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課程標準教學實施方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31W

課程標準教學實施方案多篇

課程建設實施方案 篇一

為加快濱州學院數字教學資源建設,促進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推動課程建設與課堂教學改革,打造一批精品在線開放課程並實現教學應用與共享,助推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全面推進我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工作、規範在線開放課程管理工作,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國家中長-本站§ 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20XX-20XX)》和《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XX-20XX年)》戰略部署為指導,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滿足人才多樣化和個性發展的需求,推動大數據、雲計算、“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立足校情,注重特色培育,建設高水平在線開放課程體系,規範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建設目標

通過引進、改造和自主開發相結合的方式加大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力度,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推進教學模式與方法改革,實現以學為主、線上線下、課內外結合的教學模式的轉變,引領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到20XX年,引進由名校專家學者講授的在線開放課程20門左右,改造、自主建設80門左右在線開放課程;打造美育教育通識課程羣,建成在線開放課程3-5門;打造特色課程羣,建成特色在線開放課程3-5門;力爭建成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5-8門,獲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3門。

三、建設方式

(一)在線開放課程平台購買和校外優質在線開放課程資源的引進,以專項方式進行。

(二)校內在線開放課程建設以先建設後認定的方式進行,課程建設初期,二級學院負責籌集資金,組織、支持教師進行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建設參照《濱州學院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評價標準》(附件)執行。

(三)在線開放課程建設項目由教師個人自主申報,二級學院負責參照《濱州學院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評價標準》(附件)審查推薦,學校組織專家進行評估認定。

(四)原有部分已建或立項課程(省級精品課程、校級精品課程、通識核心課程、在線開放課程、全英文課程)均須按照學校統一安排,保證質量按時搬遷至在線平台,完成改造。學校組織專家參照《濱州學院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評價標準》(附件)對搬遷課程進行驗收認定。

(五)校內在線開放課程實行課程負責人制,建立課程教學團隊,授課教師要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學術規範,講授內容等適合網上公開使用。視頻課程的所有權歸屬建設課程所在二級學院,課程的非商業性使用權歸屬學校。

四、建設要求與內容

(一)建設的在線開放課程須在長期教學實踐中形成獨特風格,教學理念先進、方法科學、質量高、效果好,得到廣大師生以及行業企業專家的好評和認可,在同類課程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和較強的示範性。

(二)在線開放課程(包括改造課程和新建課程)需在我校在線平台上線,提供授課視頻、課程標準、授課課件、參考資料、思考練習題等網上授課所需的所有資源,具備在線學習、作業、考試、答疑和討論等功能。

新建設在線開放課程申請認定時:

1、需在網站上發佈課程標準、授課課件、參考資料、思考練習題等學習課程所需的圖文資料。課程標準應明確教學目標、重點難點、課程進度及課程考核方法等。

2、授課視頻符合《濱州學院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及評價標準》(附件),要求使用普通話授課,語言精練,教態端莊自然,授課內容須具備基礎性、科學性、先進性、針對性等特徵,視頻短小精悍,趣味性強,能吸引學生觀看學習。

五、課程管理

(一)在線開放課程管理及運行由教務處負責。在線開放課程,均在選課時向學生開放,供學生選修學習。

(二)校內新建設的在線開放課程,需在獲批的學期內完成全部網絡教學資源建設任務,並在學期末向學生開放選課;改造搬遷課程,需在規定時間,完成全部網絡教學資源搬遷,並在下一學期向學生提供全部開放資源。

(三)課程運行期間,授課教師應及時發佈課程信息,適時更新教學資源,發佈、批改作業,在線解答學生提出的疑問等。同時做好過程考核,按照考核要求給出期末總成績。

(四)在線開放課程須由學生進行網上評教,連續兩學期網上評教成績未達到良好及以上者,取消其在線開放課程資格。

(五)評估認定

1、在線開放課程建成上線運行1輪後,即可申請認定,由課程負責人自願提出認定申請。

2、學校每2年組織1次認定工作,按照《濱州學院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及評價標準》(附件)對所建設課程進行驗收認定,驗收結果分為精品、優秀、合格、不合格。

3、教務處組織專家對各教學單位推薦的在線開放課程進行評估認定,經學校研究同意後公佈認定結果。

六、課程修讀

(一)學生每學期修讀在線開放課程不得超過2門,選課後應認真研讀教學目標、學習要求等,為修讀做好充分準備。

(二)學生按照要求學習在線開放課程的教學內容,獨立完成在線作業、考試等教學環節,並積極參與在線開放課程討論。平台根據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度形成量化數據計入課程成績。

