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事業單位管理報告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28W

事業單位管理報告多篇

【第1篇】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年度報告管理辦法全文

為了做好新形勢下資產管理工作,加快建立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的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體系,更好地保障行政事業單位有效運轉和高效履職的需要,提升資產管理水平,財政部近日印發了《財政部關於進一步規範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指導意見》(財資〔〕90號,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是行政事業單位履行職能,保障政權運轉以及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基礎,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是財政管理的重要基礎和有機組成部分。規範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深化財税體制改革的總體部署,理順和鞏固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健全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法律制度和內控機制,深入推進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國庫管理相結合,建立既相互銜接又有效制衡的工作機制和業務流程,着力構建更加符合行政事業單位運行特點和國有資產管理規律、從入口到出口全生命週期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體系。

《意見》從總體要求、管理職責、制度建設、管理環節、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新時期規範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目標任務和主要舉措。《意見》重申了國家統一所有,政府分級監管,單位佔有、使用的管理體制,進一步明確了財政部門、主管部門和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職責,強化財政部門綜合管理職能和主管部門的具體監管職能,進一步落實行政事業單位對佔有使用國有資產的管理主體責任;提出了完善制度體系的要求;《意見》從切實把好資產入口關、提高國有資產使用效率和進一步規範資產處置行為等方面,明確了資產配置、使用和處置等各環節的管理要求;《意見》提出了加強公共基礎設施、政府儲備資產、自然資源資產等由部門、單位、機構經手管理的資產和行政事業單位所屬企業管理的相關要求,還從收益管理、資產清查核實、產權登記、信息系統建設和資產報告等基礎性工作、績效管理和監督檢查、組織隊伍建設等方面進一步明確了相關配套措施。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年度報告管理辦法全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建立科學、規範的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年度報告體系,提高國有資產信息質量和應用水平,夯實資產管理和預算管理的數據基礎,為編制政府資產報告提供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財政部令第35號)、《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財政部令第36號)等國家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執行行政或者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的各級各類行政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以下簡稱行政事業單位)編制報送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年度報告(以下簡稱資產報告)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是指由行政事業單位控制的,納入本單位核算,依法確認為國家所有,能以貨幣計量的各種經濟資源。

第四條 本辦法所稱資產報告,是指行政事業單位年度終了,根據資產管理、預算管理等工作需要,在日常管理基礎上編制報送的反映行政事業單位年度資產佔有、使用、變動等情況的文件,包括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報表、填報説明和分析報告。

第五條 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嚴格按照國家資產管理和有關財務、會計的相關制度規定,遵循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相結合、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完善資產管理內部控制體系,做好各項資產的日常管理及會計核算工作,做到賬表、賬賬、賬證、賬實相符,保證資產報告數據的真實準確完整。

第六條 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報告工作應當按照統一規範、分級管理的原則,由各級財政部門、主管部門,行政事業單位按照各自職責分別組織實施。

第二章 職責分工

第七條 各級財政部門、主管部門和行政事業單位應當依託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做好資產報告的編制、彙總、分析、報送等工作,按照各自職責對資產報告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負責。

第八條 財政部是負責全國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報告工作的綜合管理部門。其職責主要包括:

(一)制定全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報告管理的規章制度;

(二)制定全國統一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報告格式、內容以及相關編報要求;

(三)建立全國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基礎數據庫,完善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信息系統;

(四)負責全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報告的收集、審核、彙總和分析工作,並向有關方面提供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情況;

(五)負責指導全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報告工作,並組織開展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報告編報質量的核查;

(六)組織開展中央本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報告工作。

第九條 地方各級財政部門按照行政隸屬關係,負責組織開展本地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報告工作。其職責主要包括:

(一)依據上級財政部門有關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報告的規定和工作要求,制定本地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報告管理的規章制度;

(二)建立本地區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基礎數據庫,完善本地區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信息系統;

(三)負責本地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報告的收集、審核、彙總和分析工作,並向上級財政部門及時報告工作情況;

(四)組織開展本地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報告編報質量的核查;

(五)負責指導本地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報告工作。

第十條 主管部門按照財務隸屬關係負責組織開展本部門所屬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報告相關工作。其職責主要包括:

(一)依據財政部和同級財政部門有關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報告的規定和工作要求,結合工作需要制定本部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報告管理的規章制度;

(二)建立本部門資產基礎數據庫,完善本部門資產管理信息系統;

(三)負責本部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報告的收集、審核、彙總和分析工作,並向同級財政部門及時報告工作情況;

(四)組織開展本部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報告編報質量的核查;

(五)負責指導本部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報告工作。

第十一條 行政事業單位負責具體實施本單位資產報告工作。其職責主要包括:

(一)貫徹執行各級財政部門、主管部門有關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報告的規定和工作要求;

(二)做好相關財務會計核算,定期或者不定期開展單位資產盤點工作,確保資產信息質量;

(三)按照本辦法要求,認真編制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報告,如實反映本單位資產佔有、使用、變動等情況;

(四)按照相關規定及時向主管部門報送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報告。

第十二條 年度終了,行政事業單位應當按照財政部門的工作部署,在規定時間內編制和報送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報告,經主管部門審核彙總後報同級財政部門審核。各中央部門應於每年3月20日前將本部門資產報告相關材料報送財政部審核;各地區財政部門應於每年4月20日前完成資產報告審核彙總工作。

第三章 報告內容

第十三條 資產報告由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報表、填報説明和分析報告三部分構成。

第十四條 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報表分為單户報表和彙總報表兩類。

(一)單户報表是指行政事業單位在會計核算、資產盤點基礎上對賬簿記錄進行加工編制而成的資產報表,反映行政事業單位資產佔有、使用、變動等總體情況以及房屋、土地、車輛、大型設備等重要資產信息。

(二)彙總報表是財政部門、主管部門按照財務隸屬關係彙總本地區、本部門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數據形成的資產報表,主要反映本地區、本部門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總量、分佈、構成、變動等總體情況。

涉密單位按照國家保密管理有關規定開展資產報告工作,由主管部門報送彙總報表和彙總數據。

第十五條 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報表填報説明是對資產報表編報相關情況的説明,主要內容包括:

(一)對數據填報口徑等情況的説明;

(二)對數據審核情況的説明;

(三)對賬面數與實有數、賬面數與財務會計報表數據差異情況的説明;

(四)其他需要説明的情況。

第十六條 分析報告應當以資產和財務狀況為主要依據,對資產佔有、使用、變動情況,以及資產管理情況等進行分析説明,主要內容包括:

(一)部門(單位)的基本情況;

(二)資產情況分析,包括資產總量、分佈、構成、變動情況及原因分析,與部門(單位)履行職能和促進事業發展相關的主要資產的配置、使用、處置等情況,國有資產收益規模及其管理情況;

(三)資產管理工作的成效及經驗;

(四)資產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五)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建議;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第十七條 財政部將根據相關制度辦法的規定,視情況對資產報告格式、內容及相關編報要求進行修訂。

第四章 報告編報

第十八條 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在做好財務管理、會計核算的基礎上,全面盤點資產情況,完善資產卡片數據,編制資產報告,並按照財務隸屬關係逐級上報。

第十九條 資產報表數據應當真實、準確、完整,表內數據、表間數據、本期與上期數據、資產與財務數據應當相互銜接。填報説明和分析報告內容應當全面詳實。

第二十條 資產報告編制完畢後,須經編制人員、資產管理部門負責人和單位負責人審查、簽字並加蓋單位公章後,於規定時間內上報。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編制的資產報告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負責。

第二十一條 行政事業單位應當認真、如實編制資產報告,不得故意瞞報、漏報、編造虛假資產信息。

第五章 報告審核

第二十二條 各級財政部門、主管部門應當對本地區、本部門所屬行政事業單位報送的資產報告進行審核。

第二十三條 資產報告審核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編制範圍是否全面完整,是否存在漏報和重複編報現象;

(二)編制方法是否符合國家財務、會計制度和資產管理制度規定,是否符合資產報告的編制要求;

(三)編制內容是否真實、準確、完整,表內、表間數據勾稽關係是否正確,單户數據與彙總數據、報表數據與資產管理信息系統數據、紙介質數據與電子介質數據是否一致;

(四)本期資產報告期初數與上期資產報告期末數、本期資產報告與同期財務報告同口徑數據是否一致,數據差異是否合理合規,是否作出合理説明;

(五)資產報表填報説明和分析報告是否符合資產報告管理辦法規定。

(六)其他需要審核的事項。

第二十四條 資產報告審核方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採取自行審核、集中會審、委託審核等多種形式。

(一)自行審核:主管部門在報送資產報告前自行將本部門所屬行政事業單位紙質報表、電子介質數據以及相關資料,按規定的審核內容進行逐項審核。

(二)集中會審:各級財政部門、主管部門組織專門力量對本地區、本部門行政事業單位編制的資產報告紙質報表、電子介質數據以及相關資料,按照財政部門的標準及要求集中進行審核。

(三)委託審核:各級財政部門、主管部門在遵循有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可以委託具有相關資質的社會中介機構對本地區、本部門行政事業單位編制的資產報告紙質報表、電子介質數據以及相關資料進行審核。

第二十五條 各級財政部門、主管部門應當認真做好資產報告審核工作。凡發現資產報告編制不符合規定,存在漏報、重報、虛報、瞞報、錯報以及相關數據不銜接等錯誤和問題,應當要求有關單位立即糾正,並限期重報。

第二十六條 各級財政部門、主管部門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專業人員或委託具有相關資質的社會中介機構,對資產報告進行檢查或抽查。

第六章 數據使用與管理

第二十七條 各級財政部門、主管部門和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充分有效利用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和資產報告數據資料,全面、動態地掌握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佔有、使用、變動等情況,形成全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基礎數據庫。

第二十八條 各級財政部門、主管部門和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和完善資產與預算有效結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同時將資產報告數據作為建立和完善資產配置標準體系的重要基礎。

