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黃鶴樓的導遊詞(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33W

黃鶴樓的導遊詞(精品多篇)

黃鶴樓的導遊詞 篇一

各位遊客朋友大家好,我們接下來遊覽的是武漢市最有名景點、全國60個5A級景區之一的黃鶴樓。

在這裏首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黃鶴樓。

黃鶴樓位於武昌蛇山,與湖南的岳陽樓、江西的騰王閣一道並稱為中國江南三大名樓。並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人文背景雄居於三大名樓之首,有“天下江山第一樓”的美譽。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開始是吳國出於軍事目的在此建軍事嘹望台,50多年後,吳為晉所滅,失去了作為軍事目的作用。成為人們登監遊憩的場所。其間,屢毀屢建,僅清代就遭到三次嚴重火災,最後一次重建於清同治七年(公元1867年);清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因附近民房失火,殃及被焚。我們今天看到的是在1981年動工,1984年建成,在1985年6月正式對外開放的現代黃鶴樓。

我們知道,大自然中的鶴有很多種,有灰鶴、白鶴、丹頂鶴,唯獨沒有黃鶴。那麼咱們武漢的老百姓為什麼給自己家鄉的標誌性建築起名為黃鶴樓呢?一、以神話傳説命名,由於我國從未發現過黃鶴,加之歷代帝王都以黃色為尊,在人們的心目中,黃鶴必定是仙人所乘之鶴,黃鶴樓不由得被蒙上一層神祕的色彩。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這是千百年來為人們傳頌不衰的崔顥詠黃鶴樓的名句。究競是什麼神話傳説呢?這些謎底等我們進入黃鶴樓去揭開。

以地命名(大多趨向於因山而名),即因山得名。黃鶴樓所在的黃鵠山是蛇山七座山峯中的一座,在古漢語中,“鵠”“鶴”二字通音,所以又中黃鶴山,黃鶴山上的樓閣當然就叫黃鶴樓。

以“圖騰”命名。作為華夏文明南支的楚文化,一個最顯著的特徵即鳳翥文明。湖北屬楚,民間向有尊鳳崇鳥的歷史,鳳又日漸演化為九鳳、九頭鳳、九頭鳥、黃鵠、黃鶴等,尤其是黃鶴與九頭鳥,最終衍生為武漢民間的兩大圖騰。而由鳳—黃鵠—黃鶴所衍生物化的那座千古黃鶴名樓甚至已經成為武漢的標誌,鄉愁的載體,情感的託物,靈魂的歸宿。“白雲黃鶴”也成為這座城市的一個代名詞。

現在從南門進入,首先看到的是公園南區的鵝池。1986年修建此地,面積約600平方米。世傳書聖王羲之在黃鶴樓下放過鵝,一日他與一書生聊天論鵝,説鵝是“禽中豪傑,白如雪,潔如玉。”他越説越興奮,情不自禁地在地上寫出一個“鵝”字,為紀念這一佳話,後人建池。

現在裏面還有三五成羣的天鵝在嬉戲,這可不是當年王羲之養的那羣鵝,而是從澳洲引進的天鵝品種。看完鵝池,現在在我們眼前的是“鵝”字碑。“鵝”字一筆揮成,民間廣泛傳説為“書聖”王羲之説書,但據清同治年間編傳的《黃鵠山志》記載該碑為清人門鎮國所書,並非王羲之真跡。同樣,這個亭子,也因為“鵝”字碑而被稱為“鵝”碑亭了。向前繼續走,現在來到白龍池,它與鵝池緊緊相連。

為什麼叫白龍池呢?據史書記載明隆慶二年(公元1568年)武昌及沿江一帶火災頻繁,百姓不堪火災侵襲,有云遊方士獻策,居民在此建池,注江水供奉白龍池鎮火神,果然很久都沒有發生火災。後來人們將它稱為“白龍池”。

現在的白龍池是1986年重新挖掘的,水面200多平方米。白龍池上方,看到的是《九九歸鶴圖》,是國內最大的室外花崗巖浮雕。是在1990年6月20日建成的,全長38.4米,高4.8米,用343塊花崗巖石雕鑿而成,全圖共有99只仙鶴呈現着各種不同的姿態。為什麼是99只呢?因為黃鶴樓最後一次被毀是公元1884年,建成時間是1984年,中間剛好有99年沒有黃鶴樓;另外99加上黃鶴樓本省剛好是100,寓意“百年歸來”的意思。

