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8月1日是什麼節日 8月1日是什麼日子(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87W

8月1日是什麼節日 8月1日是什麼日子(多篇)

8月1日是建軍節 篇一

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影響下的北伐軍三萬餘人,在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領導下,於江西 南昌 舉行武裝起義,打響了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1933年7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中國人民解放軍前身)成立紀念日。從此,8月1日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建軍節期間,中國各地都要集中開展“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活動,紀念人民軍隊的誕生。

建軍節首個節日 篇二

八一建軍節誕生於1933年,她的第一個節日慶祝活動,是在中央蘇區首府——江西瑞金舉行的。1933年6月26日,中共蘇區中央局發出《關於“八一”國際反戰爭鬥爭日及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的決定》。決定指出:“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為紀念1927年8月1日的南昌暴動,已確定‘八一’為中國工農紅軍紀念的日子。”爾後,中央革命軍事委會員針對為什麼確定“八一”為建軍節作出這樣的解釋:“1927年8月1日發生了無產階級政黨——共產黨領導的南昌暴動,這一暴動是反帝的土地革命的開始,是英勇的工農紅軍的來源。中國工農紅軍在歷年的艱苦戰爭中,打破了帝國主義國民黨的歷次進攻,根本動搖了帝國主義國民黨在中國的統治,已成了革命高漲的基本槓桿之一,成了中國勞苦羣眾革命鬥爭的組織者,是徹底進行民族革命戰爭的主力。本委會為紀念南昌暴動的勝利與紅軍的成立,特決定自1933年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7月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作出《關於“八一”紀念運動蘇區黨、政、軍領導紛紛作出動員,毛澤東專門撰寫了《新的形勢與新的任務》一文,發表在7月29日的《紅色中華》報上;博古作了以《戰鬥的紀念節,戰鬥的任務》為題的多場專題演講;張聞天到機關、學校作了《“八一”與帝國主義戰爭危險》的專題報告。與此同時,蘇區各級政府組織羣眾開展了集會、遊行、晚會活動,紅軍各部的宣傳活動更為熱烈。

1933年8月1日,第一個“八一”建軍節慶祝活動在瑞金城南舉行。傍晚,蘇區軍民打着火把,從四面八方朝這裏湧來,工農劇社組成的歡迎表演團站在入口處,邊舞邊唱。慶祝活動分閲兵式和分列式,為防敵機轟炸,決定閲兵式在十七點到十九點半進行完。十七時,閲兵式開始,軍樂奏起,禮炮齊鳴,毛澤東、朱德、項英三位領導策馬而行,檢閲長達六百餘米的紅軍隊列,紅軍指戰員以注目禮相迎,歡呼聲、口號聲響徹雲霄。第二項是宣誓。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向新成立的紅軍工人師和少共國際師授軍旗,向兩個師發出奔赴前線英勇殺敵的戰鬥命令,工人師和少共國際師組成兩塊方陣,指戰員高舉拳頭進行宣誓。第三項是授旗授獎。中革軍委領導分別給各紅軍學校授校旗,給紅軍各團隊授戰旗,向功勛卓著的紅軍指揮員頒發紅星獎章。中央政府和各黨、羣團體代表致祝辭,分列式隨之開始。紅軍第二團第五團第三十七團第四十團等方隊在一面面戰旗引領下闊步通過檢閲台,戰士們一面高呼着口號、一面向檢閲台上的首長行注目禮。長長的受閲隊伍從檢閲台前整整走了一個多小時。堅定的步伐踏破夜幕,踏碎塵土,踹動着這個令人難忘的夜晚,把“81”兩個大字嵌入史冊。

猜你喜歡:

建軍節起義過程 篇三

1927年8月1日凌晨,一聲槍響劃破了南昌城寂靜的夜空。以周恩來為書記的中共前敵委員會及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率領黨掌握或影響下的北伐軍兩萬多人在南昌舉行起義。經過數小時激戰,全殲守敵,佔領了南昌城。

1927年4月和7月,中國國民黨內的蔣介石集團和汪精衞集團,勾結帝國主義和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在上海和武漢發動反革命政變,殘酷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羣眾,使中國人民從1924年開始的國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敗。

為了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挽救中國革命,中共中央於1924年7月12日進行改組,停止了中央委員會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的領導。下旬,決定集合自己掌握和影響的部分國民革命軍,並聯合以張發奎為總指揮的第二方面軍南下廣東,會合當地革命力量,實行土地革命,恢復革命根據地,然後舉行新的北伐。李立三、鄧中夏、譚平山、惲代英、聶榮臻、葉挺等在九江具體組織這一行動,但發現張發奎同汪精衞勾結很緊,並在第二方面軍中開始迫害共產黨人。隨即向中共中央建議,依靠自己掌握和影響的部隊,“實行在南昌暴動”。據此,中共中央指定周恩來、李立三、惲代英、彭湃等組成中共中央前敵委員會,以周恩來為書記,前往南昌領導這次起義。

