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及其現實意義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82W

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及其現實意義精品多篇

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 篇一

一、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

1、職業的含義和意義

黃炎培在《實施實業教學要覽》中給職業教育下的定義是:“凡用教育方法,使人人獲得生活的供給及樂趣,一面盡其對羣眾之義務,此教育名曰職業教育。”職業教育的作用——“謀個性之發展”;“為個人謀生之準備”;“為個人服務社會之準備”;“為國家及世界增進生產力之準備”。

2、職業教育的長期性

正如黃炎培先生所言“職業指導乃長時期繼續進行之事業,非短時期之商榷。職業指導之實施時期,自職業陶冶時期,職業準備時期,專業訓練時期,就業後補習時期,至確能自立經營,無需輔導時期,絕非短時間兩人晤談之匆促商量所能塞責。” 黃炎培提出要建立一個包括職業陶冶——職業指導——職業訓練——職業補習和再補習在內的職業教育系統,使職業教育貫徹全教育過程和全部職業生涯。其中,國小重在職業陶冶,為職業教育的打基礎階段,國中階段應進行職業指導,高中設職業分科,或專門職業學校進行系統地職業訓練,就業後還要接受職業補習教育。

3、關於職業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

黃炎培認為從廣義而言,“凡教育皆含職業之意味,職業教育在教育制度上應有一貫的、正統的和整個的地位。那種以普通教育為正統教育,以職業教育為偏系的教育的陳舊觀念應根本打破。

二、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對當今職業教育的啟示

按照現實國家的教育體制,一般公民是在接受普通國民教育後,或接受高等教育或接受職業教育才進入社會成為一名職業者的。最近的一項專項問卷調查,以中學生,職教生和大學生為調查對象,結果令人深思。

1、明確職業的意義,確立正確的職業觀

黃先生認為,職業本身不僅要求供需經濟,而且要求才性相近,才能使事得人,使人得事,“使百業效能賴以增進”,使人“獲得職業的樂趣”。教育具有發展人類生活知能與培養服務精神的雙重功能。“職業觀是人們對職業的根本性的認識和態度,他包括人們對專業職業根本性的認識,個人選擇職業的標準等。這裏“獲得生活的供給及樂趣”,應理解為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是物質精神“雙豐收”。 當被問及進行職業決策時,在主要考慮的因素選項中,選經濟收入的佔79.8%,選升職機會的佔7.2%,選事業發展的佔6.0%,選工作地區單位名氣的佔7.0%。這其中,經濟收入、晉升機會、單位名氣的佔到了94%,對名利的追逐可見一斑。

從敬業樂業意識方面,當被問及從事現職業的感覺時,選壓力比較大但不快樂的佔68%,選很快樂沒有什麼壓力的佔9%,選有壓力但很快樂的佔15%,選其他的佔8%。不難想象只有壓力而沒有快樂的從業者會有“樂業”的想法,既然此間長期得不到樂趣,又還沒過多感受生活的壓力,跳槽變成為常見的一件事。

2、關於職業教育的起止期的問題 3.關於職業教育在教育體系中的地位

“凡教育皆含職業之意味”職業教育之重要性今日為更多的人士為之大聲疾呼,如何使中國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重温黃炎培先生的教誨意義不可低估。他認為“辦理職業教育,並須注意時代趨勢與應走之途徑,社會需要某種人才,即辦某種學校”,職業教育的原則,他強調“離社會無教育”,主張施行何種教育,必先考察何種社會。他認為社會化的辦學方針應貫徹於職業教育的各個層面,包括如下。

(1)辦學宗旨的社會化——以教育為方法,而以職業為目的;

(2)培養目標的社會化——造就適合社會職業生活的各行業人才;

(3)辦學過程的社會化——從專業設置、課程建設、招生人數、培養規格直至職業道德標準的制訂,無不建立在周密的社會調查基礎上;

