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財經報刊與城市發展:寄主的生存力學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07W

財經報刊與城市發展:寄主的生存力學精品多篇

蘭州大學力學發展 篇一

[蘭州大學報]不屈的使命 輝煌的成就 ——蘭州大學力學學科的發展歷程與辦學成就

『2011-05-27 09:44:01』『字號:大 中 小』『瀏覽:2544次』『打印』

蘭州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 暨西部災害與環境力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引子

蘭州大學力學學科創辦50餘年來,在老一輩力學家、力學教育家葉開沅教授與新一代學科帶頭人鄭曉靜院士、周又和教授的不懈努力下,在辦學的核心指標上開創了蘭州大學多項第一:國家首批博士點之一,培養出第一位院士、第一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第一項完全由校內成員獨立完成的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葉開沅培養的學生中3人當選院士位列校內個人第一,唯一有本學科教師擔任國外學術機構主辦的國際學術期刊主編,唯一有二位教授獲寶鋼教育基金會高校優秀教師特等獎的學科,唯一的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唯一的非在職博士生入選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唯一的由教師個人爭取獲得的國際學術組織捐資在我校設立的人才培養獎勵基金、二篇學術論文獲國際學術獎勵(即最佳貢獻論文獎與最佳論文獎)。目前,該學科還擁有國家重點學科、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一級學科博士點、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本科生人才培養省級基地、實驗教學省級示範中心、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國家精品課程、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國家級教學名師、國家級教學團隊、國家教學成果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中科院院士、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等辦學條件與核心指標。面對國際間激烈的科技與經濟競爭,我國正在大力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高等學校培養高水平創新人才的使命更加重大。我校力學專業在極其困難條件下,經過幾代人的不屈努力和不懈奮鬥,由“弱勢學科”逐步發展成為多項辦學指標位於學校前列的優勢學科,其崇尚卓越、追求一流的辦學經驗是值得我們加以總結與思考的。今天力學學科的“噴發”,是力學教師特別是學科帶頭人長期堅持“甘坐板凳十年冷、追求一流代代新”的辦學精神的必然結果。只有知道什麼是好、也知道如何在西部地區不利環境與條件下去追求好,我們才有可能找到切實可行的辦學途徑並通過有效的實施來辦好學,才可能根據自身條件逐步發展成為好,才不至於鸚鵡學舌地生搬硬套別人的方法(或説法)以致於水土不服,才不至於沒有獨立見解地進行一些無謂的“空調”(讀tiao,即調整之意),進而才有可能避免某些“形左實右”的“亂調”。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作為肩負培養高水平創新人才重任的我們,要有長遠的辦學追求,尤其對於肩負更大使命的學科帶頭人和學術帶頭人,在此征途上既要言傳更要身教,要通過一步步的成功實踐、一步步的向前發展,來激勵鬥志、鼓舞士氣,為後來者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辦學道路。為此,也需要對過去的辦學經歷進行有效總結,包括成功的與失敗的,這樣方可使未來的發展不至於有形無實,才有可能有的放矢地真正實現國家的目標和人民的期盼。這裏,我們僅針對力學學科的發展歷程、科研成果、科研與人才培養硬件條件作客觀表述,從中可以看出一些發展的脈絡。

發展歷程

蘭州大學力學學科創建於我國建設事業大發展的1959年。當時,在蘇聯人造地球衞星成功發射的推動下,力學被認為是與高新技術密切聯繫的學科,全國許多重點大學相繼開始建立力學專業,蘭州大學力學專業就是在這種大背景下建立起來的。借鑑蘇聯莫斯科大學與北京大學力學專業的辦學經驗,蘭州大學所建立的力學專業及其教研室放在了數學系(隨後改為數學力學系),首任力學教研室的黨政負責人為潘朝豔同志和郭秉榮同志。當時,從已進校的數學專業學生中挑選出一部分轉到了力學專業,於1962年有了首屆畢業生。相關教師隊伍主要來源於北京大學等高校的畢業生或教師,如北京大學5位力學專業創辦人之一的葉開沅於1959年隨江隆基校長來到蘭州大學,北京大學力學專業畢業生程昌均、苗天德和王廷棟,清華大學力學班的湯任基與王凱,南京大學天文專業畢業生俞煥然,蘭州大學力學專業畢業生劉人懷、陳山林與王璞等在上世紀50年代末與60年代初期充實到蘭州大學力學專業的教師隊伍。到“文革”時,力學專業的教師與實驗人員達到40餘人。在“文革”結束後不久,一批力學教師相繼調離蘭州大學到國內其它高校與科研機構,如劉人懷1978年調到中國科大,此後不久以出色科研業績在沒有博士學位的情形下成為國內首批獲洪堡獎學金資助赴陳山林1979年考入清華大學著名力學家錢偉長教授門下攻讀研究生等。西德留學的學者;

上世紀80年代初,隨着高等教育恢復正常及本學科帶頭人葉開沅教授的冤假錯案被徹底平反,蘭州大學力學學科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在葉開沅教授的帶領下,1981年申請的固體力學碩士與博士學科培養點獲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設立,成為蘭州大學的6個首批博士點之一,葉開沅教授也成為該學科點的唯一博士生指導教師。從此,蘭州大學力學專業開始了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新時代。1986年,蘭州大學力學系獨立建系,葉開沅教授出任首任系主任,從而使其辦學理念得到了有效的貫徹執行。在葉開沅教授的指導下,鄭曉靜以其博士學位論文的研究成果於1988年獲首屆中國科協授予的“中國青年科技獎”和1991年獲國家教委與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聯合授予的“做出有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稱號”,葉開沅教授也因此被甘肅省授予“優秀博士生指導教師”稱號。到上世紀末,在本博士學科點被批准為博士生指導教師的還有:湯任基(1985;1986年調出)、程昌鈞(1989;1996年調出)、朱正佑(1993;1996年調出)、苗天德(1995;2006年退休)、俞煥然(1995;2006年退休)、鄭曉靜(1995)、周又和(1998)。在葉開沅教授卸任力學系主任後,苗天德教授(1991-1994)和俞煥然教授(1994-1999)先後繼任力學系主任。1991年,由苗天德教授領銜申報的力學二級學科巖土力學碩士點獲批准設立,在1997年國家進行學科調整時,這一碩士點從力學學科中被取消,於是被學校轉化為地質工程碩士學科點。1997年鄭曉靜教授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併入選“教育部跨世紀人才”,成為蘭州大學首位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當時還稱其為“總理基金”)的教師。同年,鄭曉靜教授因其教學與科研的成績獲寶鋼教育基金會授予的“中國高等學校優秀教師特等獎”,並被甘肅省政府授予“甘肅省優秀專家”稱號。

IEEE超導委員會主席Spargo教授(右)和該委員會獎勵委員會主席Nisenoff教授(左)在美國芝加哥召開的2008IEEE應用超導國際會議開幕式的授獎儀式上向周又和教授(中)授於2007發表在IEEE ied Superconductivity學術期刊上的“最佳貢獻論文獎”。

1991年9月北京大學力學系主任、中科院院士、時任中國力學學會理事長的王仁教授在蘭州大學出席全國現代力學與數學學術會議後,得知蘭州大學已開始電磁固體力學這一新興交叉學科的研究,欣然約請周又和與鄭曉靜面談並給予了熱忱鼓勵。面談完後在王仁先生下榻的蘭州大學外賓招待所樓前用王仁先生所帶的相機攝於此照片,大約三週就收到了王先生寄來的這一照片。左為周又和(時任蘭州大學力學系講師),中為王仁院士,右為鄭曉靜(時任蘭州大學力學系副

教授)。

1999年6月,力學系與物理系、材料系、現代物理系一道組成了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周又和教授出任其力學系主任。1999年3月,申報的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固體力學學科崗位被批准設立,同年底周又和被批准為該崗位的特聘教授(第二批)。1999年,固體力學學科被甘肅省批准為省級重點學科。1999年底,葉開沅指導培養的學生劉人懷教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成為蘭州大學首位獲院士殊榮的畢業生。2000年,周又和教授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並獲寶鋼教育基金會“中國高校優秀教師特等獎”。2003年由鄭曉靜教授領銜申報的工程力學碩士學科點被批准設立,2004年由周又和教授與鄭曉靜教授領銜申報的力學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被人事部批准設立,2005年工程力學博士學科點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設立,同年力學一級學科碩士點獲批准設立。

1994年7月-1995年7月底,周又和作為日本資助的外國研究員在東京大學核工程研究實驗室進行合作研究。在周又和教授及其研究成果的促成下,日本東京大學電磁固體力學知名學者教授任會長的日本應用電磁材料與力學學會兩度向蘭州大學捐資400萬日元的研究生獎勵基金。圖為周又和於1995年3月陪同Miya教授來蘭州大學講學並與學校商談設立基金期間的合影。左為周又和(時任蘭州大學力學系副教授),中為Miya教授,右為鄭曉靜教授。

2005年6月,力學學科與地質工程學科、土木工程學科(後者由力學學科於2002年負責組建)一道成立了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周又和出任院長,王省哲任該學院的力學與工程科學系主任。2005年底,“理論與應用力學”本科專業被甘肅省批准為人才培養與科研基地。同年,周又和被中國教科文衞體工會授予“全國師德標兵”稱號,2006年他又被中國科協授予“西部開發突出貢獻獎”。2005年以來,學校按學科點成立了固體力學研究所與工程力學研究所,周又和教授與鄭曉靜教授分別擔任這兩研究所的所長(後者於2010年由黃寧教授接替),而且周又和教授被指定為力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負責人。2005年底,以風沙環境力學成果為主申報的“西部災害與環境力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獲批准建設,2008年通過建設驗收正式掛牌,周又和教授被任命為重點實驗室主任,劉人懷院士被任命為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2007年協同甘肅省地震局一道申報的“蘭州地球物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站被批准建設,周又和兼任副站長。2007-2008年,由周又和領銜並組織協調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以力學為主)、物理與科學技術學院、化學化工學院、核科學與技術學院一同申報的“特殊功能材料與結構設計”教育部重點實驗室(B類)獲批准建設(申請書由王省哲主寫和統稿),王省哲擔任該實驗室的一研究室主任(注:後期的建設因周又和已擔任一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學校決定讓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一教授擔任該B類重點實驗室的主任)。2005年力學一級學科入選為甘肅省重點學科,2007年固體力學學科入選為國家重點學科。2006年和2008年,由周又和領銜的力學教師隊伍先後入選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創新團隊”和國家級教學團隊。2007年周又和為本科生主講的《理論力學》入選國家級精品課程,2008年周又和獲高等學校“國家級教學名師獎”,2009年周又和教授被教育部授予“全國優秀教師”稱號,“理論與應用力學”本科專業入選為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教學研究項目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完成人:周又和、王省哲、武建軍、鄭曉靜)。2009年底鄭曉靜教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院士,2010年她又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工程領域的院士(即原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10年,葉開沅教授指導培養的孫博華博士(1989年獲博士學位)當選為南非科學院院士,成為該學科培養的第三位當選院士的學者。2010年,周又和指導的博士研究生張興義的博士學位論文入選“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此前,鄭曉靜與周又和指導的博士中,已有6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即武建軍,2004;王省哲,2005;黃寧,2005;高原文,2006;王記增,2009;苟曉凡,2009)。2010年,以力學為主的學院工程實驗中心被甘肅省批准為省級本科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力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獲批准設立。同年,鄭曉靜院士被國外學術機構聘請擔任《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CMC)》這一SCI收錄國際學術期刊(影響因子超過2)的共同主編,周又和被邀請擔任國外三種國際學術期刊的編委。

