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啟發式教學法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3W

啟發式教學法精品多篇

啟發式教學之我見 篇一

啟發式教學之我見

啟發式教學之我見

啟發”一詞,來源於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他強調“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朱熹對此解釋説:“憤者,心之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其意思是説,教師啟發學生時,要首先造成一種“憤”、“悱”的狀態。這就要求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從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徵、知識基礎、認知結構等實際出發,採用各種生動活潑的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使他們主動地獲取知識、發展智能,這種教學方法就是科學的啟發式教學,是一種積極的雙向的教學方法。採取啟發式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充分調動教學中各種因素髮揮積極作用,提高教學質量,使課堂教學過程取得最優化的效果。主要方法和規律是:

1.以明確的科學的教學目標形成啟發式教學的思索主線

在確定教學目標時要突出重點,而突出重點就不能不有所捨棄。因此,中學語文課文的深層次啟發式教學 在教學目標的設置上,強調“一篇一得”或“一篇兩得”,不搞面面俱到。並且在教學時以教學重點貫串整個 講述,讓所有的講述緊扣教學重點,努力把重點講深講透。這樣,由於教學的口子開得比較小,就使學生在集 中突破中獲得強烈的效應;還由於每篇課文的個性與教學重點各不相同,使得每一篇新的課文的講述吸引着學 生進入新的思維天地。

我們在講課文時雖是“一篇一得”“一篇兩得”,但這篇是按計劃安排的這“一得”,那篇是按計 劃安排的那“一得”,合起來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確定教學重點很有講究。例如教學國中語文第一冊《小桔燈》一課:從國中語文教材的整體來看,第一冊 重在幫助學生認識學習語文與生活的關係,而《小桔燈》所在的第三單元的五篇課文,描繪了不同時代的社會 生活,刻畫了幾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因此此課的第一個教學重點就應定在“如何通過描繪社會生活,刻畫性格 鮮明的人物”上。還有《小桔燈》所在的第三單元,以“説話要有條理”作為本單元教學語文知識的重點,因 此結合課文的實際,此課第二個教學重點就應定在“如何巧妙地以物作為貫串線索組織敍寫、刻畫人物”上。 只有這樣確定各課的教學重點,才能使各篇課文的“輻條”指向了單元的“軸心”,使各個單元的“輻條”指 向了整個教材的“軸心”。

2.藉助導讀提綱建立起師生共同的思維空間

深層次啟發式教學強調學生主動地通過自己的思索接收知識,而學生的思索必須與教師的教學目標合到一 塊去,這就需要藉助提問進行引導。但提問不能是亂問,必須有合理而科學的安排;並且由於學生對課文的教 學目的及內容重點常不能很好把握,必須使學生對講課的思路有所瞭解。為此,許多有經驗的教師常藉助導讀 提綱去建立師生共同的思維空間。確定課文的教學目的,這是要求教者善於抓出總的問題,以此去總領課文的 講述與學生的思考;編導讀提綱,則要求教者善於分解問題,有步驟地在各部分講述前把小問題提出來,以此 統領一個部分的講述與學生的思考;總的問題與各部分的問題合起來,就形成了一條科學的思路,從而使學生 的思索合理而有效。

例如《小桔燈》一課,就可根據前述教學目標編出以下導讀提綱:(1)課文通過小姑娘的故事描繪了什麼樣 的社會生活?它反映了哪兩個方面的社會情況?(2)課文怎樣從所敍説的社會生活內容中刻畫出小姑娘鎮定、勇 敢、樂觀的性格?(3)課文中有一個怎樣的物在連接着整個記敍?它是怎樣巧妙地貫串在記敍中的?(4)作者細 致描寫這個物的。用意是什麼?它怎樣對錶現小姑娘的性格發揮着作用?由於有這樣一個導讀提綱,師生就能紐 結在一起進入共同的思維空間,並且能使學生在這種思考的反覆訓練中收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3.教學的落腳點應放在把思考引向規律性的認識 上。

國中語文課文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範文,因此課文本身不應是目的,目的在於講清課文 是如何很好地起到示範的作用。這種示範作用是通過規律性的認識來顯示的。語文是一種有規律可循的現象, “文成而法立”,“法”即規律,優秀的文章顯示着語文規律,找出這種規律,並按規律辦事,這是語文學習 的根本。一篇課文的講述成功與否就看是否把這種規律性的認識講清,讓學生通過思考真正掌握,並進而能在 實踐中運用從而轉化為自身的能力。因此教師的所有講述都要求緊扣這種認識,而學生進行的思考核心也就是 認識這種規律性東西。

怎樣從所教的課文找出規律性的認識呢?(1)要能透過課文中具體材料的現象與過程,把決定着事物面貌的 本質的東西抓出來;(2)既是規律就不僅只存在於這一篇課文中,在同類的其它課文中也能得到驗證,它也不僅 停留在已有的課文中,它將能在未來的語文實踐中得到驗證。在深層次啟發式教學中總結規律性的認識,要求 :(1)緊扣前面的課文講述(特別是已有的板書)得出;(2)着眼於總結課文所顯示的藝術創作經驗;(3)採用“ 條述式”,一條條地把規律性認識的要點講清楚。

例如《小桔燈》一課,就可緊扣主板書的內容由前面的講述總結出以下的規律性認識:一、怎樣通過描繪 社會生活刻畫性格鮮明的人物?(1、把人物置身在典型環境中;2.細緻地描寫人物的行動;3.從人物的故事與 行動中顯示出人物的鮮明性格。)二、怎樣巧妙地以物作為貫串線索組織敍寫、刻畫人物?(1.在記敍中自然 巧妙地引出物;2、在記敍中具體生動地描寫物;3、運用象徵手法由物抒發出深刻的感情。)深層次啟發式教 學就在對這種舉一反三的規律性的講述與思考的過程中,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地達到教學目的。