這是毛澤東詞亭,修建於1992年,亭名由原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伍修權書寫。亭中央有一塊青石碑,南北兩面分別刻有毛澤東兩首有關黃鶴樓的詞。北面是1927年毛澤東登臨蛇山黃鶴樓故址時寫的《菩薩蠻黃鶴樓》:“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黃鶴知何去,剩有遊人處。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當時,大革命處在失敗的前夕,毛澤東住在黃鶴樓下的督府堤,遊覽黃鶴樓時,心情蒼涼,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那年的八月七號,黨召開“八七”會議,提出了“槍桿子裏出政權”決定武裝反擊,從此革命找到了出路。南面是1956年6月毛主席暢遊長江後寫的《水調歌頭游泳》:“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今日得寬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當時,毛澤東在暢遊長江時看到正在修建的長江大橋,心潮澎湃,聯想到未來可能要修建的三峽工程,更是豪情萬丈,於是便寫下了這首詞。毛澤東詞亭的對面,有兩個大字,這兩個字是李白所寫,我們可以看出是“壯觀”二字,也可以看到“壯”多了一點,這是什麼原因呢?有人説,愛喝酒的“詩仙”在喝醉酒後,無意點上去的;其實不然,這應該是中國文字的奧妙所在,“壯觀”多一點,就是壯觀多一點,説明黃鶴樓很壯觀,文字無法準確表達,只能用這種會意的手法來描述比“壯觀”更壯觀。

現在我們參觀的是奇石館。1990年建成,原稱文苑,是書畫作品展覽場所。1997年改為奇石館,館內陳列奇石262塊,分別來自新疆、甘肅、河南、山東、安徽、江蘇等11個省市自治區。奇石大致分類為山形石、像形石、天外石、文字石、工藝石、礦物標本石等10餘類。説到石頭呢?可能有個人比我們更加痴迷,誰呢?就是我們眼前的米芾了。他是北宋書畫家,字元璋,號襄陽漫士、海嶽山人。米芾拜石的典故源於世人傳説:説無為州有塊奇醜無比的巨石,米芾見後非常高興,拜它為兄。因此“米芾”又有“石痴”之美名,一生收集了許多奇石。“米芾”拜石銅雕就是根據這一典故創作的。這種石頭就是有名的太湖石了。

看完米芾拜石後,現在我們眼前的是這座石照壁形成的浮雕就是崔灝題詩閣。説到崔灝就不得不提到他那首著名詩篇《登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悽悽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灝是開元時期的進士,比李白稍早,一生鬱郁不得志,曾經有入道的念頭。他早年詩多寫閨情,後赴邊塞,詩風轉為慷慨豪邁,他這首詩,由神話傳説寫到現實感受,文詞流暢,景色明麗,雖有鄉愁卻不頹唐,被後世公認為題詠黃鶴樓的第一名篇。

唐代著名詩人非常多,與黃鶴樓有關的也不少,崔灝浮雕對面的擱筆亭,亭名取自勝唐時期黃鶴樓上“崔灝題詩李白擱筆”的一段佳話。相傳李白帶着書童登上黃鶴樓後開懷暢飲,詩興大發,書童指着樓內迎門光的最大的一面粉牆説:您的詩題在那上面最合適。李白興沖沖的走過去,剛提筆,突然看到了崔灝的《黃鶴樓》,他覺得這首詩寫出了連他自己也無法表達的感情,只做了一首打油詩:“一拳打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灝題詩在上頭。”擱下筆後悵然而去。

時值第二年春天,李白在黃鶴樓送好友孟浩然去廣陵時,做了一首《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由於詩句飽含對好友的真摯情感,又寫出長江浩浩蕩蕩的氣勢,所以後來人們認為兩人打了個平手,這兩首詩都成為了名篇。“擱筆亭”這塊牌匾是由當代大作家臧克家題寫。下面的對聯:“樓未起時原有鶴,筆從擱後更無詩”。是由潛江籍劇作家曹禺所寫,上聯説黃鶴早就有了;下聯道出了上面的故事。

