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19W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 篇一

我聽了吳紅老師執教的《圓明園的毀滅》這堂課,深有感觸。吳老師那親切的語言、自然平等的教態,紮實深厚的教學功底,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獨特的教學風格和良好的語文學科素養,都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我個人認為吳老師這堂課的成功,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目標定位準確。

教學中,吳老師把教學目標定位在:瞭解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毀滅的經過,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這樣的教學目標體現了教材選編的意圖,完全符合新大綱的要求,準確合理。

二、教學重點突出,難點得到突破。

圓明園的輝煌已成為歷史的記載,引導學生在腦海中再現它昔日的景觀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吳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牢牢抓住介紹圓明園的佈局,建築風格及收藏的珍貴文物三個方面進行了精讀、精講。注重以讀為本,充分理解語言文字,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結合大量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課件,充分發揮想象,在腦海中再現出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壯觀,讓學生從內心真切感受到圓明園是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突破了難點,從而為後面圓明園的毀滅感到痛心,對侵略者的仇恨奠定了堅實的感情基礎。

三、注重以讀為本,讀中感悟。

閲讀教學的實質就是指導學生讀書,當前教學改革的重點之一是如何處理好讀講關係,去引導學生多讀和加大學生自學自悟的分量。

古人説:“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在教學中,吳老師注重突出語文課“以讀為本,以讀代講,熟讀成誦,在讀中感悟”的特點,課堂上留給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採用自由讀、指名讀、默讀、齊讀、範讀、快速瀏覽等多種形式的朗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的氣氛,使學生在讀中思、讀中悟。如在學習圓明園毀滅經過這段時,老師先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初步感受到圓明園被侵略者毀滅了,再引導理解重點詞:搶、毀、燒、凡是、統統等詞之後齊讀,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侵略者的貪婪與野蠻。接着,讓學生觀看毀滅的錄象,把學生感知的畫面生動、直觀、形象地再現出來,讓學生的內心受到最強烈的震憾,迅速點燃他們心中對侵略者的貪婪和野蠻的仇恨之火,在此基礎上,讓他們表達出此時的心聲,真切感人,易達到高潮,引起共鳴。最後通過朗讀,感悟語言規律,體會作者怎樣表情達意,使學生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再次喚起愛國熱情,惋惜、痛恨之情,從而更進一步體驗情感,與作者產生強烈共鳴,課堂教學達到高潮,感情得到昇華。

四、尊重學生的學習自主權,珍視獨特的閲讀體驗。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學過程中,吳老師始終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允許學生自由選擇、自由表達,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自主權,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閲讀感受,注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和感受。如初讀課文後的質疑問難,讓學生選擇喜歡的段落,用喜歡的方式朗讀,尊重學生的自由選擇權,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來,教師在允許學生自由表達後,不失時機的引導學生的思路,抓住需重點研究解決的問題。在觀看了風格各異的建築物課件之後,讓學生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景觀來想象,自由表達出來。當看完了圓明園被毀滅的一段錄相後,讓學生談感受、談感想,這樣培養了語言表達能力,充分尊重了學生的自主權,注重了學生的獨特體驗和感受,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個性發展。

五、運用CAL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利用CAL組織教學,以特定的音響、畫面刺激學生的感()官,能有效地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吳老師在教學中,恰當地運用了CAL,如:在教學圓明園被毀滅這段時,雖然文中具體描寫了被毀滅的經過,但究竟是怎樣一個場面,由於學生沒有親眼所見,對課文的理解只停留在表象,教學時播放一個圓明園被毀滅大致經過後的課件,圖、文、聲並茂的活動影像,渲染了課堂氣氛,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感情。利用CAL展現教學內容,使抽象的語言文字變得具體生動、真觀,增強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趣味性和生動性。

當然,金無足赤,課無完美。由於我們都還處於傳統教育向新課程探索的轉軌階段,所以,在運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法過程中,還不夠大膽放手讓學生去嘗試。這在我們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值得改進。

