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楷書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05W

楷書精品多篇

褚遂良《雁塔聖教序》 篇一

《雁塔聖教序》,亦稱《慈恩寺聖教序》,刻於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原碑現存陝西省西安市的大慈恩寺大雁塔內內。唐太宗李世民撰文,大書法家褚遂良(時年58歲)書寫,是一塊書寫和鐫刻都相當精美的楷書碑版,其書風清麗過人,是褚遂良最傑出的代表作品。其特點是:

1.筆畫剛健遒逸,細瘦而又圓勁,落筆時,筆鋒微微絞動,筆畫的起首處微呈“S”狀。橫畫或上仰或下俯,往往都有一弧度,波勢自然,變化豐富,韻律感很強。

2.左豎、橫畫、捺腳以及撇的起筆處有隸書的痕跡,而且隸筆用得非常和諧自然。筆畫的連帶有行書筆意。

3.字形雍容婉暢。以方形和扁方形為主。結體寬舒疏朗。

趙孟頫《道德經》 篇二

《道德經》是元代大書畫家趙孟煩於63歲(1216)寫的傳世小楷代表作之一,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此卷行筆流暢,筆畫秀潤婉麗、道勁娟美,結體精密勻稱而又靈活自然。趙孟頫筆法精熟,寫小字如同寫大字一樣,每個細微的筆畫都一絲不苟,用筆精到,結體合乎法度。整幅字神采奕奕,富有晉唐小楷的意藴與法度,顯示出書家深厚的書法功力。

智永《真草千字文》 篇三

《真草千字文》是隋代的大書法家智永和尚的傳世真跡。智永是“書聖”王羲之的七世孫,他的書法用筆得王氏真傳。智永練字非常勤苦,又以王羲之書法作為學習對象,因此,熟能生巧,在楷書和草書藝術上都取得了很高成就。《真草千字文》以它精熟道美的楷書書法深受後代學書者的喜愛。其特點是:

1.常以尖鋒人紙,略帶側鋒,運筆保持中鋒,轉折處以提轉為主,兼有頓折。用筆熟練自如,曲折婉轉,含蓄而富於變化,筆畫遒勁美麗。

2.字形以方為基礎,而以圓渾為主。結體嚴謹規整,鬆緊相宜。字與字看上去相互區別,個個獨立,實則氣脈相連。

顏真卿《自書告身帖》 篇四

《自書告身帖》,又稱《顏真卿告身帖》,中唐時期大書家顏真卿於唐德宗建中元年(780)書寫,時年72歲,現藏於日本中村不折氏書道博物館,是顏氏楷書保存至今的唯一真跡,更是顏氏晚年的精品,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其特點是:

1.用筆展鋒鋪毫,筆力樸厚,形成一種博大雄健的氣勢。

2.筆畫豐肥,巧妙運用藏鋒和中鋒。

3.字形方長,字的左右兩豎帶有圓弧形,向外拓展。整個字形明顯向左傾,重心大都落在字的左下部分,中宮收緊,四面撐足。結體端嚴莊重。

4.全帖書藝氣魄宏大,筆意高古,一點一畫無不體現了顏書的“筋”力之美。

柳公權《玄祕塔碑》 篇五

《玄祕塔碑》,刻於唐武宗會昌元年(841),原碑現存西安碑林。此碑是唐代最後一位楷書大家柳公權64歲時書寫的,是代表作之一。其特點是:

1.用筆乾淨利落,方圓並施,起筆方,收筆圓,下筆斬釘截鐵,筆筆中鋒。長橫細,短橫粗。起筆和轉折處形態方整,收筆時頓挫清晰。

2.線條瘦硬,道勁有力,寓圓厚於清剛峭拔之中。

3.結構嚴謹而又疏朗開闊,中宮緊湊,內密外疏。體勢險峻,欹中求穩。幾乎每個字都有一至兩個筆畫寫得比較長或比較粗,使整個字顯得精神飽滿。

4.整幅作品端正俊麗,骨力剛健,充分體現了“柳骨”的典型風貌。

楷書書法人字欣賞 篇六

楷書書法人字1

楷書書法人字2

楷書書法人字3

        楷書書法人字4

        楷書書法人字5

今楷的概念

“今楷”這個概念,是中國書協副主席,楷書專業委員會主任旭宇先生在去年的楷書學術會議上提出來的。坦率地説,這個概念書法界的朋友至今是不認可或不完全認可的,即使是楷書專業委員會的同志,認識上也是比較模糊的,無法給它一個準確的定義和完整的闡釋。比如,“今楷”和傳統楷書有沒有一個明確的界線,如果有,它們的區別主要表現在哪裏。“今楷”應具備哪些基本要素和主要屬性。有哪些標誌性作品堪稱“今楷”或具備了“今楷”的特徵。要回答這些問題,今天任何一個人也是無法做到的。那麼,這個概念的提出對今天楷書的發展有沒有意義。怎樣去理解這個概念。竊以為,這個概念的提出,對當今楷書的發展是有歷史意義的。首先,它是一種嶄新的理念,這個理念的本身是開放的、創新的,它其中包含了現代楷書應與傳統楷書有所區別的意義,現代楷書應具有時代氣息的內涵,這就必然會引起楷書界乃至整個書法界廣泛的學術爭鳴。

