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音樂教師的教育隨筆(熱門5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03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5篇《音樂教師的教育隨筆》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音樂教師的教育隨筆》相關的範文。

音樂教師的教育隨筆(熱門5篇)

篇1:音樂教師教學隨筆

隨着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以及音樂在發展學生智力等方面所發揮的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使人們對音樂課越來越刮目相看。而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如何不負眾望,更好地完成好教學任務,最大限度地讓音樂放射出它應有的光彩,這是我在多年的課堂教學實踐中不斷思考與實驗的課題。我發現影響上好一節音樂課的因素雖然很多,但以下這幾方面更不容忽視。

一、師生對音樂課的認識態度是上好一節課的關鍵之一

常言道:學生是老師的一面鏡子,有什麼樣的老師就有什麼樣的學生。作為老師首先要重視自己的課堂教學,要自尊自愛,對任何一節課都要一絲不苟,認真負責,使學生無形中受到感染和影響。針對那些態度不端正的學生,老師要了解學生,把握他們的思想脈博。否則,只一味地想怎麼設計課堂教學花樣,只能抓住學生一時的心,卻不能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改變對音樂課的態度。所以一旦發現有學習不端正的學生,我就利用上課幾分鐘的時間讓大家討論:音樂課到底有什麼作用?音樂課究竟會給同學們帶來什麼?沒有音樂課會怎樣?……同學們馬上七嘴八舌,大講特講其好處所在。通過這一環節,使學生更進一步瞭解了老師工作的意義,也使他們更多更好地知道學好這門課的意義,從而自覺自願的完成學習任務。

二、課堂上老師的誇獎與鼓勵也是一節課成功與否的關鍵之一

大家都非常熟悉這樣一則事例:某幾位專家學者到一所學校做實驗,到某班時,隨意點出幾個學生並很認真地對老師們説:“他們幾個將有很大潛力可以挖掘。”果不其然,幾年之後,本來表現一般的這幾位學生真的成為了學校的佼佼者。原因很簡單,專家學者的暗示轉給了老師,老師對這些學生時常充滿信心,而正是積極的心理暗示,使他們的情緒始終處於積極向上的亢奮狀態,所以,結果就如人們所看到的。

在實際工作中,我不止一次地實驗發現:同樣的班級,如果這節課我鼓勵讚揚的話語多了適當了,學生的情緒便會異常地高漲,他們的行為也會與我緊密配合默契。相反,我有意將注意力集中在了那幾個所謂的調皮學生身上,批評多了,學生唱歌的情緒馬上讓人覺得無精打采,心不在焉。無數次的實驗證明:越是輕鬆有趣的教學氛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越高,學習效果也就越好。當然必要的批評也要有,不過要考慮課堂氣氛及學生的承受能力,講究語言藝術。比如唱歌時,有説話或大聲喊唱的聲音,我就讓學生自己説説內心的感受,讓學生辨別美與醜,對與錯。通過這一環節,使那些沒做好的同

學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受歡迎的,並且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美的不文明的。另外,我還在課下和同學們達成協議,課堂上違反紀律或有不文明言行,老師就用眼神或伸出手指提醒大家,給予改正錯誤的機會。第三次就在受支扣除平時成線績的懲罰。這一方法不僅保持了課堂氣氛不被破壞,而且還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

三、音樂老師不僅是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而且還是美的傳播者

在實際教學中,我不只一次地發現:當我身體不舒服,精神面貌欠佳時,學生上課也是懶洋洋的,歌唱時很難進入狀態。同樣的班級,當我富有激情地和他們一起活動,一起唱時,學生不僅學的快,對作品的理解也到位。同時,我和其他老師交流中都發現,學生把音樂老師當成了美的標準。音樂老師會跳舞,言談舉止美觀大方;音樂老師會唱歌,聲音美;音樂老師會彈琴,很讓人着迷;……老師的一舉一動都是他們學習模仿的對象。所以,作為音樂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使學生從老師這裏不僅能學到書本知識,還能感受到美的薰陶。

音樂教學隨筆

新課程作為一種新理念、新思想,對我們每位教師來説都是一種挑戰,一種機遇,更是教學生涯的一個新的開始,因此我們每一個教師都必須進行各種嘗試,在不斷的探索中成長。目前就我們教師而言,要適應新課程教學,就必須通過繼續教育對新課程充分理解,誠心接受,熱情投入,有效實施並根據新課程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在新課程實施中實現自身的專業化發展。

