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禹治水的經典故事(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39W

大禹治水的經典故事(新版多篇)

大禹治水的神話故事版本 篇一

禹為鯀之子,又名文命,字高密。相傳生於西羌(今甘肅、寧夏、內蒙南部一帶),後隨父遷徙於崇(今河南登封附近),堯時被封為夏伯,故又稱夏禹或伯。是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建立者,同時也是奴隸社會的創建者

當堯之時,水逆行,氾濫於中國,蛇龍居之,民無所定,下者為巢,上者為營窟。”(《孟子·滕文公下》)遠古的時候,洪水肆虐,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這時,出了兩位治水英雄:鯀和他的兒子禹。他們治水的神話流傳在祖國遼闊的大地上。

鯀是一個聰明能幹、造福民眾的英雄,他不但創制了農具耒耜,馴服駕馭了耕牛,教導人民播種五穀,創建城郭,更帶領人民築堤防洪,戰勝洪水。當時洪水實在太大了,鯀填了九年,依然是“滔滔洪水,無所止極”。鯀為了制服洪水,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不待天帝允許,私自取了“息壤”去治水,救黎民百姓。息壤是天庭中一種生長不息的土壤,取一點投向大地,就能積成山、堆成堤。鯀的行為觸怒了天帝,被天帝殛殺於羽山之野。鯀死後屍體三年不腐,天帝命人剖開他的肚子,肚子裏跳出一條虯龍,這就是鯀的兒子禹。大禹出生後,鯀的屍體化為一條黃龍,永遠沉入了羽淵。治水英雄鯀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禹繼承父親的遺志,決心治理滔天的洪水。大禹治水採用兩個辦法,一是填堵築堤,二是疏通引導。大禹讓黃龍幫助勘察地形,用尾巴劃開地面,讓洪水流向應當去的地方。黃龍長着兩隻美麗的翅膀和強有力的尾巴。大禹又讓曾助鯀治水的玄龜,揹着息壤,去填堵築堤。

大禹還與興風作浪的惡神進行了殊死的戰鬥。狂暴的共工,製造洪水,直到今天的山東曲阜,中原大地一片汪洋。禹在會稽山(在今浙江紹興)大會諸神,定與共工決一死戰。首先擒殺了共工的主要助手相柳氏。相柳氏身為長蛇,有九個頭,食於九座山,所到之處立即變為溪澤。然後與共工進行猛烈的決戰,終於打敗共工,獲得勝利。

大禹治理黃河,是從青海的積石山開始疏導的。據説當時的石門山與呂梁山相接,堵住了黃河的去路。大禹疏導至此,遇到了障礙。於是他啟動自己的神力,把龍門山劈開為兩半,黃河水就順暢地從峭壁間流過,這就是今天河南洛陽的龍門。黃河穿過龍門往下流過幾百里,遇到了一座砥柱山,不能通過。大禹就開鑿砥柱山,使河水繞山分流,好像穿過三道門,這就是今天的三門峽。如今三門峽上游建有禹王廟,渡船的艄公常來燒香許願,祈求平安。

大禹治水,不僅時間漫長,而且十分艱苦,然而,他以無私忘我的精神,奮鬥不息。走路太多,腳指甲都磨光了,得了“偏枯”病,走路十分艱難,但他卻走遍了中國的山河大地,常常是“晝不暇食,夜不暇寢”,吃飯睡覺都顧不上。在緊張治水的日子裏,好幾年都經過家門而不入。直忙到三十歲,大禹還沒成家。一天,他來到塗山附近,看見一隻美麗的九尾白狐,相傳她是幸福與權力的象徵。大禹於是愛上了塗山的一位姑娘,但沒來得及成婚,就又到南方去治水了。姑娘一直等着大禹,經常吟唱思念的歌……這就是南方民歌的起源。以後,大禹終於回來,娶了這位名叫女嬌的姑娘。但新婚後的大禹只在家待了四天,又出發去治水了。女嬌在家等呀等,常站在黃河之濱眺望,所以這裏就有了“望夫石”。

經過多年的奮鬥,大禹終於領導人民制服了洪水,治理了黃河,使人民得以安居樂業。大禹是我們中華民族共同的祖先,他的偉大精神,世世代代鑄造着中華民族的“民族魂”。唐代大詩人李白遊覽黃河時,遙想當年大禹治水的不朽業績,寫詩讚歎道:“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里觸龍門。波滔天,堯諮嗟。大禹理百川,兒啼不窺家,殺湍堙洪水,九州始桑麻。”

大禹的精神,為後世治黃的艱鉅事業,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大禹治水的故事 篇二

大禹治水的故事

傳説在帝堯時期,黃河流域經常發生洪水。為了制止洪水氾濫,保護農業生產,堯帝曾召集部落首領會議,徵求治水能手來平息水害。鯀被推薦來負責這項工作。鯀理解任務後,採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簡單的堤埂把居住區圍護起來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後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繼位以後,任用鯀的兒子禹治水。禹總結父親的治水經驗,改鯀“圍堵障”為“疏順導滯”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趨勢,順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窪地或湖泊,然後合通四海,從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從高地遷回平川居住和從事農業生產。之後禹因此而成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並被人們稱為“神禹”而傳頌與後世。

