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71W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精品多篇)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 篇一

一、特種設備維護、保養管理

特種設備的維護保養應符合國家法規、規範和技術要求。

特種設備的日常維護和保養工作,由使用部門、操作人員負責,並做好記錄。

特種設備維護、保養應由有資質的單位進行,其中電梯應至少每15天進行一次清潔、潤滑、調整和檢查。

特種設備檢查實行班組日檢、車間周檢、公司特種設備管理人員月檢的三級檢查制度,並做好檢查記錄。有關部門必須對特種設備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和附屬儀表進行定期校驗、檢修。

對特種設備進行科學管理,合理保養,計劃檢修,鞏固提高設備完好率,保證指標的實現。

發現故障及時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故障,要詳細記錄,及時上報,並結合設備檢修計劃予以消除。

定期檢查維護,並主動向操作工瞭解設備運行情況。

設備執行“定人定機”的專人負責制,認真填寫運行記錄。

認真做好設備重點部位的維護保養工作。

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工作時應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發現事故隱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立即整改,或報告主管領導處理。

二、特種設備應急救援

對特種設備公司應制訂《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事故應急救援是指對威脅人員生命或造成公司財產損失的緊急情況,所採取的一系列搶險救治工作。

全體員工在公司發生事故時,應積極參加緊急救援工作。

發生事故或人員傷亡,知情人必須以最快的速度通過電話或其他通信方式,將事故情況報告部門領導;部門領導應迅速報告公司領導和特種設備安全管理部門。

員工在發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應採取可能的緊急措施後撤離作業。

公司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和各有關部門在接到事故報告後,應迅速趕赴現場,根據本《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或其它有效辦法指揮救援工作,不論採取何種措施進行緊急救援,應首先採用減少人員傷亡、減輕傷員痛苦的各種措施。

事故應急救援人員,在救援過程中,必須聽從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指揮,各就各位地對事故進行必要的救援工作,並注意自我保護,正確佩戴防護用品和使用防護器具,避免自身傷害。

當事故性質嚴重,事故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應向市各應急救援部門和附近生產經營單位、社區求援。

三、特種設備事故處理

特種設備事故按設備損壞程度分為爆炸事故,嚴重損壞事故和一般損壞事故。

爆炸事故是指鍋爐、壓力容器和壓力管道在使用過程中或壓力試驗中,受壓部件發生破壞,設備中介質蓄積的能量迅速釋放,內壓瞬間降至外界大氣壓力以及管道泄漏引發的各類爆炸事故。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 篇二

1、特種設備使用,應當嚴格執行國家相關規定。

2、要建立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小組,要有負責人,有安全管理人員。

3、要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

A、特種設備的設計文件、製造單位、產品質量、合格證明、使用維護説明等文件以及安裝技術文件的資料。

B、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和定期自行檢查的記錄。

C、特種設備的日常使用狀況記錄。

D、特種設備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檢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的日常維護保養記錄。

4、每年要對特種設備進行安全相信羣眾,在有效期屆滿前一個月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的要求,接到定期檢驗的通知後,要做好迎檢工作。

5、對特種設備要進行經常性日常維護保養,並定期自行檢查,至少每月一次,並作好記錄,發現情況及時處理。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近代裝置及有關附屬食品儀表進行定期校驗、檢修,並作出記錄。

6、特種設備出現故障或者發生異常情況應當對其全面檢查,消除事故隱患後,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7、要制定好特種設備的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

8、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應該持有上崗證,無證不得上崗。

9、應當對特種設備作業人員進行特種設備安全教育的培訓。

10、特種設備的作業人員在作業中,應該嚴格執行特種設備的操作堆積和有關的安全規章制度。

11、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安全管理人員和單位負責人報告。

12、安全管理員或者單位負責人應經常對特種設備的使用進行檢查,發現問題立即採取措施,或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報告,並採取相應的措施。

13、對特種設備管理不嚴、違反安全管理制度的、發生事故的,根據情節的輕重,必須要負有法律責任。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 篇三

一、設備修理的原則

生產設備是企業固定資產的主要組成部分,是企業生產能力的基礎,設備修理必須堅持先維修、後生產的原則,以預防為主、維護保養和計劃檢修並重的方針,使設備更好地為生產服務。

二、設備年度技術狀況的普查鑑定

1、每年第三季度由設備管理部門提出全公司設備普查工作的計劃安排及要求,報設備生產技術部門、總工程師、同意後,在全廠安排進行設備普查工作,具體工作由設備管理部門組織。

2、各車間的普查工作,由各工段主任負責組織有設備技術員、班組長、維修員參加的車間普查小組查清設備存在的問題和使用情況。由設備技術員填寫“設備技術普查表”,提出下年度需要修理的設備申請項目,同普查表一起報生產技術部。

3、設備主管人員負責組織成立設備普查鑑定小組,由設備管理員、技術員、修理工、機工、電工會同各工段設備技術人員和維修人員對設備普查提出大中修的設備逐台進行技術鑑定。初步確定大、中修項目,並由設備管理部門普查鑑定小組技術人員填寫普查表內的有關部分。

三、計劃的編制

1、為了保證修前生產技術準備工作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年度檢修計劃最遲應於年前兩個月編制完成。

2、年度檢修計劃應包括:年度大修計劃(包括精、大、生產主要設備的局部大修)中修、保養、預防性試驗計劃等部分。

四、檢修計劃的審批及下達

1、年度設備大、中修計劃編制後,中修報生產技術部、總工審批,大修需轉報廠長批准,計劃批准後,由設備管理部門發送各有關部門(生產、計劃、財務等)和設備維修單位以及各有關工段執行。

2、車間維修,有能力承擔中修及二級保養的,則計劃下達到車間,如車間維修只能承擔二級保養而無能力承擔中修的,則中修任務由機修車間承擔,由生產車間和機修車間合作完成的中修項目,計劃分別下達到生產車間和機修車間。

3、預防性試驗計劃有設備管理部門下達到動力檢修和設備維修單位執行。

五、設備修理的技術準備

1、預檢:在大修前三月左右進行,也可結合大修前一次的二級保養同時進行,由設備科編入計劃。主修技術員、大修鉗工及工段設備技術員預檢內容有:

⑴、設備主要精度及性能的檢查。

⑵、查清設備存在故障的原因,以便確定修理項目。

⑶、電氣部分檢修。

⑷、根據設備磨損情況和資料分析,拆卸分解必要的部件,瞭解內部情況,確定更換或修復零件,以便編制缺損明細表。

⑸、測繪必要的圖紙,核對已有修理圖冊和有關資料。

⑹、研究關鍵零件部件的修理方案和製造工藝。

2、複檢:在大修拆機時進行,由主修技術員、修理單位工藝員、維修鉗工及使用工段設備技術員參加,對預檢做核對和補充。

3、編制修理技術準備書

在預檢測繪後,由主修技術人員編制“修理技術準備書”,其主要依據是設備的歷史情況(指歷次大、中修、事故損壞和改裝情況等),修前的設備技術狀況的各種預檢記錄以及修理組織措施方案。修理技術準備書一式三份,經匯籤後分別交使用車間,承修車間和設備管理員存檔。

六、驗收及移交

1、設備大、中修、保養後由設備管理部門組織設備主修技術員、工段設備負責人、檢驗員、主修鉗工、操作工參加驗收,驗收後,由主修技術員填寫設備修理完工驗收單,一式四份,送生產設備管理部門、設備使用工段、財務部、企業管理規劃與基建部各一份。

2、驗收後由計劃員將有關的修理資料(包括設備送修移交單、大修技術準備書、缺損件明細表、精度檢修記錄、技術性能試驗記錄、設備修理完工驗收通知單等),收集整理交設備管理員和公司檔案室存檔。

3、驗收運轉三個月內,由於修理質量造成故障,由原承修人負責返修,並承擔相應責任。

4、設備修理的移交:安排機修車間大修的設備驗收結束後,由送修車間設備員填寫“設備移交單”(一式三份),設備主管部門、機修車間、送修車間各一份。

七、檢查與考核

本制度由設備主管部門負責管理執行檢查,生產技術部考核,企業管理規劃與基建部、財務部監督。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 篇四

1.目的

確保特種設備的安全使用及對特種作業人員的管理,保障人身和財產安全。

2.範圍

適用於對特種設備購買、使用、維修、保養、報廢管理及對特種作業人員適應崗位要求。

3.內容

3.1特種設備包括鍋爐、起重機械、壓力容器、壓力管道、氣瓶等。

3.2企業所購買及使用的特種設備必須符合國家有關特種設備的法律法規、強制性標準及技術規程的要求,必須帶有相應的隨機證明文件。

3.3特種設備的安裝、大修、改造單位必須具備省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或者其授權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頒發的資格證書。

3.4安裝、大修、改造特種設備前,必須持施工方案等相關資料到所在地區的地、市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備案。

3.5安裝、大修、改造後特種設備的質量和安全技術性能,經施工單位自檢合格後,向規定的特種設備檢測檢驗機構提出驗收檢驗申請,並由特種設備檢測檢驗的機構出具檢測檢驗報告,頒發特種設備安全檢驗合格標誌後方可投入使用。

3.6安裝、大修、改造的特種設備驗收合格後,負責該項目的施工單位必須將施工的技術文件和資料等轉交與發包方,存入特種設備的技術檔案。

3.7嚴格執行特種設備年檢、月檢、日檢等常規檢查制度,經檢查發現有異常情況時,必須及時處理,嚴禁帶故障運行。檢查應當做詳細記錄,並存檔備案。

3.8按期向使用特種設備所在地的檢測檢驗機構申請定期檢驗,及時更換安全檢驗合格標誌。安全檢驗合格標誌超過有效期的特種設備不得使用。

3.9標準或者技術規程有壽命期限要求的特種設備或者零部件,應當按照相應要求予以報廢處理。特種設備進行報廢處理後,使用單位應當向負責該特種設備註冊登記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報告。

3.10特種設備一旦發生事故,使用單位必須採取緊急求援措施防止災害擴大,並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向當地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及有關部門報告。

3.11特種作業人員(電工、鍋爐工、焊接工、水處理工、起重工、機動車輛駕駛人員)必須進行安全生產、安全技術的專業培訓,經考試考核合格後,持特種作業管理部門頒發的操作證後,方準上崗。引進設備操作人員必須進行專門培訓,考核合格後方準上崗。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 篇五

1、實施設備調運前的檢驗制度:每台設備調運前應提供出廠證書(在有效期內)或設備的檢驗及檢驗證書。各工區必須組織有經驗的管理人員對動員的設備進行檢查,認真填寫《動員機械設備的驗收記錄》,對不符合使用要求和存在安全隱患的設備要堅決清除。

2、實施設備登記制度:對進入現場的每台設備進行登記,做好台賬。設備調配及折舊記錄,設備租賃及租金支付記錄。

3、實現運營商的pre發佈培訓體系:火車運營商的安全施工設備時,設備進入網站,主要包括安全操作、機械維修、故障識別,相互協調,統一指揮的建築工地,機械操作在高壓線等,培訓後的培訓資格證書和問題,和不合格的經營者應當堅決刪除。

4、特種設備管理系統:如起重設備、鍋爐等,只有通過常州和無錫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的安全檢測後才能使用。

5、制定設備操作規程,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使用設備。每台設備在明顯位置應有操作規程。挖掘機、叉車等可懸掛在駕駛室內,方便司機學習和掌握。並定期對操作人員進行檢查,對不熟悉操作程序的操作人員進行培訓。

6、實行持證上崗制度:大型設備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持證上崗必須由國家主管部門在有效期內簽發,上崗證書上的機械與實際機械相一致。

7、實現維護系統:每個設備的操作員應填寫設備維修記錄和司機詳細記錄轉移到指定設備的管理責任到人,加強設備管理的可追溯性,避免造成安全事故相互促進。

8、實現施工前的安全檢查系統的機械設備:根據異常磨損,裂紋,變形,斷裂和其他情況下暗示或顯示的機械設備、接觸機械設備的結構和工作原理來確定設備的潛在的安全隱患,並及時給予正確的和有效的治療,使其更加合理、有效和安全的建設。

