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心經》講解(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36W

《心經》講解(新版多篇)

《心經》主要思想及6大版本: 篇一

(1)、主要思想:

此經文旨,原出於大部《般若經》內有關舍利子的各品,即是秦譯《大品般若》的〈序〉〈奉缽〉〈習應〉〈往生〉〈歎度〉五品(《大品般若》卷一至卷二),唐譯《大般若經》第二分初〈緣起〉〈歡喜〉〈觀照〉〈無等等〉四品(《大般若經》卷四○一至卷四○五)。各品所説的內容是佛和舍利子問答般若行的意義、功德,此經即從其中撮要單行。

全經260字,闡述五藴、三科、四諦、十二因緣等概念講述自性本空的佛教義理,認為般若能度一切苦,得究竟涅槃,證得菩提果。該思想被認為是全部般若學説的核心,故稱《心經》。

(2)、《心經》有多少不同的版本:

在玄奘譯出前有《摩訶般若波羅蜜神咒》(舊題《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一卷,舊傳為鳩摩羅什譯。現存異譯本6種:

1、唐法月譯《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2、唐般若、利言等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3、唐智慧輪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4、唐法成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5、敦煌發現譯本《唐梵翻對字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6、宋施護譯《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

最早的英譯本是畢爾(Samuel Beal)於1864年依玄奘漢譯本所譯。馬克斯·繆勒(Max Müller)於1884年將梵文本轉寫成天城體及羅馬拼音,並首次將廣本及略本梵文心經譯成英文傳至歐美國家。1894年,馬克斯·繆勒重將本經譯成英文並編入《東方聖書》。1957年及1967年,孔睿(Edward Conze)校訂廣本及略本梵文心經,並譯成英文。

心經全文: 篇二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説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説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玄奘譯本(全文注音 篇三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xīn jīng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guān zì zài pú sà , xíng shēn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í,zhào jiàn wǔ yùn jiē kōng, dù yī qiē kǔ è。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藴皆空,度一切苦厄。

shè lì zǐ, sè bù yì kōng ,kōng bù yì sè , sè jí shì kōng , kōng jí shì sè。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shòu xiǎng xíng shí,yì fù rú shì。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shè lì zǐ, shì zhū fǎ kōng xiāng,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bù shēng bù miè, bù gòu bù jìng, bù zēng bù jiǎn ,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shì gù kōng zhōng wú sè, wú shòu xiǎng xíng shí,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wú yǎn ěr bí shé shēn yì, wú sè shēng xiāng wèi chù fǎ, wú yǎn jiè,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

nǎi zhì wú yì shí jiè, wú wú míng , yì wú wú míng jìn,

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nǎi zhì wú lǎo sǐ, yì wú lǎo sǐ jìn。

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wú kǔ jí miè dào, wú zhì yì wú dé, yǐ wú suǒ dé gù。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pú tí sà duǒ 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xīn wú guà ài。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

wú guà ài gù, wú yǒu kǒng bù, yuǎn lí diān dǎo mèng xiǎng, jiū jìng niè pán。

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

sān shì zhū fó, 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dé ā nuò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gù zh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ì dà shén zhòu, shì dà míng zhòu,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shì wú shàng zhòu, shì wú děng děng zhòu。néng chú yī qiē kǔ, zhēn shí bù xū。

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gù shuō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zhòu。

故説般若波羅蜜多咒。

jí shuō zhòu yuē:

即説咒曰:

jiē dì jiē dì, bō luó jiē dì, bō luó sēng jiē dì, pú tí sà pó hē。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白話譯文: 篇四

以般若智慧觀照自心而獲得解脱自在的菩薩,修行極深的般若智慧時,觀察洞見到集聚構成人我的肉體,感受,思想,意志,心識等五種要素,是因緣相依的生滅關係。他的本質是空,而非實體的存在。菩薩因徹見這五種集聚的要素是緣起性空,所以脱離生老病死苦以及一切的痛苦。

