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蘇武頒獎詞(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52W

蘇武頒獎詞(多篇)

蘇武頒獎詞 篇一

黃沙吼醒南歸夢,淚送雁行年復年,但得蘇賢英魂在,應誇後輩亦真賢。愛國之獎,蘇武當之無愧。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麋鹿興於左而不瞬,面對胡夷的利,誘,威,逼,他有着無比堅定的信仰;苟利國家生死以,位卑未敢忘憂國,他的生死觀只有保全大漢的尊嚴,在他眼裏漢王朝的尊嚴與利益是至高無上的,即使在位者薄恩寡義,他地位低卑,但對於漢的忠貞不渝;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他隻身流放北海,胡虜虎視,受盡折磨與刁難,掙扎在北海雪原。那一束褪色的杖節便是他清白的持守;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他堅韌不屈,胡人愈是狠厲,他愈是剛硬,衞律愈是放狂,他愈是清醒,李陵愈是猶豫,他愈是堅定;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胡人想置他於死地,他就要好好活不去,他不卑不亢,有鋼一般的精神,有白玉一般潔淨的操守。他是大漢王朝的一張最忠貞的名片。

——高二6班王欣念

蘇武頒獎詞 篇二

有這樣一個被載入漢書的英雄人物,塞外呼嘯的寒風,吹不散他一身錚錚的傲骨,吹不涼他一顆炙熱的愛國之心。他就是漢朝的蘇武。

一支旌節,讓他義無反顧地出使匈奴,卻因使節謀反失敗被折辱扣押。一邊是榮華富貴,千金封侯,一邊是民族氣節,忠貞愛國,他毅然決然地拾起揚鞭,為了他對大漢至死不渝的忠誠,他捨棄美酒輕裘,披着破舊的羊氈在塞外茫茫的冰天雪地中南望故土。冷月空對,胡笳聲聲,和着刺骨的寒風和雪渣,他將草根泥土嚥下肚,颯颯一揮殘筆,譜寫的是盛世長安遠在塞外的一曲悲壯雄厚的讚歌。他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氣節,心繫祖國不負大漢的丹心,融入了華夏民族數千年來的血脈。

——高二6班謝語林

蘇武頒獎詞 篇三

蘇武頒獎詞

你是不畏艱險遠使異國的使臣, 你是不慕名利寧死不屈的勇者, 你是堅韌不拔自力更生的牧人, 你是忠貞不渝正義凜然的民族魂。

君無意,臣有心,十九年的堅守,十九年的赤子之情, 你鑄就了一部歷史, 創造了一個傳奇,

傳承了一個民族千年不絕的浩然正氣。

330班

姚欣

你是雪域高原上一支雪蓮,你是寒冬中悄然恕放的梅花。莽蒼蒼的烏拉爾山,阻擋不了你前進的步伐;冰稜稜的貝加爾湖,冰結不了你堅定的信念。你崇高的民族氣節、強烈的愛國情感,令中華兒女敬仰。你,蘇武,中華民族的魂。

330班

牟遠征

幽幽的寒風,潺潺的流水,悽悽的簫音,無際的草原,孤獨的身影。 他歸心似箭,堅強不屈;他忍辱負重,鐵骨錚錚。

他草原上的足跡,是我們的前行的航標;他擲地有聲的話語,是我們心靈的強音。 他無畏的精神,愛國的激情,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與力量源泉。

330班

屠一凡

他是孟子“貧賤不移,富貴不淫,威武不能屈”的最好的詮釋者,他是古老的中華民族氣節的堅持者。扣留匈奴十九年,黑髮出使銀絲歸,掘野鼠,卧齧雪,起操持,持旄節,他所堅持的是對國家的忠心,是一個使臣的職責。

他死,是為了維護國家的安全。 他生,是為了保住國家的尊嚴。

330班

周泳宏

他是獨居邊塞十九年的牧羊人,他是行走在生死邊緣的和平大使,他更是危急關頭一切美好品質的化身。面對敵人冷冰冰的刀劍,他不低頭;面對眼前成山的財富,他不彎腰;面對曾經戰友真摯的勸告,他不動搖。十九載的冰天雪地,孤苦伶仃,換來的卻是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可他從未反悔。他用滿頭的白髮詮釋了國家的尊嚴。他,就是屹立千年的蘇武!

330班

朱佳成

扶一陣駝鈴,闊別長安的歌舞昇平,他遊蕩於寒沙衰草;擎一支旄節,懷抱漢匈和睦的夙望,他奔走在茫茫大漠。

寒劍的無情,卻終被貞義的節操所感化; 地窖的冰冷,卻終為渾身的熱血所沸騰; 揮着羊鞭,榮華富貴,扔進了浩潮的北海; 杖着節旄,精忠報國,裝入了英雄的心間; 他,就是蘇武。

330班

蔡一格

勇氣,傳遞忠貞的信念;睿智,定格不朽的歷史。擎一支旄節,他為漢匈和睦奔走於茫茫大漠;揮一隻羊鞭,他獨守北海寒冷的冬天。留胡不辱節,十九年窮厄,他的心如磐石堅定。人生有限,精神長存。蘇武之魂已鐫入中華精神的骨髓。

330班

鄭丁芊

茫茫草原上,你的身影在地平線上的時隱時現; 如海蒼山,如血殘陽,你的心繫着故鄉。 手中殘破的旄節,是你不變的信念; 十九年的春秋冬夏,是你聖潔的守望; 錚錚鐵骨,寧死不屈,是融化寒冰的力量。 身處異地,你的心似閒庭信步; 仰天長嘯,淚水流過歷史。 你卻,無怨無悔。

330班

胡劍橋

在他的心裏,國為重,家為輕;忠義為大,生死為微。流落異邦十九載,他富貴不淫,威武不屈,貧賤不移。冰封千尺凍不了他滿腔愛國的熱血;荒原萬里,擋不住他那似箭的歸心。他用錚錚傲骨,詮釋了一個民族的氣節,成為了炎黃子孫當之無愧的精神楷模。

330班

孫靖雯

為守節,榮華富貴而不受;為守節,飲雪食氈而不悔;為守節,刀劍逼身而不動。十九度春秋,熬成白髮終不移。你是“富貴不能移,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真漢子。你舉起的不只是那節旄盡落的大漢旗幟,更是中華民族偉大的精神豐碑!

330班

羅顏卿

千百年來的臘臘西風,吹盡了邊塞的悽苦,卻吹不走那老人的孤獨身影;沉甸甸的財寶美人,收買了從屬的心,卻收不了老人的忠誠。一根竹杖,一片風沙,一羣牲畜,一片寂涼,是守候十九年的忠貞,他穿越了千年的汗青史冊,留下了精神的烙印。

330班

“回日樓台非甲帳,去時冠劍是丁年”,他以生命維護國家尊嚴,他以艱難的生存張顯民族氣節。手握旄節,在胡笳聲中獨為異客,在荒涼孤島上遙望南方祖國。十九年,歸來的是白髮蒼蒼的老者,留下的是千古流芳的傳奇,立起的是民族不倒的豐碑。

319班

他是一位孤獨的守望者。守望十九年,當年的風采少年郎變成了白髮老者;守望十九年,歸家的心願卻堅定依然。十九年的悽風苦雨,十九年的冰刀霜劍,可以改變他的容顏,但磨不滅他盼歸的意念。我要回來,這是這位牧羊老者堅定深沉的吶喊!