總之,吳老師這堂課重難點突出、思路清晰、教態自然、語言規範、板書工整、讀説結合、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特別是注重了學生的創新精神的培養,我個人認為是一堂較成功的課例。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 篇二

本文對圓明園當年輝煌景觀的介紹語言簡潔,內涵豐富。因為介紹的內容都已經消失,無法再現,教學時注意引導學生紮紮實實地理解語言文字,並展開想象,使學生對當年圓明園輝煌景觀有個大致的瞭解。憑藉圖片、課件資料,使學生對圓明園有更多、更形象的瞭解。教師還緊扣語言文字適當補充一些內容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教學設計合理妥當,教學目標定位準確。本節課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而是“先開頭,再結尾,後中間”這樣的教學程序。先讓學生從開頭的連讀兩個“不可估量”導入,讓學生體會到圓明園的價值,再從結尾的毀滅引發學生對侵略者的痛恨之情,再回過頭來讓學生帶領學生追憶圓明園昔日的輝煌,使他們感受到圓明園是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如今這一美景化成灰燼,這樣把愛與恨,美與毀和諧地融合在一起,整個課堂就營造得比較好。不僅做到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更體現了對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交融,這是新課程標準所提倡的。

在閲讀教學中,抓住關鍵詞“舉世聞名、博物館、藝術館、瑰寶、精華”及“平湖秋月”“雷峯夕照”“安瀾園”“獅子林”“蓬萊瑤台”“武陵春色”“西洋景觀”等詞加以理解。方法多樣,如:聯繫上下文來、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藉助自己蒐集的資料和播放的媒體資料來理解。從而體會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的含義。抓住關鍵句文末一句理解,讓學生在讀中感悟理解重點詞的意思。“凡是”“統統”“任意”,説明侵略者的野蠻,不講道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這一強烈對比,激發了學生的情感,觸動了學生的心靈,這時,讓學生把思緒流瀉於筆端,教學的情感目標也水到渠成。

教學重點突出,難點得到突破。圓明園的輝煌已成為歷史的記載,引導學生在腦海中再現它昔日的景觀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過程中,牢牢抓住介紹圓明園的佈局,建築風格及收藏的珍貴文物三個方面進行了精讀、精講。注重以讀為本,充分理解語言文字,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結合大量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課件,充分發揮想象,在腦海中再現出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壯觀,讓學生從內心真切感受到圓明園是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突破了難點,從而為後面圓明園的毀滅感到痛心,對侵略者的仇恨奠定了堅實的感情基礎。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 篇三

今天我和四一班的40名可愛的孩子在電教室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語文課——《圓明園的毀滅》。

課件方面:

我收集了許多精美的圖片,一一展示了圓明園裏風格迥異的建築和各種奇珍異寶,並且配上了優美動聽的音樂,彷彿把學生一下子的帶到了古代的圓明園裏,親身領略到了圓明園的舉世聞名。最後,展示了圓明園毀滅的視頻資料,學生真切的感受到了 “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不足之處是:如果在探究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時,加入圓明園復原的視頻資料,那樣這節課會更加生動、形象。

探究方面:

這節課在設計之初我就緊緊圍繞“信息技術環境下國小語文探究式閲讀學習”這一教學主題,力求體現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

我認為只有先讓學生充分了解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學生才能體會到圓明園的毀滅損失不可估量。作者介紹圓明園時從佈局、建築、文物三方面分別表現出了 “佈局美”“ 建築奇”“文物多”,從而讓學生深刻體會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從而深刻感受“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在這個環節的探究過程中,我設計的問題是“分組討論你們最喜歡圓明園的什麼?”這個問題拋出後,學生先説哪個環節,我們就一起現從哪個環節去探究。課堂上學生和我預想的一樣,是從最能吸引他們的“建築”開始説起的,通過單個讀,分組讀、接讀、齊讀等不同形式的讀,學生體會到了圓明園建築的“奇”。緊接着我又問“你從文中那些句子體會到了圓明園的奇?”這個問題,目的是讓學生對這些風格迥異的建築再次加深印象,出乎意料的是一位女同學竟然把話題叉到了圓明園的佈局上,這時的我一心想着建築方面學生了解的還不夠透徹,竟然隨口拋出“跑了”二字,阻礙了學生自主探究的步伐。現在回過頭來仔細思考,課堂上當那位女同學提到“佈局”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完全可以順着那位同學的思路進行探究,如果擔心“建築”這部分學生理解的不夠透徹,可以回過頭來在進行分析也可以。