周又和教授(即站立的右邊者)在2005年12月于波蘭召開的國際動力系統理論與應用會議上主持分組學術會議,照片中的論文報告人為本屆國際學術會議的大會主席(即站立的左邊者)。

截止目前,該學科在崗教師22人,其中教授9人(含兩院士1人,國家傑青2人、長江學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5人、全國優博入選者1人)、副教授5人;力學實驗人員3人,其中高級實驗師1人;在固體力學與工程力學這二個招生博士點上,擁有博士生指導教師8人。近年來,每年招收本科生近50人、碩士研究生30餘人、博士研究生10餘人。

科學研究及成果

蘭州大學力學學科秉承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辦學宗旨,通過以科學研究帶動教師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在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方面均取到了顯著成效。葉開沅在1959年來蘭州大學前,在著名科學家錢偉長院士(當時為學部委員)的指導下,在北京大學針對當時非線性固體力學的熱點課題之一的柔韌板殼非線性力學開展理論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他們一道完成的科研項目於1956年獲首屆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959年葉開沅來蘭州大學後,在蘭州大學力學專業的創辦與發展過程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在“文革”前,該學科的科研工作主要圍繞葉開沅早年在北京大學所形成的研究方向——柔韌樑板殼結構的幾何非線性彎曲與失穩開展理論研究。

在2006年於蘭州大學召開的“中美土壤風蝕與環境力學國際研討會”上,鄭曉靜教授作學術報告,坐在前排左邊者為土壤風蝕的國際知名學者Gillette

教授。

(一)以前的主要科研情況

(1)板殼非線性力學。在葉開沅教授的指導下,上世紀60年代劉人懷的本科畢業論文(1963)及他畢業後留校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這一領域。他們針對求解薄板非線性彎曲的有效方法即“錢偉長攝動法”在非線性柔韌扁球殼穩定性問題分析時所遇到的困難,一道提出“修正迭代法”有效地解決了這一問題。這一方法在夾層薄板薄殼非線性彎曲與失穩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被學界認為是一高精度的有效分析方法,這是30年後劉人懷作為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的重要成果之一。進入上世紀80年代,隨着計算技術的快速發展,針對當時圓(環)板非線性大撓度問題求解的近似解析方法在手工推演到高階解時計算量顯著增加的問題,葉開沅與其學生及合作者一起提出了計算機推演計算攝動解與迭代解的“解析電算法”。其博士研究生鄭曉靜、周又和針對圓薄板大撓度問題的精確解及各類解析方法的收斂性證明這些棘手難題、柔韌結構非線性靜動力學為基礎的諧振彈性元件的載荷-頻率特性等定量分析課題所開展的博士學位論文研究,取得了顯著進展,兩博士學位論文的研究成果分別於1992年和1996年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鄭曉靜的博士學位論文研究成果被學術界評價為是“國內外少見的優秀工作”,“已處國內外領先地位,是五十年來該課題最完備的一項研究”。基於鄭曉靜博士學位論文所撰寫的專著《圓薄板大撓度理論及應用》於1992年獲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此外,葉開沅與其博士生孫博華一道,還開展了錐殼、錐殼與圓柱殼的組合結構彎曲的力學特性研究,獲得了一些新結果。

(2)非均勻力學及結構優化。在上世紀60年代,這類研究工作極少,葉開沅是我國這一領域研究的早期開拓者之一。1965年,他提出了用分段局部均勻化的近似方法來逼近非均勻體的階梯折算法,利用每段上的彈性解和不同段在交界處的位移與力的連續條件及邊界條件,就可以給出非均勻彈性構件力學問題的解的基本代數方程組,進而可以獲得問題的解。在此基礎上,他完成了一系列論文,給出了非均勻柱、樑、板的變形、振動、穩定性等力學問題的解的解析表達式。進入80年代,鑑於非均勻彈性力學的解析解已得到,葉開沅教授開始推動將這一研究結果應用於結構優化的力學研究中。他與合作者俞煥然教授共同給出了工程結構優化設計問題的一種解析表達方式,由此得到了由其它數值方法難以得到的一類經典問題的優化結果。這一結構優化方法改變了全部用數值計算求解優化問題的困境,提高了結構優化的計算速度和精度,為結構優化設計開闢了一條新的途徑。葉開沅與俞煥然在非均勻力學及結構優化方面的研究成果於1987年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3)結構的屈曲、分叉與非線性分析。這一方向的主要學術帶頭人為程昌鈞教授和朱正佑教授。他們與其博士生尚新春、何錄武、楊驍等人一道從非線性分析出發,針對結構靜載失穩的分叉特徵開展理論方法及定量研究,獲得了一些有價值的成果。相關研究成果於1992年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995年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998年獲教育部科技進步獎(基礎類)一等獎。

(4)連續統力學與巖土力學。這一方向的主要學術帶頭人為苗天德教授。在他的指導下,前期主要與研究生王正貴、朱久江等人一道針對濕埳性黃土與滑坡等力學特性開展研究。相關研究成果於1988年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993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在後期(1998年以後)與研究生馬崇武、慕青松等人針對金川公司礦石開採中的力學特性與風沙地貌動力學等開展了研究。

(5)斷裂力學。這一方向的學術帶頭人為湯任基教授,主要開展三維裂紋的斷裂力學分析研究。在湯任基教授於1986年調到上海交通大學後,這一研究方向主要由其碩士研究生王銀邦繼續(後者為葉先生培養的第一位博士,曾任組院前的力學系副主任,組院後任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2002年調到中國海洋大學)。

(6)流體力學計算方法。這一方向的主要成員為王璞教授與何光渝副教授(前者於上世紀80年代去加拿大後居留國外,後者於1992年調離)。他們針對流體力學問題主要開展樣條近似解法的研究,其成果於1987年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7)固體力學與凍土力學實驗。這一方向的主要成員為王廷棟教授(2002年退休),主要針對一些工程問題開展固體力學實驗與凍土力學實驗測量的研究。

本照片為在我校舉辦的“2007海峽兩岸工程力學研討會”兩岸到會學者的合影。前排左起第5為美國工程院院士,曾任台灣大學工程力學研究所所長、國際波動力學的著名學者、電磁固體力學創始人、曾任美國康納爾大學理論與應用力學系主任的鮑亦興教授。其緊鄰右側為鄭曉靜教授,前排左1為周又和教授。

(二)目前主要開展的多場耦合非線性力學研究

進入上世紀90年代,在鄭曉靜教授和周又和教授的帶領下,蘭州大學力學學科的科學研究逐步拓展到電磁固體力學和風沙環境力學等複雜系統的多場耦合非線性力學等研究領域。

電磁固體介質的多場耦合非線性力學研究領域。本學科是國內的早期開拓並取得卓有成效的研究單位。主要針對鐵磁、超導、超磁致伸縮材料、壓電等電磁與智能材料結構在電磁場作用下的力學特性,開展了從表徵電磁力、建立多場耦合非線性本構模型到提出多場耦合非線性分析方法與調試計算程序等基礎環節的理論研究和實驗研究,獲得了一系列實質性的突破。在所建立相關理論模型基礎上,其定量預測結果均與實驗吻合良好,從而為這一領域的力學研究建立了基本的理論模型和分析方法。1999年,在他們研究成果基礎上撰寫的專著《電磁固體結構力學》(作者:周又和,鄭曉靜)獲國家科學技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後由科學出版社出版,這是這一領域國內的第一部著作。通過這一系列研究,他們培養出的博士王省哲、王記增、高原文、苟曉凡和武建軍先後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張興義的博士學位論文入選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獨立完成的相關成果於1998年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完成人:周又和,鄭曉靜)、2005年獲教育部提名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完成人:周又和、鄭曉靜、王省哲、高原文、王記增、李世榮、武建軍)、2008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完成人:鄭曉靜、周又和)。有關超導懸浮振動漂移特性的理論研究論文於2007年在IEEE ied Superconductivity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後(作者:苟曉凡、鄭曉靜、周又和),於2008年被 IEEE 超導委員會授予該期刊論文2007最佳貢獻論文獎(即the Best Contributed Paper Award 或 Van Duzer Prize), 這是該國際學術組織首次授予中國學者的學術獎勵、也是該國際學術組織唯一授予非電工電子學者的獎勵。其次,這一領域的模型、方法與理論等研究結果得到了國內外學術同行的充分肯定與認可,包括電工、超導、材料、動力控制等領域的學者。而且在這一研究的初期及後來的發展過程中,周又和在日本東京大學核工程實驗室受國際電磁固體力學知名學者Kenzu Miya教授資助以外國研究員身份開展合作研究取得成果後,促成日本應用電磁材料與力學學會於1995年和2007年兩度向蘭州大學共捐贈400 萬日元的研究生獎勵基金。此外,王省哲教授與新加坡教授合作完成的學術論文於2008年在國際學術期刊ctural Stability and Dynamics(IJSSD)上發表後,獲該學術期刊授予的2008最佳論文獎(即Best Paper Award 2008)。