319班

湯淑平

聽,牧笛聲聲,是誰在夕陽下趕着羊羣?看,茫茫蠻夷之地,又是誰在忍受窮厄與孤單?北海牧羊十九年,掘野鼠、尋草食,其間多少辛與悲!單于勸降終不願,妻離子散終不悔。是他給予了“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最好詮釋。蘇武,你讓天地動容。

319班

龔郭丹

穿越滄桑兩千年,一個生命如此厚重;歷經磨難十九載,一段傳奇如此輝煌。多少年前,他被人們景仰;多少年後,他的精神依然傳唱。他牧羊結網,他齧雪吞旃,為的是使命不辱,氣節不移。蘇武,手持旄節,挺直脊樑,在高高的烏拉爾山上風化成我們民族的影像。

319班

鄧寒昱

一身傲骨,屹立天際不倒;二行熱淚,化成思念無盡;三災八難,卻無法撼動忠貞的氣節;四面楚歌,仍堅定地踏上歸途。蘇武,後人對您,五體投地。

你站在高山之顛,望北海濤濤,洶湧澎湃,掀起萬丈狂瀾;你坐在大窖之內,聽北風呼呼,颼嘯疾馳,卷落滿堆枯葉。你愛國之情不滅,背叛之心泯除,視利益如糞土。你忠貞堅強,像一個巨人屹立大漢史冊之上,你用英雄的體魄,砌成大漢民族最堅實的屏障。

319班

喻心琬

似一塊頑石,在荒蕪的草原上,歷經風霜; 像一顆細沙,在蒼涼的北海邊,忍受驚浪; 是一塊豐碑,在廣褒的中華大地彰顯氣節。 他,齧雪吞旃,杖節牧羊,一切都只為中華魂殤。 他用青春,擦淨華表; 用丹心,點燃民族的希望!

319班

他,崢崢鐵骨; 他,堅守不移;

他,威武不屈,富貴不淫,貧賤不移; 十九載春秋,空對皓月星辰; 七千個日夜,守望國土故人; 他用忠心傳遞信念; 他用傲骨演繹傳奇; 蘇武,你是永遠的巨人。

319班

塞北的荒野埋葬不了堅貞的忠魂, 呼嘯的寒風帶不來故鄉的三月。 滿目蒼涼,滿目蒼涼,何時能歸還? 持節佇立,挺起的是民族的脊樑, 踽踽獨行,決不放下的是心中的信念, 蘇武牧羊,蘇武牧羊,動容天地間。

319班

身居胡地無人處,魂系中華民族魂。一身傲骨天地造,會戰羣魔鬼神驚。男兒趁年少,豪情比天高。手握殘陽旄節杖,心繫大漢定如山。

319 丁章傑

五千年的漫漫長卷,總有一種品格,能夠引起內心的激盪。他是一節任爾風的傲竹,朔漠的黃沙卷不動他的意志;冰冷的貝爾加湖,衝不走他思鄉的容顏;孤寂的地窖中,寫下的是他“以為神”的毅力。“威武不屈,富貴不淫,貧賤不移”,滄海橫流,方顯蘇武本色。

319 劉

渴飲雪,飢吞氈,他在窟囚中夢繫家園;一羣羝羊,一根漢節,他在北海邊遙望河山。他羈留匈奴十九年,黑髮已染霜。他,不要任何人為他喝彩,卻贏得所有人的膜拜。他,便是蘇武,他讓我們知道什麼才是氣節,什麼是我們民族的脊樑。

319 吳昌視

風蕭蕭兮,試問還有誰能杖漢節而牧羊?被扣胡地,卧齧雪,咽旄毛,匈奴以為神,因為有一種信念叫堅持;威武不屈,富貴不淫,他人勸降不為所動,因為有一種氣節叫愛國。悠悠十九載,去時壯年歸白髮,大好年華早在大漠寒風中逝去,但拳拳愛國情已在書旄盡落的漢節上,刻下永恆的記憶。

319班

歷史長河大浪淘沙,送走多少歲月; 時代畫卷波瀾壯闊,記載多少英傑; 歷史沒有將蘇武遺忘!因為…… 用十九年的青春換來了民族的尊嚴; 他,受盡磨難,飽嘗艱苦,卻 激活了一個時代,激活了一個民族! 蘇武,我們永遠的英雄!

319班

蘇武傳(節選 篇四

兩漢 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併為郎,稍遷至栘中廄監。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後十餘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天漢元年,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盡歸漢使路充國等。武帝嘉其義,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匈奴使留在漢者,因厚賂單于,答其善意。

武與副中郎將張勝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餘人俱。既至匈奴,置幣遺單于;單于益驕,非漢所望也。方欲發使送武等,會緱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緱王者,昆邪王姊子也,與昆邪王俱降漢,後隨浞野侯沒胡中,及衞律所將降者,陰相與謀,劫單于母閼氏歸漢。會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漢時,素與副張勝相知,私候勝曰:「聞漢天子甚怨衞律,常能為漢伏弩射殺之,吾母與弟在漢,幸蒙其賞賜。」張勝許之,以貨物與常。後月餘,單于出獵,獨閼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餘人慾發,其一人夜亡告之。單于子弟發兵與戰,緱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單于使衞律治其事。張勝聞之,恐前語發,以狀語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見犯乃死,重負國!」欲自殺,勝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張勝。單于怒,召諸貴人議,欲殺漢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謀單于,何以復加?宜皆降之。」單于使衞律召武受辭。武謂惠等:「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引佩刀自刺。衞律驚,自抱持武。馳召醫,鑿地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氣絕,半日復息。惠等哭,輿歸營。單于壯其節,朝夕遣人候問武,而收系張勝。

武益愈。單于使使曉武,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劍斬虞常已,律曰:「漢使張勝謀殺單于近臣,當死;單于募降者,赦罪。」舉劍欲擊之,勝請降。律謂武曰:「副有罪,當相坐。」武曰:「本無謀,又非親屬,何謂相坐?」復舉劍擬之,武不動。律曰:「蘇君,律前負漢歸匈奴,幸蒙大恩,賜號稱王,擁眾數萬,馬畜彌山,富貴如此。蘇君今日降,明日復然。空以身膏草野,誰復知之?」武不應。律曰:「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今不聽吾計,後雖復欲見我,尚可得乎?」武罵律曰:「汝為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為降虜於蠻夷,何以女為見?且單于信女,使決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鬥兩主觀禍敗。南越殺漢使者,屠為九郡;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獨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兩國相攻,匈奴之禍,從我始矣!」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于。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卧,齧雪與旃毛並咽之,數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羝乳,乃得歸。別其官屬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屮實而食之。杖漢節牧羊,卧起操持,節旄盡落。積五、六年,單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網紡繳,檠弓弩,於靬王愛之,給其衣食。三歲餘,王病,賜武馬畜、服匿、穹廬。王死後,人眾徙去。其冬,丁令盜武牛羊,武復窮厄。

初,武與李陵俱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單于使陵至海上,為武置酒設樂。因謂武曰:「單于聞陵與子卿素厚,故使陵來説足下,虛心欲相待。終不得歸漢,空自苦亡人之地,信義安所見乎?前長君為奉車,從至雍棫陽宮,扶輦下除,觸柱,折轅,劾大不敬,伏劍自刎,賜錢二百萬以葬。孺卿從祠河東後土,宦騎與黃門駙馬爭船,推墮駙馬河中,溺死,宦騎亡。詔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飲藥而死。來時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陽陵。子卿婦年少,聞已更嫁矣。獨有女弟二人,兩女一男,今復十餘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時,忽忽如狂,自痛負漢;加以老母系保宮。子卿不欲降,何以過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復誰為乎?願聽陵計,勿復有云!」

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位列將,爵通侯,兄弟親近,常願肝腦塗地。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為父死,亡所恨,願無復再言。」陵與武飲數日,復曰:「子卿,壹聽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請畢今日之歡,效死於前!」陵見其至誠,喟然歎曰:「嗟呼!義士!陵與衞律之罪上通於天!」因泣下沾衿,與武決去。