(三)教師通過課程平台監控學生在線學習狀況,並及時取消學習不認真學生的修讀資格。

(四)授課教師按規定的比例計算出學生的期末總成績,考核成績合格的學生,即可獲得相應的學分。

七、保障措施

(一)學校負責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總體規劃,並按照教學要求和在線開放課程特點制定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實施方案、建設和評價標準,分類指導和組織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和使用。

(二)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及運行期間工作量核算執行《濱州學院工作量量化核算辦法》。

(三)經學校認定為合格的精品、優秀課程分別可視為校級教學研究與改革重點和一般項目,並推薦參評省級、國家級在線開放課程。

(四)經學校驗收為合格及以上的在線開放課程,學校根據課程認定情況予以一定的經費資助用於課程的後續建設與維護。

八、附則

(一)本方案僅適用於我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

(二)省級及以上層次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按照上級部門的相關文件進行。

(三)本方案由教務處負責解釋,自公佈之日起實施。

課程標準教學實施方案 篇二

為深入推進新課程改革,進一步提高我校教師的業務素質和課程實施能力,積極構建高效課堂,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根據縣教育局關於“新課程教學達標活動實施方案”有關要求,結合我學校實際,特制定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髮展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是落實培養目標的主渠道。通過新課程課堂教學達標活動的實施,促進我校教師的專業成長,進一步規範課堂教學行為,提升課堂教學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推進我校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進程。

二、參加對象

我校從事教學工作的一線任課教師必須參加達標活動。

三、考核內容

1、新課程教學設計:主要內容為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教學策略。

2、新課程課堂教學技能:主要內容為導入,提問,學法指導,評價,結課。

3、教師基本功:主要內容為粉筆字,普通話,簡筆畫,現代教育技術。

具體考核內容見《垣曲縣國小教師課堂教學達標評價標準》

四、考核辦法

1、成立領導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2、成立達標考核評委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3、成立各學科考核組

我校將成立各學科考核組。考核組依據《垣曲縣國小教師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達標標準》對考核對象進行考核。

新課程教學設計的考核:隨機指定考核對象所任學科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只提供相應的教材和《教師教學用書》要求在規定的時間(一般為120分鐘)內進行一課時的教學設計。

新課程課堂教學技能的考核:採取實際上課的辦法,上課內容為教學設計的內容。

教師基本功的考核:在對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考核的過程會考核其相應的教師基本功。上述兩個環節會考核不到的基本功,再通過其他方式組織考核。

五、實施步驟與要求

從2011年3月1日開始,計劃用二十五天時間,分七個階段完成。

第一階段:制定方案

主要工作:根據教育局“課堂達標實施方案”,結合我校實際制定出我校“課堂達標活動”實施方案。

第二階段:組織學習

召開全校教師動員大會,學習文件《國小教師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達標考核實施方案》,傳達上級有關會議精神,明確目標與要求,統一思想,做好部署。

第三階段:上示範課

骨幹教師劉俊梅、問燕燕、陳淼、王才娟、郭琴等人認真準備示範課,切實為大家提供示範和引領作用。

第四階段:教師反思準備階段

各學科教師集體評課,並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寫出聽、評課後的收穫和體會,每人準備一節達標課。

領導組成員、骨幹教師針對考核內容開展專題講座;領導組成員或骨幹教師對全體教師進行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示範;組織全體教師利用各種學習資源開展校本研修,提高新課程理論水平,教學設計能力和實際教學技能;全體教師人人上達標課,分學科組開展互相評議,領導組成員或骨幹教師幫助教師進行課堂教學診斷,找出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教師個人認真進行教學反思,針對問題進行研修與提高;再次上達標展示課,直至可以接受達標考核。

第五階段:人人蔘與階段

分學段、分學科進行聽課。

第六階段:考核評價

考核組要按照縣有關會議精神及《達標方案》要求,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則,推選出真正有能力的3名教師參與決賽。教師要認真對待,積極配合。

第七階段:總結提高

系統總結我校教師課堂教學達標考核實施工作,研究部署我校教師課堂教學提高工作。

各每位教師要認真總結(成績,差距,措施。)形成材料上報教研室,各學科考核組進行總結,(對每學科教師達標情況進行分析,提出學科教師課堂教學規範,推出一批匯報展示課)

