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小石潭記》閲讀答案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6.2K

《小石潭記》閲讀答案通用多篇

《小石潭記》閲讀答案 篇一

閲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後面的問題。(15分)

【甲】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節選自《小石潭記》)

【乙】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五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峯。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節選自《與朱元思書》)

【丙】君子之學必好問。問 與 學 相 輔 而 行 者 也 非 學 無 以 致 疑 非 問 無 以 廣 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理明矣,而或不達於事,識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細,舍問,其奚(哪裏)決焉? (選自《孟塗文集》)

10.下面句子中加着重號的詞語含義相同的一項是(2分)

A.以其境過清 不以千里稱也

B.乃記之而去 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C.而或不知其細 而或長煙一空

D.而或不達於事 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

11、解釋下面加着重號的詞語。 (2分)

(1) 窺谷忘反 反:

(2) 理明矣 理:

12.翻譯下面的句子。 (4分)

①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譯:

②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

譯:

13.給文中畫線句子加上標點。(1分)

問 與 學 相 輔 而 行 者 也 非 學 無 以 致 疑 非 問 無 以 廣 識。

14.【甲】文和【乙】文中畫線句子分別從哪個角度描寫水?突出了水的什麼特點? (4分)

【甲】

【乙】

15.【丙】文闡述了作者什麼觀點? (2分)

答:

參考答案:

10、(2分)C

11、(2分,每題1分)

(1) 通“返”,返回。

(2) 道理(或:事理)

12. (4分,每題2分,意思對即可)

①(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

或:(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見,一段又看不見。

或:(泉水)曲曲折折,(望過去)一段看得見,一段又看不見。

②只是喜歡學習但不願時時向別人請教,還算不上是真正愛學習的人。

13.(1分,有錯不得分)

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

14、(4分)

【甲】文側面(直接)描寫(1分),突出水“清(或:清澈)、靜(或:平靜)”的特點(1分);

【乙】文正面描寫(或直接)和側面(或間接)描寫相結合(1分),突出水“清(或:清澈)、急(或:湍急)”的特點(1分)。

15、(2分,選取文中原句或用自己的話概括均可)

君子之學必好問。(或:君子在學習知識的時候必須善於問問題)

《小石潭記》閲讀答案 篇二

【甲】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小題1:解釋下列語句中劃線詞的意思。(4分)?

(1)魚可百許頭:___________ (2)俶爾遠逝:___________

(3)斗折蛇行: ___________ (4)不可久居: ___________

小題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4分)?

(1)日光下徹,影布石上?

(2)悽神寒骨,悄愴幽邃。

小題3:本文多處運用動靜結合的手法寫景,請結合所給語段選擇一處作簡要分析。(3分)參考答案:

小題1:大約 忽然 像北斗星那樣曲折 停留

小題1: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石上。 感到心神淒涼,寒氣透骨,寂靜極了,幽深極了。

小題1:示例一:寫魚:先寫“影布石上,佁然不動”的靜態畫面,後寫“俶爾遠逝,往來翕忽”的活動畫面,妙趣橫生。

示例二:寫溪流:“鬥折”寫的是溪身,這是靜止的;“蛇行”寫的是溪水,這是流動的。一動一靜,各具特色。

小題1:此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詞義即可,有時還要注意詞語的特殊用法,比如“鬥”這個字就是使動用法。

小題1: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實重點詞語的能力,不能遺漏,同時要與上下文連貫,有時還要補出省略的主語,同時要抓住其中的關鍵字,比如:徹、悽、寒、悄愴幽邃等字。

小題1:本題考查文章的寫作方法。結合具體語句分析出效果即可。

《小石潭記》閲讀答案 篇三

小石潭記

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遊者:吳武陵,龔古,餘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本文按什麼順序寫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寫了潭水的什麼特點?用的什麼寫法?好處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畫出文中的比喻句,並體會其表達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為何説小溪的“明滅可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開頭説“心樂之”,為什麼在第四段又寫“悄愴幽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發現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周圍氣氛。

2、清、澄。側面描寫,通過寫游魚、陽光、影子描寫潭水。無一字寫水,但無處不在寫水。

3、比喻句如“斗折蛇行”“其岸勢犬牙差互”等,分析表達效果略。

4、因為小溪是曲折的,所以望過去一段看得見,一段看不見。看得見的一段水面反映着天光雲影,所以明亮;看不見的一段光亮就滅了。一明一滅,非常精確地寫出了作者所看到的景色的特徵。

5、因為作者參與改革失敗後被貶,心中憤懣不平,因而悽苦是感情主調。寄情山水是為了擺脱這種心情,但歡樂是暫時的,一經悽清環境觸發,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

《小石潭記》閲讀答案 篇四

①從小丘西行進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②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從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⑤同遊者:吳武陵,龔古,餘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給下列加粗字注音。

①隔篁竹( )

②參差披拂( )

③佁然不動( )

④俶爾遠逝( )