第二十九條 各級主管部門、行政事業單位應當根據資產報告反映的情況,結合其依法履行職能和事業發展的需要,合理提出新增資產配置需求,嚴格控制資產增量。各級財政部門應當將資產報告反映的情況作為預算安排和績效管理的重要依據。

第三十條 各級財政部門、主管部門和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將資產報告數據作為行政事業單位利用國有資產對外投資、出租出借,以及處置國有資產的重要依據。

第三十一條 各級財政部門、主管部門和行政事業單位應當有效利用資產報告數據,加強大型儀器、設備等資產的共享、共用和公共研究平台的建設工作。

第三十二條 各級財政部門、主管部門和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嚴格按照國家會計檔案管理有關規定,對資產數據資料進行歸類整理、建檔建庫、妥善保管。

第三十三條 各級財政部門、主管部門和行政事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政府信息公開的有關規定,對外提供資產報告數據資料。

第七章 監督檢查

第三十四條 各級財政部門、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本地區、本部門所屬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報告工作的監督檢查,對未按時報送資產報告或報告質量不合格的單位,責令其限期完成或糾正重報;對拒不完成資產報告工作的單位,除按統一要求推進的改革外,不予辦理當年資產配置、使用、處置等事項。財政部駐各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負責二級及以下中央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報告工作的監督檢查。

第三十五條 各級財政部門、主管部門應當對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報告中的資產配置、使用、處置及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加強監管,對資產報告數據與單位年度部門預、決算批覆數據不能銜接一致的,應當督促行政事業單位查明原因,及時對發現的問題進行糾正和處理。

第三十六條 各級財政部門、主管部門應當認真組織、落實本地區、本部門資產報告工作。各級財政部門要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報告工作的考核,對因工作組織不力或不當,造成拖延報送或嚴重數據差錯的單位進行通報。

第三十七條 各級財政部門、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資產報告編報審核過程中因工作組織不力或不當,造成資產報告差錯嚴重的,以及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等違法違紀行為的,按照《公務員法》、《行政監察法》、《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國家有關規定追究相應責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第八章 附 則

第三十八條 佔有、使用國有資產,執行《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的社會團體及民辦非企業單位,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三十九條 執行企業財務和會計制度的事業單位不執行本辦法,其資產報告工作按照企業國有資產管理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四十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財政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中央各部門可根據本辦法,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實施辦法,並報財政部備案。

第四十一條 本辦法由財政部負責解釋。

第四十二條 本辦法自1月12日起施行。

【第2篇】對當前事業單位登記管理規範化調研報告

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從試點到正式運行已經十多年了,雖然相關工作逐步規範,現正推行登記檔案規範管理,實行網上登記,整個登記管理工作正在向着進一步規範和提升的方向邁進,但目前還是有些不盡人意的地方,具體表現在事業單位登記熱情不高,登記質量不高,管理監督力度不大,這些問題如不能解決,將直接影響登記管理工作和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事業單位獨立性差是長期困擾法人登記的瓶頸。有的單位財務不獨立,還是由其主管部門管理,或者財政部門為了工作的需要只認可部門統一預算管理;有的工作難自主;有的有職無權或責權脱鈎;有的從業人員少,其法人資格值得考量,難免使法人登記難規範。正是如此部分單位認為登記實質作用不大,“登記”和“不登記”對事業單位運行的影響不大,尤其是公益性強和具有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更是如此。

第二、執法監督管理職能弱是滯阻登記管理的關鍵。《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賦予登記管理機關的監督職能太弱,對《事業單位法人證書》的監管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職能部門的協作和制約,缺乏監督管理的自主性、強制性和決定性作用。

第三、管理機制不完善是當前登記管理乏力的根本。登記管理法律依據不夠完善,《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一直在“暫行”中,監督手段操作性不強。而且目前年檢的法定時間相對較短,法定代表人的管理滯後,單位資產(開辦資金)變更頻繁等都值得探討和研究。

針對目前工作現狀,面對工作中存在的這些問題,應該怎樣克服和解決,怎樣使從事的工作有味、有為且有位,需要增強法律意識、責任意識和創新意識,除了抓好登記管理宣傳教育和工作隊伍建設以外,更要創新工作思路,進一步推進登記管理規範化。因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突出三個重點,創新工作方法

1、進一步加強行政執法。堅持開展聯合執法檢查,聯合人大內司委、政府法制辦及有關職能部門開展登記管理執法檢查,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檢查的範圍和內容。實施“行政執法通知”制度,作為日常監督手段,對違反有關法規要求的行為進行及時通知整改,對情節嚴重的依法進行處理。

2、進一步加強證書監管。對涉及《事業單位法人證書》(以下簡稱《證書》)監管的相關職能部門進行走訪和聯絡,同時對上級有關政策進行廣泛宣傳,共商監管舉措。確定《證書》監管聯絡員,以編委名義聘任,堅持一年召開一次會議,一年進行一次檢查,更好地落實證書使用制度。同時,制定事業單位印章管理辦法,明確事業單位的印章由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制發。

3、進一步加強法人代表管理。建立健全事業單位法人代表監督管理辦法,抓好法人代表教育管理,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組織法人代表學習培訓制度,不斷提高法人代表隊伍的政策水平和綜合素養。建立法人代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對異動變更的,及時由管理機關和審計部門聯合審計,對未進行審計的不予受理年檢。通過抓“一把手”工程,增強工作執行力。

二、增強四種意識,創新運行機制

一是增強質量意識。嚴格按照《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及《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的要求,努力提高登記管理和年檢年審的工作質量,致力“四求”,即程序上求規範、監督上求依法、材料求充實、管理上求實效,達到“四統一”,即統一專用印章、統一執法公文、統一材料要求、統一質量標準。

二是增強責任意識。在工作上強化以主管部門、鄉鎮為主進行督促落實。

三是增強統籌意識。從工作部署上力避上年忙下年閒、一年為年檢的工作格局,堅決避免把登記管理作為階段性的工作去抓,按輕重緩急,以年檢年審、登記管理、行政執法、檔案內務管理四條主線進行,全年統籌規劃,力爭出效果、出特色。從工作管理上把登記管理與機構編制管理有機結合起來,事業機構的設立、撤併、職能調整以及主要負責人的調配等都必須與事業單位登記掛鈎,相互協作,齊抓共管。

四是增強法律意識。登記管理是一項行政執法工作,要使全社會都樹立法人意識、法律意識,要以行政執法手段推進法人登記管理,真正變“要我登記”為“我要登記”。有意識地抓好登記管理行政執法和監督工作,落腳點放在證書使用、牌章規範、法人運行、社會信用、實際效用上。

三、圍繞六個目標,推進規範管理

從工作實際出發制定“六化”目標內容,推進規範化管理。即:①登記程序化。規範和完善設立登記、變更登記、註銷登記程序,年檢年審程序,用示意圖形式對外公開,嚴格按程序辦事,接受社會監督。②管理法制化。制定行政執法責任制實施辦法,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辦法,行政許可項目實施

辦法,行政效能監察制度,推進依法行政,用法律手段推動登記管理工作。③監督常態化。把年檢年審作為監督的重要手段,確實抓緊抓好,建立聯合執法檢查機制,長期執行行政執法通知制度,確定職能部門監管聯絡員,把監督手段貫穿於登記管理始終,不斷完善日常監督機制。④服務具體化。開展上門服務活動,諮詢服務活動,評先評優活動,強化服務意識,依法保護事業單位法人合法權益。⑤檔案科學化。建立文本檔案,電子檔案,長期和日常管理台帳,完善軟件系統管理,建立方便、科學、快捷的登記管理檔案,提高檔案質量和利用效能。⑥內務制度化。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力求按制度辦事,用制度管事。

【第3篇】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管理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

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管理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

事業單位不同於行政管理機構,它是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衞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在各級政府組織機構中,事業單位無論在機構數量上還是在擁有人員上都遠遠多於同級行政機構。它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作為機構編制部門,加強對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的管理,此重要性顯而易見。下面,就當前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管理上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措施淺略的談一些看法。

一、存在的問題

(一)事業單位機構設置和編制配備欠合理。首先,在機構設置方面,許多地方對事業單位機構設立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就是不管本地區有不有必要設立,只要有上級文件依據,周邊有設立參考,單位有要求就可以設立。而不是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而設,本身職能相近的機構,可以合併的卻單設,對要求新設立事業單位缺乏應有的設前調研。導致機構臃腫重疊,財政負擔加重,部分事業機構設立後長期無法正常運行,進人後也無事可做。其次,在事業單位編制配備上更是無章可循,具體配幾名也不是根據單位職責和工作需要來配備,而完全受制於可調編制數和財政供養能力。因此導致部分事業單位職責多、工作量大而只有1名或幾名編制,很難適應工作的需要。

【第4篇】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管理及機構改革工作的調研報告範文

近年來,我縣編辦從我實際出發,按照“抓重點、創特色、爭一流”的工作目標,突出機構編制工作的規範化、法制化、科學化建設,加強對機構編制工作熱點、難點和重點問題的調查研究,為事業單位的改革做好準備工作,進一步開創了機構編制工作的新局面。現將我縣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管理及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工作調研情況交流如下:

一、事業單位基本情況

我縣共有事業機構385個,其中,全額事業單位329個;差額事業單位17個;自收自支事業單位37個;企業化管理事業單位2個,全縣共有事業編制7505名,其中,全額事業編制6510名;差額事業編制523名;自收自支事業編制414名;企業化管理事編制58名,實有在職人員6292人,其中,全額撥款5463人;差額撥款425人;自收自支358人;企業化管理46人,全縣事業編制空編1213名。

二、存在的問題

1、事業單位機構龐大,人員過於臃腫。我縣事業單位財政供養人員佔全縣財政供養人員的85% ,給財政帶來巨大壓力,與此同時,隨着事業單位職能的弱化,一些事業單位人員整天無事可做,在編不在崗、混崗現象時有出現。

