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國寓言故事國中生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13W

中國寓言故事國中生

寓言故事是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中國寓言故事國中生,請您閲讀。

中國寓言故事國中生1

有一次,楚軍與晉軍在鄢陵交戰,雙方龍爭虎鬥,直殺得天昏地暗。楚國的國君楚恭王也親自率兵參加這場血戰,一連幾天相持不下,激戰中,楚恭王身負重傷,只好鳴金收兵,暫回營中。

楚王的大司馬子反,在前線奮戰,又累又渴,一回到營帳就直嚷着要喝水。子反有個叫陽谷的僕人,平時對主人一向忠心耿耿百般愛護,此刻一見主人這般模樣,趕緊搬來一罈酒,讓子反解渴,並用汗巾一個勁地替子反擦汗。司馬子反這個人向來嗜酒如命,見了酒便什麼都忘了,拿起酒杯便不醉不休。這次自然也不例外,一喝上酒,哪裏還顧得上眼下正大敵當前,軍營帳外,叫戰聲聲。子反一杯接一杯喝了個一醉方休,直至醉倒牀上。

休戰半日,楚恭王準備重新開戰,迎擊晉軍。恭王派人去司馬子反帳中催他出戰,不料子反正醉意沉沉,睡在牀上鼾聲大作,哪裏能起牀打仗。於是僕人陽谷又對來人説子反胸口痛,不能出戰。

恭王聽説大將在這緊急關頭病了,十分着急,便親自到子反帳中探望。楚恭王剛一進帳就聞到一股濃烈的酒味,頓時氣得臉色發紫。恭王指着睡在牀上的子反大聲喝道:“今日之戰,關係重大,寡人親自出戰,身受重傷,指揮全軍就完全靠你了,誰知你在這緊要關頭竟敢胡來,這不是存心要讓楚國亡國嗎?像你這樣置國家利益於不顧的嗜酒之徒,還能再率兵打仗嗎?罷!罷!罷!這仗不能打了!”

楚恭王沒有辦法,只好命令撤軍回朝。子反的僕人陽谷後悔得不知所措,求恭王原諒子反,自己願替子反頂罪。恭王冷笑道:“你作為僕人,一味只知道嬌寵自己的主人,你的罪過也不輕。子反作為國家大將,誤了國家大事,你頂替得了嗎?”

楚恭王回朝後,按軍法將司馬子反斬首示眾,以戒眾人。子反的僕人陽谷從此離開楚國,不知去向。

作為僕人的陽谷,愛護主人,對主人忠誠無可厚非,但不顧場合,不考慮後果,在戰爭的緊急關頭還滿足主人喝酒的愛好,結果誤了國家大事,使主人召來殺身之禍,悔之晚矣。這種不講原則、不顧後果的愛實在害人不淺。

中國寓言故事國中生2

有一户有錢的人家,生了個兒子,從小沒讀什麼書,骨子裏粗俗不堪,卻偏偏愛裝成個文人雅士。

一次,這人要到衙門去遞狀子,以便追回人家欠他的債務。他心想,如果縣官看自己是個知書達理的人,肯定會站在自己這一邊,打贏官司就會容易多了。於是他對縣官謊稱自己是秀才。

縣官見他跪在地上,仔仔細細地打量了好久,心中疑雲頓生。縣宮想:這個人獐頭鼠目,形象猥瑣,言語也粗俗得很,哪裏像個秀才呢?接着又轉念一想:人家都説“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也不能妄下判斷。對了,我來考他一考吧,看他是否貨真價實。

主意打定,縣官便開口問他説:“既然你是秀才,那你且先説説‘桓公殺子糾’這一章應該怎麼講?”這個人哪裏知道縣官是在考他《論語》裏的句子呢,一聽這話,大驚失色,渾身嚇得直抖,心想:完了,出了人命案子了,老爺怎麼偏偏問我呢?難道是懷疑我跟這樁命案有什麼牽連嗎?於是他磕頭如搗蒜,連聲大叫道:“青天大老爺,我冤枉啊,小人確實不知道其中的實情啊,老爺明察!”縣官聽了,又好氣又好笑,低聲自語道:“果然是個冒牌貨,竟敢騙到我的頭上來了!”接着就命令手下的衙役把這人按倒在地,重打20大板,直打得他皮開肉綻,哭爹叫娘。

這人一瘸一拐地出了衙門,對他的僕人説:“這位縣官太不講理了,硬説我阿公打死了翁小九,把我打了20大板。”僕人問明是怎麼回事後,就對他説:“這是書上的話呀,你姑且答應他,説你略知一二不就應付過去了嗎?”這人一聽,趕緊拼命搖頭説:“哎呀呀,你可別再害我了,我連叫不知情都還被他打了20大板,如果説知道,那豈不是要抓我去償命嗎?”

所以説,該是什麼就是什麼,像這樣假充內行,到處招搖撞騙的人,一遇到動真格的場合,沒有不露餡出醜的。

中國寓言故事國中生3

楚莊王準備去攻打越國,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他的謀臣杜子。杜子問:“不知大王出兵越國的理由是什麼?”楚莊王説:“越國目前政治腐敗,兵力不足,正是攻打的好機會,我不想放過這個機會。”杜子又問:“大王有成功的把握嗎?”楚莊王十分自信地説:“當然有把握。越國眼下正不堪一擊,我出兵必定是馬到成功!”