預定參加起義的部隊有: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第11軍第24、第10師,第20軍全部,第4軍第25師第73、第75團以及朱德為團長的第五方面軍第3軍軍官教育團一部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隊一部,共2萬餘人。從7月25日起,第11、第20軍分別在葉挺、賀龍指揮下,陸續由九江、塗家埠(今永修)等地向南昌集中。27日,周恩來等到達南昌,當天就在城內的江西大旅社正式組成前敵委員會,領導加緊進行起義的各項準備工作。

30日早晨,中央代表張國燾來到南昌,中共前委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張國燾堅持認為,根據共產國際的指示精神,應該爭取張發奎參加,否則不能舉行暴動。周恩來等多數同志認為,“在客觀應當是我黨站在領導的地位,再不能依賴張”。第二天,中共前委再次開會進行辯論。最後,張國燾表示服從多數人的意見。

此時,國民黨武漢政府的第五方面軍(總指揮朱培德)第3軍主力位於樟樹、吉安、萬安地區,第9軍主力位於進賢、臨川地區,第6軍主力正經萍鄉向南昌開進;第二方面軍的其餘部隊位於九江地區;南昌市及近郊只有第五方面軍警備團和第3、第6、第9軍各一部共3000餘人駐守。中共前委決定趕在援兵到來之前,於8月1日舉行起義。

8月1日2時,南昌起義開始。按照中共前委的作戰計劃,第20軍向舊藩台衙門、大士院街、牛行車站等處守軍發起進攻;第11軍第24師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營房、百花洲等處守軍發起進攻。激戰至拂曉,全殲守軍3000餘人,繳獲各種槍5000餘支(挺),子彈70餘萬發,大炮數門。當日下午,駐馬回嶺的第25師第73團全部、第75團3個營和第74團機槍連,在聶榮臻、周士第率領下起義,第二天到達南昌集中。起義最終取得了成功!

南昌起義成功後,發表了國民黨左派《中央委員宣言》。革命委員會任命周恩來、賀龍、葉挺、劉伯承等組成參謀團,作為軍事指揮機關,劉伯承為參謀團參謀長,郭沫若為總政治部主任;並決定起義軍仍沿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番號,賀龍兼代方面軍總指揮,葉挺兼代方面軍前敵總指揮。所屬第11軍(轄第24、第25、第10師),葉挺任軍長、聶榮臻任黨代表;第20軍(轄第1、第2師),賀龍任軍長、廖乾吾任黨代表;第9軍(無作戰部隊),朱德任副軍長、朱克靖任黨代表。全軍共2萬餘人。

1924年8月2日,南昌市各界羣眾數萬人集會,慶祝南昌起義的偉大勝利和革命委員會的成立。會後各界青年踴躍參軍,僅報名的學生就有數百人。

南昌起義後,汪精衞急令張發奎、朱培德等部向南昌進攻。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原定計劃,決定率起義軍向廣東進軍,計劃以廣東為基地再次組織北伐。

3日至6日,起義軍分批撤出南昌,沿撫河南下。起義軍進至進賢縣時,第10師師長蔡廷鍇驅逐在該師工作的共產黨員,率部折向贛東北,脱離起義軍。由於起義軍撤離南昌比較倉促,部隊未經整頓,加上酷暑遠征,部隊減員較多,7日到達臨川時,總兵力約1.3萬人。

8月下旬,起義軍在瑞金、會昌地區擊破國民黨軍錢大鈞、黃紹竑等部的攔阻,殲敵6000人,繳獲槍2500餘支(挺)。起義軍傷亡近2000人。

據此,中共前委決定,第20軍新建的第3師隨革命委員會駐守潮、汕地區,集中主力6500餘人迎擊東進之敵。9月底,起義軍主力在揭陽縣白石和普寧縣流沙與國民黨東路軍激戰不勝,10月初部隊大部潰散。革命委員會和起義軍領導人分散轉移,餘部1300餘人進入海陸豐地區,加入到該地區的革命鬥爭。退出三河壩的第25師同由潮、汕突圍的第3師一部於饒平會合後,在朱德、陳毅率領下,轉戰閩粵贛湘邊,最後保存起義軍約800人,參加了湘南起義,並於1928年4月到達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同毛澤東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部隊會合。

南昌起義部隊雖然受到很大損失,但這次起義卻有巨大的歷史意義。它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標誌着中國共產黨獨立地創建革命軍隊和領導革命戰爭的開始。它如一聲春雷,使中國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高高舉起的火炬,指明瞭中國革命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