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暑假社會實踐教育報告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69W

暑假社會實踐教育報告多篇

【第1篇】服務農村教育暑假社會實踐報告

社會實踐已經成為了莘莘學子們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服務社會,培養創新精神、協作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徑。同時,參加社會實踐也是學生們鍛鍊自己的一個很好的機會。

每年的暑假,各個學校都會組織學生到各地開展社會活動,其目的在於讓廣大學子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我校組織的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也緊鑼密鼓的開展起來,我們教育學院的社會實踐點是以革命老區、狀元之鄉而著稱的會寧,在“追憶紅色記憶,服務農村教育” 活動主題的號召下,我們一行十三人並肩合作,團結一致。在這短短的十幾天裏,開展了系統有序的課堂教學,種類繁多的藝術課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藝聯歡。得到了校長、老師、家長和學生們的一致好評,艱苦的執教生活給我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憶!

一、隆重感人的歡迎場面

考試剛剛結束的第二天,我們就急不可待的收拾好行李坐上了開往會寧的大巴車。曾經的革命聖地,現如今有是全國出名的大學聯考狀元縣,這給我們一個費解的問題,對於如此貧窮的地方為什麼會造就教育上的奇蹟?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着。經過三個小時的“長途跋涉”後終於到了我們的目的地——會寧縣柴家門村雞兒咀雞兒國小。雞兒國小坐落在311國道旁,始建於1915年,附屬於雞兒中學,後來由會寧縣、鄉政府撥款建設,在2003年九月搬入新址,成為獨立的國小,佔地13162平方米,校舍面積775平方米。雞兒國小--很特別的名字,一眼看去就讓人心生憐愛。 透過車窗就看到一羣孩子站在學校門口等候我們,還沒有下車就能感受到他們的熱情,興奮和喜悦掛在他們稚嫩的笑臉上,但又流露出羞澀,互相推搡着,想湊上前看看他們新來的老師卻又把身旁的同學推到前面。在他們崇拜目光的注視下,我突然感覺了肩上沉甸甸的責任。下了車,校長熱情的接待的和我們打招呼,並安排學生幫我們抬行李,孩子們惶恐羞澀的神情一掃而空繼而一哄而上的來幫我們提行李包,看着這些稚氣純樸而又身材弱小的孩子,真的讓人既心疼又心酸。

二、日常生活,苦中作樂

初到學校,情景要比我們想象的好,整齊的校舍,校園內也有些綠色,更可喜的是還種着花草。可是等到我們口渴時不得不喝窖水時才發覺條件的艱苦,這兒長年不下雨,政府每半年給他們送一次水,可想而知放半年的水都成了什麼模樣,打上來的水還有好多的枯枝敗葉和小蟲子,隊員們都不喝,還不到一天就口乾舌燥,鼻孔冒煙了。沒辦法也就放些茶葉和冰糖捏着鼻子喝下了。我真怕這“內容豐富”的水會讓我們拉肚子,可奇怪的是大家還都沒有事。因為水這麼珍貴,在蘭州三兩天就洗頭的習慣也不得不改,下鄉十幾天一共洗了兩次頭,髒的都打了卷。剛見到孩子們時老覺得他們太不講究衞生,一個個蓬頭垢面,現在看看自己,會心一笑自己也可以這麼邋遢的。衣服就更“捨不得”洗了,是穿上幾天覺得噁心的不行,實在是穿不下去就放上兩天再穿上,突然覺得不是那麼髒了。一日三餐也和學校有很大的差別,早上就吃餅子和鹹菜,中午和下午老是炒拉條和炒麪片,不明真相的或許以為我們的生活都到小康水平了呢,我們一天兩頓的以拉條充飢,以致於到了蘭州還不能聽到“拉條”這字呢。可是這些與我們學生的生活可就是天壤之別了,他們大都離學校很遠,早上五點多就要翻山越嶺的往學校趕。中午只有兩個小時根本來不及回家吃飯,餓了就吃早上帶來的饅頭,渴了就打窖裏的水。看到這些我們心裏真的像打翻了五味瓶,中午吃完飯,我們幾個都要到教室去看望在校同學,分給他們些我們帶去以改善生活的零食。條件雖艱苦可是大家在一起玩的很開心。飯桌上都是搶着吃。説説笑笑像一個家庭那樣温馨。每天下午吃過飯,石教練(石雙燕)都會把大家聚集在一起排練舞蹈,時間緊迫,舞蹈又比較複雜,對我們這些沒有一點舞蹈基本功的人來説是一項很大的挑戰,雖然很苦很累,但我們卻過得特開心,跳舞時大家更是醜態百出,要是有哪個倒黴蛋做錯了動作就會被石教練拉出來單獨訓練,逗得大家捧腹大笑。這種毫無挖苦發自內心的笑把大家更緊密地團結在一起但我們充分踐行了“勤能補拙是良訓,一份耕耘一份甜”這句話,每天兩個多小時的勤學苦練終於使我們能跟上了音樂的節奏而“翩翩起舞”了。