在2009年於我校西部災害與環境力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召開的“大氣邊界層中的多相流,即土壤風蝕、沙塵暴、風沙躍移運動與風吹雪”國際學術會議上,美國三院院士(即科學院、工程院、藝術與科學院)、國際著名流體力學家Dan Joseph教授在作完學術報告時,鄭曉靜教授提問並與之進行學術討論。圖中作報告者為Dan Joseph教授,提問者為鄭曉靜教授。在鄭曉靜教授於此次會議上就其領導的研究組實現百年百平方公里沙丘場的跨尺度理論模擬與演化的大規模計算模型、方法及結果作完學術報告後,Dan Jesoph院士高度讚揚這一研究工作為“The central role of Lanzhou University in these kinds of studies

was new to us”。

風沙環境力學研究領域。從2000年開始,該學科針對我國北方沙漠化過程及沙塵暴等重大環境課題,將研究拓展到這一研究領域。主要針對風沙運動的基礎力學問題如隨機粒-牀碰撞模型、風沙電實驗、風-沙-電多場耦合的躍移運動理論研究、風沙運動的風洞實驗及高精度數據處理方法、野外沙塵暴測試系統的研製與調試以及實測數據分析等開展了深入研究,獲得了一系列規律性的研究成果。其研究結果在國際國內學術期刊上發表後,受到包括《Nature》等著名學術期刊上的顆粒物理、地學、大氣、太空科學和醫藥等非力學學科的國際學者的廣泛引用,並多次應邀在國際學術會議上做大會邀請報告。相關的部分研究成果於2006年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和2007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鄭曉靜:2/10;周又和:7/10)。由鄭曉靜教授獨立完成的英文學術專著《Mechanics of Wind-Blown Sand Movements》於2009年作為環境科學與工程的系列叢書由Springer Verlag出版。與此同時,一批年輕學術骨幹得以成長,包括黃寧教授、武生智教授、武建軍教授、謝莉副教授等人,其中,黃寧教授於2006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在鄭曉靜教授的指導下,樑軼瑞博士自主開發出了有關風沙電場測量精度更高且能測三維分量的儀器,正在申報發明專利。在這些研究成果的支撐下,促成蘭州大學力學學科於2010年經中國力學學會推薦申報的以“氣候變化導致的極端事件動力學(即The dynamics of extreme events influenced by climate change)”為主題的IUTAM高級別小型學術研討會(即IUTAM Symposium)被國際理論與應用力學聯合會(IUTAM)批准,將於2013年在蘭州召開。會議主席由鄭曉靜院士和英國劍橋大學Paul Linden教授共同擔任,祕書長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黃寧教授擔任。

甘肅省最大的風沙力學多功能環境風洞

目前,在這兩複雜力學領域已培養出博士30餘人,其中部分留在本學科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成為本學科新一代的學術骨幹。

科研與人才培養硬件條件

2002-2007年期間,通過參與“985工程” 的平台建設和“211工程”的學科建設,已建立了能開展風沙環境力學、電磁結構多場耦合研究的實驗平台和高性能並行計算機羣等,為蘭州大學力學學科的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提供了強有力的硬件支撐。目前,擁有科研用實驗設備近600台件,總值2000餘萬元。建成了多功能環境風洞、工程與科學高性能計算中心、民勤(甘肅)風沙野外觀測站、西部災害與環境力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蘭州地球物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站(國家級台站,協同甘肅省地震局共建)等科研平台,購置與研製了高温超導磁懸浮測試系統、力磁耦合測量系統、輸沙強度測量系統、粉塵儀、低温系統、幅射探測儀、植物生長儀、便攜式多功能地質雷達、土壤非飽水率儀等大型科研儀器設備。2008年來的後續實驗室的硬件建設已獨立立項列入“211工程”三期建設和“985工程”的繼續建設項目。除此之外,2005年前後新購置了總價值400餘萬元的本科教學實驗設備。此前,蘭州大學力學學科的實驗設備總價值僅150萬元,而且幾乎都是1990年前購置的,現已基本上全部被淘汰。

美國康納爾大學理論與應用力學系主任、航空工程系主任、美國工程院院士、電磁固體力學開創人、電磁固體力學與非線性動力學的國際知名學者教授在2004年來蘭州大學講學期間,周又和教授與鄭曉靜教授陪同他參觀力學實驗室。圖為周又和教授向Moon教授演示沙粒帶點現象的定性方法。

結束語

本文是在應中國力學學會編撰《中國力學教育的發展》之約所撰寫的“蘭州大學力學學科發展概況”(周又和撰稿)的基礎上而寫的,除正文部分外,其餘為本文所新加。對於一個學科的發展,如何評價與定位是一件看似簡單而實質上很複雜的事,涉及到方方面面。這裏,我們僅就與此相關的主要話題談一點體會與思考來作為本文的結束。

1、本文標題中用“不屈的使命”這是沒有問題的,這已從正文中的客觀表述得到了驗證。至於“輝煌的成就”之提法,我們深知這是需要界定在一定的時空範圍內才能成立的。如果將其放置在國家乃至於世界範圍,這些成績只不過是幾個“瞬間”冒出的“泡泡”而已。但當我們將其放置在百年蘭州大學這一時空內時,我們就不難發現這些成績還是算得上“穩定”位於學校前列的。當然,各學科有各自的特點,這不像體育比賽的項目,可以用同一把尺子去度量。這就需要我們各自去“盤點”自身的“家底”,通過總結來推進辦學,本文就是在這一想法下寫成的。

2、本文作為我校力學學科辦學歷程的總結,與大多數寫史的手法相類似,即只寫了成績而沒有提及辦學中的經驗教訓。我們未能脱俗,也按這類“潛規則”進行。事實上,在辦學過程中,總結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平台建設與隊伍建設以及與它們相互關聯的管理等方面的經驗教訓可能更有利於改進我們的工作,更有利於發展。尤其對於那些由“空調”與“亂調”所形成的觀念、政策、機制和體制等進行深層次的總結與改進,必將更能推動高等教育的發展。但這畢竟不是件容易的事,加之我們學院也還沒有足夠的積累,所以,本文沒有對此進行總結。

3、我校力學學科辦學已50餘年,而我們學院成立還不到6年,本文以學院的名義來寫似有“摘桃子”的嫌疑。應該來講,力學學科近幾年的“噴發”是這一學科長期積累的結果,是其學科帶頭人及教師們努力奮鬥的結果,這點是確定無疑的。實際上,以力學為主的各學科發展也的確為學院贏得了良好的聲譽(5年連續被學校評為優秀)。作為學校辦學主體的學院,對於所屬學科的辦學成績給予肯定是正常的,也是應該的。否則,就會使其學科感到是在“寂靜環境”中“自娛自樂”,就會使參與者“甘坐冷板凳”的自願奉獻演變為管理層使他們“幹坐”的漠視,即使他們的工作已得到國家層面上的認可也罷。當然,學院在為各學科的發展上,無論是在形成教師個人既獨立又合作的科研方面,還是在學科既自主發展又相互支持方面,出台了一些有利於形成良好學術氛圍的有特色的政策和措施,包括提供良好的後勤保障服務等。如,在學院成立之初,為了促進各學科教師團隊的形成,在制定“崗位業績津貼”的分配方案時,就決定將學校計算到個人的津貼直接分配到本人;當津貼超過了學校規定的部分時,由其本人直接在其小組成員內調整。學院的科研經費能由建院初年的不足500萬元上升到2010年的1200萬元以上,津貼分配的這一調控措施可能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又如,經學院的促進和力學的參與,土木工程學科的“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碩士點在學院初年獲批設立,地質工程學科的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也於2009年獲批設立,扭轉了地質工程學科長期無本學科在崗教師擔任博士生指導教師的局面(現已有3位),等等。

4、有關“科學研究與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的關係”一直是高等教育探討的重要話題。總體來講,一個學科的發展依賴於一批為此學科努力工作的教師,尤其依賴於其學科帶頭人的出色工作和引導,這已成大家的共識。除此之外,還特別依賴於其學科帶頭人的研究工作確實是在該學科完成的(這一點往往不為人所重視,似乎不成問題)。惟有如此,才可能通過其科研業績來帶動學科隊伍水平的提升,培養出優秀的人才,進而來保持學科的穩定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現在,很多情況下,大家都在強調與“強手”合作來實現“跨越式發展”。這種想法是好的,但卻對其自身獨立發展有所忽視,往往容易被某些“聰明者”利用,成為其謀取不當利益的“漏洞”。那些對其學科發展、人才培養或隊伍建設沒有起到多少實質性推動作用的看似“光鮮”的“合作”科研成果,其“獨立的真本事”就值得商榷。我們無疑需要合作和交流,但這種合作應該是實質性的“為我所用”,即要能促進隊伍建設、人才培養與學科發展。與此同時,這種合作也不應傷害到其它學科經獨立努力才取得的發展(現實中就有以合作研究成果的數量評價來沖淡獨立研究成果質量的現象)。當然,成果總是多多益善,沒有什麼不好,但評價要客觀得當。從力學學科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這個學科獨立完成的科研成績就強有力地推動了學科發展、隊伍建設和高層次人才培養。

5、如何對待與使用引進的“洋”人才和本土成長的“土”人才是近些年來高等教育探討的又一重要話題。應該講,如果確實是從“能力和業績效果”方面來評估人才,就不存在這類話題(如在歐美日等西方發達國家),因為這是使用人才的正常環境。實際上,我院也一直重視與國際學術界的合作與交流,也在努力物色和引進高層次人才。如在2008年7月國家下達執行“千人計劃”前夕,學校動員各學科着手物色符合條件的國外正教授,周又和院長積極響應,於8月在赴美領取國際學術獎勵途徑洛杉磯時,就邀請加州大學Riveriside分校機械系蔣慶教授,參與蘭州大學力學學科“千人計劃” 的申報。蔣教授答應並參與了當年年底在蘭州大學的申報,只是後來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培根院士親赴美國邀請他從而使他改變了申報單位,並於當年成功獲批。又如,2010年我院力學教師與德國學者建立了合作研究與交流框架,德方由此合作獲得了歐盟的立項支持,等等。現實中,人們經常企望以“洋”來突破“土”。當然,在中國大學工作的幾乎全是中國人,即使引進的“洋”人才也多為中國人。這樣,“土”人才似乎太多了,往往不被重視。與之相類似,還有所謂的“學緣結構”問題。這些似乎都成為阻礙教育與科技發展的重大問題,只要改革就可以帶來學科與人才培養的大發展。事實上,這是將問題簡單化了,是隻知國際一流辦學之皮毛、沒有認真掌握其實質精髓的一知半解,甚至是“形似而實不是”的“簡單”模仿辦學。我國著名力學家錢學森是先“土”後“洋”再回國服務的享譽國際的一流傑出領軍科學家,他的“世紀之問”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可見,即使像他這樣的大家,也難以實現培養國際一流領軍人才的辦學目標,從而可知這一使命之艱鉅。與評價其它事物一樣,這是一個複雜的多維度問題,特別是如何確定評價標準。事實上,“洋”人才與“土”人才各自既沒有都好,也沒有都不好,不能“一刀切”、絕對化。我院力學學科的發展就再好不過地證明了“土”中也有好的這一事實。我們辦學,是否應在立足本土的基礎上堅持“土”“洋”並重(包括環境與氛圍,精神的與物質的),並通過探索能促進學科發展的有效途徑來實現高水平人才培養的目標呢?這不僅值得我們關注與思考,更需要通過不斷的成功實踐來推進。

(《蘭州大學報》2011年5月10日第5、6版)

高校學生報刊生存現狀調查報告 篇二

大學生報紙,你到底怎麼了?——高校學生報刊生存現狀調查報告

很多學生記者和編輯在發報紙的時候,常常會吃閉門羹。有的宿舍門上居然貼着這樣的標語:發報紙者,謝絕入內!還有的學生藉機多索要幾張,是為了”打牌時可以墊桌子”。

對此,我們不禁要問:學生報紙,真的這麼讓人討厭嗎?如果是,那麼到底是什麼問題導致了這一結果?