舍利弗啊!肉體以及一切的物質現象,不是真實的存在,不外乎是因緣相互依存的生滅關係,所以物質和空並無差別;而空和物質二者在本質上也沒有不同,因此空不異於物質。有人認為空是沒有,物質是有,而菩薩以般若智慧觀照徹見到物質就是空,空就是物質,猶如水和水波的關係,二者既是各別的,也是一體的。感受,思想,意志,心識,同樣也是如此。

舍利弗啊!這五種集聚的要素,從它緣起性空的本質來説,它既沒有生起或滅失,也沒有所謂污垢或清淨,更不會增多或減少。所以,在緣起性空的本質上,物質,感受,思想,意志,心識都不是真實的存在,而是空。人對外界的認識,需透過眼,耳,鼻,舌,身體,意識六種感官與物質,聲音,香臭,味覺,觸覺,其他一切事物及概念等六種外境,分別相對應而認知一切,這些都不是真實的存在,而是空。人的一切認識作用各有不同,包括眼,耳,鼻,舌,身體,心識,物質,聲音,香臭,味覺,觸覺,其他一切事物及概念,甚至於眼,耳,鼻,舌,身體,心識的識別作用共十八種,它們都不是真實的存在,而是空。

不經由佛教導而獨自開悟的緣覺聖者,因觀照十二因緣而了悟,但菩薩以般若智慧照見十二因緣是緣起性空的,所以不論是導致生死輪迴的主因無明;或是滅盡無明,甚至於生,老,病,死,或是因滅盡無明而脱離甚至於生老病死,也都不是實體的存在。親自聽聞佛説法而證悟得聲聞聖者,因觀照四諦而了悟,但菩薩以般若智慧見苦,苦的原因,滅苦而解脱,滅苦的方法這四諦是緣起性空的,不是實體的存在。

菩薩所證得的境界中,既不存有能證悟得般若智慧,也不存有所證得的境界,因為菩薩徹見一切是緣起性空的,一切是不可得的,心不執著於一切。使自己及一眾生都獲得開悟的菩薩,由於修行可至生死彼岸的般若智慧,而通達空得真理,所以心中沒有一絲牽掛及煩惱障礙;因而不恐懼生死,遠離一切錯誤,不合理的思想,行為,妄想等等,終於達到寂滅無為的'最高境界。

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一切佛,都是由於般若智慧,才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而成佛。因此,由以上可得知般若智慧是具有不可思議力量的密咒,是可破除一切愚痴黑暗的密咒,是至上的密咒,是可達成涅磐妙果無與倫比的密咒。它能去除一切的痛苦,災厄,是真實不變的真議真議。因此,宣説般若智慧的密咒如下:去!去!去到生死的彼岸!與眾生一起去到生死的彼岸!願迅速同證正覺,獲得大成就!

詳細解釋 篇五

觀自在菩薩(觀音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深入的修行心經時)

照見五藴皆空(看到五藴:形相、情慾、意念、行為、心靈,都是空的)

度一切苦厄(就將一切苦難置之度外)

舍利子(菩薩對學生舍利子説)

色不異空 (形相不異乎空間)

空不異色(空間不異乎形相)

色即是空 (所以形相等於空間)

空即是色(空間等於形相)

受想行識 (情慾、意念、行為、心靈)

亦復如是(都是一樣的')

舍利子(舍利子呀)

是諸法空相 (一切法則都是空的)

不生不滅(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垢不淨 )

不增不減(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 (因此空間是沒有形相的)

無受想行識(也沒有情慾、意念、行為和心靈)

無眼耳鼻舌身意 (沒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無色聲香味觸法(更沒有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

無眼界 (沒有眼睛所能看到的界限)

乃至無意識界(直到沒有心靈所能感受的界限)

無無明 (沒有不能瞭解的)

亦無無明盡(也沒有不能瞭解的盡頭)

乃至無老死 (直到沒有老和死)

亦無老死盡(也沒有老和死的盡頭)