教學模式:

“信息技術環境下國小語文探究式閲讀學習”這種教學模式在我的這節課中滲透的還比較充分,不足的是,我對這種教學模式把握和靈活運用的程度還不紮實。這就要求在今後的備課過程中一定要了解學情,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備課,設想學生最可能感興趣的問題是什麼,找準一節課的“聚焦點”,緊密圍繞“聚焦點”靈活安排教學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大膽嘗試“信息技術環境下國小語文探究式閲讀學習”這種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的應用。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 篇四

教學目標:

1、瞭解圓明園的輝煌和它的毀滅,使學生記住這一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2、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説説自己的體會。

3、學會本課14個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深刻含義,感受到圓明園昔日的輝煌。 難點:在輝煌與毀滅的強烈對比下,激發學生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並體會作者安排材料匠心。

課時計劃: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情感

1、同學們,法國作家雨果曾經説過:“人們一向把希臘的巴特農神廟、埃及的金字塔、羅馬的競技場、巴黎的聖母院和東方的圓明園相提並論。如果不能親眼目睹圓明園,人們就在夢中看到它。”圓明園為什麼有如此的美贊?我們引以為榮的圓明園又經歷了些什麼呢?今天我每年就來學習21課《圓明園的毀滅》。

2、人們夢中的圓明園昔日究竟是怎樣的輝煌?它又是怎樣毀滅的呢?請同學們放聲朗讀,走進圓明園。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自由讀課文,讀準生字的讀音,把課文讀通順。

2、交流反饋,正音。

3、理解詞語

三、細讀課文,瞭解圓明園的建築風格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通過讀文,你對圓明園有了哪些瞭解?

2、讀後交流,在交流中深入感悟課文

(1)感悟第二自然段

圓明園在北京的西北郊,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舉世聞名”指什麼?

(指圓明園在世界園林史上享有盛名)

(2)哪一部分介紹了圓明園的組成?找出後讀一讀

(3)感悟第三自然段

1你知道課文的哪個自然段寫了這舉世聞名的宏偉建築?

指名讀第三段

2圓明園的哪些建築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交流反饋

3感悟重點語句

圓明園中,有 的殿堂,也有 的亭台樓閣;有象徵着 的“買賣街”,也有象徵着 的山村鄉野。

請按課文填空,並仿照上面的句式用上“……有……也有……有……也有……”説一句話。

4代表我們民族特色的建築課文中列舉了哪些?

文中還有許多建築沒介紹到,你能想象下並介紹各大家嗎?

5指名讀圓明園的景物,腦海中想象。

6“漫步園中,有如漫遊在天南海北,包攬着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彷彿置身在幻想的境界裏。”讀這句話時會有什麼感受?應該用什麼語氣、心情來讀?

(欣賞、讚美、自豪)

四、課堂小結

人們夢中的圓明園只有這些宏偉的建築嗎?不!遠遠不止這些,下節課我們將繼續走進圓明園,欣賞我們的圓明園。

五、佈置作業

1、小字本、筆記本上的生字詞語練習

2、課堂作業本基礎部分

板書:

圓明園的毀滅

舉世聞名

建築宏偉:……有……也有……

教學反思:

《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人們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但圓明園的輝煌已成為歷史的記載,課文所介紹的內容都已消失,無法再現,文章的內容相對單薄,缺少生動感性的描述,更缺乏對民族苦難的深層思考。