中學語文課文啟發式教學是一門高妙的教學藝術,要 根據具體的課文與教學對象進行創造性的運用,教師的創造性思索本身就能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索,而學會這 種創造性思索正是啟發式教學的目的所在。

啟發式教學之我見 篇二

啟發式教學之我見

啟發式教學之我見

啟發”一詞,來源於我國古代教育-上網第一站35d1教育網)家孔子。他強調“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朱熹對此解釋説:“憤者,心之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其意思是説,教師啟發學生時,要首先造成一種“憤”、“悱”的狀態。這就要求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從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徵、知識基礎、認知結構等實際出發,採用各種生動活潑的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使他們主動地獲取知識、發展智能,這種教學方法就是科學的啟發式教學,是一種積極的雙向的教學方法。採取啟發式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充分調動教學中各種因素髮揮積極作用,提高教學質量,使課堂教學過程取得最優化的效果。主要方法和規律是:

1.以明確的科學的教學目標形成啟發式教學的思索主線

在確定教學目標時要突出重點,而突出重點就不能不有所捨棄。因此,中學語文課文的深層次啟發式教學 在教學目標的設置上,強調“一篇一得”或“一篇兩得”,不搞面面俱到。並且在教學時以教學重點貫串整個 講述,讓所有的講述緊扣教學重點,努力把重點講深講透。這樣,由於教學的口子開得比較小,就使學生在集 中突破中獲得強烈的效應;還由於每篇課文的個性與教學重點各不相同,使得每一篇新的課文的講述吸引着學 生進入新的思維天地。

我們在講課文時雖是“一篇一得”“一篇兩得”,但這篇是按計劃安排的這“一得”,那篇是按計 劃安排的那“一得”,合起來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確定教學重點很有講究。例如教學國中語文第一冊《小桔燈》一課:從國中語文教材的整體來看,第一冊 重在幫助學生認識學習語文與生活的關係,而《小桔燈》所在的第三單元的五篇課文,描繪了不同時代的社會 生活,刻畫了幾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因此此課的第一個教學重點就應定在“如何通過描繪社會生活,刻畫性格 鮮明的人物”上。還有《小桔燈》所在的第三單元,以“説話要有條理”作為本單元教學語文知識的重點,因 此結合課文的實際,此課第二個教學重點就應定在“如何巧妙地以物作為貫串線索組織敍寫、刻畫人物”上。 只有這樣確定各課的教學重點,才能使各篇課文的“輻條”指向了單元的“軸心”,使各個單元的“輻條”指 向了整個教材的“軸心”。

2.藉助導讀提綱建立起師生共同的思維空間

深層次啟發式教學強調學生主動地通過自己的思索接收知識,而學生的`思索必須與教師的教學目標合到一 塊去,這就需要藉助提問進行引導。但提問不能是亂問,必須有合理而科學的安排;並且由於學生對課文的教 學目的及內容重點常不能很好把握,必須使學生對講課的思路有所瞭解。為此,許多有經驗的教師常藉助導讀 提綱去建立師生共同的思維空間。確定課文的教學目的,這是要求教者善於抓出總的問題,以此去總領課文的 講述與學生的思考;編導讀提綱,則要求教者善於分解問題,有步驟地在各部分講述前把小問題提出來,以此 統領一個部分的講述與學生的思考;總的問題與各部分的問題合起來,就形成了一條科學的思路,從而使學生 的思索合理而有效。

例如《小桔燈》一課,就可根據前述教學目標編出以下導讀提綱:(1)課文通過小姑娘的故事描繪了什麼樣 的社會生活?它反映了哪兩個方面的社會情況?(2)課文怎樣從所敍説的社會生活內容中刻畫出小姑娘鎮定、勇 敢、樂觀的性格?(3)課文中有一個怎樣的物在連接着整個記敍?它是怎樣巧妙地貫串在記敍中的?(4)作者細 致描寫這個物的用意是什麼?它怎樣對錶現小姑娘的性格發揮着作用?由於有這樣一個導讀提綱,師生就能紐 結在一起進入共同的思維空間,並且能使學生在這種思考的反覆訓練中收

[1] [2]

啟發式教學反思 篇三

新課改後,打着素質教育旗幟,各種新的教學方法可以説是多如牛毛了,層出不窮。但我總覺的這些教學方法不是過“左”就是過右,總是在走向極端,或者更多的是在追求形式,而沒有真正去講究實效。

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學生自學等等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的作用是新課改下最為流行的教學方式。歸納起來這些教學方法的特點就是由教師講變成學生講。以至於今天的課堂,大家一致認為只要是老師在講而非學生講就不是新課改課堂。

其實,這都是錯誤的理解了新課改,新課改並不是追求課堂形式,而在於探索課堂教學的本質,新課改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打破過去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並不是要去否定甚至廢除教師的講授。教師的角色是傳道授業解惑,如何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何去履行好自己的職責,這是新課改要探索的關鍵問題。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和探索中,我認為啟發式教學法是比較現實和有效的教學法。所謂啟發式教學法要求教師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提出一連串總是讓學生思考作答,逐漸導向預定的結論,這樣來促進學生思考,主動地獲取知識。

蘇格拉底説過:傳授知識和道德的方法,不直接地向學生傳授他認為是真理的科學知識,也不直接地向學生講述現成的科學原理和結論,而是用“問答法”進行教育,啟發聽眾自己去尋找正確的答案。他還説:“我不是授人以知識,而是使知識自己產生的產婆。”,蘇格拉底的偉大學生柏拉圖就是這種教學方法的產物,而且此後,柏拉圖及其學生亞里士多德也堅持這種教學方法。可見,啟發式教學法是由來已久並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

在啟發式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由已知去探索未知,既能夠使學生克服對知識掌握的畏懼,又能使學生探尋知識聯繫,並能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和提高學生的思緒能力。更為重要的是它能夠避免學生所謂自主學習,漫無目的,毫無效果的“熱鬧”的偽新課改課堂出現。