無苦集滅道 (沒有痛苦的集合以及修道的幻滅)

無智亦無得 (不用智慧去強求)

以無所得故(所以得到與否並不重要)

菩提薩陲 (菩薩覺悟之後)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依照心經)

心無掛礙 (心中沒有礙)

無掛礙故 (由於沒有礙)

無有恐怖(所以不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遠離顛倒夢想 )

究竟涅盤(最後達到彼岸)

三世諸佛 (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依照心經)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到無上、正宗、正覺的三種佛果)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所以説心經)

是大神咒 (是變幻莫測的咒語)

是大明咒 (是神光普照的咒語)

是無上咒(是無上的咒語)

是無等等咒 (是最高的咒語)

能除一切苦 (能除一切苦 )

真實不虛(不是騙人的 )

故説般若波羅蜜多咒(所以説心經)

即説咒曰 (其咒語曰)

揭諦揭諦 (去吧,去吧)

波羅揭諦(到彼岸去吧)

波羅僧揭諦 (大家快去彼岸)

菩提娑婆訶(修成正果)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講解: 篇六

先釋經題。般若是梵語,翻為智慧,也稱無分別智,故非一般所説的聰明智慧而是指能照見真空實相的清淨智慧,或譯為妙智,是指能通達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的大智慧。‘波羅’翻為彼岸,‘密’翻為到,‘多’翻為上,意即智慧觀照,息妄顯真,到達解脱彼岸之上。也有把‘多’字解為定的,意即解脱生死煩惱之大定。‘岸’是假名,也無所謂彼此,以迷妄顛倒假名此岸;靈明覺照,假名彼岸。‘心’是指常住真心,又因般若為諸佛之母,此經又是大般若經的心要,故稱心。‘經’有恆常的意思,諸佛言教,莫能改動,故曰常;又有‘徑’字的意思,是修行成佛必經的路徑,又梵語‘修多羅’譯為‘契經’,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天台宗解釋經典先講五重玄義,即釋名,辨體,明宗,論用,判教。般若波羅密多是法,故此經是單法立名,(如佛説阿彌陀經是單人立名;妙法蓮華經是法喻立名。)是以實相為體,以觀照為宗(宗即修行綱要),以度苦為用,以熟酥為教相,在五時八教中,屬第四般若時。佛説般若歷時最長,計二十二年,帶通教、別教二權理,正説圓教實理。

全經可分為七部分:一、總綱分,二、色空分,三、本體分,四、妙用分,五、果德分,六、證知分,七、祕密分。作此七分,層次清楚,綱舉目張,易於理解。

一、總綱分

此分總的攝持心經主要含義,即修甚深觀照法門,照見諸法皆空,出生死苦海,證無上菩提。

1、‘觀自在菩薩’

觀自在菩薩即觀世音菩薩。從菩薩大悲濟世,尋聲救苦來説,名觀世音;從菩薩智慧廣大,觀照無礙來説,名觀自在。從悲德與智德立此二名。菩薩本地早已成佛,名正法明如來,為利濟眾生,現菩薩身。

觀自在的‘觀’字很重要,修心關鍵在一‘觀’字。此觀並非眼觀,而是迴光返照,觀我非空非有、寂寂無念、了了常知的本來覺性,這是修心的總訣。所以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説:‘須臾之間,攝念觀心,薰成無上大菩提種。’又:‘能觀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觀者,永處纏縛。’

觀心法門在初下手時,必先放下一切妄想雜念、心身世界,直下回光觀看自己當下的心念,這時定覺妄念忽生忽滅,奔馳不停,要既不隨逐流浪,也不著意遣除,因妄念本空,原是無可遣除的。久觀純熟,妄想分別便能逐步歇落,達於空寂。這是慧以資定,楞嚴經所謂:‘生滅既滅,寂滅現前。’這時要繼續前進,時時處處從寂定的性體上,起觀照妙用,這是定以資慧,久久便能達到定慧一如、寂照不二的地步。所以華手經説:‘汝等觀是心,念念常生滅,如幻無所有,而得大果報。’‘觀自在’便是常寂常照,了了見性,自在無礙的意思。‘菩薩’具體稱‘菩提薩埵’。菩提譯為‘覺’,‘薩埵’譯為‘有情’(指一切眾生),合稱‘覺有情’。菩薩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覺覺他為行願,功行圓滿,便成為福慧具足的佛陀。