為了達到本課的情感目標,突破重難點,我出示了有關圓明園的資料、圖片,向學生展示了當年圓明園的輝煌之處:它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教學中還注重以引導為主,以讀為本,讀中感悟。突出語文課“以讀為本,以讀代講,熟讀成誦,在讀中感悟”的特點,課堂上留給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採用自由讀、指名讀、默讀、賽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的氣氛,使學生在讀中思、讀中悟。讓學生充分感知課文語言,品味語言去感受昔日圓明園的輝煌、美麗。使學生深切感受圓明園它作為萬園之園的獨特魅力,激起學生對昔日圓明園的無比熱愛,無限嚮往,從而萌生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由衷地發出“圓明園真的太美了”這樣的感歎。

當學生沉浸在圓明園的輝煌中時話鋒及轉:“這樣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卻被毀滅了,是誰毀滅了它?為什麼會被毀滅?”引導孩子感受圓明園的毀滅———“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大火連燒三天,煙雲籠罩了整個北京城”等,這時組織學生説話練習:“假如此時你正在圓明園的廢墟旁,你最想説些什麼?”這樣同學們都感慨萬千。最後我再次組織學生通讀課文,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閲讀感受和體會,有的為圓明園的毀滅而感到惋惜,有的是對侵略者的行徑仇恨……讓他們認識到了他們這一代肩挑重擔,必須發奮學習,保衞祖國,決不讓列強再踏進國土一步,要讓莊嚴的五星紅旗永遠高高地飄揚。

在教學時由於課堂時間的限制,學生的思維發展、情感體驗沒有充分拓展開。在課上如果安排學生動筆下下自己的感受就更好了。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 篇五

本節課,我從三個方面進行課堂教學,課堂上有成功的地方,也有有待提高的方面。

一、雅詞實記環節

學生邊讀邊畫課文中出現的優美詞語,讀完後,嘗試為課後的一類字、二類字注重,並組詞。

教師帶着學生一起學習本課的詞語,書空“毀”的筆畫,理解不可估量、金碧輝煌等詞語。讓學生帶着“不可估量”回到課文中的第一段,再讀課文,理解課文中兩次出現“不可估量”,寫出了圓明園毀滅的損失之大,表達了作者無比憤怒和痛惜之情。

二、再讀課文,讀出情感變化。説説課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這一問題是本節課的重點,首先引導學生梳理課文段意。課文共分三部分去寫,第一部分寫了圓明園毀滅的巨大影響,第二部分介紹圓明園的佈局、建築風格及收藏的珍貴歷史文物,再現圓明園當年的宏偉壯觀。第三部分,作者用精煉、準確的語言介紹圓明園毀滅的經過。

文章詳細描寫圓明園的建築風格,有民族建築、西洋建築,突出圓明園的宏偉。文章略寫圓明園的文物,有博物館、藝術館,突出圓明園的珍貴。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圓明園就體現了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可是,如此美好的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被英法聯軍給毀滅了。

圓明園的毀滅的經過,讓我們感到無比痛心。抓住“掠走”“破壞”“毀掉”等詞語體會,能拿走的,想盡辦法也要拿走,不能拿走的破壞、毀掉,他們做了這些還覺得不夠,為了銷燬證據,他們放火燒掉。

文中學到這裏,孩子們都能感悟到文中表達的感情,“憤怒”“痛惜”之情油然而生。順勢穿插圖片和歷史資料,讓孩子們感悟昔日的輝煌,毀滅後的殘敗。

三、優美句子仿寫

仿寫句子是孩子們弱項,主要問題表現為如何寫句子,無從下手。塗畫現象嚴重,卷面不整潔等。針對孩子們存在的問題,我讓學生先規範抄寫課文中的原句。再帶領全班學生一起思考,一起編寫句子。

優美句子:“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師生共同的習得:做家務是一種好的習慣,也是分擔家務勞動的種責任。走出校門隨地亂扔垃圾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也是敗壞學校影響的一種表現。

優美句子: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台樓閣。有象徵着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徵着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

師生共同的習得:學校裏有寬敞明亮的教室,也有乾淨整潔的水衝式廁所,有學識淵博的老師,也有來自不同地方樂於求知的學生。書桌裏有各式各樣的書籍,也有不同種類的作業本,有如激烈戰場的“槍”,也有捨己救人的“醫療兵”。

