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哲學小故事【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51W

哲學小故事【多篇】

哲學小故事 篇一

兩個人拖着很重的皮箱到了公交車站等車,年長一點的對年輕的説:“你出汗了,擦擦吧,”年輕的就用手抹着額頭上的汗水,一中年人經過看到了這一幕,從口袋裏拿出一包面巾紙遞給年輕人説:“給,用這個擦!”年輕人用疑惑的眼神看着中年人:“多少錢?”

中年人説:“不要錢,給你拿去擦汗!”年輕人仍舊固執的説:“你就説多少錢吧?”中年人依舊説:“要什麼錢,就是送給你擦汗!”年輕人看了年長一點的人一眼,年長一點的人暗示的搖了搖頭,年輕人很乾脆的説:“不要!”中年人上下仔細打量了一下年輕人,又打量了一眼年長一點的人,心裏在説“看這兩個人也不像是有錢的主,再説了有錢人也不會費這麼大的'勁自己拖着這麼沉重的包箱,中年人再次把面巾紙遞到年輕人的面前:“拿着吧,真的不會要錢的!”

年輕人把臉扭向一邊,一副懶得打理的樣子擺着手説:“不要,快拿走!:”中年人有些生氣了扭頭就走:“不要拉倒,好心當成驢肝肺了!”沒走多遠就聽着年輕人跟年長一點的説:“真是要了他的那點紙,還定要訛咱多少錢呢!”那年長一點附和着:“就是,多虧了沒要,哪有白給的東西!”中年人回頭站那了好一會,直到那兩人上車走了才轉回身歎了口氣走自己的路了。

有時想做一點好事也難,這也不能怪他們,這都一些負面影響造成的,不過但凡是好人是不會計較這些不被理解的尷尬局面的,他們還會走自己的路,把好事做到底。

哲學小故事 篇二

男人非常傷心,他知道貓餘下的日子不多了。醫生説已經沒得治了,他只能把貓帶回家,並儘可能地讓他在剩下的時間裏過

得舒服些。

男人把貓放在腿上,歎了口氣。貓睜開眼睛,呼嚕呼嚕地哼着,抬眼看了看男人。一滴眼淚從男人的臉頰邊滑落,落在了貓的額頭上。貓有點不高興地看了他一眼。

“你哭個什麼啊,夥計?”貓問道,“因為你無法承受將要失去我的念頭?因為你認為永遠都沒有什麼能代替我?”男人點了點頭:“是啊。”

“那麼你認為我離開你以後,會到什麼地方去了呢?”貓問道。男人無望地聳了聳肩。“閉上眼睛吧,夥計。”貓説。男人疑惑地看了他一眼,但還是聽話地閉上了眼睛。

“我的眼睛和毛皮是什麼顏色的?”貓問。“你的眼睛是金色的,你的毛皮是濃郁而温暖的褐色。”男人回答道。

“那你最常在什麼地方見到我呢?”貓問。“我經常見到你……在廚房的窗台上看鳥……在我最喜歡的椅子上……躺在桌子上我需要用的文件上……晚上睡在我腦袋邊的枕頭上。”“那麼,無論什麼時候你想見我,你只要閉上你的眼睛就可以了。”貓説。

“把地上的那段繩子撿起來——那裏,我的‘玩具’。”男人睜開眼睛,伸手撿起了繩子。繩子大約有0。6米長,貓曾經能夠抓着繩子自娛自樂一玩就是幾個小時。“現在用兩隻手捏住繩子的兩端。”貓命令道。男人照做了。

“你左手捏着的那端就是我的出生,而右手的那端就是我的死亡。現在把兩端連在一起。”貓説道。男人又照做了。

“一個連貫的圓圈,”貓説,“這個繩子上的任意一點同其他點有什麼不同嗎?比繩子的其他部分更好或者更差嗎?”男人審視着那根繩子,然後搖了搖頭,“沒有。”

“再次閉上你的眼睛,”貓説,“現在舔舔你的'手。”男人驚訝地睜大了眼睛。

“照我説的做吧,”貓説。“舔舔你的手,想想我在所有你熟悉的地方,想想所有的繩子。”