(4)辦學方式的社會化——充分依靠社會各方面力量辦學。

但長期以來形成的大學聯考指揮棒還是使人趨之若鶩,進入到職業學校的學生整體素質偏低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從辦學機制方面來看,公立學校佔據着眾多資源但機制轉換慢,特別是缺乏既會説又會做的“雙師型”教師,同時職業教育的水平不高,國家投入不足則是另一個問題。動員社會力量辦學是一個方向,但教育效益顯現的長期性和滯後性決定了國家必須成為教育投入的主角。

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 篇二

黃炎培,上海川沙人,被譽為職業教育之父,我國近代職業教育的創始人,人稱琺琅博士。黃炎培:“最初啟示愛國者,吾師;其後提勢革命者,吾師。”1902年黃炎培考上舉人但是他沒有去當官,回到自己的家鄉去辦學校。他的家鄉附近只有一個書院,在這個書院裏經常出現一些寫文章的比賽,黃炎培就經常能夠在比賽中獲勝得到一筆獎金,靠着這筆獎金黃炎培把這個書院承辦下來了,辦成了國小堂,黃炎培自己擔任校長。在這個國小堂裏,黃炎培從事教學但是不拿薪水。辦學經費不足的時候黃炎培還會輾轉找社會各界捐錢。在國小之外黃炎培還辦了中學,也就是在辦中學的時期黃炎培開始注重發展職業教育。在辦學期間,在1904年,黃炎培在政治上提倡“反清”,結果被捕,因有人擔保得以釋放逃脱。逃出國之後黃炎培見識了外面的世界,回國之後,黃炎培繼續辦學校。黃炎培在此期間不斷出國考查見識到國外勞工技術的發達和職業教育的發展,為此在1917年,黃炎培聯合各界工商人士和教育界人士在上海建立了在中華職業教育社。在創辦職業教育社之後的數十年內是黃炎培職業教育活動和思想形成和發展的黃金時期。因為黃炎培對職業教育的貢獻,在1921年被委任為教育總長,但是黃炎培不願意擔任此職務而是繼續去研究自己的職業教育。

職業教育思想的形成和發展。首先是清政府的教育改革,1902年壬寅學制和1904年的癸卯學制,使得實業教育引起人民的重視。隨後一戰期間民主工商業的發展,各種技術和管理人員的缺乏使得職業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顯。1917年,中華職業教育社發表《中華職業教育社宣言書》標誌着以黃炎培為代表的職業教育思潮形成。

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體系包含以下幾個方面:職業教育要旨、職業教育的目的、職業教育的方針、職業教育的教學原則、職業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則。職業教育要旨“為個人謀生之準備,為個人服務社會之準備,為世界、國家增進生產力做準備”。職業教育的目的-使無業者有業,使有業者樂業。使沒有技能的人通過職業技能培訓變成有技能的人,一方面解決的失業問題,另一方面也解決的生計問題,同時進一步追求通過職業教育培養人們的知識、技能、道德,使受教者勝任自己的職務,熱愛自己的事業,以造福於社會和人民。黃炎培的職業教育不僅包含體現了個人價值也體現了職業教育對社會的價值。第二個是職業教育的方針,職業教育的社會化和科學化。職業教育的社會化即大職業教育,認為社會化是職業教育的唯一生命。具體涉及到辦學宗旨、培養目標、學制、辦學方式、過程的社會化。科學化是指用科學的方法去解決人和物的問題。黃炎培根據職業心理測驗來確定每個人適合的職業教育。物質方面如農、工、商、等專業課程的設置、教材的選編、教學訓練原則的確定、實習設施的配置等。在人事方面如教育管理的組織、機構自身的建設。強調運用科學管理方法與職業教育管理中。為了實現教育目的和方針,黃炎培在職業教育中遵循的教學原則有手腦並用、做學合一、理論與實際並行、知識與技能並重。為了實現教學原則黃炎培給學生提供實習場所,所辦的職業學校要附設工廠;確定專業會考慮學生家長是否具有相應的職業背景;選擇老師要求理論與經驗並重,不能兩全時重經驗;選編的教材注重實踐性;課程安排上理論課和實習實數各半,畢業條件是先發修業證書,實習一年且能勝任時,再發畢業證。職業道德教育上黃炎培提出敬業樂羣,敬業就是熱愛自己的專業和職業,對學業和工作盡職盡責;樂羣即有高尚的情操、奉獻精神和羣體合作精神。

