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杜甫的《野望》閲讀答案附翻譯賞析【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8.19K

杜甫的《野望》閲讀答案附翻譯賞析【多篇】

注 篇一

①首聯由遠及近描寫所“望”之景;②中間兩聯因景生情,抒寫“望”之感慨;③尾聯點明“望”之方式和地點,以及由“望”引發的憂慮。

評分建議:答對一點,得1分;答對兩點,得2分;答對三點,得4分。

⑶這首詩情感豐富,請作具體分析。(4分)

參考答案: 篇二

1、BD(選B給3分,選D給2分。B項,無批判和報國無門之意,應該是“功業未就”;D項,頷聯是敍事和抒情。)

2、①憂國之情:“海內風塵”指安史之亂的連年戰火,表現了詩人對國家局勢的擔憂。②對諸弟的思念:戰亂頻仍,諸弟分離,長期阻隔,詩人對親人的'無限思念之苦躍然紙上。③漂泊之悲:詩人流落天涯,一身飄零,“一身遙”藴含無限人世之悲,流離之苦。(共6分,答出一點給2分)

野望原文譯文及註釋 篇三

原文:

早春野望

唐代: 王勃

江曠春潮白,山長曉岫青。

他鄉臨睨極,花柳映邊亭。

譯文:

江曠春潮白,山長曉岫青。

江面上空曠無比,春潮泛起白色波濤,一波高過一波。山峯挺拔峭立,晨光中,山上一片青綠。

他鄉臨睨極,花柳映邊亭。

我獨自一人在異地他鄉極目遠望,看見江邊紅花綠樹掩映着亭子,好一派美好春光。

註釋:

江曠春潮白,山長曉岫(xiù)青。

曠:空闊。潮:定時漲落的波濤,早晨的叫潮,晚上的叫汐。岫:山峯。晉陶淵明《歸去來辭》有“雲無心而出岫”之句。

他鄉臨睨(nì)極,花柳映邊亭。

邊亭:報警的烽火台,晉張景陽《雜詩十首》有 “長鎊鳴鞘中,烽火列邊亭”。

賞析

此詩描寫了初春的山景水色,表現遊子淡淡的思鄉之情。一句寫水,初春氣暖,冰融水流,河牀空曠寬闊了,是橫寫。二句寫山,青山蒼翠,一片碧綠,是縱寫。前兩句詩描寫“江曠”、“山長”之景,雄渾闊大,氣象萬千,為詩歌的展開提供了廣闊的背景。後兩句詩突出“他鄉”二字,在天長地闊的春光中,詩人獨自一人在異地他鄉面對,此情此景類似杜甫“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旅夜書懷》)。三、四句進一步寫遠望,特意點出“他鄉”,後邊才有了驛道“長亭”以及柳和花。春天往往是家人思念外出之人的時節,也是遊子思鄉的最甚時節,何況又在早晨。詩寫得含蓄美妙,情景交融。此詩與杜甫的另外一首詩相似:“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絕句》)杜甫漂泊他鄉,望着眼前迷人的春景,思鄉之情越發強烈,不禁發出春將歸去,而人無歸期的感歎。同樣的感慨也出現在王勃的詩中,不同的是王勃比較含蓄,他只是客觀地、不動聲色地描寫春潮、青岫、花樹、邊亭,但身在他鄉的羈客面對此景時的慨歎,表現十分明顯。因此杜甫的感歎也是王勃詩中的潛台詞。

這首小詩沒有細緻的動態描寫,詩人只是縱目遠望,以描寫遠景的方式描寫春光。詩渾厚開闊的氣勢,充滿着淡淡的鄉愁。此詩作者表現手法高明,詩人野望,首先看見江湖,青岫,但這不是野望的最終目的,因而詩人就登高極目瞭望,望見的只有“花樹映邊亭”。詩人並沒有直接提到思鄉,只是描寫了一望再望,可是思鄉已從一望再望的字裏行間裏反映出來了。

