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農村科技報告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07W

農村科技報告多篇

【第1篇】農村實用科技人才隊伍建設調研報告範文

一、陵水縣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分析

陵水縣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從事的主要產業是:冬種熱帶農業、海洋養殖、捕撈及其加工產業,陵水特色資源農業,二十年來,由於陵水縣這些農村實用人才從事的這些產業有一定產業、市場優勢,積累了一定生產資本,掌控了較好的農村生產資源,收益比普通的農民高,同時由於他們的成功,帶動其他農民、其他社會資本向這些產業集中,形成陵水農村三大產業鏈,a,冬種熱帶農業產業鏈,如冬種西瓜產業鏈、哈密瓜設施農業,b, 海洋養殖、捕撈及其加工一條龍產業鏈,如珍珠養殖、對蝦養殖、石斑魚養殖,c, 陵水特色資源農業,如檳榔種植、加工一條龍產業鏈,由於陵水縣這些農村實用人才的實用科技、信息帶頭,從而推動了陵水縣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但近年來,由於陵水縣農村實用人才隊伍的知識結構先天不足,信息化水平不高、對金融、技術市場的重視不夠,從而使陵水農村三大產業鏈出現一定的停帶,例如、珍珠產業、麒麟菜產業、西瓜產業收益都不同程度下降,同時創新能力不足,對新型的生態觀光農業、有機農業、設施農業重視不夠、缺乏資本,從而使陵水縣農村實用人才隊伍的收入狀況呈下降狀態。

從上述情況分析,陵水縣農村實用人才在促進陵水農村經濟發展、帶動農民增收和社會主義新所起到的重大作用,也可以看到農村學習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實踐科學發展觀的緊迫性,這些年,農村實用人才創業增收的主要困難,在於農村對學習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實踐科學發展觀自覺性不夠,在生產中、市場中對科技投入不夠,具體表現,由於一些陵水縣農村實用人才在前幾年成功後,一直依靠資源實現財富增長,忽視了科技創新、服務創新、產業創新,但陵水農村是地多人少的地區,由於資源的制約,導致收入的下降,依靠資源實現財富增長忽視科技進步還有一個危害,由於資源的過度開發、環境的破壞,導致一些產業出現危機,好像近年來檳榔產業受到黃化病打擊、麒麟菜產業由於水質污染2022年幾乎全軍覆滅。假如陵水縣農村實用人才隊伍重視自身的知識更新,改變傳統的農業觀念,學習有機農業、生態觀光農業、電子農務等新的農業知識,重視技術市場、知識產權,加大金融對科技的支持,那麼陵水將出現新的農村實用人才,這些新的農村實用人才將帶領陵水農村開拓新的局面。

這裏有一好例子證明這一觀點,隆廣鎮黎族農民吳仁能,就是這樣依靠科技進步的好例子,原來吳仁能是一名貧困山區的農民,在第一輪創業中,重視科技進步,引進技術,在冬種熱帶農業、陵水特色資源農業取得成功,在積累一定的財富後,也是重視自身的知識更新,加盟陵水農業科技110,重視信息化、生態觀光農業、有機農業,完成第二輪的創業和財富積累,同時帶領鄉村農民共同致富。

二、陵水縣農村實用人才隊伍的科技水平狀況分析

1、農村實用人才隊伍的技術結構

a、人才總量不足,高層次人才缺乏。我縣農業專業技術人才數量僅佔全縣同口徑人才總量的1.3%,與農業縣的地位極不相稱。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有219人,僅佔全縣的1%;具有高級稱職的207人,僅佔全縣3%。缺乏國內省內公認的學科、技術帶頭人。這些人才的缺乏同時影響我縣農村實用人才水平的提高,因為我縣農村實用人才的科技水平,要靠我縣這些高學歷農業專業技術人才的培訓和示範帶動。

b、人才結構不合理,分佈不均。傳統種植業、畜牧、林業、水產養殖業、農產品加工等產業的實用人才較多,佔90%以上,而掌握園藝、園林規劃、環境保護、科技和人文結合系統技術、現代農業生物技術及信息技術的人才明顯不足。且多數人才都集中在縣城,基層專業技術人才嚴重缺乏。

