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國春節詳細介紹【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23W

中國春節詳細介紹【新版多篇】

春節的傳統習俗 篇一

春節簡介:

春節到了,意味着春天將要來臨,萬象復甦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穫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悦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

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前掃塵搞衞生,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

然後就是家家户户準備年貨,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於採購物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採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

在節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粘貼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也就是用紅紙寫成的春聯。屋裏張貼色彩鮮豔寓意吉祥的年畫,心靈手巧的姑娘們剪出美麗的窗花貼在窗户上,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及財神、門神像等,福字還可以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所有這些活動都是要為節日增添足夠的喜慶氣氛。

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在過去的傳説中,年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 ,於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這其實也是烘托熱鬧場面的又一種方式。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歡聚。過年的前一夜,就是舊年的臘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北方地區在除夕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麪,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歲交子之意。在南方有過年吃年糕的習慣,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徵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聲雞啼響起,或是新年的鐘聲敲過,街上鞭炮齊鳴,響聲此起彼伏,家家喜氣洋洋,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節中還有給兒童壓歲錢,吃團年飯,八年級、三就開始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説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過年好等話,祭祖等活動。

節日的熱烈氣氛不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滿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還有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遊花市,逛廟會等習俗。這期間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熱鬧非凡,盛況空前,直要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春節才算真正結束了。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但是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藴味無窮。

春節的傳統習俗 篇二

春聯是春節的名片,是春天的請柬,是新年的眼睛,是日子的笑臉,是崇天敬地的儀式,是祝福家國的心願。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每當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紛紛上街購買春聯,有雅興者自己也鋪紙潑墨揮春,將宅子裏裏外外的門户裝點一新。

隨着時代的發展,人們不經感歎現在的過年已經越來越沒有年味了,很多過年的傳統習俗已經隨着時間的長流,離我們漸行漸遠了。不過貼春聯這一流傳千古的的。風俗,至今依然熱烈在大江南北,喜慶在千家萬户,寄寓着城裏人幸福吉祥的願景,抒發着鄉下人五穀豐登的願望。

春聯作為一種傳統的中國文化和獨特的文學形式,在我國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它發軔於五代,發展於唐宋,盛行於明清,一直流行到現在。俗稱“門對子”,是極具中國特色的一種文學形式,起源於驅鬼辟邪的“桃符”。

歷史上第一幅春聯誕生於蜀國,孟昶令: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隨後春節貼春聯的風氣在民間也漸漸流傳了開來。

春聯作為一種傳統文化,在我國一直長盛不衰。春聯的內容也是有講究的:“春滿乾坤福滿門”貼在大門上;“壽同山嶽永”貼在老人門口;“六畜興旺”則是貼在牲口棚上;還有各種各樣的“斗大金元寶”、“抬頭見喜”。

春聯融合了書法,可裝飾門户,其大紅紙也顯出了紅紅火火的年味。不僅是在春聯的張貼上有講究,同時,上下聯字數也應一致,語言生動的同時,語義也不要重複。

春聯在粘貼的時候也有一些注意事項:從內容看,上聯與下聯具有承接關係,貼反了就錯了;從平仄看,通常尾字是三聲、四聲的(仄聲)是上聯,而尾字是一聲、二聲的(平聲)是下聯,如這副對聯的上聯尾字“歲”,下聯尾字“春”。當然,平仄聲並不是判斷上下聯的唯一標準,還應結合橫批認真讀聯。

貼春聯這種傳統習俗越來越被簡化:傳統春貼是由人手以毛筆書寫,但亦有機器印製的春貼。春聯的種類較多,有街門對、屋門對等,但不是每幅春聯都有橫批。曾經盛行的木版年畫,已難覓蹤跡;古樸精緻的窗花,更是芳跡難尋了。

