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鐵杵磨成針歇後語(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08W

鐵杵磨成針歇後語(新版多篇)

鐵杵磨成針歇後語 篇一

鐵杵磨成針歇後語:功到自然成

【解釋】: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工夫,堅持不懈,再難的事也能夠成功。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故事】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乘老師不在屋,悄悄溜出門去玩兒。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麼?”老婆婆説:“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麼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説:“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聰明的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奮讀書。最後他終於成為一名著名詩人。

【相關諺語】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中國諺語。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工夫,多麼難的事也能做成功。出處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世傳李白讀書象耳山中,學業未成,即棄去,“過是溪,逢老媪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

【出處】

<原文>

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媪方磨鐵杵,白怪而問之,媪曰:“欲做針。”白曰:“鐵杵成針,得乎?”曰:“但需工深!”太白感其意,還而終業。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巖。

<譯文>

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間相傳李太白在山中讀書,還沒有讀完,就放棄離去了。(李白)路過小溪,看見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鐵杵,李白感到奇怪便問她(為什麼在磨鐵杵),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針。”李太白問道:“鐵杵磨成針,能行嗎?”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意志)所感動,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學業。老婆婆自己説她姓武,現在磨針溪旁有武氏巖。

鐵杵磨成針歇後語 篇二

1、鐵杵磨成針——功到自然成;全靠功夫深;全靠功夫

解釋:比喻只要有恆心毅力,肯下功夫,就能把事情做成功。

更多關於鐵的歇後語

1、秤砣碰鐵蛋——硬對硬

2、抱着鐵耙子親嘴——自找釘子碰

3、鍛磨的去打鐵——不識火色;看不出火候來;不會看火色

4、打燈籠走鐵道——見鬼(軌)

5、木匠的鑿子鐵匠的錘,裁縫的皮尺廚子(廚師)的刀——各有一套

6、二兩鐵打大刀——不夠料

7、河裏洗鐵盒——面面俱到

8、鐵打的房樑磨繡針——功到自然成

9、包公審案子——鐵面尤私;六親不認

10、鐵錘打夯——層層着實

11、打鐵的拆爐子——散夥(火)

12、錘砸鐵鑽——響噹噹(比喻本事過硬,遠近聞名,很有影響。)

13、口吞秤砣——鐵了心

14、開封府的包青天——鐵面無私

15、打鐵的分家——另起爐灶

16、鐵打的葫蘆——口難開;不好開口;不開竅;難開竅

17、手掌心放烙鐵——自作自受

18、打鐵掉地下——白搭一火

19、叫鐵匠做嫁粧——用人不當

20、趁熱打鐵——正在火候上

21、鑌鐵做鏵口——離(梨)不得

22、鐵錘打到橡皮上——一聲不響

鐵杵磨成針歇後語 篇三

小時候如果我們做事半途而廢,老師經常會用一則歇後語來教育啟發我們,這就是關於一個繡花針的故事,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希望能喚起你兒時的記憶哦:

鐵杵磨成針——功到自然成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解釋】下了足夠功夫,事情自然就會取得成效。

【故事】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乘老師不在屋,悄悄溜出門去玩兒。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麼?”老婆婆説:“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麼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説:“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聰明的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奮讀書。最後他終於成為一名着名詩人。

【相關諺語】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中國諺語。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工夫,多麼難的事也能做成功。出處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世傳李白讀書象耳山中,學業未成,即棄去,“過是溪,逢老媪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

1、相關

出處:《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

磨針溪地址:在眉州象耳山下

主要涉及:人物世傳李太白

2、釋義

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工夫,堅持不懈,再難的事也能夠成功。

3、出處

<原文>

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媪方磨鐵杵,白怪而問之,媪曰:“欲做針。”白曰:“鐵杵成針,得乎?”曰:“但需工深!”太白感其意,還而終業。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巖。

<譯文>

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間相傳李太白在山中讀書,還沒有讀完,就放棄離去了。(李白)路過小溪,看見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鐵杵,李白感到奇怪便問她(為什麼在磨鐵杵),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針。”李太白問道:“鐵杵磨成針,能行嗎?”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意志)所感動,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學業。老婆婆自己説她姓武,現在磨針溪旁有武氏巖。

4、文言知識

得,在文言中除了“得到”“獲得”解釋外。常作“能”用。上文“得乎?”意為“能嗎?”“行嗎”。又“不得安寧”,即不能安寧。“安得豐衣足食”意為怎麼能豐衣足食:“未得見面”即未能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