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新聞採訪稿【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21W

新聞採訪稿【精品多篇】

新聞採訪 篇一

新聞採訪

新聞採訪學

1新聞採訪:新聞記者為了新聞報道而進行的採集分析新聞事實性材料的職業性活動,是全部新聞工作的基礎和前提。

特點:①求實性;②時效性;③獨立性;④突變性;⑤艱險性;⑥廣泛性;⑦連續性;⑧公開性。

難點:①採訪要快、同時要準;②採訪要快,同時要深;③材料的挖掘要生動,同時要真實。 新聞採訪中的三大矛盾(對應於採訪的三大難點):時效性與真實性的矛盾;時效性與深刻性的矛盾;真實性與生動性的矛盾。

2新聞記者

記者職業是隨着近代報紙的產生分離出來的。泛指新聞工作者,即新聞行業中的所有從業人員。狹義的指專門從事採寫新聞報道的專業人員。

記者職業的性質:①記者是黨、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②記者是真理的捍衞者;③記者是信息、知識的傳播者。

3記者的類型

①專業記者:指專門採訪或側重報道某一條戰線或某一個領域的記者(如政治記者、經濟記者、文教記者、法制記者、體育記者、軍事記者等)。專業記者是社會分工細化的產物,他們熟悉某個領域的情況,便於結交朋友,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

②常駐記者:又稱地方記者,以新聞機構所在地為採訪範圍的,稱為本埠記者。地方記者稱為外埠記者。常駐記者有利於瞭解所在地方的情況,便於報道。

③機動記者:不常駐在一個地方,沒有固定採訪範圍,隨時準備接受編輯部調遣,完成重大突發事件採訪的記者。

④特派記者:指因特別的採訪任務受編輯部派遣的記者。

⑤特約記者:指應編輯部的約請,完成一定採寫任務的編外人員。 ⑥駐外記者:受編輯部派遣常駐國外採訪的記者。

4記者的工作任務

①採寫新聞;②反映情況;③羣眾(通聯)工作(包括聯繫組織通訊員、處理讀者來信來訪、徵求羣眾意見、組織開展社會活動等)。

5記者的採訪路線:認識路線+工作路線

①記者的認識路線: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②記者的工作路線:依靠黨委,堅持真理,深入實際,深入羣眾。

6記者的採訪作風:①實事求是的嚴謹作風;②雷厲風行的敏捷作風;③不畏艱險的戰鬥作風;④深入實際的羣眾作風。

7記者工作的基本要求

(一)嚴格堅持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原則 必然性:新聞的本源是客觀事實,事實是第一性的,新聞是第二性的,新聞是對事實的反映,

新聞採訪

沒有事實就沒新聞。

具體要求:①明顯的事實材料(新聞的六要素)一定要真實;②非明顯的事實材料也一定要真實(包括人物的心理活動描寫、細節描寫、思想認識的描寫、對事實的評價、解釋和説明);③記者要注意把被採訪的事物放在全局中加以觀察,不要因為個別事例的真實而以偏概全,要善於透過事物的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質;④背景材料一定要真實。

新聞失實的原因及表現:①個別記者的動機不純,出於私心,或追求“轟動效應”,虛構、捏造事實;②過於強調新聞的宣傳性,強扭角度;言過其實,誇大拔高;③個別記者的工作作風有問題,不肯花費精力深入實際調查研究,而是捕風捉影,粗枝大葉。對於一些事實數據不加以核實;④某些記者由於採訪經驗不足,輕信別人的介紹,上當受騙;或是由於自身知識缺乏,違背常識,鬧出笑話。

(二)廣泛、深入的挖掘新聞事實材料

新聞事實材料的要求:①典型的、能反映事物本質的材料;②具體的、能反映人物個性特徵的材料;③生動的現場情景和感人的細節材料;④能表達記者的立場、觀點、傾向的材料;⑤富有生活情趣,羣眾喜聞樂見的材料。