一、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育思想和觀念。

新課程強調“面向學生”,一是強調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全面”提高;二是強調面向“全體”學生,使大多數學生都能達到要求,獲得成功;三是強調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四是課程教學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心理和發展特點,關注、關照學生的需要、興趣、追求、體驗、經驗、感覺、困惑、疑難等。此次課程改革正是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不僅課程體系有了巨大調整,而且反映出教育思想的革命性變化:即通過課程改革促使教師的教育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發生根本轉變,使學校教學工作真正走上素質教育的軌道。

二、教師必須調整自己的角色,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

在經濟日益發展的今天,新的教育形勢對老師的要求更高了,它要求教師要根據教育事業的需要,不斷的.調整自己的角色,總結教學經驗,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教師從過去僅作為知識傳授者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來,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個性的和諧健康發展,更要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不再是隻傳授現成的教科書上的知識,而是要指導學生懂得如何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識,掌握獲取知識的工具以及學會如何根據認識的需要去處理各種信息的方法。總之,教師再也不能把知識傳授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和目的,不能只把主要精力放在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上,而應成為學生學習的激發者、輔導者、各種能力和積極個性的培養者,把教學的重心放在如何促進學生“學”上,從而真正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目的。

三、教師必須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

教師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態置身於教學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對自身的行為進行反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探究,對積累的經驗進行總結,使其形成規律性的認識。它把教學與研究有機地融為一體,是教師持續進步的基礎,是提高教學水平的關鍵,是創造性實施新課程的保證。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學與課程是彼此分離的。教師的任務只是教學,是按照教科書、教學參考資料、考試試卷和標準答案去教;課程遊離於教學之外: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是由國家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規定的,教學參考資料和考試試卷是由專家或教研部門編寫和提供的,教師成了教育行政部門各項規定的機械執行者,成為各種教學參考資料的簡單照搬者。新課程倡導民主、開放、科學的課程理念,同時確立了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三級課程管理政策,這就要求課程必須與教學相互整合,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教師不能只成為課程實施中的執行者,教師更應成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為此,教師要形成強烈的課程意識和參與意識,改變以往學科本位論的觀念和消極被動執行的做法;教師要了解和掌握各個層次的課程知識;教師要提高和增強課程建設能力,使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在學校、在課堂實施中不斷增值、不斷豐富、不斷完善;教師要鍛鍊並形成課程開發的能力,新課程越來越需要教師具有開發本土化、鄉土化、校本化的課程的能力;教師要培養課程評價的能力,學會對各種教材進行評鑑,對課程實施的狀況進行分析、對學生學習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定。

四、教師必須具有創新意識。

新課程中,增設了培養學生的素質的內容。這些內容要求教師要用全新的教學模

式來組織教學,因此,教師要走進新課程,實現課程目標,其自身必須有先進的、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理念,並要求教師具有創新精神,要能夠推崇創新,追求創新,要善於打破常規,突破傳統觀念,具有敏鋭的洞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使思維具有前瞻性和獨創性。總之,教師要有創新的教學模式,創新的教學方法,靈活的教學內容的選擇,以創新思維培養為核心的評價標準,善於創設“創新的自由空間”,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園地,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式。

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能力的提高。

傳統教學中,教師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學生“接受”書本知識的過程。教師把書本內容講清楚,或一問一答問清楚,學生用心記住,能按時完成作業和應付考試,就算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這樣做其實把學生的好奇心、思想方法、探索精神,特別是創新意識的培養統統丟掉了。古語説“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應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最終目的,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鼓勵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全方位參與教學活動之中,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能力。

音樂教學隨筆

音樂教師,首先應該明確音樂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悟,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和推進新課程改革,我認為,在教學中,要使學生先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感受、體驗和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只有這樣,學生才會逐漸喜歡音樂,從而才能對音樂有更深一步的瞭解。要積極引導學生,從而使學生不僅做到現在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因此在音樂課教學上,我會從下列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

1、根據音樂教室現有的樂器,通過音樂欣賞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各種樂器,並且讓學生參與其中親身實踐,講解各種樂器基本的演奏方法,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對樂器有了進一步的接觸,而且還對我國的各種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

2、通過豐富多彩的音樂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空氣,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餘可調節情緒,有利於其他課的學習。