據瞭解,河北大學現有各類學生報紙13家,這些報紙的生存現狀如何,面臨着哪些問題,本期報紙將以河北大學為例對這一問題進行報道。

學生報紙學生看——看還是不看?

由於種種缺陷,學生報紙面臨着以下的命運:

——學生報紙,誰看!

發下來,當抹布用!

——我看,睡覺前隨便看一眼。

我也看,上廁所的時候看!

先看,然後在報紙上寫英語,再練書法,最後當廢紙賣錢。很好的廢物再利用的例子。

命途如此多舛,原因何在?

內容上

內容上不夠吸引人。大多數學生都喜歡看關於調查紀實類的內容,但是”調查採訪方面,極力往好的一方面引導,不會去揭露某些東西,缺乏吸引力。”

作為平面媒介,時效性不夠,這是致命的弊端。”宿舍裏都有電視或者電腦,一般的新聞都會很快的瞭解到。”在強大的視覺衝擊面前,學生報紙不戰自敗。

學生報刊內容過於單一,而且往往侷限在校園內,與社會的聯繫不緊密。”應該適當做一些綜合新聞,娛樂和體育的新聞多加些。”大一學生鄭偉這樣建議。

某些情感類、文學類的文字給人的感覺是矯揉造作、無病呻吟,很受讀者的厭惡。”太做作了,不想看,那只是作者的個人感受,很難引起我們讀者的共鳴。”新聞專業大一學生李信説,”學生報紙無非是關於感情、就業、興趣愛好的三大方面,但是現在好多編輯和記

者知識面狹窄,眼光狹窄、個人色彩濃重,喜歡無病呻吟,小文章沒意思。”

另一些同學認為文化版沒必要存在,”倒不如去圖書館借幾本文學書看,那樣還有意義。”

不能貼近學生生活,缺少一些真正的引導性的東西,大學生都是比較文明的羣體,但是

很多人的素質不高,需要正確的引導,但是報紙在這方面得做得不夠。學生不能克服自己的矇昧性,但是精神領域沒有得到引領、指導,學生報紙在這方面做的不夠。

可見,校園報紙應該真正走近學生,反映學生心聲,同學們的一些想法,在報紙上應該

很好的體現出來。

形式上

大三學生王學濤説,”排的版面特別幼稚,總體感覺挺不美的,有些醜陋,挺死板的!”

“有的版面的大圖片給人一種單純的填充版面的感覺,沒有起到大圖的作用。”大二新

聞專業的高同學這樣認為。

學生報刊缺少了學生特色、沒有個性,模仿性很強,很受專業報刊的影響。”缺乏學生的陽剛之氣和青春氣息。”李信這樣説,”版面沒有活力,在藝術視覺方面達不到強烈的衝擊

效果。”

“除了一些照片,圖片往往是在網上和其他地方摘取的,有些已經是看過的了,總有抄

襲之感,感覺沒有新意。”

誠然,大學生追求新奇、崇尚個性,加之受一些社會風氣影響,往往把自己的喜好投射

到所接觸的事物上。但是,他們所説確實也有合理之處,畢竟學生報紙應該體現學生特色,展現學生風采。但是要避免淪入華而不實的誤區。

心理上

學生報紙都是內部刊物,免費發送,認真對待的程度就大打折扣。”自己花錢買的報紙,都會很仔細的看,但是學生刊物是免費的,瞭解哪些東西對自己的用處不是很大,所以很隨

意。”很多同學看報紙是出於一種有償心理,把報紙當作一種商品,所以報紙的價錢就成了

衡量其實際價值的標尺。從這個觀點來説,免費報紙價值當然很低,可是時間有限卻無價,”

不值得去浪費時間,何況還有其他更快捷的方式來了解新聞。例如:網絡、海報、滾動屏等。”

用無價的時間去讀一份所謂無價值的報紙,”不值!”

一旦心理上將學生報紙“不值”固定化,報紙的內容不能夠達到推翻這種牴觸心理的高

度,讀者更可以心安理得的將其稱之為”不值”。然而是不是真的不值,有待進一步的考證。

克服這種心理的偏見就需要報紙內容不斷的翻新。跟不上讀者的口味,唾棄之詞就會迎面撲

來。

受傳統辦報紙思想的束縛,新聞無自由,其真實性值得懷疑。內容多是歌頌型的。“學

生不想看,失去了辦報的初衷。”鄭偉這樣説,”報道一個新聞,如果非常有專業水準的話,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東西。但是學生報紙的專業性不強,只是作為消遣,可是我有更好的方式

來消遣,為什麼還去看它。”

“大部分做學生報紙的記者或者編輯不是把報紙當成一種責任,往往只是為了增加閲歷

或者賺些小錢花,這樣的話報紙的質量就上不去,所以覺得不值得看。”曾做過一段時間學

生報紙編輯的王某這樣説,作為讀者來説,他們也學要得到尊敬,即編輯和記者的負責。對

於學生報刊持一定的懷疑態度。”某些新聞是否是記者和編輯為了應付了事,其真實性很值

得懷疑。”

雖然大學生活豐富多彩,除了上課、看書之外,體育、交際、電視以及上網等等佔據了

很多時間,吸引力相對小些的學生報紙自然少有人問津。“現在網絡和電視的衝擊力太強了,大部分的空閒時間都用到這些方面,看報紙的時間就少了。”

看來,對於學生報紙來説,讀者的看與不看,在於報紙的價值大小,他們投入了一定的時間和精力是希望得到相應的回報,如果學生報紙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當然會很失望,進

而導致對報紙的絕望。

聽聽我們的呼聲!

——與社會聯繫緊密一些,別局限在校園內部。

——讀者與報紙應互動起來,受眾是學生,貼近生活,報紙要為學生服務,要讓學生都

參與進來。

——報道的都是過時的東西,時效性太差了。

記者編輯看報紙——無奈加無辜

一方面是有限的校園新聞,另一方面是要求走出校園的讀者。而編輯記者不得不把眼光

放在校園內部,“新聞少,各個報紙都來做這個新聞,但是沒有自己的特色,看來看去都是

一回事兒。”孟某這樣説。

對於不太熟悉的校外新聞,很多記者感到發怵。畢竟學生記者在思想上、眼界上很難達

到一定的深度和高度,能力有限,並不是人人都很優秀。“我們的報紙針對性強,但是往往

造成新聞題材的狹窄,在內容上少有創新,感覺到每次都是在做同一件事兒。”孟某説,“某

些內容做得太淺了,學生報紙往往淺嘗輒止,沒有深度,不夠吸引人。沒有創新、原創的東

西少,網上摘抄的多,質量不怎麼高。”

“都是時政新聞,沒有好準備的,必須等事件發生之後才能採訪報道,時間有限,結果

是質量不是很好。”某編輯説,“作為就業方面的報紙,內容不是很好找,關於就業的信息不

是太多。”對於學生記者和編輯來説最頭疼的版面往往是頭版,因為政治和制度的原因,他

們不得不墨守陳規,也很無奈。

某報紙主編對這一矛盾如此回答:“同一個新聞事實,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來報道和挖掘,編輯記者只有不斷提高自身水平,如果沒有創新,不能發掘出新的新聞點,就很容易陷入校