(三)速戰速決,力求新聞報道的時效

8記者的修養:指記者的理論、知識、藝術、思想方面的綜合水平。 ①政治理論方面的修養:a 社會發展規律的理論,包括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b黨的基本路線、方針和政策;c 相關行業的理論知識和具體的政策法規。 ②知識方面的修養:要求記者是“複合型”人才,“T”型人才。

③新聞業務方面的修養:a 要有敬業精神;b 要有單兵作戰的能力;c 要有寫作的能力。

9記者的職業道德:指記者的行為準則和行為規範的總和。

新聞職業道德失範的集中表現:①有償新聞;②收受禮金;③貪圖享樂;④報道失真;⑥導向錯誤。

記者職業道德的內容: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②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③遵守憲法、法律和紀律;④維護新聞的真實性;⑤保持清正廉潔的作風;⑥發揚團隊協作精神。 輿論導向:五個有利於„„

媒介誤導表現:①盲目追逐“熱點”;②大量刊播暴力新聞、犯罪新聞;③缺乏對社會生活主流的關注和把握;④背離辦報宗旨,迎合部分讀者的低級趣味,盲目跟風、“炒作”;⑤業務不精,知識貧乏,新聞宣傳政策把握不準,導致錯誤信息的傳播,甚至直接影響到實際工作的開展。 新聞採訪過程:記者在一定報道思想的指導下,通過各種渠道獲得新聞線索,有所準備的深入實際,深入羣眾,運用各種各樣的採訪方式和方法,廣泛深入地蒐集和挖掘新聞事實材料,並提煉新聞報道主題,考慮採寫的安排。 新聞採訪的環節:指新聞採訪活動中要經過的若干道工序。

①明確報道思想:報道思想是指新聞單位制定和執行的指導新聞報道的方針和具體實施辦法。從新聞採訪上來説,報道思想為記者指明瞭本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宣傳報道的目的、內容、範圍、重點、步驟和要求,指明工作中要注意的帶有普遍性、傾向性的問題以及報道中要掌握和注意的具體問題。 ②確定新聞線索:(第五章)

③做好採訪準備:經常性準備與臨時性準備。(第六章)

新聞採訪

④開展采訪活動:這是採訪環節中的核心環節。 ⑤考慮採寫安排:採訪中對寫作的考慮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根據不同新聞體裁的特點和要求來展開相應的採訪活動;在採訪中思考、提煉新聞主題並圍繞主題進行深入採訪和補充採訪。

12新聞採訪和新聞寫作的關係:①從新聞報道的全過程來看,採訪先於寫作,採訪時寫作的前提和基礎;②寫作是採訪的結果和歸宿,是採訪的完成和目的。③雖然二者在工作順序上有大體的先後之分,但在具體的工作中兩者是無法截然分開的,往往是相互滲透、統一的過程。

新聞採訪的方式方法: 13個別採訪

概念:記者選準某個具體的採訪對象進行相互交談從而獲得新聞素材的採訪。

優點:①採訪方式十分靈活方便,只要被採訪對象合作,隨時隨地可以進行採訪,時間上也可長可短,比較自由。②一次採訪不成功,還可以進行重複採訪或者補充採訪,在時間緊急的情況下,找不到某知情人,還可以設法採訪另一知情人。③記者可以根據採訪的需要和可能,與被採訪者建立經常的聯繫,隨時隨地觀察,瞭解被採訪對象,掌握比較生動、具體的材料。④個別採訪在沒有第三者參加的情況下傾談,能敞得開,談得細。記者如能獲得對方信任,談話就能夠比較深入。

難點:要能抓住關鍵和要害的問題。

要求:在採訪之前作大量的、細緻的準備工作。 現場觀察 概念:記者親臨新聞事件發生的現場,通過過觀察獲得新聞素材的採訪,主要依靠眼睛觀察。 優點:①有利於獲得第一手材料,增強新聞的權威性和可信度。第一手材料指直接來自原始來源,不經過中間環節得來的材料。②有利於增強記者的現場感受,獲得切身體會,是新聞報道具有真情實感。③有利於採寫“視覺新聞”,克服新聞“假大空”的弊病。④有利於鑑別新聞事實的真偽,確保新聞報道的真實性。⑤有利於縮短採訪的認識過程,利於記者用通俗、形象的語言報道深奧、抽象的專業領域的複雜知識。⑥用眼睛進行觀察,是記者不可剝奪的“採訪武器”。