但啟發式教學法對教師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沒有深厚的專業知識,沒有高超的課堂駕馭能力,課堂只能會是在預先設計的軌道上直行,而不敢有半點偏差。啟發式教學的課堂中,教師需要在師生互動的交流中,不斷引導學生走向知識的殿堂,需要教師在課堂的美妙生成中把握學生的智慧靈感,讓學生體會學習的樂趣和知識的魅力。

只不過這種出現在古代民主盛行的希臘社會的教學方法,並不適應中國古代的專制社會。與蘇式啟發式教學法相似的孔子的教學方法,也在中國大一統的教育思想下,悄然消失幾千年,直到現在也難以真正實現。

啟發式教學反思 篇四

啟發式教學反思

篇一:啟發式教學反思

啟發式教學是當前改革課堂教學的關鍵 ,只有通過啟發才能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黎世法教授説:“啟發本身不直接解決問題 ,而是為解決問題提供必要的認識條件” 。啟發應該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 ,解決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教學過程中應該抓住時機,適時點撥,給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認識條件。

筆者在人教版國小語文第七冊第17課《撈鐵牛》這節課上,關於懷丙和尚: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還讓水把它送回來。有意識的對學生進行啟發:為什麼鐵丙和尚這樣説呢?水真有這麼大的威力嗎?然後讓學生自己讀,回答這個問題。

在隨後的學生回答中,我發現回答:浮力這個名詞的非常多!學生大多通過複習知道了這個概念,但是還不能用口頭直接進行解釋。在接下來的回答中,同學們好象找到了靈感,發散性思維大大開放!問題越來越多啊!其中最多的問題是:如果船上的沙子已經用完了,鐵牛還沒被撈出來怎麼辦呢?這樣的問題確實是個值得考慮的問題!但是從教學目標來看,是偏離了主題的!文中主要是講撈鐵牛的主要過程和浮力這個只需要簡單明白的問題,沒想到學生回考慮這麼的問題!

我在想:啟發式教學到底怎樣最適中呢?這樣看來把握“度”還是很重要的。但是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又是不能泯滅的。語文課文啟發式教學是一門高妙的教學藝術,要根據具體的課文與教學對象進行創造性的運用,教師的創造性思索本身就能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索,而學會這種創造性思索正是啟發式教學的目的所在。

篇二:啟發式教學反思

新課改後,打着素質教育旗幟,各種新的教學方法可以説是多如牛毛了,層出不窮。但我總覺的這些教學方法不是過“左”就是過右,總是在走向極端,或者更多的是在追求形式,而沒有真正去講究實效。

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學生自學等等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的作用是新課改下最為流行的教學方式。歸納起來這些教學方法的特點就是由教師講變成學生講。以至於今天的課堂,大家一致認為只要是老師在講而非學生講就不是新課改課堂。

其實,這都是錯誤的理解了新課改,新課改並不是追求課堂形式,而在於探索課堂教學的本質,新課改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打破過去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並不是要去否定甚至廢除教師的講授。()教師的角色是傳道授業解惑,如何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何去履行好自己的職責,這是新課改要探索的關鍵問題。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和探索中,我認為啟發式教學法是比較現實和有效的教學法。所謂啟發式教學法要求教師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提出一連串總是讓學生思考作答,逐漸導向預定的結論,這樣來促進學生思考,主動地獲取知識。

蘇格拉底説過:傳授知識和道德的方法,不直接地向學生傳授他認為是真理的科學知識,也不直接地向學生講述現成的科學原理和結論,而是用“問答法”進行教育,啟發聽眾自己去尋找正確的答案。他還説:“我不是授人以知識,而是使知識自己產生的產婆。”,蘇格拉底的偉大學生柏拉圖就是這種教學方法的產物,而且此後,柏拉圖及其學生亞里士多德也堅持這種教學方法。可見,啟發式教學法是由來已久並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

在啟發式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由已知去探索未知,既能夠使學生克服對知識掌握的畏懼,又能使學生探尋知識聯繫,並能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和提高學生的'思緒能力。更為重要的是它能夠避免學生所謂自主學習,漫無目的,毫無效果的“熱鬧”的偽新課改課堂出現。

但啟發式教學法對教師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沒有深厚的專業知識,沒有高超的課堂駕馭能力,課堂只能會是在預先設計的軌道上直行,而不敢有半點偏差。啟發式教學的課堂中,教師需要在師生互動的交流中,不斷引導學生走向知識的殿堂,需要教師在課堂的美妙生成中把握學生的智慧靈感,讓學生體會學習的樂趣和知識的魅力。

只不過這種出現在古代民主盛行的希臘社會的教學方法,並不適應中國古代的專制社會。與蘇式啟發式教學法相似的孔子的教學方法,也在中國大一統的教育思想下,悄然消失幾千年,直到現在也難以真正實現。

啟發式教學法在聲樂教學的應用論文 篇五

啟發式教學法在聲樂教學的應用論文

【摘要】隨着高校教學改革的推進,高校聲樂教學也要在舊的教學模式上緊跟時代步伐,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入新穎高效的教學方式,從而從上層結構上改變高校聲樂教學模式,切實提升學生學習的效果。而啟發式教學法因其在教學的過程中側重於對學生的引導啟發,對於提升學生學習效率以及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探究其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啟發式教學法;高校;聲樂教學

現今的高校聲樂教學,仍沿用傳統音樂教學形式,即以老師傳授為主,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知識,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大多是採用機械重複的方式。這種教學方式與新課程改革所提倡的“以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的理念相悖,而且從長遠來看也不能促進學生聲樂學習的發展。而聲樂學習作為高校音樂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教學效果直接關係到高校音樂教學水平,因此,在這種背景下,採用啟發式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這種教學方式在教學設計上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性,加深了學生對於課程知識的認識,切實通過應用,能夠提升教學實效性,最終提升學生的綜合音樂素養。

