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你如何拍攝日全食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75W

教你如何拍攝日全食精品多篇

教你如何拍攝日全食 篇一

研究拍攝地點

利用NASAEclipse網頁提前研究日食/月食帶及當地時間。以日食為例,他們會把日食帶疊加在谷歌地圖上,所以你可以精確地知道最佳觀測地點在哪裏。

ThePhotographer’sEphemeris(TPE,攝影師的星曆錶)這個APP可以幫助攝影師確定太陽/月亮的高度,從而確定最佳拍攝時間。

Stellarium(虛擬天文館)是一個免費的天文館程序,在你拍攝延時攝影照片時,可以幫你確定焦距。這款軟件還能顯示出天空中的高度/方位角網格,從而確定天體的位置。上述兩個軟件都能確定太陽/月亮離地平線的高度,進而幫你決定該把地面哪些地貌或建築與日食/月食同框拍攝。

天氣是個大問題,所以我每天都看天氣預報,確定幾天後的出行計劃。你可以藉助多個平台的天氣預報,對日食/月食當天的天體做出更精確的預判。

利用這些信息,你還必須事先去踩點,觀察一下天體運動時與環境的變化關係。

在日出之後或日落之前,到日食/月食路徑的起點或終點附近踩點。我踩點的目的是尋找長焦鏡頭可以拍攝的“望遠鏡視野”。此外,天氣穩定、少風的地方最理想。如果要拍攝廣角視野,可以允許日食/月食之前一個小時從壞天氣中衝出去。但架設了望遠鏡就不能這麼做了。

配齊攝影裝備

帶上一個廣角鏡頭和一個遠攝鏡頭。為了拍攝好的特寫照片,我會使用起碼400mm的遠攝鏡頭(或者200mm鏡頭+2倍增距鏡),或者使用望遠鏡。我喜歡環境光,傾向於不使用閃光燈。

為了拍攝偏食階段,要配備合適的太陽光濾鏡,比如ThousandOaks玻璃濾鏡,或者巴德太陽光濾鏡。為了拍攝日食/月食,我會確保濾鏡不產生強烈的光斑。

發揮創意

兼顧風景或天際線,能讓日食/月食顯得更像人類視角,因為你會把日食/月食與熟悉的東西聯繫起來。

有很多人拍攝日食,只用遠攝鏡頭或望遠鏡拍攝全食階段的太陽和日冕。我認為,要想拍得更有意思,無論你身在何處,都可以把日食階段的太陽與周邊環境結合起來。光線條件較好的情況下,你可以使用廣角鏡頭來回走動,把其它物體連同太陽一起容入視野。

説到創意,該怎麼拍攝延時攝影呢?

用廣角鏡頭和定製濾鏡支架拍攝了太陽/月亮在天空中移動的延時攝影組圖。然後,用攝遠鏡頭又單獨拍攝了只有太陽的畫面。

在初虧階段,兩個鏡頭的前面都安裝有ThousandOaksOptical太陽濾鏡。食甚之前幾秒鐘,把兩個鏡頭前的濾鏡去掉,直接用鏡頭拍攝食甚階段。當生光階段開始時,月亮從太陽前面移開,我重新安上濾鏡,拍攝其餘階段。

在兩台相機上都安裝了定時遙控快門,在日食階段每隔一分鐘拍攝一張。拍攝日全食是在零下16℃的環境中,所以還需穿了好幾層衣服,每台相機也額外準備了幾塊電池。

沒有專業裝備?那就用手機吧!日全食階段,對焦是最難的,因為光線條件不好,可能無法自動對焦。有些APP可以控制相機對焦點,可以手動設置對焦點為無限遠。有些智能手機在夜間拍攝時可以曝光幾秒鐘,不過需要把手機安裝在三腳架或者穩定的平台上。為了這難得一遇的日全食,少玩兩分鐘手機又怎麼樣!