六、保障措施

1、提高認識

通過學校召開全校教師專題培訓會及我校組織召開專題研討動員會,使所有教師理解本次活動的重大意義,以積極的心態參與到本次活動中去。

2、組織領導

本次國小教師課堂教學達標考核活動在縣國小教育教學工作領導及考核組的領導下,在學校領導組及考核組的認真組織實施下,在學校及教師的積極配合下,開展工作,目標明確,責任具體。

3、培訓指導

從本學期開始,崗位練兵,全體教師參與崗位練兵,我校組織不定期全面分析教師情況,找出不足,提出改進措施。

4、結果運用

從20xx年3月1日開始至20xx年7月20日止,《課堂教學達標證書》將作為國小教師年終考評被定為“優秀”層次,各級“優秀教師”和“先進教育工作者”評選的必備條件。

七、獎項設置

1、凡小組參賽教師入圍到學校20名教師名單之內的,每個教師獎勵教學量化分5分。

2、按教育局要求名額,凡被學校推選到參加教育局組織的教學課堂達標大賽的教師,每人獎勵績效工資元。

3、參加教育局教學課堂達標的教師,被教育局授予“垣曲課堂教學標兵”榮譽稱號的,每人獎勵績效工資元。

4、凡在學校預賽入圍的,其資料全部存入個人檔案,作為以後評模、評職的依據。

課程實施方案 篇三

我校嚴格執行國家和省頒佈的課程計劃,結合萊西市教體局下發的課程計劃,根據本校實際,按以下方案實施:

一、課程設置

學校認真按照國家課程標準開齊開足開好各門課程,制訂了課程管理的相關制度。每學期初由學校教導處、政教處根據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文件精神擬定課程計劃執行方案、制定總課程表、班級課表和教師課程表,為學期開學工作做好充分準備。建立和完善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目標的課程體系,認真執行課程計劃和課程標準,嚴格按教學大綱教學。規範了品德與生活、綜合實踐活動、科學、地方與學校課程、音體美等學科教學,優化教學過程,着力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在課堂教學中貫徹“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以培養學生能力為目的”的教學指導思想。積極開展教改教研活動,積極組織觀摩課、示範課、研究課。努力上好學科課程、活動課程,為學生素質的形成與發展提供有效的內容和空間。

本學期,我校開設了語文、數學、英語、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科學、地方與學校課程(1)地方與學校課程(2)綜合實踐活動(1)綜合實踐活動(2)音樂、體育、美術。其中地方與學校課程(1)是地方課程,包括安全教育(一、二、三年級開設,教材是《國防教育》)環境教育(四、五年級開設,教材是《藍色家園》),地方與學校課程(2)是學校課程,有國學經典(一------五年級)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包括一年級是《生命與自我》,二年級是《生命與他人》,三年級是《生命與自然》,四五年級是《生命與社會》,綜合實踐活動(2)是微機。所有課程、課時,嚴格按照義務教育課程要求設置,無隨意增減課程和課時現象。重視開展好信息技術、藝術、體育、興趣活動四個領域的教育教學工作。

二、課時分配(周)

一年級:語文(8課時)數學(5課時)品德與生活(3課時)體育(4課時)音樂(2課時)美術(2課時)地方課程(2課時)。

二年級:語文(8課時)數學(5課時)品德與生活(3課時)體育(4課時)音樂(2課時)美術(2課時)地方課程(2課時)。

三年級:語文(6課時)數學(5課時)品德與社會(2課時)外語(3課時)體育(3課時)音樂(2課時)美術(2課時)科學(2課時)綜合實踐(2課時、信息技術1課時)地方與學校課程(2課時)。

三、學校課程管理措施

(一)加強學習,提高認識。

課程是指為了實現學校教育的培養目標而規定的教育內容及其結構、程度和進程,是把教育目標和教學實踐結合起來的橋樑,是培養目標的載體和實現培養目標的手段,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依據。因此,課程設置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問題。新課程設置方案的制訂與實施,對於進一步深化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教學改革,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動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將產生積極的作用。認真研究課程設置方案,進一步提高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認識,並以課程改革為契機,深化素質教育的實施,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二)加強管理,科學設置各類課程。

嚴格執行新課程設置方案,對於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中指令性內容按要求開齊課程,開足課時。在課程管理上轉變管理思想,研究管理辦法,充分調動教師積極性,充分發揮學校在課程改革實驗中的主體作用,保證足夠的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和開發地方課程與學校課程的時間和空間。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課程改革小組,成員包括教研組長和部分骨幹教師。