一、為何採用啟發式教學

(一)啟發式教學的優勢。啟發式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從學生的角度結合教材的內容,設計相應的問題以及情景,從而利用感染式教學法幫助學生進入到學習狀態,使得學生對於所學的內容產生探究慾望,最終在相對集中的精力下最大程度掌握所學的內容。(二)聲樂教學內在需求。聲樂教學從本質上講,是通過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學習,使學生掌握基本樂理知識、發音技巧以及情感控制等,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學設計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感興趣,是教學的第一步,而啟發式教學法從學生的需求出發,因此兩者在理念上深度契合。另外,聲樂教學內容偏向理論化,對於學生而言,很多教學術語非常抽象,因此,作為教師,需要運用更為形象化的教學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而啟發式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提倡將教學與生活相結合,從而將枯燥的內容轉化為形象可理解的知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學效率。最後,啟發式教學法可以訓練學生的邏輯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給學生提問題讓學生自主解決,切實提升學生的自身能力。

二、高校聲樂教學的現狀

高校聲樂教學的初衷是為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舞蹈以及角色扮演等來提高教學效果,但是,在現今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採取“一刀切”的教學方式,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性需求,只是大班化的傳授歌唱技巧,對於聲樂教學中一些抽象的概念也只是念念書本上的內容,對於發聲方式以及歌唱技巧,沒有從教學設計上對學生進行系統而準確的傳授,因此從根本上無法完成現今聲樂教學所要完成的任務。

三、如何應用啟發式教學

在聲樂教學中,對於啟發式教學的應用應該結合學生的'需求以及教學的現狀,從而有針對性提出適合當今時代發展的教學設計,從基礎出發,層層遞進提升學生的聲樂水平,提升高校聲樂教學的效果,具體而言,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訓練歌唱發音。在聲樂課堂中,對於學生聲音的訓練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聲音這一部分教學而言,傳統的聲樂教學注重讓學生通過模仿去掌握,選擇一些旋律較為單調但容易模仿的歌曲,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的機械重複讓學生學習如何發聲,教師對於發聲原理以及技巧等知識的講授非常少,這就導致學生只學會了單首歌曲的演唱,對於聲樂整體的學習絲毫沒有掌握,最終產生厭學等負面情緒。將啟發式教學引入聲樂教學的過程中,要求教師在進行聲音訓練時,通過設計有一定啟發性的教學內容,從而讓學生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掌握髮聲的本領。例如,筆者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首先給學生播放了很多生活中的場景,菜市場的吆喝聲,劇場裏的京劇演唱等,通過不同場景的引入,讓學生意識到在生活中通過不同的發聲模式可以創造不同的藝術形式。而且教師在對發聲技巧進行講解時,可以引入課前播放的場景聲音。比如在講授如何演唱跳音時,教師可以通過傳統的吆喝聲,吸引學生的興趣,以此為載體,讓學生觀察演唱跳音時的發聲位置以及相應的技巧,最終讓學生通過訓練使得腹部肌肉更具彈性。啟發式教學的引入將看似枯燥的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繫,這樣有利於學生更好理解以及掌握技巧。

(二)培養歌唱氣息。教師在完成了發音技巧等知識的講授後,就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氣”。因為在聲樂教學中,氣息調整是非常關鍵的。在歌唱過程中,其支撐點和動力都來源於呼吸,調節呼吸是各項訓練的基礎,因此在聲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這一部分內容引起重視,需要注意的是,這一部分內容如果只是側重於理論知識的傳授,也會顯得非常枯燥。而將啟發式教學應用其中,要求教師為學生設立一定的教學場景。例如,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將氣息的訓練與仰卧起坐這一運動相結合,給學生傳授了一些仰卧起坐過程中調節氣息的技巧,從而啟發學生,使得他們對於調節氣息有了一個基本認識,在獲得基本認識後,再結合聲樂教學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選取一些對於調節氣息非常有幫助的歌曲,如《花非花》等,結合歌曲的演唱,為學生講解如何調節氣息以及調節氣息的技巧。這樣通過生活中常見的運動,讓學生對於調節氣息有了基本認識,再加上專業講解,就能夠使學生對氣息的掌控以及調節有比較深入的瞭解。

(三)傳授歌唱技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夯實了學生髮音以及氣息調控的基本功後,就要給學生傳授聲樂演唱技巧,很多歌唱技巧不僅有利於保護嗓音,還有利於學生更好地完成演唱。而對於技巧的傳授更需要運用啟發式教學,通過逐步引入的方式讓學生摸索掌握。如果學生只是機械化記憶,那麼,他們在表演過程中,就會忘記技巧的應用,導致這一部分知識沒有達到應用的目的。在歌唱技巧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對比引導的方式來達到教學目的。在剛剛開始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模仿歌曲演唱,在學生對於歌曲有了基本瞭解後,教師再給學生演示,在演示的過程中,教師通過歌唱技巧的應用,往往能將歌曲演唱得更好以及更省力氣,這樣就會引發學生對於技巧應用的渴望。教師結合學生以及自身演唱過程中的差異,給學生講解技巧知識的運用,在完成技巧知識的講授後,就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認識進行不斷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教師再結合學生的表現,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從而使學生在訓練以及糾錯的過程中,真正掌握歌唱技巧,達到靈活應用的目的。通過啟發式教學,讓學生有意識地學習,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學生對於知識的掌握更加高效。