⑤往來翕忽( )

2.解釋下列加粗詞。

①潭中魚可百許頭( )

②犬牙差互( )

③隸而從者( )

3.下列句中的“以”字含義是“因為”的有( )

A.全石以為底

B.卷石底以出

C.以其境過清

D.因以為號焉

4.把下列句子譯成本站。

①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悽神寒骨,悄愴幽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文第①—④段依次寫了發現小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潭中氣氛。

6.作者初見小石潭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遊覽到最後,作者的心情起了變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條橫線可填入原文句子),這種心情的變化説明了什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huánɡ ②cēn cī ③yǐ ④chù ⑤xī

2.①大概,大約 ②互相交錯③隨從

3.C

4.①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見,一段看不見。

②心神淒涼,寒氣透骨,寂靜極了,幽深極了。

5.潭中景物、小溪源流

6. 心樂之 悽神寒骨,悄愴幽邃(憂傷悽苦)

説明了作者志向難酬,覺得觸景生情。小石潭肅森的氣氛,促發了作者內心的陷痛,以夜不可留,含蓄地概述了作者求解脱的憂慮心情,這是作者被貶後傷感的曲折反映。

《小石潭記》閲讀答案 篇五

小石潭記

自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1、解釋下面加框詞在文中的意思。

(1)悽神寒骨( )

(2)其岸勢犬牙差互( )

(3)自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4)悄愴幽邃( )

2、翻譯下面的句子。

(1)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前面寫“心樂之”,後面又寫“悄愴幽邃”,一樂一憂是否矛盾,應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使……悽;(2)參差不齊;(3)向西;(4)憂傷的樣子

2、(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

(2)我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樹木圍繞着,寂靜寥落,空無一人,感到心神淒涼,寒氣透骨,幽靜深遠,瀰漫着憂傷的氣息。

3、不矛盾。樂是優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柳宗元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而悽苦是他感情的主調,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脱這種抑鬱的心情,但這種歡樂畢竟是暫時的,一經悽清環境的觸發,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

(意思對即可)

《小石潭記》閲讀答案 篇六

小石潭記

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17、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4分)

(1)魚可百許頭 可: (2)蒙絡搖綴 絡:

(3)佁然不動 怡然: (4)悄愴幽邃 悄愴:

18、翻譯下列句子。(4分)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2)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19、《小石潭記》中寫景,主要突出寫了小石潭的水清澈這一特點,作者既用了正面描寫,如 ,又用了側面描寫,如 。(3分)

20、柳宗元在《江雪》中所描寫的環境特徵,在《小石潭記》中也有表現,主要體現在 ;詩與文所寫的時代背景相同,都是作者 , 所以表達出的情感也有相同之處,這就是 ,當然,在《江雪》中,更表達了作者雖處境孤獨,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這主要體現在 這個詞語上。(4分)

參考答案:

17、(1)大約 (2)纏繞 (3)呆呆的樣子 (4)憂傷的樣子

18、略

19、水尤清洌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 日光下徹,影布石上

20、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 被貶官期間 內心悲悽、孤寂之情 獨釣

《小石潭記》閲讀答案 篇七

小石潭記

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遊者:吳武陵,龔古,餘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7、下列各句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

A.伐竹取道 齊師伐我 B.以其境過清 諮臣以當世之事

C.不可久居 高可二黍許 D.隸而從者 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8、用現代漢語表述下列句子,有誤的一項是(2分)

A.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石底有些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

B.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

潭中的魚大約白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無所依靠。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向潭西南望過去,小溪像北斗星那樣曲曲折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明的暗的都能看見。

D.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狀像犬牙那樣參差不齊,不知道源頭在哪裏。

9、下列解説有誤的一項是(3分)

A.作者把地處幽僻的小石潭作為描寫對象,意在借荒遠之景,寓貶謫之怨,傾抑鬱之情。

B.作者善於捕捉景物的特徵。如鳴佩環的水聲、參差披拂的枝頭蔓、空遊無依的魚兒、斗折蛇行的小溪、竹樹環合的四周,把小石潭繪就成一幅美妙的圖畫。

C.首段文字,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聞水聲,再由水聲尋到小潭,採用了移步換景的寫法。

D.本文語言凝練。寫卷石的形態各異,僅用了“坻”“嶼”“嵁”“巖”四字刻畫;寫小溪的曲折蜿蜒,也只用了“斗折蛇行”四字描述;寫環境的清新和心緒的煩躁,僅用了“過清”二字加以揭示。

10、同為山水遊記,柳宗元在《小石潭記》中提到“樂”,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也多次提到“樂”,兩文中的“樂”,樂在何處,不同點是什麼?(3分)

參考答案:

7.D(2分)

8.C(2分)

9.D(3分)

10、柳宗元的“樂”是發現小石潭後暫時的自樂;歐陽修的“樂”既有山水之樂、太守自樂,更有與民同樂的情懷。

(能説出不同點在“與民同樂”即可,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