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百團大戰故事多篇600字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9.79K

百團大戰故事多篇600字

百團大戰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八路軍與日軍在中國華北地區發生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你喜歡。

百團大戰故事1

戰爭的主戰場在華北平原的幾個主要交通幹線上,目標上破壞正太鐵路上的各個據點。我們之所以要從交通路線入手,也是因為在此之前日本的“囚籠政策”。在佔領了華北地區,即河北省山西省之後,日軍為了鞏固對當地的控制,同時也要阻止八路軍的反擊。他們嚴格控制了公路和鐵路交通。一般來説,外敵侵佔一個地方首先就是控制當地的交通,這樣的話基本就是將當地的所有人給囚禁起來,關進了監獄。同時他們為了防止抗日力量的反擊,還在荒原地區挖溝渠,給抗日力量製造難度。所以共產黨要攻破這一點,也要從交通入手,我們沒有更好的辦法奪回交通控制權,那我們就進行全面的破壞。

1940年8月份,第一階段的戰爭開始。我們主要從正太、同蒲,平漢,津浦等交通幹線發動總攻擊。僅僅20天左右,我們就完成了目標任務,徹底的破壞了正太鐵路附近的各個根據點。第二階段的戰場主要是榆遼戰役,給敵人痛擊,但是並沒有完成目標任務。第三階段是擊破日軍和日偽軍對我們的根據地的掃蕩,主要是太行、太嶽、平西、晉西北等地的大規模掃蕩,最終依然是我們勝利了。

這次的戰役我們分為兩次進攻和一次掃蕩進行,逐步完成任務,徹底粉碎日軍的“囚籠政策”。

仔細觀察我們可以發現八路軍的進攻方向主要是向着鐵路進行的。這條鐵路連接了石家莊、北平、天津、陽曲等許多的城市。八路軍攻破正太鐵路的目的從這副戰略地圖上明確的體現出來。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八路軍要發動百團大戰來毀壞正太鐵路呢?原來,自1939年開始日本軍隊就開始以交通路線為基礎,特別頻繁的入侵我國晉察冀地區的抗日根據地,他們試圖通過所謂的“囚籠政策”,來切斷各個戰略地區之間的密切聯繫,以達到自己佔領中華、統領亞洲以及統治整個世界的“夢想”!因此,八路軍來一場交通戰,以打破小日本的陰謀!

最終八路軍成功取得了這場戰役的勝利!合計大約破壞了九百多裏的鐵路以及三千多裏的公路,與此同時還破壞了很多橋樑、車站;損失日軍兩萬多人,繳獲了日本軍隊的很多軍用器械,沉重的打擊了日軍的在我國的囂張氣焰,也大大鼓舞了我軍的抗日信心!延遲了日本軍隊向我國南方進軍的步伐!這次戰爭充分體現出了我國軍民的愛國情懷,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團結愛國之情!

百團大戰的示意圖介紹

百團大戰是抗日史上的一次重要的戰役,它發生在1940年八月到十二月曆經整整四個月的時間。簡單瀏覽一下百團大戰示意圖,可以發現這場戰役大致分佈在晉察冀地區,主要集中在河北、山西。

百團大戰故事2

於是日本軍隊於1939年年中,開始對他們忌憚的中國共產黨的敵後革命根據地進行掃蕩。但是中國共產黨的武裝勢力在敵後革命根據地不是一天兩天,早已根深蒂固,想要拔除不是一次兩次的掃蕩就可以做到的。到1939年入冬以後,日本軍隊就想要利用自己在鐵路和公路上的優勢來制定一個“囚籠計劃”來將中國共產黨在太行和晉察冀的聯絡給切斷,然後各個擊破。

日本軍隊的“囚籠計劃”主要是日軍在華北地區重要的交通線正太鐵路為籠子的支柱,再用公路作為籠子的鏈條,最後用碉堡作為鐵鎖,牢牢的將中國共產黨在華東地區的敵後革命根據地鎖在籠子裏面,來打壓中國共產黨在華北地區的作戰能力,壓縮中國共產黨在華北地球的作戰空間。

1940年7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總部對於日軍的“囚籠計劃”作出了應戰的預備命令,以破襲日軍的主要交通幹道正太鐵路和其他主要公路和橋樑來遏止日軍南進的步伐。同年8月8日,總部以總司令朱德、副總司令彭德懷和副參謀長左權為指揮官,下達了突擊正太鐵路戰役的行動命令。

戰役開始後,中國共產黨的隊伍不斷在壯大,到了第三天已經達到了一百零五個團、二十餘萬人的規模,因而此次戰役被稱為百團大戰。

百團大戰的地點是哪

這場戰爭是抗日戰爭中我方主動進攻的最大規模的一場戰役,其結果是我方勝利,同時也真分了國民的氣勢。總而言之,絕對是一場確確實實的勝仗。

百團大戰故事3

1940年,抗日戰爭進入相2113持階段後,日本5261侵略軍一面對華北抗4102日根據地實行“囚籠政策”;一面在正面戰場1653上集結重兵,陰謀進犯西南、西北,妄圖迫使中國投降。在這緊要關頭,為了有力地打擊敵人,粉碎日軍的侵略陰謀,爭取華北戰局更加有利於我軍的發展,並影響全國的抗戰形勢,八路軍從8月20日起,在華北敵後出動105個團,約40萬兵力,在2500公里長的戰線上,發動了規模最大的“以徹底破壞正太路若干要隘,消滅部分敵人……截斷該線交通”為目的的舉世聞名的“百團大戰”。

大戰積極方面的影響有:

百團大戰,是 抗日戰爭中八路軍在 華北地區發動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帶戰略性的進攻戰役。在這次戰役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華北敵後抗日軍民,齊心協力,前仆後繼,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奮戰,充分表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

百團大戰嚴重地破壞了日軍在華北的主要交通線,收復了被日軍佔領的部分地區,粉碎了日軍的“囚籠政策”,給了侵華日軍以強有力的打擊,推遲了日軍的南進步伐。

百團大戰對堅持抗戰、遏制當時國民黨妥協投降暗流、爭取時局好轉起了積極作用,進一步鼓舞和增強了全國人民奪取抗戰勝利的信心,用事實駁斥了國民黨頑固派對共產黨、八路軍“遊而不擊”的誣衊,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聲威。百團大戰在中國 抗日戰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百團大戰故事4

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八路軍在華北發動了百團大戰,目的之一是要打破日本在華北加緊推行的治安肅正計劃和以鐵路為主、公路為鏈、碉堡為鎖的囚籠政策。外加當時日軍散佈8月進攻西安的傳言,也增加了中共方面對國民黨在日軍壓力下妥協的擔心和憂慮。

國民黨稱“八路軍遊而不擊”,“專打友軍,不打日軍”,與中共敵後武裝的衝突與日俱增,而日軍依靠據點到處搶掠,實行殘酷的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造成大片抗日根據地變成了游擊區,民眾受到日軍的掠奪後,還要在財力上支持八路軍,負擔過於沉重。

1940年7月,中共中央提出要克服空前的投降危機和麪臨的困難。7月22日,八路軍總部制定了在華北開展交通大破襲戰的計劃,具體目標確定為:“徹底破壞正太線若干要隘,消滅部分敵人,收復若干重要名勝關隘、據點,並乘勝擴大拔除該線南北地區若干據點,開展該路沿線兩側工作,基本截斷該線交通。”8月8日下達行動命令。具體部署是:晉察冀軍區部隊破壞正太鐵路東段的石家莊至陽泉段,第一二九師破壞榆次到陽泉段,第一二O師破襲忻縣以北的同蒲鐵路和汾陽離石公路。

這次作戰最初叫正太鐵路破擊戰正太鐵路是進攻的重點,這條路通過太行山,全長230多公里,大部分路段處於兩山或峽谷之間,橋樑、涵洞極多它連接平漢鐵路與同蒲鐵路,是華北日軍重要的戰略運輸線

戰役發起後,八路軍共計投入了105個團,27萬多兵力,於是便改稱為百團大戰。而在作戰地區的日軍也有20多萬人,另外還有15萬多偽軍

8月20日晚上8點,八路軍在副總指揮彭德懷的指揮下開始發起總攻。首先以正太鐵路為攻擊重點,還有平漢鐵路、同蒲路北段和白晉路。隨後開始向日軍各交通線進攻。

晉察冀軍區出動近20個團的兵力組成左、中、右3個縱隊,冒雨穿過山間公路,隱蔽於攻擊陣地。由於戰前準備充分,加上青紗帳旺盛便於掩蔽,日軍完全沒有發覺到八路軍的行動。

攻擊開始後,整個正太鐵路處於軍民的破襲火海中。晉察冀右縱隊兩個團的主攻目標是娘子關,它是晉冀兩省的交界要區與正太鐵路的咽喉地段。他們先潛入娘子關下的村莊中消滅了偽軍,然後全力攻擊娘子關上的日軍據點。

百團大戰故事5

1940年8月的百團大戰,是全國抗戰期間八路軍在華北發動的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略性進攻戰役。它沉重地打擊了日軍的“囚籠政策”和“迅速解決中國事變”的妄想。期間,許多中華抗日誌士壯烈殉國,書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謝家慶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位,他打響了百團大戰的第一槍。

謝家慶,1912年出生在河南省光山縣。1931年參加鄂豫皖紅四軍,抗戰爆發後的1937年底,為了深入發動羣眾,壯大抗日力量,一二九師派肯光義、孫繼先、謝家慶等人,帶領一二九師教導團30多名幹部祕密進入冀南平漢路以東地區,開展敵後工作。1940年5月,他調任三八六旅十六團團長……期間,謝家慶帶領這支八路軍隊伍一直活躍在冀南這片熱土上,他們破鐵路,炸水塔,摸敵營,攪得日軍膽戰心驚,日夜不得安寧。

1940年8月上旬,八路軍總部下達了關於以破襲正太鐵路為中心的《戰役行動命令》,規定全線進攻的時間統一為8月20日20時。一二九師的八個團及總部炮兵團一個營,受命破襲正太鐵路陽泉至榆次段。十六團的任務是攻擊蘆家莊車站。

謝家慶從旅部受領任務回來,召集幹部傳達上級指示,分析敵情,研究打法。他對大家説:“上級的決心是堅決摧毀壽陽、榆次間鐵路,因此,我們非打下蘆家莊車站不可!”據偵察員報告:車站內除了油庫、兵站外,在東北高地上有七個堡壘,四道鐵絲網纏繞於堡壘和車站之間,西頭是蘆家莊鐵橋,南面是條小河。守敵是原田大隊吉岡中隊100餘人,有曲射炮、重機槍、擲彈筒各一個分隊。經過研究,攻擊部署是:三營的一個連牽制冀家堖之敵,一個連牽制榆次、長凝之敵,兩個連配合自衞隊、工兵破路,集中一、二營的主力,用兩個連攻擊堡壘羣,一個排打一個堡壘,另外兩個連直入蘆家莊車站,採取夜間偷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