野望 篇四

⑴西山:在成都西,主峯雪嶺終年積雪。三城:指鬆(今四川松潘縣)、維(故城在今四川理縣西)、保(故城在理縣新保關西北)三州。戍:防守。三城為蜀邊要鎮,吐蕃時相侵犯,故駐軍守之。城:一作“奇”,一作“年”。

⑵南浦:南郊外水邊地。清江:指錦江。萬里橋:在成都城南。蜀漢費禕訪問吳國,臨行時曾對諸葛亮説:“萬里之行,始於此橋。”這兩句寫望。

⑶遲暮:這時杜甫年五十。供多病:交給多病之身了。

⑷日:一作“自”。

人事:世事。

①這首詩作於上元二年(761)成都草堂。②三城戍:當時因受吐蕃侵擾,曾在鬆、維、堡三城設戍。

⑴“海內風塵諸弟隔”一句中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請作簡要説明。(2分)

野望原文譯文及註釋 篇五

原文:

寒食野望吟

唐代:白居易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別離一作:離別)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譯文: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烏鵲啼叫發出聒噪的聲音,在昏暗的高大樹木下,是哪家在清明寒食的節日裏哭泣?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風吹動空曠野外中的紙錢,紙錢飛舞,陳舊的墳墓重重疊疊,上面已經長滿了綠草。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別離一作:離別)

棠梨花掩映着白楊樹,這都是生死離別的地方啊。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亡者在昏晦的黃泉中聽不到我們的哭聲,來祭奠的人在傍晚蕭蕭的雨聲裏回去了。

註釋: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喬木:高大的樹木。寒食:節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兩日。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lěi)壘春草綠。

壘壘:眾多的,重重疊疊的。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別離一作:離別)

盡是:都是。盡,皆也。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冥冥:昏晦的樣子。重泉:黃泉,九泉,是人死後的歸處。蕭蕭:象聲詞,指雨聲。

賞析:

清明掃墓之風在唐代十分盛行,人們會在寒食節到清明節這幾天,祭掃墳塋,慎終追遠。其實清明節與寒食節原本是兩個不同的節日,掃墓原是寒食節的內容,因為兩節相連,漸漸的掃墓改在清明節進行。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下達詔令:將掃墓祭祀活動編入“五禮”,使得清明掃墓活動更加深入人心。

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詩就描寫了寒食掃墓的情形。詩人筆下的清明,曠野蒼茫,古墓累累,悽風勁吹,紙錢紛飛,説盡了生死離別。黃土之上,人在哭泣,九泉之下的親人卻寂靜無聲。道盡生離死別的苦痛。

野望原文譯文及註釋 篇六

原文: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

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

惟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聖朝。

跨馬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

註釋:

1西山:在成都西,因終年積雪,一名雪嶺、雪山,即今四川西北部之岷山。三城:指鬆州(今四川松潘)、維州(今四川理縣西)、保州(今理縣新保關西北),因吐蕃時相侵犯,故駐軍戍守。

2清江:指錦江。萬里橋:在今成都市南,架錦江上,相傳諸葛亮送費禕赴吳,雲“萬里之行,始於此橋”而得名。

3風塵:指戰亂。諸弟:杜甫有四弟:穎、觀、豐、佔。時只佔隨身邊。

4遲暮:指年老,杜甫時年五十。多病:杜甫曾患肺病、瘧疾、頭風等症,故云。“供”字沉痛,黃生曰:“‘供’字工甚。遲暮之身尚思效力朝廷,豈意第供多病之用!此自悲自恨之詞。”(《杜詩説》卷九)

5涓:細流。埃:微塵。聖朝:稱頌當朝。句意謂自己對國家沒有微末貢獻。

6極目:縱目遠望。

7人事:世事。時西山三城列戍,百姓疲於調役,朝廷不恤,故有人事蕭條之歎。

賞析:

題為“野望”,但重點不在野望之景,而在野望所感,思弟哀己,憂國傷民,杜甫真是無時無地不在憂國憂民也。仇兆鰲曰:“此因野望而寄慨也。上四,野望感懷,思家之念。下四,野望撫時,憂國之情。”(《杜詩詳註》卷十)此詩起用對偶,對仗亦工,但前人亦指出前四句第五字皆數目相犯。學者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