三、心得體會

大學是個小社會,而社會卻是個大學堂,這次實踐活動讓我深刻意識到了“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的含義。

【第2篇】青少年的家庭教育暑假社會實踐報告

暑假社會實踐報告

題目:青少年的家庭教育指導教師:學生姓名:xx,班級:09會計於審計完成時間:XX年8月31日調查目標:通過青少年的家庭教育發現並解決雙方存在的問題。調查時間:8月1日~8月31日調查對象:家長及青少年調查方法:談訪法

一、發現問題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子女的教育問題越來越得人們的重視,農民的思想覺悟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一樣的供子女唸書,讓子女受高等教育。但除學校的應試教育,家庭教育也帶來了越來越多的教育弊端。

(一)幾種極端查方法:談訪法

一、發現問題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子女的教育問題越來越得人們的重視,農民的思想覺悟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一樣的供子女唸書,讓子女受高等教育。但除學校的應試教育,家庭教育也帶來了越來越多的教育弊端。

(一)幾種極端的教育方法

1 盲目型

有些家長盲目的認為要出類拔粹必須多讀書,多做題,正所謂的題海戰術,還要參加補習班…時間排的滿滿的,根本就沒考慮孩子的勞逸結合,配合孩子的自身條件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學習規劃。家長只知道努力賺錢滿足孩子學習的一切,一味的根據自己的意願要求孩子,讓孩子來完成自己沒完成或完成不了的夢想,最終使得孩子失去自主的能力,只能順從家長的盲目。

2 隨波逐流型

俗話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員,可偏偏有些家長就盼着子女在這三百六十行中,行行能有所建樹,把他們培養成無所不能的現代化人才。但是如今的社會,普通人是多數,像那樣所謂超人畢竟有限,要讓普通人的子女成為超人談容易。根據調查,一八歲的小姑娘就是在媽媽的意願下報了好多班,除了學校上課外,週三下午要補習奧數,週五下午補習英語,週六上午上舞蹈課,下午上外教學習口語,週日上午上鋼琴課,學習阮,下午游泳課。年僅八歲就失去了童年應有的快樂,每天就這樣度過。小女孩並不快樂,也不喜歡一些樂器,但因為媽媽讓學,不得不學,而媽媽給出的原因是別人都學,我們不能落後於別人,要想比別人強就要比別人會的多。

3 放任自流型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確是萬萬不能的,一些父母為了子女能有更美好的明天努力賺錢,忙於工作和事業而對子女採取不聞不問政策,完全給子女自由,但卻忽略了自己的愛對他們是多麼的重要。也許有些子女毅力夠強,學會了獨立,變成了生活的強者。但對於一些制自力,意志力弱的孩子來説,父愛母愛的缺失可能造成他們心靈上的陰影,有被拋棄的感覺,在外界的誘惑下,誤入歧途,有些可能走上不歸路,成為問題少年。還有些家長認為孩子成績的好壞完全取決於先天的遺傳因素,而跟後天家長的教育無關,一切都是命中註定,也就不關心子女的家教問題了。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這樣的家長只能説他們不負責任。

