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廢墟的召喚》原文(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04W

《廢墟的召喚》原文(多篇)

《廢墟的召喚》 篇一

設計説明

《廢墟的召喚》是本單元第三篇課文,也是繼《家》之後第二篇精讀課文。此時,學生對議論性散文的特點已經有了初步的感知。這篇課文是作者在歷史的遺蹟面前發出的飽含赤子之情的深沉呼喚,表現了作者憂天下之憂的愛國情懷,內容較前兩篇課文稍深一些。學習這篇文章應使學生在課文內容的啟迪下,觀察生活,認識歷史,養成思考和分析的習慣,提高對文字的感悟能力,提高思想認識水平。學習從具體事物入手,抒寫情懷,闡發議論,並且掌握此類散文的表現手法。 學習這篇文章,宜採用朗讀、質疑討論、合作探究等教學方式。

永遠的傷口,屈辱的歷史(背景)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為了銷燬罪證,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軍奉命在園內放火。大火連燒三天,煙雲籠罩整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就這樣被化為灰燼。 就是這樣一座享有“人間天堂”美稱的萬園之園卻於1860年化為一片灰燼。 在十九世紀的這場大火中,圓明園所有的輝煌所有的驕傲來不及哀鳴一下,就被吞沒了。他的身體被分成零碎的一點一點,運到了外國的博物館。

現在的圓明園廢墟常年沉睡着,它在我們每一箇中國人眼裏,就有一種現實指向。指向什麼? 明確:圓明園是中華民族永遠的傷口,代表着一段屈辱的歷史。

走進作家的心靈世界

宗璞,當代女作家,1928年7月生於北京。主要作品有《弦上的夢》《三生石》《宗璞小説散文選》《丁香結》等。宗璞出生於書香門第,深受中外文化的薰陶,有良好的文化素養的,她的父親是現代哲學家馮友蘭。她的文風素以典雅著稱於文壇,作者自言:“我自己在寫作時遵循兩個字,一曰‘誠’,二曰‘雅’。”《廢墟的召喚》是作者寫於1979年的散文力作,充分體現了她的真摯情感和語言美感。她憑弔這片廢墟的時候有着自己的特有的感受和深沉的思考。1979年時值黨的改革開放的號角如春雷般在神州大地迴響,時代正呼喚着改革和振興。

(設計意圖:瞭解文章的寫作背景而“知人論世”,從而更好地走進作家的心靈世界,體味作者獨特的感受和深沉的思考。)

作品的行文脈絡

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思考:

1、作者寫了一個怎樣的廢墟?

作品的開篇,作者用一種近乎悽愴的筆調,描繪了在冬日斜陽無力地籠罩下的圓明園廢墟的概貌。描繪了幹皺的田地中點綴着的斷石殘碑,以及那枯荷衰草

2、作者是單純地描繪廢墟嗎?還是有什麼目的?

作者渲染這一派荒涼衰敗的景象,絕不僅僅是憑弔這一歷史的遺蹟,發思古之幽情,而是通過這荒蕪景象的描寫,抒發內心渴望更新、渴望變革的激情,作者渴望改變這一切,可以説,這種情感貫穿於整個作品之中。

3、“廢墟”召喚的是什麼?

召喚全社會每一個有志之士都投入到時代的大變革和百廢待興的建設浪潮之中。(生命的短暫,自然的永恆,歷史的滄桑,總會令人不禁唏唏感歎,但是除了感歎我們還應該做些什麼呢?而且沒有憂國憂民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那麼人的感歎就只能是淺薄和虛華。 所以“召喚人們留下來,改造這凝固的歷史”做出努力,應是每一個“我”的責任。)

二、整理課文的寫作思路:  課文可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1-3段),對圓明園廢墟的整體描繪。突出    凝固、停滯的現狀,表現作者的憂患、惆悵及渴望更新、渴望變革的激情。

第二部分(4-10段),作者直抒胸臆,號召人們留下來,改造這凝固的歷史,表現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和渴望投身變革的激情。

第三部分(11-20段),作者通過“我”與年輕人的對話,由前面自我感情的直接表達轉到面向全社會呼喚,尤其是對年輕人的呼喚。

第四部分(21-21段),篇末點題,表明全文主旨。

散文主要寫自己冬日漫遊圓明園遺址,先寫眼前的所見,表達作者對歷史的憑弔;然後借對風聲的描繪引出聆聽到廢墟的召喚,即由實景實寫到虛景虛寫。最後又由廢墟的召喚而引發深沉的思考,闡釋改變廢墟這一疑固歷史所應承擔的責任,從而點明主題。即全文的思路引子--憑弔――召喚――思考,思路清晰。

凝重沉鬱,藴藉深遠

本文作者將歷史的回顧與現實的思考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運用擬人的手法寫了一個百廢待興、渴望變革、期待新生的廢墟。並通過畫面藴涵的意象,傳達出一種積極改革,尋求新的建設和發展的時代精神。

一切景語皆情語

寫出怎樣的景,就傳遞出作者怎樣的情。比較幾處景物描寫的異同,談談你自己的感受。

(1)第一段景物描寫:運用了一種近乎悽愴的筆調,着重渲染荒涼衰敗的景象:斜陽無力,田地幹皺,斷石殘碑,枯荷衰草,寂寂寥寥,悽悽切切。一幅清冷淒涼的畫面,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調,總領全文。

(2)第9段寫粉紅的天空與寒鴉,寫晚霞的豔麗、西山的嬌紅與天空中的寒意所形成的鮮明的對比。“空中一陣鴉噪……摸得着的寒意”這段景物描寫,在情調和色彩上都有了明顯的變化。空中鴉噪與廢墟之靜對比,突出廢墟的空曠、寂寥。粉紅色的西天與暗影下的廢墟對比,既是寫實景又把人們的視線由地面引向透着美麗夕陽的空中。作者的心情由陰轉晴,表達作者對變革給國家和民族帶來的萬千氣象的嚮往和憧憬。

(3)第14段中枯梗與綺輝,西山的鮮嫩潤澤與淺淡的光照下的水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鮮明的對比之中更顯出這天空、紅日、西山的美麗可愛,作者的熱愛之情溢於言表。

(4)第19段描寫了太陽下山之後的景色。“通紅的火球消失……需要多少個藤蘿花瓣啊”作者筆調由冷暗陰沉轉為濃墨重彩。用“鋪天的霞錦”象徵着百廢俱興、重新騰飛的祖國前程。用漫天的紫藤蘿之美,來表達她的美好希望和讚美。用“這鋪天的霞錦,需要多少個藤蘿花瓣啊”呼喚每一個人都要在民族振興之際做出自己的貢獻。

筆法簡約含蓄,文字凝重優美

關於這篇文章的景物描寫,我們能讀出其歷史的蒼涼感,其歷史的厚重感,甚至能讀到作者對生命的感悟,我們也發現,作者的情感是在起伏變化着的,從深秋的暮氣想象到來日春天的生命的勃發,當然在這篇文章當中還有很多妙詞佳句,我們在理解散文的妙詞佳句的時候,往往在修辭上去找。