要舔自己的手,男人覺得很蠢,不過他還是照做了。他發現了貓所知道的祕密——舔手能讓你平靜下來,並讓你能夠思考得更加清楚。他繼續舔着,他的嘴角開始上翹,好多天來第一次露出了微笑。他等待着貓叫停,可是沒等到,於是他睜開了眼睛。貓的眼睛已經閉上了。他摸了摸貓温暖的褐色皮毛,可是貓已經去了。

男人用力閉上了眼睛,淚如泉湧。他看到貓蹲在窗台上,然後是他的牀上,然後躺在他的重要文件上。他看到貓在他腦袋邊的枕頭上,看到他明亮的金黃色的眼睛,還有鼻子和耳朵上深褐色的毛髮。他睜開眼睛,透過淚水看向他依然捏在手裏的繩圈。

哲學小故事 篇三

某次飯局,酒酣耳熱,我吹自己如何英雄,如何好漢。一位年輕朋友問我,韓老師,你能不能説説,你這一生在為人方面最重要的一個教個教訓,對我們年輕人來説,這才是最寶貴的。一句話説得我沒了脾氣,想打個哈哈應付過去吧,已沒了可能,一桌上的朋友都在盯着你,等着你的回答。幾十年的人生經驗告訴我,這種情況下,只能實話實説,耍不得半點滑頭。

稍作思考,徐徐言道:沒人會將就你。

旁邊另一位朋友説道:願聞其詳。

舉個小例子吧。三年前,在北京開一箇中學新教材的研討會,來的大都是中學教學方面的專家,為了聽聽對中學語文教材的意見,也請了三兩個當過中學語文教員的作家,其中就有我。第二天的會上,時間短,發言的人多,會議主持人宣佈,每人發言不得超過5分鐘。我大概是第三個發言的。前兩個人發言都超了時,其中一個還超得較多,輪到我了,説完要説的話之後,我又説了一句,希望大家都嚴格掌握時間,不要超過5分鐘。當時就有一位專家指着我説,韓石山,這你就不夠意思了,你的發言已超過了5分鐘,你自己先就不遵守時間,發言完了又要別人遵守時間,你把我們當成什麼人了。我原以為自己是沒有超出時間的,聽了這話,羞得無地自容。唉,只怪自己一得意就忘了形,以為這是個中學教材研討會,自己是個作家,可以顯示自己的水平和教養,哪裏想到會有人當面指責呢。

再舉一個。就在不久前,和幾個青年人談話,一時興起,就和其中一人開了個玩笑,在我看來無傷大雅,不過是逗個樂子罷了。不料對方認了真,當即對我説,韓老師,我把你當老師對待,對你這麼尊敬,沒想到你會這樣奚落我,説罷拂袖而去,一下子弄得我下不了台。過後又在多種場合説我的不是。一見了我,就掉頭而去,弄得我連個道歉的機會都沒有。怪誰呢,只怪自己太不自重了。

沒人會將就你,除了你的父母,除了你的至愛親朋,除了那些暫時想利用你,過後肯定要詆譭你的人。這是一條人生的底線,把握得好,受用無窮,把握不好,輕則當場受辱,重則終身受累。不是説人世多麼險惡,而是説,人生在世,什麼時候也不要以為自己就是老大,誰都得將就你。

不必做更多的解釋,即便你不能完全理解,甚至完全不同意,也請你千萬千萬記住我的這句話。

哲學小故事 篇四

一字千金

戰國時候,盛行一種“養士”的風氣,將權勢的人都喜歡招攬各種人才,他們養在家中,隨時為自己效力。這些投靠權貴的人被稱為“門客”。當時秦國的相國呂不韋也養了三千門客。這麼多門客之中,各個階層、各種經歷的人都有。呂不韋為抬高自己的名聲,叫他們收集眾説編寫一本厚厚的書,題名為《呂氏春秋》。在這中書裏。天文地理,風土人情,古今治亂都寫到了。書寫好後,呂不韋下令把書掛在首都咸陽的城門上,同時宣告:有誰能夠增加或者減少這本書一個字的,相國賞他千金。幾天過去了,始終沒有一個人提出這本書的不足之處。《呂氏春秋》真的完美到增減一個字都不行嗎?不是的,只不過由於呂不韋當時是權勢顯赫的相國,這本書又是他立意要標榜自己,用“呂氏”名義寫成的,人們有意見也不敢提出來就是了。