15召開座談會

概念:指記者通過座談的形式,同時向多個人瞭解情況,蒐集和核實新聞材料的一種採訪方式。

優點:①可以在有限的時間裏多聽取多方面的意見,蒐集到來自各方面的資料。②可以同時聽取正反兩個方面的不同意見,有利於記者比較準確的分析事實材料。③座談會把不同的人召集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互相啟發,共同回憶,有利於把事實真相弄清楚。 召開座談會的注意事項:①根據採訪任務的需要確定參加會議的人選和人數。②會前要做好準備,擬好座談的提綱。③要善於啟發引導,牢牢抓住會議的“韁繩”。④記者要有虛心求教的態度,不能自以為是,發號施令。⑤把召開座談會和進行個別採訪結合起來。 16蹲點調查

概念:指記者選擇某一地點,針對某個重大題材而進行的較長時間的定點採訪。 優點:①能掌握大量生動的第一手材料。②是記者深入基層、深入生活、培養社會活動能力,改進採訪作風的有效方法。

新聞採訪

17交叉採訪

概念:指記者在一段時間裏同時對兩個以上的新聞線索進行採訪的活動方式。 優點:有利於記者充分、合理的利用安排時間,四面出擊,多處新聞、快出新聞的有效辦法。適應於大型運動會和重要會議的採訪。

18立體採訪

概念:也稱全方位採訪,指記者圍繞某個事物展開多角度、多側面的採訪。

優點:突破了一點一線的平面採訪模式,對事物進行上下左右古今前後的多方面的挖掘,從而可以獲得一定深度和廣度的材料,從中互相參照印證,尋根究底,能比較全面、深刻、準確的反映某一複雜的社會現象,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和看法。適應於重大題材的採訪。 立體採訪方法的綜合運用:①上下結合;②點面結合;③今昔結合;④橫向採訪;⑤縱橫結合;⑥多面發掘。 隱性採訪

概念:是相對於顯性採訪而言的。顯性採訪就是公開採訪,指記者找到被採訪對象後,出示證件或名片,公開記者身份,説明採訪意圖,謀求對方支持與合作。隱性採訪指由於特殊原因而不公開記者身份,不表明採訪的目的採訪活動。

優點:真實可信,不會由於記者的採訪改變客觀事物本來的面目。

缺點:靠記者本人的獨立活動,得不到採訪對象的支持和協作,有時受記者視野所限,可能把某些事實弄錯。

隱性採訪的適用範圍:①對先進單位和先進人物進行檢驗性採訪。②對那些不善於、不願意與記者打交道或不願意談自己情況的人,運用隱性採訪方式,可以消除對方的緊張心理,獲得所需材料。③揭露性或者批評性的報道,為了防止對方弄虛作假,把事情或問題搞個水落石出,必要時也可使用隱性採訪。④記者深入敵軍,敵對分子或者不法分子之中,為第方採訪對象對記者造成危害,只能採用隱性採訪。⑤為了全面透徹的瞭解某種社會現象,某種社會弊病,記者混入其中成為暫時一員,親自體驗,獲得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和生動的感受。 進行隱性採訪須注意的幾個問題:①隱性採訪往往用於批評性、揭露性的報道的採訪,甚至要深入到不法分子或敵對分子之中,帶有一定的風險性。因此,要爭取有關部門和羣眾的支持與協助。②對一些有爭議的敏感問題或事件進行暗訪時,如果條件許可,記者可以進行筆記或用隱蔽的微型錄音機進行記錄,以防日後可能發生的新聞訴訟。③隱性採訪不暴露身份,沒有熱情接待,沒有前呼後擁,全靠記者採取單兵作戰的戰術,單槍匹馬的進行採訪,因此記者要有吃苦的精神。④最好把隱性採訪和顯性採訪結合起來,爭取採訪對象的支持。 突擊採訪