2、事業單位人員結構不合理專業技術人員缺乏,一定程度影響了我經濟、社會的發展。如:縣衞生系統,在這一兩年中,雖然通過面向社會招聘、經驗交流等方法,使醫資、醫技、醫質有所提高,但人員結構不合理的問題仍舊比較突出,全縣衞生系統,工勤人員就有183人之多,佔全系統在職人員的29%,特別是鄉鎮衞生院衞生技術人員缺乏,培訓不足,有些衞生院中防保人員為非專業人員,使各項預防保健任務的落實受到影響,給農牧民羣眾的生產、生活造成了隱患。諸如向衞生系統一樣,縣教育系統、文體系統以及各鄉鎮事業站所,也都因缺乏專業教師、專業演藝人員及技術人員等原因,使本職工作開展被動,工作效率及工作質量不高。

3、部分事業單位政事不分。一些單位名義上是成立了事業單位,但其實是一個單位的內部科室,需要用事業單位的名義就用,這種現象以黨政機關所屬居多。如計生局下屬的計生指導站、城建局下屬的規劃室等,以及一些大單位系統的培訓中心(培訓科)等,這些部門單位即以行政面孔行使行政權力,對社會進行干預,又以事業單位的名義進行經營,因其附屬於不同政府機構的性質,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行政性壟斷,導致市場分割和資源浪費。

4、具有事業單位身份卻不具備事業單位資格。目前我縣有部分事業單位缺乏獨立法人資格,投資主體單一,不能實現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只能依附於行政主管部門,靠吃財政飯生存,尤其突出的是鄉鎮各事業站所。2003年,鄉鎮黨政機構改革進行完後,各事業站所合屬分為五大辦公室,由一個鄉鎮的分管理領導具體負責工作,沒有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由鄉鎮分管領導兼任,造成行政主管部門與事業單位財務不分、人員混用、辦公地點不明確,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事業單位的社會化進程。

5、事業單位缺少活力。事業單位本來是人才、知識、信息,最集中、最活躍的地方,但實際上沒有煥發出應有的生機,沒有顯示充分活力。根源在於事業單位很大程度上是在靠行政化運作,政府各部門對事業單位控制死,管得過多過細,管理方式和手段單一,致使事業單位沒有市場競爭力。同時,因事業單位附屬於政府機構,使得大量事業單位代行部分政府職能,造成政府職能不清,效率低下,財政負擔繁重。

為此,我們認為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勢在必行。要從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高度,深刻認識事業單位機構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抓好這項改革。

三、事業單位機構改革的難點問題

1、牽涉面廣。事業單位兼具了“行政機構”與“企業”兩種屬性,要對其進行改革,複雜性、艱鉅性都在政府機構改革和企業制度改革之上。

2、如何科學設置事業機構的問題。由於事業單位門類太多、差別很大、範圍太廣、專業太複雜,劃分上有一定難度,再加上歷史遺留事業單位的種種弊端,使事業單位設置和佈局分佈不盡合理,部門、區域和學科分割,各自為政,各自為戰,職能交叉,資源浪費嚴重。因此,科學設置事業機構,是一項科學性、政策性、難度性很強的工作。

3、人的出口問題。機構臃腫,宂員嚴重,改革過程中的富餘人員哪裏去,今後的解聘人員哪裏去,“出口”渠道狹窄,加上事業單位的改革是在國有企業改革和政府機構、公務員制度改革之後進行的,其接受了大量上述改革的“包袱”,而大學生分配、軍轉幹部分配時不去企業,機關編制滿了,又大多往事業單位裏擠。這樣相當多單位不具備自我消化的能力。

四、幾點建議

我們認為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工作是事業單位機構改革有力切入點。推進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工作是事業單位體制改革和機構改革的需要,通過事業單位登記這一管理制度的建立,為實現政事分開,推進社會化進程的目標,提供了法制保障,是落實事業單位離開主管部門的襁褓,走向市場,進人社會,為經濟建設服務,為人民生活服務,實現自我約束和自我發展的重要手段。結合我縣實際,我們對推進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工作,為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做好準備工作,提出幾點建議:

1、進一步加強對事業單位的登記工作。確認事業單位具備與其法人資格相適應的開辦資金、從業人員、辦公地點、經費來源、獨立核算的財務管理制度和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確立事業單位經營管理主體的地位,使之取得受法律保護的“身份證”。清理不符合具備事業單位資格的單位,做好統計工作,為下一步的事業單位機構改革事業單位的富餘人員分流提供準確參考數據。(截止目前,我縣已登記事業單位207家,登記率佔全縣事業單位的63%,佔全縣具備事業單位資格登記單位的92%。)

2、加強對事業單位的動態管理,加大監督力度。隨着社會經濟環境的快速發展,事業單位的職責、人員、工作量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變化,原定的編制、經費等漸漸不適應實際情況的發展需要。做為事業單位管理部門,要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加大對事業單位的動態管理和監督力度。通過年度報告制度,實現對事業單位的“跟蹤”管理,為建立科學的動態管理機制創造有利條件;通過證書懸掛、公告和查詢等登記管理手段,將事業單位置於社會的監督之下,為公眾監督事業單位提供必要條件。從而使其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早日走向市場,更好地為社會、羣眾做好服務工作。

3、積極探索事業單位分類管理辦法,促進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對事業單位的改革要堅持分類管理原則,從實際出發,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按事業單位不同性質、職責和任務,明確事業單位類型,找出最為適應市場發展要求的分類辦法。

4、做好新時期事業單位思想政治工作。要從實際出發,有的放矢地教育引導廣大幹部職工去認識改革、理解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自動摒棄“鐵飯碗”的陳舊觀念,開拓創新促進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逐步走入市場化,為改革後事業富餘人員的安置、消化在市場化內做好準備。

5、規範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構的設置和加強登記管理隊伍的建設。要借這輪事業機構改革之機,進一步強化事業單位登記管理部門的監督職能,充分發揮登記管理局的職能作用。要通過實踐和培訓等多種形式來提高登記管理隊伍的綜合素質,從而提高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構的整體管理水平和執法水平,也為事業單位的改革提供一個人力優勢。

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和事業單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要認真貫徹執行好《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通過加強事業單位登記管理,進一步規範市場經濟秩序,使事業單位早日要面向社會、參與市場競爭,打破傳統的條塊分割,為下一步的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做好準備。

【第5篇】國產局對行政事業單位非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調研報告

我市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改革從開始,幾年來,緊緊圍繞提高資產管理效能,提高資產使用效益這個中心,積極推進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探索在市場經濟新形勢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新體制、新機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隨着改革的深入,市場經濟環境的變化,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現有的體制和機制已不能很好的適應新形勢的需求,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調整思路,用更加開放的思維,更加有效的機制,更加有力的工作把國有資產經營好,把國有資產管理這篇文章做大。

一、我市國有資產管理改革的基本做法

(一)設立專司機構,明確職能定位。市政府發文成立了市非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局(以下簡稱國產局),正縣級事業機構,掛靠市財政局,由市財政局副局長兼任國產局局長。市國產局編制12人,內設綜合、產權管理、資產評價三個科室,從而明確了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管理主體。市國產局作為管理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專司機構,按照統一政策、分級管理的原則,對全市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工作進行宏觀管理;對市本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實施監督管理。同時,在職能定位上,將其定位在延伸財政職能上,資產管理工作緊緊圍繞財政中心工作來進行。

(二)推動資產的整合。在保證行政事業單位正常運轉的前提下,對資產優化整合是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是提高資產使用效益的主要方面。市本級先後啟動了行政中心、建設大廈、文化藝術中心、老幹部活動中心等重點資產整合項目。通過這些資產整合項目的實施,既完善了城市功能,改善了機關辦公條件,又整合了大量的閒置房地產,從而激活存量資產,實現保值提效。通過盤活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拓寬了財政收入渠道,增加了地方可用財力,實現了資產管理和資金管理的有效結合。近幾年,通過統一管理國有產權,對國有資產統一整合運營,全市累計實現國有資產收入5億多元,

(三)改革國有資產的配置模式。在全市初步建立了資產構建預算制度。資產購建預算是從源頭上管理資產“進口”的主要環節,是規範資產配置,實現資產配置科學性、均等性、計劃性的重要的國有資產管理制度,是部門預算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資產構建預算從制度層面可以有效解決在資產配置上的盲目性、隨意性和失衡性,減少了盲目配置、重複配置,節約了財政資金,是“模式”一個重要亮點,在全國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會議上交流推廣。

(四)實行產權集中管理。市政府授權市國產局對市級行政事業單位的產權集中統一管理,將原來市級各行政事業單位的《房屋所有權證》、《國有土地使用證》集中收繳到市國產局,由市國產局代表市政府擁有市級所有行政事業單位全部國有資產的產權並對所管資產行使產權管理、收益管理和財務管理權,對單位辦公用房實行餘缺調劑,徹底杜絕和防止因所有權不明而引發的各種國有資產流失現象。產權變更後各佔有使用國有資產的行政事業單位只有資產使用權,沒有資產處置權,有效的解決了資產分散管理中存在的隨意處置國有資產的問題。

二、改革目前所面臨的困境

我市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改革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與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與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在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改革深化中遭遇瓶頸,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目標定位。我市的國有資產管理改革當初是以資源整合為切入點的,是以保值提效為目標的,是在整合置換中盤活存量資產,提高資產效益,增加財政收入。因此我們的工作重心在整合置換上,市政府還就此下發了三年整合規劃。儘管規劃中提出了宜租則租、宜處置則處置,宜開發則開發的運營思路,但作為運營主體的資產開發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從目前的情況看把目標僅僅定位在整合上是不能把資產這篇文章做大的,必須把目標定位在經營上,通過有效的經營,把文章做大。