9、現有建築設備應採取加固措施。鋼絲繩用作電纜風繩。鋼絲繩的一端固定在設備頂部與地面之間距離的2/3處,另一端固定在放置在地面上的地錨上。地錨埋於地下1.5米深。地錨混凝土砌塊或方木應按標準尺寸進行處理,以保證地錨的可靠性。

10、現有建築設備的實現位移模式:當設備移動,鬆開電纜風繩固定在地面錨,放鬆1米的電纜風繩,然後修理它,設備可以移動1米,等等(這個項目取決於現場實際情況,但它不允許移動設備沒有電纜風繩固定)。設備移至指定位置後,應重新加固鋼絲繩。設備的更換應在工作區域內副職以上領導在場的情況下進行,並做好記錄。

11、各大型機械設備作業區必須與操作者簽訂《設備保修責任書》。對個人實施設備的維護和安全使用。

12、每台大型機械設備都要進行標識,並做好設備編號的管理工作。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 篇六

1、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公司對於環境保護的總體管理要求和具體執行方法。

本標準適用於公司各部門環境保護工作的管理。

2、總則

公司環境保護工作由行政部歸口管理和分工負責.分級負責制度。

堅持公司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實現環境和生產同步規劃.同時實施.同步發展。

公司建設和生產應依法保護環境,自覺遵守國家和地方政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並依法保護公司的合法權益,依靠科技提高,採用新技術.推行禮貌.清潔生產,減少有害物質排放,防止環境污染和其它公害。

3、機構和職責

3.1公司環境保護工作的任務和需要由行政部負責,並理解市環保部門監督指導

3.2行政部的主要職責。

3.2.1宣傳和貫徹執行國家及地方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並依據公司環境保護戰略.方針和規章制度制定本單位相關的管理辦法。

3.2.2負責公司環境保護,資源綜合利用的規劃和計劃的制定及組織實施。

3.2.3負責公司環保監督,環境統計的審核工作。

3.2.4建立健全公司環境管理和環境保護設施運行管理制度,確保各類環境保護設施設備安全,有效正常地運行,從而做到達標排放。

3.2.5負責處理公司環境污染事故和污染糾紛,並制定防止環保突發事件預案,發生污染事件或其它突發性污染事件,應立即採取防止污染的應急措施。

3.2.6負責公司環境保護科技創新的組織實施,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

4、辦公環境管理

4.1辦公環境必須堅持安靜,商談業務或接打電話應儘量降低音量,嚴禁在辦公區域內奔跑.大聲喧譁.以免影響他人工作。

4.2辦公時間嚴禁閒談.睡覺.吃東西.玩電腦遊戲.瀏覽與工作無關的網站.看與工作無關的書刊.報紙等。

4.3員工着裝應得體,不得穿過於隨便.休閒的服裝,以免有損公司整體形象。

4.4愛護各類設施設備,並正確使用設施設備。

4.5辦公桌面堅持清潔.整潔,椅子擺放整齊,廢紙雜物隨時入簍,嚴禁隨地吐痰.亂扔紙屑。

4.6重要文件做到及時保存,不能隨意放置桌面,避免造成泄露機密。

4.7未經許可,不得隨意動用其它員工的資料或專用設備。

4.8不得隨意帶與公司無關人員入司,否則引起的後果自負。

4.9最終離開辦公室的員工應檢查所有電源等是否關掉,保證安全。

5、生產環境管理

5.1廠區地面衞生清潔

廠區地面衞生清潔專門由1名清潔工負責,其衞生清潔範圍包括:

5.1.1全廠廠區通道.空地衞生清潔工作;

5.1.2監督廠內員工講衞生,愛綠化;

5.1.3車間公廁衞生清潔以及設施設備的維護保養;

5.1.4清潔工每一天經常清理廠區內小垃圾桶內的垃圾;監督好車間員工的垃圾倒放,以確保他們把垃圾倒入廠垃圾倒放區的大垃圾桶內。

5.2生產現場地面整潔

5.2.1生產現場的原輔材料必須放在固定位置或區域內,擺放整齊,標識明顯.清楚,不合格品應加以標識並隔離存放。

5.2.2廢棄邊料等應及時清理回收。

5.3生產區無亂塔.亂建.亂堆.亂掛現象。

5.4廠區職工要有良好的衞生習慣,不隨地吐痰,不亂丟污物,不亂倒垃圾,不亂潑污水,不隨地大.小便。

6、日常生產生活垃圾,三廢管理

6.1按規劃設置公共廁所.垃圾箱.果皮箱等公共設施。清潔工定期清理.保質清潔衞生。

6.2公共廁所用無害水沖廁所,並有專人管理。做到基本無臭味.無蚊蠅.無蛆蟲.無隨地便溺現象。

6.3妥善處理糞便.污水,對垃圾等廢棄物做到日產日清,對糞便和垃圾要設立處理場和聯繫好相應的處理單位。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 篇七

特種設備及重要設備安全管理制度之相關制度和職責,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貫徹執行國務院20xx年3月14日發佈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及相關的由原勞動部或現國家質量技術監督總局頒發的蒸汽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氣瓶、起重機械、有機。.。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貫徹執行國務院20xx年3月14日發佈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及相關的由原勞動部或現國家質量技術監督總局頒發的蒸汽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氣瓶、起重機械、有機熱載體爐等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管理規定、檢驗規程、規定,加強上述等設備的安全管理,防止和減少事故,保障公司職工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生產的發展,特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條遵照《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等法律法規標準。

1、公司特種設備包括蒸汽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氣瓶、起重機械(以上各特種設備的具體含義,詳見各有關規程);

2、公司重要設備包括上述所列特種設備、可能產生重大危險或環境影響的主要生產設備以及相關聯繫安全環保重要連帶影響的設備。

第三條公司特種設備及重要設備安全管理應遵循的國家法律、法規如下:

1、《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監察條例》國務院373號令

2、《蒸汽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勞動部[1996]276號

3、《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質技監局鍋發[1999]154號

4、《壓力管道安全管理與監察規程》勞部發[1996]40號

5、《壓力容器定期檢驗規程》TSGR7001-20xx

6、《壓力管道使用登記管理規》國質檢鍋[20xx]213號

7、《在用工業管道定期檢驗規程》國質檢鍋[20xx]108號

8、《氣瓶安全監察規程》國質檢鍋[20xx]250號

9、《起重機械安全監察規程》GB6062-85

10、《起重機械監督檢驗規程》國質檢鍋[20xx]296號

第二章特種設備及重要設備管理機構及職責

第四條公司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特種設備及重要設備的安全管理由負全面領導責任,分管安全生產的公司領導負具體領導責任。設備租賃公司為特種設備及重要設備的業務管理部門。

第五條公司設立特種設備及重要設備管理領導小組,其職責為:負責公司特種設備及重要設備的安全管理工作。

組長:公司分管生產安全的副總經理;

副組長:設備租賃公司經理;

成員:設備部門主管特種設備、重要設備的專職人員、安全保衞部、物資管理部、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的分管領導。

公司特種設備及重要設備日常管理工作和技術業務工作由設備部門具體負責。

第六條設備租賃公司職責:

1、認真貫徹上述有關特種設備及重要設備的法律、法規。

2、監督公司各特種設備及重要設備使用單位,對特種設備及重要設備的使用、管理、維護、檢修等項工作。

3、負責特種設備及重要設備的註冊、登記及檔案、資料的管理、保管。

4、負責組織對取得註冊使用登記的特種設備特種設備及重要設備的定期檢驗。

5、會同有關部門對特種設備特種設備及重要設備的操作人員、維修人員進行培訓,取得相應的操作證。

6、對特種設備及重要設備的事故組織調查、上報並作出處理。

第七條各特種設備及重要設備的使用單位主要負責人對該單位特種設備及重要設備管理負全面責任,分管領導負具體責任。並設立特種設備及重要設備管理小組。

組長:各特種設備及重要設備使用單位分管領導。

成員:設備技術員、工藝技術員、檢修班長。

第八條各特種設備及重要設備的使用單位所設特種設備及重要設備管理小組職責如下:

1、組織對本單位特種設備及重要設備的安全使用、管理、維護、檢修工作。

2、貫徹執行公司領導小組對特種設備及重要設備管理、使用作出的正確決定和統一安排。

3、嚴格執行特種設備及重要設備操作人員持證上崗。

4、發現特種設備事故、特種設備及重要設備及時正確處理,對不能處理的事故應立即彙報設備租賃公司。

5、參與事故的調查與處理。

第三章特種設備及重要設備的使用

第九條公司特種設備及重要設備的各級管理與使用單位,應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特種設備及重要設備的操作和使用的法律、法規;採購中,應向特種設備及重要設備的生產單位索取附有安全技術規範要求的設計文件、產品質量證明書、合格證、監檢證書、安裝及使用維修説明書及一切該特種設備或重要設備所應提供的相關文件。

第十條特種設備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30日內,設備部門向工程項目所在區縣質監局特設科報告註冊、登記、取得使用證。

第十一條建立在用特種設備及重要設備安全技術檔案。

第十二條進行經常性的日常維護、保養、巡迴檢查並填寫相關表格。

第十三條特種設備的作業人員以及相關管理人員,通過有關培訓、考試取得國家統一制定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書,並持證上崗。

第十四條未註冊登記、未經定期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及重要設備不得繼續使用。

第十五條特種設備及重要設備操作人員應當嚴格執行特種設備及重要設備的操作規程及有關的安全規章制度。在作業過程中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它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現場安全管理人員和單位有關負責人報告,防止事故的發生。

第四章在用鍋爐、壓力容器及重要設備安全管理

第十六條鍋爐、壓力容器及重要設備管理基礎工作內容如下:

鍋爐、壓力容器及重要設備安全的基礎工作主要包括鍋爐、壓力容器及重要設備的選購驗收、安全裝置調試、技術檔案、使用登記和統計報表等。

第十七條鍋爐、壓力容器及重要設備的選購

1、由使用單位提出工藝條件,設備部門根據鍋爐、壓力容器及重要設備的用途、生產工藝、介質特性確定主體結構形式、材質和工作壓力、工作温度、容積、換熱面積等進行定購。

2、為保障使用安全,必須考慮選用的安全泄壓裝置,測温、測壓儀器(表)、自控裝置和報警裝置的合理性。

第十八條鍋爐、壓力容器及重要設備的驗收:

1、必須遵照第九條的規定,驗收製造單位出廠技術資料是否齊全、正確,且符合購置要求。

2、檢查產品銘牌是否與出廠技術資料相吻合,依據竣工圖對實物進行質量檢查。

3、檢查隨機備件、附件質量與數量,以及規格型號是否滿足需要。驗收工作由設備部門和物資管理部及使用單位共同完成。

第十九條鍋爐、壓力容器及重要設備日常工作的內容與要求

1、使用鍋爐、壓力容器及重要設備的單位應對在用的鍋爐、壓力容器進行日常檢查並填寫安全巡迴檢查表,使用單位機械員每月對本單位在用的鍋爐、壓力容器及重要設備進行檢查並填寫“鍋爐、壓力容器巡迴檢查表”、“重要設備安全檢查表”。

2、設備部門每季度對公司在用的鍋爐、壓力容器及重要設備進行檢查並填寫“鍋爐、壓力容器巡迴檢查表”、“重要設備安全檢查表”。

3、設備部門每年會同使用單位的機械員進行一次年度全面檢查,並填寫“壓力容器年度檢查報表”、“重要設備年度檢查表”。

4、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及有關附屬儀表定期送相關的部門校驗、檢修,並保存相關的記錄。

5、安全閥每年至少檢驗一次,由使用單位送相關單位校驗。爆破片裝置應在2~3年內更換;壓力錶和測温儀表半年檢驗一次。

6、使用單位在用的鍋爐、壓力容器及重要設備有防腐層的設備要經常檢查防腐層有無脱落,檢查襯裏層是否開裂或焊縫處是否有滲漏現象;發現防腐層損壞時,即使是局部的也應及時修補才能繼續使用。