陵惡自賜武,使其妻賜武牛羊數十頭。後陵復至北海上,語武:「區脱捕得雲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武聞之,南鄉號哭,歐血,旦夕臨。數月,昭帝即位。數年,匈奴與漢和親。漢求武等。匈奴詭言武死。後漢使復至匈奴。常惠請其守者與俱,得夜見漢使,具自陳道。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單于視左右而驚,謝漢使曰:「武等實在。」於是李陵置酒賀武曰:「今足下還歸,揚名於匈奴,功顯於漢室,雖古竹帛所載,丹青所畫,何以過子卿!陵雖駑怯,令漢且貰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奮大辱之積志,庶幾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為世大戮,陵尚復何顧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異域之人,壹別長絕!」陵起舞,歌曰:「徑萬里兮度沙幕,為君將兮奮匈奴。路窮絕兮矢刃摧,士眾滅兮名已隤,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將安歸?」

陵泣下數行,因與武決。單于召會武官屬,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詔武奉一太牢謁武帝園廟,拜為典屬國,秩中二千石,賜錢二百萬,公田二頃,宅一區。常惠徐聖趙終根皆拜為中郎,賜帛各二百匹。其餘六人,老歸家,賜錢人十萬,復終身。常惠後至右將軍,封列侯,自有傳。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鬚髮盡白。

譯文

蘇武字子卿,年輕時憑着父親的職位,兄弟三人都做了皇帝的侍從,並逐漸被提升為掌管皇帝鞍馬鷹犬射獵工具的官。當時漢朝廷不斷討伐匈奴,多次互派使節彼此暗中偵察。匈奴扣留了漢使節郭吉、路充國等前後十餘批人。匈奴使節前來,漢朝庭也扣留他們以相抵。 公元前1,且鞮剛剛立為單于,唯恐受到漢的襲擊,於是説:“漢皇帝,是我的長輩。”全部送還了漢廷使節路充國等人。漢武帝讚許他這種通曉情理的做法,於是派遣蘇武以中郎將的身份出使,持旄節護送扣留在漢的匈奴使者回國,順便送給單于很豐厚的禮物,以答謝他的好意。

蘇武同副中郎將張勝以及臨時委派的使臣屬官常惠等,加上招募來的士卒、偵察人員百多人一同前往。到了匈奴那裏,擺列財物贈給單于。單于越發傲慢,不是漢所期望的那樣。單于正要派使者護送蘇武等人歸漢,適逢緱王與長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內部謀反。緱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兒子,與昆邪王一起降漢,後來又跟隨浞野侯趙破奴重新陷胡地,在衞律統率的那些投降者中,暗中共同策劃綁架單于的母親閼氏歸漢。正好碰上蘇武等人到匈奴。虞常在漢的時候,一向與副使張勝有交往,私下拜訪張勝,説:“聽説漢天子很怨恨衞律,我虞常能為漢廷埋伏弩弓將他射死。我的母親與弟弟都在漢,希望受到漢廷的照顧。”張勝許諾了他,把財物送給了虞常。一個多月後,單于外出打獵,只有閼氏和單于的子弟在家。虞常等七十餘人將要起事,其中一人夜晚逃走,把他們的計劃報告了閼氏及其子弟。單于子弟發兵與他們交戰,緱王等都戰死;虞常被活捉。

單于派衞律審處這一案件。張勝聽到這個消息,擔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説的那些話被揭發,便把事情經過告訴了蘇武。蘇武説:“事情到了如此地步,這樣一定會牽連到我們。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對不起國家!”因此想自殺。張勝、常惠一起制止了他。虞常果然供出了張勝。單于大怒,召集許多貴族前來商議,想殺掉漢使者。左伊秩訾説:“假如是謀殺單于,又用什麼更嚴的刑法呢?應當都叫他們投降。”單于派衞律召喚蘇武來受審訊。蘇武對常惠説:“喪失氣節、玷辱使命,即使活着,還有什麼臉面回到漢廷去呢!”説着拔出佩帶的刀自刎,衞律大吃一驚,自己抱住、扶好蘇武,派人騎快馬去找醫生。醫生在地上挖一個坑,在坑中點燃微火,然後把蘇武臉朝下放在坑上,輕輕地敲打他的背部,讓淤血流出來。蘇武本來已經斷了氣,這樣過了好半天才重新呼吸。常惠等人哭泣着,用車子把蘇武拉回營帳。單于欽佩蘇武的節操,早晚派人探望、詢問蘇武,而把張勝逮捕監禁起來。

蘇武的傷勢逐漸好了。單于派使者通知蘇武,一起來審處虞常,想借這個機會使蘇武投降。劍斬虞常後,衞律説:“漢使張勝,謀殺單于親近的大臣,應當處死。單于招降的人,赦免他們的罪。”舉劍要擊殺張勝,張勝請求投降。衞律對蘇武説:“副使有罪,應該連坐到你。”蘇武説:“我本來就沒有參予謀劃,又不是他的親屬,怎麼談得上連坐?”衞律又舉劍對準蘇武,蘇武巋然不動。衞律説:“蘇君!我衞律以前背棄漢廷,歸順匈奴,幸運地受到單于的大恩,賜我爵號,讓我稱王;擁有奴隸數萬、馬和其他牲畜滿山,如此富貴!蘇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是這樣。白白地用身體給草地做肥料,又有誰知道你呢!”蘇武毫無反應。衞律説:“你順着我而投降,我與你結為兄弟;今天不聽我的安排,以後再想見我,還能得到機會嗎?” 蘇武痛罵衞律説:“你做人家的臣下和兒子,不顧及恩德義理,背叛皇上、拋棄親人,在異族那裏做投降的奴隸,我為什麼要見你!況且單于信任你,讓你決定別人的死活,而你卻居心不平,不主持公道,反而想要使漢皇帝和匈奴單于二主相鬥,旁觀兩國的災禍和損失!南越王殺漢使者,結果九郡被平定。宛王殺漢使者,自己頭顱被懸掛在宮殿的北門。朝鮮王殺漢使者,隨即被討平。唯獨匈奴未受懲罰。你明知道我決不會投降,想要使漢和匈奴互相攻打。匈奴滅亡的災禍,將從我開始了!”衞律知道蘇武終究不可脅迫投降,報告了單于。單于越發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蘇武囚禁起來,放在大地窖裏面,不給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蘇武卧着嚼雪,同氈毛一起吞下充飢,幾日不死。匈奴以為神奇,就把蘇武遷移到北海邊沒有人的地方,讓他放牧公羊,説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歸漢。同時把他的部下及其隨從人員常惠等分別安置到別的地方。

蘇武遷移到北海後,糧食運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儲藏的野生果實來吃。他拄着漢廷的符節牧羊,睡覺、起來都拿着,以致系在節上的犛牛尾毛全部脱盡。一共過了五、六年,單于的弟弟於靬王到北海上打獵。蘇武會編結打獵的網,矯正弓弩,於靬王頗器重他,供給他衣服、食品。三年多過後,於靬王得病,賜給蘇武馬匹和牲畜、盛酒酪的瓦器、圓頂的氈帳篷。王死後,他的部下也都遷離。這年冬天,丁令人盜去了蘇武的牛羊,蘇武又陷入窮困。