2、‘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

‘行’即修行。‘深般若’是對淺而言。凡夫無明障覆,般若不開;二乘人只證我空,知五藴假合,並無實我,但不明法空,不明五藴諸法,也是緣生性空,並無實法,所以見理不徹;至於初發心下位菩薩,觀力微薄,都是淺小智慧,不能叫深般若。惟有像觀自在這樣八地以上的大菩薩,能以甚深智慧覺照,而證入定慧圓明,自在無礙的境界。‘時’正是寂照同時,體用不二的時候。

3、‘照見五藴皆空’

‘照’即般若觀照,‘見’即親自證知。菩薩依實相般若之體,起甚深觀照般若之用時,證知五藴身心等一切諸相,無不是運動變化,幻生幻滅,其性本空。實相之體,猶如鏡體,五藴諸法,比喻塵垢,般若妙智,正像鏡光,觀照功夫,則如磨鏡,鏡體本具光明,雖為塵垢所障蔽,光明不失,若用功磨擦,自然垢盡明生。楞嚴經所謂‘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

‘五藴’即色、受、想、行、識。凡眼、耳、鼻、舌、身五根,色、聲、香、味、觸五塵,以及宇宙間一切物質現象,都屬色法,因為是有形色、質礙之物。‘受’即感受,是五個遍行心所中的受心所,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三種。‘想’即想像,是想心所。‘行’即造作,是思心所。‘識’即了別,是八識心王。這四者都是心。此色、心二法,皆是因緣所生,也即各種條件和合而有,並無自性,所謂緣生性空,故曰‘五藴皆空’。五藴之性雖空,但體即真空,譬如波相雖幻,但體即是水,水與波是不一不異。這裏的‘照見’如渡船,‘五藴’如大海,‘皆空’如彼岸。即依此般若渡船,渡過生死苦海,到達涅槃彼岸。金剛經説:‘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見諸相非相’即‘照見五藴皆空’。如果照見五藴皆空,那麼自性大光明寶藏,便全體現前了。

4、‘度一切苦厄’

身心痛苦不安,叫苦厄。般若不開,苦厄未除,不能叫度。苦厄歸根屬於心,度心只有仗甚深般若。照見五藴本空,心便得解脱自在。凡夫不明苦厄的根源,不知五藴的實質,更不知慧照的妙用,所以長劫沉淪於煩惱此岸。若能照見事事物物一切諸法,自性本空,就能破除我、法二種執著,不被見思、塵沙、無明種種粗細煩惱所纏縛,而能解脱分段、變易兩種生死,出離世間、出世間的一切苦厄,所以説度一切苦厄。

二、色空分

此分説明五藴諸法,與真如空性,無二無別。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這裏所説的‘色不異空’等四句,正是對立統一規律,在佛教哲理上的反映。據文獻報導,在現代科學領域裏,已以實驗表明微觀粒子不僅具有顆粒性,並具有波動性(如無線電波)。正像有些科學家所指出,所謂顆粒只是場強較高的空間,其中並無一物,這不是‘色即是空’嗎?在宏觀世界裏,已以實驗證明‘空生萬法’的論點。如天文編號為:M八七無線電波星雲旋系能從非物質的無線電波區,噴出長達一萬光年的光炬,其中是高速高能電子,這種從非物質之中,也即從虛空之中,能射出物質,這不是‘空即是色’嗎?心經關於色、空問題的精闢理論,正由科學實驗不斷證實。但這些僅是從物質世界方面,説明緣起性空,變幻無窮的情況,藉此作為比喻。實際上心經所説的涵義,則是大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所徹證的、超邏輯的‘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楞嚴經)、色空不二、性相圓融的圓覺境界!