7、發現容器存在較大振動時,應及時查找原因,採取適當的措施,如隔斷震源、加強支撐等。

第二十條鍋爐、壓力容器及重要設備的基礎管理

1、設備部門負責將壓力容器有關的技術資料,送到當地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逐台辦理使用登記手續,建立鍋爐、壓力容器及重要設備技術檔案,並管好有關資料。

2、每年根據公司在用鍋爐、壓力容器及重要設備的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情況,作出當年的在用鍋爐、壓力容器及重要設備的定期檢測計劃,下發到各相關的部門。同時向特種設備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並根據生產情況與之聯絡通知到公司的檢測時間,負責組織實施。

3、每年年底應將當年檢驗計劃完成情況和第二年度的檢驗計劃報到主管部門和當地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門。各部門應與之配合,完成打磨本體,搭腳手架等工作,達到檢測工作的一切條件。檢測後設備的恢復工作應由使用單位自行完成。

4、對各使用單位所作的檢查記錄進行抽查,對存在的問題下達整改通知書,並限期完成。

第二十一條各單位的在用鍋爐、壓力容器及重要設備不得超温、超壓、超負荷、帶病運行。鍋爐、壓力容器及重要設備一旦發生事故,應按公司《特種設備的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執行。

第五章起重機械安全管理

第二十二條起重機械的司機和操作人員都必須經過專門培訓,考核合格後,持有操作證才准予上崗操作。

第二十三條起重機械的司機和操作人員應在起吊前檢查制動器、吊鈎、鋼絲繩和安全裝置,發現不正常時,應在操作前排除。

第二十四條起吊前必須有專人指揮,確認起重機上無人或周圍無人時,才能閉合主電源,閉合電源前,應使所有控制器手柄置於零位。

第二十五條起重指揮人員發出的指揮信號,應明確且符合標準。動作信號必須在所有人員退到安全位置後發出。聽到緊急停車信號,不論何人發出,都立即執行。

第二十六條所吊重物接近或達到額定起重載荷時,吊運前應檢查制動器並用小高度(200~300mm)短行程試吊後,再平穩吊運;吊運有毒有害液體、易燃、易爆物品時,也必須先進行小高度短行程試吊再平穩吊運。

第二十七條汽車起重機,工作前應按説明書的要求平整停機場地,牢固可靠地打好支腿。

第二十八條起吊中突然斷電時,應將所有的`控制器手柄返回零位。在重新工作前,應檢查起重機動作是否都正常。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 篇八

1.設備進場前實行檢驗制度:每台設備進場均需供給本台設備出廠合格證(在有效期內)或檢測.檢驗證明,各工區必須組織有經驗的管理人員對進場設備進行檢查並認真填寫“進場機械設備驗收記錄”,對不滿足使用.有安全隱患的設備堅決給予清退出場。

2.實行設備登記制度:對每台進場設備均登記並做好台賬。調配設備做好折舊記錄,租賃設備做好租金支付記錄。

3.實行操作人員崗前培訓制度:設備進場對其操作人員進行設備安全施工的培訓工作,主要是安全操作,機械保養.故障識別.施工現場的互相協調.統一指揮.高壓線路周邊的機械操作等,培訓後頒發培訓合格上崗證,不合格的操作人員堅決給予清退。

4.特種設備管理制度:如起重設備.鍋爐等,須經過常州.無錫兩地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安檢合格後方可使用。

5.制定設備操作規程,完全按操作規程使用設備。每台設備均在明顯位置設立此設備的操作規程,挖機.剷車等可掛在駕駛室內,便於司機學習掌握。並定期對操作人員檢查對不熟悉操作規程的操作人員培訓。

6.實行執證上崗制度:所有大型設備的操作人員均執證上崗,上崗證必須是國家權威部門頒發的.在有效期內的證件,同時操作證上的機械和實際的操作的機械應相符。

7.實行維修保養制度:每一台設備的操作人員詳細填寫《設備維修保養記錄》和《司機交接班記錄》將設備的管理職責到人,增強設備管理的可追溯性,避免了由於相互推委造成的安全事故。

8.實行機械設備施工前安全檢查制度:根據機械設備隱含或表現出的異常磨損.裂痕.變形.斷裂等情景,聯繫機械設備的結構.工作原理確定出設備的安全隱患,及時給予正確.有效的處理,使其更趨合理有效並可安全施工。

9.既有線施工設備實行加固措施。加固方式採用¢16鋼絲繩做為纜風繩,纜風繩一端加固在設備頂距離地面23處,一端加固在放置在地面的地錨上。地錨埋入地下1.5米深,地錨混凝土塊或方木等按標準尺寸加工,保證地錨可靠性。

10.既有線施工設備移位實施方式:當設備移動時鬆開固定在地錨上的纜風繩,鬆開纜風繩一米後固定,設備可移動一米,如此類推(此項根據現場實際情景而定,但不可無纜風繩固定而移動設備)。設備移動到指定位置後在重新進行加固纜風繩。設備移位應有工區副職以上領導在場,並做好記錄。

11.每台大型機械設備工區必須和操作人員簽訂“設備包保職責狀”。對設備維修保養.安全使用等落實到個人。

12.每台大型機械設備均噴塗字樣及標識,並做好設備編號,便於管理。

交接班制度

1.交接班制度是機械設備安全生產的重要環節,必須嚴肅認真,一絲不苟。

2.接班人員應提前十五分鐘進入施工現場,瞭解工作資料及工作環境,並對設備進行檢查,認真查閲運行日誌,詢問當班人員設備的運行情景。

3.交班者應主動向接班者介紹設備運行情景,必須實事求是,不得隱瞞,否則發生事故由交班者承擔。

4.接班者在檢查中發現異常情景,應由交班者處理,如接班者願意理解處理,可由接班者接班後繼續處理,一時處理不好的應在交接班記錄本上作詳細説明並報告上級相關領導。

5.接班者不得扳弄不屬於檢查範圍內的設備。

6.在開.停機和處理事故以及倒閘操作時不得進行交接班,接班者應主動離開現場,如交班者邀請接班人員幫忙處理事故和操作,在接班者願意下能夠協助交班者處理。

7.交班者在交班前應對機械設備進行維護,運行日誌.工具等物品擺放整齊以便接班人員的查驗。

8.交班者應在雙方簽字後離開作業現場。

9.機械動力設備履歷書.機械設備司機手冊.司機交接班記錄必須及時如實填寫。

定期檢查制度

1.工區日常檢查:工區現場旁站員.專職安全員.物資設備部.工區總工程師.工區長根據安全管理職責體系分工,對本項目施工過程中設備實施日常檢查考核。

2.根據工區自身情景,組織定期檢查和重點抽查,並進行考核。幫忙整改設備存在的安全問題,提升工區設備管理本事。

3.工區日常檢查:

(1)工區施工現場旁站人員每一天跟班作業,對現場施工設備實施24小時不間斷檢查,檢查及整改結果記入當班旁站員記錄。

(2)工區專職安全員.每一天對本工區施工現場機械設備進行不定時隨機檢查,檢查及整改情景記入安全質量檢查整改記錄本。

(3)物資設備部每週至少全面檢查一次,檢查情景記入設備檢查記錄。

(4)工區長每半月必須組織本工區各作業班設備安全管理進行一次檢查考核評比,按檢查考核結果實施工區獎罰規定。

4.安全檢查整改的要求

(1)每次機械設備檢查考核後要召開總結會議,會議上公佈檢查總結和檢查發現問題,參加人員要簽到。

(2)在機械設備檢查中發現好的典型事例,要及時給予表揚獎勵,總結推廣,以點帶面。

(3)對查出的事故苗頭或隱患,要立即整改,一時整改不了的要填發《設備安全監察通知書》或《安全監察指令書》,做到邊查邊改,做好跟蹤驗證。

(4)如果各級安全監察人員在檢查中該説未説,該改未改,工作不細緻.不全面,今後凡發生事故,均要追究到個人。

5.項目部每週不少於三次,對施工現場設備進行抽查,對抽查發現的問題,以文件形式發到郵箱,並督促工區整改,並根據整改情景複檢。

6.項目部每晚夜間巡查,對設備的安全性能進行抽查。

機械設備維修保養制度

為了加強機械設備的維修管理,有計劃地做好機械設備的維護和保養工作,保證機械設備堅持良好的技術狀態,有效地延長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確保設備的安全性,本着“定期檢測.強制維護.視情修理”的原則,制定本制度:

一.認真執行設備使用與維護相結合和設備誰使用誰維護的原則

1.單人使用的設備實行專責制。

2.主要設備實行包機制(包運轉.包維護.包檢修)。

3.設備使用實行定人.定機,憑證操作。

4.各種設備司機,必須經過培訓,到達本設備操作的技術等級“應知”.“應會”要求,經考試合格,領到合格證,方能上崗。

5.設備司機都要做到“三好”,即管好.用好.修好;“四會”,即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故障。

6.要嚴格執行日常保養(維護)和定期保養(維修)制度。

7.日常保養:操作者每班照例進行保養,包括班前10—15分鐘的巡迴檢查。

8.班中職責制,注意設備運轉.油標油位.各部温度.儀表壓力.指示信號.保險裝置等是否正常。

9.班後.週末.節日前的大清掃.擦洗。發現隱患,及時排除。

10.機械設備維修保養必須填寫維修保養記錄,交接班必須填寫交接班記錄。

二.操作員負責對機械設備的日常維護工作。日常維護分為出車前.行車中和收車後三種情景。

(一).出車前的日常維護工作:

1.檢查冷卻水.燃油.機油是否合乎規定數量,視需添加;

2.檢查轉向機,制動裝置各連接部位是否牢固可靠;

3.檢查輪胎氣壓是否合乎規定;

4.檢查和緊固輪胎.半軸.傳動軸.鋼板彈簧等部件的螺栓.螺母;

5.檢查燈光信號.喇叭.雨刮器的工作狀況;

6.檢查手制動.腳制動及離合器的工作情景。

(二).行車中的日常維護工作:

1.注意觀察各儀表的工作情景,異常是氣壓表.機油壓力錶和水温表,以及查聽汽車各部位有無異響。

2.注意檢查安全部件是否正常,並檢查輪轂.制動鼓.變速器.主傳動器的温度和輪胎氣壓。剔除嵌入大車輪胎的石子及其他雜物。

(三).收車後的日常維護工作:

1.清潔車內外衞生,堅持車容整潔;

2.檢查轉向,傳動部件,制動系統等各部連接緊固情景;檢查緊固外露部分螺栓螺母;

3.檢查輪胎氣壓,清除胎面石子雜物;

4.檢查風扇皮帶及空壓機皮帶的鬆緊度,必要時進行調整;

5.檢查有無漏水.漏氣.漏油.漏電現象;

6.清潔.檢查蓄電池電液平面高度,以及調整油.電路。

7.做好全車必要的緊固和潤滑工作,排除行駛中所發現的問題。

三.機械設備根據檢修的要求可分為以下二級保養:

(一).一級保養

1.設備一級保養的目的

(1)使操作者逐步熟悉設備的結構和性能。

(2)減少設備的磨損,延長使用壽命。

(3)消除設備的事故隱患,排除一般故障,使設備處於正常技術狀況。

(4)使設備到達整潔.清潔.潤滑.安全的要求。

2.一級保養的主要資料

(1)保養前要做好日常的保養資料,進行部分零件的拆卸清洗。

(2)對設備的部分配合間隙進行調整。

(3)除去設備表面的油污.污垢。

(4)檢查調整潤滑油路,堅持暢通不漏。

(二).二級保養

1.設備二級保養的目的

(1)使操作者進一步熟悉設備的結構和性能。

(2)延長設備大修期和使用年限。

(3)使設備到達完好標準,提高及堅持設備完好率。

2.二級保養的主要資料

(1)根據設備使用情景進行部分解體檢查或清洗。

(2)對各傳動.液壓.冷卻系統清洗換油。

(3)修復或更換易損件。

(4)檢查電器,修整線路,清潔電動機。

(5)檢修,調整精度,校正水平。

操作員應善於發現和及時排除車輛行駛中出現的一般故障。對於解決不了的技術故障,操作員應及時上報工區物資設備部。

四.機械設備維修由各保管及使用單位自修,指揮部車輛指定修理廠維修,進場起重機械必須有安檢證書,項目部會定期對施工機械等檢查,不貼合施工要求的應及時整改。有安全隱患的應立刻停止施工。對小型機具及廠內車輛各保管及使用單位自行維修,有需要項目部配合應及時通知設備部,並做記錄。