在一切講究實惠快捷的今天,貼春聯這一風俗為什麼能保存至今,民俗專家表示,這涉及中國人的傳統思想觀念。俗話説:“一年之計在於春。”中國人自古就寄希望於未來,祈盼未來會給自己帶來好運。無論在過去的一年裏有什麼喜怒哀樂、悲歡離合,人們總是希望未來的一年過得更好,所以,在新春即將到來之時,貼春聯恰好是達到這種目的的很好選擇。

人們藉助於春聯表達對即將過去的一年的歡喜和幸福的心境,或者表達對新的一年的期盼與厚望。每到臘月三十,中國每家每户家裏便門庭若市,家家户户都忙着貼春聯。那種忙碌,那種熱鬧,那種人來人往的氛圍,醖釀着年的味道,營造着年的感覺,構成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春聯貼好後,過年就有了最鮮明、最長久的標誌。

春節的節日習俗 篇三

四川春節習俗:一年一度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到來了,全國人民為歡歡喜喜過大年,都開始忙碌起來了,買年貨,貼春聯、貼門神、貼花、放鞭炮、掃塵、洗浴、祭灶、祭祖、守歲、拜年等各種各樣的活動都開始了,而全國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習俗都不相同,以下是特別為您整理出四川各地春節習俗,讓您瞭解四川,走近四川。

四川人對農曆新年極為重視。家家户户掛彩燈、貼門神,並在糧倉、家禽牲畜圈上貼寫吉祥的語言,以示來年的豐收吉祥。有條件的客家鄉鎮從正月到二月要耍燈舞,燈的種類有龍燈、獅燈、蚌燈等,這是四川人在原籍的彩燈習俗流傳至今。此外,還要舉行大型慶典活動--舞龍,有彩龍、火龍、水龍、脱節龍和和上川龍之分。

成都春節習俗 成都年是伴着童謠唱來的

“小子小子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瀝瀝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燉豬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麪粉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夜;大年七年級街上扭。

童謠中的種種為過年做的準備,加上春節到來後持續到十五的遊樂、慶祝:新年撞鐘、燒子時香、大廟會、遊喜神方、人日遊草堂、耍獅子、舞龍燈、元宵觀燈,再加上愛玩的成都人“過厚臉皮年”的正月十六遊百病,這才構成了一個歡歡喜喜、圓圓滿滿的成都年。

團圓,人情味是中國人最濃重的年味

因為重親情,重家庭,為了團團圓圓過大年,成都人早早地就開始了準備,比童謠裏唱的“臘八”還要早。

過去的成都,每年立冬後,家家户户殺年豬、醃香腸、臘肉,不單農村到處肥豬悲聲嘶叫,城裏也常見到又白又胖的大肥豬被開膛破肚的情形。

成都學人鄭光路的《成都舊事》中記載,過去的殺豬匠鬼板眼多,他兩手緊按豬頭,一副不能脱身之狀,看熱鬧的小娃娃往往會把殺豬刀遞給他,這時他會低聲嘀咕:“豬大爺,不是我要殺你哈,是遞刀的叫老子殺嘛”。

年豬殺好後,人們在燒柴灶的灶門上方,將鮮肉串繩從樑柱上懸垂下來,利用每次生火煮飯時伸出灶門的火舌和柴煙逐日熏製,直至色澤金黃,聞之甚香,火舌舔肉吱吱作響,令人饞涎欲滴。

進入臘月中旬,各家各户又開始推碾湯元粉,為大年七年級全家人可以吃到象徵甜甜蜜蜜、團團圓圓的紅糖湯圓做準備。

團圓,正是人們做這麼多準備所祈求的,正如大年三十必不可少的團年飯。年有四個主題:團圓、吉祥、富裕、歡樂。排第一位的就是團圓,在情感上,始終過着羣體生活的中國人,最美好的嚮往是人間的親情與和諧,人情味,也是中國人最濃重的年味。

