了,因為阿肯色的中學不招收黑人,他只能到芝加哥讀中學,家裏沒有那麼多錢。那時母親做出一個驚人的決定--讓男孩復讀一年。她則為整整50名工人洗衣,熨衣和做飯,為孩子攢錢上學。

1933年夏天,家裏湊足了那筆血汗錢,母親帶着男孩踏上了火車,奔向陌生的芝加哥,母親靠當傭人謀生。男孩以優異的成績中學畢業,後來又順利的讀完了。1942年,他開始創辦一份雜誌,但最後一道障礙是缺少先隊500美元郵費,不能給訂户發函。一家信貸公司願借貸,但有個條件,得有一筆財產做抵押。母親曾分期付款好長時間買了一批新傢俱,這是她一生最心愛的東西。但她最後還是同意將傢俱做了抵押。

1943年,那份雜誌獲得巨大。男孩終於能做自己多年的事了:將母親列入他的工資花名冊,並告訴她算是退休工人,再不用工作了。那天,母親哭了,那個男孩也哭了。

後來,在一段反常的日子裏,男孩的一切彷彿都墜入谷底,面對巨大的困難和障礙,男孩已無力迴天。他心情的告訴母親:“,看來這次我真要了。“

“兒子,”她説,“你試過了嗎?”

“試過。"

“非常努力嗎?“

“是的。”

“很好。”母親果斷地結束了談話,“無論何時,只要你努力嘗試,就不會失敗。”

果然,男孩渡過了難關,攀上了的巔峯。這個男人就是馳名世界的美國《黑人文摘》雜誌創始人,約翰森出版公司總裁、三家無線電台的約翰·H·約翰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