1、第二自然段,在莽蒼蒼的原野上,這一組建築遺蹟宛如一列正在覆沒的船隻,而那叢生的荒草,便是海藻,雜陳的亂石,便是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

作用:她把圓明園的遺蹟比喻成荒野的海洋,然後建築遺蹟就成了海洋當中的一列船隻,叢生的荒草是海藻。雜陳的亂石是泡沫。生動形象地描繪出這一帶建築遺址的荒涼景象,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2、第二自然段,但石波不興,雕兵永駐,這蒙受了奇恥大辱的廢墟,只管悠閒地、若無其事地停泊着。

作用:這句話用擬人的手法表現了這永不變化的廢墟,使人感到歷史似乎在這裏停滯了,凝固了。其中藴含着作者對更新變革的渴望。

3、第七自然段“風又從廢墟上吹過,依然發出‘留——留——’的聲音。我忽然醒悟了。它是在召喚!召喚人們留下來,改造這凝固的歷史。”

作用:這句話用擬人的手法,不僅表現了作者內心時不我待的情懷,而且是在召喚人們盡“每一個我”的責任,號召人們投身到改革開放的大潮,讀來耐人思索。

4、第十九自然段“通紅的火球消失了,剩下的遠山顯出一層層深淺不同的紫色。濃處如酒,淡處如夢。”

運用比喻的手法,寫出晚霞映照下的景色,如醇香的美酒一般使人沉醉,又如奇幻的夢境一樣朦朧,美妙。

富有寓意的議論

宗璞的文章講究誠和雅,大家讀的時候,覺得很難,因為有很多隱諱的句子,其中富有寓意的議論也是解讀文章的重點。

1如何理解:“楚國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辭的光輝,不是永遠充塞於天地之間麼?”

明確:歷史變遷,人世滄桑,楚國早已不復存在,但屈原的精神卻仍在流傳。個人雖然渺小,但依然在歷史上可以體現自己的價值。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留給我們的就是無形而寶貴的精神價值。他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 至今流傳。

2、文章前面説“它該讓出地方,好建設新的一切,”但後文卻説“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廢墟呢,最好是遠瀛觀一帶,或只是這座斷橋,也可以的。”這樣行文前後是否矛盾?

明確:不矛盾。前面説的是改造歷史,後面説的是不忘記歷史,兩者相輔相成。作者就是在告誡人們,在不忘記歷史的同時,更要響應時代的召喚,投身到偉大的變革中去,去奮鬥,去建設新的一切。

思想的交鋒

——我和年輕人的對話

“我”與年輕人的對話:對話情景是假設的,但對話內容卻是作者和當代“年

輕人”真實心境的寫照。

作者:寄希望於青年一代,希望他們在時代變革之際,積極投身變革,為民族,為國家,奉獻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熱情。

年輕人:面對時代的變革迷惘和徘徊,渴望變革,但又不知道路在何方,且心有餘悸。

“但是怎樣盡每一個我的責任,怎樣使環境允許每一個我盡責任?”

“他微笑,笑容卻介於冷和苦之間。”

他微笑是他懂得人應該盡責任,但環境跟這些青年人開了一個大玩笑。

背景:本文寫於1979年,當時十年**結束不久。“文革”如一場夢魘,醒來之後依然無法抹去記憶中的傷痛,尤其是20世紀60年代末轟轟烈烈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曾那樣地震憾過中國乃至世界,無數熱血青年捲進了這場本身就交織着正確與錯誤,莊嚴與荒謬,美好與醜惡的運動中 這場浩劫湮沒了無數年輕人知識報國的夢想,青年人想盡責任卻盡不了 。大家剛剛從文革中經歷過來,思想的禁錮和藝術的枷鎖仍然捆綁着人們,社會政治環境,時而寬鬆時而緊張,讓我們覺得隨時都會倒退到文革的時代。反映出“年輕人既有責任意識又存疑慮情緒的矛盾心理。

結果:“我也許可以想一想,想一想這廢墟的召喚。” 表現了青年人在時代變革前的思索,也表現了人們對好政策的渴望。

天下興亡,我的責任

一個多世紀以來,無數仁人志士為了國家富強、民族復興而“盡每一個我的責任”。請同學們談談在當今時代,中學生應該盡的責任是什麼,怎麼盡責。

培養學生要有時代的責任感和歷史的使命感,肩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

《廢墟的召喚》 篇二

廢墟的召喚

李瑄瑄

一、教學目標:

1、體會文章所流露的責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2、理解句子的含義。

3、激發學生的歷史使命感。

4、理解擬人手法和景物描寫的作用。

二、教學重、難點:結合語境,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三、課時安排:2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前預習:

1、生字詞:

遠瀛(yíng)觀   甲胄(zhòu)  充塞(sè)  碣(jié)石  囁(niè)嚅(rú) 迤邐(yǐ lǐ)窸窣(xī sū)

2、解釋:

莽蒼蒼:郊野蒼茫廣大的景色。

奇恥大辱:難以想象的極大的恥辱。

若無其事:就像沒有那麼一回事一樣。形容遇事鎮定,不動聲色;也形容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悵然:形容悶悶不樂或失望的樣子。

如泣如訴:像在哭泣,又像在訴説。形容聲音悽切哀怨。

慷慨激昂:形容説話時滿懷正氣、情緒、語調激動昂揚。

囁嚅:吞吞吐吐,想説又停止。

瞬息萬變:形容短時間內就發生很多變化。

迤邐:曲折連綿。

窸窣:擬聲詞,形容細小的聲音。

憑弔:對着遺蹟懷念舊事。

一、情境導入:

1、放映有關圓明園遺址的幻燈片,請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談談這段歷史,並説説對這段歷史的認識。

2、(沒有條件的可以由廢墟的認識引入)廢墟在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在你的腦海中,有哪些廢墟的映像?(9。11世貿大樓的廢墟;唐山大地震的廢墟;太平洋海嘯造成的廢墟;拆遷時造成的廢墟等等)可引導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二、自由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思考:1、作者寫了一個怎樣的廢墟?

2、作者是單純地描繪廢墟嗎?還是有什麼目的?

3、題目為什麼叫《廢墟的召喚》?“廢墟”召喚的是什麼?