看着楚莊王那盲目自信的樣子,杜子語重心長地説:“大王,您所説的情況並不全對。越國目前情況的確很糟,可是我們楚國的情況也很不妙啊。人的智慧跟人的眼睛一樣,一個人可能常常深謀遠慮,但往往想不到近憂,這就像人的眼睛常常看得很遠卻難以看清自己的睫毛一樣。大王您很清楚地看到越國的危機,卻對楚國的不足缺乏足夠的分析。您仔細想想,楚國的軍隊其實並不強大,曾被秦國、晉國打敗,還丟失了幾百裏的疆土,這不是兵力不強的表現嗎?楚國的政治也未必清明,像莊(足喬)(jue)這樣的大強盜,可以在國內橫行霸道,肆意違法,而各級官吏卻對他毫無辦法,這不也是政治腐敗的表現嗎?依我看,楚國的情況要比越國更加糟糕,大王您看不到這些,卻還想着要對越國用兵,這不正像目不見睫那樣缺乏自知之明嗎?您是否想到別的國家也會像您對越國的考慮一樣而對楚國虎視眈眈呢?因此,大王的當務之急應是認真把楚國自己的事辦好才對呀!”

杜子的一番話,説得楚莊王如夢初醒,心服口服,他決定不去攻打越國,從此加強對楚國的治理,使楚國真正強大起來。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容易犯“目不見睫”的錯誤,看別人的缺點很容易,看自己的不足則很難;考慮問題常常想將來很遠的事,卻難以把握眼前的情況。這種對待問題的態度和思維方式是不對的,如不進行矯正將是很危險的。

中國寓言故事國中生4

傳説古代在很遠很遠的北方,大地以草木為毛髮,而那個地方氣候異常的寒冷,草木不生,於是人們把那個地方叫“窮髮”。

在那個草木不生的地方,有一片大海,是大自然造就的一片遼闊的水域。在這片水域中,生活着一條碩大無比的魚,這條魚的身體有幾千裏寬,而它的身體有多長呢,誰也説不清楚,這條大魚的名字就叫做鯤。有一天,這條大魚變作了一隻鳥,也同樣是大得不可思議。這隻鳥的脊背有泰山那樣高大,雙翅一展,就像是掛在天空的雲彩遮住了半個天空,這隻鳥名叫鵬。

這隻大鵬鳥打算從北海飛到南海一遊,它扇動起兩個巨大的翅膀,盤旋直衝天空而形成一股狂飈,大鵬鳥直飛到九萬里的高空,那是一個連雲氣都達不到的地方。大鵬的脊背幾乎是緊靠着青天了,然後它再準備朝南海的方向飛去。

有一羣小蓬雀活動在一片灌木叢中,整天聚集在蓬刺矮樹間跳來跳去、嘰嘰喳喳,倒也自得其樂十分滿足。當它們聽説了大鵬鳥上飛高空九萬里的事情後,十分驚訝與困惑,它們嚷嚷道:“簡直是發了瘋了,發了瘋了。它幹嘛要飛那麼高呢?它到底想幹什麼呢?”其中一隻蓬雀以一種批評家的口氣説:“我跳躍着向上一飛,也不過幾丈高就落下來,我在灌木叢中飛來飛去,悠然自得,我這就是世界上的飛翔了,那隻奇怪的大鵬幹嘛要飛那麼高呢?飛那高有什麼意義呢?”

看來,這些胸無大志的蓬雀不但不能理解壯志凌雲的鯤鵬,反而還譏笑它,這真是小和大的鴻溝,愚蠢和智慧的區別啊。

中國寓言故事國中生5

魯哀公對拜見他的莊子深有感慨地説:“咱魯國儒士很多,唯獨缺少像先生這樣從事道術的人才。”

莊子聽了魯君的決定,卻不以為然地持否定態度:“別説從事道術的人才少,就是儒士也很缺。”

魯哀公反問莊子:“你看全魯國的臣民幾乎都穿戴儒者服裝,能説魯國少儒士嗎?”

莊子毫不留情地指出他在魯國的所見所聞:“我聽説在儒士中,頭戴圓形禮帽的通曉天文;穿方形鞋的精通地理;佩戴五彩絲帶系玉玦(jue)的,遇事清醒果斷。”莊子見魯王認真聽着,之後表示自己的見解:“其實那些造詣很深的儒士平日不必須穿儒服,着儒裝的人未必就有真才實學。”

他向魯王推薦:“您如果認為我決定得不正確,能夠在全國範圍發佈命令,宣佈旨意,凡沒有真才實學的冒牌儒士而穿儒服的一律問斬!”

魯哀公採納了莊子的諫言,在全國張貼命令。但是5天,魯國上上下下再也看不見穿儒服的“儒士”了。唯獨有一男子漢,穿戴儒裝立於國宮門前。魯哀公聞訊立即傳旨召見。魯哀公見來者儀態不俗,用國家大事考問他,提出的問題五花八門千變萬化,對方對答如流,思維敏捷,果然是位飽學之士。

莊子瞭解到魯國在下達命令後,僅有一位儒士被國君召進宮,敢於回答問題。於是他發表自己的看法:“以魯國之大,舉國上下僅只一名儒士,能説人才濟濟嗎?”

這篇寓言很有諷喻意味。真才實學不是靠衣着來裝扮的,形式不能代替實質。一種思想、學説或職業吃香與流行後,就會有人弄虛作假,附庸風雅,藉以謀取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