如果你能把相機的曝光補償降低1到1.5,有助於得到正確曝光。將ISO手動設置成200或400。食甚階段,整個天空都黑了下來,而日冕除外。智能手機的攝像頭會自動識別為夜晚,因而自動調整曝光,這樣太陽和日冕都會拍不出來。如果你設置得當,應該能拍出好照片。不過,這也只是建議。很難真正確定曝光補償需要設置多少,只有在日食現場調試才行。

教你如何拍攝日全食 篇二

天文攝影最簡單的方法是——用相機直接拍攝!對於太陽而言,許多照相機的長焦端都可以拍到較大的圖像,那麼在非全食階段,我們只需要將濾光片罩在相機鏡頭前就可以輕鬆拍攝。如果你使用墨水盆法或者望遠鏡投影法觀測日食,那麼直接把你看到的拍下來即可。

照片上的太陽從左往右表現出了這次日食的全過程。

這是通過可以多次曝光的相機實現的。

能實現多次曝光的照相機一般是膠片單反,也有一些中高端的數碼單反有此功能,在這裏以膠片單反為例。

多次曝光就是拍完一張照片後,先不過卷,還用同一張底片,進行再次曝光,這樣可以獲得一些特殊的拍攝效果。

具體到這張日食照片,攝影師首先選好拍攝地,然後提前在該地踩點,實地看在日食開始和結束時太陽的大體位置,確定如何取景。

由於太陽有東昇西落的週日視運動,而日全食和日環食全過程持續時間都比較長,因此日食開始和結束時太陽的位置會差異很大,取景時就要保證日食開始時太陽位於畫面左側,日食結束時太陽位於畫面右側,並且日食全程都能在畫面上,且儘量不要被建築物遮擋。

如何用相機拍攝日全食

等到日食當天,攝影師就按照踩點時確定的方式取景,在日食開始時,相機前方加上濾光片,拍攝第一張太陽像。

然後不過卷,過一段時間(比如10分鐘),在同一張底片上重複曝光再拍攝一張太陽像,如此持續。

由於使用了濾光鏡,而地面景物的亮度和太陽相比太暗了,因此根本拍不下來。

到了全食或者環食發生時,再摘掉濾光鏡,直接拍攝太陽,這時才能同時拍下地面景物。

接下來的復圓過程,再次使用濾光鏡,一張張拍,直到最後。

這樣,就最終在一張底片上拍下了日食全過程的一串像。

用普通數碼相機不能拍攝這樣的串像,但可以通過後期合成多張照片的方法實現。

日全食的拍攝內容:

由於直焦法是拍攝日食最常用的方法,因此以此法為例來具體談談在日食不同階段我們應該拍什麼及如何拍。

1、在全食前的偏食階段,由於持續時間很長,且和普通的偏食沒有什麼區別,因此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調焦。

一定要反覆、耐心的將焦距調到最好,以免到全食的時候留下遺憾。

調焦純粹就是一個經驗活兒,沒什麼捷徑可走。

太陽上有黑子還好,要是沒有黑子,就只能靠日輪邊緣了。

由於陽光太強,在回放時液晶屏可能看不清,因此應提前準備寬大且不透光的外套將自己的頭和相機都罩在下面,這樣才能比較舒服的查看圖像。

如何用相機拍攝日全食

偏食階段

2、在食既時,主要的拍攝目標是貝利珠。

貝利珠是因為月輪邊緣凹凸不平,凹下去的地方透過來耀眼的陽光形成的視覺現象。

拍攝貝利珠意味着全食階段拍攝的開始,因此要提前摘掉濾光片。

如果你有精確的預報時間和現場時間,那麼在食既前15秒到1分鐘摘掉濾光片是合適的,因為這時日面只剩下很小的一點點,短暫的直射不會對你的相機造成損害。

如果你沒有精確的時間,那麼在取景器裏通過濾光片看到太陽只剩下隱隱約約的一小點的時候就摘掉濾光片吧!