整理課文的寫作思路:

第一部分(1——3段)對圓明園廢墟進行整體描繪,突出其凝固、停滯的現狀,透視出作者面對圓明園廢墟所表現出的憂患和惆悵,抒發了作者渴望更新、渴望變革的激情。

第二部分(4——10段)作者直抒胸臆,號召人們留下來,改造這凝固的歷史,“廢墟,不願永久停泊。”

第三部分(11——20段)作者通過“我”與年輕人的對話,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表達,轉而全社會呼喚尤其是對青年人的呼喚。

第四部分(20、22段)篇末點題,表明全文主旨。

第二課時

三、深入探討;

1、課文對廢墟進行了一番描寫,請同學們找出來。比較一下這些描寫有什麼不同?一切景語皆情語,寫出怎樣的景,就傳遞出作者怎樣的情,大家小組討論一下。比較幾處景物描寫的異同,談談你自己的感受。

(1) 第一段景物描寫:運用了一種近乎悽愴的筆調,着重渲染荒涼衰敗的景象:斜陽無力,田地幹皺,斷石殘碑,枯荷衰草,寂寂寥寥,悽悽切切。

(2) “空中一陣鴉噪……摸得着的寒意”這段景物描寫,在情調和色彩上都有了明顯的變化。空中鴉噪與廢墟之靜對比,突出廢墟的空曠、寂寥。粉紅色的西天與暗影下的廢墟對比,既是寫實景又把人們的視線由地面引向透着美麗夕陽的空中。作者的心情由陰轉晴,表達作者對變革給國家和民族帶來的萬千氣象的嚮往和憧憬。

(3) “迤邐行來,已到水邊……使人想起月色的清冷”遠處嬌紅豔麗的晚霞和如酒似夢的朦朧山色,與近處的枯樹殘荷、斷碣寒冰,在色調上形成強烈的反差對比。落霞的美麗嬌豔,突出地反襯了廢墟的荒涼和清冷。這裏不僅僅是客觀逼真的客觀描繪,它既傳達了作者改變現狀的迫切情感,也寄託了她對未來的希望與憧憬

(4) “通紅的火球消失……需要多少個藤蘿花瓣啊”作者筆調由冷暗陰沉轉為濃墨重彩。用“鋪天的霞錦”象徵着百廢俱興、重新騰飛的祖國前程。用漫天的紫藤蘿之美,來表達她的美好希望和讚美。用“這鋪天的霞錦,需要多少個藤蘿花瓣啊”呼喚每一個人都要在民族振興之際做出自己的貢獻。

四、重點句子理解:

1、擬人手法的運用:“遠瀛觀的石柱……只管悠閒地、若無其事地停泊着”把廢墟幾十年來未能刻上一點時代運行 的痕跡的現狀表現得淋漓盡致。使人感到歷史在這裏停滯了,凝固了,藴含着作者對更新變革的渴望。

2、“風又從廢墟上吹過,依然發出‘留——留——’的聲音”它不僅表現了作者內心時不我待的情懷,而且是在召喚人們盡“每一個我”的責任,號召人們投射到改革開放的大潮,讀來耐人思索。

3、最後一段:揭示文章的主旨和意圖,抒發內心渴望變革的激情,號召人們留下來,改造凝固的歷史。

4、“我”與年輕人的對話:對話情景是假設的,但對話內容卻是作者和當代“年輕人”真實心境的寫照。作者希望 年輕人在時代大變革之際,積極投身變革,為民族,為國家,奉獻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熱情。當做,面對時代的變革,不是每個人的利益都可以得到滿足的,也不是第個人的願望都可以實現 的,況且承擔社會責任就意味着要犧牲和放棄一些個人利益。但是,為了民族的騰飛,青年人就要先天下之憂而憂,所以作者寫年輕人的笑介於冷和苦之間。

五、總結:

本文通過對圓明園荒蕪景象的描寫,在憑弔歷史的同時,抒發了內心渴望更新、渴望變革的激情,號召每一個有志之士都投入到時代的大變革和百廢待興的建設浪潮中去。

六、拓展延伸:

一個多世紀以來,無數仁人志士為了國家富強、民族復興而“盡每一個我的責任”。請同學們談談在當今時代,中學生應該盡的責任是什麼,怎麼盡責。

《廢墟的召喚》 篇三

教學設計

一、設計説明

《廢墟的召喚》是本單元第三篇課文,也是繼《家》之後第二篇精讀課文。此時,學生對議論性散文的特點已經有了初步的感知。這篇課文是作者在歷史的遺蹟面前發出的飽含赤子之情的深沉呼喚,表現了作者憂天下之憂的愛國情懷,內容較前兩篇課文稍深一些。學習這篇文章應使學生在課文內容的啟迪下,觀察生活,認識歷史,養成思考和分析的習慣,提高對文字的感悟能力,提高思想認識水平。學習從具體事物入手,抒寫情懷,闡發議論,並且掌握此類散文的表現手法。

學習這篇文章,宜採用朗讀、質疑討論、合作探究等教學方式。

二、教學目標

1.識記、理解和積累文中的生字、生詞。

2.整體感知,理清作品的行文脈絡。

3.學習本文融情於景的寫作特點。

4.體會文章字裏行間流露的歷史責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用多媒體放映圓明園廢墟圖片資料)

一百多年前的一個秋天,北京西郊的天空被一片熊熊大火映得通紅,一座被譽為“萬園之園”的皇家園林在這場大火中付之一炬。一百多年後的今天,當我們重新翻開這段沉重的歷史,陡然發現,雖然那些殘垣斷壁已成陳跡,但我們的思緒卻依然沸騰。因為,這片廢墟在國人的心中已經不僅僅是廢墟……今天,讓我們來共同學習散文《廢墟的召喚》。

(二)文學常識及寫作背景

宗璞,當代女作家,1928年7月生於北京。主要作品有《弦上的夢》《三生石》《宗璞小説散文選》《丁香結》等。本文創作於1979年歲末,時值黨的改革開放的號角如春雷般在神州大地迴響,時代正呼喚着改革和振興。

(三)誦讀感知

1.學生自讀,積累字詞。

廢墟 甲胄 停滯 凝固 充塞 囁嚅 迤邐

2.指名朗讀,理清文脈。

明確:課文可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1—3段),對圓明園廢墟的整體描繪。突出其凝固、停滯的現狀,表現作者的憂患、惆悵及渴望更新、渴望變革的激情。

第二部分(4—10段),作者直抒胸臆,號召人們留下來,改造這凝固的歷史,表現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和渴望投身變革的激情。

第三部分(11—19段),作者通過“我”與年輕人的對話,由前面自我感情的直接表達轉到面向全社會呼喚,尤其是對年輕人的呼喚。

第四部分(20—21段),篇末點題,表明全文主旨。

(四)研讀討論

(教師設計思考題,作為引導學生深入探討文章寫作主旨的切入點,引領學生感悟課文內容。)

思考討論題:課文中用擬人的手法寫了廢墟的召喚,説説廢墟召喚的是什麼。

(五)交流探究

(教師結合學生賞析時涉及的段落設計問題,學生小組討論解決問題,以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討論題1:讓作者感慨萬千、文思泉湧的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廢墟?作者是怎樣描寫這個廢墟的?

討論題2:面對這樣一個廢墟,作者並未停留於憑弔歷史遺蹟、抒發懷古之幽思,而是表達了更為深刻的感受,作者是怎樣抒寫這種感受的?