繼續往前走,看到的是古銅頂,古銅頂即清同治樓樓頂,清光緒十年樓被一場大火燒了後唯一留下來的遺物,現在也是整個黃鶴樓公園最古老的文物之一。視線向下移,看到的是千年的吉祥鍾,位於黃鶴樓東側,1999年鑄成為迎接新千年的到來所以取名千年吉祥鍾,重21噸,鐘體20噸,蒲牢1噸,取20世紀和21世紀連接之意,高4.17米,鐘身最大直徑為2.805米,高約5米。鍾材料為銅合金,其中含有2.1公斤黃金,8.4公斤白銀,是自明朝永樂大鐘以後的580年裏,我國鑄造的最大的一口銅鐘。黃鶴樓坐落在海拔高度為61.7米的蛇山西端,佔地1200平方米,建築面積近4千餘平方米,樓高51.4米。從外觀看樓為五層,坐東朝西,為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72根大柱支撐着全樓,60個翹角上均懸有金色風鈴。樓的寶頂為葫蘆形,高4米底徑4.4米,基座為荷葉卷邊,寶頂尖端裝有直徑80釐米的紅色球形航空障礙燈。樓的四面各有一塊5.5米*2.7米黑底金字的樓匾。

東面原為“遠舉雲中”後重建時改為“楚天極目”由辛亥革命老人喻育之書。這四個字源於毛澤東詞作“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意為登上黃鶴樓,祖國的大好河山盡在眼前。南面為“南維高拱”為李爾重書。“南維”指南方星宿;“高拱”是居高臨下,安然穩坐的意思,意為黃鶴樓面對南方羣星粲燦、居高臨下,猶如磬石一樣安穩。北面是“北斗平臨”陶述曾書,“北斗”既北斗星,因其星座在北方,形狀如鬥,故名。意為站在黃鶴樓上,遙望北斗,頓覺興味怡然,北斗星與自己一樣高,一樣平。形容該樓的高。

相對應的四面底層有門廊,門口掛有門匾和楹聯:東面入口門匾為“簾卷乾坤”四字,由原全國政協副主席方毅書寫。楹聯由著名書畫家關山月撰並書寫的:龜伏蛇盤,對唱大江東去也;天高地闊,且看黃鶴再來兮。南面入口門匾為“勢連衡嶽”四字,由著名書法家黃亮書寫。楹聯是朱祖延撰,由著名書畫家朱乃正書寫:飛閣出重霄,環顧三楚風雲,頓覺詩情來眼底;名城留勝蹟,相迎五洲賓客,常懷友誼話樓頭。西面也就是正面入口門匾為“氣吞雲夢”四字,由著名書法家趙樸初題寫,楹聯是劉海粟書寫的傳為呂巖舊題:由是路,入是門,奇樹穿雲,詩外蓬瀛來眼底;登斯樓,覽斯景,怒江劈峽,畫中天地壯人間。

一樓大廳:迎面是一幅高9米,寬6米的大型彩瓷嵌壁畫《白雲黃鶴圖》其取材於“駕鶴登仙”的傳説。(故事略)畫前兩側柱子上掛着由清末重臣張之洞所撰的名聯: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撼;大江東去,波濤洗淨古今愁。意為站在黃鶴樓上,一股清新涼爽的氣體由西而來,令人心曠神怡,天地中令人遺憾的事被一掃而淨,浩浩蕩蕩的長江由西向東而去,滾滾的波濤將古往今來的憂愁全部帶走,讓人榮皆忘。

二樓大廳:正面壁上南北兩端各有一幅壁畫《周瑜設宴》和《孫權築城》。大廳正中央的牆壁上刻着由唐代閻伯理所寫的《黃鶴樓記》。《黃鶴樓設宴》記錄了傳説中周瑜設宴,困劉備於樓上以索回荊州的故事,反映了黃鶴樓建成最初的活動情形。從元代開始,黃鶴樓的故事就登上了戲劇舞台,當時民間有一台《黃鶴樓》的戲,大致情節是“赤壁大戰後,劉備久借荊州不還,周瑜便在黃鶴樓上擺酒設宴,持邀劉備赴宴,想乘機扣留劉備,逼他寫下交還荊州的文書。劉備知道有詐,不敢接受赴宴,但拒絕赴宴又會被周瑜抓住把柄而挑起衝突,荊州仍舊保不住。正在左右為難之時,諸葛亮當時回覆來使屆時赴宴,臨行前諸葛亮派趙雲一人“護送並給竹節一枝”囑其危難之時打開。席間,周瑜藉故下樓,派兵將黃鶴樓圍住,並通知劉備交荊州,又吩咐道“若無本督令箭,不得放走劉備,他喜滋滋地唱:子龍性命在我手,劉備難下黃鶴樓。然後回到軍帳中靜侯佳音。劉備焦急萬分,趙雲忽然想起竹節打開一看,竟是周瑜的令箭一支。兩人忙人持令箭混下樓來,逃回營寨。原來,這支令箭是諸葛亮“草船借箭”時領下的,在關鍵時刻發揮了作用。其實,在黃鶴樓還沒有修建時,周瑜已經逝世了,因此舞台劇只是人們的想象。