本節課用時100分鐘,教學的成功之處在於第一、三部分課堂練習充分,學生能有自己的體會,並當堂消化知識。還需提高的是第二部分,教師講解所佔時間過長,體現不出學生的真知灼見。需要我們在接下來的課堂中,着重從閲讀教學方面下功夫,提高孩子們的閲讀理解能力。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 篇六

昨天聽了我校青年教師龍小飛老師執教的《圓明園的毀滅》的第二課時教學,深有感觸。

《圓明園的毀滅》是人教版六年制國小語文第九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以精練的文字描述了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它的毀滅,旨在激發學生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和對侵略者強盜行徑的仇恨。這是一篇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極好教材,但由於文中內容距學生生活實際較遠,涉及的史料較多,為學生的閲讀帶來一定困難。龍老師這節課值得學習的有兩點。

一、教學目標定位準確。

教學中,龍老師把教學目標定位在:瞭解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毀滅的經過,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這樣的教學目標體現了教材選編的意圖,完全符合新大綱的要求,準確合理。

二、課前老師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蒐集有關資料,學習整理資料的方法,並在語文學習中加以運用。突出了這個單元的能力目標。

金無足赤,課無完美。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龍老師這節課最大的遺憾是:

1、老師教學拘謹,沒有進入角色。由於老師沒進入角色,所以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沒有被完全調動起來,對課文的理解就不夠深入。學生的喜、怒、哀、樂沒有得以張揚。

2、朗讀感悟離開了課堂。

圓明園的輝煌已成為歷史的記載,引導學生在腦海中再現它昔日的景觀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過程中,如果龍老師能抓住介紹圓明園的佈局,建築風格及收藏的珍貴文物這三段文字,充分讓學生朗讀,讀好那幾個“有……,也有……”、“不僅有……,還有……”、“漫步園內,有如漫遊……;流連其間,彷彿置身……”等句子。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圓明園之大、之美,世界各地有的美景,圓明園裏都有,世界各地沒有的美景,圓明園裏也有;讓學生在讀中去體會中華民族文化的自豪感。然後結合大量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在腦海中再現出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壯觀,從內心真切感受到圓明園“美得讓人心醉”,的確是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為後面理解圓明園的毀滅“毀得令人心碎”,激起對侵略者的仇恨奠定堅實的感情基礎。遺憾的是這麼美的文字,老師幾乎沒引導學生朗讀。學生沒感悟到“美得讓人心醉”,又怎能去感受到“毀得令人心碎”呢?

又如,在學習圓明園毀滅經過這段時,如果老師先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初步感受到圓明園被侵略者毀滅了,再引導理解重點詞:“搶”、“毀”、“燒”、“凡是”、“統統”等詞之後再齊讀,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侵略者的貪婪與野蠻,就更能讓學生的內心受到最強烈的震憾,迅速點燃他們心中對侵略者的貪婪和野蠻的仇恨之火,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看文中插圖——圓明園的廢墟,望着這殘垣斷壁,你想説什麼?寫在圖旁。讓學生表達此時的心聲,記住這奇恥大辱。

最後老師再引導學生交流、小結,圓明園的毀滅,毀滅的是什麼?是園林藝術的瑰寶,是建築藝術的精華,是我國乃至世界幾千年的文化,是中華人民的智慧結晶。這殘垣斷壁是刻在我們臉上屈辱的歷史,所以我們一定勿忘國恥,振興中華。讓課堂教學達到高潮,感情得到昇華。

作為年輕的龍老師,能積極爭取這樣的學習鍛鍊機會,踴躍投入到這次農遠賽課活動中,我這位即將退位的老同志非常佩服他的勇氣和虛心好學的精神,相信他經過不斷的磨礪,一定會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 篇七

春暖花開_李楠楠

《圓明園的毀滅》是部編版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第14課的課文。課文主要通過昔日圓明園的輝煌壯觀來讓讀者記住屈辱的歷史,增強讀者的民族使命感,激發熱愛祖國燦爛文化的感情。