園新聞的死角。”的確,不能有效利用資源就是對資源的最大浪費,對於有限的報紙資源來

説,對人力、財力的不合理利用,無疑會造成更大程度的浪費。學生報紙,期待創新。

對於讀者反映的與互動的話題,“關鍵要有個性。要更多的人去認同你的個性,來達到

共鳴,以吸引更多的人。”某主編這樣看這個問題。

“其實,學生報紙需要活潑。但是由於學生報紙的特定的身份和背景,所以自由上很

受限制,版面上就不可能很靈活。”《紅色戰線》報紙執行主編李宏昊這樣解釋。

對於文學、情感版中讀者提出的問題,李宏昊這樣説:“文學走到今天這一步,尤其是

網絡文學以及80後文學,已經不能説是真正的文學,而是文字的組合。”“不少人都比較喜

歡看那些飄的東西,那些不需要動腦一看就明白的文字。”看來,編輯讀者是各有説法,而

讀者想看得很可能就是那些既有哲理又顯而易見的內容,這下可難住了編輯記者,因為他們的文字是“需要認真體會的”。

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到底誰有理

就以上問題記者採訪了新聞傳播學院邵寶輝老師,邵老師這樣看待這些問題:矛盾

無處不在,這是很自然的,而且傳播者與收受者的矛盾關係還是新聞傳播活動中的基本矛盾

之一。學生報紙的運作確實不容易,因為管理體制與經費來源等問題,往往使得參與者們有

比較好的創意,卻少了實現的機會與基礎,正所謂有心無力,情有可原。

但是學生報紙不是學校工作的裝飾——如果那樣它根本不需要動腦子,因為存在本身就

是它的價值,上列事實就是最好的推卸責任的理由。反之,就應該對學生讀者負責,為學生

讀者服務,按照學生讀者的特點與要求努力去做。

學生讀者的意見與建議就是學生報紙”改版”的最佳指南。即內容上貼近學生學習與生

活,強調真實與理性,增加趣味性與指導性;形式上也要有所創新,創新並非大投入,關鍵

在於創意。當然也無須捨本逐末,不重內容而刻意在形式上下功夫,必有譁眾取寵之嫌,結

果仍然不被歡迎,因為真正讓學生讀者信服與尊重的還是報紙內容。

後記:大學是思想的殿堂,是知識的聖地,是一個時代精神的領頭羊。大學生報刊也應

該成為新思想、新視野、新觀點的傳播載體,成為學生生活學習的良師益友,成為激情與青

春的T形台,展示出當代大學生特有的精神風貌和文化內涵。但是面對日益強烈的網絡傳

媒和電視衝擊,面對要求越來越高的讀者羣體,加之一些體制和制度上的原因。一些隱藏很

深的問題開始浮出水面,原有的弊端也日益加深,可以説現在的學生報紙舉步維艱。

如何使學生報紙走出困境,煥發出大學生應有的朝氣,需要學生記者編輯的努力,也不

是光學生的努力能夠解決的問題。這不僅僅是大學生自己的問題,畢竟造成這一局面的因素

是多方面的,而筆者認為一份報紙首先要解決財務問題,從採訪中瞭解到原有的許多報紙被

註銷就是因為經費有困難。在一定程度上,經費制約着人才的吸收、版面的創新以及發行量

等因素,進而導致生存的困難。

但是經費問題是一個非學生能力所及(或者説能力有限)的問題,如何從根本上提高學

生報紙的生存質量,而不是片面的求全求廣,如何打造出一批高素質的學生報紙隊伍。這已

經不是學生的能力問題了,畢竟種子的發芽、成長,需要良好的環境。

俗言:開卷有益。卷非僅僅拘泥於書,報紙當然也是被囊括之物。白馬也是馬,學生報

紙算是羣馬中的一匹,但卻不受優待,往往被置於牀底、角落,與鼠類、蟑螂為伍。同是草

木之源、倉頡之字,為何其他報紙高高入明堂,而學生報紙這樣被冷落?

學生報紙有自己的獨特性,即讀者是學生,編者亦是學生。學生身份有自己的侷限性,也有自己的優越性。

學生做報紙往往存在着精力有限,能力缺乏的問題。從高中校園走出來的學生,社會經

驗不足、視野狹窄,看問題不深入,報紙做不到精闢入裏。毛主席高瞻遠矚,當年就能看到

今日學生報紙的問題所在,所以他老人家一再提醒,不能鬍子眉毛一把抓。可是今人雖有所

刪減,仍是蘿蔔白菜一起熬。文學、新聞、娛樂、文化都要涉及,加之版面有限,結果就如

食堂的飯菜,蘿蔔成了白菜味,白菜成了黃瓜味,黃瓜成了茄子味,美其名曰創新,但是這

種創新是不是有點不倫不類?若是這樣的創新也可解決問題的話,那中國的政客們真要大張

旗鼓的學習一番,以改變一下中國外交柔韌有餘而鋼勁不足的現狀。報紙一味的雜燴內容,沒有自己的風格,後果可想而知:要麼閉門整頓,要麼無人問津。當然其間不乏技藝高超者,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佳作,但畢竟少之又少。

近年來,校園文學氾濫。所謂的青春文學、網絡文學層層推出。今天上市一本《長安亂》,明天就出來《洛陽亂》、《開封亂》,後天就變成了天下大亂。怪異的心理,離奇的思維模式

不斷湧現,多得像雨點一樣,不停地砸着岌岌可危的文學小船。人的意志力本來就是不強的。

本來就有些頭重腳輕根底淺的學生報紙在暴風驟雨中很難站得住腳。習慣的實力很強大,重

新建立流行很難,秉承流行卻是容易的。於是總能見一些華美文字的堆積,作者可能還在深

情款款,滔滔不絕的表達自己的幽思;讀者卻兩眼茫茫,不知所云。學生正處於學習時期,有必要廣泛吸納營養來豐富自己。對於社會流行卻不可一味追風,倘學之有道,才可以將報

紙進行到底,推向到一個高峯。

報紙的內容單靠編輯是遠遠不夠的,眾人拾柴火焰高。要吸納更多的新鮮血液,徵稿是

有效方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潮衝擊下的多數學生目標明確:一切向錢看。寫稿、投稿的目的是稿費。投稿人兵書讀得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投稿前先要把報紙拿來研究,將編

者的心思抓得死死,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刊登的目的。文風單一這樣的惡性循環令人不由得思考,是編輯的思想單一,還是供稿的單一?

學生離不開校園,報紙應具有學生特色。學生的最大特色,最大的優點就是對社會、對生活充滿了熱情。而這種熱情往往被壓制,不能充分發揮。言論被給定了一個圓圈,在圈內暢所欲言總有缺憾之感,但又無人關注;圈外是一片透明,連點水印都不能留下。熱情轉成為隱諱,能看出來就不是隱諱,是隱諱的沒幾個人能看得出來。學生報紙在無奈與矛盾的邊緣痛苦的掙扎。

資金、管理制度、人力等無不制約着學生報紙自由的展示,讓學生報紙一直處於種種問題的深淵,如何突破侷限,發揮優越條件,需要編者和讀者共同的努力。

城市河流與城市的生存與發展 篇三

城市河流與城市的生存與發展

1.1 河流是城市誕生的搖籃

凡是國際上著名的城市,總有一條著名的河流與之相隨相伴。在歐州,國際河流多瑙河孕育了兩岸的城市羣;在我國,黃浦江與東海滋潤和催生了上海,使之從一個小漁村迅速崛起成為一座國際大都市。

世界著名的大都市巴黎與水有着千絲萬縷、不可割捨的關係。塞納河從巴黎城的中間流過,將巴黎分為南北兩部分,它像一條美麗的項鍊串起了整個巴黎。塞納河聚集了巴黎的許多人文景觀,也聚集了法國古往今來的許多精華所在。巴黎倘若離開了美麗的塞納河,將會是怎樣一番情景,恐怕誰都難以想象。上海離開了黃浦江、蘇州河,也就不能成為今天的上海。

世界上主要的大城市基本上都是傍水而建。一般,河流中下游地區大多是城市集中、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在中國7大江河的下游地區,人口密集,城市集中,經濟發達,集中了全國1/2的人口,1/3的耕地和70%的工農業產值;而由河流入海口泥沙沉積形成的三角洲,更是經濟中心所在:如地處上海經濟區核心的長江三角洲,中國南方深圳、廣州、珠海經濟區的珠江三角洲。據預測,在本世紀初,全國各類規模的城市總數將逾1000座,這些城市大部分分佈在長江、黃河等7大水系和沿海地帶,它們的誕生和發展都和河流水系息息相關。

1.2 河流是城市文明的發祥地

世界上每一個文明的發源地,都是傍依江河湖泊,並依靠必要的可供水源而發展起來的。古代早期的城市,也都選擇在有河流、有水的地方。許多民族和國家都把河流比做自己的母親,如中國的黃河,印度的恆河和俄羅斯的伏爾加河。古代的四大文明古國都發源於大河流域,黃河流域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尼羅河孕育了古埃及文化,印度文化起源於恆河和印度河流域,古代巴比倫也是在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形成的兩河流域發展繁衍的。河流以其豐富的乳汁孕育了人類早期的偉大文明,並在河流兩岸崛起大批的繁華城市羣。凡是河網水系發達的地區,都是城市文明最發育的地區。

河網水系對傳承城市歷史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沒有城市水系的點綴,豐富的水面與城市的其他景觀相映襯,形成優美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城市的文化內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藴就不會充分展現。1.3 河流是城市發展的靈魂

在城市形成和發展中,河流作為最關鍵的資源和環境載體,關係到城市生存,制約着城市發展,是影響城市風格和美化城市環境的重要因素。在遠古時代,城市河流為城市提供了穩定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發展到後來,城市河流除提供水源以外,隨着水上交通工具的發展,成為城市物資運輸的重要通道;在近代工業化階段,城市河流對城市的作用更加重要,成為水源地、動力源、交通通道、污染淨化場所;在現代,城市河流在城市生態建設、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方面顯示出不可替代的意義。

河網水系是城市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有了水,才有了城市的燈紅酒綠、高樓林立,才有城市的經濟繁榮和人們的安居樂業。可以説,河流是城市發展的靈魂。

1.4 河流是城市景觀環境的重要依託

良好的河流景觀與濱水環境是現代化城市的重要內容。而營造城市景觀環境離不開大自然中與城市關係最密切的河流和水面。當代國際大都市環境建設的價值觀念趨向表明,都市人與大自然的關係已由疏離、隔絕變為親近和融合。開闊的水面和流動的水體所形成的自然風貌,無疑能給城市增添許多魁力。從19世紀英國人歐文提出的“田園城市”理論到20世紀90年代中國科學家錢學森提出的“山水城市”設想,無不反映了城市人對城市優美景觀環境的嚮往和追求。

城市濱水空間規劃是城市景觀規劃的重要內容。城市濱水空間是城市中一個特有的空間地段,它是由城市到水域而形成的過渡空間,既是陸地的邊沿,又是水體的邊緣,包括一定的水域空間和與水體相鄰近的城市陸地空間,具有自然山水景觀和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是自然生態系統和人工建設系統相互交融的城市公共的開敞空間。城市濱水空間按其毗鄰水體性質的不同可分為河濱、江濱、湖濱、海濱等。城市濱水區不僅是聯結城市陸地和水體的中間地帶,而且是協調宏觀環境和微觀環境的中觀環境;不僅包容了豐富的自然景觀,而且藴含着城市濱水區的物質空間和人文景觀。它是城市居民活動的公共空間,是城市形象的景觀節點,是旅遊觀光的重要場所,是城市發展的歷史縮影。

1.5 河流是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要素

河網水系是城市生態系統和景觀體系的稀缺資源,同時又是城市的生命之源、活力之源。在現代城市規劃中,河網是城市生態系統的綠色生命線,是城市生態平衡的重要因素。城市河流具有供應水源、提供綠地、保護環境、自然保護、旅遊娛樂、交通運輸、文化教育等各項生態功能,對城市生態建設有重要意義。城市河流作為城市系統中的一種自然地理要素,對城市生態建設意義多種多樣:包括為城市生活和生產提供就近水源,可以減弱城市熱島效應和洪澇災害,為城市綠地的建設提供基地,豐富城市景觀多樣性和城市物種多樣性,為市民創造文體娛樂、親近自然的空間。目前城市河流作為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要素,已經和正在被城市建設者所關注,其生態功能的應用,也逐漸被引入到生態城市的建設中。