當初,蘇武與李陵都為侍中。蘇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匈奴,不敢訪求蘇武。時間一久,單于派遣李陵去北海,為蘇武安排了酒宴和歌舞。李陵趁機對蘇武説:“單于聽説我與你交情一向深厚,所以派我來勸説足下,願謙誠地相待你。你終究不能迴歸本朝了,白白地在荒無人煙的地方受苦,你對漢廷的信義又怎能有所表現呢?以前你的大哥蘇嘉做奉車都尉,跟隨皇上到雍的棫宮,扶着皇帝的車駕下殿階,碰到柱子,折斷了車轅,被定為大不敬的罪,用劍自殺了,只不過賜錢二百萬用以下葬。你弟弟孺卿跟隨皇上去祭祀河東土神,騎着馬的宦官與駙馬爭船,把駙馬推下去掉到河中淹死了。騎着馬的宦官逃走了。皇上命令孺卿去追捕,他抓不到,因害怕而服毒自殺。我離開長安的時候,你的母親已去世,我送葬到陽陵。你的夫人年紀還輕,聽説已改嫁了,家中只有兩個妹妹,兩個女兒和一個男孩,如今又過了十多年,生死不知。人生像早晨的露水,何必長久地像這樣折磨自己!我剛投降時,終日若有所失,幾乎要發狂,自己痛心對不起漢廷,加上老母拘禁在保宮,你不想投降的心情,怎能超過當時我李陵呢!並且皇上年紀大了,法令隨時變更,大臣無罪而全家被殺的有十幾家,安危不可預料。你還打算為誰守節呢?希望你聽從我的勸告,不要再説什麼了!”

蘇武説:“我蘇武父子無功勞和恩德,都是皇帝栽培提拔起來的,官職升到列將,爵位封為通侯,兄弟三人都是皇帝的親近之臣,常常願意為朝廷犧牲一切。現在得到犧牲自己以效忠國家的機會,即使受到斧鉞和湯鑊這樣的極刑,我也心甘情願。大臣效忠君王,就像兒子效忠父親,兒子為父親而死,沒有什麼可恨,希望你不要再説了!” 李陵與蘇武共飲了幾天,又説:“你一定要聽從我的話。”蘇武説:“我料定自己已經是死去的人了!單于一定要逼迫我投降,那麼就請結束今天的歡樂,讓我死在你的面前!”李陵見蘇武對朝廷如此真誠,慨然長歎道:“啊,義士!我李陵與衞律的罪惡,上能達天!”説着眼淚直流,浸濕了衣襟,告別蘇武而去。

李陵不好意思親自送禮物給蘇武,讓他的妻子賜給蘇武幾十頭牛羊。後來李陵又到北海,對蘇武説:“邊界上抓住了雲中郡的一個俘虜,説太守以下的官吏百姓都穿白的喪服,説是皇上死了。”蘇武聽到這個消息,面向南放聲大哭,吐血,每天早晚哭吊達幾月之久。漢昭帝登位,幾年後,匈奴和漢達成和議。漢廷尋求蘇武等人,匈奴撒謊説蘇武已死。後來漢使者又到匈奴,常惠請求看守他的人同他一起去,在夜晚見到了漢使,原原本本地述説了幾年來在匈奴的情況。告訴漢使者要他對單于説:“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獵,射得一隻大雁,腳上繫着帛書,上面説蘇武等人在北海。”漢使者萬分高興,按照常惠所教的話去責問單于。單于看着身邊的人十分驚訝,向漢使道歉説:“蘇武等人的確還活着。”於是李陵安排酒筵向蘇武祝賀,説:“今天你還歸,在匈奴中揚名,在漢皇族中功績顯赫。即使古代史書所記載的事蹟,圖畫所繪的人物,怎能超過你!我李陵雖然無能和膽怯,假如漢廷姑且寬恕我的罪過,不殺我的老母,使我能實現在奇恥大辱下積蓄已久的志願,這就同曹沫在柯邑訂盟可能差不多,這是以前所一直不能忘記的!逮捕殺戮我的全家,成為當世的奇恥大辱,我還再顧念什麼呢?算了吧,讓你瞭解我的心罷了!我已成異國之人,這一別就永遠隔絕了!”李陵起舞,唱道:“走過萬里行程啊穿過了沙漠,為君王帶兵啊奮戰匈奴。歸路斷絕啊刀箭毀壞,兵士們全部死亡啊我的名聲已敗壞。老母已死,雖想報恩何處歸!”

李陵淚下縱橫,於是同蘇武永別。單于召集蘇武的部下,除了以前已經投降和死亡的,總共跟隨蘇武回來的有九人。蘇武於漢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春回到長安。昭帝下令叫蘇武帶一份祭品去拜謁武帝的陵墓和祠廟。任命蘇武做典屬國,俸祿中二千石;賜錢二百萬,官田二頃,住宅一處。常惠、徐聖、趙終根都任命為皇帝的侍衞官,賜給絲綢各二百匹。其餘六人,年紀大了,回家,賜錢每人十萬,終身免除徭役。常惠後來做到右將軍,封為列侯,他自己也有傳記。蘇武被扣在匈奴共十九年,當初壯年出使,等到回來,鬍鬚頭髮全都白了。

文言現象

字注音

1. 稍遷至栘(yí)中廄( jiù )監(jiàn);

2. 數(shuò )通使相窺(kuī)觀;

3. 漢天子,我丈人行(háng)也;

4. 既至匈奴,置幣遺(wèi)單(chán)於;

5. 後隨浞(zhuó)野侯沒(mò)胡中;

6. 陰相與謀,劫單于母閼(yān)氏(zhī )歸漢;

7. 置煴(yūn)火,覆武其上;

8. 擁眾數萬,馬畜( chù )彌山;

9. 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dī );

10. 畢今日之驩(huān)

11.天雨(yù) 雪

12.緱(gōu)王者,昆(hún)邪(yé)王姊(zǐ)子也

13.佐伊秩訾(zǐ)曰

14.武卧齧(niè)血

通假字

1. 不顧恩義,畔主背親 畔:通“叛”,背叛。

2. 與旃毛並咽之 旃:通“氈”,毛織品。

3. 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 去:通“弆(jǔ)”,收藏。

4. 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無”,沒有。

5. 信義安所見乎 見:通“現”,顯現。

6. 法令亡常 亡:通“無”,沒有。

7. 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 亡:通“無”,沒有。

8. 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無”,沒有。

9. 因泣下沾衿,與武決去:決:通“訣”,訣別。

10. 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經。

11. 蹈其背以出血 蹈:通“掏”,叩,輕輕敲打

12. 畢今日之驩 驩:通“歡”。

古今異義

1. 漢亦留之以相當。相當: 古義:抵押。今義:差不多。

2. 皆為陛下所成就 。成就:古義:提拔。今義:業績。

3. 我丈人行也。丈人:古義:老人,長輩。今義:岳父。

4. 幸蒙其賞賜。賞賜:古義:照顧。今義:獎賞物品。

5. 欲因此時降武。因此:古義:趁這時。今義:因為這個。

6. 獨有女弟二人。女弟: 古義:妹妹。今義:姐姐(妹妹)和弟弟。

7. 且陛下春秋高 。春秋:古義:年紀。今義:春秋戰國時期或指季節。

8. 武等實在 。實在:古義:確實存在。今義:誠實、老實。

9. 稍遷至栘中廄監。稍: 古義:漸漸。今義:稍微。

10. 既至匈奴,置幣遺單于。遺: 古義:送給。今義:丟失、落下。

11. 會緱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會: 古義:正當、適逢。今義:聚會、集合。

12. 此必及我 。及:古義:牽連 今義:常作連詞“和”用

13. 會論虞常。論: 古義:判罪 今義:常作議論

14. 以貨物與常。貨物: 古義:財物 今義:指供出售的物品

15. 卧起操持。 操持:古義:為操和持,兩個詞,“拿着“的意思 今義:料理,辦理/籌劃

16.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餘人俱。 假:古義:臨時充任 今義:虛假

17.來時太夫人已不幸。不幸:古義:對去世的委婉説法。今義:指災禍

18.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明年:古義:第二年 。今義:後一年。

詞類活用

①意動用法

單于壯其節 壯:以……為壯。

誠甘樂之 樂:以……為樂。

②使動用法

(1)欲因此時降武 降: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肥沃。

(3)反欲鬥兩主 鬥:使……爭鬥。

(4)單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 苦: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 降:,使……投降。

