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新教育雜誌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54W

新教育雜誌

新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篇一

最初聽説“新教育”是在一個少兒美術教育培訓會議現場。當時是一位美術教育專家提到了這一名詞。當然,那時我對“新教育”這個概念還不是非常瞭解。直到12月我們到日照學習,參觀了日照兩所國小的“新教育理念”的成果展示,我才第一次對“新教育”有了具體的感官上的瞭解。

參觀了“新教育”的成果展示,我才更深一層的認識到,現代所需的教育,已經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課本上的知識,不僅僅是依靠成績來評價一個孩子是否優秀。而是可以從其他很多方面來衡量。“新教育”也不再是將學生課本知識歸納為“語文、數學、英語等等……”而是添加了更多人性的,鄉土性的,等待人們開發研討的更多課程內容。比如”節日課程,地方民族課程”等。這些新課程,新教育,不僅僅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空間,也給教師提供了很大的自身上升空間。讓我們這些教育者看到了教育的新未來。

《新教育》這本書由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編寫。很詳細的將“新教育”的內容講解給大家。在本書序言部分,作者號召我們這些教育同仁們,“帶着使命帶着愛”出發,為教育事業而奮鬥。其中有這樣一段話,讓我深深感動。“走在由夢想而理想的道路上,我們經歷了不知凡幾的挫折,我們承受了種種不為人知的誤解,為什麼我們從未退縮,為什麼我們的同仁越來越多?——使命!是一種為重建心靈鳳凰涅槃的使命!是一種以生命為筆不懈書寫的使命!是一種讓教育生活幸福完整的使命!是一種對中國教育添磚加瓦的使命!”

通過這個簡短的序,讓我感受到了教育者身上的那份責任,那份愛,還有那份使命。是站在同一層次上的人,才可以理解的。彷彿我們終於得到了戰友的支持和鼓舞。

讀了朱永新教授寫的《新教育》,它引領我更好地解讀新教育,走進新教育。在書中,我明白了理想的德育應該架設“德育合力網絡”,築起學生“人格長城”,讓道德教育達到“不教之教”的效果。我也聽到了他對理想智育的呼喚:“教育是人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識和認知的堆積”。“以人為本”。“讓每個孩子抬起頭來”。“用成功激勵孩子獲得更多更大的成功"。“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兒童不需要分數”。在書中我也領略了理想體育的魅力,經歷了理想美育“幸福的戰慄",在他理想的勞動教育中明白了“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在書中,我看到了孩子們的天堂―理想的學校,這是人才的搖籃,人格的殿堂。我看到了理想的教師,他們自信自強、追求卓越,他們充滿愛心,創新合作。我看到了理想的校長,他們胸情寬廣、以人為本。我還看到了理想的學生和理想的父母。

朱永新教授在書中為我們展現瞭如此美輪美奐的教育之夢,讓人神往。書中新教育核心理念: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關於什麼是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朱永新教授從四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第一、教育就是生活。

教育當然應該面向未來,面對當下。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就是生活的方式,是行動的方式。教育本身應該是目的,應該讓所有的與教育發生的人過一種幸福完整的生活。

第二、教育同時是一種特殊的生活。

教育必須確保學生的生命獲得充分的成長,必須實現社會對於一個未來公民的希望。這種教育生活,不等同於學校教育生活,如在家庭裏父母和子女的溝通。在職業生涯中每個人的學習,都可以視為教育的生活。我們理解的教育生活,應該是面向男女老幼的。

第三、教育生活應該是幸福的。

教育既然是努力的去促進每一個人過一種幸福完整的生活,它本身就應該是幸福的。孔老夫子早就説: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習的本身就是充滿了樂趣的。只有在愉悦快樂的情景中,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四、教育生活應該是幸福而完整的。

在當下的教育中,我們的教育是單向度的,片面的,是唯分數的教育。其中最大的問題是缺乏德行的教育。人應該是完整的,包括他(她)自己個性的完整性。讓人成為他(她)自己,一個完整的自己,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過去人們都説,教師是蠟燭,默默地燃燒着自己,用自己的光去照亮別人,直至將自己燃盡。其實這些比喻都是不貼切的。我們教師應該在成就學生的同時成就我們自己,為學生帶來幸福的同時也應該享受到教育的幸福。因為“教育是一個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變得更完善的職業,而且,只有當教育者自覺地完善自己時,才能更有利於學生的完善和發展”,沒有教師的幸福感覺,就很難有學生的幸福感受,教師都感覺不到教育的。幸福,學生的幸福又從何談起呢?