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 篇三

2020年12月5日,由中華職業教育社、同濟大學、海南省教育廳主辦,海南中華職業教育社辦公室、同濟大學可持續發展與新型城鎮化智庫、海南職業技術學院承辦的“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與新時代中國職業教育的使命”學術會議在海口市召開。來自各級政府主管部門、普通高校和職業院校、大型企業的知名專家學者和業內人士結合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圍繞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與我國新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

黃炎培教育思想在當今時代仍然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同濟大學特聘教授劉興華認為,一百年前,以黃炎培先生為代表的職業教育先驅開啟了我國近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序幕。他很早就認識到職業教育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人的全面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他鮮明提出職業教育的目的是“使無業者有業、使有業者樂業”,並在數十年的辦學實踐中,形成了社會化、科學化、平民化的職業教育辦學方針;他提出的“手腦並用、做學合一”“理論與實際並行”“知識與技能並重”“謀個性之發展”等職業教育原則,在當下仍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當前,面對全球“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導致的許多不確定性,為了實現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戰略目標,職業教育將承擔全新使命、迎來發展良機。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傳統產業形態正在優化重構,新模式新業態更是不斷湧現,我們必須準確把握當前職業教育所處的時空條件,系統總結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歷史經驗,充分借鑑各國職業教育優秀成果,分析把握國際職業教育發展大勢,面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現實需要,提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新時代職業教育理論、方法和實施路徑。

我國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要注重國際視野、目標導向、頂層設計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綜合處副處長柳樸方認為,黃炎培先生的職業教育思想超越百年依然熠熠生輝,不止於教育思想之高度,更包含了為國為民的高尚情操。

在職業教育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我們應牢牢抓住三點:一是學最新精神,深刻領會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職業教育的'五句話,搶抓有利時機推動職業教育走向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二是建類型體系,以類型教育的思想破冰引領實踐突破與制度創新,通過法律修訂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在本科層次上的突破提供支撐;三是推進綜合改革,用系統思維下好職業教育這盤大棋,加強職業教育的全局性謀劃和整體性推進,全面塑造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新優勢。

同濟大學可持續發展與新型城鎮化智庫主任韓傳峯指出,當前技術創新與產業革命正在以我們不可想象的變化催生職業新形態。破解職業教育的社會認可不夠、與企業需求相脱節、辦學理念與模式陳舊等階段性發展問題,需要從四個方面着手:一是推動理念創新,正確處理改革的複雜性與現實的緊迫性,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二是加強頂層設計,從打造良好政策環境、制訂先進標準體系、促進普職溝通順暢等方面完善職業教育發展新生態;三是積極探索混合所有制和集團化辦學改革,引導企業通過主辦、參辦、協辦等形式成為職業教育的重要推動力量;四是創新機制手段,推動普通高校嚮應用型轉變,以育訓結合、工學結合促進專業與產業、課程與標準、教學與生產有機銜接。

適應時代需求構建我國職業教育全新體系

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長曾天山認為,黃炎培先生從職業教育的對象、要旨、目的、方針、方法及職業道德等六個方面奠定了我國職業教育的基因。當前我國職業教育具備規模優勢,但是存在質量瓶頸。我們亟需從技術賦能增值、標準提質培優、賽證引領發展、科研促進創新、文化內涵發展五個方面強基固本,促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我國要從學歷社會走向技能社會,需進一步健全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實施全生命週期的技能教育,提升全民技能核心素養,突出重點領域技能人才培養、創新技能人才評價使用方式,加強職業教育的發展引領,構建“基礎在學校、高端在企業、普及在社會”並且三方有機銜接的技能體系,支撐技能強國建設。