(7)盡歸漢使路充國等 歸:使……歸

(8)屈節辱命 屈:使……屈身 辱:使……受辱

(9)別其官署常惠等 別:使……分開

(10)宜皆降之 降:使。投降

③名詞活用

(1)天雨雪 雨:名詞做動詞,下雨。

(2)羝乳乃得歸 乳:名詞做動詞,生子。

(3)杖漢節牧羊 杖:名詞做動詞,拄着。

(4)武能網紡繳,檠弓弩 網、檠 :名詞做動詞,結網、用檠矯正弓弩。

(5)惠等哭,輿歸營 輿:名詞做動詞,用車子。

(6)陵與衞律之罪,上通於天 上:名詞做狀語,向上。

(7)絕不飲食 飲食:名詞做動詞,給他吃的、喝的。

一詞多義

①使

(1)數通使相窺觀 使:使者。

(2)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匈奴使留漢者 第一個“使”:出使。 第二個“使”:使節

(3)單于使使曉武 第一個“使”:派,第二個“使”:使者。

②語

(1)以狀語武 語:告訴。

(2)如惠語以讓單于 語:説的話。

③引

(1)虞常果引張勝 引:招供。

(2)引佩刀自刺 引:拔。

④食

(1)絕不飲食 食:給他吃的。

(2)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 食:吃。

(3)廩食不至 食:糧食。

(4)給其衣食 食:食物。

⑤發

(1)方欲發使送武等 發:打發。

(2)虞常等七十餘人慾發 發:發動。

(3)恐前語發 發:被揭發。

(4)鬚髮盡白 發:頭髮

⑥乃

⑴ 見犯乃死,重負國 乃:副詞,才

⑵恐漢襲之,乃曰 乃:副詞,於是、就

⑦以

(1)武字子卿,少以父任 以:因為 憑藉

(2)漢亦留之以相當 以:來 表承接

(3)張勝許之,以貨物與常 以:把

(4)以狀語武 以:把

(5)雖生,何面目以歸漢! 以:憑藉

(6)蹈其背以出血 以:來 表順承

特殊句式

①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漢者。定語後置句,正常語序“送留在漢者匈奴使”。

(2)為降虜於蠻夷。狀語後置句,正常語序“於蠻夷為降虜”。

(3)何以汝為見。賓語前置句和介賓倒置句,正常語序“以何見汝為”

(4)子卿尚復誰為乎。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子卿尚復為誰乎”。

(5)何以復加。介賓倒置句,正常語序“以何復加”。

(6)募士、斥候百餘人俱。 定語後置句 ,正常語序“募百餘人士、斥候俱”

(7)若知我不降明 。狀語後置句,正常語序“若明知我不降”

②判斷句

(1)緱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漢所望也。

(3)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③被動句

(1)見犯乃死,重負國

(2)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

(3)皆為陛下所成就

(4)緱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5)武留匈奴凡十九歲

④省略句

(1)後隨浞野侯沒胡中

(2)單于子弟發兵於戰

(3)使牧羝

(4)會緱(gōu)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

(5)且單于信汝,使決人死生。

整體把握

《蘇武傳》是《漢書》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記述了蘇武出使匈奴,面對威脅利誘堅守節操,歷盡艱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蹟,生動刻畫了一個“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愛國志士的光輝形象。作者採用寫人物傳記經常運用的縱式結構來組織文章,以順敍為主,適當運用插敍的方法,依時間的先後進行敍述,脈絡清晰,故事完整。文章大致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1、2段,介紹了蘇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文章一開始寫道:“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後十餘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蘇武出使匈奴的這一背景,表明蘇武出使時的嚴酷歷史環境,同時交代了匈奴儘管“盡歸漢使路充國等”卻只是因為“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的緩兵之計,並非真心和好。所以當漢武帝派蘇武護送扣留在漢朝的匈奴使者還朝,並“厚賂單于”時,“單于益驕”,這也是後來單于悍然扣留蘇武一行的。原因。

第二部分即文章第3~7段,重點記述了蘇武留胡十九年備受艱辛而堅持民族氣節的事蹟。這部分也是文章着力描寫的部分,以精彩的筆墨描寫了蘇武反抗匈奴統治者招降的種種鬥爭情形。具體描寫到匈奴招降共有三次:第一次是衞律軟硬兼施想迫使蘇武投降,被蘇武正氣凜然的怒斥所喝退,雙方矛盾鬥爭激烈,場面緊張。接着寫匈奴企圖用艱苦的生活條件來消磨蘇武的鬥志,把他囚禁於地窖中,使他備受飢寒,接着流放蘇武到荒無人煙的北海讓他牧羊。然而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中,蘇武不可磨滅的愛國精神再一次粉碎了匈奴的險惡用心。他手握漢節──國家民族的象徵,在九死一生中維持着一個使者的使命。這時鬥爭是相對緩和的,直接表現的是蘇武與自然環境做鬥爭。第三次是故友李陵勸降。這段描寫不但表現了蘇武可貴的氣節,同時也刻畫了叛將李陵的複雜心態。他那尚未泯滅的愛國之情、羞惡之心在蘇武的崇高境界面前被喚醒了,其內心剖白真實感人。李陵在勸蘇武時曾説:“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這是作者借李陵之口表達對漢武帝動輒殺戮大臣的殘忍行為的不滿,也是《漢書》中少有的表現批判統治者的進步思想傾向之處。而蘇武與李陵的對答針鋒相對,波瀾起伏,非常精彩,人物之聲氣躍然紙上。此處蘇武的鬥爭對象是交情很深而今已是敵對陣營的故友,雙方的心態都比較複雜,而作者的描寫也很到位,是這部分最出彩之處。

第三部分即文章最後三段,介紹了蘇武被放回國的經過。課文最後一句“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鬚髮盡白”,看似平實記述,細細品味卻包含着作者諸多感情。人生不過百年,十九年何其太長!蘇武“強壯出”,出使時正當壯年,及迴歸故國時已是“鬚髮盡白”,一生大好時光都在煎熬中過去了,作者的歎惋之情溢於言表,而能為信念堅執如此確實令人敬佩!幸而雖歷盡磨難,終於完成了使者的任務,維護了國家尊嚴,保持了民族氣節,且榮歸故里,作者欣慰之感也顯而易見。可以説這句表達的是作者與讀者共同的心聲。

為了表現蘇武的性格、氣節及始終不渝的愛國精神,文章在記“行”時又着力於環境及細節的描寫。如蘇武自刺一節,被置於地坎温火之上,“蹈背出血,氣絕復甦”,充滿悲壯色彩。而周圍人的反應是“衞律驚,自抱持武”“惠等哭,輿歸營”“單于壯其節”。這一驚、一哭、一壯的細節描寫充分襯托出蘇武的錚錚鐵骨及高尚情操。文章語言千錘百煉,儉省精淨,刻畫人物入骨三分,將史家筆法與文學語言較好地結合起來。

創作背景

蘇武到匈奴出使時,正值漢匈戰爭最激烈的第一階段剛剛結束。新即位的匈奴單于想用緩兵之計改善與漢朝的關係,爭取時間鞏固內部,所以,主動提出雙方互相釋放扣押在己處的外交使節(間諜)。當時,漢武帝很痛快地就答應了。