針對本校特點,配合新課程改革,在學習音樂教材的同時運用電子琴進行音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為:

1、在音樂欣賞課上,有些樂曲可以利用學校現有的樂器,結合大綱要求,給學生示範演奏,改變以往放錄音讓學生單純欣賞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既開拓了視野,有提高審美能力。

2、在音樂理論知識的教學方面,為避免單純學理論的枯燥,利用情境聯想教學,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樂知識。例如音符實值的學習,通過模仿動物叫聲的長短來辨別不同的音符,這樣一來,學生會比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體、音響等不同教學設備,欣賞大型的交響樂和民族管絃樂作品,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和感受音樂。

4、課堂上,讓學生上台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音樂教學隨筆

-----我的育人分享

在一開始上音樂課的時候我就發覺很不對勁,大家都是覺得音樂課是所謂的“豆芽課”,上不上好都是無所謂的,覺得上音樂課只是唱一首歌那麼簡單,更別説對音樂知識的渴望。更過分的是我在上面上我的音樂課很多同學都把自己的作業拿出來做,根本就不管我在上什麼課,聽的同學呢還動動小嘴,不聽的同學完全就沒有在這堂課上。我這一想就擔心了,這個該怎麼辦呢?國小音樂教學目標明確規定要掌握一定的音樂知識和基本技能才行的,要培養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願望。學生連學習這個的想法都沒有我要怎樣才能讓他們學習呢?最後我想我應該以興趣來帶動大家學習。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繫、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教師應該在不同的教學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徵,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增加學生對老師上課的興趣,渴望老師來上課,這裏呢不僅要求教師的業務水平高、口語表達幽默、帶動性強等外在的素質,還要教師的內心必須是以愛動其心,以禮服其人,以智動其行。愛心和責任是老師必備的東西,所以當老師上課而學生不聽你

篇2:音樂教師教學隨筆

國小音樂教學隨筆 ——淺談音樂課的“聽、唱、做、想”及培養學生的興趣

在音樂教學中,以人為本的新教學觀是現代教學觀念的核心。學習者是整個課程的核心,是一種通過學生主動學習來促進主體發展的一種教學思想和教學方式,其實質體現了現代教育特徵。強調學生的主導地位,一切都要為學生考慮。國小音樂怎麼教?主要就是在課堂40分鐘的有限時間內,我們通過“聽、唱、做、想、”等幾個方面來加強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

如果説“聽”是引導學生對音樂形象的初步聯想,那麼“視”就是把這一聯想進一步深化到具體形象。音樂離不開聽,但又不能僅僅停留在聽覺階段。因為音樂總是在表現和探索並形成一定的意境。如果過分強調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排除干擾專心的聽,這只是注重了音樂藝術本身的個性。如果能運用各種輔助手段,多元化的幫助學習者消化、吸收音樂,這就注重了音樂與其他藝術的聯繫。可以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理解多元文化。這些與音樂相關的領域、相互溝通、彼此強化。教育心理學家認為:如果學習者能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更準確,更能有效的把握學習對象。如動態的、視覺衝擊等參與音樂的感知與體驗,收效會不錯。因此,採用視聽結合的教學模式更能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從而培養他們的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有一項調查顯示:視聽與只聽獲得的收益,視聽明顯大於只聽效果。而視聽結合的教學模式,最重要的是學生積極的參與。新的課程中也給學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與參與空間。

第一,角色轉換。改變以往被動的角色,讓學生承擔一定的課題,給學生以發揮的空間。組織學生生機勃勃的參與,帶給學生以快樂,使課堂內充滿笑聲。師生共同討論。教學容量大,學生印象清晰、受益匪淺。 第二,設疑。這是教師有目的有選擇地向學生提出問題。為了一步步引導學生通過探索找到正確的答案,來啟發學生探索的慾望,“疑”可以是針對教學重點而設,也可以是為解決教學難點而設,還可以為啟發誘導加深印象而設。

第三,音樂教學的根本目的不只是讓學生在課內多聽幾首好的作品,而是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利用有限的教材去激發學生欣賞音樂興趣的火花。讓學生們在生動的教學中體會音樂的律動性,體驗歌曲的情感性,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動力,學生有了這種動力就可以利用多餘課內教學時間的若干倍,去尋找比音樂課堂內多若干倍的音樂作品。在過去,傳統的音樂教學是把內容與注意力重點放在中西文化的闡釋或演繹中,而這些東西雖具歷史性,但歷史感太沉重,與現代生活藝術相隔的時間太過久遠,無法跟上時代的脈搏,無法跟上學生前進的腳步與需要。如將視聽的教學模式貫穿於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創新潛能開發,強調他們的創新性,使學生不僅聽到聲音,同時能欣賞到形象,從而陶冶性情,加深對學習音樂的愛好。