課文語言簡潔,結構嚴謹,構思頗具匠心。題目為“圓明園的毀滅”,卻用了大量的篇幅寫它輝煌的過去,把美的東西毀滅了,這真是一個悲劇,更能激起讀者的痛心與仇恨。

課文第一自然段概括闡明瞭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與文章的結尾提到的“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首尾呼應,作者的痛惜、憤怒之情躍然紙上。第二至四自然段詳盡地介紹了圓明園的佈局、建築風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貴,再現了圓明園當年的宏偉壯觀。最後一個自然段介紹了圓明園毀滅的經過。

第一課時,我們主要進行了生字、詞語解釋的學習。簡單介紹圓明園,並從文中初步認識圓明園,整體感知課文。通過讀課文,學生能在引導下找出概括性的語句。知道了圓明園是一座什麼樣的園林。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是一座博物館和藝術館。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

通過小組討論,學生能夠理清文章的脈絡。第一自然段概括闡明瞭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第二自然段寫了圓明園的佈局。第三自然段寫了圓明園的建築。第四自然段寫了圓明園的文物。第五自然段寫了圓明園被毀的經過。可以根據段意,將課文分為三部分。並能總結出首尾呼應的寫作方法。

第一課時,我們進行的很順利。學生很積極,參與度很高。

第二課時,我是這樣設計的。

1、先自由讀2-4自然段,讓學生找出佈局、建築、收藏的文物的特點,體會圓明園的美,感受昔日的輝煌。(佈局——眾星拱月,建築——建築宏偉,風格多樣。文物——歷史悠久,珍貴)

2、重點講述第三自然段。先自由讀課文,説出有哪些建築,建築特點。再觀看圖片,視頻,感受建築美,而後再次朗讀段落,體會建築美。

3、通過語言過渡到第五自然段。讓學生從讀中感受圓明園被英法聯軍化為灰燼的憤恨之情。讓學生説一説,讀到哪些詞語的時候,自己特別憤怒。(統統拿走,任意破壞,銷燬,放火……)找出動詞後再讀再體會。而後通過視頻觀看,激發同學們的愛國之心和對侵略者痛恨之情。

4、情感體悟。昔日的輝煌和如今的斷壁殘垣形成對比,引導同學們回答,為什麼會造成如此局面?如果你現在圓明園遺址前,你想説着什麼?

自己感覺設計思路還是清晰的,從對比中激發情感。激發學生對祖國燦爛文化的讚歎和熱愛之情,對侵略者的痛恨之情,激起同學們奮發圖強,建設祖國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因為上一篇課文《少年中國説》已有鋪墊,只有少年強,國家才能強。

但是本次上課狀況並不理想,上課流程也完全沒有按照自己的預期進行。反思自己的教學,我發現自己課堂問題的設置比較含糊。在情感引領上比較欠缺。很多設計的環節並沒有展示出來。在課堂上,缺乏了對全體學生的關注。怕時間不夠,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較少,導致學生對情感的理解也不到位。學生僅僅是看了圖片和視頻,覺得很美,很驚歎。對祖國燦爛文化的感知上沒有更深層次的體悟。

通過這節課,我真切地體悟到教學問題必須具體,簡潔。問題過於籠統或者提出過於複雜,容易讓學生暈頭轉向,不知道如何下手,課堂上會出現比較尷尬的局面。學生不知所措的狀態會直接影響教師的情緒。教師的情緒又直接影響了課堂氣氛和課堂效果。教師情緒高漲更容易迸發教育靈感,課堂會更生動有趣。而教師低落的情緒,會讓學生不敢回答問題,讓課堂毫無生趣。而在老師引領下,將問題具體化、簡單化,就更容易讓學生參與進來,獲得成就感。當然此時,老師的評價反饋也是不容忽視的。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每次備課提醒自己問題設置具體化、簡潔化。把每一個問題寫成提綱呈現出來,也許就不會凌亂了。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 篇八