概念:指對那些沒有預兆,突發的重大事件的採訪。

要求:①對突發事件的採訪要求記者聞風而動,雷厲風行,有快速作戰的能力。②記者進入現場後要保持頭腦冷靜,不要心慌意亂,在現場面前手足無措。③採訪突發事件,記者要注意根據事件的性質,判斷是作公開報道還是做內參反映,如不能公開,就要遵守規定,以免引起不良後果。④記者對事件的發展過程要進行追蹤報道,給讀者完整印象。 21 集體採訪

概念:指一家新聞單位兩名以上記者或兩家以上新聞單位的多名記者對某人、某事、某單位的共同採訪。 類型:

新聞採訪

①合成採訪,指一家新聞單位派出多名記者組成記者團,圍繞某個問題或事件分頭採訪。 ②聯合採訪:指多家新聞單位聯合組成一個記者組,圍繞某個重大問題或事件分頭進行採訪。 ③新聞發佈會:又稱記者招待會,指新聞發佈者在同一場合,統一時間裏接受多家新聞單位的記者採訪的方式。

參加記者招待會要注意的問題:參加之前應儘量作好充分準備;要勇於搶機會,善於提出關鍵性的、重要的問題。 ④全景採訪:指一家新聞單位分佈在不同地方的多為記者對同一事件的各種活動和反應同時進行採訪。

⑤現場會採訪:指不同新聞單位的記者同時來到某一現場,對某個事件進行採訪。 電話採訪

概念:指通過記者打電話的方式,找到被採訪的對象,瞭解所需要的新聞材料的採訪方式。 適用範圍:①收集資料,核對事實,徵詢意見,補充情況等,作為採訪活動的輔助手段。②一般簡單事情的採訪。③記者和採訪對象空間距離太遠,由於採訪時限性的要求,只能用電話跟對方交談。④在某些特殊場合下,記者一時無法擠進現場,用電話可以強行突破時空限制,迅速接近難採訪到的人。

注意事項:①事先要做好充分準備;②要注意傾聽,不但要記下對方最生動、最具表現力的話語,而且要善於聽出對方談話中的“弦外之音”,體會對方的情感。③注意電話採訪的口氣和語調,保持謙虛平和的態度。

26新聞採訪確定的因素:新聞線索、新聞敏感、新聞價值 27新聞線索

概念:新聞線索是指已經發生、正在發生或即將發生的新聞事實的一種信號或簡要信息,它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大多是零碎的、不完整的,需要記者去作進一步的證實和了解。 特點:①新聞線索以某種客觀事實為基礎。②新聞線索的表現往往是簡單的、零碎的、不完整的。③新聞線索具有突現性,稍縱即逝,沒有高度的新聞警覺,便把握不住。④新聞線索可信度小,變動性大。⑤新聞線索不是新聞事實本身,二者不能簡單等同。

作用:①新聞線索能觸發記者的新聞敏感。②新聞線索向記者指示新聞的存在。③線索的獲得是新聞採訪的一個重要關口。

來源:①從上級機關和領導那裏得到新聞線索。②從編輯部那裏得到新聞線索。③從通訊員和廣大人民羣眾中獲得新聞線索。④從會議中獲取新聞線索。⑤從各種書面材料中發現新聞線索。⑥從報刊、廣播、電視等新聞媒介的報道中發現新聞線索。(需要往更加深度挖掘和廣度挖掘)。⑦記者有意識的對某些情況進行積累,順藤摸瓜的發現新聞線索。⑧記者在耳聞目睹、觀察思考中獲得新聞線索。

28新聞敏感

概念:新聞敏感在西方又稱為“新聞嗅覺”、“新聞眼”、“新聞鼻”,使記者發現和判斷客觀事實是否具有新聞價值的能力,是記者政治水平和業務水平的集中體現。

作用:①幫助記者找到新聞線索,使記者每天有寫不完的題材。②幫助記者衡量事實的新聞價值,從而決定是否投入採訪與報道。③幫助記者獨立思考,對各種複雜的現象進行正確的分析判斷,從中發現重大新聞。④幫助記者預知新聞的發生,有所準備的抓到重要新聞。

