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經典散文朗誦作品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75W

經典散文朗誦作品通用多篇

經典散文朗誦作品 篇一

一切的生活都是單調的

除非有了力量

一切的力量都是柔軟的

除非有了希望

一切的希望都是蒼白的

除非有了愛

只要有愛

哪裏都是天堂!

經典散文朗誦作品 篇二

旅程的一個句號或逗號,讓沙子安靜下來。撲騰吵鬧了一夜的漠風,隨火車遠去了。浩瀚的沙漠裏,火車站孤獨而嶄新,它色彩沙黃線條強勁,一座現代氣息很濃的建築,卻沒有任何建築和它是鄰居。火車站和我一樣,已經深入黎明。

初現的曙色裏,沙子和雲朵帶着微微的暗紅。這是敦煌的日出,我看到了不遠處綠樹描畫的進城路線。這時,我認識了出租車司機陳立斌。他伴我們度過了在敦煌地區的絕大部分活動。在玉門關,他執意要我們品嚐他的豆餅,辣辣的有很多油的那種,我們在午後的陽光裏吃得很帶勁。東西忘在車裏,他送來了。要走了,他專門趕來為我們送行。他靈活、周全而熱情,我記住了他是敦煌市楊家橋鄉楊家橋村人。

店鋪的門口站着駱駝,有大有小。是絨布做的,棕色的那種特別可愛惹眼。禁不住去摸摸,手感非常柔和。這條街上都是駱駝。它們彷彿和我們一樣,剛剛從大漠裏歸來。尾纓搖着漠風,蹄瓣夾着沙粒,眼裏留着戈壁的影子。

街心立滿了小棚子,工藝品的製作者,一個挨一個。木板上幾匹駱駝組成的駝隊在沙海跋涉,人在駝峯裏坐着,挺隨意地戴着帽子。陽光側着照過來,駝隊剪成深重的影像,沙浪是湧動的,那是刀痕製造的。空氣裏的熱浪,動搖不了沙海里的路線。黃昏鏤成了碎木屑,影子襯出戈壁的硬度和黯黑。一個將駱駝、沙漠刻畫得如此味道的人,心裏一定充滿泉水。

我還想更多地看看敦煌。拎起一大摞木塊,我步入更深的暮色。

經典散文朗誦作品 篇三

展開一張叫情感的紙,提起一支叫感激的筆,寫寫給我生命的母親,寫寫我一顆熱枕,寫寫我感恩的心。

一個嬰兒呱呱落地,一個寶寶快樂玩耍,一個學子踏上征途……

這其中湧着多少熱烈而含蓄的親情!

當甜夢温馨美好時,當月亮皎潔迷人時,當花季斑斕溢香時,當前程錦繡坦蕩時,母親引領着倔強的我在求知路上拼搏;當無情的風,無情的浪突然襲來,也許,只有悲觀失望,只有憂愁失望,只有憂愁歎息。這時,是我的母親讓我看見敢上青天的雄鷹,看見敢下大海的巨龍。讓我相信只是讓生活欺騙了我的心,讓淚水模糊了我的眼。母親告訴我,風雨之後依然是晴天,月缺之後依然是月圓。是母親帶我走出了生命的誤區,是母親教會我向困難挑戰,是母親讓我在失敗之後,重新揚起生命的風帆!

當年的雛鷹面對藍天,我一無所知,心裏藏滿解不開的迷;如今,我憑藉着強勁的翅膀翱翔天空,去尋找未知的答案。但不管我飛得多高,飛得多遠,一定不會忘記我温暖的家,一定不會忘記生我養我的母親,一定會感謝母親給予我的愛!

母親,是我人生的第一任老師。曾經有人問我,還記得母親和你説的第一句話嗎?還記得母親第一次教育你嗎?為了那無數的第一次,我匆匆架起心的小船,在大海里拼搏。幾多付出,幾多收穫,在努力下,“心”的小船乘風破浪,駛向了我的理想。在母親的幫助下,理想的莊園終於依稀可見了!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母親向我伸出了熱情的手,那手是路標,於是我在彷徨中堅定,在思索中清醒。是母親讓我看見了廣袤無垠的天空,是母親讓我看見了碧波盪漾的大海。是母親的諄諄教誨化作了我腦中的智慧,胸中的熱血,外在的行為!