貝利珠的過程非常短暫,而且充滿變化,因此這時最好使用相機的普通連拍功能(高速連拍則大可不必,貝利珠變化還沒那麼快,而且此模式會很快將相機內存充滿)。

至於曝光參數的調整,由於從你摘掉濾光片到貝利珠發生的時間間隔只有不到一分鐘,這時再來調整相機參數可能會感到手忙腳亂,因此建議你先調好相機參數,再摘掉濾光片。

具體參數請參考圖16“日食攝影曝光參數表”裏針對日珥的參數。

附帶一提,拍攝貝利珠時,就已經可以同時拍下色球層和日珥了。

3、全食階段的主要拍攝目標有三個,一是日珥,二是日冕的內冕,三是日冕的外冕。

其中內冕亮如滿月,外冕則要暗上將近100倍,而日珥比內冕還要亮一些。

本節後面的“日食攝影曝光參數表”出了不同情況下針對這三種目標的曝光參數,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不過實際拍攝時並不需要嚴格遵照這個曝光表,曝光值增加一些或者減少一些都能獲得很好的效果,另外還要考慮天上的雲霧、太陽高度等對光強的`影響。

另外,由於外冕延伸的範圍可能大大超過一個太陽直徑,為了儘可能多的拍全日冕,應儘量保證太陽在畫面的正中央,並且及時調整相機的角度令日冕的長軸位於畫面的對角線上。

貝利珠、色球和日珥

內冕

外冕

地球照

全食時還有一個好玩項目就是拍攝月面的地球照。

全食時在月球的暗面看地球就好像一輪滿月,非常明亮,因此月球的暗面其實會被地球照亮,只不過由於其亮度比之日冕差得太多,我們用肉眼看不出來。

但是,如果我們比較大的延長曝光時間,就能拍到月球暗面的細節。

根據經驗,在f/8的器材下,ISO1600,1/3秒曝光可以拍到很充分的地球照,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靈活設置曝光參數。

4、生光和復圓過程的拍攝目標,類似食既和前半程偏食,這裏就不再贅述了。

特別提醒:

1、千萬不要用肉眼或任何光學設備(如望遠鏡等)直視太陽!

2、不能用相機直接拍攝(必須加有專用濾光鏡),以防損傷燒壞相機。

攝影提示:

日食觀測項目日食觀測的內容非常豐富,僅就一般愛好者力所能及的內容列舉一些在下面。

1、日偏食時測定月球邊緣和太陽兩次接觸的時間(即初虧和復圓)。

2、月球邊緣的觀測。

在月球橫過日面時,由於月面的山峯,其邊緣並不是完整的,而是有些很微小的、不規則的突出或凹陷現象。

觀測時,可特別留意月球的邊緣,並可用繪圖法記錄下來。

3、日全食時測定月球邊緣和太陽邊緣的四次接觸(即初虧、食既、生光和復圓)的時間。

食既的時刻以倍利珠消失的時間為準,而生光則以倍利珠重現的瞬間為準。

4、日冕的觀測。

日冕是太陽的外層大氣,温度高達幾百萬攝氏度,而密度比人類製造的真空還要空,可以説是能看得見的真空,日冕只有日全食時才觀測得到。

每次日全食時所見的日冕形狀、大小及結構都不同。

在太陽黑子活動活躍期,日冕呈圓盤形;黑子活動衰期,日冕的形狀則不大規則,且沿太陽赤道區可見射光,在兩極附近地區呈扇形的結構物。

觀測時,可利用繪圖法記錄下來。

5、氣象變化觀測。

日全食時,陽光突然消失,氣温迅速下降,氣壓和風向都有所變化。

可用儀器記錄這些變化。

6、日全食時,可以利用這珍貴的幾十秒,進行彗星、內行星(金星和水星)的搜索。

用相機對日全食的全過程拍攝,每隔一段時間拍攝一張,記錄日全食的全過程;還要對倍利珠、日珥、日冕的進行特寫。

能拍攝到一次日全食照片,將是一個難忘的永久回憶,請記住,未來兩年的日全食可能是幾百年來的少有的幾次,也可能是你一生中能看到的唯一的兩個,可能沒有第三次了。

教你如何拍攝日全食 篇三

一、拍攝設備的要求

拍攝日食、日環食的題材,首先面對的是太陽這種高光體,需要做好減光工作;其次是日食整個過程雖長,但日環食的時間卻非常短,需要拍攝者快速完成拍攝;最後是太陽距離地球較近,想要拍攝出完美的日環食特寫,鏡頭要求就非常重要。