學習課程實施方案 篇四

一、指導思想

為貫徹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精神,落實《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實施方案》、《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施指導意見(試行)》發佈的任務,根據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實驗)》和《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課程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指導意見(試行)》,結合我校的教學實際,特制定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方案,以規範教師的指導行為和學生的研究活動,推進我校新課程實驗的開展。

二、“研究性學習”課程目標

研究性學習的課程目標是通過轉變學習方式,在主動、積極的學習環境中,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力,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形成善於質疑、樂於探索、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和情感;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和提出問題,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以及解決問題等多方面方法、興趣和能力;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不斷追求的進取精神,不怕吃苦、勇於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以及追求真理的科學道德;使學生養成樂於與他人分享研究的信息和善於於他人交往的精神,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技能;使學生了解科學、知識與社會發展、人類進步之間的關係,促進學生社會責任心和歷史使命感的形成。

三、“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組織管理

研究性學習課程在學校課程領導小組領導下開展,具體由學校教研室和教務處負責實施,指導老師對研究性學習全過程負責。

1、教研室——主要負責制定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方案及各項規章制度的制定,負責教師的研究性學習的校本培訓及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組織與指導。

2、教務處——主要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管理及課時的安排。

3、德育處——主要負責指導和協調年級、班級的活動管理

4、技術處、總務處、圖書館——主要負責設備、儀器、資料、場地等方面,為師生提供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的條件。

5、年級組、教研組——落實研究性課程計劃。年級組長、教研組長要協調好年級之間、班級之間、學科之間的關係。

6、班主任和各科教師——以行政班為單位,由班主任和指導教師組成研究性學習指導和綜合評價組,班主任任組長。負責審定課題計劃,對學生進行指導,對學生的學習研究性成果進行評定。

四、“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實施

1、課程設置

新課程方案規定,高中三年中,要保證有270個學時用於研究性學習,每個學生至少研究完成三個課題,完成每一個完整的課題最多可獲得5個學分。根據我校的實際,我校的研究性學習課程安排在高一、高二兩個學年,高一上至高一下完成第一個課題的研究,高一下至高二上完成第二個課題的研究,高二上至高二下完成第三個課題的研究,完成每一個完整的課題可獲得5個學分。研究性學習課時安排採用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辦法,每週安排兩課時進課表,教師集中對學生進行培訓、指導、組織學生交流、聽取學生彙報或者由學校統一安排專題講座;充分利用社會的課程資源,組織學生在課餘時間和假期開展課題的研究工作。每學期期中和期末集中進行結題彙報、綜合評價、學分認定;新學年的開始,舉辦研究成果展示和對高一新生進行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宣傳、培訓。

2、課程內容

研究性學習主要分為課題研究和項目設計兩大類。課題研究是以認識和解決某一問題為主要目的,有調查、實驗和文獻研究等方式;項目設計是以解決一個比較複雜的操作問題為主要目的,包括社會性活動設計、科技項目設計等。

課題(項目)的主要來源是:來自教師提供的選題背景,來自生活和學習活動的實踐,來自學生觀察中的機遇、靈感。可以是教師出主題,學生選課題;也可以是學生自主選擇課題,教師給予幫助。高一學生研究性學習課題的來源主要是教師提供選題背景,學生從中選擇課題。研究性學習的課題內容可以從自然環境、科學發展、歷史文化、社會生活等方面選擇。

3、實施的基本步驟

⑴、成立研究小組。班主任在班級佈置、動員,學生自由結合成立研究小組,每組人數一般在6—8人,推舉組長1人。班主任要關注小組成員的個性、特點、能力及男女比例等,需要時與學生協商做適當調整。

⑵、開題階段。研究小組選擇指導教師並報到班主任處,由班主任和指導教師組成研究性學習指導和綜合評價組,班主任任組長,指導教師在班主任的帶領下,指導學生確定研究課題、審定課題研究計劃,幫助學生掌握研究方法,鼓勵學生開展研究。

⑶、研究過程。學生根據研究計劃和分工開展研究,組內每個學生都要承擔一部分相對獨立自主的課題工作,確保真正參與課題研究。指導教師負責方法的指導和幫助學生解決研究中出現的問題,督促學生開展研究。