作為一個教師的幸福其實是無所不在的,雖然我們的工作壓力大,但教師的幸福感也很強。正所謂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莫過於孩子,孩子們有最純真的心靈,最誠實的態度,最善良的願望,他們集真善美於一身。而我們教師,由於工作的特殊性,有幸能天天和最美好的孩子們在一起學習生活。這就是一種幸福。在這個浮華喧囂的城市裏,我們缺少了一份內心的平靜,唯有讀書,才能讓我們找回一份寧靜。幸運的是,教師這一份工作可以讓我們天天與書為友,我們可以堂而皇之地在工作時間看書(當然是有益的書),在書海中翱遊。教師有更多“靜”的時間、機會,而一旦平心靜氣了,生活與工作就會是另外一番景緻,人生也將更充實、更完美。這就是一種幸福。

關於書籍蘇霍姆琳斯基曾説,學校,首先意味着書籍。“學校裏可能什麼都足夠多,但如果沒有為人的全面發展及其豐富的精神生活所需要的書,或如果不熱愛書和冷淡地對待書,這還不算是學校。相反,學校裏可能許多東西都缺乏,但如果有永遠為我們打開世界之窗的書,這就是學校了。”“如果你的你今天所講的不是重複昨天講過的話,那麼,閲讀就會成為你的學生的精神需要。”朱永新的夢想是,從“書香校園”走向“書香社會”,“從推進閲讀來撬動中國教育改造”。閲讀能讓我們體驗到教育的價值,享受到人生的幸福。

在書中朱教授還講到了實施新教育的主體—教師,他説,我心中的理想教師應當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應當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應當是一個善於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應當是一個非常尊重同事、尊重領導,非常善於幫助他人成長的教師,應當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應當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應當是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應當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應當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我覺得當一個好老師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孔子説過“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無從談起,感情雖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須充滿感情。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一個好老師要具有深厚的文化素養,形象一點來説,教師的素養就像一個泡菜罈子,不同的東西會泡出不同的味道。同樣,學生在教師潛移默化的薰陶下,會慢慢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從而形成獨特的人文精神。

其次一個好的老師需要對所教科目有一個透徹、宏觀、一以貫之的理解,能夠用最通俗的語言講解出最深刻的道理,用最精當的例子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並且言傳身教,把細小的學問昇華到對人生理念的理解。一個好的老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老師講課講得怎樣最終會從學生那裏反饋出來。如果一個老師只是一個人在講台上口若懸河,講得眉飛色舞,全然不顧學生的反應,不去思考學生的興趣,即使講得再好,於學生來説,仍然是一堂失敗的課。一個好的老師還要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前途命運。有的老師從來不與學生談心,更不用説交流什麼思想,這樣的老師,即使課講得好,學生也只會產生一股尊敬之情,而不會有敬仰之感。

幸福是一種體驗,讓孩子們享受教育的幸福,讓我們在幸福的

新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篇二

好久一直聽聞朱永新的《新教育》,所以,借名師工作室的讀書要求,從網上買了這本書,之所以選擇這本書,是在翻看的時候,發現這本書沒有像傳統的教育類書籍一樣,通篇的理論和説教,於是就接回家細細研讀。

在《新教育》這篇文章中,作者主要闡述了新教育的精神,它包括四個方面:

第一、追尋理想的執着精神,也可以稱之為“理想主義”。

第二、深入現場的田野精神,也可以稱之為“田野意識”。

第三、共同生活的合作精神,也可以稱之為“合作精神”。

第四、悲天憫人的公益精神,也可以稱之為“公益情懷”。

這四個方面是新教育實驗目前所追求的質樸精神。讀着這本書,我被新教育的理念深深吸引。新教育,意味着一種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詩意,一項教育行動。我非常認同作者説的:把教師的發展看作是學校發展的起點,一切為了教師,為了一切教師,為了教師的一切!讓教師和學生在教育過程中共同成長,讓教師和學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學校管理最最靈魂最最核心的東西就是用教師的專業發展帶動學校的發展,影響學生的成長。如果沒有教師的成長,則永遠不會有學生的成長,如果沒有教師的快樂,那就永遠不會有學生的快樂。