所以,我們作為基本教學中的一員,要不斷創設出符合時代需求、符合學生髮展需要的新思路

篇3:國小音樂教師隨筆

以人為本,從教育學的觀點來説就是學習者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強調學生的主導地位,一切都要為學生考慮。這個觀點在國小音樂的教學中同樣實用!國小音樂怎麼教?主要就是在課堂40分鐘的有限時間內,我們通過“聽、做、想、”等幾個方面來加強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只有“聽”了,才可以有感知,在“聽”的基礎上面,我們再來進行“做”與“想”的結合。

個人認為,音樂在教學上面“聽”“做”是最重要的,也是最不好把握的事情,事有利弊、輕重之分,把握好了事半功倍,否則事與願違。前陣子我看了一些關於新課標音樂教學的獲獎視頻,其中有一個是這樣的教學過程:在這節音樂課的課堂裏,該老師在教學上面運用了“聽”“説”“唱”“想”“做”幾個方面的教學步驟。從開始的教唱,用電子琴走了幾遍旋律給學生感受了,然後教了學生怎麼歌唱這首歌曲,又講了歌曲的背景文化,總之體現出了新課標裏面要求的知識要跨學科這個要求。最後根據這歌曲的特點加入了秧歌舞蹈,學生們在這場很生動的教學中體會了音樂的律動性,體驗了歌曲的情感性,也可以説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我看了也覺得內容豐富,可是總覺得好象少了點什麼內涵的東西。

音樂課我們老師到底要教什麼?我們又教了什麼?同學們學了什麼?他們又學到了什麼呢?遊戲固然增加了學習過程中的樂趣,秧歌同學們肯定也覺得有趣。一節課結束了,老師累了,學生們也盡興了,可是我想知道學生們從我這裏學到了音樂方面的多少知識呢?又有多少節課都是如此的教學模式呢?

篇4:國小音樂教師隨筆

轉眼間,一個學期即將結束。這一個學期,較忙碌,較充實,其中有着失敗的心酸,也有成功的喜悦。細細品味,感覺自己成長了很多,收穫了很多寶貴的教育教學經驗。

同時也對自己走過的彎路進行反思和總結,以促進今後能更好的做好音樂教育教學的工作。

在思想認識方面,我嚴於律己,熱愛黨的教育事業。一學期來,我積極參加鄉中心校組織的科學發展觀學習活動,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認識。

嚴格遵守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服從學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領導和老師們做好校內外的各項工作。

在國小音樂教學工作方面:

1、做到了認真備課:本學期我採用的是網絡備課和書面備課相結合的形式,按照國小音樂大綱和鄉中心校的要求採用五欄備課,每一課也都有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教學準備和詳細的教學過程(學生、教師活動等預設)。

2、認真完成了制定教學計劃:在對各年級的學生進行分析、對教材進行了解的基礎上,以《音樂課程標準》為依據,制定出相應的教學計劃。當然教學計劃應根據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教學計劃應該再詳細一點。

3、做到了認真上好了國小音樂課:我教的年級跨度比較大,所以格外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的培養和積極性的調動,突出音樂課以審美教育為核心的特點,

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在愉快的音樂實踐活動中,主動地去發現、探究,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並在一定知識基礎上創造音樂。

為了使學生能輕鬆、愉快地上音樂課,我多用鼓勵的方式,儘量避免説教,努力做到用好的設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對於破壞課堂秩序的行為也進行了善意的批評與糾正。使音樂真正成為他們的朋友,讓每個學生都喜歡音樂。

4、做到了讓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我經常利用休息時間從書本和網絡上收集各種音樂文化資料,以便讓學生能多聽、多看、多接觸優秀的作品,從而增長見識,並獲得更多美的感悟。

5、課後做到了課後反思:課後做到及時反思,針對課堂上的優點和缺點在自己的教案上、博客中及時記錄教學隨筆和教學反思,努力提高自身教學能力。

在課外活動方面,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對音樂、對舞蹈的興趣,我擔任校舞蹈隊的輔導工作。舞蹈隊的隊員有32名,每天下午利用課外活動時間訓練,效果明顯。