內容:①迅速判斷某個新聞事實的政治意義。②判斷一個新聞事實在諸多事實中,那個重要,那個次要,從而把最主要的事實突出表現出來。③判斷某個實施能夠引起讀者的普遍關注和共同興趣。④從平凡的事實中導出重大新聞的能力。⑤善於透過紛繁複雜的現象,對事物的

新聞採訪

發展進程作出科學的預見,增加新聞報道的計劃性。

新聞敏感培養的途徑:①認真學習政治理論,熟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②重視實踐經驗的積累,注意擴大自己的知識面。③掌握全局情況,關心羣眾生活。

29新聞價值

事實本身所包含的,能夠引起人們共同興趣的特殊素質。它是新聞在社會上的傳播價值,同時也是新聞工作者取捨和衡量新聞的標準。

構成要素:①重要性,對社會有重要影響並和受眾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②顯著性,新聞事實所包含的的人和事知名度或顯要度高;③及時性(新鮮性);④接近性,包括地理位置上的接近和心理位置上的接近;⑤趣味性,反常、衝突、競爭、對比、人情味、幽默性、情節性等。

30新聞準備:一是日常準備,屬於戰略性的準備;一是臨時準備,屬於戰術性的準備。 31採訪準備的意義:①縮短雙方距離;②避免工作盲目;③有利於採訪的深入;④提高採訪能力。

32採訪的日常準備 概念:又稱採訪的平時準備,是指記者在日常生活中根據新聞採訪工作的需要而進行的長期的、經常性的準備工作。

內容:①明確報道思想。②掌握全局情況。③汲取百科知識。④積累各種資料。⑤訓練業務能力。

33採訪的臨時準備

概念:指記者在明確新聞線索之後,與採訪對象正式接觸之前,在材料上和採訪的安排的部署上所作的一系列準備性工作。 內容:

a 研究採訪對象。 b 蒐集相關材料。

c 制定採訪計劃:①選定採訪對象,②選擇採訪角度,③考慮採訪的方式方法。④確定報道的範圍、重點、步驟、週期、初步考慮報道的體裁、字數、截稿時間。⑤作好疏通採訪渠道的準備。

d 設計採訪提綱。要求:①要根據已經掌握的材料來準備問題;②要根據採訪任務和寫作體裁來設計提綱;③要按照時間順序和邏輯聯繫設計提綱。 e 作好物質準備(紙、筆、墨水、錄音設備等)。

採訪的基本手段

34創造談話採訪的有利條件

①選好訪問時機。採訪對象情緒較好,能騰出時間來接受採訪的時候。 ②選準訪問環境。 作用:a 有利於談話採訪順流直下,少受干擾。b 有利於採訪對象觸景生情,談出有關情況。 c 有利於採訪深入,增強記者對事物的理解和感受。d 有利於表現新聞人物,烘托新聞主題。 ③重視首因效應:首因效應指第一次交往過程中形成的印象對雙方以後交往關係的影響。記者的時間觀念、儀表風度往往是影響首因效應的重要方面。

新聞採訪

④尋找共同話題。

⑤擺正雙方關係(平等的、互相合作的關係)。

35提問的要求和方式方法

提問的作用:導向主題和挖掘材料。

提問的要求:a 提問要具體。b 提問要簡潔。c 提問要自然。d 提問要抓住要害。e 提問要想着讀者。f 提問要由易到難。 提問的方式:

a 開放式的提問:指所提問題比較籠統,被採訪者的回答範圍廣泛、發揮餘地較大的提問方式。這種提問方式比較省力,幾乎是對任何陌生的採訪對象都可以提這樣的問題,而且問題題完後,記者有一定的喘息時間。但這種提問不利於挖掘關鍵材料,因而主要用於訪問的開頭,以便形成融洽自如的採訪氣氛,在採訪過程中也可作為一種過渡和調節的手段。

