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黨課:深刻領會和把握百年大黨的理論自覺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93W

黨課:深刻領會和把握百年大黨的理論自覺

黨課:深刻領會和把握百年大黨的理論自覺

同志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論自覺、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進步的力量”。百餘年來,我們黨秉承高度的理論自覺,矢志民族復興,逐漸建構起馬克思主義同時代、同中國、同人民的緊密聯繫,使馬克思主義在實踐中不斷煥發生機與活力,不斷指引中華民族復興偉業開創新局面。理論自覺是中國共產黨優良品質和政治品格的鮮明表徵,作為內生動力,不斷驅動中國共產黨認識理論、掌握理論、堅定理論、運用理論和發展理論。實踐證明,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不僅根源於馬克思主義是佔據兩個制高點的科學理論體系,基於主體的角度,還歸因於中國共產黨“能”,特別是“能”在我們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自覺“能”動性。

一、中國共產黨的理論清醒自覺

理論清醒,是指主體對理論內容、價值和特徵等關鍵要素的正確而深刻認識,同時也表徵為認識和對待理論的科學態度與堅定立場。清醒作為一種狀態,需要長期維繫,要依託能夠形成且保持這種清醒的認知、立場與責任;同時,主觀上要有不斷趨近目的併合乎規律的自覺性,並通過實踐轉化為保持理論清醒的重要勢能。這集中表現為我們黨的認知清醒、立場清醒與責任清醒。

(一)認知清醒:準確把握和科學對待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系統的理論體系,藴含豐富的思想內涵,需要長期且深入地學習與研究。在學習理論、運用理論和發展理論的過程中,黨對理論精髓要義的認識愈發清醒,越能夠準確把握和科學對待馬克思主義。從根本上看,“準確把握”的問題關乎能否正確認識馬克思主義。這包括能否清醒認識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特殊地位、重要價值和本質特性等。近代中國無數仁人志士苦苦尋求救國良方之際,以中國共產黨人為主要代表的先進分子就清醒地認識到“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救中國”;在當時各路思潮爭鳴中,中國人民給予馬克思主義以重要思想地位,將馬克思主義視為幫助近代中國人民推倒壓在身上“三座大山”的真理武器。在實踐中,我們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根本指導地位,並清醒地認識到黨帶領中國人民之所以能夠不斷創造成就、取得偉績,根本在於我們擁有科學理論的指引。此外,我們黨始終保持理論價值上的認知清醒。正是由於能夠清醒認識到馬克思主義不是“書齋中的學問”,而是作為實踐方法論,並自覺將其作為行動指南,我們黨才能夠完成近代以來其他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鉅任務,帶領中國人民取得偉大成就。對於馬克思主義,我們黨也一貫保持對其本質特性的認知清醒,準確把握其科學性、人民性、實踐性和發展開放性,自覺將其作為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原則指向: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髮展理論、指導工作和推動實踐。

“對待”表徵為一種認知上、態度上的主觀能動性。聚焦對待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透析黨的歷史實踐,可以具體化為我們黨在對待馬克思主義學習問題、運用問題和發展問題上的科學原則。在對待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問題上,我們黨一直重視全面系統、聯繫實踐且結合實際地學習馬克思主義。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就提出了學習馬列主義要“系統地而不是零碎地、實際地而不是空洞地”這樣的科學要求。同時,關於學風問題,毛澤東強烈反對“主觀主義”,強調“主觀主義是一種不正派的學風,它是反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它是和共產黨不能並存的”。在對馬克思主義的運用問題上,理論聯繫實際的科學性是焦點。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就着重強調了這一原則性問題,指出馬克思主義要同中國的特點相結合,並首次提出將其中國化創新的命題。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百餘年曆史進程中,關於如何對待理論,我們黨經歷了從模糊認知到清醒認知的自覺過程,經受了教條主義、本本主義、經驗主義等錯誤作風造成的一系列失敗挫折,確立了“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的思想路線,並將其作為我們黨運用理論的科學指引。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地提出“兩個結合”的重大論斷,並在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態度上明確指出:“不能採取教條主義的態度,也不能採取實用主義的態度。”這規範了我們黨在理論運用中的原則性要求,深化了規律性認識。在對待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問題上,我們黨準確把握其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堅持立足現實問題、結合時代特點,創新和發展理論。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革命和建設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面對複雜紛繁的國內外形勢,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重新確立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問題意識,科學審視關乎黨和國家命運發展的時代性、全局性和戰略性問題,對時代主題和時代特徵作出了正確評判,為發展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明確了方向,正確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許多關鍵性問題,進而確保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行穩致遠,使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得到創新與發展。