中國春節詳細介紹 篇四

中國春節習俗有哪些

守歲 接財神 貼對聯

拜年 放爆竹 壓歲錢

貼福字 吃餃子 吃年糕

春節又稱元日、元旦、無正、元辰、元朔、歲旦、歲首、歲朝、新正、首祚、三元或年、過年,為夏曆新年的第一天。由於曆法不同,各代歲首之日不盡一致:夏代為正月七年級,商代為十二月七年級,周代為十一月七年級,秦代為十月七年級,漢武帝時又恢復到正月七年級,並延續至今。

“春節”,各代所指也有區別。漢代指立春這一天,南北朝指整個春季,到了近代才指正月七年級。它是我國曆史最悠久、活動內容最豐富、禮儀最隆重、場景最壯觀、食品最精緻的一個傳統節日,全國56個民族中的53個(除去藏、白、傣族)都要舉行盛大的家宴或族宴慶賀,故又稱“元日大慶宴”。

春節風俗習慣:祭灶神

祭灶,是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傳説到了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便要昇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一年的善惡,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彙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百姓供上紅燭、糖瓜,以隆重的禮節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如今,農村很多地區還沿襲這種風俗。

春節風俗習慣:觀社火

除了廟會,民間自演自娛的社火也是歷史悠久的年節娛樂活動。社火源於古老的土地神與火神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傳説中的火神。在以農業文化著稱的中國,土地是人們的立足之本,它為人類的生存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火,是人們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類生存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遠古人們憑着原始思維認為火也有“靈”,並視之為具有特殊含義的神物加以崇拜,於是形成了尚火觀念。古老的土地與火的崇拜,產生了祭祀社與火的風俗。隨着社會的發展,祭祀社火的儀式逐漸成為規模盛大,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民間娛樂活動。

春節風俗習慣:中國結

中國結又稱盤長結,每一個結都是從頭到尾用一根紅繩編結而成。中國結髮源於遠古時期,當時還沒有文字,人們為了記住某些事情,在一根繩上盤上不同的結以示記憶,這就是“結繩記事”。當時,人們用這種方法除了記住生產和生活中的重要事情之外,還是年輕人用於表達愛情的物品。作為一種裝飾藝術品,中國結給人以純樸、吉祥的印象。它內含濃郁的民族鄉土氣息,外形又很雅緻,既體現遠古時代的神祕,又體現中國人的靈秀。因此,它很快成為人們在春節期間室內懸掛,或互相贈送的物件。優美的造型、古色古香的韻味給傳統佳節增添祥和、吉利的氣氛。

春節風俗習慣:掃塵

“二十四,掃塵日”。迎新首先要除舊。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民間素有的傳統習俗。掃塵之日,全家上下齊動手,用心打掃房屋、庭院,擦洗鍋碗、拆洗被褥,乾乾淨淨迎接新年。其實,人們藉助“塵”與“陳”的諧音表達除陳、除舊的意願。

春節風俗習慣:貼春聯

貼春聯這種春節期間的活動從宋代開始盛行,每到過年時家家有貼春聯的習俗。

春聯,俗稱“門對”,又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稱春聯。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於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史料記載,有一年過年前,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副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

春節風俗習慣:除夕守歲踩歲

除夕是指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與春節首尾相連,是“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時刻。“除”是“去”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窮歲盡”,表示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除夕之夜是年節的第一個高潮。守歲,俗稱“熬年”,是從吃年夜飯開始。年夜飯是一年中最具家庭親情、充滿温馨祥和的家宴,此時,人們不僅享受着滿桌佳餚,更享受着濃濃的親情和節日的喜慶。年夜飯之後,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全家人開始守歲,共同辭舊迎新。

除夕夜,我國民間還要舉行踩歲活動,即在院內將芝麻稈粘上用黃紙捲成的元寶形,攢成一捆,謂之“聚寶盆”。然後,全家人用腳將其踩碎,以“碎”諧“歲”,並借用芝麻開花節節高之吉祥寓意,祝願家道興旺,表達對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如今踩歲習俗已被燃放鞭炮替代。