(二)體制束縛。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所有權屬政府,市非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局是政府授權管理市級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的一個行政機關,不具備投融資資格,也不具備經營開發資格。由於缺乏一個對資產有效經營的平台,因此無法對資產開展有效的經營。因此要適應新形勢,把資產經營這篇文章做大,就必須搭建一個公司化的經營平台,實現對資產的有效經營。

(三)思想解放不夠。這幾年改革過程中我們也一直思考如何有效的利用好國有資產,也考慮到開發經營,但由於擔心不符合國家對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要求和規定,擔心過度商業化,會增大政府風險,因而,讓猶豫禁錮了我們的思路,捆住了我們的手腳,制約了我們的工作。

三、深化我市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建議

(一)、我市資產基本狀況

根據資產清查結果表明,截止12月31日,全市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總額48.5億元。其中,行政資產總額14.4億元,事業資產總額34.1億元。市本級資產總額10.8億元,行政資產2.4億元,事業資產8.4億元。

按可經營資產情況看,市本級行政事業單位擁有土地5361畝,其中城市規劃區內畝,規劃區外3347畝;房屋105萬平方米。按目前我市房地產市內工廠行情測算,市本級的可用資產總值約為28億元。

資產經營的基本思路金融危機爆發後,擴大內需保增長的任務十分繁重,特別是我們以投資帶動為主要特徵的增長方式,在突破發展中保增長的任務更重、壓力更大,對資金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因此,我們必須審時度勢,充分運用所擁有的資產優勢,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調整工作思路,轉變工作重心,把把工作重心由過去的以整合為重點,轉向以全面經營為重點;把運營方式由以置換為重點轉向開發、轉讓、出租並舉,有形資產、無形資產、資源性資產經營並重的軌道上來。對於目前具備通過轉讓、開發、出租進行直接經營的房地產可直接開展經營,對於目前不具備直接經營條件的房地產,可通過房地產抵押融資的方式,實行買地開發滾動經營,或者以直接投資的方式進行資產經營,使所有的房地產都能夠成為政府可經營的資本。實現真正盤活國有資產,實現資產資本化,實現資產效益最大化,實現資產經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經過有效運營,力爭五年內為市本級建設融資3--5億元,全市實現國有資產收益10億元以上,其中市本級5億元以上。

(三)加快體制轉變,構建經營平台

調整管理體制,構建經營平台,是實現資產資本化,對資產進行有效經營的基礎。因此,我們建議成立市公共資產投資運營公司,將市本級的行政事業資產整體打包,以劃撥過户、授權經營或參股等形式注入公共資產投資運營公司,同時將市非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局更名為“市公共資產管理局”,實行市公共資產投資運營公司與市公共資產管理局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由市公共資產管理局行使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的職能。由市公共資產投資運營公司行使管資產的經營、開發、融資、投資職能。使公共資產投資運營公司具有投融資、經營開發、物業管理三個資產經營平台的功能,其運行目標為:

投融資平台

打造成我市繼城投公司之外的又一重要融資平台,利用國有資產,以抵押擔保的形式,通過銀行貸款、發行債券等方式,吸引各種社會資金進入重點建設領域。具體可以採取以下方式:

一是抵押貸款。以國有資產整合為基礎,在充分進行風險評估的基礎上,以資產作抵押,加強同國家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合作,形成以銀行貸款為基礎,其他金融機構資金為補充的信貸融資格局,為政府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提供融資服務。

二是發行企業債券。政府授權發行企業債券,在資本市場進行融資,用於地方基礎設施建設,財政實施擔保並承擔債券利息。遼寧鐵嶺投資債的成功發行就為我們很好的借鑑。8月21日發行的“鐵嶺投資債”發行總額6億元,票面利率為8.35%,期限7年,在全國銀行間市場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同時發行,發行當日全部售完。鐵嶺市委、市政府創新政府投融資體制機制,本着“資源資產化、資產資本化、資本證券化”的發展思路,在整合運營政府社會公共資源和國有資產的基礎上,搭建起市場化投融資平台,成立鐵嶺公共資產投資運營有限公司,“鐵嶺投資債”就是通過鐵嶺公共資產投資運營公司發行,以沈鐵工業走廊開發基金償還。同時,鐵嶺市政府承諾:若沈鐵工業走廊開發基金存在償債缺口,將安排其他財政收入進行償還。

三是開展股權合作。對於關乎全市經濟佈局和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競爭性領域項目,資產投資運營公司代表市政府和市財政(國資)局作為出資人,用市場化方式對此類項目的市屬國有股權進行管理,依照《公司法》行使股東權利,履行股東義務。

四是啟動民間借貸。對項目不大、有營利的項目可鼓勵幹部職工入股,募集項目發展資金。但此方式籌集資金量少,風險大。

五是積極發展多元化融資體制。特許經營權是政府重要的無形資產,因此在項目建設上可運用“建設—經營—轉讓”的方式,即bot模式進行融資。它是指政府和項目發起人簽訂特許權轉讓的協議,由項目發起人組織成立的項目公司承擔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的融資設計、建設、運營和維護的任務,同時,在規定的特許期內,擁有該項目的所有權並收取費用,用來償還項目的債務,並獲得預期的投資回報。在特許期結束後,項目將無償移交給政府。利用這種形式,對於我市自有資金匱乏,但同時具有機遇優勢、項目優勢的實際情況,可以以此引進資金,擴展籌資渠道,增加籌資規模,切實解決建設資金供需之間的矛盾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可操作性。

經營開發平台

按照宜開發則開發、宜處置則處置、宜出租則出租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現有資產,繼續促進資源優化整合,加快開發經營,擴大投資範圍,實現資產增值。經營開發平台主要職能為:

一是資產經營的載體和主體,負責資產開發、轉讓、出租等經營業務。

二是負責對原政府部門投資舉辦的經濟實體進行整合,並對其實行集約化、集團化、規模化經營,充分發揮資產的規模效益。

三是進行自主開發。對增值潛力大,開發價值高的項目,實行自主開發,以實現國有資產收益最大化。對有的資產可按照開發--轉讓(出租)的方式進行經營,對有的資產可按照抵押--融資--收購(徵地)--開發--轉讓(出租)的方式進行經營。

四是夯實公司職責。按年度簽訂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書,通過規範資產運營,建立國有資產補償機制,向財政上交國有資產收益、按期收繳國有資產佔用費、土地出租收益金和利潤等手段,保證國有資產安全完整的運行,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物業管理平台

一是為行政事業提供統一規範的物業服務,維持辦公資產的簡單再生產(資產維護),節約財政支出。

二是公平參與物業市場競爭和經營。

需要配套的政策

一是成立市公共資產運營投資公司,並將市非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局更名為“市公共資產管理局”,兩套機構合署辦公,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

二是按照產權集中管理的要求將市級行政事業資產全部更名過户在市公共資產管理局名下,免收更名過户的相關費用。以劃撥過户、授權經營等形式將市級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注入公共資產投資運營公司。

三是按公司法建立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確保公司業務的有效、有序開展。

【第6篇】加強事業單位崗位設置和管理的調研報告模板

在推進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完成人員聘用制“入軌”任務後,如何儘快健全和完善崗位設置和管理的相關配套政策,引導單位科學合理地設置崗位,實現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的轉變,是當前各級人事部門必須認真研究解決的一個實踐課題。新疆##回族自治州的實踐和探索給人以啟迪。

幾點實踐經驗

理清改革工作思路。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兩個重要內容,一是人員聘用,二是崗位管理。為實現這兩個目標,##州在2001至2003年第一輪改革實現聘用制入軌、推行分配製度改革目標的基礎上,及時提出將改革工作重心轉移到加強崗位設置和管理上來。出台了《關於推進自治州單位改革的意見》,將“健全以崗位管理為主的新型管理制度”作為-第二輪單位改革工作的主要目標和任務。

研究制定相關配套政策。結合自治州實際,州委、州政府制定出台了《自治州單位崗位設置和管理暫行辦法》,對單位制定崗位設置和管理方案應遵循的原則、程序,以及方案的主要內容和應注意的事項等做出了明確規定。要求單位在制定新一輪人員聘用(任)實施方案前必須先審批崗位設置和管理方案,同時強化制約措施,對沒有審批崗位設置和管理方案的單位,相關部門暫不辦理職員、專業技術職務任職及工人等級晉升等手續,確保了崗位設置和管理工作順利推進。

為實施崗位分類管理提供操作“平台”。單位崗位分為管理人員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人員崗位三大類,針對單位三類崗位及人員如何具體管理,州委、州政府制定出台了《##州單位職員管理暫行辦法》、《##州單位專業技術崗位聘任制管理實施辦法》和《##州單位工人崗位(等級)聘任制管理暫行辦法》,對單位各類崗位的界定、工作性質、設置原則、條件、監督管理,以及本類崗位人員的任職資格、職務等級、職務晉升、聘任程序、考核培訓、工資福利等做出統一、詳細的要求,為順利實施崗位分類設置及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操作“平台”和政策依據。

幾點體會與思考

崗位設置必須在核定的編制數和各類人員結構比例範圍內進行。

“以編定崗”是崗位設置工作應遵循的基本原測。把編制管理與崗位設置有機結合起來,有利於單位科學合理配置在職人員,不斷規範用人行為;有利於實現“因人設崗,盲目用人”向“因事設崗、按崗聘人”的轉變,同時還可有效控制超編進人,減輕財政供養負擔,崗位設置時必須充分考慮到單位現有崗位及人員狀況,並妥善分流安置超編待崗人員。

在制定崗位設置和管理方案時,單位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和發揚民主的原則,應以原崗位設置情況和三類人員崗位現狀為基礎,通過職代會或職工大會對重新設置各類崗位的性質、工作量、工作內容進行科學分析和論證。