啟示:後人將這句成語用來形容史辭精妙,文章價值很高,一字一句頗有分量。在直銷的培訓課中,講師應注意認真準備,力求表達得精煉準確,一字千金以達到最佳的效果。

哲學小故事 篇五

甲、乙兩同學打算一起去商場買東西。不想剛出校門,兩人便發生了分歧:學校處於兩個車站之間,而且兩個車站離學校的路途都差不多。甲要去後面的車站坐車,乙要去前面的車站坐車。

爭論了半天之後,兩人還相持不下,誰也説服不了誰。只聽甲説:“向後走的話,能比你那一站早上車,這意味着會少一些競爭,而且説不定還有座位呢。如果從下站坐,車上人肯定會比前一站多。”

乙卻説:“向前走的話,與車輛同向,等到車的機會就會比前一站要多。”

甲又説:“我寧可少一些上車的機會,也要少一些競爭,因為那樣太累了。”

但是乙説:“累點算啥呀,往前走的話,每走一步,就會離目的地近一點。最後就算等不來車,我們至少還可以步行到商場。”

一聽這話,甲立刻反駁道:“怎麼可能沒有車呢?在哪裏都能等來車!”

乙堅持説:“怎麼不可能?什麼事情都有可能!”

最後,兩人決定各走各的。果然,當乙在下一站登上車時,車上沒有座位了。而這時,甲正坐在一個角落裏,一邊悠閒地蹺着二郎腿,一邊用嘲諷的眼光看着乙……四年很快過去了,畢業時,甲憑着關係找到了一份在城裏的工作。而乙則回到了家鄉,在一家小企業裏做工。

幾年後,甲乙兩人又在一個訂貨會上相遇了。當時,甲是個採購員,西裝革履;乙是個副廠長了,卻衣衫寒酸。“向後走舒服,向前走艱苦啊。”臨走之際,甲這樣對乙説,而乙則笑笑,一言不發地轉身離去。

又過了幾年,甲下崗了。而鄉鎮企業裏的乙,卻因為既有經驗又有學歷而被大家公選成了總經理。在他的帶領下,原本就實力不錯的鄉鎮企業發展得更快了,不久就在城裏建起了分廠。

某天,做了兩年小生意的甲偶然從報紙上看到了一個非常適合自己的職位,於是便前去應聘。誰知剛走進大門,他便遇到了那家企業的總經理乙。面試結束後,乙拉着甲的手説:“有時候會沒有班車的。”

大道理

即便走得慢,只要不喪失目標,我們最終也能比速度很快但常常倒退的人超前。另外,在人生的道路上,對目標的追求必須要高,而實現目標的心態卻必須要低。

哲學小故事 篇六

阿智記得自己以前上國小時,有一次暑假期間,一位鄰居大姐姐跟男孩子一樣,打着赤膊從院子裏經過。結果,她的“勇敢”舉動招得同樓的一位叔叔魔怔了,不僅腦袋上捱了他媳婦一蒲扇,還遭了媳婦一頓搶白。

別以為這位大姐姐神經不正常,其實,她一點兒毛病都沒有,只不過是天生的質樸、無邪的性格決定了她敢想敢做的行為。

試想一下,一個豆蔻年華的大女孩兒敢於在光天化日之下,像男孩子們那樣裸露,她還有什麼不敢為的?

在阿智的記憶中,這位“勇敢”的大姐姐,有兩個名字:大名和小名兒,全是滿帶女孩子特點的。她除了四大(大個子、大臉盤、大嘴岔、大膽兒)之外,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很能説,而且既不是胡攪蠻纏、也不是閒言碎語,講起話來頗有條理。由於她的記憶力很好,講話時引經據典、背誦書上的段落,竟然連喯兒都不帶打的。

在口才好這方面,她顯然是兼收了父母的長處:他的父親是一個單位的領導幹部,文質彬彬的,跟鄰居們很和氣,他平時話很少,若説起話來卻是有條有理的;而她的母親,就活脱脱的是一位“阿慶嫂”,嘴快得就像打機關槍。