(四)培養歌唱情感。學生在歌曲演唱過程中,除了掌握一定的演唱技巧,從技術上能夠把歌曲詮釋得很好以外,對於情感的把握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歌曲在編寫的過程中,希望傳遞一定的情感和思想,如果只是機械化演唱,不能很好地表達歌曲的情感與內涵。因此,在聲樂教學過程中,如何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和控制情感,也是教師需要面對的問題。啟發式教學與傳統的填鴨式教學相比,前者在教學過程中更側重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因此在情感培養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教師在教學之前,可以為學生講授歌曲的創作背景,以及作者的個人經歷、思想感情等,從而啟發學生對歌曲能夠有更深的認識。在學生了解了歌曲創作背景後,往往對於歌曲能夠有更為感性的認識,從而更好地詮釋歌曲。例如在教授《小河淌水》等民歌的演唱時,要了解歌曲的創作背景,把握作者所要傳達的情感。因為只有瞭解了歌曲的創作背景,才能瞭解歌曲所要傳達的情感,使學生能夠體會當時的情景,從而在歌曲演唱過程中傾注自身的情感,最終完美演唱歌曲。

(五)啟發歌唱表演。學生在完成了個人歌唱基本功訓練後,就要側重於整體歌唱表演的訓練了。因為在歌唱表演過程中,學生往往還需要克服一定的外界影響以及內心緊張等因素,從而能夠將自身正常水平發揮出來。而在這一部分啟發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學生平常訓練時給學生構建不同的場景。例如,將學生帶到學校操場進行聲樂演唱的訓練等,讓學生適應不同的演唱環境以及演唱場景,從而增加學生聲樂表演的經驗,讓學生適應不同的場景,鍛鍊學生隨機應變的能力。這種啟發式教學訓練對於學生整體適應性以及自身對於歌曲的掌握,都是大有幫助的。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對於啟發式教學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有許多獨特的優勢,其能夠從夯實學生髮聲、氣息等歌唱基本功開始,進而培養學生歌唱的技巧,幫助學生懂得如何應用情感,從而最終掌握歌唱表演。切實提高了學生對於聲樂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輕鬆愉悦地學習理論知識。通過層層遞進的課堂教學,讓學生掌握聲樂演唱的技巧,以及歌唱訓練的方式,最終提升學生的整體水平,為學生的後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濤。淺談啟發式教學法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J].藝術品鑑,2015(08).

[2]王麗春。啟發式教學法在聲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通俗歌曲,2015(05).

[3]王靜。啟發式教學法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J].黃河之聲,2014(19).

[4]武瀟。淺析啟發式教學法在聲樂教學中的應用[J].黃河之聲,2014(19).

啟發式教學反思 篇六

啟發式教學是當前改革課堂教學的關鍵 ,只有通過啟發才能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黎世法教授説:“啟發本身不直接解決問題 ,而是為解決問題提供必要的認識條件” 。啟發應該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 ,解決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教學過程中應該抓住時機,適時點撥,給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認識條件。

筆者在人教版國小語文第七冊第17課《撈鐵牛》這節課上,關於懷丙和尚: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還讓水把它送回來。有意識的對學生進行啟發:為什麼鐵丙和尚這樣説呢?水真有這麼大的威力嗎?然後讓學生自己讀,回答這個問題。

在隨後的學生回答中,我發現回答:浮力這個名詞的非常多!學生大多通過複習知道了這個概念,但是還不能用口頭直接進行解釋。在接下來的回答中,同學們好象找到了靈感,發散性思維大大開放!問題越來越多啊!其中最多的問題是:如果船上的沙子已經用完了,鐵牛還沒被撈出來怎麼辦呢?這樣的問題確實是個值得考慮的問題!但是從教學目標來看,是偏離了主題的!文中主要是講撈鐵牛的主要過程和浮力這個只需要簡單明白的問題,沒想到學生回考慮這麼的問題!

我在想:啟發式教學到底怎樣最適中呢?這樣看來把握“度”還是很重要的。但是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又是不能泯滅的。語文課文啟發式教學是一門高妙的教學藝術,要根據具體的課文與教學對象進行創造性的運用,教師的創造性思索本身就能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索,而學會這種創造性思索正是啟發式教學的目的所在。

啟發式教學法在聲樂教學中的實踐研究論文 篇七

教育作為培養相關領域專業人才的重要途徑,往往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精力。在聲樂教學的過程中,為了鍛鍊學生在聲樂方面的綜合能力,培養出更多的專業優秀人才,諸多的教育者在不斷總結教學經驗的同時,也致力於採用更加先進的教學方法促進教學的成效。但是,聲樂教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要想使學生能夠在聲樂方面取得較大的進步,則必須使其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對音樂等相關的教學內容進行更加深刻的感知,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屬於自己的理解。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步。而啟發式教學法在聲樂教學的實踐中,得到了一定的重視,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啟發式教學法的概念和含義

啟發式教學法主要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教學的相關內容和客觀的學習規律等諸多因素,採用多種形式,以學生為主體,從實際出發,啟發學生的思維,並以此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藉以實現教學效果的增強,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啟發式教學往往更加強調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教師應當通過種種方法,促使或者引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在輔助學生學習相關知識的同時,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應用能力。啟發式教學法的核心在於調動學生自身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應當採取各種方法巧妙地提升學生自身的學習慾望,並將所學知識與實踐結合,提升教學的綜合性效果。

二、啟發式教學法在聲樂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一)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吸收和理解

聲樂教學相對於其它科目的教學而言,其內容往往更加抽象,因此,為了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使學生能夠及時理解並吸收相關的學習內容,教師應當採取更加容易為學生所接受的方法。啟發式教學法能夠克服傳統教學法生硬、死板的特點,能夠用更加切合學生思維模式的途徑,將書本上抽象的知識、尤其是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內容等轉化為形象、具體的知識,便於學生的理解和吸收。

(二)提高學生對聲樂學習的興趣和慾望

啟發式教學法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過程中的不同階段,往往都可以採取不同的具體方式,使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力量。同時,啟發式教學有利於學生採用更加直觀的方式,將教師的教學內容轉化為自身的理解,並進行吸收。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對於聲樂的學習降低了難度,同時增加了成就感和滿足感,更容易提起對於聲樂學習的興趣。此外,啟發式教學也着重於強調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能夠帶給學生美好的享受,在潛移默化中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

