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49W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多篇)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 篇一

[教學片斷]

[出示句子:上( )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 )唐、宋、元、明、清歷代名人書畫,各種奇珍異寶。]

師:誰能把這兩個空填起來?

生:兩個空都填“zhì”。

師:對嗎?

生:不對。第一個空填“自己”的“自”,第二個空填“至於”的“至”。

師:這兩個字有什麼區別嗎?能調換位置嗎?

生:“自”是平舌音,“至”是翹舌音。

生:“自”和“至”不能調換位置。因為“自”是“從”的意思,“至”是“到”的意思。

師:那你把“自”和“至”分別換成“從”和“到”後再讀一讀。

生(讀):上從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到唐、宋、元、明、清歷代名人書畫,各種奇珍異寶。

師:“自”和“至”的用法弄懂了嗎?

生(齊):弄懂了。

師:誰同時用“自”和“至”説一個句子?

生:自山腳至山頂,我爬一個多小時。

生:自鳳崗至東莞,現在可以全程走高速公路了。

師:都不錯。請大家再讀讀這個句子,你體會到什麼?

(生讀。)

生:我體會到圓明園收藏的歷史文化很多。

生:裏面的許多文物年代很久遠,而且每個朝代的都有,很豐富。

生:我覺得圓明園收藏的那些東西都很珍貴,很值錢。前幾天,我看了電視,裏面報道正在北京展出的三件“獸頭”是從外國收藏家手裏買回的,就花了很多錢,而有些文物更是無價之寶,無法用金錢來計算。

師:是啊,圓明園裏收藏的文物、藝術品,的確是無與倫比! 圓明園不愧是

當時世界上——

生: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師:請大家再齊讀這一自然段。

(生讀。讀完後一生仍把手舉得高高的,不肯放下。)

師:你還想説什麼?

生:我發現這是個病句。

(師生都吃了一驚,大家一齊把目光投向這位同學。)

師:是嗎?請你詳細説説。

生:我讀這句話的時候,總感覺有點彆扭。後來我用您教的方法,把它縮寫了一下,就成了:上自青銅禮器,下至名人書面,各種奇珍異寶。這些奇珍異寶怎麼樣呢? 句子裏沒説,所以不完整,我便斷定它是個病句。

師:大家同意他看法嗎?

生:同意。

師:你真了不起,很會發現,並且還敢對課本提出質疑,了不起! 好,現在,我們就來當一回編者,根據作者的思路,這句話“治治病”。誰能把它補充完整?

生①: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名人書畫,各種奇珍異寶多得數不清。

生②: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名人書畫,各種奇珍異寶看得人眼花繚亂。

生③: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名人書畫,各種奇珍異寶多得就像天上的星星。

生④: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名人書畫,各種奇珍異寶,應有盡有。

師:大家為什麼這麼加?

生:作者的意思是要説圓明園收藏的文物從先秦時代到唐、宋、元、明、清都有、很多,而且很珍貴,所以這麼加。

師:你們真會讀書。如果你是編者,你會選擇哪一句呢?

生:我會選第④句。

師:為什麼?

生:第①句很平淡,很一般;第③句太誇張了;第②句不真實,因為圓明園是一座皇家園林,而且在1860年就被燒燬了,作者不可能到圓明園裏去看過。第④句比較實事求是。

生:我同意他的觀點,但我還想補充一點。這句話很多詞都是四個字組成的,你看“青銅禮器”、“名人書畫”、“奇珍異寶”,結尾也用四個字的“應有盡有”顯得押韻。

師:還有不同的看法嗎?

(生均搖頭。)

師:那我也同意剛才兩位同學的意見,大家就在書上把這個病句改改吧!

(生改。)

師:不過,剛才關於“押韻”的説法得糾正一下,這不是押韻,是一種內在的節奏感。同學們自己輕聲讀一讀,體會體會。

生:(聲情並茂地朗讀經過自己修改的課文。)

[教學反思]

今天的收穫可真大!不僅是學生,更指我自己!

備課時,壓根兒沒料到這麼經典的課文裏竟有病句!《圓明園的毀滅》的公開課已經聽過多節,自己也教過一遍,誰也沒發現呀!可能是我們太迷信權威,也可能是我們鑽研教材仍欠深入、欠推敲。看來,這個教訓值得吸取!