而《孫權築城》則再現了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孫權築城和始建黃鶴樓的歷史場面。這幅畫由上下四個層次構成。孫權大將呂蒙用計殺了關羽,劉備急於報殺弟之仇,親自率軍南下。當時孫權也知這一仗必打不可,所以第一層是《士兵出征》描寫三國作戰的情景。第二層是《孫權審定計劃》一個是軍事計劃,另一個是修建黃鶴樓的計劃。第三層是始建軍黃鶴樓的場面,表現出工匠們為築城建樓進行艱苦的勞動。第四層是士兵執戈監督着工匠的勞動。整幅畫反映了當時黃鶴樓是作為軍事嘹望和指揮之用的軍事性質。

大廳內夫陳列歷代黃鶴樓模型六座:唐代模型:由於沒有文字和圖片記載,完全是後人想像出來的。

宋代模型:宋代黃鶴樓是由樓、台、軒、廊組合而成的建築羣,從遠處看主樓的十字脊歇山頂格外雄壯,四周小亭迴廊精緻玲瓏,主次分明整個樓羣渾然一體,佈局嚴謹。

元代模型:吸收了宋樓特點也是十字脊歇山頂,主樓是兩層,前是嘹望台。

左邊是南方樓閣的形致,右邊是北方樓閣的形致,中間用旱橋連接,喻意南北和諧統一。

明代模型:明樓的特點是俊秀,具有典型江南建築風格,十分精緻秀美,像一座小皇宮。

清代模型:清代只有主樓一座,建軍於1868年,毀於1884年的一場大火,樓內的文物都被燒光,只剩一個銅頂,樓分三層,取天地人含意。

三樓大廳:陳列着一幅大型壁畫《人文薈萃風流千古》,描繪了歷史上與黃鶴樓有關的著名人物,並將他們歌詠黃鶴樓的詩詞作為畫像的提款。

人像由左而右排列:

杜牧:黃鶴樓前春水闊,一杯還憶故人無

白居易:江邊黃鶴古時樓,勞置華筵待我遊;楚思涉茫雲水冷,商聲清脆管絃秋

劉禹錫:夢覺疑連榻,舟行忽千里;不見黃鶴樓,寒沙雪相似

王維:城下滄江水,江邊黃鶴樓;朱闌將粉堞,江水映悠悠

崔灝: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四樓大廳:接待廳。

正面居中的廳壁上掛着《古黃鶴樓》壁掛沿壁擺放着紅木、案、椅。

廳前的大匾上是書法家曹立庵書寫的李白詩“長江萬里情”5字,四周懸掛着啟功、沈鵬、範曾等著名畫家的作品共50餘幅。

大廳的仿古雕花格扇和紅木屏風相間隔。

五樓大廳:四壁上一組以“江天浩瀚”為主題的壁畫。

刻畫了長江滾滾一往天前的奔騰精神。

壁畫共10幅,90餘平方米,是樓內壁畫中規模最大的,完整表現了萬里長江的自然景觀與人文風采,內涵這一層樓大廳的藝術主題——“永存”。

這10幅壁畫依次為:《長江源流》、《上游瀑布》、《三峽風光》、《流逝》、《浪淘沙》、《華年》、《廬山奇景》、《太湖風光》、《江流入海》、《滄海橫流》。

正面牆上三幅是組畫的中心,分別描繪了長江的古老文化,巨波狂瀾和黃鶴樓的興廢史。

第一幅:《流逝》,由上而下,記載着古老的長江文化發展,演替的進程,從大禹治水時期的彩陶文化,到巴人冶煉時期所代表的青銅文化,直到屈原行吟澤畔時期的楚文化。

第二幅:《浪淘沙》,是在石綠底色上用金線描出的水浪佔據着全部畫面,勾勒出了長江的洶湧澎湃。

第三幅:《華年》,是以迭影的手法,反映了三國時期以後黃鶴樓產生和興廢的全過程,有工匠們創建黃鶴樓時辛勤勞動的形象,有李白為代表的盛唐詩歌在黃鶴樓的記錄,有岳飛和宋畫黃鶴樓所表現的兩宋時期生活;有明清時期婦女活動及船伕與江濤搏鬥的情景;還有黃鶴飛去,明清黃鶴樓被火吞噬的悲壯場面和今日再建黃鶴樓所表達的黃鶴歸來等等,向人們展示了歷經滄桑鉅變的黃鶴樓是這一千七百多年曆史的見證。

廳內圓柱上的楹聯由清代薩迎阿撰,當代著名書法家沙孟海書:“一樓萃三楚精神,雲鶴俱空橫笛在;二水匯百川支派,古今無盡大江流。”大廳外有迴廊環繞,供遊人到此憑欄遠眺。從這裏放眼望去,武漢三鎮盡收眼底,或俯瞰,或眺望,一片綺麗風光,令人賞心悦目。黃鶴樓坐落在蛇山頭,由於這列山丘冬西延綿,形似長蛇,俗稱蛇山。隔江對岸的則是漢陽的龜山,由於地層錯動和大江衝擊,造成龜蛇兩山隔江對峙的獨特地貌,長江大橋則把兩岸山系連成一體,這樣,冬西延綿的莽莽山嶺和南北穿行的浩浩長江在武漢大地上劃了一個巨大的十字,黃鶴樓正好在這個交點旁,東望則又是另一番景象,山嶺延綿起伏,湖泊星羅棋佈。

在我們現在黃鶴樓所在的蛇山之東是雙峯山和洪山,這兩座山是武漢市的宗教勝地,其間有幾處著名的道觀及寺廟。再往東,則是著名的東湖風景區和武漢市文教區,一些著名的大專院校都集中在這裏;漢口高樓林立,車流穿梭,大都市風情溢於言表。江漢朝宗、長虹卧波、龜蛇鎖江、天塹通途、白雲黃鶴,景色美不勝收。現在我們位於黃鶴樓的正面(西面),我們看到的這個銅雕就是《黃鶴歸來》,由龜、蛇、鶴三種吉祥動物組成,龜、蛇正馱着雙鶴奮力向上,而兩隻亭亭玉立的黃鶴則腳踏龜、蛇俯瞰人間。該銅雕以其深刻的含義和精湛的雕刻工藝受到遊人青睞。“黃鶴歸來”引於世傳神話。

相傳古時大禹治水,感動玉帝,玉帝派龜、蛇二將協助,為鎮江患,龜、蛇隔江對峙變為兩座大山,形成“龜蛇鎖大江”之勢,從此水患平息,民安樂業。兩隻仙鶴俯瞰人間,非常感動,便脱胎下凡,以昭普天同慶。除傳説之外,“龜鶴遐齡”是民間常説的頌詞,“神龜壽鶴齡延年”亦被老百姓視為吉祥之兆,蛇則代表長久或長壽。《黃鶴歸來》銅雕融美麗傳説和祝福之意為一體,給遊人無限遐想留出空間。該銅雕高5.1米,重3.8噸,系純黃銅鑄成。其雕刻工藝極為精緻,黃鶴、神龜、巨蛇既生動形象,又抽象寫意,鶴的羽毛、腳爪的紋線,龜背的花紋和蛇斑清晰可辨。整體看,銅雕線條流暢,華麗高貴。1997年,該銅雕被製成模型,作為湖北省人民的政府迎接香港迴歸所贈禮品,存於香港特別行政區。在《黃鶴歸來》銅雕的前方是照相取景最好的地方,大家可以在此拍照留念,將在黃鶴樓最美好的瞬間帶回家。15分鐘後我們原路返回,在大門口集合。