(三)激發學生對思維方式的轉變和拓展

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處於課堂的主體地位,對學生也具有主導作用,因此,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思路往往跟着教師走,容易形成固化的定勢思維。而在啟發式教學中,教師充當的是一個引導者的角色,通過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的思維,使其在思維不斷拓展的過程中形成對於相關知識、技法等的正確理解,這一方面加深了學生對於學習內容的印象,另一方面也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鍛鍊了自己的思維能力,使得學生以更加多樣化的思維面對學習的內容。這才是真正地“授之以漁”。

三、啟發式教學法在聲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善用形象的語言

聲樂本身就是要用聲音去表達自身的情趣、對生活的理解,並感染他人。因此,教師本身不僅需要具備較為深厚的聲樂功底,還應當具備相當的語言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將教學過程中比較生硬、專業化的語言轉化為更加切合學生理解、提升學生興趣的語言。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是聲樂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還是氣息等的專項訓練,其內容都比較枯燥,如果教師採用過於專業化的術語,不僅不利於學生的理解,還容易使學生因為學習受挫而打消其練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更加應當注重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形象詼諧的語言,不僅能夠使學生對於相關的教學內容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還有利於形成對於學生的啟發作用,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自身對於教學內容的深刻認識。例如,在訓練學生將聲音靠前唱時,教師可以避免傳統教學語言中的枯燥性,轉而使用形象生動、詼諧有趣的表達方式,引導學生的理解。例如,教師可以説“讓你的聲音先向後畫圈,然後再拋向前方”。簡單的轉化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快地掌握訓練的捷徑,還能使教學過程充滿樂趣。

(二)創造合理的情境

聲樂是藝術的一種,往往有其產生的特定情境。而教師也可以將聲樂教學的相關內容轉化為與之相應的情境,促使學生在特定情境的氛圍中受到引導和啟發,並逐漸形成自身對於教學內容的理解。同時,情境的創造也有利於打造課堂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身思維方式的訓練和拓展,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更加全面、具體。情境的創造不一定需要藉助過多的道具,往往可以通過語言、動作等的指導就可以完成,其關鍵在於激發學生的聯想能力,使其能夠產生教師預期的感受,只有這樣,才能使得教師創造的情境收穫良好的效果。例如,在進行氣息下沉的練習時,教師可以通過情境的創造,將刻板的練習方法用更加形象的方式表達出來,加深學生的理解,提高訓練的成效。為了避免學生用錯誤的方法將氣吸到胸上,教師可以創造聞鮮花芳香氣味的情境,使學生自然而然地做出相應的動作,繼而進行正確、有效的氣息練習。

(三)激發學生的情感

情感表達,是聲樂的一項重要功能,同時也是其藝術魅力所在。在聲樂學習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情感也是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要想達到啟發式教學的良好效果,激發情感也是一個有效的教學手段。只有受到相應情感的感染,學生在聲樂中表現出來的`藝術才會具有更大的魅力。但是,由於學生的生活、社會經驗不足,因此,教師往往需要在激發學生情感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情感的激發往往並不是一個直接的過程,甚至不可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因此,要想使學生帶着飽滿的情緒和充沛的情感投入到聲樂的學習和訓練當中,激發情感的方式應當是多變的,或直接,或婉轉,或激烈。只有通過不同的方式給予學生不同的啟發,才能使其情感的表達更加符合相應的教學要求和曲目意境。例如,曲目《大海啊故鄉》是一個質樸深情、平易親切的曲目,在進行該曲目的訓練時,教師應當激發學生對母親、祖國、家鄉、大海的感情。教師可以通過播放母親的影片等形式,以“母親”為基礎,激發學生的情感,並逐漸上升到對於家鄉、祖國的情感,最終形成完整的情感層次,促使學生表達出濃厚的感情。

(四)組織多樣的活動

聲樂的學習並不是死板的,也不是僅屬於個人空間的,應當嚴禁類似“閉門造車”的行為。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來自於實踐的啟發是教師進行啟發式教學的最佳形式。無論是對於理論知識的教學,還是聲樂練習的教學,教師都可以通過豐富多樣的活動的舉行,帶給學生不同形式的啟發。儘管學校的教學設施、場地、課時等都具有一定的限制性作用,但是,教師仍舊可以採用不同的方式組織不同的活動,如競賽、表演等等。這不僅可以使學生收穫經驗,還能使其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以更加主動的方式彌補自身的不足。例如,教師可以在民族音樂的學習進行到一定的階段之後,組織學生進行民樂演唱大賽,使同班甚至同校的學生能夠同台切磋技藝、進行交流。在這樣的競爭氛圍中,促使學生從他人的長處受到啟發,並對自身的聲樂技能形成更加完整的認識。

四、總結

聲樂教學由於自身特點等因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現代的教學理念使得教師應當更加認識到讓學生髮揮主體功能的重要作用,因此,啟發式教學得到了更加廣泛的認可和應用。啟發式教學的模式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還能提高其學習興趣、鍛鍊其思維方式。但是,教師在應用過程中應當注意,啟發式教學的具體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進行多樣的選擇或者組合,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歌,王朝輝。啟發式教學法在聲樂教學中的作用及運用方法[J].北方音樂,(01).

[2]譚錫頤。淺析情感表達在聲樂藝術中的價值[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01).

[3]周勁飈。開啟聲樂藝術大門的鑰匙——啟發式教學法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J].北方音樂,2015,(22):160.

[4]杜慧,段維。啟發式教學法在藝術教學中的應用[J].音樂大觀,2013,(09):178.