(二)立場清醒:旗幟鮮明堅持和捍衞馬克思主義

作為無產階級政黨,我們黨自誕生起就堅定擎舉起共產主義信仰的旗幟。黨的歷史就是堅持並捍衞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堅定理論、捍衞理論作為一種清醒立場,既體現於主觀上內心的篤定,亦彰顯於現實鬥爭中的主動。基於此,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要旗幟鮮明堅持真理,立場堅定批駁謬誤。”從黨的歷史實踐出發,可以具體化為兩個方面。

一方面,堅定理論自信。理論自信是理論自覺的具體表徵,代表着主體對自身指導思想和基本理論清醒而堅定的立場。第一,從堅持理論創新的角度,中國共產黨堅定理論自信,體現於一以貫之地推進馬克思主義創新。倘若沒有堅定的信仰,就很難有持之以恆發展理論的動力、毅力和恆力。馬克思主義自傳入中國,正是中國共產黨堅定理論自信,在內心對其認同和信仰的基礎上,堅持理論創新,自覺推進“兩個結合”,才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牢牢紮根,並逐漸實現從“在中國”到“中國化”“時代化”這樣的轉變,建構起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話語體系,誕生了影響中國乃至世界的理論成果。第二,從實踐創新的角度,中國共產黨堅定理論自信,源於黨的百年曆史奮鬥、領導中國人民取得的偉大實踐成就。事實上,倘若我們黨喪失對理論的堅定立場,不能堅持理論聯繫實際,自覺運用理論指導實踐、服務實踐,那麼就不會有百餘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取得的偉大實踐成就,實現四次“偉大飛躍”。

另一方面,敢於理論鬥爭。堅持和捍衞馬克思主義,其主要表現在中國共產黨同其他錯誤思潮作鬥爭的自覺性。五四運動時期,馬克思主義開始在中國生根發芽。作為一種外來的新思想新理論,馬克思主義積極釋疑的同時,還要通過理論鬥爭同各方阻力作對抗。在當時,包括李大釗、陳獨秀、李達等在內的早期共產黨人,為了捍衞馬克思主義,自覺同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思潮作堅決鬥爭,駁斥並有力回擊錯誤思潮,進行了“問題與主義”之爭、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之爭和無政府主義與馬克思主義之爭三次主要思想論戰,確立起馬克思主義在近代中國先進思潮中的主流地位。除此之外,理論鬥爭還表現在黨內的思想路線鬥爭。土地革命時期,教條主義一度盛行於黨內。以王明為代表的一批“黨內理論家”罔顧中國革命具體實際,死板嵌套書本理論,在錯誤決策下,造成了我們黨在戰略上的多次失誤,致使革命根據地和白區的革命力量受到極大損失。關鍵時刻,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決同教條主義這樣的非馬克思主義錯誤作風和錯誤路線作鬥爭,堅持理論聯繫中國革命具體實際,挽救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事實上開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徵程。之後,通過延安整風運動,在1945年黨的七大上,我們黨正式將“實事求是”寫進黨章並確立為黨的思想路線。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實踐,也同樣面臨着諸多像歷史虛無主義、新自由主義和民主社會主義等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思潮。歷史和實踐反覆證明,愈在此時,愈要保持清醒立場,敢於同一切錯誤思潮作鬥爭,實現馬克思主義的正本清源,旗幟鮮明堅持和捍衞馬克思主義。