五.大修後機械應注意磨合期,不宜長時間使用機械。並指定專人看護。

六.各施工機械設備每日開工前要檢查剎車.制動等,以保證運轉的安全性。

七.維修過程中更換配件必須是原廠配件,有合格證及檢驗證明,對每次維修做好記錄,有可追溯性。

設備安全技術檔案制度

設備安全內業工作是安全質量標準化管理的基礎,加強設備安全技術檔案管理有利於標準化管理的順利進行和做好安全質量管理工作。

1.設備安全技術檔案管理實行專人負責,並堅持內業人員的相對穩定,各級安全監察檢查人員職責要完善上牆。

2.工區安全內業實行標準化管理,統一管理,分類歸檔,做好標識。

3.工區要根據進場設備情景,及時建立機械設備台帳。設備進場時索要設備出廠時安全技術規範要求的設計文件,機械設備出廠合格證,機械設備安裝.使用.維修説明書,屬於特種設備的必須有貼合國家規定的特種設備檢驗合格證和複審記錄。

4.工區必須做好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統計台帳,特種設備人員操作證必須由工區安質部複印後,統一建立台帳.存檔。

5.對於退場機械設備,要填寫退場設備記錄,由設備部統計並存檔。

6.要建立機械設備安全會議記錄,安全教育記錄,安全檢查整改記錄,文件收發記錄,安全電話記錄等過程工作記錄;安全工作日記,機械設備安全質量監察整改通知書.安全質量監察罰款通知單等過程管理記錄。分類存檔,以備查看,實現可追溯性。

7.建立健全機械設備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各項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各項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各項安全技術措施.安全保證措施.考評及獎罰標準等統一彙編裝訂,分類歸檔。

安全教育制度

“三級”安全教育是指新職工的入企教育.施工隊教育和操作崗位教育。

(一)入企教育

對入企的新職工,其中包括新招工人,外企業調入本企業的職工.以及招收的臨時工.農民合同工等,在沒有分配到施工隊以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由企業勞資部門組織,安全管理部門派專業人員,按正規化教育方式實施安全教育。

教育的主要資料是:

黨和國家制定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規程,做好勞動保護和安全施工的意義.目的和任務等;

介紹本企業施工生產任務.特點,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危險場所,應注意的安全事項,本企業安全生產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和教訓;

本企業安全生產職責制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勞動紀律.防火.防機械傷害.防塵.防毒等安全常識。

入企教育結束後,應由公司安全技術部門對新工人進行考試。考試成績合格者分配到施工隊,進行隊級安全教育。

(二)施工隊安全教育

新工人或在本企業內部調動工作的職工分配到施工隊後,對新工人再進行安全教育。

教育的資料有:

本隊施工作業任務.特點.作業環境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危險區域,要害部位;勞動保護法規.安全守則.勞動紀律;

本隊施工採用的工藝技術,所用機械設備的基本性能,易出現事故的部位和防範事故的措施;

本隊施工工種安全技術基礎知識;本隊安全生產管理組織和人員分工負責的資料。

(三)操作崗位教育

新職工或本企業內部調動工作的職工被分配到班組後,結合現場施工情景進行安全教育。使其對自我將從事的作業.進入的崗位,獲得基本的感性和理性認識。

教育的主要資料是:

上崗作業的規章制度,崗位安全操作規程,班組勞動紀律;

本工班.班組施工任務,人員分工情景,各工序相互聯繫,本工序安全生產應負的職責;

施工中所用工具.電器設備的現狀,易發事故的部位,安全防護裝置完好情景及其作用,使用過程的安全操作技術和注意事項;施工作業區的環境衞生標準和禮貌施工的具體資料;

個人勞動保護措施和防護用品的使用要求。

根據三級教育的資料及要求,本工區負責施工隊教育和操作崗位教育。施工隊教育由工區安質部長組織,專職安全員.施工隊長配合實施;操作崗位教育由專職安全員組織,質檢員協助,施工隊長配合實施。

三級安全教育結束後,組織考試。對於考試不合格者,要進行安全教育補課,重新考試,必須到達合格,才準上崗。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 篇九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特種設備的安全監察,防止和減少事故,保障人員生命和企業財產安全,依據國家《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適用公司特種設備的管理,具體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下同)、壓力管道、起重機械、及廠內專用機動車輛。

第三條公司主要負責人應當對本單位特種設備的安全和節能全面負責。建立健全特種設備安全、節能管理制度和崗位安全、節能責任制度。

第四條公司定期限接受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依法進行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

第二章特種設備的使用

第五條使用特種設備時,必須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條例和安全生產的法律、行政法

規的規定,保證特種設備的安全使用

第六條公司應當使用符合安全技術規範要求的特種設備。特種設備投入使用前,使用單位應當核對安全技術規範要求的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安裝及使用維修説明、監督檢驗證明等文件

第七條特種設備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後30日內,及時向市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登記。登記標誌應當置於或者附着於該特種設備的顯著位置。

第八條公司應當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安全技術檔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特種設備的設計文件、製造單位、產品質量合格證明、使用維護説明等文件以及安裝技術文件和資料;

(二)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和定期自行檢查的記錄;

(三)特種設備的'日常使用狀況記錄;

(四)特種設備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的日常維護保養記錄;

(五)特種設備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

(六)高耗能特種設備的能效測試報告、能耗狀況記錄以及節能改造技術資料。

第九條應當對在用特種設備進行經常性日常維護保養,並定期自行檢查。分廠及車間應對在用特種設備應當至少每月進行一次自行檢查,公司每季度進行一次檢查,並作出記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在對在用特種設備進行自行檢查和日常維護保養時發現異常情況的,應當及時處理。

設備管理部門應當對在用特種設備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進行定期校驗、檢修,並作出記錄。

鍋爐使用單位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範的要求進行鍋爐水(介)質處理,並接受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實施的水(介)質處理定期檢驗。