黃鶴樓之旅到此就圓滿結束了,感謝大家對我們工作的支持。

黃鶴樓的導遊詞 篇二

各位嘉賓,大家好,今天我們瀏覽武漢市最著名的名勝,千古名樓--黃鶴樓,黃鶴樓坐落在武漢市武昌的黃鵠山上,它與湖南的岳陽樓、江西的騰王閣一道並稱為中國江南三大名樓,且以其歷史之悠久,樓姿之雄偉而居三樓之首,享有天下絕景的美譽,黃鶴樓導遊詞。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吳黃武二年,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其間屢毀屢建,不絕於世。

為什麼呢?這是因為黃鶴樓已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名勝建築,它代表了一個國家的興衰。

自從清同治十年黃鶴樓被毀後,人們一直盼望黃鶴樓重建江城,但一直未能如願,直到改革開放後,黃鶴樓才又重現江城,這反映了我們國家綜合國力的提高。

今天我們參觀的黃鶴樓是以清代黃鶴樓為藍本,於1981年動工修建,1984年建成的,距離最後一座黃鶴樓被毀時間整整一百年。

我們知道,大自然中的鶴有很多種類,有灰鶴、白鶴、丹頂鶴、黑頸鶴,但沒有黃鶴,那麼武漢的老百姓為什麼要給自己家鄉的標誌性建築取名為黃鶴樓呢?這個美麗的名稱來自於一個“賣酒遇仙”的神話傳説。

很久以前,有個姓辛的人在黃鵠山頭賣酒度日,一天,有個衣衫襤褸的老道蹣跚而來,向他討酒喝,辛氏的生意雖本小利微,但為人忠厚善良,樂善好施,他見老道非常可憐,就慷慨答應了,以後,老道每日必來,辛氏則有求必應,這樣過了一年多。

有一天,老道突然來向辛氏告別,為感激辛氏,老道為他的酒店的畫了一隻鶴作紀念,老道對辛氏説:“只要你拍手相招,黃鶴便會下來跳舞,為酒客助興。”説完後老道就不見了。辛氏拍手一試,黃鶴果然一躍而下,跳起舞來。消息傳開後,吸引了遠近的遊人都來看黃鶴起舞,從此酒店生意興隆,辛氏因此發了財。十年後的一天,老道又出現在辛氏的酒店,他取下隨身攜帶的鐵笛,對着牆上的黃鶴吹起一隻奇妙的曲調,黃鶴聞聲而下,載着老道飛走了。從此再也沒有回來。辛氏為了紀念老道和仙鶴,於是將自己多年積攢的錢拿出來,在酒店旁蓋起了一座高樓,起名黃鶴樓。

千百年來,這個故事在我國廣為傳播,成為黃鶴樓因仙得名最有影響的傳説。但是經過考證,黃鶴樓因山得名的真實性最大。黃鶴樓所在的蛇山,是由東西排列而首尾相連的七座山組成,全長二千餘米,因其形同伏蛇,故名蛇山,黃鶴樓建在黃鵠山頂,在古漢語中,鵠鶴二字同音,故又名黃鶴山,黃鶴山上的樓閣,當然就叫黃鶴樓了,但是人們更願意接受因仙得名的傳説。

中國有很多的山大川,都有極其美麗的民間傳説,但不一定有黃鶴樓那樣有名,黃鶴樓可以説和中國的長城,北京的故宮,西安的兵馬俑一樣蜚聲海內外。這是為什麼呢?除賣酒遇仙這個美麗的神話傳説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歷代詩人充分它的讚美和歌頌,黃鶴樓建成後,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前來吟詩作賦,正是由於他們的詩,使黃鶴樓名傳四方。在眾多描寫黃鶴樓的詩中,最有名的`要數崔顥的《登黃鶴樓》和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好,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黃鶴樓,重建的黃鶴樓因修建武漢長江大橋而離開故址,建在蛇山西端的高觀山西坡上,離江邊約一千米。黃鶴樓建築羣是由主樓、配亭、軒廊、牌坊組成。黃鶴樓為五層,高51米,外形類方正,四望如一。樓為鋼筋混泥土仿木結構,72根大柱拔地而起,60個翹角層層凌空,像黃鶴飛翔,每個翹角上的風鈴在四面來風的吹拂下發出渾圓深沉的音響。