(六)質疑討論

在這一環節學生可自由地對文本內容進行探究,例如前後景物描寫風格變化的原因、與年輕人對話的含義等,教師在學生互相釋疑的過程中適時點撥。

(七)課堂小結

1.關於本文的寫作主旨。

2.關於本文融情於景的寫作手法

(八)拓展延伸

有人認為應該重新修建圓明園,恢復它“萬園之園”的風采,你的意見是什麼?談談理由。

《廢墟的召喚》 篇四

本文作者將歷史的回顧與現實的思考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並通過畫面藴涵的意象,傳達出一種渴望改革、渴望振興的呼聲。一、基礎知識積累1.給下列字注音墟(xū)    璞(pú)  廓(kuò)  皺(zhòu)    莽(mǎng)瀛(yíng)   胄(zhòu) 鏤(lòu)  悵(chàng)   囁嚅(niè rú)迤邐(yǐ lǐ)  綺(qǐ)  黛(dài)  窸窣(xī  sū)蘸(zhàn)2.形近字┏綴(zhuì)點綴     ┏鏤(lòu)鏤空    ┏綺(qǐ)綺麗┣輟(chuò)輟學     ┗樓(lǒu)樓房    ┗倚(yǐ)倚靠   ┗啜(chuò)啜泣┏嚅(rú)囁嚅      ┏渺(miǎo)渺小┣儒(rú)儒家      ┗緲(miǎo)縹緲┗孺(rú)婦孺3.多音字  ┏(qiāo)靜悄悄     ┏(bó)停泊    ┏(guān)觀看悄┫                 泊┫            觀┫  ┗(qiǎo)悄然       ┗(pō)湖泊    ┗(guàn)道觀4.詞語解釋【輪  廓】構成圖形或物體的外緣或線條,也指事物的概括。【宛  如】好像。【甲  胄】盔甲。【奇恥大辱】極大的恥辱。【欣然】愉快高興的樣子。【悵然凝望】若有所失的凝神觀望。【悄  立】默無聲息地站立。【如泣如訴】像哭泣又像傾訴。【暮色四合】形容天氣變黑暗,多指夜幕降臨。【慷慨激昂】形容情緒、語調激動昂然而充滿正氣。【囁嚅】形容想説話又吞吞吐吐不敢説出來的樣子。【匹夫有責】普通百姓都有責任。【迤  邐】曲折連綿。【綺  輝】美麗的光輝。【宛  在】宛然還在,好像還在。【憑  吊】對着遺蹟懷念舊事。5.文學常識真空(1)宗璞,現代__(性別)作家。原名___,作品有小説____、_____等,其中作品____獲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説獎,_____獲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説獎。童話___獲中國作家協會首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2)框外____的西山,這時卻全呈黛青色,___,一派____的模樣,似與這黃昏全不相干。(3)__如酒,__如夢。那不濃不淡處使想起春日的___,這鋪天的___需要多少個藤蘿___啊。【參考答案】(1)女 馮鍾璞 《紅豆》 《桃源女兒嫁窩谷》 《三生石》 《弦上的夢》 《總鰭魚的故事》(2)嬌紅 鮮嫩潤澤 雨後初晴(3)濃處 淡處 紫藤蘿 霞錦 花瓣  二、課文學習1.作者回顧【明確】宗璞,現代女作家。原名馮鍾璞。原籍河南省唐河縣。 1928年7月生於北京。十歲時隨家庭南遷到昆明,上過南菁國小和西南聯大附中。1946年考入天津南開大學外文系,後轉人清華大學外文系,1951年畢業。曾任《文藝報》《世界文學》等刊物編輯。1981年調到外國文學研究所英美文學研究室。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寫有《紅豆》《桃園女兒嫁窩谷》等小説。196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為會員。1982年加入國際筆會為會員。1984年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理事,經澳中理事會、英中文化協會邀請,於1981.1984年訪問澳大利亞與英國。現列入1986年國際名人錄和國際著名作家名人錄。主要作品有:《弦上的夢》(1978年12月《人民文學》),《三生石》(1981年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宗璞小説散文選》(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丁香結》(1986年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等。其中《三生石》獲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説獎,《弦上的夢》獲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説獎。童話《總鰭魚的故事》獲中國作家協會首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2.背景資料【明確】本文寫於1979年12月,時值黨史的改革開放的號召,如春雷般在神州大地迴響,作者將歷史的回顧與現實的思考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用這篇帶有鮮明的時代特色的散文為改革開放搖旗吶喊。3.題目解説【明確】文章的題目借“廢墟的召喚”來暗示對改革的呼喚,也是呼喚人們為處於落後狀態的祖國和民族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也號召人們“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4.結構分析(1)全文共21自然段,可劃分為4個部分。第一部分(1-3):對圓明園廢墟的整體描繪。第二部分(4-10):作者直抒胸臆,號召人們留下來,改造這凝固的歷史。第三部分(11-19):通過“我”與年青人的對話,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抒發,轉向面全社會的呼喚,尤其是對青年人的呼喚。第四部分(20-21):篇末點題,表明全文主旨。5.“廢墟的召喚”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寫了怎樣一個廢墟?“廢墟”召喚的是什麼?【明確】用擬人的寫法寫了一個百廢待興、渴望變革、期待尊重的“廢墟”。“廢墟”召喚的是一種積極改革、棄舊更新、尋求新的建設和發展的時代精神。三、深入探究1.寫作特點探究:(1)融情入景,意旨深遠。析:作者將歷史的回顧與現實的思考一起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並通過畫面藴含的意象,傳達中渴望改革、渴望振興的時代呼聲。(2)語言準確生動,富有表現力。析:作者描寫景物,筆力嫻熟,妙手偶得,信手拈來,而又韻味無窮、充滿了詩意,如“摸得着的寒意”,“濃處如酒,淡處如夢”這些表現了作者敏鋭、準確的觀察、捕捉景物的能力和較強的語言表現力,而且也巧妙地映襯了作者內心情感的奧妙變化與波動。(3)敍議結合,對比鮮明。析:作者敍寫歷史,描寫景物,中間穿插了富有寓意的議論,如結尾處作者希望保留一部分廢墟的議論,就是在告誡人們不要忘記歷史的悲劇,不要忘記現實的召喚,這都是有深遠的寫作用意。文章前後部分的景物描寫在情調和色彩都有鮮明的對比,這種強烈的反差既傳達了作者改變現實的迫切的情感,也寄託了她對未來的希望與憧憬。2.結合作者的寫作背景,談談對“但是怎樣盡每一個我的責任?怎樣使環境更好地讓每一個我盡責任?”這句話的體會?【明確】本文寫於1979年,當時“十年**”結束不久,國家百廢待興,黨中央發出改革開放的號召,人們渴望變革,但又不知道道路在何方,且心有餘悸,這句話寫出了青年面對時代的變革的迷惘與徘徊,表現了青年人在時代變革前的思索,也表現了人們對好政策的渴望。3.仔細品味下列句子,説説它們的含義?(1)石波不興,雕兵永駐,這蒙受了奇恥大辱的廢墟,只管悠閒地、若無其事地停泊着。【明確】這句話用擬人的手法表現了這永不變化的廢墟,使人感到歷史似乎在這裏停滯了、凝固了。其中藴含着作者對更新變革的渴望。(2)空中一陣鴉噪,抬頭只見寒鴉萬點,馱着夕陽,掠過枯樹林,轉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紅色的西天。【明確】本句從空中鴉噪與之靜對比,寫出廢墟的空曠、寂寥。“粉紅色的西天”與“暗影下的廢墟”對比,既是寫實景,又把人們的視線由地面引向透着美麗夕陽的空中。作者的心情由陰轉晴,表達了作者對變革給國家和民族帶下帶來的萬千氣象的嚮往和憧憬。(3)那不濃不淡處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蘿,這鋪天的霞錦,需要多少個藤蘿花瓣啊。【明確】“鋪天的霞錦”象徵着百廢俱興、重新騰飛的祖國前程。這裏作者用漫天的紫藤蘿之美,來表達她的美好希望和讚美。同時,作者用“這鋪天的霞錦,需要多少個藤蘿花瓣啊”這一句,呼喚每一個人都要民族振興之際做出自己的貢獻。(4)我想,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廢墟呢?……為什麼呢?為了憑弔這一段凝固的歷史,為了記住廢墟的召喚。【明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廢墟記錄歷史,更呼喚一切愛國之士,在不忘記歷史的同時,更要響應時代的召喚,投身到偉大的變革中去,去奮鬥,去建設新的一切。4.如何面對圓明園的廢墟?【明確】作者站在時代的前沿,面對廢墟,發出召喚,傳達出一種渴望改革、渴望振興的時代呼聲。因為這是一片恥辱的廢墟,它記載着中華民族屈辱的歷史,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捱打。保留這片廢墟可以把它當作催人奮進的長鞭,時刻提醒着我們,只有不忘過去,珍惜今天,才能夠有美好的未來。 四、課內閲讀這一帶廢墟是圓明園中長春園的一部分。從東到西,有圓形的台,長方形的觀,已看不出形狀的堂和小巧的方形的亭基。原來都是西式建築,故俗稱西洋樓。在莽蒼蒼的原野上,這一組建築遺蹟宛如一列正在覆沒的船隻,而那叢生的荒草,便是海藻,雜陳的亂石,便是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三十多年前,初來這裏,曾想下次來時,它該下沉了罷?它該讓出地方,好建設新的一切,但是每次再來,它還是停泊在原野上。遠瀛觀的斷石柱,在灰藍色的天空下,依然寂寞地站着,顯得四周那樣空蕩蕩,那樣無依無靠,大水法的拱形石門,依然卷着波濤。觀水法的石屏上依然陳列着兵器甲胄,那雕鏤還是那樣清晰,那樣有力。但石波不興,雕兵永駐,這蒙受了奇恥大辱的廢墟,只管悠閒地、若無其事的停泊着。時間在這裏,如石刻一般,停滯了,凝固了。建築家説,建築是凝固的音樂。建築的遺蹟,又是什麼呢?凝固了的歷史麼?看那海晏堂前(也許是堂側)的石飾,像一個近似半圓形的容器,年輕時,曾和幾個朋友坐在裏面照相。現在石“碗”依舊,我當然懶得爬上去了,但是我卻欣然。因為我的變化,無非是自然規律之功罷了。我畢竟沒有凝固——1.上文將一組建築遺蹟比作“一列正在覆沒的船隻”,這樣作比有什麼效果?2.上文第一段末句説“這蒙受了奇恥大辱的廢墟,只管悠閒地、若無其事的停泊着”,這句運用哪種修辭手法?有何作用?3.“建築的遺蹟,又是什麼呢?凝固了的歷史嗎?”這兩問有何不同?又有什麼關係?4.“凝固了的歷史”是含蓄語句,這句話的實際意思是什麼?【參考答案】1.這樣作比形象生動地寫出了作者的直觀感受,又便於作者藉此抒情。2.這裏用的是擬人修辭手法,為下文道出“廢墟的召喚”作鋪墊。3.前一句是設問句,後一句是反問句;第二句的反問正好回答了第一句的問題。4.即歷史的見證。  課外拓展 曾經是“萬園之園”——圓明園遺址圓明園遺址位於北京海淀區頤和園東,海淀鎮北,原為清代大型皇家御苑,與長春園和綺春園合稱“圓明三園”,佔地約345公頃。目前園中西半部沿未開發,主要開放了東部園景,開放面積200多公頃。殘存的大水法是圓明園遺址的標誌。此處原是聞名遐邇的“西洋樓”——園林化的歐式宮苑,將中國園林藝術與西式建築巧妙地融在一起,中西合璧,成為建築史上的經典。遺憾的是,西樣樓以木結構為主,在1860年英法聯軍的罪惡之火中焚燒殆盡,唯一殘存的大水法因其為石制而得以倖存。這兩根依然不失精美的大石柱令人感慨萬千。園內還有介紹圓明園歷史的圖文資料展室;按原貌複製而成的“圓明園”微縮的模型;以及曾是皇家娛樂處——迷宮。據説迷宮的遊戲規則是:皇上坐在迷宮中心,眾宮女從周邊打着燈往前跑,誰最先跑到皇上身邊誰就能得賞。現在遊人的興趣則在:從入口進,七拐八繞,終於找到出口。曾經笑傲萬園的璨燦的圓明園建築已經萬劫不復,所剩的除了殘碑傷石,更多的是對往昔的沉思,永遠不灰飛煙盡的自然山水。這是圓明園遺址最獨特的風格:洗盡鉛華,凝重質樸,笑看山水,淡以致遠。