春節風俗習慣:拜年

拜年,是春節期間的重要活動,它與除夕夜的團圓飯一樣,是最能體現“年味”的春節習俗。在過去家庭拜年順序為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高堂。一般大年七年級晚輩給長輩拜年,祝願長輩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新年後給親戚拜年,一般的規矩是七年級拜本家、八年級拜岳家、九年級拜親戚。在同學、同事、朋友、合作者、鄰里之間也要相互拜年。在“過年好”的道賀聲中,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增進了人與人的感情。正如古語所説,拜年“以聯年誼、以敦鄉情”。

春節風俗習慣:壓歲錢

除夕守歲之時,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也叫壓勝錢。因為“歲”與“祟”諧音,長輩們希望壓歲錢能驅邪免災,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壓歲錢寄託着長輩對晚輩的殷切希望和深情關愛。

春節風俗習慣:放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説,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户户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劈劈啪啪的爆竹聲辭舊迎新。燃放鞭炮是中國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據史料記載,最早的爆竹是用竹竿之類的易燃品製成的火炬。因為我國南方盛產竹子,這個習俗首先是從南方流行起來的。當竹子燃燒時,竹節裏空氣膨脹,引起竹腔爆裂,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爆竹的名稱也由此得來。大約到了唐代,人們把火藥裝在竹筒裏點燃。宋代人們已經普遍使用內裝火藥的紙卷代替竹筒,也就是現在的炮仗了。

春節風俗習慣:逛廟會

逛廟會,是大多數中國人的春節情結,更是不可或缺的年俗。春節廟會最早是民間的宗教儀式,廟會之時,通常由僧人、道士做“法事”或“道場”以祭祀神佛,人們也要進香朝拜、許願、還願、求福。廟會期間,也少不了商販叫賣、民間藝術表演。廟會上有許多歷史悠久深受老百姓喜愛的傳統項目,比如,舞獅、舞龍、扭秧歌、踩高蹺、跑旱船等。

春節的意義 篇五

過春節,是對和平、友誼和親情的檢閲和激勵,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禱。春節文化是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東方文化,受人喜愛,深入人心。如今,春節不但深入中國人心,還深入了外國人心。重家庭、重親情,中國人、外國人都一樣。在一些有中國人的國家和地區,外國人也同中國人一起過春節。

除了原來的幾千萬華僑華人和留學人員,還有更多的中國人在走出國門,也有更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人的進進出出,勢必促進文化的進進出出,有“西學東漸”,也有“東學西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東西方互相吸收文化的精華,取長補短,凡是健康的、文明的就是世界歡迎的。

文化交流使世界更文明,生活更多彩。春節的魅力是中國的魅力、東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中國的春節,是對世界文明的一種貢獻,是送給全人類的一份厚禮。

春節的社會意義在於趨利避害。春節與立春到春分的震季相重合,正是《新太極圖説》中揭示的自然規律:陰金(病菌)盛於陽木(東方、震季)的季節,病菌易大量爆發。人們選擇燃放鞭炮驅趕病菌這一惡魔,以順利度過險惡年關。人們貼春聯、穿紅衣、向大火以期鎮魔降妖(陽火盛於陰金,在這裏陽火平衡陰金)。家人團聚,以家族力量應對自然災害,增強社會凝聚力。這一切具有種族延續的社會意義。由於陰金(病菌)盛於陽木(聲波),所以震季應嚴禁歌舞,選擇危害程度低的器樂、語言類節目進行娛樂,以達到趨利避害的目的。

中國春節詳細介紹 篇六

一、先秦時代

先秦文獻中並沒有出現春節的名稱,但是已經出現了藴涵春節意義的詞語。我們可以從先秦的。文獻典籍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尚書 舜典》中記載:“正月上日,受終於文祖……月正元日,舜格於文祖。”

《尚書正義 孔安國傳》曰:“上日,朔日也……月正,正月。元日,上日也。”

《舜典》的意思是説,正月七年級這天舜在祖廟裏接受了堯的禪讓;《孔安國傳》意思是説,正月七年級舜到祖廟祭祀祖先。這是有關春節起源的最早的文字痕跡。從僅有的一些文獻我們無法判斷先秦時期,春節的通用名稱是什麼,但是“上日”和“元日”似乎被後世繼承的要多一些。特別是“元日”,兩千多年以來一直在沿用。

