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夢想名人故事【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9.47K

夢想名人故事【新版多篇】

夢想的勵志故事 篇一

很多大學生畢業後都會選擇留在城市工作,認為回到農村沒有施展才華的舞台,而畢業於瀋陽大學計算機專業的馬興喜卻毅然選擇回到家鄉――昌圖縣泉頭鎮馬家村,通過發展榛子產業成就了自己的創業夢想。他20畝榛子第一年就收穫了4600斤,比村裏其他榛子畝產高出近一倍。

8月19日,記者見到馬興喜時,他正在忙着給榛子林除草,看着個大、籽粒飽滿的大榛子,馬興喜滿臉笑容。馬興喜平時不善言談,但一提起榛子,他便滔滔不絕,從判斷榛子的成熟度到如何增加產量,講的是頭頭是道,儼然是一位“職業農民”。

談起為何回家鄉創業,馬興喜告訴記者,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特色農業發展,家鄉泉頭鎮更是將發展林果經濟作為主導產業來抓,發展榛子前景十分可觀。而選擇留在城市裏找工作卻面臨着一職難求的就業局勢,這就堅定了他信念――回家鄉創業!

帶着創業的想法,2011年,馬興喜回到家鄉承包了20畝榛子林,開始了他的創業歷程。“做農民也要做有文化、懂技術的現代農民”,馬興喜善於學習,樂於接受新鮮事物,他查閲了大量的信息,拜訪了很多行家裏手,逐漸掌握了榛子種植的先進技術,加之他辛勤的管護,20畝榛子林在第一年就收穫了4600斤,比村裏其他榛農的畝產高出近一倍。但馬興喜並沒有就此滿足,因為他知道,產量高不能代表效益好,只有瞭解了市場趨勢和政策信息,才能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於是,他將自家的綠色榛子註冊了商標,並打開了市場銷路,20畝榛子林去年給他帶來了近10萬元的純收入。

現在,馬興喜最大的想法就是擴大榛子種植面積,帶動身邊的種植户們一起發展無公害榛子生產,讓小榛子在成就自己的創業夢想同時成為村民們的致富法寶。馬興喜説,大學畢業之後在城裏就業壓力大,只要有文化、有知識,懂科學、勤學習,大學生在農村也同樣能有所作為。

夢想的勵志故事 篇二

1994年9月1日,和小夥伴一樣,我高高興興地背上書包,邁進學校的大門。

學校的一切對我來説是很新鮮的,新的環境,新的夥伴。説到學習,一年級和二年級的時候,我還可以,每次考試最起碼是個中上等,得過一次三好學生。國小的主要學科是語文和數學,我數學比語文學得好一點。數學好的人腦子聰明,我想,我的枱球之所以打得好,也有這方面的原因吧。枱球需要計算,包含了數學領域裏面的三角、幾何等。

到了三年級以後,有個東西在我心目中超過了上學,這就是枱球。當時,在有些人眼裏,我簡直是個壞典型,整天打枱球,不好好上課,還經常曠課。這種話我聽得多了,也就不在乎了。這真的不能怪他們,很多家長也是這樣看我的。

大多數家長還怕打球影響學習。這是肯定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球打得多了,學習的精力必然會分散;總是想着考試成績,球也肯定不能打好。對我來講,比起學校來,我更喜歡球枱。

一天,爸爸問我:“小暉,你喜歡打枱球嗎?”

“喜歡啊。”

爸爸簡直是明知故問,可看他一本正經的樣子,我又覺得他不是在開玩笑。

“如果讓你一直打球,你能打好嗎?”

“能。”

那時的我,並不知道爸爸正在為我的將來做規劃。那時的我,也不懂什麼“將來”、“職業”這些詞的重要性,只是憑着第一反應回答他的問題。這是我的真心話。也就是這些話,決定了我以後的命運。

“那好,爸爸就讓你打球。”爸爸説。

從那天開始,打球對我的意義就不同了。以前,我也幾乎天天打球,但現在,打球多出了一份責任。

我每天上午去學校,下午去練球。學校的課程一般上午是語文和數學這樣的主課,下午則是一些輔助課。別人上什麼課,我也上什麼課,不侷限在語文和數學。不過,考試時,我只參加這兩門考試。

學校對我們的做法當然有意見,老師不止一次地來家訪。每次,爸爸都重複着他的立場。老師也有自己的立場,爸爸説服不了老師,老師也不可能改變我們父子的決定。這沒什麼錯,老師一定要學生專心學習,因為那是他的工作。爸爸卻要考慮一條最適合孩子的道路。