新課程有一個全新的理念:教師也是重要的課程資源。我想,學生何嘗又不是重要的課程資源之一呢?學生從書本上、從老師那裏獲取知識,的確沒錯!但學生在生活中所獲得的知識,所獲取的能力,所得到的鍛鍊豈可小視?而實際上,學生在生活中所獲取的東西我卻難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得到。因此,學生僅僅從書面上、從教師那兒獲取知識,對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來説,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更應重視開發學生身邊一切可以利用的課程資源。特別是學生之間的相互啟迪、相互討論、相互交流與相互幫助。

值得慶幸的是我今天抓住了這稍縱即逝的機會。當學生對課文提出質疑時,我心裏“咯噔”了一下,但很快回過神來,給了那個學生説下去的空間,聽了學生的陳述,我心中已是豁然開朗。可問題怎麼解決呢?我乾脆順勢將難題端給了學生,當時只是覺得既然問題從學生中產生,當應該由學生來作結,若我以“權威”的身份自居,一錘定音,似有不妥。於是就發生了學生“修改”課文的情形。就當時的課堂狀態及修改結果來看,似乎較為成功!其一是培養了學生不迷信權威,不迷信書本的科學態度;其二是讓學生平時所學的知識在特定的時刻得到了運用;其三是較好的開發了學生的潛能,豐富了這節課的課程資源;其四是培養了學生的語感,學生對幾個句子的比較選擇,是説不出特別的道理的,憑的就是語感。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 篇二

教學目標:

1、瞭解圓明園的輝煌和它的毀滅,使學生記住這一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2、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説説自己的體會。

3、學會本課14個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深刻含義,感受到圓明園昔日的輝煌。 難點:在輝煌與毀滅的強烈對比下,激發學生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並體會作者安排材料匠心。

課時計劃: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情感

1、同學們,法國作家雨果曾經説過:“人們一向把希臘的巴特農神廟、埃及的金字塔、羅馬的競技場、巴黎的聖母院和東方的圓明園相提並論。如果不能親眼目睹圓明園,人們就在夢中看到它。”圓明園為什麼有如此的美贊?我們引以為榮的圓明園又經歷了些什麼呢?今天我每年就來學習21課《圓明園的毀滅》。

2、人們夢中的圓明園昔日究竟是怎樣的輝煌?它又是怎樣毀滅的呢?請同學們放聲朗讀,走進圓明園。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自由讀課文,讀準生字的讀音,把課文讀通順。

2、交流反饋,正音。

3、理解詞語

三、細讀課文,瞭解圓明園的建築風格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通過讀文,你對圓明園有了哪些瞭解?

2、讀後交流,在交流中深入感悟課文

(1)感悟第二自然段

圓明園在北京的西北郊,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舉世聞名”指什麼?

(指圓明園在世界園林史上享有盛名)

(2)哪一部分介紹了圓明園的組成?找出後讀一讀

(3)感悟第三自然段

1你知道課文的哪個自然段寫了這舉世聞名的宏偉建築?

指名讀第三段

2圓明園的哪些建築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交流反饋

3感悟重點語句

圓明園中,有 的殿堂,也有 的亭台樓閣;有象徵着 的“買賣街”,也有象徵着 的山村鄉野。

請按課文填空,並仿照上面的句式用上“……有……也有……有……也有……”説一句話。

4代表我們民族特色的建築課文中列舉了哪些?

文中還有許多建築沒介紹到,你能想象下並介紹各大家嗎?

5指名讀圓明園的景物,腦海中想象。

6“漫步園中,有如漫遊在天南海北,包攬着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彷彿置身在幻想的境界裏。”讀這句話時會有什麼感受?應該用什麼語氣、心情來讀?

(欣賞、讚美、自豪)

四、課堂小結

人們夢中的圓明園只有這些宏偉的建築嗎?不!遠遠不止這些,下節課我們將繼續走進圓明園,欣賞我們的圓明園。

五、佈置作業

1、小字本、筆記本上的生字詞語練習

2、課堂作業本基礎部分

板書:

圓明園的毀滅

舉世聞名

建築宏偉:……有……也有……

教學反思:

《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人們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但圓明園的輝煌已成為歷史的記載,課文所介紹的內容都已消失,無法再現,文章的內容相對單薄,缺少生動感性的描述,更缺乏對民族苦難的深層思考。

為了達到本課的情感目標,突破重難點,我出示了有關圓明園的資料、圖片,向學生展示了當年圓明園的輝煌之處:它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教學中還注重以引導為主,以讀為本,讀中感悟。突出語文課“以讀為本,以讀代講,熟讀成誦,在讀中感悟”的特點,課堂上留給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採用自由讀、指名讀、默讀、賽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的氣氛,使學生在讀中思、讀中悟。讓學生充分感知課文語言,品味語言去感受昔日圓明園的輝煌、美麗。使學生深切感受圓明園它作為萬園之園的獨特魅力,激起學生對昔日圓明園的無比熱愛,無限嚮往,從而萌生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由衷地發出“圓明園真的太美了”這樣的感歎。