當大弟子舍利弗,向觀世音菩薩請問般若法門時,菩薩便以親身所證答之。‘色不異空’就≤≥是説萬法因緣所生,其性本空;‘空不異色’就是説,其性雖空,而不礙因緣和合,生起萬法。故曰‘不異’。不異就是無差別、無二相的意思,也就是不離,説明並非離色別有空,離空別有色。又進一步説明,色與空不是二法,現象與本質不二。譬如水與波不二,同是濕性。又如鏡與影的關係,所現的影,就是能現的鏡。空是自性本具的真空,色是自性本具的妙色。楞嚴經所謂色身、虛空、山河、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

不但真空自性與物質不二,而且與種種心念,也是不二的,所以説:‘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即有形之相,與無形之相,都與自性無二無別。影雖多種,同為實相。總之,覺性如寶珠,五藴如珠體所現的五色。這就説明了色空不二,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的道理,是宇宙間事事物物的真理和實相。

我們在觀心、看念時,寂寂無念,即真空;了了常知,即妙有。若能於此處悟入,便能徹悟空有不二,性相不二,體用不二,寂照不二,逐步證入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法界了。

三、本體分

此分説明本來之體性,實無生滅、垢淨、增減等相,無相之相,正是當人的本來面目。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菩薩又告舍利子:此五藴諸法的真空實相亦即本覺理體,是本來無生,故亦無滅;本來不垢,故亦不淨;在凡不減,在聖不增。此六字,正顯示人人本具的絕對心體。此心體離一切虛妄對待諸法——人我、是非、順逆、得失、美醜、憎愛。分別既息,則無分別之妙智,昭然現前,非空非有,無實無虛,法爾如是,所以叫本覺,或本體。

我們如能時時返照這本來不生不滅的自性,便知現前念念生滅的,無不是空華幻象,因而不取不捨,自然隨順法性,歸於空寂。而唸佛之人,執持一句名號,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心聲相依,明明歷歷,念念轉化習氣惑業,而達到一心不亂,這正是由觀照般若,而達實相般若。所以般若與淨土二門,畢竟不曾分家。

四、妙用分

此分由體起用,空一切相。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文中有許多名相,先作一下解釋。‘五藴’的藴是積聚的意思,亦叫五陰,‘陰’是能遮蔽真性的意思。前已講述。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名十二處。‘根’是能生的意思,能生六識;‘塵’是染污的意思,能染污真性。‘十二處’的‘處’即方所,就是説根在內,塵在外,眼對色,耳對聲,各有一定方所,也叫十二入,‘入’是説根塵互相涉入。‘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即十八界。‘界’是説各成界限。六根為內界,六塵為外界,六識為中界,六根、六塵、六識和合成十八界。此藴、處、界三者,通常稱為三科。主要為了破凡夫我執,根據對色、心所迷執的偏重,而有開合的不同。

文中‘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是簡略之詞,其內容即十二因緣,以前者為因,後者為緣,即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所以叫十二因緣。‘無明’是過去世的無始煩惱;‘行’是依煩惱所作的行業;這二者是過去因。‘識’是受胎的業識;‘名色’是在胎中尚未成形,識心叫名,胚胎叫色;‘六入’即有了六根,就將出胎;‘觸’是二、三歲時,不識苦樂,而能接觸外境;‘受’是六、七歲時,能感受苦樂,這五者是現在果。‘愛’是十四、十五歲時,生起強盛愛慾;‘取’是到處求取;‘有’是有種種新業。這三者是現在因。‘生’是隨業受生;‘老死’是有生必有死。這二者是未來果。所以這十二因緣,包含著三世因果的道理,總不離惑、業、苦三道。凡夫是順生死流,即從無明緣行,行緣識,順次相緣,以至老死,是流轉門。緣覺從十二因緣悟道,知生死根本在無明,故首先滅去它。‘滅’就是盡的意思,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老死亦滅,便是還滅門。緣覺觀察十二因緣流轉,還滅二門,了脱生死,而證辟支佛果。(闢支譯為緣覺或獨覺。)