鑑賞

《蘇武傳》是《漢書》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記述了蘇武出使匈奴,面對威脅利誘堅守節操,歷盡艱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蹟,生動刻畫了一個“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愛國志士的光輝形象。作者採用寫人物傳記經常運用的縱式結構來組織文章,以順敍為主,適當運用插敍的方法,依時間的先後進行敍述,脈絡清晰,故事完整。文章大致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1、2段,介紹了蘇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文章一開始寫道:“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後十餘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蘇武出使匈奴的這一背景,表明蘇武出使時的嚴酷歷史環境,同時交代了匈奴儘管“盡歸漢使路充國等”卻只是因為“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的緩兵之計,並非真心和好。所以當漢武帝派蘇武護送扣留在漢朝的匈奴使者還朝,並“厚賂單于”時,“單于益驕”,這也是後來單于悍然扣留蘇武一行的原因。

第二部分即文章第3~7段,重點記述了蘇武留胡十九年備受艱辛而堅持民族氣節的事蹟。這部分也是文章着力描寫的部分,以精彩的筆墨描寫了蘇武反抗匈奴統治者招降的種種鬥爭情形。具體描寫到匈奴招降共有三次:第一次是衞律軟硬兼施想迫使蘇武投降,被蘇武正氣凜然的怒斥所喝退,雙方矛盾鬥爭激烈,場面緊張。接着寫匈奴企圖用艱苦的生活條件來消磨蘇武的鬥志,把他囚禁於地窖中,使他備受飢寒,接着流放蘇武到荒無人煙的北海讓他牧羊。然而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中,蘇武不可磨滅的愛國精神再一次粉碎了匈奴的險惡用心。他手握漢節──國家民族的象徵,在九死一生中維持着一個使者的使命。這時鬥爭是相對緩和的,直接表現的是蘇武與自然環境做鬥爭。第三次是故友李陵勸降。這段描寫不但表現了蘇武可貴的氣節,同時也刻畫了叛將李陵的複雜心態。他那尚未泯滅的愛國之情、羞惡之心在蘇武的崇高境界面前被喚醒了,其內心剖白真實感人。李陵在勸蘇武時曾説:“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這是作者借李陵之口表達對漢武帝動輒殺戮大臣的殘忍行為的不滿,也是《漢書》中少有的表現批判統治者的進步思想傾向之處。而蘇武與李陵的對答針鋒相對,波瀾起伏,非常精彩,人物之聲氣躍然紙上。此處蘇武的鬥爭對象是交情很深而今已是敵對陣營的故友,雙方的心態都比較複雜,而作者的描寫也很到位,是這部分最出彩之處。

第三部分即文章最後兩段,介紹了蘇武被放回國的經過。課文最後一句“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鬚髮盡白”,看似平實記述,細細品味卻包含着作者諸多感情。人生不過百年,十九年何其太長!蘇武“強壯出”,出使時正當壯年,及迴歸故國時已是“鬚髮盡白”,一生大好時光都在煎熬中過去了,作者的歎惋之情溢於言表,而能為信念堅執如此確實令人敬佩!幸而雖歷盡磨難,終於完成了使者的任務,維護了國家尊嚴,保持了民族氣節,且榮歸故里,作者欣慰之感也顯而易見。可以説這句表達的是作者與讀者共同的心聲。

為了表現蘇武的性格、氣節及始終不渝的愛國精神,文章在記“行”時又着力於環境及細節的描寫。如蘇武自刺一節,被置於地坎温火之上,“蹈背出血,氣絕復甦”,充滿悲壯色彩。而周圍人的反應是“衞律驚,自抱持武”“惠等哭,輿歸營”“單于壯其節”。這一驚、一哭、一壯的細節描寫充分襯托出蘇武的錚錚鐵骨及高尚情操。文章語言千錘百煉,儉省精淨,刻畫人物入骨三分,將史家筆法與文學語言較好地結合起來。

自從班固的《漢書》問世以後,蘇武的英名就反覆出現在歷代的詩詞、散文、辭賦、戲曲、小説之中。他的感天地、泣鬼神的愛國主義精神,一直為人們所稱道。《蘇武傳》附見於《漢書·李廣蘇建傳》。《李廣傳》基本上照錄《史記·李將軍列傳》,《蘇建傳》只有短短几行,而《蘇武傳》則是班固傾全力為之的。在《漢書》中,此傳是最能顯示班固塑造人物形象的藝術才華的優秀篇章之一。

全文共有十八個小節,外加一個讚語。按蘇武一生經歷的主要關節,大致可以劃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二兩小節,寫蘇武奉命出使匈奴,以通和好。第二部分共十二小節,寫蘇武在匈奴遇到意外情況而被扣留及後被放回的經過。第三部分共四小節,寫蘇武返漢以後受尊寵的情形。讚語主要表彰蘇武的崇高品質。

蘇武的出使,正當漢朝與匈奴的關係有所改善、兩國矛盾有所緩和的時期。匈奴方面先做出友好姿態,把以往扣留的漢朝使臣全部放回。漢武帝為了答謝匈奴方面的好意,也採取了同樣的行動,派蘇武護送以往扣留在漢朝的匈奴使臣回國。按常情而言,蘇武是一個和平使者。他的出使應該是愉快而順利的,但事情的發展卻出乎意料。當時,匈奴恰巧發生了一次情節嚴重的謀反事件。謀反者的首領緱王計劃綁架匈奴單于的母親閼氏,投奔漢朝。謀反者的另一首領虞常原是漢臣,他企圖刺殺叛漢降敵、當了匈奴大臣的衞律。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副使張勝。張勝沒有向蘇武報告,私下支持他們的行動。從國家關係上説,張勝的做法損害了漢朝的信義,有悖於兩國通好的宗旨,使漢使處於理虧的地位。虞常曾對張勝説:“聞漢天子甚怨衞律,常能為漢伏弩射殺之。吾母與弟在漢,幸蒙其賞賜。”可見其出發點並不是真正愛國。緱王原是歸附漢朝的匈奴貴族,他重新陷沒匈奴中是因為漢武帝派他隨浞野侯趙破奴去接應左大都尉。左大都尉是匈奴貴人,他企圖刺殺單于降漢。單于及時粉碎了這一陰謀,併發兵俘獲了趙破奴的軍隊。這些不愉快的往事,本該隨着兩國關係的改善而不再重演,但緱王的思想沒有跟上形勢的發展,仍然重複上一次的冒險行動,結果兵敗被殺,虞常被生擒。事態的發展,不可避免地牽涉到了漢朝的使臣。蘇武遇到了一道事先沒有想到的難題,而作者正是抓住了蘇武在解決這道難題的過程中的表現,刻畫了他的光輝形象。