當學生沉浸在圓明園的輝煌中時話鋒及轉:“這樣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卻被毀滅了,是誰毀滅了它?為什麼會被毀滅?”引導孩子感受圓明園的毀滅———“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大火連燒三天,煙雲籠罩了整個北京城”等,這時組織學生説話練習:“假如此時你正在圓明園的廢墟旁,你最想説些什麼?”這樣同學們都感慨萬千。最後我再次組織學生通讀課文,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閲讀感受和體會,有的為圓明園的毀滅而感到惋惜,有的是對侵略者的行徑仇恨……讓他們認識到了他們這一代肩挑重擔,必須發奮學習,保衞祖國,決不讓列強再踏進國土一步,要讓莊嚴的五星紅旗永遠高高地飄揚。

在教學時由於課堂時間的限制,學生的思維發展、情感體驗沒有充分拓展開。在課上如果安排學生動筆下下自己的感受就更好了。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 篇三

《圓明園的毀滅》是一篇講讀課文,它的教學主要目標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了解圓明園的輝煌歷史和它的毀滅,使學生記住這一國恥,增強他們振興中華的責任感,並且能背誦課文三、四自然段。而通過朗讀、學習,想象當年圓明園的輝煌景觀,瞭解它毀滅的經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和振興中華的責任感是這一課文的重點和難點。

在教學過程中,我特別注重學生的朗讀,讓學生深入到課文中去,感受圓明園惜日的輝煌歷史。在這一部分我主要是通過在朗讀的基礎上加上圖文結合的方法來讓學生了解、感悟。當同學們對祖國的壯麗山河發出由衷的讚歎時,我順勢引出圓明園的毀滅這一部分。同樣的,也是運用朗讀重點句子和出示圖片的方法讓學生了解這一國恥,同學們通過朗讀和觀看錄象,對於圓明園的毀滅基本能產生較大的感觸,並且對於侵略軍的可恥行為紛紛表示憤怒。回首歷史,讓我們扼腕歎息,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幹什麼呢?假如此時你正在圓明園的廢墟旁,你想説點什麼?”從中引導學生使學生記住這一國恥,增強他們振興中華的責任感。最後,我提出要求:讓我們回到剛才同學們都感受頗深的句子上,進行對比讀,再一次的見證圓明園由輝煌到毀滅的轉變。、

通過這一次的教學,我明白到了“讀”在語文課真正的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課堂上師生就是通過朗讀來進行交流的,只要讀通讀順,學生就有話可説,有感可想。這是最大的收穫。可是由於自己在對課堂的整理把握上不夠理想,也造成本課的拓展延伸不能很好地完成,學生的情感得到激發,由於時間關係,課堂不能很好地為學生提供一個抒發情感的平台,這是我通過本節課要思考的問題。今後我將繼續在課堂上遵循“以讀為本,以讀導學”的新課堂理念。同時為了激起學生朗讀的興趣與熱情,我還會盡力地根據課文的特點採用不同的形式朗讀。如個別讀、分角色讀、評讀、競賽讀、仿讀、表演讀等。其中評讀是讓學生對教師或同學的朗讀內容作出評價,指出優點或不足之處。既評朗讀的情感,又評朗讀技巧,讓學生在自評或他評中找到朗讀的感覺,逐步形成良好的朗讀意識。在朗讀技巧上,我還應該作具體的指導,使學生知道重音、停頓、快慢、高低在朗讀中如何隨着表情達意的需要而變化。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 篇四

優點:

1、由於學生對圓明園及中國近代史瞭解甚少,因此要想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補充一些文字圖片資料尤其重要,所以在課前就佈置學生着手收集各方面的有關自己聊,老師做輔助補充,效果較好。

2、在課中,引導孩子通過抓重點字詞句,反覆讀,體唯獨,感悟,在讀中感受語言文字的奇妙,在在中表達,學習運用語言文字,再度重視感情得到進一步昇華。

3、課後,讓孩子寫寫感受,從口語落實到書面語,學以致用。背誦第三段積累好詞佳句,為運用語言打下基矗

不足:

課中未能關注到全體學生,應落實到針對不同學生羣體進行因材施教。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 篇五

昨天聽了我校青年教師龍小飛老師執教的《圓明園的毀滅》的第二課時教學,深有感觸。

《圓明園的毀滅》是人教版六年制國小語文第九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以精練的文字描述了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它的毀滅,旨在激發學生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和對侵略者強盜行徑的仇恨。這是一篇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極好教材,但由於文中內容距學生生活實際較遠,涉及的史料較多,為學生的閲讀帶來一定困難。龍老師這節課值得學習的有兩點。