[5]俞子正。歌劇長河—從達芙妮到圖蘭朵[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6]劉鑫。提高高校聲樂教學效率的方法探討[J].黃河之聲,2015,(1):26

理論和實踐一體化的啟發式案例教學法研究論文 篇八

理論和實踐一體化的啟發式案例教學法研究論文

1 引言

伴隨着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進程,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大部分高校對本科教育的培養方案和教學手段進行了修訂和改革。工科院校作為高等院校中培養工程應用人才的一支重要力量,與時俱進的不斷推進教學創新與改革十分重要,專業課程的教學改革更是重點所在。除去部分理論性較強的專業基礎課,電氣類的專業課程大多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對於此類課程,如何設計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案使學生在日後的工作和研究中將所學習知識有效發揮出來將是未來培養創新性應用人才的核心課題,本文的研究工作正是圍繞此課題展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以後,各工科院校對電氣類專業課的教學不斷進行創新與改革,教學效果已經得到了長足的進步,然而,綜合現有的教學文獻並結合作者所在教學團隊的教學實踐經驗來看,現有電氣類專業課程的教學方案依然存在一些問題:

(1)理論和實踐教學容易脱節。對於電氣類的專業課,目前大多數院校仍是採用課堂理論授課和實驗室實踐體驗分開進行的教學辦法,由於都是獨立的課程安排,學生在課堂接受理論學習之後一般都要滯後一段時間才能進行對應的實驗,容易出現遺忘、應付交差的現象,導致課堂理論學習和實驗學習出現脱節。

(2)理論和實驗教學內容銜接不夠緊密。一方面,實驗課的內容受實驗器材的限制(器材較為固定或者數量偏少),某些實驗內容難以開展,另一方面,由於實驗課程和教材是單獨設立,實驗教材和理論授課教材在內容上很難做到無縫銜接,這兩方面都導致實驗教學對理論教學的內容不能做到精確、全面的配套覆蓋,導致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偏弱。

針對這些問題,本文提出了一種理論和實踐一體化的課堂教學方法,以典型應用案例為紐帶,選擇合適的實驗儀器在課堂上進行現場實驗或是在實驗室進行小班授課,使理論講授和實驗動手同步展開,在課堂中將理論和實踐教學無縫融合。此外,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在課堂講授中採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思維的能力。本文剩餘部分的內容安排如下:首先,針對上文指出的問題,在課堂教學實踐中介紹一種理論和實踐教學一體化的案例式教學法;其次,介紹如何在案例式教學中融入啟發式的教學方法;最後,就所提方法在教學實踐中的效果進行了總結。

2 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案例式教學

對於工科專業課程,案例式教學的主要思路是,把工程實踐中的典型案例進行適當調整,使之與當前教學內容更加契合,再將其引入到課程教學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圍繞案例進行授課,使學生對與案例相關的專業理論知識及其實踐應用有較為清楚的理解和深刻記憶,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工程問題和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可以看出,案例的選擇和如何圍繞案例進行授課是案例式教學的關鍵環節,下面將從這兩環節入手介紹本文提出的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案例式教學法,先介紹圍繞案例展開的理論和實踐一體化的課堂教學法,再介紹如何選擇適合這種教學方法的`案例。

理論和實踐一體化的課堂教學法。該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圍繞案例在課堂上進行“現場實驗”,理論和實踐教學同步展開。針對上文指出的當前理論和實驗教學銜接不夠緊密,容易脱節的問題,本文提出的教學方法主張在課堂上將理論和實驗教學同時展開。具體來説,圍繞某一個應用案例,先講述案例涉及的理論知識,讓學生對要掌握的知識有一個大致的印象,然後在課堂上馬上進行實驗,讓案例在實驗中復現,在實驗過程中,將之前講述的理論知識結合實驗再次進行講授。在教學實踐中發現,經過兩次講述後,學生對本次授課要掌握的理論知識一般會有一個較為深刻的印象和較好的理解深度,並知曉專業知識主要的應用場景和方法。

教學團隊經過分析,認為上述教學法效果較好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在課堂上現場進行實驗,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2)結合實驗和案例的講述,可以讓學生非常清楚地明白所學理論知識的應用價值,這對他們記憶和理解所學知識幫助很大(目前高校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很多學生不知道學習的課程所為何用,對學習效果影響很大);3)理論教學之後立刻進行實驗,具有較好的連貫性,可以避免學生在實驗時已經遺忘相關的背景理論知識;4)理論和實驗教學都是圍繞案例展開,內容結合十分緊密,避免了原來理論和實驗課程單獨設置導致的內容銜接不好的問題。

配套教學設施。上述教學方法由於需要在課堂上進行現場實驗,因此對配套的教學場地和實驗設備有一定要求,對於需要利用大型實驗儀器進行實驗的專業課程,如“電氣設備故障診斷”、“電力系統分析”等,直接在實驗室進行授課;對於僅需要一些小型便攜式實驗設備的課程,如“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嵌入式系統原理與設計”等,可將單片機開發板、嵌入式開發試驗箱等實驗設備帶至教室,仍在普通教室授課。案例選擇。案例選擇通常所採用的原則是:首先,要選擇能夠包含課程相關知識的內容與形式,然後進行課件的編排,使得學生在案例學習時能夠掌握基本理論和相關應用的操作方法;其次,選擇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新性的案例,以提升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最後,選擇一些能代表社會發展趨勢的案例,以使學生跟上知識變更的速度。

綜上所述,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案例式教學的主要思路是:根據現有的實驗設備選擇契合教學內容的案例,圍繞案例講述相關的專業理論知識,然後馬上在課堂上進行現場實驗,結合實驗再次講述專業理論知識,實現理論和實踐教學的無縫融合。

3 在案例式教學中融入啟發性思維

啟發式教學的理念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堅持以學生為根本。教學實踐中發現,在上文介紹的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案例式教學中融入啟發式教學方法可以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活躍課堂氣氛。啟發式教學與案例式教學結合的一般思路是:首先,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其次,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思考的同時,需要遵循學生的思維規律,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運用學生熟悉的知識、事物進行論證,增強他們追求新知識的慾望;最後,盡最大可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啟發式教學才能在案例式教學中淋漓盡致地發揮作用。