在人生旅途中,是母親豐富了我的心靈,開發了我的智力,為我點燃了希望的光芒,給我插上了理想的翅膀,翱遊在知識的海洋裏。因為有母親的一片愛心的澆灌,一番耕耘的辛勞,才會有稻麥的金黃,才會有我的絢麗。當我變成翱翔在天空中的雄鷹,當我變成遊動在大海里的蛟龍,這都是母親的功勞,所以我要用“心”來感恩母親!

人生的歲月是一串珍珠,漫長的歲月是一組樂曲,而母親對我的愛則是我人生中最璀璨的珍珠,最精彩的樂章!

母親,永遠我都記得,在我肩上的那雙手,風起的時候有多麼温熱!

母親,永遠我都記得,伴我成長的背影,用您滄桑的歲月,換我一生的幸福、快樂!

母親,永遠我都記得,在您的日曆裏只有春天,在您的人生裏,只有為我成長而萌生的喜悦!

母親,我感謝您,感謝您給予了我生命,感謝您給予了我絢麗多彩的人生,感謝您讓我擁有了一顆拼博、熱枕、感恩的心!

經典散文朗誦作品 篇四

雪花的快樂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

在半空裏瀟灑,

我一定認清我的方向——

飛揚,飛揚,飛揚——

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悽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悵——

飛揚,飛揚,飛揚,——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裏娟娟的飛舞,

認明瞭那清幽的住處,

等着她來花園裏探望——

飛揚,飛揚,飛揚,——

啊,她身上有硃砂梅的清香!

那時我憑藉我的身輕,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貼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經典散文朗誦作品 篇五

一個女孩子來信説,她看了《雪地裏的蝸牛奄列》之後,不明白書裏這兩句:

“愛情使人忘記時間,時間也使人忘記愛情。”

