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現代家庭教育五大理念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5.23K

現代家庭教育五大理念多篇

沒有父母的成長,就沒有孩子的成長 篇一

都説父母是孩子的榜樣。通常優秀孩子成長為優秀人才的背後,總能找到温馨和諧家庭的影子;同樣,一個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以從其家庭中找到充滿衝突和矛盾的因素。

父母們把孩子送到國小、中學時,總喜歡説:“老師,這孩子全交給你啦,拜託啦!”其潛台詞是“與我”無關啦。其實,絕對不是如此就行的。撬動地球的手,就是推動搖籃的手。好的家庭往往伴隨着父母與孩子的共同成長;壞的家庭往往給孩子負面影響。朋友們常問我每週有多少時間與孩子在一起?我説由於工作忙,我與孩子相互交流並不很多,但只要孩子看到,我一定是在看書,寫作,不需要講話。身教遠大於言教嗎。父母有多少工夫在家讀書,家中有多少書,培養出的孩子境界是不一樣的。前幾年,中國出版社協會做了一項調查:我國有45%的家庭無一本藏書,無一個書櫃;韓國有96。8%的家庭平均有500本以上的藏書。沒有書香家庭,哪有書香校園,書看社會?父母不進步又怎指望孩子成龍、成鳳。

學習型的家庭中,父母與孩子是共同成長,甚至相互影響的。他們往往有一些成功的影響方式,如親子共讀,親子通信,講述成長故事等。父母的成長和孩子的成長一樣,是沒有止境的過程。父母的不斷進步、不斷學習,其影響是無形而深刻的。

讓孩子有一樣屬於自己的東西 篇二

父母在培養兒童智力的同時,切不可忽視非智力的培養,應該使年輕一代具有遠大的目標、廣泛的興趣、熱烈的情感、堅強的意志、獨立的性格。

人最幸福的事是讓他喜歡一件事情,哪怕是種花、養小動物,使業餘時間、精力有所寄託。每個孩子,在家庭中、學校中都應使他有個興趣愛好。什麼最好?特色。現在分數最好,其它人都是失敗者。其實,孩子學的太難了,有的是一輩子都用不上的知識,有什麼價值?教育應該讓孩子有一樣自己喜歡的東西,那他即使考不上大學,考不上名牌,也會有健康人生,幸福人生。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價值。復旦那個自殺的研究生有什麼價值?很多優秀人才,他們並沒有接受正規大學的教育。但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學到的諸如善良、勤勉遠遠超過大學的收穫。每個孩子可以有不同的成長道路,讓他喜歡一樣,會影響孩子一生的生活質量。一個人的精神生活是否快樂,這很重要。

無限地相信孩子發展的潛力 篇三

1、賞識導致成功,抱怨導致失敗。先讓我們從男孩、女孩身上説起吧。我們給女孩的玩具是布娃娃之類的,給男孩的玩具常是各種模型、而且是活動型的。那裏面含着我們希望女孩温柔、文靜,希望男孩勇敢、活潑的意思。女孩子打架的結果會是挨訓:現在就這麼瘋,以後怎麼辦呀?男孩打架的結果是被讚賞:調皮的孩子聰明。孩子長大了,人們説:女孩到了中學就不行了,男孩子到了中學就好了。要知道謊言重複千遍成真理。女孩子受到的暗示是“不行”,男孩子受到的暗示是“行”,這就使他們產生了不同的狀態,於是就如筆者在《享受幸福》中寫的:“説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説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倘若你要孩子行,那就要珍愛孩子每一次的成長機會,欣賞他們的成長,欣賞他們的言行;倘若你要孩子不行,那就抱怨,指責他們吧。

2、孩子的潛力恆大於已經實現的一切。現代科學的研究早已證明,人的潛能是具大的。殘疾人周舟不也成為很棒的指揮嗎?聾啞女孩周婷成長為美國著名大學的高材生,正是其父周洪賞識教育的傑作。讓我們無限地相信孩子發展的潛力吧!