首先,通過蘇武以死報國的行動,刻畫了他剛烈難犯、義不受辱的堅強個性。蘇武是將門之子,稟性剛烈,視死如歸。他知道,自己是漢朝使臣,使臣受辱,就是國家受辱,所以當他聽到張勝報告以後,立即説:“事如此,此必及我。見犯乃死,重負國。”在嚴重關頭,不是考慮個人的得失,而是立即想到如何才能不辜負國家的重託。“重負國”三字含意很深。不能預先發現和勸阻張勝所幹的錯事,一負國;馬上要受到敵國的審訊,給國家丟臉,二負國。這是嚴於責己之意。對於私自種下禍胎的張勝來説,蘇武的話中還包含着什麼意思,心裏不會不清楚,但他卻像常惠一樣來勸阻蘇武自殺。蘇武明白,這場亂子必須由他單獨來收拾了,因此只好暫時不死。暫時不死,並不是貪生怕死,而是説明他在“死”的問題上還要權衡,究竟如何“死”才能對國家有利。在衞律開庭審訊的場合,蘇武對常惠説:“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這句話有三層意思:一是表白自己沒有參與匈奴的謀反事件,而且也不贊成有人這樣做;二是表明漢廷沒有指使他們這樣做;三是教育副使張勝不要貪生怕死。在説過這番話以後再引刀自刺,情況就不同了。他自殺的行動,大大增強了説話的分量。不僅足以為國雪恥,扭轉外交上的被動局面,而且還贏得了敵國的尊敬。這從後來“單于壯其節,朝夕遣人候問武”可以看出。他把本來可能會導致國與國之間發生誤解與爭端的危機大大縮小了。匈奴單獨“收系張勝”一事,説明匈奴方面已經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其次,通過兩次勸降,突出了蘇武不受威逼利誘,對國家、民族忠貞不貳的崇高氣節。按理説,漢朝方面既然沒有指使蘇武等人蔘與匈奴國中的謀反事件,預知此事的僅是副使張勝一人,這純粹屬於他個人的錯誤行為,匈奴方面應該單獨留下張勝治罪,而把蘇武等人遣送回國才是。遺憾的是匈奴違背了兩國通好的宗旨,粗暴地把蘇武等人一概扣留,而且要強迫他們投降,企圖以此來羞辱漢朝。這時,理屈的已經不是在蘇武方面,而是在匈奴方面。蘇武面臨着新的嚴峻考驗:堅持民族氣節,拒絕投降,就能為國爭光;喪失民族氣節,接受投降,必然給祖國丟臉。蘇武堅定地選擇了前者。為了讓匈奴知道漢使的骨頭有多硬,他不再考慮死,而是要千方百計地活下去。匈奴對蘇武的勸降使盡瞭解數。第一次讓衞律出面。衞律使用的方法比較拙劣。一是威嚇。先將虞常斬首,造成恐怖氣氛,然後脅迫張勝投降,最後硬説副使有罪,正使應該連坐,遭到蘇武駁斥後,“復舉劍擬之”。想把蘇武一舉嚇軟,但蘇武不為所動,威嚇的伎倆遂告破產。二是利誘。衞律恬不知恥地炫耀自己投降匈奴後封王賜爵、擁眾數萬、馬畜彌山的所謂“富貴”,並説“蘇君今日降,明日復然”。蘇武則不屑一顧,置之不理。利誘的一招也隨之失靈。三是逼迫。衞律見蘇武不應,以為被説動了心,便進而逼迫説:“今不聽吾計,後雖欲復見我,尚可得乎?”蘇武對此人頭畜鳴的叛國者的醜惡表演實在無法保持沉默,終於狠狠地罵了他一通。衞律黔驢技窮,終於認輸。第二次由李陵出面。李陵使用的方法比較高明。他是以老朋友敍舊的方式進行的,着重於從感情上去軟化蘇武。他的談話內容,要點有三。一是極力挑撥蘇武與漢武帝之間的感情,訴説蘇武的兄長蘇嘉和弟弟蘇賢被漢武帝逼死的經過,又説漢武帝“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即使活着回去,也“安危不可知”。言外之意是説,漢武帝對不起蘇家,又年老昏庸,不值得效忠。二是把蘇武母親去世、妻子改嫁的消息告訴他,又詭稱蘇武在漢朝的兩女一男“存亡不可知”(事實上蘇武的男孩當時未亡),斷絕他對妻兒家室的想念之情。三是宣揚叛徒哲學:“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其時蘇武久處絕域,對來自國內的消息當然是喜歡聽的。李陵向他介紹國內情形和家庭狀況,正好迎合了蘇武的心理,加上言詞娓娓動聽,感情色彩很濃,因此極易摧毀一個人的意志,但蘇武仍不為所動。他除了針對李陵挑撥君臣關係作了必要的義正辭嚴的答覆之外,其餘一概不理。當李陵再要饒舌的時候,蘇武立即以死相拒,並稱李陵為“王”(李陵當時封右校王),一下子揭去了朋友間敍舊談心的幌子,終於使李陵羞愧交加,無法再談。第三,通過艱苦考驗的描寫,表現了蘇武堅韌不拔、歷久不磨的愛國意志。蘇武在匈奴的十九年,從生活方面説,可謂艱苦備嚐。幽閉大窖時期,斷絕飲食數天,蘇武齧雪吞旃,頑強地活下來了。遷至北海時期,斷絕糧食供應,蘇武掘鼠挖草,又頑強地活下來了。從精神方面説,可謂受盡折磨。先是單獨監禁,後又單身流放到無人之地,這已經是夠殘酷的了,何況又被判處終身流放:“使牧羝,羝乳乃得歸。”但蘇武仍然頑強地活下來了。從遭遇方面説,可謂步步坎坷。好不容易地受到於靬王的賞識,過了三年温飽的日子,而於靬王又偏偏短命而亡,衞律又指使人把蘇武的牛羊搶劫一空。儘管如此,蘇武仍然頑強地活下來了。作者特意點出蘇武在最困難的時候始終“杖漢節牧羊,卧起操持,節旄盡落”。這就告訴讀者,強烈的愛國心是蘇武藉以戰勝困難的力量源泉。

堅強個性、民族氣節、愛國意志三個方面是構成蘇武形象的主要特徵。作者在刻畫這些特徵時頗費藝術匠心。

首先是剪裁得法。范曄稱讚班固“文贍而事詳”,“詳而有體”(《後漢書·班固傳論》),很為中肯。本文詳敍蘇武出使匈奴被扣留的曲折經歷而略敍回國以後的事蹟,這有利於突出蘇武的愛國主義精神。蘇武在匈奴一共十九年,作者對這十九年的生活也沒有采用編年紀的方式來描寫,而是詳寫匈奴方面勸降、逼降和蘇武的拒降。至於蘇武在匈奴娶胡婦生子的事情只在文章的後半部分略提一筆。這同樣有利於突出蘇武的愛國主義精神。在略寫的第三部分,作者也不是一味簡略,對於蘇武身後得以畫圖麒麟閣的榮寵就寫得很詳細。由此可見,本文不僅做到了詳其所當詳,略其所當略,而且詳中有略,略中有詳,充分顯示了作者在剪裁方面的精思。

其次是對比鮮明。本文安排的對比主要有這樣幾處:一是與張勝對比。作者寫張勝的見利忘義、喪失骨氣,襯托了蘇武的深明大義和富於骨氣;寫張勝的遇事束手無策,對國家不負責任,襯托了蘇武的臨事不懼、對國家高度負責。二是與衞律對比。作者暴露了衞律賣國求榮的可鄙的內心世界,這就更加突出了蘇武的崇高的民族氣節。三是與李陵對比。李陵善於偽裝。他裝出滿肚子委曲的樣子,極力埋怨漢武帝對待臣下太刻薄。宋代呂祖謙曾經指出:“當陵之海上説蘇武,陵母固未誅也,而激切捭闔,指斥漢失,若必欲降武者,則此言豈可盡信哉!”(《漢書評林》引)儘管李陵後來又裝出關心蘇武生活的樣子,賜以牛羊,但蘇武確實沒有相信他的話。李陵斤斤計較於一家一己的恩怨,置國家民族利益於不顧;而蘇武則置一家一己的恩怨於不顧,一心一意為國家民族利益着想。兩種思想,兩種胸懷,有如天淵之別。李陵越説得委婉動聽,就越顯得渺小可鄙;蘇武越沉默寡言,就越顯得可敬可佩。事情發展到後來,連李陵自己前後的言行也構成了對比。開始時甘於充當一名無恥的説客,經與蘇武多次交談,方始認識到人間還有“羞恥”二字,不得不自訟道:“嗟乎,義士!陵與衞律之罪上通於天!”這是第一層對比。動員蘇武投降時説得頭頭是道,及至看到蘇武回國時又哭得哀哀欲絕。這是第二層對比。他終於認識到自己幹了一件多麼愚蠢的事情。對於變節者來説,只配忍辱偷生,悄悄地苟延殘喘,但他連這點自由也沒有,必須身不由己地去充當説客,結果是扮演了一個可憐蟲的角色。當蘇武的英名彪炳青史之時,正是他的叛國者的靈魂被公諸於世之日。在李陵餞別蘇武的宴會上,蘇武不會片言不發,但作者卻不着蘇武一語,只是淋漓盡致地刻畫李陵悔恨、懊喪、羞慚的種種表現,對比的色彩異常鮮明。就蘇武形象的塑造而言,這也可以説是“不着一字,盡得風流”,因為蘇武的光輝形象已經栩栩如生地活現在讀者的面前了。

問題探究

1.本文在寫作上有什麼特點?