(三)責任清醒:積極學習和深入掌握馬克思主義

保持理論上的清醒,需要時刻壓實壓緊學習理論的責任。以清醒的責任意識為內在驅動,積極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理論清醒自覺的體現,更是理論自覺的題中之義。1939年,陳雲同志在延安寫下了《學習是共產黨員的責任》一文。文中強調:學習理論是每個共產黨員的責任,而且黨內的老幹部和高級幹部更有責任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因此,結合新變化新條件,積極學習和深入掌握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時代化的創新理論是我們黨責任清醒的鮮明表徵。作為自覺的學習型政黨,我們黨始終恪守責任、保持優良傳統,注重理論學習。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儘管我們黨面臨着條件艱辛、資源匱乏的環境,但始終非常重視黨內的理論學習,旨在通過理論武裝,凝聚全黨力量、推動革命鬥爭。在實踐中,我們黨通過設立馬列學院、黨校等傳播和教授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校,以及開展黨內理論教育學習活動等方式,不斷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在理論上,《反對本本主義》《論新階段》《改造我們的學習》等經典論述和著作也為學習馬克思主義提供了規律性的認識與原則性的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中共中央先後印發了《關於加強理論教育的決定(草案)》等三個文件來加強黨內理論學習,規範了黨的各級領導幹部學習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的要求。通過全黨範圍內的整風整黨運動,黨的思想政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執政水平能夠迅速適應和滿足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要求。立足新形勢新特點,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和國家領導人反覆強調理論學習的重要性,發出“全黨同志一定要善於學習”等號召。以此為驅動,在此期間,中國共產黨人將理論學習作為一項緊迫的政治任務,建立起常態化的理論學習制度,同時着重明確“根本的是要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進入新時代,結合新形勢新變化,我們黨在總結歷史學習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強化學習馬克思主義及其創新理論的責任意識,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為引領,廣泛地開展理論學習教育活動,紮實推進理論學習制度化、常態化,進而提高全黨理論水平和執政能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

二、中國共產黨的理論活用自覺

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胡繩認為,對外國先進思想文化,不能“機械地翻版,惟舶來品是尊”,而是要“求其適合於現實的活用,求其通過中國人民智慧的活用”。馬克思主義是需要活學活用,而且是愈用愈活的理論。結合胡繩先生的觀點,馬克思主義要活用,不僅要“適合現實”而且要“通過中國人民智慧”。這為馬克思主義的靈活運用提供了原則性的方法論:一方面要切合中國具體實際;另一方面要廣泛吸納我們歷史文化底藴中所藴藏的民族智慧、人民智慧。以此認識為基礎,我們黨堅持理論活用自覺,不斷提升靈活運用理論的能動性,着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進“兩個結合”,並在此基礎上,着力推動“兩個結合”“兩創”之間互促共進。

(一)聚焦實際: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

實現理論同實踐的緊密結合,既是我們黨理論發展事業的重要課題,也是靈活運用馬克思主義的題中之義。首先,從理論自身看,不能將馬克思主義視為書本上教條化的公式,生硬地對照現實,而是應將其作為一種靈活化的工具。關於怎樣“活用”,艾思奇在《怎樣能夠把書本上的知識活用——答邱孝城君等》中指出,“我們只能把書本知識當做一種幫助或引導的工具”“不能把書本上所説的當做死的公式,拿到所要研究的事物上去硬套”“而把它當做一個分析的原則來應用,那就可以活用了”。對於此,我們黨有着清醒的覺悟。毛澤東指出,馬克思主義並沒有什麼神祕,要將馬克思主義視為“工具”,這緣於“它合用,而別的工具不合用”。這充分説明了我們黨將馬克思主義視作改造世界的科學工具,而且是能夠結合實際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的“合用”工具。其次,精準把握中國具體實際,就要分別從縱向和橫向聚焦中國的具體實際。從縱向看,考察中國的具體實際,要具有長期性和階段性的視域。有的“實際”長期穩定,有的“實際”不拘泥於一態,形式和內容會隨環境和條件的變化而變化。