二、秦漢時期

清代黃生曾考證認為“正月”之“正”的讀音並非源於秦始皇諱“政”,而《釋文》也有:“正音徵。”因此,正月之正讀平聲是很古的事了。

漢代對春節的叫法比先秦時期要多了。《漢書 孔光傳》:“歲之朝曰三朝。”顏師古注曰:“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這是把春節稱為“三朝”。也有把春節稱為“三始”的,《漢書 鮑宣傳》:“今日蝕於三始,誠可畏也。”有的叫“歲旦”,《東觀漢記 吳良傳》:“歲旦,與掾吏入賀。”也有叫“正旦”的,《東觀漢記 戴憑傳》:“正旦朝賀,百僚畢會。”在《四民月令》中有:“正月一日,是謂正日。”“正日”的説法應該比較正式,因為《四民月令》是東漢時代的農家月令書,相對而言比較權威。這時,先秦時期的“元日”也有使用。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

這一時期,春節的名稱又有新的創造。象“元辰”、“元正”、“元首”、“歲朝”、“履端”,另外還有模仿漢代的“三朝”、“三始”而創造的“三正”、“三元”。而且現在比較流行的“元旦”、“新年”的説法也是這一時期的創造。在《玉燭寶典》卷一中有“肇惟歲首,正月元旦……”樑蕭子云《介雅》詩:“四氣新元旦,萬壽出今朝。”而在北周庾信《春賦》:“新年鳥聲千種囀,二月楊花滿路飛。”但是這兩個現在比較流行的名字,當時並沒有通行,人們還是慣常用“元日”、“正旦”和“正朝”等。

四、隋唐宋元明時期

隋唐宋元明時期,可以説是“元日”一統天下的時代。《古今圖書集成 曆象彙編 歲功典》卷二十三共收錄了隋唐宋元明時期有關春節的詩歌120首,其中題目中用了“元日”的有69首,有些詩雖然題目中沒有,但是很多在詩句中出現了。今天我們常用的“年”也是出現在這個時期,但是當時並不常用。

五、清代至近代

清代至1948年春節的名稱基本上固定在“元旦”上。同樣以《古今圖書集成 曆象彙編 歲功典》為例,清代已經把“元旦”作為類目名。而且在《中國地方誌民俗資料彙編》中有90%以上的地方誌中使用了“元旦”一詞。

“元旦”作為春節的名稱,並不是僅指正月七年級,而是包括好幾天,這和“元日”只代表新年七年級一天不同。

六、“春節”名稱的由來和盛行

“春節”一詞最早源於東漢時期的文獻。但當時並不是指新年,和今天我們所説的春節並不是一個意思。《後漢書 楊震傳》有:“冬無宿雪,春節未雨,百僚燋心。”這裏的“春節”是春季的意思。南宋著名詩人文天祥在《文山集》卷二十中有《二十四日》一詩:“春節前三日,江南正小年。”根據考證,詩中“春節”應是“立春”而不是正月七年級。

直到清代一些地方才將夏曆的新年稱為“春節”,但是清代影響最大還是“元旦”,“春節”在當時並沒有什麼影響。“春節”的普遍使用是在1912年辛亥革命以後。

1912年1月2日,孫中山通電全國,宣告“中華民國改用陽曆,以黃帝紀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為中華民國元旦”。於是舊曆的元旦也就改為了“春節”,雖然民國禁止陰曆節令的娛樂活動,但是由於民國四分五裂,人們還是習慣於過傳統的“元旦”——“春節”。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12月23日通過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中,規定了“新年”(公曆元旦)、“春節”(傳統的年節“元旦”)、勞動節、國慶節等為法定節日。從此“春節”才替代了流行了三百多年的“元旦”,沿用至今,而“元旦”則成了公曆新年的節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