大姐姐出過一次糗事兒。她母親是個大高個兒,上八年級那年,大姐姐已經跟媽媽差不多高了。一次,她們娘倆兒商量好在家摔跤玩兒,女兒的力氣大,把媽媽按倒在地上,她贏了!誰知媽媽突然翻了臉,坐起來扇了女兒一耳光。事後,大姐姐跟夥伴們提起這件事兒時,還是氣鼓鼓的:“大人就是不講理,説得好好的,是鬧着玩兒,可是人家輸了就翻臉。”估計此後大姐姐再也不跟母親摔跤了。

上國小時,阿智與大姐姐見面的機會還比較多,等到阿智上了國中,由於學校常組織學生們學工、學農、學軍、拉練、去分校等等,他在家的機會就少了,而這時那位大姐姐已經工作了,所以他們就更少見面了。

後來,大姐姐家搬走了,從此阿智再也沒有見過她的面兒。

不過,若干年後,通過新聞媒體的宣傳,阿智似乎又覓到了她的蹤跡——那是一位與大姐姐同名同姓者。

當時正值改革開放初期,城裏有幾家企業成了改革的排頭兵,這些企業及其負責人不僅在本市出了名,而且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了名氣,當年全國著名的企業改革者裏就有他們的名號。

在某位企業家的改革事蹟中,提到了阿智熟悉的那個名字,不過,她是做為反對改革的對立派而上了報紙的。據報載:她當時是工廠團委的幹部,為了維護下崗職工的切身利益,勇敢地站出來與力主大刀闊斧改革的廠長對着幹,被視為“釘子”。

可喜的是,後來她沒有被“消滅”,而是被吸納進了新組建的廠領導班子。

雖然沒有在宣傳材料上見到有關她的圖片,但是阿智的直覺告訴自己,那個女幹部就是大姐姐,因為這種作為太符合她的特點了。

俗話説:勇者無畏。也只有像大姐姐那樣從小就那麼“勇敢”的人,才敢跟當權者對着幹!故而,報紙上提到的人物不是她還能是誰?!

哲學小故事 篇七

芝諾是古希臘一個極善於詭辯的哲學家。他的一個眾人皆知的“阿基里斯永遠追不上烏龜”的詭辯是這樣的:阿基里斯是古希臘神話中善跑的英雄。假設烏龜先爬一段路然後阿基里斯去追它。芝諾認為阿基里斯永遠追不上烏龜。因為前者在追上後者之前必須首先達到後者的出發點,可是,這時後者又向前爬了一段路了。於是前者又必須趕上這段路,可是這時後者又向前爬了。由於阿基里斯和烏龜之間的距離可依次分成無數小段,因此阿基里斯雖然越追越近,但永遠追不上烏龜。

當然,這個結論在實踐上是錯誤的,但奇怪的是這一論證在邏輯上卻沒有任何毛病。

在古希臘,還有一更妙的詭辯是這樣的:1粒穀子落地時沒有響聲,兩粒穀子落地時也沒有響聲,3粒穀子落地時還是沒有響聲……以此類推,1整袋穀子落地時也不會有響聲。這同樣是實踐上錯,邏輯上對。

對於詭辯怎麼看,人們往往習慣於從實踐角度去評價它,總是根據事實去説它是錯的,這種評價其實是沒有真正理解那些古老詭辯家的意圖。那些詭辯家自己也知道這些詭辯在實踐上是錯誤的,他們也並不真的想否認事實,誰也沒有這麼傻,真正傻的是那些認為詭辯家是犯傻的人。那些人傻就傻在不去想一想詭辯到底説明了什麼問題。其實,“實踐上錯,邏輯上對”這一結果是為了説明,思想的情況和事實的情況是不同的,思想中的真理和事實上的真理是不同的真理,這兩種真理分別有着不同的用處。例如,邏輯定理與事實就常常不一致。有一條邏輯定理説的是“隨便一句假話都能推出任何一句話”,這聽上去十分荒唐。結果真的有人就要英國大哲學家羅素證明從“2+2=5”推出“羅素是教皇”。深邃無比的羅素做出瞭如下的證明:假定2+2=5;等式的兩邊各減去2,得出2=3;易位得3=2;兩邊各減去1,得出2=1;教皇與羅素是兩個人,但既然2=1,教皇與羅素就是1個人,所以羅素是教皇。