從橫向看,中國具體實際又是各領域各方面“實際”的有機統一,馬克思主義的靈活運用需要聚焦具體領域具體方面的實際情況和問題。上述兩重規範,分別從如何正確看待馬克思主義和如何精準把握中國具體實際出發,在實踐中共同內化為中國共產黨理論活用自覺的規律性認識和原則性要求。黨的歷史就是不斷在聯繫實際中運用真理的歷史。李大釗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中鮮明反對對待馬克思主義“就那樣整個拿來應用於我們生存的社會”的方式,而是提倡結合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在李大釗等早期中國共產黨人的影響下,更多的先進知識分子將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同近代中國現實問題相聯繫,思考中國未來之命運。這其中就包括青年時代的毛澤東。1927年,結合對根據地鬥爭和戰略指揮中實際問題的分析,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造性地提出“農村包圍城市”這一深刻考析並緊密聯繫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的道路,為紅軍實現戰略性轉折提供了有力指引。以此為經驗基礎,在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實踐中,我們黨始終堅持聚焦實際的理論活用自覺。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創立了毛澤東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從新的實踐和時代特徵出發,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科學回答了一系列重大時代課題,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這些都深刻彰顯了我們黨在理論運用中重視實際、把握實際的自覺。

(二)賡續根脈: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更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思想根基。今天,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夠煥發生機、迸發能量,關鍵在於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持高度的理論自覺、文化自覺,積極推進科學真理和民族底藴的真切交融,使馬克思主義能夠立足中華民族的文化視野進一步中國化、時代化,同時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藉助馬克思主義這一載體實現現代性的轉化。對於理論活用而言,這既是路徑又是導向。再聚焦中國共產黨的能動實踐,主要體現在兩方面的自覺性。

一方面是賦予馬克思主義鮮明民族特色的自覺。在運用和發展真理的實踐中,我們黨深刻認識到要發揮真理作用、實現真理價值,就必須使之同民族性的特色相結合。毛澤東在《論新階段》報告中關於“學習”的章節中就曾着重指出,儘管中國共產黨人都是國際性的馬克思主義者,但若要在中國大地上實現和彰顯真理價值,就必須使馬克思主義“通過一定的民族形式”的同時和“我國的具體特點相結合”,使之“在其每一表現中帶着必須有的中國的特性”,彰顯為人民所喜聞樂見的作風與氣派。其中,藉助“民族形式“來呈現,最鮮明最直接的闡釋就是活用民族化大眾化的話語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呈現,使馬克思主義更容易為中國人民所接受,為馬克思主義的靈活運用提供必備基礎。在向黨和人民闡述和解讀真理的過程中,毛澤東就善於運用我們的歷史傳統文化,並通過中國人民所熟知所常用的表達方式和思維方式,將馬克思主義通俗化、大眾化。諸如《實踐論》《矛盾論》《論持久戰》等體現理論精髓的著作,不僅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的寶貴理論成果,還成為我們黨結合民族特色,靈活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典範。結合理論發展需要,面向新的現實需求,立足新時代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重大課題,黨的XX大報告明確指出,要“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同人民羣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融通起來,不斷賦予科學理論鮮明的中國特色”。這體現了我們黨發展理論、弘揚文化一以貫之的價值遵循。

另一方面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自覺。結合當下實際與現實條件,自覺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兩創”,是靈活運用馬克思主義的重要前提和實踐指向。不忘歷史才能開闢未來,善於繼承才能善於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在論述如何科學對待傳統文化時,強調要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並鮮明指出:“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百餘年來,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者和躬行者,立足動態變化的現實條件,我們黨科學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精華,賦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新的時代內涵,對其中具有借鑑價值的內涵和陳舊的表現形式加以改造,不斷增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力和感召力;同時,以此為基礎,不斷驅動馬克思主義靈活運用,持續激活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因子並與之相結合。正因如此,當下,在我們黨的自覺實踐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力和感召力不斷得到提升,理論精髓與民族底藴的交融,使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偉力不斷在實踐中鮮明呈現。