⑷、結題階段。學生完成研究報告並向指導教師和班級同學介紹自己的研究成果及在研究過程中的表現,指導教師對課題的研究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指導教師和課題組對組員的表現進行評價。課題研究報告和評價的結果彙總到班主任處。

4、“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學分評定

⑴、評定原則

①參與性。學生只有參與研究性活動才能獲得相應的學分,如發現學生並沒有參與研究性課題的研究,不能得規定學分。

②過程性。學生只要參與就能獲得相應學分,研究性課題的質量高低不影響學生獲得學分。

③真實性。研究性課題必須是學生自己進行的,可請求指導與幫助,但不能由家長或教師代替完成,如發現虛假現象,學校將扣除相應分學。

④規範性。學分的認定由學生互評,指導教師考核,學校教研室審核組成,並建立公示、抽查制度。如對學分認定持有異議,可提交學校學分認定小組複議。

⑵、評定依據

認定每個研究性學習課題的學分主要依據四個方面的材料:

①開題報告;

②活動過程記錄;

③課題研究學習成果;

④三級(自我評價、課題組評價、指導教師評價)合格評估的結論。

具備以上4個條件,則給予相應的學分。

⑶、評定過程

①課題展示。學生以班組為單位進行論文展示或答辯、模型展示和介紹。

②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組內互評。

③指導教師考核,並組織,引導學生再一次反思自己的研究歷程,綜合評價學生的研究活動。

④指導教師提出意見,教研室審核,學校領導審批,教務處記入學分並存檔。

5、研究性學習中指導教師的規範要求

⑴、教育觀念要更新。指導教師應自覺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有關研究性學習課程和學習培訓活動,更新觀念,確立“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課程理念。

⑵、明確老師在研究性學習課程中的角色。教師在研究性學習課程中擔當的角色主要有:組織者、指導者、學習者、研究者參與者等,教師需要參與學生課題組的活動,瞭解學生開展研究的進展情況,與學生一起平等的探討問題。

⑶、教師必須要幫助學生選好課題,提出紮實的資料和背景線索。指導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課題計劃、調查方法和實驗設計。及時點撥學生在研究活動中產生的困惑,要注意循着學生的思路,提出可供選擇的方案、意見供學生參考選擇,並填寫好每次活動記錄中的導師意見。

⑷、根據學生課題研究的需要,按規定程序與電教室、實驗室,圖書館等部門聯繫,落實使用的時間,人員和要求。如果發生衝突,需進行協調。學生需要做實驗時,指導教師要事先審核學生的實驗方案,提醒學生注意實驗操作規程及安全,及時瞭解學生實驗的進展情況。

⑸、教師必須指導課題組撰寫研究報告或論文,對學生所寫的論文報告提出具體的修改意見,並提供有關的參考資料,引導學生對實踐中的體驗、感悟或調查、試驗所得的數據進行多角度、發散性的思考分析和總結。

⑹、學生研究活動成果的彙報交流是教師指導的重點,教師必須根據彙報答辯情況做出客觀的評價,並填寫清楚表綜合評價。

⑺、指導教師要寫好研究性學習課題指導教案,不斷總結典型案例,推進研究性學習的水平不斷提高。

⑻、每個教師都應承擔不少於一個研究性學習課題的指導任務,按規範要求主動做好指導工作。學校將指導研究性學習作為教師的一項常規要求列入教師年度考核的要求之中。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五

校本課程是學校自主開發的一門課程,由學生自主參加,以學生活動為主,它與必修課程一起構成學校課程體系。但它與必修課程在內容、要求的深廣程度和活動形式的靈活程度等方面又不盡相同。校本課程更突出學生的自主性、自願性和靈活性。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要求,學校開發的校本課程將對培養學生的興趣特長、創新思維習慣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對發現和培養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一、培養目標

1、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個性特長。

2、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增進身心健康。

4、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精神,學習和掌握科學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能力,使學生熱愛學校生活,適應社會。

二、教學原則

校本課程與其他課程一樣,都是由學生全員參加的學校教育活動,在遵循一般教學原則的同時,還要考慮到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在教學上還應注意以下原則:

1、主體性原則: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處於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充分張揚個性,展露才華,達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2、自願性原則:學生在“自選”科目時,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意願,報名後按各自選擇編組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