‘四諦’即苦、集、滅、道四種真理。就是説生死苦果,是由惑、業集合而生,所以説‘苦、集’;寂滅樂果,是由修道斷惑所得,所以説‘滅、道’。‘苦、集’是世間因果;‘滅、道’是出世間因果。知‘苦’便應斷‘集’,慕‘滅’便應修‘道’。小乘弟子聞佛聲教,悟‘四諦’理,斷見思惑(簡單説來,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與疑,叫見惑;貪、嗔、痴、慢叫思惑),而出三界分段生死,即阿羅漢(意為殺賊、應供、不生)。

今菩薩以般若觀照,一切皆空。在真空實相中,不但凡夫所執之藴、觸、界,皆不可得,即緣覺所觀的十二因緣法,聲聞所觀的四諦法,亦皆不可得;乃至菩薩六度萬行,其能證的智慧與所得的理體,亦皆説無,即都不可執著,都歸於空。若執著有智有得,仍不離法執、法見,仍有掛礙而非究竟。所以金剛經説:‘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又説:‘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即不應住著於一切法,而生清淨心。總之,自凡夫以至菩薩,自五藴以及智與得,都不可取著,因諸法本空,無所得故。這正説明,此經是大乘法門,不僅破凡夫我執之病,並破二乘法執之病,乃至無智亦無得。修行到這一境界,寂照現前,了知本無生死可斷,亦無涅槃可證,我法二空,一切無著,便證入大自在之境了。(‘無智亦無得’一句,有些解釋仍作為空聲聞乘法,而按文勢,作為空菩薩乘法,更覺圓融完備。)

經文所説:‘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此中‘無無明’及‘無老死’,是空去流轉門,就是空生死,亦即我空;‘亦無無明盡’以及‘亦無老死盡’是空去還滅門,就是空涅槃,亦即法空。又經文説了許多‘無’字。此‘無’字是自性空、無所得的意思,如果作有無之‘無’解,便成斷滅了。

五、果德分

此分證果。以上明體、起用、空相,而證解脱之果德。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掛礙為因,恐怖為果;顛倒為因,夢想為果。菩薩依靠般若覺照,諸法空淨,心無掛礙,遠離顛倒,惑業究竟淨盡,功德究竟圓滿,名究竟涅槃。這是菩薩證涅槃斷德,斷盡一切妄惑。不但菩薩,佛亦依於般若,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得無上正等正覺——果超九界叫無上,不偏叫正,生佛同具叫等,遍知一切叫正覺。這是諸佛證菩提智德。可見般若是十方諸佛共由之路。

六、證知分

此分説明由證果而明白了知。

‘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這裏‘故知’的‘知’字,是證知,有親見實相之妙!一切諸佛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都從此自性所出,所以稱般若為咒,即以密咒來表達此真空實相。般若無所不包,所以叫大;神妙莫測,所以叫神;無所不照;所以叫明;無可比擬,所以叫無上;無與倫比,又畢竟平等,所以叫無等等。‘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二句,是説以智慧覺照,能轉化、滅除一切惑、業、苦果,是真實不虛的,這與‘度一切苦厄’一句前後呼應。

七、祕密分

此分是以密咒表不思議心地。

‘故説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説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以上是顯説般若,這是密説般若,以咒總結全文。因心地微妙,不可用言語來表達,故以咒表達之。咒是佛菩薩的真言密語,所以一向不翻,如果至心持誦,便能滅罪生福,速成佛道。

總之,般若觀照是大法門,是諸佛之母,若能當下迴光返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無住而生淨心,離相而證實相,自可度一切苦厄,得真實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