我是一個對集體充滿了熱情的人,勤勤懇懇、腳踏實地是我的工作作風,助人為樂是我的快樂之本,只要是對學校對大家有好處的事情我都會不計較個人得失,把他完成好。

2009年是幸福的一年,因為在這一年當中我付出着、收穫着、快樂着、進步着,2010年我同樣會用心去面對,用我的全部熱情來澆灌我深愛着的事業。

大家肯定都喜歡音樂,也知道音樂是一門術。當大家還是幼兒的時候,幼兒還難以用言語表達他們內心的情感和體驗,

而音樂中強烈的情緒對比,鮮明的感情描寫正抒發了幼兒的內心感受,所以幼兒發自內心地喜歡音樂,以致常常情不自禁地隨着音樂手舞足蹈。

音樂是富於美感激動人心的,應該讓孩子們經常去接觸,去傾聽這些美的音樂,使他們通過音樂本身去體會音樂的美好和崇高。

作為一名音樂青年老師,抓自己的基本功也成了我們的當務之急了。

在大家的相互幫助下我學習着鋼琴的彈奏,雖然時間不長,大家的技能也不是很好,彈出的音樂也有些僵硬,但是我們沒有放棄,抓緊每一次的培訓活動來鍛鍊自己,

因為我們大家都不想讓我們的孩子失去對音樂天然的熱愛和嚮往,活潑可愛的孩子更是我們學習的動力,幫助我們確定了這樣的信念。

每個兒童都需要音樂,為了孩子們的音樂才能得到更好的發揮和發展,我們對音樂的培訓的信念更加的堅定。

篇5:學校音樂教師教育隨筆

音樂教育是進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國小基礎教學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生動的音樂藝術形象最容易被少年兒童所接受,通過音樂教學可以發展兒童的想象能力和創造才能,培養他們正確的審美觀,使他們成為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新一代。

著名的音樂教育家柯達依説過:“好的音樂教師要比歌劇院的指揮重要的多,一個蹩腳的指揮,不過是失敗一次,而蹩角的教師連續失敗三十年,則扼殺三十批兒童的音樂天才。”國小音樂教育是最基礎的教育,它的內容包括歌唱、音樂知識、技能技巧、欣賞四部分,如何搞好音樂教學,調動起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通過17年來在國小音樂教學道路上的摸索、探討,我認為要上好音樂課激發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首先要有一個具備較高音樂素質的音樂教師,這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其次是教師如何運用各種技能、採取什麼方法將音樂教學中的音樂知識、技能技巧、欣賞等幾方面靈活、巧妙地讓學生弄懂、學會,在加深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逐漸上升到理性認識,將一些枯燥、抽象、難記、易忘的理論形象化。

一、好的“範唱”是提高學生對歌曲產生興趣的關鍵

音樂教師的範唱在國小音樂教學中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它能充分激發學生對唱歌學習的積極性。不管科學技術發展到何種地步,音響器材如何先進,這些電聲手段都不能代替教師在學生面前的正確範唱。因為教學是師生共同活動的過程,其中又有互相感情交流的因素,在國小生心目中老師的演唱他們最愛聽,通過範唱,師生間的感情就更接近,更容易取得共鳴。

要完成好的“範唱”,音樂教師首先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能夠正確理解歌曲的內容、風格、調式、歌曲的結構、感情與速度的關係。要表現好這首歌曲,應用什麼情緒、速度,這些都要求教師在課前要有充分準備。

2。要有一定的演唱水平。能運用正確感人的聲樂技巧,要具有彈跳、強弱、漸強、漸弱,音色變換演唱方法。

3。要有一定的藝術修養和豐富的樂感。感情表達是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這既是一種技巧,更是一種修養,它發揮的好,可以彌補演唱技巧的不足,技巧稍差但唱的很有樂感,學生也會聽得津津有味。這就要求音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多聽多實踐,欣賞多類藝術品種的表演,擴大藝術視野,豐富藝術感情,繪聲繪色地完成範唱這一環節,達到啟發學生學習唱歌的興趣。