3、開放性原則:體現在目標的多元化、內容的寬泛性、即時性,時間空間的廣域性、可變性,評價的主體性、差異性。

4、實踐性原則:實踐是提高英語和特長髮展的主要活動。要勇於實踐、積極思考,要做到手腦口並用,邊思邊練,增強學習效果,鼓勵教師與學生邊學習、邊實踐、邊提高。

5、個性化原則:要適應不同層次教師、學生的不同知識水平和心理特徵,對教師的培訓要因人而異;對學生要因材施教,藉助其在興趣、意志、品格等方面的心理優勢,鼓勵其不斷創造、不斷提高,促進其人格和諧發展。

6、校內外結合的原則:校本課程的學習在學校、家庭和社區活動中都起重要的作用。必須走校內外相結合的道路,才能提高校本課程的學習效益。

7、趣味性原則: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採取靈活多樣的訓練方式和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給學生創造展示自我特長的平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學生選課方法

學生選課分以下幾步走:

1、向學生宣傳實施校本課程的意義,激發學生參與校本課程學習的積極性。

2、學校向學生公佈校本課程開設科目、指導教師及課程説明等,讓學生自由、自主選擇課程。

3、視學生選課情況及場地限制,按校本課程課時計劃表,有目的有計劃的實施校本課程。

四、課程實施方法

校本課程實施原則:學校統籌規劃,教師自主實施,學校監督檢查,教師總結反饋。

1、學校通過問卷調查等形式,瞭解各門課程的選課人數等,以便於規劃實施校本課程。

2、學校對已開發的校本課程統一制定課時計劃,對任課教師、教學場地等規劃設計。

3、任課教師根椐課時計劃,自已組織學生,聯繫場地、器材等,實施課程。

4、任課教師對學生參與學習情況進行總結評價;並對自已的教學反饋總結,以利於今後的校本課程教學。

五、教學形式

作為一門以學生實踐為主的課程,它的教育方式勢必要打破固有的教學模式,教師要儘可能給學生更大的自主活動餘地以及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機會。在教學上應採用以下形式:

1、課堂活動式:主要是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共同探討和學習。

2、課外活動式:組織相應的課外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等。

3、體驗式:通過學生的製作、調查等方式進行等;

六、課時安排

校本課程每週一課時,在課程表中體現。

七、教學內容

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學校目前安排如下教學內容:開設藝術、體育、文學、科技實踐等共12個門類,有手工製作、泥塑、硬筆書法、軟筆書法、兒童畫、國畫、球類訓練、詩詞選讀、美文賞析、動畫製作等共18個班。

八、教學評價

1、教師評價

(1)學生選擇的人數。教師要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記載、有考勤評價記錄。

(2)學生實際接受的效果。教師應妥善保存學生作業、作品及在活動中、競賽中取得成績的資料。

(3)領導與教師聽課後的評價。主要是四看:一看學生實際接受的效果,二看領導與教師聽課後的反映,三看學生問卷調查的結果,四看教師的教學案例、教案等。

2、學生評價

(1)校本課程不採用書面的考試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評價記錄。

(2)教師根據每個學生參加學習的態度進行評價,可分為“優秀”、“良好”、“加油”作記錄,作為“優秀學生”評比條件。

(3)學習的成果。學生成果通過實踐創作、作品鑑定、競賽、評比、彙報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績優異者給予獎勵。

九、師資培訓

隨着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深化,校本裸程的內容和形式將越來越豐富多樣。在職教師能否適應與承擔新課程的教學任務,已成為提高校本課程教學質量的關鍵。根據學校在職教師的現狀,特制訂目前師資培訓的計劃與方法。

1、走出去——參加市內外有關單位組織的培訓。

2、請進來——聘請校外有關師資。

3、老帶新——通過名師帶教;培養青年教師。

4、自學——通過提供書籍、資料、器材,經過一段時間學習,掌握一門或幾門校本課程教學能力。

十、教材建設

滿足學生的需要,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校本課程的。教材必不可少,在現有的校本教材的基礎上,需要任課教師進行大量創造性的勞動,以豐富的實踐為基礎,參考有關資料,自己動手編寫教材,學校進行教材的刊印,保證校本課程的可持續發展。