1、減光濾鏡:使用一款名為“巴德膜”的濾鏡,或者鍍鉻玻璃、高倍減光鏡等。

2、機身要求:日環食短暫,我們需要兼顧連拍速度、像素和畫質等,所以全畫幅相機是起步,比如5d4、EOSR、D850、a7r3等等相機都非常不錯。

3、鏡頭:日食過程有多種拍攝效果,想要拍攝地面風景和日食合影、日食全過程、堆疊的日食串等效果,一支廣角大光圈鏡頭會非常合適,比如16-35mmF2.8;想要拍攝日食、日環食的特寫照片,我們就需要用到焦段超過300mm的長焦鏡頭,比如100-400mmf/4.5-5.6,如果沒有鏡頭咋辦?可以考慮租借,今天生意可能火爆,趁早入手吧。

二、相機參數的控制

相機方面的參數控制,主要在曝光控制、對焦兩個方面。

1、曝光控制

曝光參數可以在拍攝之前先用光圈優先拍攝一張照片,再從中記下曝光參數,比如快門速度1/1000秒、光圈F4、感光度ISO100。

然後將拍攝模式調整到手動曝光模式M檔,打開相機的屏幕取景,查看照片的曝光是過曝還是欠曝:

①過曝的話,將光圈縮小、或將快門速度調高;

②欠曝的話,將光圈開大、或調慢快門速度,一般不會欠曝。

2、對焦

對於太陽這種高光體,相機的自動對焦很可能失效,或出現“拉風箱”的問題,建議選擇手動對焦MF,操作方法如下:

①預先調整對焦環,對焦到無限遠處,鏡頭上一般有“∞”符號,讓標線對着這個符號就行;

②在選好機位準備拍攝前,藉助實時取景拍攝,將拍攝畫面放大10倍(X10),手動微調對焦環,完成精準對焦操作;

③只想拍攝食甚(日環食)特寫照片的小夥伴,需要在食甚到來前多次調整對焦環,以確保日環食拍攝的成功。

三、拍攝哪種效果的日食

日食過程有多種拍攝效果,想要拍攝地面風景和日食合影、日食全過程、堆疊的日食串等效果,這種拍攝效果對於鏡頭的要求就相對低一些,200mm焦段內的鏡頭都能夠拍攝,這種鏡頭對於拍攝者而言基本都有配備,大多數人有拍攝的可能。我們只需要保證太陽不過曝即可。

當然,想要拍攝日食串的小夥伴,還需要準備好三腳架 固定相機、快門線調整拍攝間隔,拍攝多張照片前,可以先拍攝幾張地面景物的正常曝光的照片,後面拍攝日食照片可以降低曝光,不用太過於顧慮地面的曝光情況,最後通過軟件堆疊合成即可。

想要拍攝日食、日環食的特寫照片,我們就需要用到焦段超過300mm的長焦鏡頭,比如100-400mmf/4.5-5.6,如果沒有這些超長焦鏡頭,可以考慮選擇租借鏡頭,或者選擇增倍鏡來增加拍攝的可能。

四、拍攝注意事項

拍攝過程中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我們在拍攝的時候需要特別注意。

①拍攝的時候,不要未用減光濾鏡就對着太陽直接拍攝,特別是使用長焦鏡頭的小夥伴,會非常傷害相機。

②拍攝前需要了解太陽的運行軌跡,拍攝點預先踩點了解。

③等待拍攝過程中,記得保護相機,給相機撐傘遮擋,以免過熱。

④拍攝整個過程的日食串,耗時久,記得帶備用電池。

⑤今年的日食過程較久,各位小夥伴記得防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