(二)幾種消極的學習太度

1 唯命是從型

有些同學從小受到父母的嚴格家教,稍有不順就會受到批評,久而久之,他們自身的反抗情緒也就被消磨怠盡了,父母之言尤如聖旨,讓做什麼就做什麼,不允許的堅決不做,完全成為依賴父母的乖寶寶。但這不是長久之計,父母總有離我們而去的時候,凡事都得靠自己。

2 放任自流型

記得我一同學,從國小到國中,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矛,成為老師和同學的寵兒,一直這樣下去多好,可畢竟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上縣裏讀高中的時候遇到了不少勁敵,而且個個比她優秀,待遇彷彿從天堂顛倒在地獄,如此遭遇,自尊心強烈的她怎能受的了,總認為別人瞧不起她、笑話她,自卑的厲害因為受不了而中途退學了。3 破罐子破率型

有些資質差的同學經過後天的努力而沒達到預定的結果,還是成績平平,不見起色,便主動放棄自己,不再堅持,抱着我不行的念頭一錯到底。從善如登,從惡如崩,這樣只能是一天比一天差,慢慢開始厭學,開始逃學,最終導致退學。有的沉迷於網絡,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而事實也證實了這點,青少年犯罪比例很高,中途退學更是數不勝數。

二、分析問題

(一)對父母的分析

1 對於父母盲目、壓迫孩子的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這樣的孩子從小生活在高壓政策下,不利於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試想一下,從孩子稍懂事就開始給其施壓,每天生活在這樣的氛圍下,誰受的了,只能聽從安排,沒膽量也沒時間去做自己的美夢,更別説鍛鍊自己的生存之道了,慢慢地也許連自我都迷失了,只能依靠父母了。

2 對於完全給予孩子“獨立”的父母來説,認為自己的孩子從小就應該養成自我意識,凡事靠自己,而相應採取不聞不問方針,這似乎也挺極端。孩子最需要的莫過於父母的愛了,父母的不理睬會讓孩子誤以為從小就沒人疼愛,在心理留下陰影,缺失了這份最偉大的愛,會讓他們倍感孤獨,養成自閉的消極情緒,這並非長久之計。

(二)對青少年的分析

1 長久生活在父母保護傘下的孩子習慣了“倆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度聖賢書”的日子,凡事有父母擔着,自己不用操心,舒服的過自己的日子,照父母的意思按部就班就好,更不需自己樹立遠大的目標、理想,這些都太累。還有的父母太強勢,自己反對也無效,只好默默無聞的屈服,走父母安排的路。

2 如今留守兒童也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打小跟着外祖父母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一年甚至幾年也見不着父母幾面,和父母團聚彷彿成了這些孩子的夢,他們從心底渴望着父母的愛,可這偏偏又是他們所缺失的,讓他們覺得自己總是生活在無助而又孤獨的邊緣,他們不願意於人溝通,養成了孤僻、自閉的習慣,長久生活在沒有安全感的陰影下,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這是父母的欠缺。

三、解決問題

(一)解決父母的問題

1 瞭解孩子隨着年齡的增長,父母不可能完完全全的瞭解孩子,青少年判逆心理的強弱很大成成度和父母於孩子的思想分歧有很大關係,導致代溝也隨着加大。這個時候,父母就不應一意孤行,完全根據自己的意願教育孩子,相應做出讓步,和平解決問題,做為一個好的傾聽者聽孩子的心聲,去以朋友的身份幫他們。

2 尊重孩子

都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尊重也是如此,要想別人尊重自己,自己先得學會尊重別人,父母和孩子也是這樣,雖為孩子,但也有自尊心,也有尊言。父母不顧及孩子的感受要求做些她們不樂意做的,那判逆的心理,而父母也得不到理應的尊重。