b 閉合式提問:指所提問題比較具體,被採訪者的回答範圍狹小,指向性強的提問方式。這種提問方式比較尖鋭,鋒芒畢露,容易從對方的回答中得到實質性的材料。一般來説,被訪問者回答這種問題也十分簡單明瞭。這種提問形式的氣氛往往嚴肅、緊張,但深入採訪往往是要靠閉合性提問完成的。記者提這類問題較吃力,必須事先掌握大量的材料。 c 一次採訪過程中,兩種提問方式往往是交替使用。 常見的提問方法:a 開門見山-正問法;b 明知故問-反問法; c 旁敲側擊-側問法;d 設身處地-設問法;e 窮追猛打-追問法;f 循循善誘-誘問法

36談話採訪記錄

採訪記錄的方式:a 心記 b 筆記 c 錄音機記錄

採訪記錄的內容:a 關鍵性的材料 b 有特色的現場材料 c 容易忘記的材料 d 訪問對象個性化的語言 e 採訪對象的思想和記者的自身感受 f 有疑問的材料

記錄的注意事項:a 要注意傾聽。b 筆記的行與行之間要留多一些空白,不宜密密匝匝。 c 儘快追擊和整理記錄。d 定期對採訪記錄進行分類整理。

37採訪的心理調節

記者採訪時心理素質的要求:a 自信大方的沉穩風度;b 堅韌不拔的頑強意志;c 沉着冷靜的處變能力;d 活潑開朗的樂羣性格;e 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記者採訪時的不良心理:a 自卑心理 b 急躁心理 c 惰性心理 d 冷漠心理 e 盲目心理 採訪過程中採訪對象的心理:a 積極配合 b 無所適從 c 消極應對 d 抵禦抗拒 調節採訪心理的工作:a 營造輕鬆的採訪氛圍 b 穿插適度的身體語言 c 有的放矢的排除障礙。

38觀察採訪:記者在採訪過程中,主要通過眼睛的觀察來獲取新聞素材的採訪方式。 作用:

①有利於獲得第一手材料,增強新聞的權威性和可信度(第一手材料指直接來自原始來源,不經過中間環節得來的材料)。

②有利於增強記者的現場感受,獲得切身體會,是新聞報道具有真情實感。 ③有利於採寫“視覺新聞”,克服新聞“假大空”的弊病。 ④有利於鑑別新聞事實的真偽,確保新聞報道的真實性。

⑤有利於縮短採訪的認識過程,利於記者用通俗、形象的語言報道深奧、抽象的專業領域的複雜知識。

新聞採訪

⑥用眼睛進行觀察,是記者不可剝奪的“採訪武器”。

39觀察的方式:a 旁觀式觀察:記者進入現場,亮明身份,以比較超然的觀察者的角度對採訪事物進行直接審視的觀察方式。 b 隱蔽式觀察:指記者不公開身份深入現場進行觀察或混入被觀察的羣體中,從而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的採訪方式。指記者全身心投入採訪的現場中,與採訪對象一起工作,一起生活,體驗現場氣氛,獲得切身感受的方法。

c 體驗式觀察:指記者全身心投入採訪的現場中,與採訪對象一起工作,一起生活,體驗現場氣氛,獲得切身感受的方法。

40觀察的方法:a 選好觀察的位置和角度 b 把粗看和細察相結合 c 把觀察思考相結合 d 把現場觀察和背景資料相結合 e 把觀察和其他採訪手段相結合

41觀察的主要內容

①觀察新聞現場的典型環境。 ②觀察新聞事件的完整過程。 ③捕捉生動有特點的細節。 ④觀察新聞人物的外貌表情。 ⑤觀察新聞人物的語言動作

新聞採訪稿 篇二

興國新聞採訪稿

問:邱總您好,首先對興國國興汽車博覽城盛大開業表示衷心的祝賀。現在興國國興汽車博覽城人氣旺、市場旺,商業氛圍非常濃厚,請問已入住的商家有多少?在招商方面,貴公司有何優惠政策吸引着商家入住。

答:已入住汽配行業的商家有23家,加上各種配套服務行業的商家,共計35家。我們針對汽配行業的特點,在招商方面推出了“滿五年免十九個月房租”、“兩個月免裝修期”等優惠政策,深讓商家喜歡。

問:邱總您好,興國國興汽車博覽城作為贛州首席一站式汽車交易商貿平台,將如何打造規範有序的汽車市場?