運作中,既要保證崗位的相對連續性,充分體現人崗相宜,又要避免崗位設置中的“盲目性”和混崗現象,為今後順利實施方案,產生崗位效能奠定基礎。對因機構合併、精簡等原因造成的單位超編待崗人員,在崗位設置和管理中,應從安定團結和社會穩定的大局出發,可實行過渡崗管理辦法,通過“只出不進”、“自然減員”、“內部退養”等方式逐步削減,平穩過渡。

崗位設置方案確定後必須實行“競聘上崗”和“公開招聘”。

實行人員競聘上崗是推行崗位設置管理制度的自身要求和“落腳點”,只有競聘上崗,才能真正實現從“身份管理”到“崗位管理”的轉變,才能有效調動聘用人員的積極性,以此達到因崗擇人、按崗聘用的改革初衷和目的,否則,將事與願違。

單位崗位因聘用人員退休、終止或解除合同等原因出現人員空缺時,除在單位或本系統內部通過競聘上崗和輪崗交流的方式調劑解決外,應按照有關規定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擇優聘用,實現崗位與人員最合理、最優化的組合,形成崗位管理與隊伍建設兩者之間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良性局面。

【第7篇】xxxx年市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局長述職述廉報告範文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本人由綜合科科長提拔為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局長,無論是在科長位置,還是在副縣級崗位,我均堅持胸懷大局,勤勉敬業的精神和境界,兢兢業業,克難攻堅,較好地完成了辦領導分配和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贏得上下較好評價。現就履職和廉政的情況報告如下:

一、認真加強學習,不斷提升理論素養和政治定力

20xx年我先後擔任綜合科科長、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局長,兼任本單位羣教辦主任,協助主任協管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科,工作領域的全方位性需要我全方位地加強政治理論和業務學習。為此,我按照“正人必須先正己”;“打鐵還須自身硬”的要求和標準;堅持政治理論學習先人一步,業務知識學習快人一步的原則,結合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相關部署,開展黨章黨史學習,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學習;利用“幹部在線學習”平台,深入開展十八大及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學習,較為全面地掌握了相關理論知識,能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樹立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制度、道路自信,能有效識別和自覺抵制社會及網絡上的各種政治謠言,講原則、講規矩,能保持應有的政治定力。與此同時,結合業務工作需要,多次參與國家、省編辦舉辦的各種業務培訓,自覺“充電”,廣泛涉獵行政審批、部門權力清單和政府職能轉變、事業單位法人登記等方面的知識,理論素養和業務能力不斷提升,能較好地指導相關科室人員完成上級部署的相關業務工作。

二、堅定改革創新意識,全面履行工作職責

在擔任綜合科長期間,承擔着辦公室的政務、黨務xx縣(市)區機構編制管理的業務工作,在此期間正值市委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推進開發區、xx區、新港物流園區管理體制調整,全省上下也積極醖釀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政府機構改革、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事雜責重,我帶領科室一班人,分工不分家,團結協作,在辦領導指導下,先後完成了章山片區機構編制和相關人員移交工作、xx區簡政放權的相關銜接工作、食品藥品和新港物流工業園管理體制調整工作、縣(市)區事業單位分類工作,承接了國家和省編辦相關調研工作,開展了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調研,起草了《xx市機構編制管理辦法》。在擔任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局長期間,我從全面加強事業單位法人登記管理的角度出發,全面梳理事業單位法人登記的程序和必備條件,先後起草出台了事業單位法人設立、變更、撤銷登記須知;對如何填寫相關材料,起草了規範填寫説明和事業單位章程示範文本,在xx市機構編制網登載公示。結合事業單位法人年檢制度改革,起草出台事業單位法人年度報告公示相關事項通知,籌備出台事業單位法人誠信體系建設考評體系和辦法,加強事業單位法人事中事後監督。與此同時,根據領導交辦的協管任務,與相關科室一起,吃透改革精神,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起草了《xx市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方案》及實施《方案》的任務分工等一系列文件,指導、協調業務科室開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部門權力清單清理和事業單位調整規範等工作,部分工作經驗在中央組織部、中央編辦和省編辦相關網站、雜誌上刊發。

三、踐行黨的羣眾路線,永葆清廉本色

按照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安排,在深入學習,深刻反省的基礎上,深查深改自身“四風”方面存在的相關問題。一是堅持整頓自身存在的“衙門”習氣。梳理科室工作流程,在不違背機構編制管理相關政策的基礎上,儘量壓縮再造工作流程,推行“明白卡”、“陽光單”制度,公開透明,提速提效。二是堅持轉變工作作風。涉及政策性、原則性的機構編制事宜,均先行調研,找準政策和實際工作的契合點,使自己所從事的工作能把握上情、適合下情、可操作性強、接”地氣“。在接待辦理機構編制相關人員時,做到耐心解釋、説服教育,服務熱情,不拖延、不吃拿卡要,不耍盤子。三是堅持清廉本色。一度電、一張紙、一個筆記本能省的儘量節省,不浪費、不鋪張。不參加公款吃請,不接受他人禮金。堅持步行上下班,拒絕公車私用,按標準使用辦公用房,在公務消費方面不攀比,不講條件,永葆清廉本色。

在過去的一年中,我雖然能做到夙寢在公、清正廉潔,但離黨和人民的要求還存在着較大差距。一是理論業務知識學習未能做到持之以恆。根據工作需要“快餐式”的學習多,系統性學習的少。二是改革創新意識有待提高。在工作時,講政策、講原則的多,如何靈活使用政策,創新開展工作的思路有待提高。三是在與同事共處時,坦言相告、快言快語的時候多,講究方法、講究策略的時候少,工作藝術有待提高。今後我將針對自身存在的問題,深刻反省,強力整改,做一名合格國家公務人員。

【第8篇】對做好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工作的調研報告

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工作是一項常抓不懈的工作,它也是機構編制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針對這項工作,近年來,各級編辦在上級主管部門的精心指導下,切實履行職責,認真貫徹執行《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和《實施細則》(以下簡稱《條例》、《細則》),使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規範化、制度化、程序化的健康發展軌道。但是,隨着登記管理工作的不斷深入,一些難點和問題不斷凸現出來,有待於我們進一步解決和完善。

問題和現狀:

其一、認識不到位,登記意識不強。一些事業單位法定代表人對登記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認為登不登記無所謂,年不年檢不礙事,法律意識淡薄,登記意識不強,不清楚自己作為事業單位法人應享有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也因之不能規範自己的行為,不能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

其二、默守成規,循規蹈矩。登記方面存在就登記而登記的現象,過多地認識都只停留在資料的收取上,從而輕視了規範的登記工作應該按照申報、評估、論證、審批的程序進行,過於放寬了登記的條件、降低了登記的門檻,首次登記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我想這可能是州內各縣(市)都普遍存在的現象。另外,在登記的過程中出現了看似簡單的問題簡單化處理,譬如對宗旨和業務範圍規範、用語方面,只要對於《須知》上己有規定的,照抄照搬,無可厚非,而有些事業單位特別近幾年新成立的事業單位,本身是為了適應市場經濟和改革的需要而設置,其宗旨和業務範圍無章可循,我們總不能隨意東拚西湊,更不能斷章取義,嚴格地講,在設立登記的時候就應該將其規定得詳盡一些、用語應該規範準確一些,竊以為這是一項不容忽視的工作,這關係到以後事業單位走向市場、參與競爭的過程中,如何履行自己的職責、規範自己的行為,時間久了,問題就會呈現得比較明顯和突出。

其三、重登記輕管理的思想沒有轉變。一直以來,我們把登記工作擺在重要位置,而忽視了管理的重要性,錯誤地認為只要把日常的三大登記工作作好了,就完成了全部工作的大半,殊不知登記是前提,管理才是重點,有時抑或我們認識到了這一點,走下去了,也只是走走看看,沒有實質性動作。比如説年檢工作,只要基層事業單位交上年檢資料,在證書上貼上年檢標識,隨意地確定一個年檢級別,一切就算完事,故而一場年度審檢工作下來,沒有取得其應有的實實在在的效果。再如,變更登記,也僅侷限於《法人證書》所涉及到的內容,更多的是單位名稱或法定代表人的變更,沒有結合機構編制事項(如機構升格、增加編制等)進行審核。

辦法與對策:

事業單位登記工作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要把這項工作做好,筆者以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積極地開展工作:

一要規範程序,嚴把質量。嚴格按照《條例》對事業單位登記對象、範圍、條件、類型、程序、公告和證書管理的明確規定進行登記,把握標準,做到規範、有序、合法;

二要加強輿論宣傳,提高事業單位依法登記的自覺性。要進一步加大宣傳的力度,把對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工作的宣傳作為一項長期的重要工作來抓,充分利用以會代訓、橫幅標語、廣播電視新聞媒體等方式廣泛深入宣傳《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讓全社會都瞭解事業單位法人登記工作的程序、目的和意義,提高對登記管理工作的認識;同時還要舉辦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培訓班,不定期地組織事業單位及其法人代表認真學習事業單位登記方面的政策法規文件,提高法定代表人的認識,增強法人意識,增強依法登記意識,切實維護法規的統一性和權威性,提高事業單位依法登記的自覺性。

三要注重調查研究,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和思路,要堅持“走下去、請進來”相結合,帶着問題經常深入基層事業單位開展調查研究,瞭解基層事業單位的圍繞公益目標開展工作情況、經營活動狀況以及制約其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等方面的難點和問題,為其排憂解難,以促其更好地服務於本地經濟和社會發展。