十一、配套措施

1、教導處、年級組、教研組要積極幫助教師制訂好教學計劃,負責協調安排和組織指導教學計劃的執行。

2、學校聘請社會有關人員擔任部分課程的教學,邀請市、區教研中心領導到校指導工作。

3、校本課程與必修課程一樣,計入教師工作量。

4、學校保證課程開展必需的經費、器材等物質條件。

十二、運作機制

1、管理網絡:校長(副校長)→教導主任、辦公室主任、總務主任、政教主任→年級組長、教研組長、班主任、校本課程教師。

2、運作流程:制訂計劃→動員→“自選”→編組→完成學習→成果展示與評估→小結→組織教師制定教學進度→研究教學模式→進行備課活動教學→小結。

課程的實施方案 篇六

一、課程目標

1、《語文課程標準》:閲讀優秀作品,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展想像力和審美力;在閲讀中,體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發熱愛生活、珍愛自然的感情;感受藝術和科學中的美,提升審美的境界;通過閲讀和鑑賞,陶冶情性,深化熱愛祖國語文的感情,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養。

2、今年4月23日是世界第20個讀書日。以“讓閲讀成就幸福師生”為主題,以讀書節活動為契機,引導師生養成“好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用閲讀引領學生成長,讓閲讀為師生打造亮麗的精神底色。

3、在“立足於升學預備教育,着眼於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為學生幸福人生奠基”理念指引下,人文引領,文理並重,營造書香班級、書香寢室,建設書香校園、文明校園。

二、課程實施時間:20xx年4月至5月底

三、課程實施步驟

(一)開展讀書節啟動儀式,積極營造校園書香氛圍

1、舉行讀書節啟動儀式,明確意義,制訂讀書計劃。

4月13日舉行肥合六八一中學第五屆讀書節啟動儀式,利用國旗下講話發出讀書節活動倡議,營造創建書香校園的濃厚氛圍。

2、積極營造校園書香氛圍,讓閲讀優秀作品成為習慣。

(1)LED屏顯示讀書節活動標語。

(2)積極營造書香班級、書香寢室氛圍,每班出一期“讓閲讀成就幸福師生”為主題的黑板報,生活區以樓層為單位,出一期有特色的讀書專刊。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使讀書節活動落到實處。

課程實施細則:

1、書香班級、寢室建設及評比:此項目兩項分別評比。書香班級評比指標:讀書節主題黑板報、班級圖書角、班級勵志標語等氛圍營造。書香寢室評比指標:寢室環境佈置、寢室讀書氛圍。具體由生活區負責。

2、校園悦讀推介會:活動目的:分享閲讀心得,進行好書推介。高一年級每班選1名代表推介演講,評委評價。

3、博雅講壇:延請名家作讀書心得分享。

4、第3.1屆校園詩會:以“櫻花園的吟唱”為主題的微型詩會,高一、高二各選送2個節目,地點:雪櫻園。高一年級可結合研學旅行作品進行展示,高二年級結合校本課程進行展示。

5、國學講壇:國學社常規活動,讀書節期間至少兩次講座,負責人:、。

6、讀自然大書——研學旅行、遠足拉練作品評比:結合政教處兩項活動後續學生作品評比。

7、教師讀書論壇:具體由教科室負責,教師分小組進行主題式閲讀,落實推薦書目、論壇組織及評價。

8、合肥市第八屆暑假讀一本好書徵文:讀書節活動項目,具體組織從7月至10月。

9、第10屆全國創新作文大賽:由北京大學和《課堂內外》雜誌社主辦,活動時間3月份,目前已完成文稿評閲上傳。

10、第11屆全國語文規範化知識大賽:此項賽事由教育部語言應用管理司發起,級別很高,每班選3名同學參賽,負責人:各班語文老師。

四、課程評價

1、各班級做好讀書節後的總結評價,語文組做好及時指導和評價,以期師生養成閲讀優秀作品的習慣,營造書香校園。

2、學校對在讀書節期間開展的活動按照參與人數和活動表現賦分,評選優秀個人、優勝班級和優秀教師。

五、課程要求

1、各年級思想上高度重視,做好讀書節活動的宣傳,創新活動內容和形式,紮紮實實開展好讀書活動,使全體學生都能認真參與到讀書活動中來。

2、讀書節活動要注重實效,避免走形式,走過場。活動要與學科學習、研究性學習結合起來。

3、全校教師應充分認識到讀書與提高自身素質的關係,自覺多讀書,讀好書,並積極引導學生愛讀書,會讀書,讀好書,形成書香校園的氛圍。

六、附加

1、肥合六八一陶衝湖學校同時開展活動,具體由陶衝湖學校負責。

2、肥合六八一玫瑰園學校同時開展活動,具體由玫瑰園學校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