(二)解決孩子的問題

1 換位思考

衝動是魔鬼,青少年氣血方剛,最易激動,情緒不穩定,在判逆期和父母發生衝突在所難免,但一定要“忍”字當頭,學會換位思考問題,別不拿父母的話當耳邊風,父母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好!不防冷靜下來的時候站在父母的位置思考一下父母這樣做的初衷,他們的社會閲歷畢竟很豐富,不要妄費了父母的一片苦心!即使父母的方法有不合理之處,我們也要心平氣和的坐下來與父母談判,與父母講道理,以達成一致的意見,共同解決問題。

2建立友誼

雖然有代溝,但友誼無界線,我想子女和父母之間的友誼最難能可貴了,在理解、尊重父母的前提下把父母當作知心好朋友,與父母共同分享快樂,共同承擔痛苦,有父母的幫助來解決問題,何樂而不為呢?

【第3篇】大學生留守兒童教育暑假社會實踐報告

活動主題:對本村留守孩的生活和教育狀況進行調查

活動時間:xx年2月9日

活動地點:**市**湖村馬湖二隊

活動內容:1、調查外出務工人員比例

2、調查留守孩比例

3、面對以上問題該如何做

實踐人員: ***

隨着我國社會政治經濟的快速發展,“留守孩”儼然成為一大社會問題。心痛之餘,我們無法袖手旁觀,尋求解決之道才是根本。家庭,社會,學校,在哪裏打開缺口,就要在哪裏補上漏洞。最近,通過走訪,座談,對**市**湖村的這個地方,田地稀少,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8畝,農民通過農業生產獲得的收入十分有限。由於地理位置比鄰廣東,跨省務工成為該鄉農村富餘勞動力謀生就業的重要途徑。目前,該鄉在外務工人員達八千多人,超過全鄉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夫妻雙雙在外務工的現象十分普遍。由於絕大部分農民工沒有能力將孩子帶到城市讀書,因而形成了相當數量的“留守孩”。據全鄉中國小校的調查。現有“留守兒童”1503人。其中,“留守孩”902人,佔全鄉國小生總數的60%。調查問卷顯示,“留守孩”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料的佔83%。由叔伯舅姨等親戚照料的佔12%。有哥哥姐姐照料的佔1%,寄養在鄰居家的佔4%。“留守孩”的父母外出打工後,一般半年以上才回家一次。其中62%的家長一年回家一次,有進13%的家長兩年以上沒有回過家。“留守孩”主要是通過書信,電話與父母進行聯繫,但次數很少,一般至少要一個月才能聯繫一次,半年以上聯繫的佔63%,有的一年到頭都沒有聯繫。在問及對父母外出務工的態度時,有63%的孩子表示不希望父母在外務工,渴望和他們生活在一起,8%的孩子表示“無所謂”。在生活上,“留守孩”與監護人有矛盾的佔41%。其中經常發生矛盾的佔20%。在學習上,51%的“留守孩”表示學習遇到困難時有無助威。在與同學的關係上,43%的“留守孩”表示曾經受到過同學的欺負。在回答“平時父母不在身邊,你最盼望什麼,最擔心什麼,的困擾是什麼時”,有81%的孩子表示最盼望的是父母回家,得到他們的關愛;有73的孩子表示最擔心父母的健康和安全;有48%的孩子表示面臨的困擾是遇到困難時不知道該怎麼辦。