當你愛上一個人,你會忘記時間存在。你可以每天二十四小時跟他一起。你不介意花十四小時乘飛機從香港到美國跟他見一面,然後又匆匆趕回來。

為了跟他見面,你會把重要會議延期,把重要的工作放在一旁。你們約會之後,還可以拿着電話筒聊到天亮。

愛情使人忘記時間流逝。你會忘記自己的年紀。

六十歲的人也會以為自己只有十八歲。你會許下一生一世的承諾,忘記時間會改變一切。

然而,時間流逝,也會使人忘記愛情曾經存在。

兩個人一起的日子久了,愛情一點一滴的消逝。

他忘記了這些年來他多麼愛你,他忘記了你們曾經多麼快樂,也忘記了你們一起經歷了許多事情。忘記了,所以他愛上了別人。

當時間過去,我們忘記了我們曾經義無反顧地愛過一個人,忘記了他的温柔。忘記了他為我做的一切。我對他再沒有感覺,我不再愛他了。

為什麼會這樣?原來我們的愛情敗給了歲月。

首先是愛情使你忘記時間,然後是時間使你忘記愛情。

經典散文朗誦作品 篇六

六月的雨

六月的細雨 天堂的淚

微涼的晨露 載着傷悲

地獄的烈火 轉瞬成灰

魔鬼的輓歌 令人心碎

沒有紫薇 沒有向日葵

沒有鳥兒的歌聲陪

這裏的陽光不曾明媚

為何還要把我的家園毀

無光的火焰在衰頹

教堂的鐘聲 誰的懺悔

風往北吹 帶着責備

天使的眼神 迷離深邃

它的笑容讓人沉醉

美麗的伊甸 柵欄圍

失去自由 如何飛

寄出的思念 無人回

寂寞孤單 影相隨

我好累 請讓我沉睡

河畔的蘆葦 河中的水

河邊的蟲兒 叫聲清脆

星星低垂 在天空的懷裏依偎

經典散文朗誦作品 篇七

讀雨袂獨舞《何時,與君重拾江南夢》美文,想起江南那一柄搖櫓,和那雨巷深處的男人女子。

——題記

1

江南多雨。微風輕拂,雨絲飛揚,點點滴滴,肆意敲打着軒窗。

細雨不須歸,任憑雨絲伴隨着陣陣潮濕撲面而來。

小雨過後,碧空閒雲,小巷幽幽。

江南的傍晚,佇立江邊,立盡夕陽。落日圓圓的下去,月亮彎彎地上來,江畔煙樹迷離,依稀傳來遠處狗的吠聲。

彎月如鈎,鈎出的全是水鄉的畫面。月光中,思緒如江水綿長。

不經意間,流水淙淙,彷彿江南絲竹從遼遠飄來,雜着江風漁火,點染於綠波之間,恰似小樓吹徹玉簫,這音韻之美,恐怕只能出於自然的造化了。

痴望周遭,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輕寒。

江南的月色青暉,帶了寒意。靜望荷塘,尚有殘荷片片。偶爾,一隻白色水鳥低低地掠過。夜的寧靜瀰漫在幽巷綠樹間。

月光下的江水,江心依然波翻浪湧,江邊的青草直立水中,隨波搖曳,婀娜多姿,也如江南女孩兒的蜂腰與翹臀,彌散着青春的韻味。

2

江南的男人也温婉,温婉中也不乏“煙波釣徒”。

江南男人的血,如滔滔長江之水,從古流到今。

江南男人的內心獨白如江水,不捨晝夜。

在江河湖畔,孤舟蓑笠,男人垂釣,站成了一棵樹,一道風景。

江南的男人愛垂釣,魚兒在釣杆上的劇烈晃動宛如春心顫動,垂釣者陶醉於這個剎那。

“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一千多年前的這位身在仕途的“煙波釣徒”,竟把斜風細雨的江邊痴迷釣成了江南男人的詩句。

南唐國主李煜愛垂釣,《漁父》釣出了新意:“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身,世上如儂有幾人?”李後主再釣,又一首《漁父》向江面鋪開: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鈎,花滿渚,酒盈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這樂趣自在垂釣中,“煙波釣徒”的心情此時如一團緩緩打開的褶皺,打開褶皺的過程就像一隻舒緩的樂曲,在江面展開。

江南“煙波釣徒”的目光觸及自由,遠離世俗和煩擾,最能揭示陰暗。

江南“煙波釣徒”心在文墨,眼睛在雲端,看得高遠。

3

江南女子的美有如碧玉温潤,有如髻鬟始掠,她們的身材,她們的步態,天性中有她們的柔與剛。

江南女子柔柔的美目、軟軟的語音彷彿融入了幾許北國的情調。沉思上了俏臉,爽朗佈於眉梢,幹練與明快連接了她們的語音和舉止。哦,江南嫵媚的女子,也能英姿颯爽。

江南女子心中有旋律,繞籬倚石自沉吟。白香山幽怨情詩“妾弄青梅憑短牆,君騎白馬傍垂楊。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這是江南式的幽怨。

江南女子也諳情事:“暗想玉容何所似?梨花一枝春帶雨。”傳神的句子由何而來?端賴那一顆蓬勃的春心。

江南女子一笑語一舉步一轉身,尋常嗎?卻又如此傳神。她們臉上的一抹嬌羞居然染得山林皆醉,莫非閒適的心境也被染醉?

江南女子明亮的笑容,如同淨空,不會掠過灰色的雲影。站在桃紅柳綠下,她們薄面比花紅。一雙雙高跟鞋磨蹭着青石甬道,上假山下小橋,周遭全是怒放的鮮花,蜂蝶飛舞。

墨客説江南女子纖手玉指,猶如冬雪花枝。

騷人説江南女子情路漫漫風光好,情色染得天地奇,玉顏堪比芙蓉豔,猶見昭陽日影來。

其實,詩句將江南女子説到了及至:“臉似芙蓉胸似玉,未容君王得見面,已被楊妃遙側目。”

然而,在漫長的歷史煙波中,只可惜史籍扭曲了她們的身影。孔子輕視女子,禮教扼殺女子,使她們千百年來蒙受冤屈。

在封建禮教的柵欄旁,她們抗爭,她們如易安居士般佇立良久,花肥人瘦。時光易逝,少女的時光透過枝葉向她們湧來:豔陽與琵琶,青燈與黃卷,清晨玉露惹舞袖,黃昏疏雨、淚濕鞦韆。難怪李後主滾珠拋玉:“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其實,江南女子自有東方女子的温婉,更不缺她們的情烈,她們活得光芒四射,日出江花紅勝火。她們傾聽世音,憑藉她所聽到的全部樂章,並把自己的生命融進去,形成正義的合奏與交響。