首先,以典型環境和細節描寫表現人物。蘇武留胡十九年,經歷坎坷曲折,漢與匈奴的關係錯綜複雜。作者抓住蘇武經歷中的關鍵之處,運用典型環境和細節描寫,使蘇武這個人物躍然紙上。蘇武出使匈奴,因突發事變,被扣幽禁。在他的周圍,有操生殺予奪之權的單于和衞律的屠刀,有貪生怕死的副使張勝的屈降,有曾為同事、朋友的李陵的聲淚俱下的勸降。而冰天雪地廩食不至的北海牧羊,蘇武更是被置之死地。這些典型環境,把蘇武這個人物推到了矛盾鬥爭的風口浪尖上,讓人物一展風采。作者又通過一些細節描寫,表現了蘇武不屈的民族氣節。如寫蘇武的兩次自殺,第一次被“勝、惠共止之”;第二次又被救活。又如寫蘇武被幽禁在大窖中,“卧齧雪,與旃毛並咽之”;流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杖漢節牧羊,卧起操持,節旄盡落”等。蘇武的語言也具有典型意義。如衞律逼降時,説:“副有罪,當相坐。”蘇武斥責説:“本無謀,又非親屬,何謂相坐?”使衞律啞口無言,只得無恥地“舉劍擬之”,但蘇武巋然不動。又如,李陵勸降,蘇武仍然不為其情所動,表示“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表現出至死不屈的品德。

其次,為了突出表現蘇武的民族氣節,文中着重寫了三個叛徒,與蘇武形成鮮明對比:一個是副使張勝,一個是為虎作倀的衞律,一個是曾為朋友的李陵。他們都在匈奴的威勢面前喪失了民族氣節,拜倒在敵人腳下。唯獨蘇武大義凜然,為了民族尊嚴和漢王朝的利益,寧死不屈。作者為我們塑造了一個豐滿的、動人的、高大的民族英雄形象。

2.蘇武在被囚禁流放以前兩度要自殺,後來又想方設法要活下去。這是否矛盾?

並不矛盾。蘇武在胡地以維護國家民族尊嚴作為自己的崇高使命和行為準則。我們不難明白,匈奴對蘇武等人的勸降實際上是匈奴與漢朝的一次對峙,關乎國家尊嚴、民族氣節。事發時他已經意識到“事如此,此必及我,見犯乃死,重負國”。“重負國”是因為事先沒有發現副使張勝的陰謀而導致禍及國家,蘇武意識到,一旦被匈奴審訊,就會給國家帶來羞辱,所以要自殺以避免受審。後來,在審訊時被衞律威逼利誘,他在説完一番大義凜然的話後引刀自刺,一是以行動表示堅決不投降的決心,二是要為國家雪恥。匈奴明白了蘇武的決心,知道威權、富貴無法征服他,便要以摧毀蘇武肉體的方式來征服其意志。所以蘇武採取的反抗方式也由以前的求死而變成以後的求生,他要在各種艱難困苦中堅強地活下去,但活的前提與支柱依然是漢朝使者的身份,所以他“杖漢節牧羊,卧起操持”。從全文看來,蘇武將生死全然置之度外,一心考慮的是漢朝的榮譽與利益,所以在局勢變化的情況下,他的對抗方式也在發生着變化。

優秀員工頒獎詞 篇五

1.真情郵政,服務三農。他們在汪清郵政探索服務三農工作中,做出了積極貢獻和突出成績。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是他們服務三農的真實寫照,他們用真心與誠心贏得農民朋友的一致好評,為汪清郵政服務三農開拓出了一片新天地。

2.在大雪紛飛的寒冷凌晨,有你們不畏嚴寒無私奉獻的身影,連續以風雪為令,雪停為時,為企業掃去的是寒冷,送來的是温暖,你們關愛企業、無私奉獻的精神,讓所有員工深受感動,衷心地祝你們健康長壽,快樂到永遠。履職敬業標兵獎頒獎詞

3.一名傑出的員工代言人,時刻把員工的利益和疾苦掛在心上,為員工的利益和幸福孜孜以求,無需太多的言語,卻贏得了最飽含敬意的喝彩!崗位練功標兵獎頒獎詞

4.成功源於不懈地努力,汗水練就了高超的技能,在最高的競技場上,你向所有人證明了自己!超越平凡、超越自我,我們因你而驕傲!

5.肩上的責任重於泰山。一名奮戰在郵政戰線上的楷模,數十年如一日兢兢業業、一絲不苟,默默肩負起汪清郵政生產經營的安危,為全局的安全生產立下了汗馬功勞!生命誠可貴,平安價更高!

蘇武頒獎詞 篇六

他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漢朝使臣,他帶着使命千里只求和平去,反被連累,無論是威逼還是利誘,他都威武不屈,貧賤不移。明知白髮娘盼兒歸,紅粧守帳也要雪地又冰天,苦忍19年,只因心有漢社稷,所以即使歷經千難萬苦,他仍心如鐵石堅,忠貞愛國也是他的代名詞,自尊信念是他身上不可磨滅的標籤,他就是終教匈奴驚心碎膽共服漢德威的民族英雄——蘇武!

——高二5班張思源

蘇武簡介 篇七

蘇武

(公元前140~前60) 以盡忠守節而聞名的西漢大臣。字子卿。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

父建,曾數度隨大將軍衞青出擊匈奴,後為代郡太守。蘇武早年以父任為郎。稍遷移中廄監。武帝天漢元年(前100)以中郎將出使匈奴。當時,匈奴緱王圖謀劫持單于母閼氏歸漢,副使張勝捲入這一活動。事發後,蘇武受到牽連。匈奴單于為誘逼蘇武投降,先將他幽閉於大窖中,蘇武以雪和旃毛為飲食,不為屈服。單于又將他遠徙北海(今蘇聯貝加爾湖),蘇武杖漢節,以牧羊為生。昭帝即位(前87年)後,漢與匈奴和親,要求匈奴遣返蘇武等漢使,單于詭稱蘇武已死。後漢使復至匈奴,探知蘇武下落,遂揚言漢天子於上林苑中射得大雁,雁足繫有帛書,寫明蘇武在某澤中,單于不得已,交還蘇武等九人。蘇武在匈奴前後十九年。昭帝始元六年(前81)還抵長安,被拜為典屬國。次年,上官桀、上官安父子與桑弘羊被指控謀反(見霍光)。蘇武與上官父子、桑弘羊原有舊交,其子又參與其事,因而被罷官,昭帝死後,蘇武以參預謀立宣帝,賜爵關內侯。後復為右曹典屬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