今天上午第二節,我在XXX班教授《圓明園的毀滅》,自己覺得有很多不足之處,需要反思一下。

一、內容

《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結構上比較明確,第一段總寫圓明園的毀滅是巨大的損失,2—5段分別從佈局、建築和文物方面的巨大的價值,最後一段寫的是圓明園被英法聯軍毀滅的過程。這些基本都講述出來了,唯一遺憾的是沒有講昔日的輝煌和毀滅作對比,從而回答“為什麼作者用較大的篇幅寫圓明園昔日的輝煌”這個問題。

二、教法

主要採用邊讀邊悟、以讀促悟的教法,從而更夠更直觀的感受到文字中傳遞的情感。在充分認識和理解昔日圓明園的佈局和景觀之後,師再引導學生帶着這樣的疑問:“為什麼説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去研讀、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讓學生通過默讀畫出關鍵詞“青銅禮器、名人字畫、奇珍異寶”來説明圓明園的文物多,課件出示畫面,讓學生寫出自己的感受,從而激起學生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之情。就在學生激情高漲的時刻,師話鋒一轉,引入課文第五自然段,讓學生通過“掠、毀、燒”等詞體會侵略者的殘暴。就是這樣的一座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在侵略者肆意的掠奪、毀壞、燒燬之下,變成了一片殘垣斷壁,讓學生深切領會到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總之,教授公開課於我而言,錘鍊了語言,有助於教學風格的形成,看清自己的缺點和不足。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 篇九

今天的收穫可真大!不僅是學生,更指我自己!

備課時,壓根兒沒料到這麼經典的課文裏竟有病句!《圓明園的毀滅》的公開課已經聽過多節,自己也教過一遍,誰也沒發現呀!可能是我們太迷信權威,也可能是我們鑽研教材仍欠深入、欠推敲。看來,這個教訓值得吸取!

新課程有一個全新的理念:教師也是重要的課程資源。我想,學生何嘗又不是重要的課程資源之一呢?學生從書本上、從老師那裏獲取知識,的確沒錯!但學生在生活中所獲得的知識,所獲取的能力,所得到的鍛鍊豈可小視?而實際上,學生在生活中所獲取的東西我卻難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得到。因此,學生僅僅從書面上、從教師那兒獲取知識,對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來説,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更應重視開發學生身邊一切可以利用的課程資源。特別是學生之間的相互啟迪、相互討論、相互交流與相互幫助。

值得慶幸的是我今天抓住了這稍縱即逝的機會。當學生對課文提出質疑時,我心裏“咯噔”了一下,但很快回過神來,給了那個學生説下去的空間,聽了學生的陳述,我心中已是豁然開朗。可問題怎麼解決呢?我乾脆順勢將難題端給了學生,當時只是覺得既然問題從學生中產生,當應該由學生來作結,若我以“權威”的身份自居,一錘定音,似有不妥。於是就發生了學生“修改”課文的情形。就當時的課堂狀態及修改結果來看,似乎較為成功!其一是培養了學生不迷信權威,不迷信書本的科學態度;其二是讓學生平時所學的知識在特定的時刻得到了運用;其三是較好的開發了學生的潛能,豐富了這節課的課程資源;其四是培養了學生的語感,學生對幾個句子的比較選擇,是説不出特別的道理的,憑的就是語感。

這節課的教學,還讓我堅定了兩個認識:一、課改的實施,新課標的貫徹,並不是從使用新教材開始的,運用老教材開展教學,同樣可以進行課改、將先進的教育理念引進課堂、指導教學實踐。投身新課改,我們不能等,等新教材,等別人的經驗。否則,我們將落伍於時代。二、新課標指導下的課堂教學,並不是完全拋棄傳統的教學形式,另起爐灶。對傳統的課堂教學我們應該採取一種揚棄的態度,好的仍要繼承併發揚,改革和捨棄的是傳統課堂教學中的弊端。只有那樣,我們才不會在新形勢下將課改神祕化、神聖化,甚至望而怯步,不敢去實施,不敢去探索。片斷中“自”和“至”的比較就很必要。而教學手段是十分傳統的,教學效果也不錯,我覺得這就不能丟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