契約理念——培養遊戲規則。 篇四

契約是現代社會生活的遊戲規則,體現了權利、責任、義務、平等、尊重、共贏的原則。家長教育孩子,應該隨着孩子年齡的變化,根據他(她)的身心特點,主動調整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內容。隨着孩子“自由度”的逐漸增加,親子之間可以以某種“契約”的形式達成共識。這樣既可以減少親子之間的許多矛盾,又體現了尊重,還培養了孩子的規則意識,有助於他們的社會化。把孝與契約放在一起,並不矛盾,而是體現了合理的平等關係。

寧靜才能致遠。讀書的人生活不一定富裕,但他可能是精神富翁。 篇五

八、讓日記伴隨孩子成長

寫日記是個好習慣。通過寫日記,可以讓孩子對自己的學習、生活進行總結和深化思考;可以鍛鍊他們觀察生活的能力和駕駛語言的能力,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可以讓子女傾訴自己的情感,調節自己的情緒;可以培養他獨立的個性和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可以鍛鍊他的意志,開闊他的心胸,淨化他的心靈。不僅孩子寫、老師寫、父母也可以寫,這方面成功的例子很多。有的甚至徹底改變了一個孩子,一位家長,一個學校的狀態。因為要想寫得精彩,就必須活得精彩,做得精彩。

一個普遍的事實是,正因為父母覺得自己不是天才,所以,特別期望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一個命題肯定是正確的,只要父母們與孩子一起成長,儘管我們不是天才,但我們完全可以成為天才的父母。

家庭教育理念分享 篇六

家庭教育首先最重要的事親子關係的建立,現在的孩子在四年級開始青春期萌發,不太聽父母的話,開始叛逆,如果家長和孩子的關係是扭曲的,家長就是説的再有道理,孩子也不會去聽,因為孩子本身就是不接納家長的,談何去接納家長的觀點;如果親子關係非常好,即使家長説的話有時候沒有道理,孩子也能正確的理解,從而會有奮發向上的精神,所以親子關係必須要處理好。

家庭教育其次就是要去讓孩子保持一個積極樂觀的學習態度,其實也就是讓孩子在學習中找到樂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只有學習態度端正,才會去專注的接受外界給到孩子的東西,包括知識等。

家庭教育再次就是孩子要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上課專心聽講,不走神,做作業不拖拉、不馬虎等。學習習慣的培養也是最需要家長去輔助孩子的,最重要的事家長要以身作則。舉個例子:家長千萬不要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

關於家庭教育,怎麼樣去很好的建立親子關係?怎麼樣去和孩子更好的溝通?怎麼樣更好的去教育孩子?我給到大家一些家庭教育理念,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玩手機、看電視或玩電腦。

家庭教育最後就是孩子要去發現一種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去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比如説孩子平時記憶背誦都是死記硬背的,如果孩子有自己的方法(總結的口訣等),背誦的時候就能記得又快又準,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的。

針對這幾方面如果家長都能做到,甚至可以做的更好,那麼孩子將會被教育的非常好,孩子肯定會長大、成長、改變!大家一起加油吧!

溝通的理念——跨越代溝的橋樑。 篇七

家庭關係應體現為三個維度:親密度、適應性和溝通。溝通是對前兩者起促進作用的重要維度,而前兩者正是溝通的結果。良好溝通是開放性強、問題性少的溝通。溝通強調的是為所有家庭成員創造不受拘束的`交往環境,孩子可以自由表達觀點。親子之間存在不同的看法是非常正常的,如果代溝的出現是必然的話,溝通則可以在兩代人之間建立起橋樑。溝通就會有成果。

父母應具備的理念 篇八

幾千年的中國文化,使得每個初為父母的人都滿懷憧憬,盼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頭地,甚至從孩子尚未出生就開始不停地計劃着。但是隨着孩子的長大,又有多少父母實現了自己的希望呢?實際結果是:不少父母與孩子存在着代溝、甚至對抗的問題,有的竟反目成仇。究竟是哪裏出了問題?這是父母的教育理念與孩子成長的心理、個性、愛好等的規律不適應引起的[3]。父母應該帶着如下的理念來教育孩子:

理念一:與孩子平等相處。孩子來到人間,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只不過在小的時候獨立性差一些,隨着年齡的增大,獨立性越來越強。小的時候需要較多的是關心、呵護,但隨着年齡的增大,更需要的還有尊嚴、自信、理智、謙虛等。父母教育孩子應該在一個寬鬆、祥和、愉快的環境中,通過討論、爭論的方式,讓各方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最後以理服人,並且要心服口服;有些暫時無法爭論清楚的問題,要允許保留;要有求大同存小異,長期堅持不斷解決新老問題的胸懷,不武斷地下結論。

理念二:同孩子一起同學習。在人的一生中,誰都隨時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因為我們就是在錯誤中學會了正確。由於社會環境在不斷的變化,自身的年齡、孩子的年齡和知識面也在不斷變化,所以父母以前的經驗不一定會適合孩子;當孩子長大到一定年齡後,在某一方面的知識超越父母,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兒。在如今知識大爆炸的年代,誰又能把所有的知識全部掌握呢?故有些父母一句“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父母應該做、也必須做的一件事就是與孩子相互學習、共同進步,而不只是要求孩子學習。

理念三:幫助孩子改正缺點。要學會用一分為二的方法,肯定孩子的優點,同時督促孩子改正自己的缺點。在中國傳統觀念中,經常會因為一個人在某一方面的成就,就對其全面肯定;而對於有了缺點、錯誤的人,則抓住錯誤不放。其實細想起來,一個在某一專業領域有突出成就的人生了病,不是一樣要找醫學專家治病嗎?在世上全是優點,或者全是缺點的人是不存在的,都是既有優點、又有缺點的人,只不過比例有些差異罷了。作為家長要幫助孩子保持優點、改正缺點,讓優點的比例在父母的關愛中不斷得到提升。

家庭教育是最容易出錯的地方 篇九

其一,我們的父母大多沒受過專門訓練。無論是小時候,還是長大戀愛成家,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很少有人對我們説怎麼做父母。即使有人説過,也只是長輩們。他們或許會説“棒打出孝子”、“不打不成長”……這些在生活中流傳的觀念對嗎?這需要我們去反思。要做駕駛員需要到駕校學習3個月才能拿到執照,而要做父母3個月能學會嗎?父母不同的語言、行為、教育會在孩子的身上留下不同的烙印,沒有經過專門訓練的父母們難免會出錯。

其二,父母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易使家庭教育偏離方向。父母與孩子間有天然的感情聯繫,特別是母子一體,自然產生期待,把自己沒實現的,沒做成的都轉而寄期望於孩子來完成,難免不切實際。父母的過度關心,過度照顧剝奪了孩子成長的空間。《調查發現,現在的大學生不知道怎麼安排生活,其實,他們中的很多從小到大不要考慮任何事情,怎麼會有成長呢?走向另一個極端的過多限制、過多幹涉也會阻礙孩子潛能的釋放。我們常常居高臨下地待孩子,以“家長”自居:“你是我生的,我讓你聽,你不聽,找揍!”如此家庭教育缺失了“人格平等”規定的根本精神,怎能使孩子健康成長?

其三,很多父母忽略了自己的教育職責。由於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是學校教育,父母更多的考慮也是學校教育,忽視了他們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礎,才是決定孩子命運的關鍵。俗話説:三歲看老。孩童時代所受的教育影響着人的一生,兒童對世界的最初認識源於父母,家庭教育的影響對人刻骨銘心。父母們慣有的家長概念在英文中其實是個貶義詞,含有“家長制”、非民主的意思。而要孩子完成一件事必須有真正的理解、接受,才能去做好。對教育職責的漠視,教育理念的偏頗自然導致家庭教育易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