一、教學目標定位準確。

教學中,龍老師把教學目標定位在:瞭解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毀滅的經過,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這樣的教學目標體現了教材選編的意圖,完全符合新大綱的要求,準確合理。

二、課前老師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蒐集有關資料,學習整理資料的方法,並在語文學習中加以運用。突出了這個單元的能力目標。

金無足赤,課無完美。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龍老師這節課最大的遺憾是:

1、老師教學拘謹,沒有進入角色。由於老師沒進入角色,所以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沒有被完全調動起來,對課文的理解就不夠深入。學生的喜、怒、哀、樂沒有得以張揚。

2、朗讀感悟離開了課堂。

圓明園的輝煌已成為歷史的記載,引導學生在腦海中再現它昔日的景觀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過程中,如果龍老師能抓住介紹圓明園的佈局,建築風格及收藏的珍貴文物這三段文字,充分讓學生朗讀,讀好那幾個“有……,也有……”、“不僅有……,還有……”、“漫步園內,有如漫遊……;流連其間,彷彿置身……”等句子。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圓明園之大、之美,世界各地有的美景,圓明園裏都有,世界各地沒有的美景,圓明園裏也有;讓學生在讀中去體會中華民族文化的自豪感。然後結合大量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在腦海中再現出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壯觀,從內心真切感受到圓明園“美得讓人心醉”,的確是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為後面理解圓明園的毀滅“毀得令人心碎”,激起對侵略者的仇恨奠定堅實的感情基礎。遺憾的是這麼美的文字,老師幾乎沒引導學生朗讀。學生沒感悟到“美得讓人心醉”,又怎能去感受到“毀得令人心碎”呢?

又如,在學習圓明園毀滅經過這段時,如果老師先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初步感受到圓明園被侵略者毀滅了,再引導理解重點詞:“搶”、“毀”、“燒”、“凡是”、“統統”等詞之後再齊讀,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侵略者的貪婪與野蠻,就更能讓學生的內心受到最強烈的震憾,迅速點燃他們心中對侵略者的貪婪和野蠻的仇恨之火,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看文中插圖——圓明園的廢墟,望着這殘垣斷壁,你想説什麼?寫在圖旁。讓學生表達此時的心聲,記住這奇恥大辱。

最後老師再引導學生交流、小結,圓明園的毀滅,毀滅的是什麼?是園林藝術的瑰寶,是建築藝術的精華,是我國乃至世界幾千年的文化,是中華人民的智慧結晶。這殘垣斷壁是刻在我們臉上屈辱的歷史,所以我們一定勿忘國恥,振興中華。讓課堂教學達到高潮,感情得到昇華。

作為年輕的龍老師,能積極爭取這樣的學習鍛鍊機會,踴躍投入到這次農遠賽課活動中,我這位即將退位的老同志非常佩服他的勇氣和虛心好學的精神,相信他經過不斷的磨礪,一定會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 篇六

《圓明園的毀滅》是一篇優秀的傳統課文,文章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通過理解語言文字,想象圓明園當年的輝煌,並瞭解圓明園是怎樣被毀滅的,認識貧窮受欺壓,落後要捱打,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和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有以下感想:

一、成功之處:

1、藉助多媒體課件,結合書面語言文字,想象圓明園當年的輝煌。圓明園的輝煌已成為歷史的記載,引導學生讀文、感悟、想象,在腦海中再現它昔日輝煌景觀是本文教學的難點。而當年的圓明園是一座皇家園林,即使在當時也沒有多少人親眼見過。怎樣才能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它的輝煌,光靠書上優美的語言文字描寫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藉助多媒體課件,生動再現當年的樣子,使學生親眼目睹,親身感受它作為萬園之園的獨特魅力,從而萌生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在實現這一目標時,我先讓孩子們與學習夥伴合作朗讀並交流預習時做好的批註;然後引導孩子們找出八個“有”,感受風景名勝之多;最後依據製作精美的課件,配上優美的音樂,引導學生仔細品讀課文,充分感受到了圓明園的輝煌,為下文“被毀”架好至真至美的情感場,把美的東西毀滅了,這就是一個悲劇。

2、輝煌到毀滅,增強學生振興中華的責任感。我在引導孩子探究圓明園輝煌的過去之後,再過渡到圓明園“毀滅”部分:先讓孩子們觀看《火燒圓明園》視頻資料,直觀感受激發了孩子們的恨。然後讓學生説出感受,讀出自己的痛恨,此後通過補充材料,讓學生更加認識到了清朝政府的腐敗。這樣,讓學生意識到了振興中華民族責任感,為課後的讀後感寫作積蓄了力量。