天津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潘海生認為,我國要走製造業立國、實體經濟強國的發展道路,必須實現從低技能社會邁向高技能社會的轉變。職業教育大有可為,但也面臨着理念滯後、制度缺位的挑戰。主要表現在:一是職業院校基於“世界工廠”的教育理念,已無法適應智能時代的新格局、新要求;二是“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還面臨着中職基礎地位受到挑戰、職業本科與應用本科關係不清、普職溝通不暢等問題。亟待構建一個內涵更加清晰、結構更加健全、溝通更加靈活、辦學更具活力、交流更加開放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提升職業教育的適應發展能力,把職業教育辦成以職業促進人格發展的生涯教育。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既是產業規律也是職業教育規律

北京師範大學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長、國家職業教育研究院院長和震對產教融合進行了理論分析。他認為,產教融合既是產業規律也是教育規律,職場既是實踐場所也是學習場所。按照馬克思關於教育和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思想,人類的職業教育發展經歷了勞動模仿、古典學徒制、職業學校制再到校企合作的模式變遷。黃炎培先生關於職業教育“手腦並用、做學合一”的社會化職教思想與萊夫、温格的情景學習理論異曲同工,他們共同揭示了學科知識與實踐知識相依存、程序性知識與陳述性知識相轉換、外顯知識與內顯知識相結合的產教融合實質。只有通過產教融合,才能解決好技能天然依附於個人的弱遷移性問題。

京東物流集團產教融合事業部總經理趙志剛結合企業發展實際就校企合作提出建議。他説,受人力成本上升、國際貿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因素影響,以智能技術實現降本增效的全新物流科技新生態正在形成。這迫切需要構建一個由政府、行業、企業、學校四方共創的高端技能人才培養生態工程。政府應着重政策引領,促進校企資源合理配置;行業應建立人才標準,推動跨行業的企業合作與校企資源共享;企業應以更加開放的態度,面向學校開放實踐場景,實施校企人才互聘共培,深度參與人才培養過程;學校應對標企業人才新需求,與企業一道重構人才培養方案,通過開放校園引入企業真實業態,以制度變革激勵教師融入校企合作。

用良好的政策環境和社會氛圍促進我國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浙江金融職業學院黨委書記、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職業技術教育分會理事長周建鬆認為,我國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仍然面臨先天有不足、後天有缺陷、自身不爭氣、外部不給力等諸多問題,其中既有社會認識偏差原因,也有自身在制度建設、質量水平、辦學投入等方面的不足。發展高質量職業教育,應將其作為一項系統工程,既要在類型、規模、評價等宏觀方略上着力,也要在專業設置、師資建設、課程改革、國際合作等微觀層面上用功。以自信、自強、自覺、自立的氣魄,從我做起,沿着類型特色的道路堅定走下去,為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大更好的文化支撐。

海南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處長王飛介紹了近年來海南職業教育的主要進展。目前,海南正在全力推動自由貿易港建設,旅遊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三大主導產業的快速發展為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在打造新時代中國教育開放發展新標杆進程中,海南擁有獨特的政策優勢,包括允許境外職業院校在海南獨立辦學、建設國際教育創新島等。海南將把職業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上加強統籌謀劃,通過深化校企合作、推進職業院校特色發展等舉措提升職業教育質量水平。

努力為世界職業教育發展貢獻中國理論

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員趙偉認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職業教育取得了長足發展,職業教育規模全球之最,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理論日臻完善。目前我國職業教育已經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一系列理論成果,比如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雙師型師資,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職業教育的服務宗旨和就業導向、職業教育是類型教育等重要認識,也在職業教育系統化課程開發、技術技能人才目標、勞模精神與工匠精神、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比例規模等方面取得若干理論共識。我國職業教育理論要與職業教育實踐相攜而行、不斷髮展完善。希望越來越多的職教同仁共同關注職業教育理論研究,為世界職業教育發展貢獻中國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