這種理論上的爭鳴,觀念上的進步,必將推動楷書創作實踐的發展。其次,這個概念的提出,其本意決不是在短時間內創造出一種嶄新的書體。事實上,無論多麼努力,也不可能在朝夕之內創造出一種新的書體。整個書法史已經證明,一種新書體的誕生,往往要經過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探索實踐,經過長期的演進和嬗變,再由大智慧之人整合而成。這幾乎是一個常識性的問題。提出這個概念的主旨在於,啟發楷書界的朋友更新觀念,大膽探索,逐步形成當代楷書色彩紛呈、風格多樣、功力紮實、個性鮮明的整體氣象。這種氣象就是“今楷”,“今楷”不是指哪一個人的字,哪一種字,而是一種風貌,一種大的氣象,這種氣象帶有明顯的時代特色,是生機勃勃、昂揚向上的。

楷書成於墨法

氣韻的生動,本於筆法,而成於墨法,有筆的輕重徐疾,不但可以產生韻律的變化,同時也可以產生用墨濃淡枯潤的變化,但這種變化,對於楷書,特別是小楷來説,是微乎其微的,這不像行草那樣強烈,那樣震撼人心。

一般地説,小楷用墨宜濃一些,不宜太淡,太淡則傷神采,試觀古人作小楷,無有不用濃墨者,特別是唐人寫經,墨色如漆,神采煥發,雖經數百年,仍猶如初脱手光景。

用濃墨之法,不宜墨汁,當取上等油煙,墨之精品,在硯上重按輕推,不徐不疾,作順時針方向推磨,清水注入硯池也不宜一下子倒得太多,邊注邊磨,墨公的濃淡以濃而不滯筆毫為度,磨墨宜貪,故硯池要深,可以蓄墨,墨色要細,故硯面要細,可以發墨,墨磨好後,不必馬上蘸墨作書,當稍候片刻,使其墨滓下沉,然後取浮溢在上面的一層晶瑩細膩的墨汁用之,所謂磨墨須奢,用墨須儉。自然精氣結綴,墨光浮溢,墨色黝瑩,湛湛然如小兒目睛,則雖存數百年而墨色不變,這種用墨方法,非多見古人真跡,是很難體味的,寫好後,硯池要洗滌,以備明日再用,最好不要用宿墨。

書寫小楷的用筆,以硬筆為宜,如市面上可以買到的狼毫小楷,如紅毛、紅豆,或軟硬適中的七紫三羊,小白雲等,總以健、齊、尖、圓筆之四德為佳。

寫小楷時,筆宜開足,開新筆之法,先將筆浸温水之中讓其自然化開,洗去含有毫中的膠水,再於廢宣紙上舐尖後掛起,使其陰乾,隔一日後方可用,用時,先將筆浸清水中濡透,然後在廢紙上轉動筆桿,四面揩拭,再蘸墨作書。

作小楷時,墨要幹一些,不宜太豐,特別是寫在生宣上,墨術豐則易湮化,倘毫中墨豐,可在廢生宣上略為揩拭,自我水墨調勻,血肉得所,若開足後,因鋒長筆軟,難以控制,有一法可以彌補,即先將此筆在墨汁中濡透,讓其自然陰乾,書寫時取其鋒尖部分,(三分之一處)在清水中化開,而腰上筆身與筆根部分的筆毫與墨汁粘着硬結在一起,書寫起來,自然挺健,或取新筆,不全開足,取其鋒尖部的彈性,但這種方法,有一個缺點,即只開局部,毫中墨少,寫一二次就要蘸墨一次,就勢必會影響到筆勢的流暢和書寫的速度。

筆開足後蘸墨作小楷時,不得深浸墨汁中,當以筆尖點入硯池,水墨便浸入毫中,然後迅速將筆得出池面,如篙之點水,一粘即起,此所謂漬筆須深,有筆須淺,着墨不過三分,深滲則墨易滲化,字口模糊,且筆力也不易得到控制。淺着則筆力沉勁,點畫清瑩,且墨色也容易產生變化。

書寫小楷,有墨亦宜潤一些,不可太枯燥,枯燥則字無生氣,所謂潤者,就筆力而言,力圓則潤,就墨法而言,豐腴則潤,小楷用墨,雖無行草尋樣淋漓酣暢的墨色變化,但亦當飲墨如貪,(即開足濡透)吐黑如吝,寧以大筆書小字,勿以太小之筆作小楷。陳介祺《習字訣》中説:“小筆寫大不台大筆寫小,能用大筆為要,能用濃墨,方有力量,小字可展之方丈,方丈須如作小字。”姚孟起《字學憶參》也説:“蠅頭楷用大筆提空寫,勢乃開展。”當然,不是要您用大楷筆作小楷,用可大之筆作小字,則筆為我用,墨色自然滋潤,筆勢自然開展。

書寫小楷,用墨亦宜有濃淡枯潤之變化,這種變化,主要是通過用筆的節奏變化而自然表現出來的,輕則墨浮而淡,重則黑沉而濃,疾則墨少而枯,徐則墨豐而潤,蹲之則水下,駐之則水聚,得之則水斂,頓之則水滿,這些變化,在書寫小楷時,只有感覺中有存在,而其表現出來的藝術效果是很不明顯的,節奏富有變化,墨化自然靈活。

小楷用墨中還有一種很高級的境界,即枯中有濃,燥中見潤的墨法,相傳顏真卿,董其昌兩人最善此法,這種筆法,當以中鋒為前提,以筆力為基礎,以氣勢為後盾,在筆酣墨飽時,加上速度,副毫與紙面的摩擦,以及紙張的性能和沉着頓挫的筆調所產生出來的一種綜合性效果,這種乾渴之筆,如干裂秋風,潤含春雨,蒼潤之氣欲吐,有天成之妙,在楷書中尤見神采。

總之,用墨之法,當以用筆為基礎,以墨不旁出,力透紙背,為書家上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