未經定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不得繼續使用。

第十條特種設備出現故障或者發生異常情況,應當對其進行全面檢查,消除事故隱患後,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特種設備不符合能效指標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採取相應措施進行整改。

第十一條特種設備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無改造、維修價值,或者超過安全技術規範規定使用年限,應當及時予以報廢,並應當向原登記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辦理註銷。

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人員應當對特種設備使用狀況進行經常性檢查,發現問題的應當立即處理;情況緊急時,可以決定停止使用特種設備並及時報告有關負責人。

第十二條鍋爐、壓力容器、電梯、起重機械、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的作業人員及其相關管理人員(以下統稱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考核合格,取得國家統一格式的特種作業人員證書,方可從事相應的作業或者管理工作。

第十三條公司對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每年進行一次特種設備安全、節能教育和培訓,保證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具備必要的特種設備安全、節能知識。

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在作業中應當嚴格執行特種設備的操作規程和有關的安全規章制度。

第十四條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現場安全管理人員和有關負責人報告。

第三章特種設備維護、保養管理

第十五條特種設備的維護保養應符合國家法規、規範和技術要求。

第十六條特種設備的日常維護和保養工作,由使用部門、操作人員負責,並做好記錄。

第十七條特種設備維護、保養應由有資質的單位進行,其中電梯應至少每15天進行一次清潔、潤滑、調整和檢查。

第十八條特種設備檢查實行班組日檢、車間周檢、公司特種設備管理人員月檢的三級檢查制度,並做好檢查記錄。有關部門必須對特種設備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和附屬儀表進行定期校驗、檢修。

第十九條對特種設備進行科學管理,合理保養,計劃檢修,鞏固提高設備完好率,保證指標的實現。

第二十條發現故障及時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故障,要詳細記錄,及時上報,並結合設備檢修計劃予以消除。

第二十一條定期檢查維護,並主動向操作工瞭解設備運行情況

第二十二條設備執行'定人定機'的專人負責制,認真填寫運行記錄。

第二十三條認真做好設備重點部位的維護保養工作。

第二十四條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工作時應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第二十五條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發現事故隱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立即整改,或報告主管領導處理。

第四章特種設備應急救援

第二十六條對特種設備公司應制訂《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事故應急救援是指對威脅人員生命或造成公司財產損失的緊急情況,所採取的一系列搶險救治工作。

第二十七條全體員工在公司發生事故時,應積極參加緊急救援工作。

第二十八條發生事故或人員傷亡,知情人必須以最快的速度通過電話或其他通信方式,將事故情況報告部門領導;部門領導應迅速報告公司領導和特種設備安全管理部門。

第二十九條員工在發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應採取可能的緊急措施後撤離作業

第三十條公司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和各有關部門在接到事故報告後,應迅速趕赴現場,根據本《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或其它有效辦法指揮救援工作,不論採取何種措施進行緊急救援,應首先採用減少人員傷亡、減輕傷員痛苦的各種措施。第三十一條事故應急救援人員,在救援過程中,必須聽從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指揮,各就各位地對事故進行必要的救援工作,並注意自我保護,正確佩戴防護用品和使用防護器具,避免自身傷害。

第三十二條當事故性質嚴重,事故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應向市各應急救援部門和附近生產經營單位、社區求援。

第五章特種設備事故處理

第三十三條特種設備事故按設備損壞程度分為爆炸事故,嚴重損壞事故和一般損壞事故。

第三十四條爆炸事故是指鍋爐、壓力容器和壓力管道在使用過程中或壓力試驗中,受壓部件發生破壞,設備中介質蓄積的能量迅速釋放,內壓瞬間降至外界大氣壓力以及管道泄漏引發的各類爆炸事故。

第三十五條嚴重損壞事故是特種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由於結構部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損壞等導致設備停止運行而必須進行修理的事故。以及壓力容器和壓力管道因泄漏而引起的火災,人員中毒以及壓力管道遭到破壞的事故,也屬嚴重損壞事故。

第三十六條一般損壞事故是指鍋容管特在使用中輕微損壞而不需要停止運行修理,以及壓力管道發生泄漏未引起其他災害的事故。

第三十七條發生特種設備事故後,事故部門應迅速向特種設備安全管理部門、設備部門和公司主管領導報告。如屬於嚴重損壞事故、爆炸事故的,由特種設備安全管理部門按《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特種設備事故處理規定》的程序和內容向特種設備監察部門等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第三十八條事故發生後,發生事故的部門應積極採取措施搶救人員和防止事故擴大,並在事故現場採取加攔繩,張貼'嚴禁入內','嚴禁破壞事故現場'標誌,設人監督等措施,保護好事故現場。

第三十九條屬於一般損壞事故發生後,由分廠領導對事故發生前設備狀況,事故傷亡、設備損壞及經濟損失情況,以及事故原因和性質等進行調查分析,確定事故責任,提出事故處理建議。事故調查結束後,由事故調查組填寫事故調查報告書。

第四十條屬於嚴重損壞事故、爆炸事故,由公司領導、設備部門以及事故有關人員聯合成立事故調查小組,確定事故責任,提出事故處理建議。事故調查結束後,由事故調查組填寫事故調查報告書。對造成員工重大傷亡事故或重大財產損失事故且構成犯罪的責任人,交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四十一條本制度由公司設備管理部門提出。

第四十二條本制度由公司設備管理部門負責解釋。

第四十三條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5車間(部門)領導職責 篇十

1.5.1貫徹執行國家、省、市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範、規章,執行公司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不違章指揮。

1.5.2制定特種設備安全操作規程。

1.5.3參加新特種設備的安裝驗收及試車。

1.5.4經常檢查特種設備的運行、維修和安全附件校驗等情況。組織本部門特種設備安全檢查,督促有關部門實施事故隱患的整改。

1.5.5對本部門特種設備的檢驗、修理、改造和報廢等進行技術審查。

1.5.6對特種設備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培訓和管理。

1.5.7協同做好特種設備的年度定期檢驗工作。

1.5.8積極向特種設備管理部門反映特種設備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處理情況等。

1.5.9協同組織事故應急預案的演練。

1.5.10報告特種設備事故,參加特種設備事故的救援,協助事故調查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