這個結論,有人説是笑話,如果是這樣,應當説是一個很深刻的笑話。由此,的確可以悟出,思想和事實是兩回事,理解這一點至關重要。實際上這並不很難理解,我們在數學中講到的點、線、面、平行線、三角形、圓形等等在事實上是不存在的,它們只是思想中的理想化的東西。思想與事實的聯繫只是表現為思想可以應用到事實中去。前面講到的那兩個詭辯只是給錯誤想法敲敲警鐘,除此之外並沒有什麼用處,因為它們的確很荒謬。

哲學小故事 篇八

今天清晨起來,陽光柔和,微風拂面。你順着人行道往學校或公司的方向走,忽然看見前面一位老太太摔倒,這時你毫不猶豫地趨前扶她起來,問她受傷沒有。

你為什麼這麼做?這個問題值得想一想,不要輕易回答“因為我覺得應該”或者“因為我高興”。

生活就是哲學前幾天的一個清晨,天色昏暗,風雨交加。你在同一條人行道上走,瞥見有人摔倒,卻自顧撐着傘走過去了。

為什麼同樣是你卻有兩種相反的待人態度?

難道是天氣影響你的心情,心情在決定你的行為?仔細反省一下,似乎不是如此單純。人的任何行為背後都有一個信念做為預設。譬如當我幫助別人時,我心中相信:人與人應該互相扶持,人類形成一個大家庭,人生是有意義的,別人會在我需要時伸出援手。反之,當我拒絕幫助別人時,我心中相信:人與人各自孤立,人類並無共同關懷,人生難免老死,我也無法逃避命運的擺佈。

問題是:你有時樂於助人,有時又拒絕助人,難道是在心中同時接受兩套相反的信念?如果是的話,你又如何認定自己是“一個人”呢?你怎能期望別人瞭解你?甚至,你瞭解自己嗎?

如果你對這些問題覺得好奇,想要進一步探索答案,那麼你就走上哲學之途了。哲學是用比較系統的方式去思考人生的現象,然後為人生的種種抉擇提供指引。為了找到自己心中究竟潛存着哪些互不兼容的信念,進而予以疏導、整理、融合,使其顯示同一的立場。這種“化隱為顯”的工作,是哲學上關鍵的第一步。哲學之有益於人生,也由此開始。這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得到的。

確立自己心中的基本信念後,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就可以免除許多不必要的困惑、彷徨、掙扎、挫折。氣候不能再影響我們,因為我們心中自有温暖的陽光;環境不能再幹擾我們,因為我們心中自有堅定的主張。我們可以活出真正的自我,不僅內外如一、表裏一致,而且始終清楚自己正在做什麼,以及為什麼這麼做。

當然,從外表看來,這樣的人有時讓人覺得頑固、自大或狂妄,有些人也確實打着“擇善固執”的招牌特立獨行或標新立異。我想,這是“過猶不及”的結果,因此哲學家無不強調反省慎思及自我約束。希臘哲學初期最著名的兩句格言是:“認識你自己”與“凡事皆勿過度”。孔子則主張好學深思與忠恕之道,因此他一方面勇於堅持理想,“知其不可而為之”,另一方面則“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顯示了温良和樂的人格特質。

由此看來,思想的功用真是偉大。人可以憑藉思想突破有限的時間與空間,掌握自己內心的真我,亦即不受氣候、環境、人羣所拘束的自我。這個自我,既有清楚的信念,又有明確的方向,因此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一言一行都是非常真誠、非常踏實的。不僅如此,思想還能引領我們樹立風範,見賢思齊,使我們在面臨重大抉擇時想一想:若換了是孔子,是耶穌,是蘇格拉底,是佛陀,或是其他聖賢,處在我的情況時,又將如何決定行止?