除了上述要點之外,教學團隊在理論和實踐一體化案例式教學和啟發式教學相融合的過程中凝練出了自己的特色。1)在第一遍講述案例背景理論之後,學生對本次所講案例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可以就接下來的實驗方案對學生進行提問,並展開討論,如果課時允許,可以先讓學生上台進行實驗;2)在現場實驗過程中,可以一邊做實驗一邊進行提問,引導學生的思路始終沿着設定的方向前進,如果課時允許,可以讓個別學生上台和老師一起進行實驗,保持課堂的活躍氣氛;3)在現場實驗結束之後,可以就整個案例的理論和實驗教學內容進行提問和討論,並以此為課後作業。

4 總結

針對當前電氣類專業課理論和實踐教學銜接不緊密、容易脱節的問題,本文提出了一種理論和實踐一體化的啟發式案例教學法。該方法根據現有的實驗設備選擇契合教學內容的案例,先講授案例的背景理論知識,然後馬上在課堂上進行現場實驗,結合實驗再次講述專業理論知識,在實驗前、中、後三個階段針對案例的工程背景、專業理論知識和實驗方案等方面的內容和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啟發式互動,實現理論和實踐教學的無縫融合。教學實踐中發現,本文提出的教學方法不僅使學生對專業理論知識有一個較為深刻的印象和較好的理解深度,並知曉專業知識主要的應用場景和方法,現場實驗和啟發式互動更是極大地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課堂中始終保持一個較高的專注度。

啟發式教學 篇九

啟發式教學

啟發式教學是黨校函授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怎樣在函授教學過程中運用啟發式教學,本人在教學實踐中有三點體會。

一、啟發的問題要具有針對性和靈活性

啟發問題,在於引起學員的學習興趣,激發學員學習的內在動力,讓學員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教師應該是學員進行知識探求的啟發者、合作者、指導者。教師的態度、價值觀、理念必須以學員的求知慾為本,教師和學員間要彼此啟發,共同探索和研討。

啟發問題的提出,是學習的核心要素。沒有問題,就不存在學員的思考和探究。啟發問題要具有針對性和靈活性,就是説教師在設計啟發問題時,必須充分考慮學員的學習內容、學習環境、學習材料,以及學員已經具備的知識儲備和具有的社會實踐經驗等因素,由教師或在教師引導下由學員自己提出一個符合學員解題能力的問題,最好是處在學員知識“邊緣發展區”的問題,運用已有的知識能夠解決大部分,又不能全部解決的問題。例如在經濟管理專業《中國區域經濟管理概論》這門課中,對“經濟增長點的功能和選擇增長點的原則”這個問題,讓學員進行思考,各自提出自己的觀念,以及對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的基本涵義和實際情況進行比較,找出內在的區別、聯繫和規律,讓學員帶着問題進行探索和交流。在學習中擴大涉獵面、交流面,使學員把實踐中碰到的問題用掌握的理論來論證和解決,從而獲得思維的碰撞與自己發現規律的能力。

二、啟發的過程要具有發散性和層次性

發散性學習的一個重要特性就是每個學員思維始終處於被激活的狀態。當啟發問題提出後,學員就可以針對這個問題順着自己的思路,享有最大限度的自由,從而能充分調動學員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挖掘解決問題的創造潛能,使不同的學員都能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探索途徑,收穫到不同的探索果實,享受到探索的樂趣。這就需要教師為學員提供一個思考的平台,以及重組知識,解決新情況和實際問題的過程,自始至終使學員的思維處於積極的探索之中。

在啟發式課堂教學中要創造開放性的問題情境,提出的問題要有遞進台階,引導學員進行思考、猜測,提倡嘗試、討論、合作的學習方法,不定條條框框,鼓勵學員用多種思維方式思考問題、解答問題,並注重對學員進行三個結合、四個突出和五種方法的`思維訓練:即進行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集中思維和發散思維、正向思維和逆向思維相結合的訓練,突出對比思考、分類思考、想象思考,轉化思考的訓練,掌握分析與歸納、演繹與綜合、猜想與論證、探索與發現、觀察與對比的探知方法,使學員的思考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由近及遠,讓學員展開多角度、全方位的思維活動,從而培養學員思維的廣闊性和靈活性。

三、啟發的途徑要具有多元性和反思性

多元性在教學中,就是關注學員的個性、特點,尊重學員的經驗在啟發教學中的應用。在啟發的問題提出後,首先要讓學員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充分挖掘每個人的聰明才智,充分發揮學員個人的想象力。其次是合作探討,可以前後桌四人為一個小組,將問題內容細化,每人承擔其中一部分,以提高解決問題的效果,培養學員的合作能力。

啟發途徑的反思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教師的反思,二是學員的反思。教師的反思體現在課前反思、課中反思、課後反思,對每一個教學環節的預計與實際的吻合狀況、學員學習狀況、教師調控狀況、課堂生成狀況及存在的問題等方面都進行認真總結,找出規律,以便下堂課發揚和改進。學員的反思主要是要求學員在課後寫課堂總結。寫課堂總結實際上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知識反芻的過程、探索的過程、反思的過程、總結提高的過程。

高校聲樂啟發式教學法研究論文 篇十

摘要:

高校聲樂教學事業發展已經有一段歷史,但是由於教學方法的侷限,導致教學質量長期無法得到質的突破。為了優化高校聲樂教學工作,教育界提倡大力推行啟發式教學的方法,本文探討了高校聲樂教學中啟發式教學法的運用的相關問題。文章從闡述啟發式教學方法概念入手,分析了運用該方法的重要性,進一步挖掘了高校聲樂教學的優勢及問題,最後研究了啟發式教學法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