答:公司已成立了針對市場的專業物業管理公司,對市場實行“一站、二對、四統一”的管理和服務。“一站”就是“一站式”服務,由公司為車管、税務、交通、工商等行政職能部門提供辦公場所,讓消費者享受從購車、交税、交費、保險、上牌的“一站式”優質服務。“二對”就是“白天對外開放,晚上對內封閉”。“四統一”:就是統一租賃管理,統一策劃推廣,三是統一視覺形象,統一業態規劃。同時,成立“興國縣汽車行業協會”,共同管理和規範市場,從而給商家提供一個安全有序、舒適整潔的經營環境。

問:整個市場成熟後,對興國縣將產生怎樣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答:一是“規行劃市”,既可繁榮市場,也可改善主城區的市容市

貌,從而提升城市品味,打造城市名片;二是增加就業,整個市場可解決近2000人的就業問題;三是財政增收,預計年營業額可達5億元以上,可創税收3000萬元以上。

新聞採訪稿 篇三

拾金不昧暖人心

拾金不昧象一盞燈,能照亮自己,也能照亮他人,一盞盞燈相連,就可以照亮整座城的天空。

五月,透藍的天空,懸着温暖又似火的太陽,我們迎來了“五一”小長假的到來。三天的假期其實是短暫的,許多同學出去遊玩沒有盡興,卻不得不在小長假的最後一天趕回學校。

這天下午,楊燁同學和表姐一起在打車回學校的途中,在出租車的後座上意外的發現了一個男士的錢包,當她打開錢包時,十分的驚訝。裏面放着價值三萬元的現金面炒,還有三四張的銀行卡以及一張身份證等。當時這兩個小姑娘也驚呆了,後來心想:如果把錢包交給司機師傅,也許不一定會轉交到失主的手上,或者會拖延時間耽誤了重要的事情。於是,楊燁同學和表姐便商量看能不能嘗試自己找到失主。幸運的是,她們在錢包裏發現了一張酒宴的票據,憑着裏面的電話號碼聯繫到了失主——劉先生,並約定在雲龍區見面。

當劉先生和朋友趕到雲龍區時,萬分的感動,隨即從那三萬元中抽出一疊(據悉大概兩千元)作為感謝,而這位拾金不昧的少女卻婉言拒絕。劉先生想打電話讓徐州日報的記者前來報道這位拾金不昧的少女時,也被楊燁婉言謝絕。後來劉先生經過打聽知道了楊燁的學校,在第二天和家人一起到學校找到了楊燁和校領導,並贈予一面“拾金不昧 品德高尚”的錦旗作為感謝。 通過採訪,我們瞭解到,楊燁同學在平時喜歡在看一些雜誌報刊,特別關注一些見義勇為、愛心奉獻的社會事例。在宿舍裏有時間會上上網,看一些青春勵志的電影、微電影、短片等。經常和同學們一起出去逛逛,喜歡樂於助人,經常幫助有困難的同學和社會上的弱小羣體。除此之外,我們還了解到,楊燁同學的家庭氛圍比較濃厚,據楊燁同學自己透露,在家時,爸爸媽媽一直教導自己要潔身自好,不是自己的東西一定不可以拿,而媽媽經常看的普法節目也影響了自己。

通過這件事我們看到,楊燁同學在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那一刻,她拾起的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送還的,是一顆至純至美的心。她是我們青少年中現代的“小雷鋒”。

靜物是凝固的美,動景是流動的美;直線是流暢的美,曲線是婉轉的美。而我們身邊的美,就在像楊燁一樣的人身上。陽光不止來自太陽,也來自我們的內心。楊燁同學的事蹟讓世界充滿了温暖,讓我們擁抱了光明,也讓我們懂得了“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為明天撐起一片綠蔭,用行動温暖人心!