《廢墟的召喚》 篇五

廢墟的召喚

ⅰ.課外古詩背誦

【原文】

桃花溪  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賞析】  山野中的雲煙,繚繞着隱現的小橋,我佇立在石磯上,詢問划來的漁船。桃花隨着流水,不分晝夜地漂走,漂流的哪邊,是仙境桃花洞?本文的作者張旭,以草書著名,這首七言絕句,以《桃花源記》為素材,抒發自己的感慨。末句提問,引起人們種種美妙的遐想,清遠含蓄、耐人尋味。

ⅱ.課前準備

一、生字識記

廓(kuò):1.廣闊。如:廓落。  2.擴展,擴大。如:廓張。 3.物體的外緣。如:耳廓。本文取此義。

藻(zǎo):1.藻類植物。如:水藻。本文取此義。 2.華麗的文辭。如:辭藻。

瀛(yíng):大海。如:瀛海。

胄(zhòu):1.古代稱帝王或貴族的子孫。如:貴胄。2.古代打仗時戴的保護頭部的帽子。如:甲胄。本文取此義。

觀:1.(guān)①觀看。如:坐井觀天。②景象或樣子。如:奇觀。③對事物的認識或看法。如:悲觀。2.(guàn)道教的廟宇。本文取此義。

囁嚅(niè rú):形容想説話又吞吞吐吐不敢説出來的樣子。

迤邐(yǐ lǐ):曲折連綿。

窸窣(xī sū):形容細小的摩擦聲音。

綺(qǐ):1.有花紋或圖案的絲織品。如:綺羅。2.美麗,美妙。如:綺麗。本文取此義。

蘸(zhàn):在液體、粉末或糊狀的東西里沾一下就拿出來。

二、詞語識記

若無其事:好像沒有那麼回事似的,形容不動聲色或漠不關心。

奇恥大辱:極大的恥辱。

醒悟:在認識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錯誤而正確。

慷慨激昂:形容情緒、語調激動昂揚並充滿正氣。

理直氣壯:理由充分,因而説話有氣勢。

瞬息萬變:形容極短的時間內變化快而多。

憑弔:對着遺蹟懷念舊事。

三、預習效果反饋

1.作者為什麼會產生“好像歷史忽然倒退到了古希臘羅馬時代”的感覺?