現在我們到了黃鶴樓一樓大廳。迎面我們看到一幅高9米,寬6米的“白雲黃鶴圖”,畫面上黃鶴樓居中聳立,上方一仙者騎者黃鶴,吹着玉笛,似離似歸,下方人們載歌載舞,似在歡送似在迎接仙者騎着黃鶴歸來,整幅畫面洋溢着浪漫神奇的氣氛。畫兩側柱子上掛着清末重臣張之洞的一副名聯: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撼,大江東去波濤洗盡古今愁。大廳正中有一巨幅紅木雕屏,上刻歷史黃鶴樓造型,技藝精湛,古色古香,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精品。

這裏是黃鶴樓二樓大廳,二樓有兩幅瓷嵌壁畫,孫權築城和周瑜設宴,孫權築城以古樸的筆觸再現了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國時期孫權築城和始建黃鶴樓的歷史場面。周瑜設宴記錄了傳説中周瑜設宴困劉備於樓上以索回荊洲的故事。兩幅壁畫之間是唐代閻伯理所寫的黃鶴樓記,廳正中是唐宋元明清和現代六個時期的黃鶴樓模型。

現在到了第三樓。三樓是組畫“人文薈萃”,它是三幅連成的長卷繡像畫,將唐宋兩個時期最著名的詩人組織在一起。人物塑造儘量寫實,每個人像旁註有其姓名和與黃鶴樓有關的詩句,反映了黃鶴樓是人文薈萃之地。這裏是黃鶴樓四樓大廳,四樓是專門陳列懸掛當代書畫家瀏覽黃鶴樓的即興作品。居中掛的廳匾取李白詩句“長江萬里情”五字,以激發遊人的創作情思,匾下是一幅以清代黃鶴樓為實景的巨幅掛毯。

現在我們來到了黃鶴樓五樓的觀景台。首先我們看到的是一幅名為“江天浩瀚”的組畫,正面牆上的三幅是組畫的中心,第一幅由上而下記載了遠古的長江文化演替發展的過程。第二幅是在石綠底色上用金線描出的水浪佔據了全部畫面,使人似乎站到了長江的一個橫斷面上,感受着急流東去的波濤。第三幅反映的是三國以後黃鶴樓產生和興廢的全過程。其它七幅畫繞大廳一週,畫在額枋上,分別是:長江源流,上游瀑布,三峽風光,廬山奇景,太湖風光,江流入海和滄海橫流。這十幅畫面所構成的萬里長江圖卷完整地再現了長江源遠流長,歷史悠久。

好,今天的黃鶴樓之行到這裏就結束了,謝謝大家!

黃鶴樓的導遊詞 篇三

遊客朋友們,你們好,首先我代表**旅行社歡迎大家的到來!能和大家相逢在這美麗的江城並和大家一起度過這段美好的時光我感到十分的榮幸。

我是**旅行社導遊***,大家可以叫我小*或*導,這是我們司機*師傅,*師傅開車十幾年,有很高的水平和豐富的經驗,大家可以放心欣賞窗外的風景。

在接下來的時間將由我們兩個為大家服務,我一定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大家如果在旅途過程中有什麼問題,可以儘管提出來,我們會盡量想辦法替您解決。

希望我和*師傅的服務使您在這次旅途中感到開心,愉快。

今天我們要去的地方,就是號稱天下第一樓的黃鶴樓。

黃鶴樓,位於長江南岸,武昌蛇山之巔,始建於三國時期吳黃武二年,即公元223年,距今天已有1700多年曆史了。

黃鶴樓雖然歷史悠久卻是歷經滄桑,屢建屢毀,歷史上最後一座黃鶴樓也叫同治樓於清光緒十年即1884年毀於火災。

我們今天要去的黃鶴樓,是於1981年動工修建,以清朝同治樓為藍本,用鋼筋混泥土框架仿木結構的現代工藝和現代材料於1985年6月建成開放的,説到這樓可以用五個字概括其特點:高、奇、險、美、妙。

高就高在山高樓更高,上刺青雲與雲霞比翼:奇就奇在神仙駕鶴,神化流傳;險就險在臨江而立;美就美在武漢風光盡收眼底;妙就妙在文人墨客,逸事流傳。

説了這麼多,我想大家也有點迫不及待了吧黃鶴樓導遊詞導遊。

正好,大家看,窗外就是黃鶴樓景區了,請大家隨我一同下車去遊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