基於以上情況存在的問題:(1)自由散漫,不服管教。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對人格的發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於家庭教育的突然斷裂或缺位,許多“留守孩”出現內向,孤僻,自卑,不和羣,不善於與人交流,頑皮伶俐,衝動易怒,神經過敏等問題。一位班主任對我説,她班上有個叫小羅的學生,跟爺爺一起生活,從三年級下學期開始,經常逃課去打電子遊戲或上網,成績一落千丈,幾乎每次考試都倒數幾名。(2)成績偏差。大多數“留守孩”在學習上缺乏自主性,自覺性,心不在焉,應付了事,據調查不少教師告訴我,大多數留守兒童厭學傾向嚴重,成績普遍較差,認為讀書無用。中心國小四年級學生許某,三年級時曾是全鄉的第一明,去年父母去了廣東工作後,她的成績直線下降,現在已是班上的倒數幾名了。據一位班主任介紹,他所帶的班級“留守孩”佔70%,這些“留守孩”中,80%的學習成績處於班級上以下水平。其中,超過40%的人屬於差。對很多教師而言,“留守孩”已成為教學成績後退的一快“心病”。(3)家教缺位,不良行為突出。父母是孩子的 第一任教師,他們的教育對孩子影響深遠,由於缺乏父母的正確的教育和引導,不少留守兒童養成不良的習慣,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據調查,31%的 留守孩平時有説謊話的習慣;15%的人有過偷人錢物,破壞公物,抽煙喝酒等不良行為(4)心裏問題嚴重。由於缺乏全方位的監管引導。“留守孩”極易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待人處事往往有盲目性,隨意性,衝動性,有的還流入了社會不良羣體中,成為“小混混”,有 的甚至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調查發現,有20%的“留守孩”上學經常遲到曠課;22%的人經常沉迷於打遊戲機;30%的人有過打架鬥毆的經歷。

面對以上問題,我們不得不進行思考並採取一定的措施來彌補這些嚴重的事情發生。(1)用親情温暖留守孩子。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課堂,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家長要轉變育人觀念。不少農民對自家孩子的期望值過低,認為將來不會有什麼大的出息,對孩子的學習不是很關注,抱有引導不夠,他們以自己在外務工受苦受歧視的經歷現身説法,要求孩子“適應社會世俗”,這些錯誤的育人觀念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影響極大,必須切實加以轉變。其次,要加強與子女的交流和溝通。調查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家長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個班級唸書,不知道班主任是誰,更不用説了解孩子的思想狀況了。家長們應該充分利用兩季大忙,春節返鄉等機會,多向老師和監護人瞭解孩子在學校、家裏的學習生活狀況,或藉助電話與孩子交流溝通,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家庭的温暖。再次,可適當改變外出務工方式。夫妻兩人儘量不要同時外出務工,一方可擇近在本地務工,能隔不長時間回家一趟,增進與孩子的親情交流,關心其成長。(2)給留守孩子撒播愛的陽光。農村學校作為直接面對“留守孩”的教育單位,應該成為其提供個性化、針對性強的教育,在學習、生活上予以更對的關心和愛護。一是要建立“留守孩”檔案。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孩”的摸底工作,將其在校的各個方面表現記入檔案,及時向監護人和外出務工家長通報“留守孩”的成長情況,形成學校、家長共同教育的局面。二是在學校開設“二線一室”。即:開通“親情熱線”,讓外出務工家長定期與 子女通電話;開通“師長熱線”,讓外出務工家長可隨時與班主任取得聯繫;設立心理健康諮詢室,安排有經驗的教師擔任心理醫生,及時幫助“留守孩”解決心理上的困惑。三是教師要切實增強對“留守孩”的關愛度。調查顯示,在很多教師眼裏,“留守孩”與 雙差生劃上等號,屬於'不受歡迎'的一羣,'留守孩',從老師那裏得到的關愛明顯要少於非留守孩,對處於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而言,教師與其親密程度越高,越有信賴感受.對其的影響就越大.在家長與'留守孩'之間產生隔閡較為疏遠的情況下,老師理應擔當起“扭轉乾坤”的角色,四是深入開展有助於“留守孩”身心健康發展的各類活動。如:主題班會、聯誼會、道德法制講座以及“我為留守孩獻愛心”活動等,讓“留守孩”充分感受到來自學校大家庭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