我天生就是個做枱球選手的料兒,爸爸是這樣認為的。老師卻覺得,好好上學,將來一樣有前途。他們誰也説服不了誰,而我半天打球半天上學的情況一直延續着,直到我離開宜興,去了東莞。

告訴大家一個小祕密。我的作業本上,學號一欄總是填着147。大部分老師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還以為我記錯了學號,或者乾脆就是成心搗亂。我真正的學號是多少,我從來就沒記住過。

147,這三個普通的阿拉伯數字,對我來説,有着非凡的意義。那是枱球比賽中單杆能打出的最好成績,也是我一直努力的目標。自從我和爸爸之間有了那次鄭重而嚴肅的對話,這三個數字在我心裏的分量比其他任何東西都重得多。

夢想名人故事 篇三

15年前,他與朋友在學校餐廳的一張餐巾紙上寫寫畫畫,這便是“新浪網”的雛形。13年後,這位“新浪網”三號人物急流勇退,專心拍攝紀錄片。他認為,“投資紀錄片是精神扶貧,是社會善舉”。他的目標是10年拍攝100部紀錄片,“為下一代人留下這個時代的真實記憶”——

蔣顯斌很早就對紀錄片發生了濃厚的興趣。有一年,蔣顯斌在電視上看到了一部名為《尋找台灣生命力》的紀錄片,它聚焦於社會變革中的台灣民眾,也讓蔣顯斌“有了一種新的角度去思考腳下的土地”。

一開始,他考慮着只拍一部紀錄片,“交個差,圓個夢”。但很快,這個生命中的小插曲卻讓他整個人都深深沉迷其中。

蔣顯斌還記得,他所拍攝的一個拼命借錢供兒子讀大學的父親。片中的父親希望兒子大學畢業後出人頭地,但因為擴招,兒子畢業後很難找到工作,甚至還沒自己掙的錢多。面對鏡頭,這位父親卻並沒有想象中的失望:“年輕的時候我以為人生很長,現在我知道,其實人生很短。”

蔣顯斌被打動了。他希望“用紀錄片這個媒介來捕捉華人的面貌”。

為此,他註冊了CNEX基金會,每年選出10部華語紀錄片提案,給予8萬~10萬元的資助。在拍攝過程中,CNEX擔任製片方,並邀請國內外知名導演與學者擔任影片顧問與監製。拍攝完成後,CNEX負責影片的國際影展的參賽與市場發行。

這位“有眼光的商人”開始動用自己能夠想到的所有資源。他的朋友,麥肯錫高級合夥人陳玲珍、電視編導張釗維,成了CNEX的另外兩位合夥人,他們又分頭行動,説服自己所認識的企業家為這個基金會作些投資。

基金會成立第一年,CNEX拉來了40萬美元的贊助,其中有10萬美元是蔣顯斌自己的投資。

很多人都認為這並不是一個能夠賺錢的行業。蔣顯斌卻對紀錄片的前景相當樂觀。除了每年維持基金會的運轉,他還希望能夠找到一個模式,使紀錄片能夠真正持之以恆地運轉下去。現在,他覺得自己似乎已經找到了一個方向。

從2009年6月起,CNEX資助張經緯導演拍攝的紀錄片《音樂人生》在香港百老匯院線播放,引起了熱烈反響,直到現在都沒有下線。

現在,這部小成本的紀錄片已經有超過100萬港元的盈利。“這在紀錄片領域簡直是個奇蹟!”蔣顯斌説。

“我不會覺得失落,我們剛做網絡的時候,營業額也沒有那麼高。”蔣顯斌説,“現在我相信,紀錄片就像一個巨大的冰山,在水下還有我們所不知道的巨大寶藏。”

兩個月前,這位曾經的“IT精英”站上了金馬獎的舞台。在2009年度的評選中,作為華人地區最著名的電影獎項之一,金馬獎把最佳紀錄片的獎項頒發給了蔣顯斌所監製的紀錄片《音樂人生》。

“得獎、上院線,這樣一步一步是沒錯的。”蔣顯斌説,“我希望紀錄片能夠有一個很繁榮的景象,當然,現在的情況距離繁榮還有一段距離。”

平日裏,蔣顯斌的多數時間在CNEX的辦公室裏度過。整個辦公室,他最喜歡二層自己搭建的陽台。站在那裏,“偶爾會冒出站立在夢想之上的感覺”。

夢想的勵志故事 篇四

一個夢想是當一名作家的小男孩兒,十分喜歡寫作,可是語文課成績卻很糟糕,因為他覺得語法又複雜又枯燥,所以他討厭宂長的、豪無生趣的寫作訓練。因此,語文老師並不看他的想象作文。