我都不快樂,我會讓你快樂嗎?如果教師他不能充滿激情地去擁抱他的教育生活,如果教師不能每天用心去發現他的教育世界,那麼教育始終是一種缺陷。一個學校可以什麼都沒有,只要有了為學生和教師精神成長而準備的圖書,那就是學校。閲讀讓我們精神起來!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一個人的閲讀史。閲讀是一個習慣,是一種生活方式,就像每天吃飯喝水一樣。人只要有精神的飢餓感,才會閲讀,一天不閲讀則很難受。

其實,對於這本書,對我震動最大的是兩句話———改變教師的行走方式,專業寫作,在反思中成長。“一個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後重複五年十年乃至一輩子。有些人,實實在在地教了五年。一個實實在在教五年的人,與一個教了一年卻重複了一輩子的人,他們的成就是不一樣的”。

現在的高中教育,已經不僅僅成為朱老師書中所説的“帶着腳鐐跳舞”,而且這個腳鐐已經沉重的壓得老師抬不起頭來。而不多的薪酬與較長時間的在校工作時間,家庭的壓力等等,讓老師們盡心教課以及照顧家庭之餘,根本無暇思考,更不要提反思。所以,一直以來,比較有名氣的教師,有幾個出自高中,還是國小與國中更多一些。

但是,飯還是要吃,路還是要走。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下,我們也只有讓自己將這種變形的舞蹈儘量跳的更好。

因為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個孩子都是那麼的可愛,所以,儘量讓自己每一節課都有收穫,每一次與孩子的交流都是那麼的開心。讓自己在付出大量的努力後,將自己的所得記下來。這樣,你的努力才能得到體現。

朱教授説:“真正的教育家也應該具備詩人的品格,永遠憧憬明天。”雖然這樣的定位對自己來説有些過於高了,但其中所包涵的對生活、工作的衝動與渴望卻是每一位優秀的教師所應當具備的。就像朱教授所説的:“與理想相伴的一個詞彙——堅守”,這份堅守是我最需要去堅持的,既然我無法改變別人,也不可能改變社會,那我只能改變自己。雖然只有三尺講台,雖然無法走進每一個學生的心裏,但哪怕只是幾個,能夠真正地影響着他的人生,那也是很大的價值了!

重整行囊,聽從新教育的呼喊,跟隨理想的腳步,站到漲潮的海上,乘風破浪,向着彼岸,開始教育人生的又一次出發!

新教育心得體會 篇三

我按照中心的安排,認真學習了”服務新跨越”教育活動中的各項學習安排,進一步端正了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做到了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全心投入工作,不計個人得失。能自覺根據工作需要,學習相關的業務理論和法律知識,工作中充分樹立“聯繫基層、執法為民”的意識,進一步轉變作風,理論聯繫實際,堅持以實踐指導日常工作,積極開拓進取,同時講究方法,注重實際,加強自己工作能力和修養,把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平時,能密切聯繫周圍羣眾,虛心接受批評、認真改正缺點。尊重同志,發揮團隊精神,與同事合作融洽。自覺遵守黨章黨紀,堅決執行組織決議,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和公安紀律。在工作中,我堅持做到領導和羣眾一樣、工部職工和居民一樣,城市和農村一樣,耐心前來辦事的羣眾,始終堅持“四個一”和“三個聲”,即對待辦事羣眾,始終做到“一張笑臉、一把椅子、一聲問候,一樣對待”,始終做到“來有迎聲、問有答聲、走有送聲”,對待辦事的羣眾,凡是手續齊全的,一次辦到位,凡是手續不全的,一次告知到位,決不讓羣眾跑冤枉路 。切切實實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融於實際工作中。

我將進一步增強紀律觀念,增強紀律意識,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地加強黨性煅煉,遵紀守法,廉潔奉公,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以高度的責任感、事業心,以勤勤懇懇、紮紮實實的作風切實提高行政執法效率,真正成為一名便民、利民,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合格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