採訪新聞稿 篇四

本月11日,西安理工大學材料學院社會實踐小組——城市垃圾分類處理現狀調查研究(以西安市為例)啟程走訪環衞工人。秉承我校歷年來優秀的“三下鄉”活動經驗,材料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在李均明老師的帶領下順利出征。

上午10時左右,隊員們對城市街道進行走訪調查。我們瞭解到,目前大多數城市垃圾是不進行分類的,成片成片的垃圾大量堆積,有些甚至溢出垃圾車,周圍散發着惡臭。

(西安市某街道垃圾車實拍)

下午1時左右,隊員們到達指定地點對清潔工進行採訪調研。環衞工大爺阿姨們大多十分友好,工作開展的十分迅速。在調查過程中,隊員們瞭解到:環衞工人們普遍反映市民的垃圾分類投放意識較差,而且分類垃圾桶的佈置也存在問題,並且現在大多數城市仍然採用填埋式處理垃圾的方法,將所有垃圾一股腦填埋到地下。

(隊員們和清潔工親切交談)

隨着城市生活垃圾產量越來越大,我們面臨着“垃圾圍城”的挑戰,垃圾分類處理是可持續發展選擇的最有效途徑。但現實情況令人堪憂。明天,西安理工大學實踐小組還將繼續展開走訪調查。

採訪新聞稿 篇五

時間:20xx年3月17日

小記者:、

採訪對象:X校長

問題一:請問您兒時的樂趣是什麼?

答:我兒時的樂趣主要是和小夥伴在一起玩樂,爬野山、摘野果、捉迷藏、辦家家等。那時候科技沒有現在這麼發達,但是鄰家的幾個孩子在一起玩,確是一件有趣的事,而且在身邊的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找到樂趣,玩的東西很多,不像你們現在就是坐在電腦前一個人打遊戲。

問題二:那您現在的煩惱是什麼呢?

答:現在我已經退休了,生活比較的幸福美滿,所以沒什麼煩惱。

20xx年3月17日,於校長辦公室,我們對校長進行了採訪。在與她親切的交談中我們瞭解到,她童年的遊戲很豐富,很樸實,沒有現在孩子玩的東西那麼高科技,卻也為那時的她帶來了無窮樂趣。她那時經常和小夥伴們一起玩鬥雞、辦家家、捉迷藏等。她還告訴我們退休的生活無憂無慮,十分舒心,沒有什麼煩惱可言。還親切地教我們如何做好一名記者的工作。通過這次採訪讓我們改變了對她一貫嚴厲的印象,使我們感覺到她是一個親切和藹的人。

其實每個人的童年最快樂的事莫過於同小夥伴一起玩耍,那些回憶是永遠也不會忘記的珍貴回憶。雖然校長小時候所玩的東西沒我們現在這麼的高科技,卻是那麼純真,那麼樸實,一切都來源於大自然。

後來聽到校長説她現在沒有什麼煩惱,但我相信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煩惱的,來自於家庭、來自於學校、來自於社會。但在通過採訪思教處楊老師的時候,我們也明白到,生活中煩惱無處不在,當然快樂也是隨時在我們身邊徘徊的,看你選擇哪一樣,選擇的路不一樣,結果自然不一樣。在現在的生活中,煩惱往往會佔據我們的心,我們要學會排除困難,尋找生活中的樂趣,生活是那麼其樂無窮!

人的一生總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在面對困難時我們需要聆聽長者的諄諄教誨。他們每個人是長者,也是智者,我們應該尊重他們。他們所經歷的事,所得到的經驗都是值得我們吸取和學習的,那是人類在成長過程中所產生的寶貴財富。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少走彎路,加快我們的步伐,奔向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