不過小男孩兒從未改變過自己的夢想,他對語文課的態度也沒有變,直到有一位叫弗裏格的先生擔任他的語文老師。一天,弗裏格先生給學生們一張家庭作業表,上面列滿了想象作文。

小男孩兒發現這個老師好像很不一樣,於是他開始選擇題目,他看了幾行想象作文的標題,都覺得沒意思,一點寫作的慾望也沒有。忽然,他的目標停留在了‘’吃意大利通心粉的藝術‘’這個題目上,生動的記憶便從他腦海中傾瀉出來:那是一個非常温馨的夜晚,窗外圓月高掛,皎潔的月光灑滿了庭院,全家人圍坐在餐桌旁,靜靜地等着姑姑端來意大利通心粉;最然這是姑姑第一次做通心粉,味道怪怪的,可是全家人吃得很認真,還不停地讚美和鼓勵姑姑,其樂融融,樂在其中,整個屋子裏充滿銀鈴般的笑聲。

男孩立刻把它寫下來,當然仍以他自己喜歡的方式在寫,而將學校裏學的那些想象作文技巧和語法規則統統拋在了腦後。幾乎是一比呵成,男孩兒覺得諢身舒暢,那是從來沒有的寫作經歷,他也幾乎忘了自己是在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

想象作文交上去之後,男孩兒並不報期望會受到表揚,因為這種事從來都不會發生到自己身上。可是出乎男孩的意料,他的文章竟被老師當範文在全班同學面前朗讀,而同學們也都在認真地聽着他的文章,教室只有老師渾厚好聽的聲音在迴盪。老師讀完後,同學們不約而同地發出了讚歎的掌聲。

後來,男孩長大了,在一家地方報當上了記者,由於寫作和選材敏感超人,被主編派駐白宮,後又受聘於《紐約時報》,成為著名的專欄作家。

他就是羅素貝克,兩次普利策新聞獎的得主,後來又擔任了普利策新聞獎的評委,他的理想真的實現了。

夢想的勵志故事 篇五

5年前,我到南方鄉村搞福利工作。我要做的就是讓每個人相信自己有自給自足的能力,並激勵他們去實現自己的想法。

當我來到一個叫密阿多的小鎮後,當地政府幫我召集了25個靠政府福利來生活的窮人。我和他們一一握手後,問他們的第一個問題是:“你們有什麼夢想?”每個人都用怪異的眼神看着我,好像我是外星人。

“夢?我們從來不做夢。做夢又不能讓我們發財。”其中一個紅鼻子寡婦回答我。

我耐心地解釋道:“有夢想不是做夢。你們肯定希望得到些什麼,希望什麼事情能突然實現,這就是夢想。”

紅鼻子寡婦説:“我不知道你説的夢想是什麼東西。我現在最想趕走野獸,因為它們總是想闖進我家咬我的孩子。”大家都笑了起來。

我説:“哦!你想過什麼辦法沒有?”她説:“我想裝一扇牢固的、可以防禦野獸的新門,這樣我就可以出去安心幹活了。”我問:“有誰會做防獸門嗎?”人羣中一個有些禿頂的瘸腿男人説:“很多年以前我自己做過門,現在恐怕都不會了。不過我可以試試。”接着我問大家還有什麼夢想。一位單親媽媽説:“我想去大學裏學文祕,可是沒有人照顧我的6個孩子。”我問:“有誰能照顧6個孩子。”

一位孤寡老太太説:“我以前幫助別人帶過不少孩子,我想自己能帶好那些可愛的小傢伙。”我給那個禿頂男人一些錢去買材料和工具,然後讓這些人解散了。

一星期後,我重新召集那些窮人。我問那個紅鼻子寡婦:“你家的防獸門裝好了嗎?”