國外城市河流治理規劃發展的新趨勢

2.1 建設生態河堤是現代城市河流治理的發展趨勢

據有關資料介紹,在城市中保持自然是當今國際上先進的城市治理準則,河道的治理也不例外。自90年代以來,採用混凝土施工、襯砌河牀而忽略自然環境的城市水系治理方法,已被各國普遍否定,建設生態河堤已成為國際大趨勢。

生態河堤是融現代水利工程學、環境科學、生物科學、生態學、美學等學科一體的水利工程。作為一種新概念河堤,它以“保護、創造生物良好的生存環境和自然景觀”為前提,在考慮具有一定強度、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同時,充分考慮生態效果,把河堤由過去的混凝土人工建築改造成為水體和土體、水體和植物或生物相互涵養,適合生物生長的仿自然狀態的護坡。

目前世界上一些發達國家都在進行河流回歸自然的改造。瑞士、德國等於80年代末提出了全新的“親近自然河流”概念和“自然型護岸”技術。所謂“自然型護岸”技術,就是放棄單純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改用無混凝土護岸或鋼筋混凝土外覆土植被的非可視性護岸。據有關資料介紹,歐洲的MELK流域經過近自然治理後,每百米河段的魚類個體數量、生物量從治理前的150個、19公斤提高到治理後的410個、55公斤。

德國的萊菌河,1993年和1995年發生兩次洪災,洪水淹了一些城市,造成的損失估計達幾十億歐元。分析洪災原因,主要是由於萊菌河流生態遭到破壞,菌菌河的水泥堤岸限制了水向沿河堤岸滲透所致。因此,德國現正進行河流回歸自然的改造,將水泥堤岸改為生態河堤,重新恢復河流兩岸儲水濕潤帶,並對流域內支流實施裁直變彎的措施,延長洪水在支流的停留時間,減低主河道洪峯量。

日本在90年代初就開展了“創造多自然型河川計劃”,1991年開始推行重視創造變化水邊環境的河道施工方法,即“多自然型河道建設”。僅在1991年,全國就有600多處試驗工程。日本建設省推進的第九次治水五年計劃中,將對5700公里河流採用多自然型河流治理法,其中2300公里為植物堤岸,1400公里為石頭及木材護底的自然河堤。2000公里不得已使用的混凝土,都將按“多自然型護堤法”進行改造,覆蓋土壤,並種植植被。實踐表明,該技術有效地促進了地下水的滲透和水的良性循環,提高了水邊環境的自然淨化功能。

美國的南佛羅里達州在70年代修建了很多人工河道,但逐漸發現周圍濕地越來越幹,生物多樣性也急劇減少,進入90年代開始改造,目前已恢復曲流河道的狀態。著名的洛杉磯河也正在拆除襯砌。

總之,很多國家都在對破壞河流自然環境進行反思,都在逐漸將河流進行迴歸自然的改造。90年代以來,德國、美國、日本、法國、瑞士、奧地利等國紛紛大規模拆除了以前人工在河牀上鋪設的硬質材料。其實,拆襯砌的資金投入要比鋪襯砌昂貴得多,但這些國家普遍認為,保持河道的自然環境對保護動植物資源、保護水質、防止水資源流失都有極為重要的作用。修建生態河堤,恢復河岸水邊植物羣落與河畔林,已成為河堤建設在國際上發展的總趨勢。

2.2 還河流以空間,是現代防洪規劃的新理念

作為城市防洪的對策措施,在國際上非常重視“堵疏結合、蓄泄並重”的治水理念,給河流以空間,增加河流的過水斷面,給洪水以出路。

在歐洲,1993年、1995年萊茵河和默茲河發生洪水,對荷蘭的防洪策略與河流治理產生了重大影響。1995年洪水使萊茵河沿岸低窪地(圩垸)疏散25萬人,雖然沒有垮堤,但是影響深遠。荷蘭對已沿用幾十年的河流堤防加固計劃作了審查和修訂,河堤均按抵禦1250年一遇洪水的標準進行加固。但是荷蘭人知道,無論如何加高河流堤防,安全保障總是有限度的。歷史經驗表明,隨着安全水準的提高,土地利用也發生很快的變化,總體風險(發生洪災的概率)也在增加。洪水概率的降低很快被可能出現的更大的洪災損失所抵消。土地利用和提高防洪水平的相互作用,已使荷蘭主要河道沿岸的自然景觀受到很大負面影響,進一步加高加固堤防,已得不到社會的普遍贊同。

為此,近年來荷蘭人提出“還河流以空間”的新理念,使河流在流量、泥沙輸移、寬深比等方面達到動態平衡。這可能要求放棄幾百年前築圍堤形成的灘地。目前荷蘭人正在研究的措施包括疏浚河道、挖低漫灘(與自然開發相結合),甚至退堤、擴大漫灘。在萊茵河的一條支流上,正考慮拆除現有擋水堰,這並非完全出於航運方面的考慮。

日本1965年以後針對因城市化急劇發展圍繞河流引起的問題開展了新的河流治理。特別是70年代以來,由於連續遭受三次大的水災,於1977年6月開始推行“城市綜合治水對策”。為解決城市化增加的雨水徑流,既採用傳統的工程措施,也實施了許多現地貯留、滲透、多目的治水綠地、地下大型貯留池、地下河等新型治水措施。恢復流域在開發過程中喪失了的保水、游水機能,並減少發生氾濫時的受害損失。

2.3 控制污水直接排放入河,是減輕河流污染的根本措施

世界上一些發達國家城市河流治理的經驗表明,要發揮城市河流的生態功能,控制污水直接排放入河,是減輕河流污染的根本措施,英國泰晤士河的治理就是一個成功的範例。

18世紀末期,英國產業革命後,沿泰晤士河兩岸工廠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倫敦人口迅速增加,大量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中。19世紀開始,泰晤士河逐漸變成河水渾濁、污染嚴重的臭河。到了20世紀50年代末,泰晤士河污染更是嚴重,它的含氧量等於零,除了少數鱔魚倖存外,其他魚類幾乎絕跡;污黑的河水臭氣熏天,令人不堪忍受,尤其夏季,泰晤士河的氣味腐臭難聞;面臨河畔的英國議會大廈的窗户,不得不懸掛由消毒水浸泡的窗簾。河水污染還引起疾病流行,1849年到1954年,濱河區共有2.5萬人因霍亂而死亡。

在社會輿論的強大壓力下,英國政府從1964年開始,對泰晤士河進行全面治理。通過立法,控制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重建和延長了倫敦下水道,建設了453座污水處理廠,形成了完整的城市污水處理系統,每天處理9.44億加侖污水,使排入河流廢水由污水變成清水。

30年來,泰晤士河的污染已減少90%,河水逐漸變清。水質明顯改善,水生生物數量不斷增加,1979年已有104種魚類在河中暢遊,有人還捕到對河水污染極其敏感的大馬哈魚,還見到海豹沿着泰晤士河道逆流而上。甚至,成羣水鳥在河面上飛翔覓食。現在,泰晤士河河面河水清澈,魚兒穿梭,運動健兒浪擊飛舟;河岸老人垂釣,兒童嬉戲。泰晤士河重新成為倫敦一道風景線。

2.4 建設城市濱水環境,是城市規劃建設的重要內容

城市濱水空間往往是一個城市能見水、近水、親水的特色景觀環境,也是一個城市建設和開發的熱點。城市濱水空間規劃是對城市濱水空間的功能、空間、景觀、環境、設施等各方面所進行的綜合性設計,其目的在於創造生動、優美、富於特色的城市水空間形象。自60年代以來,世界許多國家特別注重城市濱水空間的綜合利用,使其原有的碼頭、工業區等逐漸變為公共活動繁忙、環境良好、地價不斷上升的綜合功能開敞區。

60年代歐美廣泛開展以充實改善水空間功能為目的濱水區建設,拉開大規模城市水空間規劃建設的序幕。以日本東京、橫濱濱水區建設和美國巴爾的摩內港建設為代表的遍及世界的濱水區開發,從根本上改變了水空間的形象,重新恢復了它作為城市空間的活力。華盛頓波多馬克河綠帶規劃及日本各地的親水公園建設,使城市河流再次展現了河水清清、綠樹成蔭的良好自然風貌。

日本80年代響起“親水”的呼聲,90年代提出了面向21世紀的河流治理方略。其目標是建成一個具有健康富裕的生活條件與美麗自然環境相協調的富有活力的社會。提出要改進並確立有關管理體制,確保一般河流的水量,恢復潔淨水流,保護水質,形成良好的河流景觀與濱水環境,建設城市水網並加強綠化,要求水邊空地具有舒適開闊的空間,為各種娛樂活動提供適宜的場所,並重視它的生物多樣性,將城鎮改造成與濱水環境成為一體的居住區。

遍及世界的城市濱水空間規劃設計與建設活動,使我們清晰地看到,恢復城市水空間,還其優美、宜人、充滿生機的原貌,創造適應現代城市生活的城市濱水空間形象,是當今世界城市建設發展的一大潮流趨勢當前我國城市中小河流治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我國的許多城市在城市建設規劃中十分重視河網水系的規劃和河岸的整治與美化。廣州市已經提出了要把珠江廣州河段建設得象法國塞納河巴黎河段一樣美麗的整治目標,具體包括提高堤防的防洪標準,改善兩岸的交通、綠化環境,特別是美化河流兩岸,讓遊客及市民有一個觀光、娛樂的好去處。成都市府南河的整治集防洪、排水、交通、綠化、生態、文化於一體,取得了很好的社會、經濟、環保效益,提供了具有借鑑價值的城市建設模式,2000年10月召開的21世紀城市建設與環境成都國際大會,對成都市府南河的治理給予了充分肯定,該項目獲得了世界人居獎等三項國際大獎。府南河治理工程的成功,包含了城市可持續發展、城市建設與環境、住房與安居等多方面的內涵,是城市河流治理的成功範例。蘇州市在城市發展建設中,保持了三縱三橫加一環的河網水系及小橋流水的水城特色,保持了路河平行的基本格局和景觀,城市改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著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在蘇州曾説“蘇州之所以成為蘇州的關鍵在於水,建築物還是其次的”。北京市1998年開始以建成“水清、流暢、岸綠、通航”的現代城市水系為目標,對城市水系進行大規模的綜合整治,城市水環境取得明顯改善。但就整體而言,我國城市河流治理理念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3.1 盲目填沒河流,減少水面,導致生態系統和排水系統的破壞