四是完善措施,強化監督。要轉變觀念,樹立登記是前提,管理是重點的意識,不斷拓展對基層事業單位的監督管理的空間,加大監督管理的力度。①年檢工作一定要把握其強制性、時限性、真實性和連續性的特點,着重搞好對法人資格和年檢級別的審查、界定,加強對機構編制事項、業務範圍和活動方式的審查。②進一步拓展監督管理的空間,建立健全監督管理體系。對事業單位的監管範圍應該包括:事業單位不按規定辦理變更登記、註銷登記;塗改、出租、出借事業單位法人證書或者出租、出借印章的;違反規定接受、使用捐贈、資助的;不按照登記事項開展活動的,不按照規定報送年度報告的,抽逃開辦資金的等幾個方面。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協同工商、税務、財政、銀行、勞動和社會保障等部門對事業單位的經濟運行情況、合同履行情況、社會投訴情況以及受到表彰情況進行適時適度地追蹤監管。③積極開展對事業單位的維權服務活動,切實保障維護事業單位的合法權益,為事業單位脱離襁褓,步入市場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最後,敝以為就是要加強學習培訓,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質,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水平。“事業單位在線”管理系統正在不斷完善,當此事業單位網上登記全面推開之時,這對我們登記管理人員的能力素質、服務質量和水平態度都會要求更高,條件成熟的時候,説不到哪一天我們的工作就在行政服務中心“一站式”辦理了。因此,從現在起,我們的領導和工作人員,都應該>;文祕站:

我們的一切工作,必須能夠方便基層、方便服務對象,要使服務對象能夠便捷地瞭解登記管理的程序以及辦證的時限,使每個工作人員都清楚自己的職責和權限,以更好地服務基層,只有這樣,才能不斷開創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第9篇】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工作調研報告

一、事業單位崗位設置工作的主要精神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抓好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工作。一是xx年中央批准下發了《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綱要》,明確了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方向。同年,中央組織部、人事部下發了《關於加快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見》,要求建立崗位管理制度,全面推進聘用制。xx年8月31日又出台了《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試行辦法實施意見》。xx年底人事部召開了全國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工作座談會,要求各地加快進度,儘快入軌運行。xx年7月,省裏召開了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實施工作會議。對全省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工作進行了部署。二是事業單位崗位管理制度是按照科學合理、精簡效能的原則,通過事業單位實行崗位總量控制和最高等級控制,組織引導事業單位因事設崗、按崗聘用、以崗定薪、合同管理,實現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轉換。三是建立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制度,是對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和創新,也是推進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迫切需要,對於充分調動事業單位各類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增強事業單位生機與活力,促進經濟和社會事業又好又快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實施中的政策和原則。

(1)實施範圍:崗位設置管理的實施範圍與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實施辦法所規定的範圍是一致的。從單位看,經機構編制部門批准設立,包括經費來源主要由財政撥款、部分由財政支持以及經費自理的事業單位均納入實施範圍,使用事業編制的社會團體參照執行。從崗位和人員看,事業單位的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工勤技能崗位,以及在這些崗位上工作的正式工作人員,都要按照崗位設置管理的有關規定進行管理。

(2)崗位類別:根據國家確定的事業單位通用崗位類別,事業單位崗位包括三類,即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技能崗位。

(3)崗位等級:

a、管理崗位等級設置:管理崗位分為10個等級,由高到低分為一到十級職員崗位。管理崗位最高等級職員崗位設置,按照機構編制部門核定的機構規格確定。

b、專業技術崗位等級設置:專業技術崗位分為13個等級,包括高級崗位、中級崗位、初級崗位。高級崗位分為7個等級,即由高到低分為一到七級,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正高級崗位包括一到四級,副高級崗位包括五到七級,中級崗位分為3個等級,即由高到低分為八到十級;初級崗位分為3個等級,即由高到低分為十一到十三級,其中十三級是員級崗位。

c、工勤技能崗位等級設置:工勤技能崗位分為技術工崗位和普通工崗位,技術工崗位分為5個等級,即由高到低分為一至五級;普通工崗位不分等級。

(4)崗位結構比例:

a、主體崗位佔崗位總量的結構比例,《實施意見》進行了原則性的規定,即:主要以專業技術提供社會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應保證專業技術崗位佔主體,專業技術崗位一般不低於單位崗位總量的70﹪;主要承擔社會事務管理職責的事業單位,應保證管理崗位佔主體,管理崗位一般不低於單位崗位總量的50﹪;主要承擔技能操作維護、服務保障等職責的事業單位,應保證工勤技能崗位佔主體,工勤技能崗位一般不低於單位崗位總量的50﹪。

b、專業技術崗位的結構比例。專業技術高級、中級、初級崗位之間的結構比例,全省的控制目標為1:3:6。省、市、縣三級專業技術高級、中級、初級崗位的控制目標為:省屬事業單位3:3.4:3.6,市屬事業單位2:3.7:4.3,縣(市、區)及以下事業單位0.6:3.4:6.全省專業技術高級、中級、初級內部不同等級的結構比例控制目標為:二級、三級、四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1:3:6,5級、6級、7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2:4:4,8級、9級、10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3:4:3,11級、12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5:5。崗位結構成寶塔形上小下大。

c、工勤技能崗位的結構比例。工勤技能崗位一級、二級、三級崗位的總量佔工勤技能崗位總量的比例全省控制在25﹪左右,一級、二級崗位的總量佔工勤技能崗位總量的比例全省控制在5﹪左右。

(5)崗位條件:

崗位的條件由基本條件和具體條件構成,其中基本條件由國家制定,任何人員上崗都必須符合崗位基本條件的要求,具體條件由主管部門和事業單位根據崗位的實際需要制定,同一等級的崗位在不同的單位其具體條件可以不同。

(6)崗位聘用:

事業單位聘用工作人員應根據崗位的職責任務和任職條件,在崗位有空缺的條件下,按照公開招聘、競聘上崗的有關規定擇優聘用。聘用條件不得低於基本條件。事業單位首次進行崗位設置和崗位聘用,崗位結構比例不得突破現有在冊的正式工作人員的結構比例,不得突破現有的職務數額,不得突擊聘用人員,不得突擊聘用職務。競聘上崗後應簽訂聘用合同書,然後部分人員即可按規定相應調整個人工資。

目前我市有事業單位268個,編制總數16973個,實有人數24088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7749人(高級926人,中級4407人,初級8629人,未聘3787人),管理人員1735人,工勤人員4604人。

為了切實搞好事業單位崗位設置,各單位一要加強領導,積極穩妥地開展事業單位崗位設置工作,各單位要確定領導和專人負責,要確保事業單位改革的平穩進行。二要加強宣傳與學習,把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的目的、政策規定,步驟和要求講深講透,使廣大幹部職工充分了解這次崗位設置管理的深刻意義、基本內容和工作步驟。三要認真搞好調查摸底,因為這支隊伍是公務員隊伍的7.5倍,而且,編制情況、職稱結構、領導職數,行業歸屬和層級分佈等情況較為複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關係到事業單位廣大工作人員的切身利益。是一項十分艱難的任務,要充分認識這項工作的重要性、複雜性和艱鉅性,確保按期完成工作任務。

【第10篇】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檔案調研建議調研報告

自國家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下發《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檔案管理辦法》(國事登字[20__]2號)以來,__省__市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認真細緻做好事業單位管理檔案工作。在檔案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也要一些問題亟待加以解決和完善。

一、存在的問題

1.檔案專業管理人員缺乏,素質能力參差不齊。

目前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檔案的管理人員基層大多數是各個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的人員兼任,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訓,對於檔案管理工作沒有一個系統地認識。在專業素質、理論水平、文化程度等方面參差不齊,與時代發展的要求懸殊較大。檔案專業出身的人員較少,知識結構不合理,現代科學知識貧乏,高層次的檔案專業人才較少,這些情況已不適應新形勢下的檔案事業發展,檔案管理人員的素質影響檔案管理水平。

2.檔案管理工作重視不夠,檔案意識非常薄弱。

登記機關人員工作缺乏積極性、主動性、創新性。對建立完善的檔案工作缺乏理性認識,領導對於檔案管理工作重視不夠,投入不夠。加上對於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檔案工作宣傳工作力度不大,很多事業單位對於平時檔案材料中的要求(包括變更、註銷、年檢等各項工作)敷衍應付,能拖就拖,檔案意識薄弱。

3.檔案材料缺失情況嚴重,管理體制不夠健全。

按照規定,事業單位不進行法人登記,銀行將不開設基本帳户,質監部門不發組織機構代碼證,不能在財政部門領購收費票據,不能到人事部門審核工資等等,但相關部門在執行規定時不夠嚴格,致使事業單位認為法人登記可登不可登,或者一經登記後就束之高閣,對法人證書每年需要年檢的意義認識不清,孰不知沒有參加年檢的法人證書也是無效的;還有的事業單位法人代表已經變更,甚至不只一次,依然不積極、不主動到登記管理機關作變更登記,以為反正有法人名字就可以了。從而造成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檔案中材料缺失,不能夠真實反映事業單位真實現狀,無法實現檔案的價值,不能更好地為公眾提供服務。

二、對策及建議

1.提高檔案人員素質是做好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檔案的前提

要將檔案人員培養納入人才培養計劃,全面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素質,通過專業培訓、知識更新、進修學習等,提高業務水平,建立檔案管理人才梯隊,適應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檔案業務發展,不斷總結探索檔案管理工作及業務發展,全面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素質,推動檔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2.加強檔案管理意識是做好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檔案的基礎

要認真學習《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檔案管理辦法》、《檔案法》。作為檔案管理人員首先要自己主動有所為,高度的責任感,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和全心全意的服務思想,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工作業績。其次要加強對於檔案管理的宣傳工作,加強事業單位對於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檔案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提高全體事業單位的檔案意識。第三要爭取領導的重視和支持,確保足夠的人力、物力、資源的配備。

3.加大監督檢查力度是做好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檔案的保證

要加強對於事業單位的監督檢查力度,建立健全相應的監管制度,根據《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研究和制定符合實際、能夠有效加強對事業單位法人監督管理的有關制度,使事業單位的監督管理逐步做到法制化、制度化、規範化。保證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檔案資料切實與單位同步,真正實反映事業單位真實現狀,實現檔案本身的價值。

【第11篇】對行政事業單位非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調研報告

我市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改革從開始,幾年來,緊緊圍繞提高資產管理效能,提高資產使用效益這個中心,積極推進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探索在市場經濟新形勢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新體制、新機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隨着改革的深入,市場經濟環境的變化,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現有的體制和機制已不能很好的適應新形勢的需求,這