三、中國共產黨的理論創新自覺

實踐證明,黨的理論創新是以推進“兩個結合”為先決條件與重要基礎的歷史進程。進一步看,從自覺性的角度把握理論創新,則需要以主觀上的認識層面為考察基礎,進而研析由此驅動的實踐層面和藉助實踐得到彰顯的價值層面。首先,認識層面上,主要體現於我們黨與時俱進,主動拓展問題聚焦的廣度和深度,不斷以新的問題為導向,為理論創新提供嶄新視域;其次,實踐層面上,主要表現為我們黨積極實現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的良性互動,同時後者為前者提供動力來源;最後,從價值層面看,則體現於我們黨不斷彰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貢獻和時代價值,確立推進理論創新的世界向度、時代向度和人民向度,將創新理論轉化為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推進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作出貢獻。

(一)認識層面:主動拓展問題聚焦的廣度和深度

堅持問題導向是中國共產黨推動理論創新的認識論原則。客觀來看,回答並指導解決問題是理論的價值歸宿,不斷為問題的解決提供新理路新方案則是理論創新的根本任務。內在機理上,理論創新需要始終圍繞問題認識的“求新”和“求深”,即求索新的問題以及不斷深化對問題的認識。一方面,世界是各種事物相互交織、互相影響的統一體,各領域各維度的問題複雜繁多。問題的認識、發現和聚焦需要一定廣度的視野,並且,發現新問題後也要立足不同方向、不同立場去審視問題。另一方面,一切事物都處在變化發展之中,所以已知問題的性質、內容和形式也可能會跟着其所在場域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加之認識永無窮盡,對問題認識的正確性僅限於一定階段,由此可見,對問題的認識和聚焦也要在變化中不斷加以深化。因此,創新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拓展問題聚焦的廣度和深度,着力認識和發現新問題,深化對已知問題的認識,通過分析問題的本質,透析問題與其所在場域的聯繫,以問題破解的內生需求和基本思路構建理論創新和發展的邏輯理路。

百餘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問題觀、創新觀,以積極探索新問題和提高問題認識的高度自覺,持續驅動理論創新,發展理論、指導工作。首先,不斷拓展問題聚焦的廣度。黨所聚焦的問題,不僅涵蓋黨的自身、國家和社會等諸多方面,還放眼於世界和全人類。定位於黨和國家的問題域,我們黨聚焦自身建設、改革發展穩定以及人民羣眾急難愁盼等多維度的問題,儘可能地為理論創新提供廣泛的現實基礎;定位於世界、全人類的問題域,我們黨主動將國際變局中的重大問題、新生問題和全人類所面臨的共同問題作為創新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的宏觀導向。作為具有深沉使命責任意識和強烈歷史擔當精神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我們黨始終堅持與時俱進,主動聚焦更為寬廣的問題域,以時代性、世界性、人民性的問題作為理論創新引領,自覺以創新理論指導實踐,不斷迴應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充分彰顯了我們黨高度的理論自覺和使命自覺。其次,不斷拓展問題聚焦的深度。比如,聚焦社會主義事業,從“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到“如何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再到“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現了我們黨在總結歷史經驗基礎上,結合條件和環境的變化,不斷深化核心問題認識的自覺。由此,在領導社會主義事業的過程中,黨的理論創新不斷向前推進,形成了眾多建設、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創新理論成果,豐富和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二)實踐層面:積極實現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的良性互動