如此念頭一轉,平平凡凡的人生就可能展現壯闊的波瀾,高潮迭起。

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值得珍惜,因為其中充滿了新的挑戰,等着你以新的精神去響應,從而開拓新的人生境界。

有人説:生活就是文化,生活就是教育。我們也可以説:生活就是哲學,不過還須加上一個小小的習慣,亦即思考。孟子肯定人的尊嚴,聲稱“人人有貴於己者,弗思耳矣”。只要養成思考的習慣,生活的質量自然會隨之提高,生命的內涵也將更為充實。

哲學的確是我們品味人生的開始。

哲學小故事 篇九

這是倫理學家的問題——你要覺得痛苦,那就怪著名的哲學家 Philippa Foot 提出了它。這個實驗有很多變體,但最早是出現在 Foot 1967 年發表的論文《問題和教條雙重影響》中。

假設你在一個鐵軌變道閘的控制桿前,遠處有一輛失控的火車衝來。鐵軌在你這裏一分為二,一邊有5個人,一邊有1個人。如果你什麼都不做,火車*死5個人,但如果你選擇變道,*死一個人,你怎麼選。

對於功利主義者來説,殺掉那一個人情有可原。而康德學派則認為人不能作為利益的代價,道德的判斷不是根據結果,而是動機,他們會提出你不能把那1個人作為另外5個人獲救的的代價。所以,你應該什麼都不做。

在這個思想實驗的另外一個版本里,沒有分叉路,而是多了一個圍觀的超級大胖子,這個喜歡看煎蛋的胖子的死可以完全擋住火車而救下這5個人,所以,你會不會把胖子推倒鐵軌上?

這個思想實驗揭示了道德判斷的複雜性,在殺一個人和看着一羣人死之間做抉擇——一個永遠膠着在我們的法律、行為、科學研究、政治和戰爭之中的道德問題。「正義」和「邪惡」永遠不是聽上去的那麼簡單。

哲學小故事 篇十

自從多年前成立,就駿業宏發、蒸蒸日上的公司,今年的贏餘竟大幅滑落。這決不能怪員工,因為大家為公司拼命的情況,絲毫不比往年差,甚至可以説,由於人人意識到經濟的不景氣,乾的比以前更賣力。

這也就愈發加重了董事長心頭的負擔,因為馬上要過年,照往例,年終獎金最少加發兩個月,多的時候,甚至再加倍。今年可慘了,算來算去,頂多只能給一個月的獎金。“讓多年來以被慣壞了的員工知道,士氣真不知要怎樣滑落!”

董事長憂心地對總經理説:“許多員工都以為最少加兩個月,恐怕飛機票、新傢俱都定好了,只等拿獎金就出去度假或付帳單呢!”

總經理也愁眉苦臉了:“好象給孩子糖吃,每次都抓一大把,現在突然改成兩顆,小孩一定會吵。”

“對了!”董事長突然觸動靈機:“你倒使我想起小時候到店裏買糖,總喜歡找同一個店員,因為別的店員都先抓一大把,拿去秤,再一顆一顆往回扣。那個比較可愛的店員,則每次都抓不足重量,然後一顆一顆往上加。説實在話最後那到的糖沒什麼差異。但我就是喜歡後者。”

沒過兩天,公司突然傳來小道消息--

“由於營業不佳,年底要裁員,尾牙的雞頭,只怕一桌一隻都不夠。”

頓時人心惶惶了。每個人都在猜,會不會是自己。最基層的員工想:“一定由下面殺起。”上面的主管則想:“我的薪水最高,只怕從我開刀!”

但是,跟着總經理就做了宣佈:“公司雖然艱苦,但大家同一條船,再怎麼危險,也不願犧牲共患難的同事,只是年終獎金,決不可能發了。”

聽説不裁員,人人都放下心頭上的一塊大石頭,那不致捲鋪蓋的竊喜,早壓過了沒有年終獎金的失落。

眼看除夕將至,人人都做了過個窮年的打算,彼此約好拜年不送禮,以共度時艱。突然,董事長召集各單位主管緊急會議。看主管們匆匆上樓,員工們面面相覷,心裏都有點兒七上八下:“難道又變了卦?”是變了卦!

沒幾分鐘,主管們紛紛衝進自己的單位,興奮地高喊着:“有了!有了!還是有年終獎金,整整一個月,馬上發下來,讓大家過個好年!”

整個公司大樓,爆發出一片歡呼,連坐在頂樓的董事長,都感覺到了地板的震動……

Tags: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