c、實用知識老化,創新力量缺乏。原來創業成功的農業實用技術人才,由於對技術市場、信息化的重視不夠,知識和技術老化,我縣現有的高學歷人才中,有很大一部分是1993年以前畢業的大學生。他們雖然基層經驗豐富,生產實踐、市場經驗。又由於參加新知識、新技術培訓的機會少,知識更新速度慢,已不能很好地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新畢業的大學生或因為待遇低不願來,金融對科技支持不夠,存在後繼乏人現象。基本生活難以保證。致使一些業務骨幹或棄農從商,或外聘打工,新進的畢業生也千方百計通過各種渠道跳出“農門”,造成農口人才嚴重流失。人才隊伍建設投入不足,科技創新能力較低。由於投入不足,辦公和科研條件簡陋,科研設備陳舊,實驗基地缺乏,涉農部門甚至連必要的化驗、檢測設備都沒有,科研工作不能正常開展,致使農業科技成果層次低,轉化速度慢。

d、農村實用人才結構的層次有問題,形成農村產業鏈,是做強做大農村經濟的基本,但是要形成一條成熟的產業鏈,要有各種專業類人才,各種層次人才,在陵水農村產業鏈的低端,缺乏熟練的技術工,好多年輕人寧願出去打工,在陵水農村產業鏈的高端,又缺乏掌握現代科技的人才,這樣陵水農村產業鏈的低端和高端要依靠引進人才,無形中制約了陵水農村經濟的發展壯大。好多農民重視成本市場、銷售市場,忽視技術市場,這樣永遠無法產生陵水農業產業鏈的高端,在成本市場上,對人力資源只重視低成本,吸引不了、培訓不出熟練的技術工。

2、目前陵水農村實用人才急需的技術和知識

a、信息技術

b、知識產權知識、技術市場意識

c、生態觀光農業、有機農業、生物能源等環保農業技術

d、農業科技和社會人文知識交叉的系統技術

3、提高農村實用人才隊伍科技水平的建議

a、利用農業科技110網絡體系提高農村實用人才隊伍的信息技術水平。

b、加大金融對科技的投入,通過金融的扶持,建立初級的陵水農業技術市場,通過建設初級的陵水農業技術市場,讓農民主動尋求實用技術,逐步取代被動的灌輸式各種農民技術培訓班,通過建設初級的陵水農業技術市場,加速陵水現代農業技術的引進和轉換,逐步建立和完善農村人才市場體系,提高農村人才市場配置程度。

【第2篇】新農村科技服務調研報告

提供調研報告,為您提供幫助!

市xx年在市率先成立老幹部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開始了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實踐與探索。到xx年,全市22個鎮(辦事處),982個行政村(居委會),已全部建立了關工委,市直部門和重點企業,也相繼建立了關工委組織,現有8000多名“五老”從事關心下一代工作。近幾年來,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和上級關工委的指導下,在全面開展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老農業專家的作用,積極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努力幫助農村青年走上富裕道路提供科技服務,取得了明顯成效,發揮了參謀助手作用。

一、把科技服務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順民心、合民意的重大戰略決策。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各級關工委義不容辭的責任。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我市全面展開後,我們就如何為建設新農村盡關工委之能進行了認真的思考和討論,並形成了共識。我們認為,關工委不僅要向農村送教育、送法制、送文化、送關愛,更要向農村送科技,為農民特別是青年農民創業致富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科技服務。這樣做原因有三:一是符合各級黨委、政府的明確要求,體現了關工委所遵循的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工作原則。二是順應農民的心願。從總體上看,農民的科技水平還比較低,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比較弱。他們急切盼望科技服務。xx年市關工委科普教育工作團去農村調研時,所到之處,農民兄弟紛紛反映自己創業、生產、管理過程中遇到的難題。鎮一位農民,承包了80畝蘋果,連續六年只見開花不見結果,辛勤汗水付東流,因交不上承包費被村裏收回了40畝,守着剩下的40畝整天發愁。黃山經濟區多個芋頭種植專業村,由於治不了突然遇到的腐爛病,嚴重減產減收。六汪鎮一個村,村民們栽了3萬多棵大棗,樹齡在三至十年不等,大小棗樹開花很多結棗少,類似的情況不少。面對農民的損失,令人十分痛心,農民急盼有明白人給予技術指導的呼聲,猶如重錘擊鼓,激盪着我們這些“伏櫪老驥”的不已壯心,促使我們出征上陣,盡最大努力為農民提供科技服務和幫助。三是關工委具備開展科技服務的條件。市關工委於xx年成立的科普工作團,團長宋成謙同志退休前任市農業局局長,從事農業工作30多年,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先後聘請了19位老農業專家為工作團成員,這些老專家理論造詣較深,實踐經驗豐富,工作熱情高漲。據此,我們確定把為農民特別是青年農民提供科技服務作為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措施,作為關工委的一項重點工作來抓,每年都列入工作要點,及時進行階段性檢查總結,確保措施落實,工作到位,取得實效。