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我們黨創新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內在要求和寶貴經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理論指導和實踐探索辯證統一,實現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良性互動,在這種統一和互動中發展二十一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這種良性互動,實際上就是二者相互影響、互促共進的過程。通過實踐,深化舊認識,獲得新認識,與此同時,其中合乎實際、順應規律的科學認識,被系統化為理論;之後,由新認識構築和補充的理論體系,轉而用於指導新的實踐,確保實踐朝着正確方向推進,實現目標,同時又獲得新認識,周而復始、循環往復,統一為認識和實踐的辯證運動過程,併成為貫穿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良性互動的內在邏輯理路。迴歸主題所聚焦的這種雙向互動,根本上就是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理論演進與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之間的良性互動。總的來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二者之間的互促共進,在理論意義上和實踐意義上都分別取得了重大成就。對此,《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中科學明確了我們黨百年奮鬥中在理論上實現的“三次飛躍”,實踐上發生的“四次偉大飛躍”,這為我們黨增進自覺,接續推進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的良性互動提供了重要經驗遵循。

中國共產黨在理論和實踐上不斷取得創新突破,根源於實踐、理論二者能夠持續發生良性的互動。而這種互動之所以“良性”,根本上源於中國共產黨高度的理論自覺,能夠始終以堅強的領導力不斷引領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新同黨領導人民的創新實踐有機交融,及時將黨和人民的實踐經驗轉化和系統化為理論成果,從而進一步使理論得到豐富,主動運用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指導新的實踐。結合原則要求,更深入地看,塑造這種理論自覺性的正是我們黨所恪守的“實踐第一”的原則。我們黨始終重視實踐,尤其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毛澤東曾立足黨性的政治維度告誡全黨,若“沒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實踐統一的態度,就叫做沒有黨性,或叫做黨性不完全”。針對佔據真理制高點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我們黨並沒有因為其真理光芒而脱離實踐、盲目信仰,而是選擇繼續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理論,並將“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作為黨的思想路線重要內容。因此,在實踐層面,植根於中國共產黨重視實踐、堅持在實踐中發展理論的自覺性,正能動地驅使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新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創新實現良性互動,以豐碩的理論成果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以新的實踐成就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新局面。

(三)價值層面:不斷彰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貢獻和時代價值

不同於其他理論,馬克思主義是具有崇高歷史使命的科學理論;不同於其他政黨,中國共產黨是立志於中華民族千秋偉業和人類和平發展崇高事業的使命型政黨。無論是從理論的內在要求出發,還是從黨的歷史擔當使命出發,都客觀要求我們黨在理論創新的過程中要不斷彰顯並實現最新成果的內在價值。

一是理論價值的實現最終都要落腳於具體的實踐貢獻。聚焦現實,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正不斷為黨和國家事業乃至世界發展和人類事業作出突出貢獻。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結合新的實際,通過對黨成立以來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科學分析和充分運用,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並使其在時代演進中發揮新的價值引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深刻回答了一系列重大時代課題,科學指引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實現了自古以來就滿懷希冀的“小康”目標,具有歷史意義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顯著縮小了世界貧困人口版圖,為人類社會發展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除此之外,經過長期的實踐求索,以及對歷史經驗教訓的系統總結,我們黨帶領人民成功推進和開拓了中國式現代化。作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關切全人類共同發展所昭示的重大成果,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為那些想要在獨立自主中尋求發展和進步的國家提供了科學的借鑑與嶄新的指引,同時對於推動人類文明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當代社會主義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二是理論價值的實現往往都要從時代性上加以考析。立足時代場域,中國共產黨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引領時代,在科學把握時代特徵中推進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確立起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時代向度、世界向度和人類向度,不斷彰顯創新理論的時代價值。立足現實,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緊扣“兩個大局”時代特徵,為黨和國家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的事業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引。此外,從政治使命看,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為進一步深入研究當代資本主義、當代社會主義的新特點新形勢,以及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規律性趨勢提供了嶄新的理論視野;從世界發展看,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為建設一個安全繁榮可持續發展的世界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從人類發展事業看,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藴含着科學回答關乎人類前途命運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彰顯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進人類和平發展事業的理論當代價值。由此觀之,新時代新徵程,中國共產黨更須強化理論清醒、活用和創新的自覺,使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迸發出更為強勁的真理偉力,指導實踐、引領發展。

我就講這麼多,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