2.作者寫作此文的目的是什麼?

3.本文標題“廢墟的召喚”使用了何種修辭手法?你能從文中再找出一處嗎?

4.你認為“廢墟”召喚的是什麼?

ⅲ.課堂跟講

一、背記知識隨堂筆記

1.遠瀛觀的斷石柱,在灰藍色的天空下,依然        地站着,顯得四周那樣        ,那樣        。

2.宗璞,現代      作家,原名        。主要作品有        、       、        和

。她的童話        獲中國作家協會首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

二、整體把握板書設計

(一)板書設計

(二)段落層次

1.第1~3段:                             。

2.第4~10段:作者直抒胸臆,號召                                      。

3.第11~19段:通過“我”與年輕人的對話,                           。

4.第20、21段:                                                   。

(三)寫作特點

1.描寫、議論相結合,多種表達方式綜合使用。

2.語句凝重沉鬱,藴意深遠。

3.寫作借鑑:描寫、議論相結合的方法。本文用凝重的筆調,描繪了圓明園廢墟。通過這樣的描繪,把作者渴望更新、渴望變革的激情自然而然流露出來,與後文對此的議論相得益彰。

三、重難點句子和段落詮釋

(-)重難點句子

1.石波不興,雕兵永駐,這蒙受了奇恥大辱的廢墟,只管悠閒地、若無其事地停泊着。

本句用擬人的手法表現了這不變化的廢墟,使人感到歷史似乎在這裏停滯了,凝固了。其中藴含着作者對更新、變革的渴望。

2.空中一陣鴉噪,抬頭只見寒鴉萬點,馱着夕陽,掠過枯樹林,轉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紅色的西天。

空中鴉噪與廢墟之靜對比,突出廢墟的空曠、寂寥。粉紅色的西天與暗影下的廢墟對比,既是寫實景,又把人們的視線由地面引向透着美麗夕陽的空中。作者的心情也變得明朗,表達了作者對變革給國家和民族帶來的萬千氣象的嚮往和憧憬。

(二)對課文第2自然段的詮釋

本段首先用了一個比喻“這一組建築遺蹟宛如一列正在覆沒的船隻”,接着連用幾個“依然”,寫出了三十年來廢墟的停滯,毫無變化。在描寫中,表達了一種不滿於歷史的停滯、強烈希望變革的情緒。

ⅳ.當堂練習

1.判斷下列句子所用的表達方式。

(1)冬日的斜陽無力地照在這一片田野上。(    )

(2)怎樣使環境更好地讓每一個我盡責任?(    )

2.給加粗字詞注音。

囁嚅(    )(    ) 迤邐(    )(    ) 方外觀(    ) 綺輝(    )

《廢墟的召喚》 篇六

⊙總體構思:

《廢墟的召喚》是本單元第三篇課文,也是繼《家》之後第二篇精讀課文。此時,學生對議論性散文的特點已經有了初步的感知。這篇課文是作者在歷史的遺蹟面前發出的飽含赤子之情的深沉呼喚,表現了作者憂天下之憂的愛國情懷,內容較前兩篇課文稍深一些。學習這篇文章應使學生在課文內容的啟迪下,觀察生活,認識歷史,養成思考和分析的習慣,提高對文字的感悟能力,提高思想認識水平。

⊙課時計劃:

⑴.計劃課時數:    2     課時

⑵.計劃進度:    二    周    1--2  節

⑶.授課方式:     新授     課

⊙教學目標:

⑴.知識與能力:瞭解作者及有關歷史背景,理解廢墟對現實的指向。

品味賞析語言:筆法簡約含蓄,文字凝重優美。

⑵.過程與方法:理解擬人手法和景物描寫的作用。

能説出題目“廢墟的召喚”的“召喚”的確切含義,領悟文章的主旨。

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文章所流露的責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能説出和理解作者對廢墟的情感態度和“年輕人”的矛盾心理。

⊙教學重點、難點:

⑴. 品味賞析語言。筆法簡約含蓄,文字凝重優美。

⑵. 理解擬人手法和景物描寫的作用。

⑶. 理解文中“年輕人”的矛盾心理;領悟文章的主旨。

⊙教學過程設計:

【教法學法】

學習從具體事物入手,抒寫情懷,闡發議論,並且掌握此類散文的表現手法。 學習這篇文章,宜採用朗讀、質疑討論、合作探究等教學方式。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創設情景,激發動機:

⑴. 學生彙報交流課前瞭解到的有關圓明園的情況。

提示明確: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為了銷燬罪證,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軍奉命在園內放火。大火連燒三天,煙雲籠罩整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就這樣被化為灰燼。

⑵. 播放《火燒圓明園》的片段。教師運用聲情並茂的語言同步解説:就是這樣一座享有“人間天堂”美稱的萬園之園卻於1860年化為一片灰燼。

引發:看了這段錄象,你們最想説些什麼?問些什麼?。。。。。。導入本節課。

(二).整體感知課文。

⑴. 自由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⑵. 設計思考問題:1、作者寫了一個怎樣的廢墟?

2、作者是單純地描繪廢墟嗎?還是有什麼目的?

3、題目為什麼叫《廢墟的召喚》?“廢墟”召喚的是什麼?

⑶. 整理課文的寫作思路:

師生共同明確:

第一部分(1——3段)對圓明園廢墟進行整體描繪,突出其凝固、停滯的現狀,透視出作者面對圓明園廢墟所表現出的憂患和惆悵,抒發了作者渴望更新、渴望變革的激情。

第二部分(4——10段)作者直抒胸臆,號召人們留下來,改造這凝固的歷史,“廢墟,不願永久停泊。”

第三部分(11——20段)作者通過“我”與年輕人的對話,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表達,轉而全社會呼喚尤其是對青年人的呼喚。

第四部分(20、22段)篇末點題,表明全文主旨。

(三).學習課文內容,思考問題:

⑴.作者是什麼季節來到圓明園憑弔的?面對廢墟,作者是怎樣的情感態度?

明確:冬日,心情沉重。

⑵.“對着這一凝固的歷史,我只有悵然凝望”,為什麼説“歷史”是“凝固的”?

明確:因為這蒙受了奇恥大辱的廢墟,只管悠閒地、若無其事的停泊着。如石刻一般,停滯了,凝固了,而廢墟永遠象徵了那段與它有關的歷史。所以説歷史凝固了。

⑶.“楚國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辭的光輝,不是永遠充塞於天地之間麼?”