二、四措並舉,增強科技服務實效

1、抓科技培訓。我們本着量力而行、拾遺補缺、多辦實事的原則,把工作的着力點放在農村青年的科技培訓上,讓他們在家門口即可學到農業科技知識。近幾年來,已舉辦農、林、果、菜、茶和畜牧獸醫、毛皮動物養殖等培訓班108期,聽課人數達6200多人次。在培訓形式上靈活多樣,堅持農閒季節集中培訓,農忙季節分散培訓。在培訓內容上,系統培訓與專題培訓相結合,按照農民需求設置培訓內容。農民反映,專家講課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針對六汪鎮夏家莊有3萬多棵棗樹多年很少結棗的問題,我們組織科普教育工作團成員研究員等老專家於去年三月和七月兩次到該村講課,圍繞棗樹的管理要求和不結果的原因進行講解,讓果農採用環剝、巧用肥、藥等技術進行管理。凡是按照孫研究員傳授的技術進行管理的,棗樹都比往年掛果多。村民劉長錫有棗樹近800課,前幾年基本不結果,他採用了孫研究員巧用肥、藥的技術,加強了管理,xx年收穫3000多斤,收入1.5萬餘元。今年,孫研究員又先後四次到該村進行現場指導,全村3萬多棵棗樹碩果累累、豐收在望,電視台《鄉村季風》欄目對該村棗樹夏季管理進行了專題報道。還積極參加了西瓜、蔬菜種植管理技術培訓,並編寫出版了8本100多萬字的農業科技書,深受農民歡迎,被稱為“良師益友”、“科技扶貧之花”。

【第3篇】改進農業科技實施農村建設調研報告

改進農業科技實施農村建設調研報告

__是一個農業大縣,只有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夯實新農村建設的產業基礎,才能促進農村經濟持續發展,建設好農民的家園,從而有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以工業化理念發展農業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是__農業發展的根本方向。一要大力推進農業特色化。繼續堅定不移地把菜、瓜、果、藥、茶作為主導產業,進一步鞏固“全國無公害示範基地”的成果,以無公害蔬菜、優質果品、優質中藥材基地建設為重點,積極發展以瓜菜為主的綠色食品產業,着力開發以柑桔、木瓜為主的林果業,不斷提升以黃姜、板藍根等中藥材為主的藥材產業,擇優發展以優質豬、牛、羊養殖為主的畜牧業。二要大力推進農業市場化。圍繞市場發展農業,是農業持續發展的前提。加快以縣城為中心,着力構建鄂西北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強化市場信息服務,為農民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信息服務。三要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選擇一批發展潛力較好的企業和項目,繼續加大扶持力度。一是依託資源建龍頭,抓緊建設一批以木瓜、柑桔、蠶沙等深加工為主的龍頭型企業;二是整合資源壯龍頭,加大資金傾斜力度,不斷壯大鄖特粉絲廠、肉聯廠、白羽烏雞公司等一批“老”字號的龍頭企業;三是優化環境引龍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以優惠政策吸引國內外大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來__發展;四是轉化體制變龍頭,引導和支持部分事業單位走向市場。

利用生態提升農業__較之發達縣市相比較,縣內工業較少,生態環境良好,着力打造秦巴綠色屏障,不斷髮展生態型區域經濟。一要着力發展生態農業。全面推進生態農業園區和藍天工程、碧水工程、綠色工程、污染防治工程、生態村鎮工程建設,積極創建國家生態農業示範區。把“五改”(改路、改水、改廁、改廚、改欄)、“五通”(通路、通電、通水、通信息、通沼氣)、“三化”(道路硬化、村莊綠化、庭園淨化)建設作為切入點。全面實施以“綠色基地、綠色加工、綠色營銷”為主的'“三綠”工程。二要大力發展觀光農業。以龍之故鄉、神奇鄖陽為品牌,抓緊恐龍時空隧道、恐龍模型和恐龍科普、恐龍展館的立項和建設;並以此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三要不斷髮展休閒農業。__境內有極為豐富的礦產資源、水資源和旅遊資源。在國道沿線大力發展“農家樂”,以滿足人們節假日到近效休閒、娛樂、體驗生活、採摘食用品的需要。