紅鼻子寡婦高興地説:“我再也不用在家守護我的孩子了,我有時間去實現我的夢想了。”

我接着問禿頂男人感想如何。他對我説:“很多年前我給自家做過防獸門,當時做得也不好,後來我就再也沒有做過。這次我想一定要做好,結果真的做好了。許多人説我很了不起,能做那麼結實漂亮的門。”

我對需要幫助的窮人們説:“這位先生的經歷是個很好的例子。它説明夢想真的是可以實現的。好多時候不是我們自己沒有本事,而是我們固步自封,不願意去嘗試,或者不願意去努力。”

5年後,當我來密阿多回訪時,當年那25個窮人中,只有6個智力低下的殘疾人繼續靠政府福利生活,其餘19人都過上了自給自足的幸福生活:紅鼻子寡婦種的咖啡收成很好,禿頂男人成了當地有名的木匠,孤寡的老太太開了個託兒所。那個上完大學的單親媽媽最優秀,她開了一家大傢俱公司,吸收了許多需要幫助的人到她的公司來就業。

夢想的勵志故事 篇六

一個剛剛退休的英國老師正在整理閣樓上的舊物,忽然她發現了一疊練習冊,她吹了吹上面的塵土,這疊練習冊已經有25年的歷史了,它是皮特金中學B(2)班三十多位孩子的考試作文,題目叫《未來我是——》。

閒來無事,老師翻開讀了起來,她很快被孩子們千奇百怪的願望給迷住了。比如,有個叫彼得的學生想當一名海軍大臣,因為有一次他在海中游泳,喝了三升海水,都還健康地活着;另一個小朋友想當法國的總統,因為他能背出二十五個法國城市的名字,而同班的其他同學最多的只能背出七個;最讓人不可相信的是,一個叫戴維的盲學生,將來想成為英國的一個內閣大臣,因為在英國還沒有一個盲人進入過內閣。三十多個孩子都在作文中描繪了自己的未來,五花八門,千奇百怪。老師笑着把它們讀完後,突然有一種衝動:為什麼不把這些本子重新發到同學們手中,讓他們看看現在的自己是否實現了二十五年前的夢想。

老師在當地一家報紙上發了一則啟事,想要知道自己小時候夢想的同學可以給她寫信。緊接着,二十多封書信蜂擁而來。這些當年的孩子們有商人、學者及政府官員,更多的是普通人。他們都表示,很想知道兒時的夢想,並且很想得到那本作文簿,而老師也按地址一一給他們寄去了。

一年後,老師忽然收到了來自內閣教育大臣布倫克特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説:“那個叫戴維的就是我,感謝您還為我們保存着兒時的夢想,不過我已經不需要那個本子了,因為從那時起,我的夢想就一直在我的腦子裏,我沒有一天放棄過。二十五年過去了,我已經實現了那個夢想。

今天,我還想通過這封信告訴我其他的三十位同學,只要不讓年輕時的夢想隨歲月飄逝,成功總有一天會出現在你的面前。”

這位叫戴維的盲人的確當上了內閣大臣,他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一個真理:假如誰能把十五歲時想當總統的願望保持二十五年,那麼可能他現在已經是總統了。

夢想的勵志故事 篇七

有一個小男孩兒,家裏十分貧窮。可是小男孩兒從小就有一個願望,那就是做一個音樂家。事實上,音樂是富貴而高雅家庭的孩子才能愛好得起的才藝,學習音樂所需要的大筆經費,這是他們這種貧困家庭所承受不起的,僅僅是那一架昂貴的鋼琴,都會讓他的愛好和夢想望而止步了。

然而男孩兒並沒有退縮,仍然執着地沉迷於音樂。他先是自己動手,用紙板製作了一個模擬的黑白色的鋼琴鍵盤,然後在那個紙板做的黑白鍵盤上,練習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紙鍵盤當然彈不出任何聲音,男孩兒也自然聽不到鋼琴發出的美妙聲音,但他仍然用心地彈着,彷彿那音樂震耳欲聾。

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男孩兒在這樣紙做的鍵盤上勤奮練習到十指都磨破後,居然開始自己作曲來。而漸漸地,有人開始喜歡起他的曲子來,並願意出錢買。

一天,男孩兒用自己賣曲子掙來的錢真的買回了一架鋼琴,那是一架二手鋼琴,破舊不堪,時常發不出聲響,或者跑調,但男孩兒卻如獲至寶。他學着自己修整、調音,沉醉在自己的音樂世界裏。男孩兒在作曲時常常走火入魔,即使在夢中醒來他突然來了靈感,就是打着手電筒他也要把曲子記錄下來,父母看在眼裏很是不理解。

那一年,男孩兒還不到二十歲,然而他已經開始在德國和世界的樂壇上騰飛了,並最終成為了好萊塢著名的電影音樂的創作人員,在67屆奧斯卡頒獎大會上,以聞名於世的動畫片《獅子王》主題曲榮獲了最佳音樂獎。他就是漢斯﹒齊默爾,一位自學成才的音樂大師,曾經依靠自己在紙板做的鋼琴上練習音樂,終於練出了一項屬於自己的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