明確:1:楚辭的代表人物是屈原,他的《離騷》寫盡了文人墨客的憂國憂民情懷。我們至今還在吟誦他的名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2. 個人雖然渺小,但依然在歷史上可以體現自己的價值。可以無愧於人“小得多的概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給予我們的就是無形而寶貴的精神價值。

⑷. 文章前面説“它該讓出地方,好建設新的一切,”後文卻説“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廢墟呢?最好是這瀛觀一帶,或只是這座斷橋,也可以的”,這樣行文前後是否矛盾?為什麼?

明確:不矛盾,前文説的是改造歷史,後文説的是不忘記歷史,兩者相輔相成。作者是經歷一定的掙扎和思考。

(四). 拓展延伸。

⑴.【領悟】題目中的《廢墟的召喚》的“召喚”具體指的什麼內容?學生討論:

提示:生命的短暫、自然的永恆,歷史的滄桑,總會令人不禁唏噓感歎。但是,除了感歎,我們還應該做些什麼呢?

提示:如果沒有憂國憂民、心繫天下眾生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那你的感歎就只能是一種淺薄和虛華。

明確:號召人們繼續奮鬥,以改造歷史。“內容”就是指方法和環境。與年輕人的對話更説明了人們在探索未來的道路上尋找希望,做出努力,盡每一個“我”的責任。

⑵.【品味】品味賞析語言:筆法簡約含蓄,文字凝重優美。問題設計:落日賞析。

提示:憑弔是在冬日午後,文章多次提及冬日。請畫出有關冬日的景句。

明確:

①冬日的斜陽無力地照在這一片田野上。(斜陽的“無力”與心情的沉重吻合。)

②右側在夏天是一帶荷塘,現在也只剩下冬日的淒冷。

③空中一陣鴉噪,抬頭只見寒鴉萬點,馱着夕陽,掠過枯樹林,轉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紅色的西天。

④西山在朦朧中塗抹了一層嬌紅,輪廓漸漸清楚起來。那嬌紅中又透一點藍,顯得十分凝重,正配得上空氣中的摸得着的寒意。

⑤水已成冰,冰中透出枝枝荷梗,枯梗上漾着綺輝。遠山凹處,紅日正沉,只照得天邊山頂一片通紅。岸邊幾株枯樹,恰為夕陽做了畫框。框外嬌紅的西山,這時卻全是黛青色,鮮嫩潤澤,一派雨後初晴的模樣,似與這黃昏全不相干,但也有淺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色的清冷。

⑥我們仍然看落照。通紅的火球消失了。剩下的遠山顯出一層層深淺不同的紫色。濃處如酒。淡處如夢。那不濃不淡處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蘿,這鋪天的霞錦,需要多少個藤蘿花瓣啊。

(五). 課堂小結。宗璞的文章講究誠和雅,大家讀的時候,覺得很難,因為有很多隱諱的句子,其中富有寓意的議論也是解讀文章的重點。

(六). 佈置作業:巴爾扎克説:“一場大的屈辱可以變成大的動力。”

餘秋雨説:“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

選讀宗璞的《紫藤蘿瀑布》或餘秋雨的《廢墟》。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回顧所學知識並情境導入:

放映有關圓明園遺址的幻燈片,請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談談這段歷史,並説説對這段歷史的認識。

面對廢墟,作者感慨萬千,文思如潮。文中既有滿含悲愴的敍述,也有寓意深刻 的議論,還有對比鮮明的景色描寫,細細品味下列句子,説説它們的含義。

(二). 深入探討課文,領悟主題。

⑴.石波不興,雕兵永駐,這蒙受了奇恥大辱的廢墟,只管閒地、若無其事地停泊着。

明確:以擬人的手法表現了這永不變化的廢墟,使人感到歷史似乎在這裏停滯了,凝固了。其中藴涵着作者對更新變革的渴望。

⑵.空中一陣鴉噪,抬頭只見寒鴉萬點,馱着夕陽,掠過枯樹林,轉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紅色的西天。

明確:空中鴉噪與廢墟之靜對比,突出廢墟的空曠、寂寥。粉結色的西天與暗影下的廢墟對比,既是寫實景,又把人們的視線由地面引向透着美麗夕陽的空中。作者的心情由陰轉晴,表達了作者對變革國家和民族帶來的萬千氣象 的嚮往和憧憬。

⑶.那不濃不淡處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蘿,這鋪天的霞錦,需要多少個藤蘿花瓣啊。

明確:鋪天的錦霞,象徵着百廢俱興,重新騰飛的祖國的前程,這裏作者用漫天的紫藤蘿之美,來表達她的美好希望和讚美。同時,作者用“這鋪天的霞錦,需要多少個藤蘿花瓣啊”,呼喚每一個人都要在民族振興之際做出自已的貢獻。

⑷.我想,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廢墟呢――――為了什麼呢?為了憑弔這一段凝固的歷史,為了記住廢墟的召喚。

明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廢墟記錄着歷史,更呼喚一切愛國這士在不忘歷史的同時,更要呼應時代的召喚,投身到偉大的變革中,去奮鬥,去建設新的一切。

(三). 品味賞析。

⑴.“楚國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辭的光輝,不是永遠充塞於天地之間麼?”的意思,我們已經明瞭,體現了怎樣的語言特點?能否再舉幾個例子?

明確:簡約含蓄。①我與年輕人的對話。②主題的表達並非直接説明,而是借對廢墟的描寫、回憶、聯想而逐漸明朗。

⑵.擬人手法的運用:“遠瀛觀的石柱……只管悠閒地、若無其事地停泊着”把廢墟幾十年來未能刻上一點時代運行 的痕跡的現狀表現得淋漓盡致。使人感到歷史在這裏停滯了,凝固了,藴含着作者對更新變革的渴望。

⑶.“我”與年輕人的對話:對話情景是假設的,但對話內容卻是作者和當代“年輕人”真實心境的寫照。作者希望 年輕人在時代大變革之際,積極投身變革,為民族,為國家,奉獻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熱情。當做,面對時代的變革,不是每個人的利益都可以得到滿足的,也不是第個人的願望都可以實現 的,況且承擔社會責任就意味着要犧牲和放棄一些個人利益。但是,為了民族的騰飛,青年人就要先天下之憂而憂,所以作者寫年輕人的笑介於冷和苦之間。

(四). 分組討論文章的寫作特色。

⑴.融情於景是本文主要的寫作特色。作者將歷史的回顧與現實的思考一起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並通過畫而藴含的意象,傳達出一種渴望改革,渴望振興的時代呼聲。

前一部分的景物描寫,作者着重渲染荒涼衰敗的景象,將內心渴望改革的激情藴含在其中,這種感情甚至貫穿全篇。

後半部分的景物描寫,情調和色彩有了明顯變化。如作者描繪西山落日的景象:遠景近景互相配合,色彩互相映襯,構成一幅色調凝重,意旨深遠的油畫。畫面中遠處嬌紅豔麗的晚霞和如酒如夢的朦朧山色,與近處的枯樹殘荷、斷碣寒冰,在色調上形成強烈的反差對比。落霞的美麗嬌豔,突出地反襯了廢墟的荒蕪和清冷。這裏,絕不僅僅是逼真形象的客觀描繪,它既傳達了作者改變現實的迫切心情,也寄託了作者對未來的希望與憧憬。可謂是有景有情,有物有我。這種寓意深遠的景物描寫把自然屬性的美引向了一種更深更高的境界。

