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古今中外寬容待人的故事合集(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19W

古今中外寬容待人的故事合集(通用多篇)

古今中外寬容待人的故事 篇一

寬容是一種智慧和力量--管鮑之交

管仲是春秋時齊國人,長得相貌堂堂,他博古通今,有經邦濟世的才能。年輕時,與鮑叔牙一齊做生意,賺了錢分帳時,管仲總是多拿一些。大家都很生氣,鮑叔牙説:“管仲不是一個貪小便宜的人,他多拿是正因家裏窮,我是心甘情願讓他多拿的。”

之後,管仲參了軍,每次打仗都縮在最後面,撤退時又跑在最前面,別人都罵他是個膽小鬼,鮑叔牙出面制止別人的恥笑,説管仲之因此這樣做,是正因他家裏有老母親需要他贍養。

管仲聽了這些話,十分感動,説:“生我的是我的父母,而能真正瞭解我的卻是鮑叔牙!”從此以後,他們倆結成了生死之交。

卻説齊襄公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叫糾,母親是魯國人;小兒子叫小白,母親是莒國人。管仲對鮑叔牙説:“齊襄公死後,繼承王位的不是糾就是小白,我們倆此刻分別去給糾和小白做老師,到時不管他倆誰做國君,咱們倆都相互推薦。”

古今中外寬容待人的故事 篇二

寬容是一種智慧和力量--陶行知先生的四塊糖果

早在半個多世紀之前,陶行知先生就把民主與寬容的思想滲透到自己的教育實踐中,讓它們發揮奇妙的作用。

陶行知先生當校長的時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磚頭砸同學,便將其制止並叫他到校長辦公室去。當陶校長回到辦公室時,男孩已經等在那裏了。陶行知掏出一顆糖給這位同學:“這是獎勵你的,正因你比我先到辦公室。”之後他又掏出一顆糖,説:“這也是給你的, 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即住手了,説明你尊重我。”

男孩將信將疑地接過第二顆糖,陶先生又説道:“據我瞭解,你打同學是正因他欺負女生,説明你很有正義感,我再獎勵你一顆糖。”

這時,男孩感動得哭了,説:“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採取這種方式。”

陶先生於是又掏出一顆糖:“你已認錯了,我再獎勵你一塊。我的糖發完了,我們的談話也結束了。”

寬容的智慧:

陶行知先生的四顆糖的故事體現了寬容的魅力,閃耀着教育者的智慧。寬容是一種完美的教育情感,教育需要寬容,更需要給寬容一個生存的空間,讓寬容“復活”。俗語説:過猶不及,有時候制約太多、束縛太緊,反而不利於發展。

古今中外寬容待人的故事 篇三

周恩來度量寬宏(現代寬容的事例)

我們敬愛的周總理一向被人們稱作禮貌待人的楷模。有一次,周總理請一位姓朱的理髮師給他刮臉,剛刮到一半,周總理忽然咳嗽了一聲,朱師傅沒提防,颳了個小口子,朱師傅心裏一陣緊張,忙説:“我工作沒有做好,真對不起總理。”周總理微笑着寬慰他説:“怎樣能怪你呢!全怪我咳嗽沒和你打招呼。還幸虧你刀躲得快。”事後,周總理還一再向朱師傅道謝,盡力消除朱師傅的顧慮。

古今中外寬容待人的故事 篇四

拿破崙的寬容(觀後感

拿破崙在長期的軍旅生涯中養成了寬容他人的美德。作為全軍統帥,批評士兵的事經常發生,但每次他都不是盛氣凌人的,他能很好地照顧士兵的情緒。士兵往往對他的批評欣然理解,而且充滿了對他的熱愛與感激之情,這大大增強了他的軍隊的戰鬥力和凝聚力,成為歐洲大陸一支勁旅。

在征服意大利的一次戰鬥中,士兵們都很辛苦。拿破崙夜間巡崗查哨。在巡崗過程中,他發現一名巡崗士兵倚着大樹睡着了。他沒有喊醒士兵,而是拿起槍替他站起了崗,大約過了半小時,哨兵從沉睡中醒來,他認出了自己的最高統帥,十分惶恐。

拿破崙卻不惱怒,他和藹地對他説:“朋友,這是你的槍,你們艱苦作戰,又走了那麼長的路,你打瞌睡是能夠諒解和寬容的,但是目前,一時的疏忽就可能斷送全軍。我正好不困,就替你站了一會兒,下次必須留意。”

拿破崙沒有破口大罵,沒有大聲訓斥,沒有擺出元帥的架子,而是語重心長、和風細雨地批評士兵的錯誤。有這樣大度的元帥,士兵怎能不英勇作戰呢?如果拿破崙不寬容士兵,那隻能增加士兵的反抗意識,喪失了他本人在士兵中的威信,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

寬容的智慧:

寬容是一種藝術,寬容別人,不是懦弱,更不是無奈的舉措。在短暫的生命裏學會寬容別人,能使生活中平添許多快樂,使人生更有好處。正正因有了寬容,我們的胸懷才能比天空還寬闊,才能盡容天下難容之事。

古今中外寬容待人的故事 篇五

“三尺巷”的故事

清朝康熙年間有個大學士名叫張英。一天張英收到家信,説家人為了爭三尺寬的宅基地,與鄰居發生糾紛,要他用職權疏通關聯,打贏這場官司。張英閲信後坦然一笑,揮筆寫了一封信,並附詩一首: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有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接到回信後,讓出三尺宅基地。鄰居得知,也相讓三尺宅基地。結果成了六尺巷,這個化干戈為玉帛的故事流傳至今。

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有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這首詩的後兩句是為了説明鄰里人際關聯遠比死的磚瓦重要,寶貴的生命和時刻遠比無價值的喟歎和紛爭重要,即使今日爭得了這三尺又如何?秦始皇當日修築萬里長城何等意氣奮發,如今又何去何從呢?你們修牆修得過長城嗎,長城這天還在呢,但修牆的秦始皇又如何了呢?

退一步海闊天空,一個人一生中如果從來沒有人注意過你、欣賞過你,生命將是一種悲哀。如果從來沒有人與你磨擦過、爭吵過,對於你的生命來説也同樣不完整。人一生的時刻是有限的,與我們的生命相比,那些小小的矛盾、小小的坎坷又算得了什麼呢?對於永恆的時刻來説是多麼得脆弱和不堪一擊!我們何必把寶貴的生命,消耗在那些毫無價值的喟歎和紛爭上呢?

時刻驗證真理~張氏故居,在這天六尺巷一帶,當年宰相府第,已蕩然不見痕跡,唯六尺巷的故事,仍在這塊土地上流傳,象徵着一種氣度和胸襟,告訴我們要有坦蕩的胸懷,給今人以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