就要求我們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調整思路,用更加開放的思維,更加有效的機制,更加有力的工作把國有資產經營好,把國有資產管理這篇文章做大。

一、我市國有資產管理改革的基本做法

(一)設立專司機構,明確職能定位。市政府發文成立了市非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局(以下簡稱國產局),正縣級事業機構,掛靠市財政局,由市財政局副局長兼任國產局局長。市國產局編制12人,內設綜合、產權管理、資產評價三個科室,從而明確了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管理主體。市國產局作為管理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專司機構,按照統一政策、分級管理的原則,對全市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工作進行宏觀管理;對市本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實施監督管理。同時,在職能定位上,將其定位在延伸財政職能上,資產管理工作緊緊圍繞財政中心工作來進行。

【第12篇】市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局長述職述廉報告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本人由綜合科科長提拔為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局長,無論是在科長位置,還是在副縣級崗位,我均堅持胸懷大局,勤勉敬業的精神和境界,兢兢業業,克難攻堅,較好地完成了辦領導分配和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贏得上下較好評價。現就履職和廉政的情況報告如下:

一、認真加強學習,不斷提升理論素養和政治定力

20xx年我先後擔任綜合科科長、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局長,兼任本單位羣教辦主任,協助主任協管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科,工作領域的全方位性需要我全方位地加強政治理論和業務學習。為此,我按照“正人必須先正己”;“打鐵還須自身硬”的要求和標準;堅持政治理論學習先人一步,業務知識學習快人一步的原則,結合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相關部署,開展黨章黨史學習,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學習;利用“幹部在線學習”平台,深入開展十八大及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學習,較為全面地掌握了相關理論知識,能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樹立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制度、道路自信,能有效識別和自覺抵制社會及網絡上的各種政治謠言,講原則、講規矩,能保持應有的政治定力。與此同時,結合業務工作需要,多次參與國家、省編辦舉辦的各種業務培訓,自覺“充電”,廣泛涉獵行政審批、部門權力清單和政府職能轉變、事業單位法人登記等方面的知識,理論素養和業務能力不斷提升,能較好地指導相關科室人員完成上級部署的相關業務工作。

二、堅定改革創新意識,全面履行工作職責

在擔任綜合科長期間,承擔着辦公室的政務、黨務xx縣(市)區機構編制管理的業務工作,在此期間正值市委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推進開發區、xx區、新港物流園區管理體制調整,全省上下也積極醖釀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政府機構改革、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事雜責重,我帶領科室一班人,分工不分家,團結協作,在辦領導指導下,先後完成了章山片區機構編制和相關人員移交工作、xx區簡政放權的相關銜接工作、食品藥品和新港物流工業園管理體制調整工作、縣(市)區事業單位分類工作,承接了國家和省編辦相關調研工作,開展了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調研,起草了《xx市機構編制管理辦法》。在擔任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局長期間,我從全面加強事業單位法人登記管理的角度出發,全面梳理事業單位法人登記的程序和必備條件,先後起草出台了事業單位法人設立、變更、撤銷登記須知;對如何填寫相關材料,起草了規範填寫説明和事業單位章程示範文本,在xx市機構編制網登載公示。結合事業單位法人年檢制度改革,起草出台事業單位法人年度報告公示相關事項通知,籌備出台事業單位法人誠信體系建設考評體系和辦法,加強事業單位法人事中事後監督。與此同時,根據領導交辦的協管任務,與相關科室一起,吃透改革精神,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起草了《xx市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方案》及實施《方案》的任務分工等一系列文件,指導、協調業務科室開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部門權力清單清理和事業單位調整規範等工作,部分工作經驗在中央組織部、中央編辦和省編辦相關網站、雜誌上刊發。

三、踐行黨的羣眾路線,永葆清廉本色

按照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安排,在深入學習,深刻反省的基礎上,深查深改自身“四風”方面存在的相關問題。一是堅持整頓自身存在的“衙門”習氣。梳理科室工作流程,在不違背機構編制管理相關政策的基礎上,儘量壓縮再造工作流程,推行“明白卡”、“陽光單”制度,公開透明,提速提效。二是堅持轉變工作作風。涉及政策性、原則性的機構編制事宜,均先行調研,找準政策和實際工作的契合點,使自己所從事的工作能把握上情、適合下情、可操作性強、接”地氣“。在接待辦理機構編制相關人員時,做到耐心解釋、説服教育,服務熱情,不拖延、不吃拿卡要,不耍盤子。三是堅持清廉本色。一度電、一張紙、一個筆記本能省的儘量節省,不浪費、不鋪張。不參加公款吃請,不接受他人禮金。堅持步行上下班,拒絕公車私用,按標準使用辦公用房,在公務消費方面不攀比,不講條件,永葆清廉本色。

在過去的一年中,我雖然能做到夙寢在公、清正廉潔,但離黨和人民的要求還存在着較大差距。一是理論業務知識學習未能做到持之以恆。根據工作需要“快餐式”的學習多,系統性學習的少。二是改革創新意識有待提高。在工作時,講政策、講原則的多,如何靈活使用政策,創新開展工作的思路有待提高。三是在與同事共處時,坦言相告、快言快語的時候多,講究方法、講究策略的時候少,工作藝術有待提高。今後我將針對自身存在的問題,深刻反省,強力整改,做一名合格國家公務人員。

【第13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管理制度官方解讀

日前,財政部印發《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管理制度(試行)》(下稱《管理制度》),要求全國各級行政事業單位按年度編報內部控制報告。 下面是本站範文網小編提供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管理制度官方解讀,歡迎閲讀。

為貫徹落實好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關於對財政資金分配使用、國有資產監管、政府投資、政府採購、公共資源轉讓、公共工程建設等權力集中的部門和崗位實行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定期輪崗,強化內部流程控制,防止權力濫用的有關精神,推動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全面開展內部控制建設工作,近日,財政部根據《財政部關於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財會〔〕24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的有關要求,制定印發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管理制度(試行)》(財會〔〕1號,以下簡稱《管理制度》),同時印發了《財政部關於開展度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編報工作的通知》(財會函〔〕3號,以下簡稱《通知》),組織全國各級各類行政事業單位(以下簡稱單位)開展度內部控制報告編報工作。財政部會計司有關負責人就《管理制度》和《通知》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請介紹財政部出台《管理制度》的有關背景。

答:自財政部發布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範(試行)》(財會〔〕21號,以下簡稱《規範》),特別是財政部牽頭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制定的《指導意見》發佈實施以來,各單位積極開展內部控制建設,並在提高單位內部管理水平,加強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推動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建設,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按照中央提出的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的要求,為進一步推動各單位加強內部控制建設,落實《指導意見》提出的建立內控報告制度,促進內控信息公開的改革任務和要求,以來,財政部對我國單位內部控制建立與實施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了全面深入調研,根據《指導意見》和《規範》的有關規定,在向各地區、各部門全面瞭解內控建設工作進展情況的基礎上,組織基礎性評價、課題研究、專家研討、廣泛徵求意見,制定了《管理制度》,以規範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編報工作,提高單位內部控制報告質量,促進單位進一步加強內部控制建設工作,更好地發揮內部控制在提升單位內部治理水平、規範內部權力運行、促進依法行政、推進廉政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問:《管理制度》和《通知》起草發佈的過程如何?

答:《管理制度》和《通知》從起草到發佈,大致經歷了以下六個階段:

一是啟動階段。初,財政部會計司組織有關專家成立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體系研究課題組,啟動了《管理制度》的研究制定工作。上半年,課題組多次召開研討會,初步明確了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的目的、總體要求、報告機制及形式等內容。

二是調研階段。通過向各地區、各部門發函,全面瞭解和掌握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進展情況、有關經驗做法、取得的階段性成效以及工作建議意見等,為研究制定《管理制度》和開展年度內部控制報告編報工作奠定了實踐基礎。

三是測試階段。6月,財政部印發《關於開展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工作的通知》,對各級各類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基礎情況進行摸底測試,幫助各單位查找內部控制基礎的不足之處和薄弱環節,通過以評促建的方式,推動各單位有效開展內部控制建立與實施工作,為年度內部控制報告編報工作積累了實踐經驗。

四是研討階段。下半年,財政部課題組組織召開了一系列專家研討會,邀請了部分中央部門、地方財政部門、地方單位、《規範》實施財政部聯繫單位以及內部控制理論界專家、代表,針對《管理制度》以及單位如何開展內部控制報告編報工作進行了多次研討,重點對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的格式和內容及模板進行了討論和完善。

在研討過程中,各方面專家、代表一致認為在我國全面開展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編報工作是一項創新性工作,應儘可能避免給各部門及單位增加額外工作量。為此,課題組針對內部控制報告格式和要求進行了創新性設計,以標準化表格的填報形式代替文字性描述、以定性及定量相結合的客觀性指標代替主觀性描述,從而有效降低了單位編報內部控制報告的難度和工作強度,也提高了各地區、各部門彙總內部控制報告的效率和信息的準確性。

五是徵求意見階段。在課題報告、調研測試和深入研討的基礎上,12月,財政部會計司起草了《管理制度》和《通知》的徵求意見稿向國家發改委、國務院國資委、國土資源部、環保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審計署等部門徵求了意見,並同時向財政部部內10多個司局徵求了意見。反饋意見總體上對《管理制度》和《通知》表示贊同,有關各方也針對徵求意見稿中具體內容提出了一些具體意見和建議。

六是完善和發佈階段。1月,在充分吸收借鑑有關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財政部會計司對《管理制度》和《通知》相關條款和內容進行了修改和完善,個別未直接吸收的意見建議也與相關部門和單位進行了溝通解釋,取得共識,最終形成了《管理制度》和《通知》並正式印發。

問:《管理制度》的主要內容?