⑵.作者在寫景中還多次穿插了富有寓意的議論。如結尾處作者希望保留一部分廢墟的議論,就是告誡人們不要忘記歷史的悲劇,不要忘記現實的召喚。特別是作者借那位年輕人之口説出的“怎樣盡每一個我的責任?怎樣使環境更好地讓每一個我盡責任”的議論,表現了作者憂慮的心情,同時也給讀者留下了綿長的思索。

(五). 遷移與拓展。

辯論:除了圓明園外,世上還有哪些廢墟?你覺得世上的廢墟有沒有必要都修復起來?或者要留下部分供人憑弔?那其衡量的標準又該如何呢?

提示:復建派:重現圓明園輝煌,不但可以讓遊客感受古代建築風采,而且建築與廢墟對比所產生的震撼力,遠比單純的廢墟強烈得多。

保留派:堅決反對重修圓明園,更有人強調“一草一木都不能動”,認為廢墟悲涼的滄桑感本身就是對侵略行徑的無聲控訴,是最理想的愛國主義教育,是重修一座輝煌的皇家園林所無法比擬的。

(六). 課堂小結。本文通過對圓明園荒蕪景象的描寫,在憑弔歷史的同時,抒發了內心渴望更新、渴望變革的激情,號召每一個有志之士都投入到時代的大變革和百廢待興的建設浪潮中去。

(七). 佈置作業:蒐集有關“盡每一個我的責任”的資料,或搜尋一些藴涵豐富歷史底藴的材料,聯繫自已的情感體驗,寫一篇隨筆。

《廢墟的召喚》 篇七

廢墟具有歷史價值,這篇《廢墟的召喚》作者就修復圓明園一事,表達自己的觀點。為了憑弔這一段凝固的歷史,為了記住廢墟的召喚。下面由第一範文網小編為你帶來關於廢墟的召喚閲讀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廢墟的召喚閲讀材料

空中一陣鴉噪,抬頭只見寒鴉萬點,馱着夕陽,掠過枯樹林,轉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紅色的西天。在它們的翅膀底下,晚霞已到最豔麗的時刻。西山在朦朧中塗抹了一層嬌紅,輪廓漸漸清楚起來。那嬌紅中又透出一點藍,顯得十分________,正配得上空氣中摸得着的寒意。

這景象也是我熟悉的,我不由得閉上眼睛。

“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身旁的年輕人在自言自語。事隔三十餘年,我又在和年輕人辯論了。我不怪他們,怎能怪他們呢!我囁嚅着,很不理直氣壯。“留下來吧!就因為是廢墟,需要每一個你啊。”

“匹夫有責。”年輕人是敏鋭的,他清楚地説出我囁嚅着的話。“但是怎樣盡每一個我的責任?怎樣使環境更好地讓每一個我盡責任?”他微笑,笑容介於冷和苦之間。

我忽然理直氣壯起來:“那怎樣,不就是內容嗎?”

他不答,我也停了説話,且看那瞬息萬變的落照。迤邐行來,已到水邊,水已成冰,冰中透出枝枝荷梗,枯梗上漾着綺輝。遠山凹處,紅日正沉,只照得天邊山頂一片通紅。岸邊幾株枯樹,恰為夕陽做了畫框。框外________的西山,這時卻全呈黛青色,鮮嫩潤澤,一派雨後初晴的模樣,似與這黃昏全不相干,但也有淺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色的________。

樹旁亂草中窸窣有聲,原來有人作畫。他正在調色板上蘸着顏色,蘸了又擦,擦了又蘸,好像不知怎樣才能把那奇異的色彩捕捉在紙上。

“他不是畫家。”年輕人評論道,“他只是愛這景色——”

前面高聳的斷橋便是整個圓明園惟一的遺橋了。遠望如一個亂石堆,近看則橋的格局宛在。橋背很高,橋面只剩了一小半,不過橋下水流如線,過水早不必登橋了。

“我也許可以想一想,想一想這廢墟的召喚。”年輕人忽然微笑説,那笑容仍然介於冷和苦之間。

我們仍望着落照。通紅的火球消失了,剩下的遠山顯出一層層深淺不同的紫色。濃處如酒,淡處如夢。那不濃不淡處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蘿,這輔天的霞錦,需要多少個藤蘿花瓣啊。

彷彿聽得説要修復圓明園了,我想,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廢墟呢?最好是遠瀛觀一帶,或只是這座斷橋,也可以的。

為了什麼呢?為了憑弔這一段凝固的歷史,為了記住廢墟的召喚。

廢墟的召喚閲讀題目

(1)如果把第一段中的加粗詞“掠”改成“飛”,把第六段中的“漾”改成“蕩”好嗎?為什麼?

(2)依次在第一、六段中的橫線上填上恰當的詞語是[ ]

A.凝重 嬌紅 清冷

B.莊重 嫩紅 清冷

C.凝重 嬌紅 清涼

D.沉重 鮮紅 清冷

(3)結合全文,細讀第一段,説説畫線句子的含義。(應結合全文內容回答)

空中一陣鴉噪,抬頭只見寒鴉萬點,馱着夕陽,掠過枯樹林,轉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紅色的西天。

(4)第六段的景物描寫就像一幅色調凝重、意旨深遠的油畫。但作者絕不僅僅是客觀描寫,它傳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

(5)你是如何理解第十一段畫線句子的含義的?

那不濃不淡處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蘿,這輔天的霞錦,需要多少個藤蘿花瓣啊。

(6)“鋪天的霞錦”象徵什麼?(注意體會“輔天霞錦”的象徵意義)

廢墟的召喚閲讀答案

(1)不好。“掠”是輕輕擦過或拂過的意思。“飛”是鼓動翅膀在空中活動的意思,這裏用“掠”能準確地描述當時的情景;“漾”指水面微微動盪。“蕩”指搖動。描寫“綺輝”用“漾”更準確。

(2)A

(3)空中鴉噪與廢墟之靜對比,突出廢墟的空曠、寂寥。粉紅色的西天與暗影下的廢墟對比,既是寫景,又把人們的視線從地面引向透着美麗夕陽的天空。作者的心情由陰轉晴,表達了作者對變革給國家和民族帶來的萬千氣象的嚮往和憧憬。

(4)它既傳達了作者改變現實的迫切情感,也寄託了她對未來的希望與憧憬。

(5)作者用漫天的紫藤蘿之美,來表達她的美好希望和讚美。同時,作者用“這鋪天的霞錦,需要多少個紫藤蘿花瓣啊”,呼喚每一個人都要在民族振興之際做出自己的貢獻。

(6)象徵着百廢俱興,重新騰飛的祖國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