在大禹治水的過程中,留下了許多感人的事蹟。相傳他藉助自我發明的原始測量工具——準繩和規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開龍門和伊撅,鑿通積石山和青銅峽,使河水暢通無阻。他治水居外13年,三過家門而不入,連自我剛出生的孩子都沒工夫去愛撫,不畏艱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勞動中被磨光了。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黃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之間經濟文化不斷交流,各種能夠論著異曲紛呈,關於河事的記載也逐漸曾加。成書於戰國時期的《禹貢》一書就是一本專門記述地理狀況的書。該書以大禹治水的故事為依託,按“九州”的地理區域,對中國的山脈、河川、疆界、貢賦等作了較為詳細的描述。

大禹治水的故事 篇三

傳説,帝堯時,洪水成災,天下百姓深陷愁苦之中。堯帝命禹的父親鯀去治理洪水。鯀率眾築壩修堰,費了九年功夫,因沒把大水治伏,被堯帝流放,後誅殺於羽山。

舜繼帝位後,便命鯀的兒子禹(此時禹已做了部族首領),繼續治理洪水。禹欣然領命,但他沒有貿然行事,而是首先認真總結父親鯀治水的教訓,尋找治水失敗的原因。然後,率領伯益、后稷等一批忠實助手,跋山涉水,頂風冒雨到洪災嚴重地區進行勘察,瞭解各地山川地貌,摸清洪水流向和走勢,制定統一的治水規劃,在此基礎上才展開大規模的治水工作。他鑑於前輩治水無功主要是沒有根據水流規律因勢利導,大膽改用疏導和堰塞相結合的新辦法。歷時十三年之久,最後把洪淵填平,河道疏通,使水由地中行,經湖泊河流匯入海洋,有效治伏了洪水。

大禹治水成功,除採取了正確的方法,另一重要原因是他一心為公,吃苦耐勞,身先士卒,不畏艱險,有鍥而不捨的精神。他手拿治水工具,親自參加勞動,給參加治水的人做出了好樣貌。為了治水重任,新婚四天便離開家,在外13年,沒有回過一次家。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已成為千古流傳的佳話。由於他常年奔波在外,人消瘦了,皮膚曬黑了,手上長滿了老繭,腳底佈滿了血泡,腿上的毛磨光了,連束髮的簪子和帽子掉了也顧不上收拾。老百姓見了無不心痛流淚。

傳説,大禹治水時,他顧不得回家,便於妻子塗山氏約定,以擊鼓為號,把飯送到山上。為了加快挖山的速度,他化為一頭神力無比的大黑熊,連推帶扒,很快就把山挖掉了大半。正乾的起勁時,一塊劈山崩裂的石頭誤觸皮鼓,禹妻聞聽鼓聲,連忙燒火做飯。

當她拖着已懷孕的笨身子送飯到山上時,東張西望不見丈夫蹤影,卻見一頭威猛的大黑熊在跳躍奔忙,嚇得扭頭就跑,大禹見此情景,顧不得變回原形就衝妻子追去,妻子受到驚嚇,頃刻間化作一塊巨石。大禹大聲呼喚着妻子和將要出生的孩子,只聽一聲巨響,巨石突然開裂,從中蹦出一個嬰兒,這就是禹的兒子啟。於是後人便稱這塊裂開的巨石為“啟母石”。西漢武帝遊覽嵩山時,被這個傳説所感動,下令在那裏修建了啟母廟。

大禹治理黃河時有三件寶,一是河圖;二是開山斧;三是避水劍。

傳説河圖是黃河水神河伯授給大禹的。

河伯查水情,畫河圖,是個苦差事。等河伯把河圖畫好,已年老體弱了。

之後,到了大禹出來治水的時候,河伯決定把黃河河圖授給他。

這一天,河伯聽説大禹帶着開山斧、避水劍來到黃河邊,他就帶着河圖從水底出來,尋找大禹。河伯和大禹沒見過面,誰也不認誰。河伯走了半天,累得正想歇一歇,看見河對岸走着一個年輕人。這年輕人英武雄偉,想必是大禹,河伯就喊着問起來:“喂,你是誰?”

對岸的年輕人不是大禹,是后羿。他抬頭一看,河對岸一個仙風道骨的老人在喊,就問道:“你是誰?”

河伯高聲説:“我是河伯。你是大禹嗎?”

后羿一聽是河伯,頓時怒衝心頭,冷笑一聲,説:“我就是大禹。”説着張弓搭箭,不問青紅皂白,“嗖”地一箭,射中河伯左眼。河伯拔箭捂眼,疼得直流虛汗。心裏罵道:“混帳大禹,好不講道理!”他越想越氣,就去撕那幅水情圖。正在這時,猛地傳來一聲大喊:“河伯!不要撕圖。”河伯忍痛用右眼一看,對岸一個頭戴斗笠的人,攔住了后羿。這個人就是大禹,他明白河伯畫了幅黃河河圖,正要找河伯求教呢。后羿推開大禹,又要搭箭張弓。大禹死死拽住他,把河伯畫圖的艱辛講了,后羿才後悔自我冒失莽撞,射瞎了河伯的左眼。

后羿隨大禹一同趟過河。后羿向河伯承認了過錯。河伯明白了后羿是後老漢的兒子,也沒多怪罪。大禹對河伯説:“我是大禹,特地來找你求教治理黃河的辦法哩。”

河伯説:“我的心血和治河辦法都在這張圖上,此刻授給你吧。”

大禹展圖一看,圖上密密麻麻,圈圈點點,把黃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水情畫得一清二楚。大禹高興極啦。他要多謝河伯,一抬頭,河伯躍進黃河早沒影了。

大禹得了黃河水情圖,日夜不停,根據圖上的指點,最後治住了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