依靠科技改造農業依靠科技,才能不斷改變農民傳統的手工插秧、雞鴨散養、人畜混居的生產生活狀況。一要加快農業科技成果的推廣和運用。力爭通過3-5年的教育培訓,使全縣每户達到一個科技明白人,每村至少湧現5-10個專業大户,每組至少有5户科技示範户。同時,要根據__的產業佈局,科學確定科技成果的推廣內容。二要注重農業科技園建設與引導作用。近年來,__縣直單位在柳陂等鄉鎮建立了花卉、苗木示範園,優質蔬菜示範園,高產油菜示範園,優質水果示範園,中藥材示範園,使農民學到了很多實用技術。三要加強農業標準化生產。要在全縣選擇3-4個條件較好的鄉鎮作為示範,積極推進農業優質化。打好“鄖陽調水源頭”、“漢江”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地域品牌,不斷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第4篇】農村科技推廣工作的調查報告

農村科技推廣工作的調查報告

一、基本情況

村地處自治縣鎮域腹地,平均海拔950米。全村國土面積11.62平方公里,6個村民小組,484户,總人口1607人,勞動力743個,耕地面積2299畝,人均耕地面積1.43畝。主導產業為茶葉、蔬菜、旅遊和養殖業。我走訪了二組120户、一組12户和六組8户。

二、科技入户情況及效果

年6月,縣農業局聘請2名農技人員擔任村玉米產業技術指導員,在全村種植能手中優選20個農户作為科技示範户。每名技術指導員分別與10個科技示範户簽定技術指導合同,進行面對面的技術指導,每個科技示範户負責帶動周邊20個農户,傳授科技致富經驗。建立起科技人員直接到户、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轉化長效機制,從而達到提升示範户自身和輻射帶動周邊農户的農產品綜合生產能力和科技素質的目的。

技術指導員根據村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農業主導品種、主推技術和技術指導方案,然後通過科技培訓,技術指導與服務,發放技術資料、物化補貼,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0%以上,實用新技術普及率進一步提高。農民科技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科學種田、科學養殖的觀念已深入人心。農民能夠熟練運用地膜覆蓋、營養缽育苗移栽技術進行糧食、蔬菜等生產,提高複種指數,增加單位面積收益。生態養殖技術、清潔能源使用都有一定的推廣面,全村已建設沼氣池211個。有條件的農户能夠使用塑料大棚生產煙葉苗和蔬菜種苗。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也得到農民的認可。

農民真正從科技入户中嚐到了甜頭 年,由於技術指導員的指導,科技示範户的玉米畝平均產量達到627.0公斤,比非科技示範户的畝產479.6公斤增產147.4公斤。20户科技示範户共收穫58311公斤玉米,增收13700公斤,示範效應明顯。廣大農民真正認識到了科技對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的巨大作用,學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意識濃了,勁頭足了。

技術指導員也認為通過進村入户搞技術指導,改變了以前在面上跑一跑,工作不紮實不深入的局面。彌合了科技推廣斷層,提高了服務質量。

三、主要體會與幾點建議

1、科技入户受到廣大農民的歡迎

通過科技入户,科技人員深入鄉村、農户和田間地頭,搞培訓、講技術,手把手傳授技術,不僅讓農民學到了許多新知識,也得到了許多實惠。

2、農村是一個產業複合的社會,要根據不同區域的特點,合理確定科技入户的具體內容。農村是林業、種植、養殖、能源等多方面並存的,每一個農户都涉及到多個產業,各户的情況又千差萬別,需要多方面的科技知。

目前,科技入户的主要內容以糧食作物為主,但各地農民普遍對結構調整和增加收入的技術需求非常迫切。根據農民技術需求多樣化的實際,在確保糧食科技入户的基礎上,適當增加畜牧業、設施農業和優質水果等方面技術入户內容。

3、必需高度重視技術指導員隊伍建設,加強對基層農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力度,在科技入户中,技術員感到專業知識不足,知識面單一。這就需要技術指導員有綜合業務能力,許多技術指導員感到力不從心。為此,有必要加強對技術指導員的培訓,提高技術指導員在新形勢下應對開展農業科技培訓、指導工作的能力。

4、加強農村信息渠道建設,加深農業龍頭企業與農民的聯繫。農民對信息、市場的瞭解渠道不暢通,直接影響農民當年收入。如3月30日在6組組織的科技培訓中,就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因為沒有事先溝通。農民種植辣椒品種是湘研802,黃椒是多年種植的老品種;而興農蔬菜合作社主要發展的品種是楚龍—10,黃椒主要發展一代天椒。品種不對路,收購價格也存在一定差距。

5、加強對科技入户的財政扶持力度,科技入户涉及農户多,面廣。特別是邊遠地區,山大人稀,交通、信息不暢,給科技普及帶來了更大的難度。需要有較多的人力財力支持,才能將科技入户進一步深入,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供更好的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