隨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河流水面被人為侵佔或縮窄,導致城市水面積急劇減少,天然調蓄功能嚴重萎縮,加重了內澇發生的機率。在城市建設中,為了多爭一塊土地,許多城市盲目填河,將河道排水改為管道排水,將軟排水改為硬排水,城市排水管網與城市河道不配套,排水系統不協調。防汛排水時,市區內河水滿為患,泵站被迫停機的事時而發生,致使城市排水的矛盾十分突出。

當城市河道水質污染嚴重,惡臭難忍時,人們往往遷怒於河,乾脆“活埋”了事,或以此作為與河爭地的藉口。人與河道爭地,人不給水出路,水不給人留情,城市調節雨洪的能力越來越低,一遇降雨,到處積水,損失越來越大。人類無節制的向大自然索取擠佔河道,堵塞洪水通道,自然也給人類以報復,水位一年比一年高,災情一年比一年大。

3.2 河流被硬化、渠化,導致城市景觀、生態系統和水環境的破壞

目前國內城市河流治理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略感美中不足的是,以往的河道治理工程片面追求河岸的硬化覆蓋,只考慮河流的防洪功能,而淡化了河流的資源功能和生態功能,破壞了自然河流的生態鏈,破壞了生態環境。為保護城市安全,河堤年年加高,並大量建設鋼筋混凝土、塊石等直立式護岸,河流完全被人工化、渠道化,以為這便是將水系“治服”,以圖一勞永逸。河流的硬化、渠化,使人類自動放棄數百年來的親水環境,斷絕人與水的關係,造成地面與水面相隔離,人工與自然的比例不協調,破壞了原有的生態平衡。其實,自然的水系是一個生命的有機體,是一個生態系統,從生態學角度講,硬化河牀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根本解決不了水污染淨化的問題。河道是有自淨能力的,自然的河道有大量的生物、植物和微生物都有降解污染有機物的作用。植物還可以向水裏補充氧氣,有利於防止污染。水泥襯底和護襯之後,割裂了土壤與水體的關係,使水系與土地及其生物環境相分離,有些生態功能就會隨之消失。失去了自淨能力的河道只會加劇水污染的程度。另外,如果河岸做硬化處理,能夠阻擋垃圾的植被被破壞,更容易造成河道水質的污染。

人類砍掉河流兩岸的植物,種上鋼筋水泥“植物”,本身就是破壞河流,破壞生態,破壞城市景觀,隨着城市的擴張,這種破壞會日益顯現出來。

3.3 河流污染嚴重,河流生態功能遭到破壞

沿海城市河道一般都具有防洪、排澇、生態環境景觀等綜合功能。隨着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城市經濟迅猛發展,河道兩岸土地開發利用,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河道功能遭到損害:大量工業、生活污水不經處理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河水嚴重污染,水質惡化,河道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目前全國80%以上的城市河流受到污染,許多大江大河的城市段已達不到Ⅲ類水水質標準。據全國2222個監測站的統計,在138個城市河段中,符合Ⅱ、Ⅲ類水質標準的僅佔23%,超過Ⅴ類水質的佔到38%,能飲用的地面水已所剩無幾。其原因就是工業廢水和城市污水未經任何處理排入河道。河流污染使魚蝦生物基本絕跡,而代之以適應污染的各類底棲微小生物類羣,導致城市河流及其兩岸的生物多樣性下降,特別是一些對人類有益的或有潛在價值的物種消失。加強城市河流治理的對策與措施

4.1 以人為本,建設生態河堤

城市河流治理主要就是減輕或避免水災對人類及其生產活動造成的損失,而當今城市河流治理所追求的另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河流景觀與其人類、生物及周圍環境的和諧,維護人類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和諧性。目前國內大多數城市中心區河道的堤岸整治,由於土地原因,大都採用單調的漿砌條石垂直斷面或水泥堤岸,只考慮了泄洪、排水功能,基本沒有考慮生態功能。從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出發,在河道治理方面,生態河堤建設要給予充分重視。

與人工混凝土河堤相比,生態河堤有如下優點:(1)適合生物生存和繁衍

生態河堤把水、河道與堤防、河畔植被連成一體,通過科學的配置,在充分利用自然的地形、地貌的基礎上,建立起陽光、水、植物、生物、土壤、堤體之間互惠共存的河流生態系統。生態河堤的坡腳護底具有高孔隙率、多生物生長帶、多流速變化帶、多魚類巢穴,為魚類等水生動物和兩棲類動物提供了棲息、繁衍和避難場所;兩岸的綠樹草叢為陸上昆蟲、鳥類等提供了覓食、繁衍的好場所;浸入水中的柳枝、根系為魚類產卵、幼魚避難、覓食也提供了空間。

而混凝土河堤把水、河道與河畔植被分隔,隔斷了護堤土體與水體的交換和循環,阻止了河道與河畔植被的水氣循環,不僅使很多陸上的植物喪失了生存空間,還使一些水生動物失去了生存和避難場所。

(2)增強水體自淨作用

水體自淨作用是指有機污染物受氧化作用而變成無機物的過程。排入河中的污染物首先被細菌和真菌作為營養物而攝取,並將有機污染物分解為無機物,細菌又被原生動物吞食,所產生的無機物(如氮、磷等)又作為營養鹽類被藻類吸收,藻類進行光合作用又產生氧供其它水生生物利用,過量的藻類又被浮游動物、魚、蝦、蠍、牛、鴨等所食,即按食物鏈的方式使其污染物濃度降低。

生態河堤採用種植於水中的柳樹、菖蒲、蘆葦等水生植物,既能從水中吸收無機鹽類營養物,其生長舒展而龐大的根系還是大量微生物以生物膜形式附着的好介質,利於水質淨化。

生態河堤修建的各種魚巢、魚道、造成的不同流速帶,形成水的紊流,利於氧從空氣傳入水中,增加水中溶解氧,利於好氧微生物、魚類等水生生物的生長,促進水體淨化,改善河流水質。

(3)調節水量、滯洪補枯

生態河堤的植被有涵蓄水份的作用,同時,河堤土壤中有大量的土壤動物和微生物,使河堤土壤具有很高的孔隙率。豐水期,水向堤中滲透儲存,減少洪災;枯水期,儲水反滲入河或蒸發,起着滯洪補枯、調節氣候的作用。

而混凝土河堤是一個封閉系統,阻止了水體與土壤的滲透交換,喪失了自然河堤固有的調節水量的作用。

4.2 保護水面,還河流以空間

我國的城市防洪比較注意防外水,即防洪,比較忽視防內水,即由於城市匯流區內遭遇暴雨所產生的內澇災害。目前我國城市的排澇標準較低,一般不足10年一遇,一遇大雨,市區到處積水,交通堵塞,城市功能不能正常發揮,甚至產生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在進行城市規劃時,要對城市水的出路有很好的考慮和安排。儘可能地保留城市內原有的河流、湖泊、窪地及排水通路。不得任意填埋和淤塞。必要時應開挖人工湖和運河,這不僅可提高城市的排澇能力,也可以改善城市景觀和城市生態環境。

在城市河道斷面形態規劃設計上,既要注重河流防洪排水的功能要求,又要體現城市生態環境和城市景觀的要求,儘可能採用。複式斷面,這樣可以加大洪水過水斷面,保持河流主槽常年不淤積,增加人們良好的親水感和視覺的美感。

4.3 營造水景,建立濱水環境

水環境是城市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融入城市市民的整個生活環境中。在城市規劃中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重視城市濱水空間的規劃設計,促使人類嚮往自然環境,以和諧的方式處理城市與自然的關係。要結合城市景觀規劃,以水造景,把水景觀融入城市景觀,充分考慮城市河流沿岸居民和遊人的活動需求及環境感受,以“綠”和“水”作為空間基質,構成景觀開敞的親水性人文活動空間,為市民創造一個安全、舒適和富有情趣的水邊環境。

4.4 標本兼治,控制河流污染

城市河流的生態功能一定程度上依賴於河流水質的清潔,從生態環境保護的觀點出發,城市河流不應是工業、生活污水的納污之地。城市河流如果成為城市排污場所,意味着城市河流生態功能的消失,城市河流只剩下排污的功能,對城市的生態建設將是致命的威脅。

城市與河流要和諧相處。在城市發展進程中,我們要切實貫徹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抓好水污染治理,決不能再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治理河流污染,一是要全流域共同治理。下游城市治理,上游城市我行我素,則白費工夫。這是發達國家的經驗。二是在保護的前提下開發河流。如果保護不了,寧願不開發。三是以城護河,以河美城,和諧共處,把城市建成山、水、洲、城風景地。四是對河流實行有償使用制度。治理河流污染要標本兼治,治本為主。只有重視污染源治理,加強截污工程建設力度,才是根本出路。

財經報刊與城市發展:寄主的生存力學 篇四

內容摘要:

因為義烏“世界超市”的聲譽日隆,金華日報的子報《浙中新報》從辦報之日起就一心紮根義烏。也因為想倚仗寧波這個國務院計劃單列市整體經濟的外向與開放,《浙江經濟報》改名《現代金報》從省城杭州轉戰寧波,唱響“雙城記”。

因為義烏“世界超市”的聲譽日隆,金華日報的子報《浙中新報》從辦報之日起就一心紮根義烏。也因為想倚仗寧波這個國務院計劃單列市整體經濟的外向與開放,《浙江經濟報》改名《現代金報》從省城杭州轉戰寧波,唱響“雙城記”。

這種生生不息的力學現象,從世界經濟報刊誕生那天開始,就活龍活現地在各地上演着。

城市,經濟報刊寄生的母體環境

在城市中脱胎,這是經濟報刊的宿命。1889年,美國金融大都市紐約催生了《華爾街日報》;1888年,英國倫敦誕生了《金融時報》;1876年,《日本經濟新聞》在日本東京創刊,該報後來成為日本最有影響的全國性綜合經濟報紙。