二、不足之處:

1、教師預設的痕跡過於明顯,剝奪了學生個性思維的權利。如品讀“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一段話,我讓學生思考從哪些詞體會到什麼,而我的課件中已經把“掠走”、“破壞”、“毀掉”這幾個詞變了顏色,學生不用思考就能找到。教訓:要相信學生的能力,不要擔心孩子想不出來,不要擔心浪費時間。讓孩子體會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快樂。

2、語言表達能力有待提高,特別是課堂評價要機智,要富有激情,要時刻注意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在學生回答問題時,要注意訓練學生説完整的話。儘量不重複學生的答語。

總之,要改進的地方很多,學無止境。“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今後的教學生涯中,我會進一步提高自己。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 篇七

今天上了《圓明園的毀滅》一課,這是一篇老課文,在過去教學中學生總是容易把課題中的“圓”和“園”弄混淆,怎樣讓學生記住呢?首先從“圓”入手,圓明園”在佈局上成“品”字形,然後告訴學生它地建造年代——初建於明朝,最後説它的用途——是清朝皇帝的休憩園,也是一個大花園。學生從形狀、年代、用途三方面一記就不容易混淆了。緊扣“毀滅”這一主線進行教學。

設計三個問題:

第一,你是怎樣評價圓明園的毀滅的;

第二,圓明園到底毀滅了什麼?在這個問題的教學時,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説説你認為圓明園是一個( ? )的圓明園,學生根據問題尋詞找句;

第三,圓明園是怎樣被毀滅的。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 篇八

朱信峯

《圓明園的毀滅》是人教版國小語文第九冊教材中第七單元的一篇閲讀課文,課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人們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圓明園的輝煌已成為歷史的記載,課文所介紹的內容都已消失,無法再現,引導學生讀文,感受,想象,在腦海中再現它昔日的景觀就成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經過40分鐘的組織教學和引導,我有以下幾點初淺的感受:

一、思路清晰,前後呼應。

(一)走近圓明園——從雨果給巴萊特上尉的信入手,讓學生談感受,激發情感。

(二)走進圓明園—— 抓住課文中的三個評價圓明園的句子“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我國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學習“圓明園的輝煌的過去”和“圓明園的毀滅”的部分,讓學生感受到“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三) 走出圓明園——學完課文,配樂出示圓明園殘址,拓展昇華,想象寫話:假如你就站在圓明園廢墟旁,你會説些什麼?最後再以雨果的話結束本課。教學思路簡明清晰,前後呼應。

二、感性認識,激發情感。

為了達到本課的情感目標,突破重難點,我在課前蒐集了大量有關圓明園的資料,向學生展示了當年圓明園的輝煌之處:它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使學生親眼目睹,親身感受它作為萬園之園的獨特魅力,從而萌生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只有“愛之深”,才會“恨之切”。在教學過程中我分三步使用這些影象材料:一是在課前五分鐘進行滲透式傳播;二是在學習第五自然段時觀看火燒圓明園的視頻,推動學生情感的噴發;三是在初略學習課文2、3、4自然段時結合朗讀觀看相應的圖片。豐富而感性的影象教材拉近了學生和教材的距離,看到圖片後學生們都震驚了,播放圓明園在大火中被焚燒的影視資料,學生的惋惜、憤恨之情油然而生,最後一部分的感情朗讀就無需過多指導了。

三、以讀為本,讀中感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古人也説:“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注重突出語文課“以讀為本,以讀代講,熟讀成誦,在讀中感悟”的特點,課堂上留給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採用自由讀、指名讀、默讀、齊讀、範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讀中思、讀中悟,讓同學們帶着自己體會到的通過朗讀表達出來。通過給學生時間朗讀,體會作者怎樣表情達意,使學生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再次喚起愛國熱情,惋惜、痛恨之情,從而更進一步體驗情感,與作者產生強烈共鳴。

四、拓展文本,融入理解。

在學生、教師、文本間經歷了一番深刻的對話後,我引導學生引入了圓明園毀滅的真實史料,有關於“掠走的資料”和關於“毀壞的資料”,請學生讀了後説説心裏、是什麼滋味?由此引發了學生更深層次的思考。

不足之處:

1、“想象園中的美景進行説話”這個教學環節學生的想象過於蒼白。

2、學生的積極性沒有完全調動起來,師生互動還不夠到位。

教學《圓明園的毀滅》這一課,讓我體會到課堂教學要重視教師的“教”向學生的“學”的轉變,只有讓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才能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