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2年立秋節氣具體的時間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9.06K

2022年立秋節氣具體的時間精品多篇

立秋的天氣變化 篇一

立秋節氣之後天氣的主要的變化就是天氣逐漸轉涼,早晚温差較大,以及會出現秋老虎天氣。民間有“立秋3日涼風至”的説法,但立秋後大部分地區仍以晴、陰相間的天氣為主,降雨天氣不明顯,氣温仍可達到31-33℃,日平均氣温仍屬偏高狀態,天氣依然“悶熱”。但是,由於早晚和午間的温差變大,一早一晚人們的體感温度將比前幾日偏低一些。立秋後會出現秋老虎天氣。秋老虎是我國民間指立秋以後短期回熱天氣。一般發生在8、9月之交,持續日數約7-15天,然後天氣就會變得愈來越涼爽。

立秋的農事活動 篇二

在我國民間有一個農諺説:“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農夫不用力”。這是説立秋日。如果聽到雷聲,冬季時農作物就會欠收;如果立秋日天氣晴朗,必定可以風調雨順的過日子,農事不會有旱澇之憂,可以坐等豐收。此外,還有“七月秋樣樣收,六月秋樣樣丟”,“秋前北風秋後雨;秋後北風乾河底”的説法。也就是説,農曆七月立秋,五穀可望豐收,如果立秋日在農曆六月,則五穀不熟還必致欠收;立秋前颳起北風,立秋後必會下雨,如果立秋後刮北風,則當年冬天可能會發生乾旱,對來年的收成造成影響。

依據天象變化劃分

我國傳統的四季劃分方法,是根據天象變化來劃分,以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作為四季的始點。秋季是以立秋(鬥指西南,太陽黃經135°)為始點,至立冬結束。其起始與結束,是天體運行的結果,與人為無涉。《曆書》曰:“鬥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立秋後,降雨、風暴、濕度等處於一年中的轉折點;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蕭索成熟。季節轉換,反映了氣候、物候等多方面變化規律。

立秋不適宜大補特補 篇三

俗話説:“一夏無病三分虛”,立秋一到,氣候雖然早晚涼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極易倦怠、乏力、納呆等。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此時進補十分必要。但是立秋不宜特補,立秋前後適合吃一些祛濕的食物。從中醫的觀點來講,夏季養氣,冬季養陰,夏季比較適宜進補。

立秋養生常識立秋雖然標誌着秋季的開始,但立秋後的一段時間內氣温通常還是較高,空氣的濕度也還很大,人們會有悶熱潮濕的感覺。再加上人們在夏季常常因為苦夏或過食冷飲,多有脾胃功能減弱的現象,此時如果大量進食補品,特別是過於滋膩的養陰之品,會進一步加重脾胃負擔,使長期處於“虛弱”的胃腸不能一下子承受,導致消化功能紊亂。

因此,初秋進補宜清補而不宜過於滋膩。此時不妨適當多喝點綠豆粥、荷葉粥、紅小豆粥、紅棗蓮子粥、山藥粥等食物。對於一些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朋友而言,此時一定要與滋膩的養陰之品如鹿角膠、阿膠等“劃清界限”,否則,非常容易加重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脾胃虛弱者若適當多喝點具有健脾利濕作用的薏米粥、扁豆粥則對身體大有裨益。秋內應於肺,肺在志為悲(憂),悲憂易傷肺,肺氣虛則機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憂之情緒,所以在進行自我調養時切不可背離自然規律,循其古人之綱要“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