放眼國內,從上世紀80 年代的《經濟日報》,到上世紀90 年代的《中華工商時報》、《中國經營報》,再到2001年誕生的《21世紀經濟報道》和《經濟觀察報》,無一例外,都寄居於大城市之中。其實,從經濟報刊的發展史中不難發現,其基本的動力源,始終是商品的交換、信息的互通,是市場經濟的萌芽與發展。經濟報刊的市場化報道內容、自身的市場化生存特性,使它更依賴於城市經濟的滋養。與此同時,城市的發展、壯大、繁榮,也源源不斷地為經濟報刊的攻城掠地開闢着道路,提供着充足的子彈。

寄居在城市中的經濟報刊在大中城市如魚得水,以自己在經濟報道上的話語權獲得城市行政者、城市商業者、城市消費者的認可,並進而獲得城市廣告商的青睞,以此積累自己的生存資本。

有人説,經濟報刊乃是城市社會生態鏈條中的一環,城市社會生態鏈條中如果缺了報業這一環,就好像林子中沒有了鳥唱,田野上沒有了蛙鳴,屋子裏沒有了貓叫,耳根倒是清淨了,可那是死水一般的寂靜;一個城市經濟報刊的生命力發達與否,乃是判定這個城市社會生活正常與否、健康與否的一項重要指標。

設定楔入路徑,勾畫城市的靈魂

儘管經過30年改革開放的洗禮,比較起西方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財經類報刊的宏大銷量,目前國內財經類報紙的市場銷量都相對較小,表現在平均銷量和實銷率都不高,即便是處在第一方陣的財經類報紙三強《21世紀經濟報道》、《經濟觀察報》和《中國經營報》,也不能與一些晚報、都市類報紙同日而語。至於財經類期刊,發行量更明顯低於報紙,仍然屬於“小眾”的範疇。

小眾的經濟報刊如何在報刊叢生的城市森林中生存?如何後來居上?我們認為,它必須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城市的某一階層中擁有無可爭辯的話語權,它的作用力在“城市名片”的打造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只有這樣,經濟報刊才能真正在一個城市中立足,並自由地呼吸。

以《市場導報》為例。它脱胎於一份廳局主辦的行業報,在報界、在行業之外影響力並不十分突出,當它邁向市場要生存權時,謀取話語權成為了第一要義。尤其是在多家媒體雲集的省會杭州,如何爭取到一定的話語權,成為一段時間我們思考的首要目標。終於,《市場導報》在杭州創建歷史名城中找到了突破口。

1999年,杭州確定了“創歷史名城”的基本方略,但是十年“舊城改造”的慣性仍然強有力地向前衝擊着,在道路拓寬工程的口號下,有着杭州歷史文脈的清河坊面臨着消失的厄運。當年4月8日,導報記者投書杭州的主要“父母官”,反映杭州中山中路與河坊街交界的“四拐角”及其附近地區是杭州歷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傳統街區的心臟,是杭州歷史遺存的主要標誌,也是杭州古城現存唯一的、最後一塊比較完好的歷史地段。“毀之將造成無可彌補的損失,歷史名城黯淡失色。”信中呼籲:

一、立即停止這一地段的拆遷工程;

二、在原址大範圍內着手規劃“杭州歷史文化城”;

三、進行新一輪的文物普查,重新制訂杭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

城市秩序與生存發展 篇五

城市管理城市秩序的好壞,關係到羣眾工作生活是否便利的環境條件,也關係到城市的治安管理。當前,城市管理執法是人們關注的一個重點問題,也是城市管理執法局的難點問題。城市管理缺乏長效性,難點問題久治不愈由於城市管理的動態性,反覆性,加之管理人員和經費的不足,城管人員在城市管理中往往是打“突擊戰”,“疲勞戰”,形不成長效管理的格局,一些長期困擾城市環境面貌的突出問題沒有得到有效地遏制。主要表現在:一是亂扔亂倒垃圾;二是違法佔道經營。除此之外,在城市管理中還有一個較突出的問題沒有破解,就是在對個人違章行為的處罰上是一個空白。由於市民素質不高,一個人掃,一個人管,幾十個人亂扔亂丟的現象普遍存在,出現這邊掃了那邊丟,這邊淨了那邊髒的狀況,執法人員根本沒有精力來管,嚴重影響了市容環境的整潔。

堅持以人為本,廣泛,深入地開展宣傳教育活動。人是一切工作的最終決定因素,城市管理的效果最終取決於市民素質的提高。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運用各種途徑和方式強化對市民的宣傳教育。各新聞媒體要充分關注城市管理工作,大力宣傳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規,使廣大羣眾能認識城市管理的意義,瞭解城市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樹立“城市管理人人有責“的責任感,理解城管人員的工作,並積極支持,主動參與管理工作,自覺維護好城市環境衞生秩序,抵制違章行為,共同塑造湖州城市的良好形象。

——潘婷婷

秩序與生存

一方面政府需要建立一種秩序,另一方面各個階層需要生存,這兩者之間隨着雙方要求的不斷提升,矛盾也變得越來越尖鋭。秩序,應當成為民生的保障,當民生受到侵害時秩序應該是維權的利器。所以,秩序應當以民生為目標,而不是因為秩序的改善卻使得一些人存生機會也喪失了。俗話説“水至清則無魚”,秩序的改善也可以説是生存的改善,反過來對生存的改善也不應犧牲秩序,所以無論我們是在追求秩序還是追求生存,都不宜犧牲另一方的利益,否則自以為得利實則陷入“囚徒困境”中。

這裏要重點提兩點:一城市秩序應當以生存改善作基礎;二通過人性化管理調和秩序和生存之間的矛盾。秩序的建立應當得到所有人的認同,否則勢必會出現各種破壞秩序的行為。此外,互惠才能共生。秩序的維繫需要藉助共同的需求,特別是在今天市場經濟下,有需求就會有市場,同樣要建立市場秩序必須考慮到市場需求,否則一切註定會被推翻。

建立秩序從另一個角度説就是防止犯規。犯規可以佔便宜,犯規可以產生某種榮耀感,因此犯規可以通過這兩方面加以控制。打消犯規的衝動,勢必可以激活人們守秩序的本能,監督不僅僅是自上而下的,也可以是相互之間的。只有無處不在的監督,才會繼而養成自覺;只有享受過秩序的好處,才會反感犯規的行為。這樣,不僅自己不犯規,也會通過相互監督主動遏制犯規行為。

——陳煒

城市規劃管理、城市市政公用設施完好和安全運行、城市環境衞生、衞生和市容市貌是城市管理的基本內容,是城市人民政府是重要職責。推動城市管理創新,要堅持綜合應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集成創新,實現實時、動態和精細管理,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提高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增強政府公信力,更好地為廣大人民羣總服務。加強城市管理,改善公共服務質量也是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和對外開放水平的重要條件。提高管理城市的理念、技術和體制創新。

一是要充分認識推廣工作的重要性。現階段我國面臨城市管理的難度越來越大,這就要求我們不斷提高對現代化城市管理的研究深度和重視程度。推廣數字化管理新模式,就是為了提高全國的城市管理水平,提高我們各個城市在全球化時代的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二是要充分認識推廣工作的艱鉅性。創新城市管理模式既要有信息化系統的建設的技術創新,又要有城市管理部門體制創新,才能整合這兩者的優勢。三是羣眾參與對於管理信息的收集、新模式效能的發揮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96310熱線電話把羣眾和政府溝通連接起來,使它們成為促進新體制不斷完善,不斷反饋、不斷改進的新途徑。

——吳舒琦

數字城管與您攜手共築美麗湖城

湖州數字城管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建設人民滿意城市為目標,認真實行“一級監督、一級指揮”的運行模式,努力做到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第一時間處置問題、第一時間解決問題,極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讓城市面貌變得更加整潔、舒適。

湖城各處景象變化有目共睹:缺失的窨井蓋披上了新的“外衣”,羣眾生命安全有了保障;機動車亂停放現象明顯減少,行人和車輛順利通行;建築垃圾、生活垃圾隨意堆放、傾倒現象有效處置,“髒、亂、差”的城市形象得到改善„„

數字城管取得一些成效的同時,還需要羣眾的參與,需要藉助眾多媒體和社會各界的力量,宣傳推行“數字城管”的內涵、意義和功能,使廣大羣眾成為“數字城管”的外部監督力量,並積極參與到城市管理中來。良好的市民素質是城市正常運行的潤滑劑,它有利於營造一個和諧的社會氛圍,維護正常的城市秩序;市民的不良行為則可能給他人、城市和社會帶了諸多麻煩。數字城管隊伍發揮帶頭作用,身體力行,以優良的工作態度促進民風。讓我們一起自覺維護大家庭環境,使湖城健康和諧發展!

——錢萍

如果説城市規劃是城市發展的龍頭,城市建設是城市形象的塑造者,那麼城市管理就是城市形象的美容師和維持者。一座完美的城市,三分靠建設,七分靠管理。這足以説明了城市管理在維護城市秩序中的重要性。政府設立城管部門,也是希望我們所做的工作能使這個城市變得更加美麗和文明。

如果一座城市沒有人去管理、去維護,車輛亂停亂放,私搭亂建到處可見,垃圾到處堆放,小廣告貼的到處都是。試問,這種城市是我們理想中的生活環境麼?一個城市的經濟與文明的發展程度,與城市的管理與建設息息相關。城市管理涉及到百姓生活的各個方面,是我們每一個生活在她懷抱裏的人都必須面對的。小到一個下水道井蓋,大到關乎城市的未來。所以説,城市管理是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化進程和建設現代化城市的重要保障,是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性工作。作為城市管理的執行者,只有進一步轉變思想觀念,推動管理理念,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才能適應新的形勢任務需要,推動城市管理工作上水平。

1、始終把羣價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羣眾的意見建設議作為衡量工作好壞的標準,強化服務理念,推行人性化管理。2.推進宣傳教育機制創新。加強對市民的行為引導。一方面可以強化新聞輿論,另一方面可以與社區街道合作,進一步加強對廣大市民的教育引導。3.把城市管理知識從年輕一代抓起,納入學校教育體系,特別是青年一代的城市環境觀念、城市公德意識。

4、完善內部管理制度,推進管理方式、運行模式的創新,樹立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的良好形象。

有一個共識,不容否認:城市需要管理,城市離不開城管。隨着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管理越來越重要,10多年後的今天,當我們審視城管執法面臨的尷尬時,需要討論的不是城市需不需要城管,而是城市管理營造怎樣的環境。

——韓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