答:《管理制度》共八章,二十九條。主要內容包括:

1.總則。主要包括《管理制度》制定的目的和依據、適用範圍、內部控制報告的定義、內部控制報告編制的原則、內部控制報告的責任主體、內部控制報告編報工作的開展方式等內容。

2.內部控制報告編報工作的組織。主要明確財政部、地方各級財政部門及各行政主管部門在分別組織實施全國、本地區、本部門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編報工作過程中的責任及主要職責。

3.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的編制與報送。主要包括各單位編制內部控制報告的工作要求、依據、審批過程及報送要求等內容。

4.部門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的編制與報送。主要規定各行政主管部門彙總本部門所屬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的工作要求、依據,以及報送本部門內部控制報告的要求等內容。

5.地區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的編制與報送。主要規定地方各級財政部門彙總本地區部門內部控制報告和下級財政部門內部控制報告的工作要求、依據,以及報送本地區內部控制報告的要求等內容。

6.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的使用。主要對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在內部控制報告的分析及分析結果使用等方面作出規定。

7.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的監督檢查。主要包括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監督檢查的總體要求、工作原則、工作方式、考核的落實、對違反規定的單位進行責任追究和處罰處分等內容。

8.附則。主要明確各地區、各部門可依據《管理制度》制定具體實施細則,以及《管理制度》的生效日期等內容。

問: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如何開展度內部控制報告編報工作?

1.地方財政部門。地方各級財政部門收到《管理制度》和《通知》後,應當立即全面啟動本地區內部控制報告編報工作,研究制定實施方案,廣泛動員本地區各部門和下級財政部門積極開展內部控制報告編報工作,並及時彙總形成度本地區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

各省級財政部門應當於5月20日前完成對下級財政部門上報的地區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及同級部門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的審核和彙總工作,將本地區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紙質版和電子版報送財政部(會計司)。其他地方各級財政部門應當按照上級財政部門的規定按時完成本地區所屬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的審核、彙總及報送工作。

各計劃單列市財政部門應當於5月20日前直接向財政部(會計司)報送本地區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

2.各部門。各部門應當研究制定本部門內部控制報告編報工作實施方案,積極組織所屬各行政事業單位積極開展內部控制報告編制工作,並及時彙總形成度本部門內部控制報告。

各中央部門應當於4月20日前完成本部門所屬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的審核和彙總工作,將本部門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紙質版和電子版報送財政部(會計司)。其他各級部門應當按照同級財政部門的規定按時完成本部門所屬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的審核、彙總及報送工作。

3.行政事業單位。各單位應當以《管理制度》和《通知》為依據,在單位主要負責人的直接領導下,按照上級行政主管部門的有關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編制完成本單位度內部控制報告,並按時報送上級行政主管部門。

問:財政部對《管理制度》和《通知》的貫徹實施有哪些要求?

答:一是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要提高對單位內部控制報告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強化協調配合,加大保障力度,加強內部控制人才隊伍建設,積極做好內部控制報告編報、審核、分析和使用等工作。

二是數據準確,報送及時。各單位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負責。各單位應當在認真學習《指導意見》和《規範》的基礎上,按照《管理制度》的有關規定,根據本單位建立與實施內部控制的實際情況,並按照《通知》及其附件要求及時編制和報送內部控制報告。

三是強化分析,推動整改。各地區、各部門要堅持問題導向,強化對內部控制重點、難點問題的分析及評價結果的應用。同時,加強對本地區(部門)所屬單位內部控制報告工作的監督檢查,每年應抽取一定比例的內部控制報告,對報告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和規範性進行檢查,推動所屬單位做好內部控制問題整改,逐步完善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工作。

四是加強宣傳,交流經驗。各地區、各部門要加大對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編制工作的宣傳推廣力度,充分利用報刊、電視、廣播、網絡、微信等媒體資源,進行多層次、全方位的持續宣傳報道。同時,探索建立本地區(部門)內部控制工作聯繫點制度,選取內部控制工作開展成效突出的先進單位作為本地區(部門)的內部控制工作聯繫點。通過對聯繫點內部控制工作情況的總結、提煉形成經驗、做法及典型案例,與其他單位分享經驗和成果,充分發揮聯繫點的示範引領作用,全面推進本地區(部門)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工作。

關於印發《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

管理制度(試行)》的通知

財會[]1號

黨中央有關部門,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全國政協辦公廳,高法院,高檢院,各民主黨派中央,有關人民團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

為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加強內部控制建設,根據《財政部關於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財會〔〕24號)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範(試行)》(財會〔〕21號)的有關要求,我們制定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管理制度(試行)》,現印發你們,請遵照執行。執行中有何問題,請及時反饋我們。

附件: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管理制度(試行)

財政部

1月25日

【第14篇】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自查報告

根據市社保局《關於轉發省社保中心〈開展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內部控制工作檢查評估的通知〉的通知》(贛市社險字23號)文件要求,我局高度重視,抽調精幹人員組成檢查評估小組,認真自查評估,現就自查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自查情況

加強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內部控制工作,是確保社會保險基金安全的本質要求,也是規範經辦機構各種行為,實施自動防錯、查錯和糾錯,實現自我約束、自我控制的重要手段,為切實做好這項工作,我局從社會保險工作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出發,形成了一套事事有複核、人人有監督,行之有效、科學規範的社保工作內控制度和業務流程,建立對社保基金事前、事中、事後全過程的監督機制。

1、合理設置崗位,明確責任分工,建立內部制衡機制

根據工作需要,按照不相容崗位不能一人兼任的原則,設置了財務、業務、稽核和待遇審批等部門。在各部門內部再進行崗位細分,財務部門要求會計與出納分設,業務部門要求設立業務受理、複核、系統管理員等崗位,待遇審批部門要求設立受理、複核崗位,建立崗位責任制度,形成責任明確,相互制約的內部制衡機制,突出加強對資金結算過程的監督。

一是靠財務部門內部的監督,出納經手的每一筆資金收付業務必須經另一財務人員複核,每天下班前,另一財務人員對出納當天收繳的社會保險費存入開户銀行的情況要再次進行復核;

二是靠對賬制度來約束,每天、每月、全年都要進行對賬,業務部門每天開出的票據與財務部門實際收到的資金核對一致,不一致的查明原因及時解決,月份、年度終了,財務和業務部門分別由不同的人員核對月份和年度發生額,確保月發生額與當期日發生額累計數核對一致;

三是靠內部稽核來監督,充分發揮稽核部門職能作用,採取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對社保基金的運行進行稽核,提出稽核意見和改進建議,促進內控制度的不斷完善。形成了對社保基金全方位、全過程的監督。

2、工作程序化、規範化,建立組織嚴密、可操作性強的工作流程和業務規範

按照既高效、便捷又安全、嚴密的原則,建立涵蓋社保基金從進口到出口,涉及財務、業務、待遇、稽核等各部門的。要求加大複核、審核、稽核作用,強化內部控制功能,最終達到一個人不能辦理社保業務的要求。

參保單位到業務部門辦理繳費基數調整、社保待遇調整等業務,受理人審核後,必須經複核人複核,並經稽核部門稽核後,方能辦理;業務經辦人每月都要對社會保險待遇本月發放情況與上月發放情況進行對比分析,並經複核人、業務負責人、財務負責人複核,稽核部門稽核,局領導審核後轉財務部門辦理支付。財務部門出納收取社會保險費、撥付社保待遇必須經另一財務人員複核;財務專用章和個人名章由兩人分開管理;安排專人從源頭抓好社會保險費專用收款票據的管理;每月與開户銀行和財政部門對賬,財務負責人對對賬情況進行復核。待遇審批部門應建立檔案聯合審查制度,審批社保待遇必須經四人審核小組共同審查檔案,經稽核部門稽核後,報局領導召開辦公會審批。

3、加強內部稽核,確保各項規範和流程得到貫徹落實

有了好的規範和流程是做好工作的基礎,但把規範和流程貫徹落實好則是關鍵所在。根據社會保險政策法規,對照《內部社會保險業務規範和流程》,採取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法,對財務部門、業務部門、待遇審批部門執行社保政策和工作流程情況進行稽核。稽核完畢後,向單位領導彙報、分析稽核發現的問題,並提出改進意見,向被稽核部門反饋稽核情況,促進社會保險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

【第15篇】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自查報告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自查報告

根據《xx市審計局關於開展20xx年度財政財務收支自查自糾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局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對本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情況進行了認真的自查,現就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健全組織,強化領導

為確保此次自查工作順利進行,我局成立了以紀檢書記為組長的自查自糾清查小組,積極開展自查自糾工作。

二、嚴格清查,不走過場

成立清查小組後,局領導要求認真學習文件精神,對照自查內容進行自查。做到不走過場不留死角,及時發現和解決存在的問題。

三、認真自查,及時自糾

按照《xx市審計局開展20xx年度財政財務收支自查自糾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局對本單位執行財經紀律及有關政策的情況以及內部財務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執行情況進行了自查。

1、我局所有財政資金均按預算用途使用,支出真實合規。

2、嚴格專項資金管理,做到專款專用,無截留、擠佔和挪用的行為。其中某些工作性的專項資金接待支出略微偏高。

3、非税收入徵收合法合規,無亂收費、亂罰款和截留非税收入的行為。

4、認真執行收支兩條線的政策,無以支抵收和坐收坐支的現象。

5、認真執行規範津補貼政策,無在政策規定之外發放獎金、補貼的行為。

6、國有資產帳實相符,核算規範,無違規處置國有資產、截留處置收入的行為。

7、我局單位資金全部集中統一管理和核算,無“賬外賬”和“小金庫”。

8、我局根據本單位實際,建立並實施內部監督和控制制度,相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嚴格遵守規章制度,有效地實施了內部監督和控制。

通過自查,我局在某些工作性的專項資金招待費略微偏高。清查小組提出在以後的接待工作中一定要厲行節約,嚴格控制接待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