二、讓學生在趣味中學到音樂知識

音樂知識是一種枯燥、難記、易忘的知識,在國小階段更為突出。所以我們教師必須根據國小生文化知識比較單一,好奇心強,善於模仿,求知慾強烈,有時間、有精力、有興趣的年齡特點,在加深感情認識的基礎上,逐漸上升為理性認識。第一步:將枯燥、抽象、難記、易忘的理論知識形象化,根據各種音樂知識的不同特點,編制一系列的小故事、順口流,這樣,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如:在講四分音符(5)時:在奇妙的音樂王國裏,一個名字叫四分音符的小姑娘唱歌最好聽,大家都誇她,於是她驕傲了,也瞧不起小夥伴,後來大家因為她的驕傲都不理她了,於是她一個人一拍一拍的唱着單調的音。小夥伴給她編了一段順口流:“四分音符太驕傲,夥伴朋友全不要,光桿司令一個音,唱完一拍哈哈笑。”這樣學生通過故事和順口流能容易的記住四分音符的形狀是光桿司令,時值是一拍。

再如:頓音記號可編順口流:“頭戴三角帽,活潑又靈巧,唱得快而輕,短促又跳躍。”學生就可以記住頓音記號是在一個音符頭上頂着一個三角,演唱時短而又跳躍。

漸強:漸強像只小喇叭,嘴巴越張口越大。

漸弱:漸弱喇叭倒着拿,聲音越來越小了。

形象的描繪,生動的講述,加上老師在黑板上簡單的勾畫,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基礎上引入準確的音樂術語,學生便理解得快,掌握得牢,從而加強了學習音樂知識的積極性。

三、在遊戲中加強學生的技能技巧訓練

技能技巧的訓練包括:唱歌技巧、視聽技巧、視唱練耳、節奏訓練。這要求教師把這相互聯繫的幾方面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獨立的識譜能力,發展聽覺能力和增強節奏感及記憶能力,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感受音樂和表現音樂。

1。唱歌技巧包括良好的姿勢,正確的呼吸,自然圓潤的發聲和清晰的咬字、吐字。唱歌技巧應貫穿於整個唱歌教學過程之中,發聲練習也要有機結合,並且做到有目的地進行。

2。視唱聽音。在音樂教材中一般都比較系統地編寫了一部分,在每節課上教師應根據各班學生掌握的實際情況多練常做,這是訓練學生音準、識譜能力的基礎。

3。節奏訓練。節奏是一首歌曲或樂曲的支幹,如果節奏掌握不好,那將無法組成優美的旋律,表達不出作者想要表現的思想感情。所以我們必須從國小低年級簡單的節奏訓練入手,由淺入深地進行訓練。

如:“走與跑”的對比,。當學生學會了四分音符的節奏和八分音符的節奏,即可通過遊戲來鞏固這兩種節奏。當教師彈出四分音符的節奏時(X),學生擺動雙臂原地踏步,當教師彈出八分音符的節奏(XX)時,學生原地跑步,教師時常交換節奏,學生在走和跑的遊戲中愉快的學到了知識。

四、提高學生對欣賞課的興趣

優美動聽的音樂,會令人產生美感和愉悦感。然而,對於尚未完全具備聽辨音律能力的國小生來説,安靜地坐着欣賞沒有歌詞的器樂曲,是很難辦到的。這就需要我們教師運用各種手段進行多方面的誘導啟發,使他們逐漸對音樂欣賞產生濃厚的興趣,國小生求知慾高,只教師教法得當,就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欣賞《彼得與狼》這首管樂曲時,我採取做遊戲的方式,先讓學生分析記住少先隊員彼得、老爺爺、小鳥、鴨子、貓和兇惡的狼的音樂主題,他們各自用什麼樂器表現的音色特點,然後老師把故事的概況講講,再分別找出他們的表演者,並告訴學生聽到自己扮演音樂時才能表演,這樣讓他們隨着音樂情緒變化來發揮,來盡情地表演。學生在濃郁的音樂氣氛中既獲得了知識,提高了表演能力,又能提高他們對欣賞課的興趣。

音樂課教學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教師在掌握好唱歌、音樂知識、技能技巧、欣賞四方面教學技能後,並不等於就能上好一節音樂課,還需要教師做到:一要掌握不同年齡層次學生的心理狀況;二要深入鑽研教材,做到有的放矢;三要對愉悦感形成客觀機制(如時間、地點、場合等)掌握恰當;四要注意愉悦形成的其它因素,如教法的靈活性,教具的新穎性,教態的親切感,語音的誘發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