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一歷史必修一重點複習知識點歸納(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25W

高一歷史必修一重點複習知識點歸納(多篇)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 篇一

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1、明朝:君主專制強化,中國的宰相制度從此被廢除,君主專制達到了新的高度

2、清朝:君主專制達到頂峯,設置軍機處,由皇帝挑選新任的滿漢官員充任軍機大臣。全

國的軍政大權就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第二單元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古代希臘政治民主政治

1、基礎:梭倫改革

確立:克利斯提尼改革

黃金時代:伯利克里統治時期

2、特徵:人民主權、輪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內部平等

3、積極作用:促進希臘民族性格形成;推動古希臘文化事業發展;開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消極作用:男性公民民主;小國寡民的直接民主;抽籤選舉,輪番坐莊的弊端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

1、《十二銅表法》標誌着羅馬成文法的誕生。

《民法大全》(查士丁尼組織編纂)標誌着羅馬法律體系的最終完成。

2、影響:維護羅馬帝國的政治、經濟統治;是現代歐洲大陸法律體系的基礎;是反封建和

鞏固資本主義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1、○1光榮革命:1688年

○2《權利法案》:1689年。特點:議會的權力日益超過國王的權力;國會逐漸處於“同而不治”的地位

○3責任內閣制:首相事實上成為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決策者和。

2、作用:國內影響:提供保障、穩定社會、走入民主、樹立模式;

國外影響:對其他國家的資產階級建立新制度,也有巨大影響。

3、特點:英國立憲制度是君主制、貴族制與民主制三者融為一體的混合物。君主是象徵性的元首,其職責多數是禮儀性的。

第8課 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1776年7月4日美國獨立)

1、○1“1787年憲法”的制定:獨立初期的美國,只是一個邦聯制國家。

原則:“分權”與“制衡”: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之間制約達到平衡;總統和國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 篇二

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

1、新中國建立後確立起了三大政治制度:政治協商制度(1949年9月)、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根本政治制度)(1954年9月)、民族區域自治制度(1949年《共同綱領》首先提出,1954年憲法中正式確認)

2.1954年人大召開前,政協代行人大職能,《共同綱領》具有臨時憲法的性質。1954年人大召開後,政協作為統一戰線組織繼續存在,發揮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的職能,1956年提出了“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八字方針,標誌政協制度發展到一個新階段

3.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體現了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兩大原則,是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是建設社會主義的法律保證

4.1947年,建立第一個民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1965年,建立了最後一個民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

5、給我們最深刻的教訓是: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

6.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制建設方針

7.1979年開始全國人大加緊全面立法,1982年修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形成以憲法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8.1999年,將依法治國寫入憲法是我國法制建設的里程碑

9、第一次提出和平方式統一祖國的方針是在,1979年元旦《告台灣同胞書》

10、“一國兩制”首先是針對台灣問題提出的,第一次成功實踐是在香港。“一國兩制”實施的前提是一箇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

11、香港、澳門問題的成功解決根本原因是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

12、“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發展的一次歷史性突破

13、國共兩黨關係經過了:合作—破裂—再合作—再破裂—再合作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 篇三

背景:內憂外患

時間: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

名為:師夷長技以自強

前期:自強為旗號。後期:求富為旗號

前期創辦的工廠:曾國藩——安慶內軍機械所,李鴻章——江南製造總局,左宗棠——福州船政局,滿洲貴族崇厚——天津機器製造局

後期創辦的工廠:李鴻章——輪船招商局(上海),李鴻章——開平煤礦(天津),張之洞——漢陽鐵廠(湖北),張之洞——湖北織布局

創辦新式學校和選派留學生是有遠見的措施。

失敗的標誌: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戰爭中的失敗

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

西方列強並不希望中國富強,他們不會讓中國掌握真正的先進技術

清政府內部的頑固派對洋務運動百般阻撓和破壞。

整個洋務運動,在中央缺乏一個健全、有力的領導核心。

洋務派企圖靠單純引進西方的先進技術和設備,而徹底改變封建制度就讓國家富強起來,這是導致洋務派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 篇四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一、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1、前提: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1)背景:

17世紀初,英國資本主義有了較大的發展

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利用議會與國王鬥爭

(2)過程:

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後成立共和國

1660年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1688年“光榮革命

2、確立標誌——1689年頒佈《權利法案》

(1)內容:它以明確的法律條文,限制國王的權力,保證議會的立法權、財政權、司法權和軍權等。

(2)作用:議會的權力日益超過國王的權力,國王開始處於統而不治的地位,也為君主立憲制的確立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責任內閣制的形成

1、概況

18世紀初,英國責任內閣制確立,行政權由國王轉移到內閣

2、組成:下院議員由普選產生,多數黨領袖為首相

3、職能

控制下院立法程序,通過控制下院本黨議員控制下院,宣佈提前大選等

4、特點

內閣成員(各部大臣)集體負責,與首相(內閣首腦)共進退;內閣名義上對國王負責,實際上對議會負責;首相掌握國家大權(行政權立法權);如果議會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案,內閣就要垮台;首相有權解散議會,重新選舉

5、意義:使立法機構得以控制行政權,有效地調節了立法權和行政權之間的關係

三、議會改革

1、概念:使權利由貴族轉移到工業資產階級

2、原因:工業革命後,工業資產階級要求獲得更多政治權利

3、過程:英國1832年議會進行選舉改革

4、結果:工業資產階級獲得更多的議席,大大加強了在議會中的作用,為工業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