4

讀一本書,記得這樣的句子:女子的昂揚與多姿是判別一個社會生活幸福與否的標誌之一。江南的的幸福便在江南女子的昂揚與多姿了。

江南山水偏於陰柔,陰柔正是江南女子的本色。歷史上曾經有人評説:盛唐女子比不過南唐女子。想那繁華冠絕天下的長安城,若再延續幾百年,恐怕粗獷的西北漢子也會如柔情似水的江南女子了。

江南女子,抑或身處煙霧濛濛的四川,抑或身處煙柳畫橋的蘇杭,愛與美瀰漫了她們的日常。濃情氤氲,如青煙裊裊,風流百端。

江南多嫵媚。千百年來,嫵媚的南方難敵粗獷的北方,這是不爭的事實,這也如同和平日久的北方難敵草原深處的遊牧民族,安樂所致也。

江南女子嫵媚中透着優雅。民謠曰:“女兒魂,石頭城。”南京城古曰石頭城,大街小巷,豪宅民居,無不透着江南的優雅韻致:女人活出了女人的風采,男人目光細膩舉止温雅。時至今日,酒樓茶肆的日常話題,少有慷慨激昂大談殺伐的,這就是江南的優雅。

江南的街頭巷末,方言俚語,無不凸顯南方女性的情狀。她們能活出女性的風采。而女性的昂揚與江南的優雅是分不開的,正因為有了優雅,才有了羣芳爭豔。

江南女子軒昂多姿,不像別國女人低眉順眼、低聲下氣。

江南女子也多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愁如落紅萬點,愁似關山千重。

縱觀古今,六朝分黛,將她們的寸寸肌膚幻化成了千嬌百媚的江南。她們就是江南,將空靈的善與美呈現於世人純美的目光。試聽那一曲霓裳之舞,舞低樓心月,歌盡扇底風。仙袂飄搖舉,眼色波頻傳,恰似星光燦爛。

江南千嬌百媚,江南風流絕代!

寫江南,夢江南,心,永遠走不出煙雨的江南。

經典散文朗誦作品 篇八

我和俞大綱老師的認識是頗為戲劇性的,那是八年以前,我去聽他演講,活動是季曼瑰老師辦的,地點在中國話劇欣賞委員會,地方小,到會的人也少,大家聽完了也就零零落落地散去了。

但對我而言,那是個截然不同的晚上,也不管夜深了,我走上台去找他,連自我介紹都省了,就留在李老師那套破舊的椅子上繼續向他請教。

俞老師是一個談起話來就沒有時間觀念的人,我們愈談愈晚,後來他忽然問了一句:

"你在什麼學校?"

"東吳--"

"東吳有一個人,"他很起勁地説,"你去找她談談,她叫張曉風。"

我一下愣住了,原來俞老師竟知道我而器重我,這麼大年紀的人也會留心當代文學,我當時的心情簡直興奮得要轟然一聲燒起來,可惜我不是那種深藏不露的人,我立刻就忍不住告訴他我就是張曉風。

然後他告訴我他喜歡的我的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認為深得中國文學中的陰柔之美,我其實對自己早期的作品很羞於啟齒,由於年輕和浮淺,我把許多好東西寫得糟極了,但被俞老師在這種情形下無心地盛讚一番,仍使我竊喜不己。接着又談了一些話,他忽然説:

"白先勇你認識嗎?"

"認識。"那時候他剛好約我在他的晨鐘出版社出書。

"他的《遊園驚夢》裏有一點小錯,"他很認真的説,"吹腔,不等於崑曲,下回告訴他改過來。"

我真的驚訝於他的細膩。

後來,我就和其他年輕人一樣,理直氣壯的穿過怡太旅行社業務部而直趨他的辦公室裏聊起天來。

"辦公室"設在館前街,天曉得俞老師用什麼時間辦"正務",總之那間屬於怡太旅行社的辦公室,時而是戲劇研究所的教室,時而又似乎是振興國劇委員地的兔費會議廳,有時是某個雜誌的顧問室……總之,印象是滿屋子全是人,有的人來晚了,到外面再搬張椅子將自己塞擠進來,有的人有事便徑自先行離去,前前後後,川流不息,彷彿開着流水席,反正任何人都可以在這裏做學術上的或藝術上的打尖。

也許是緣於我的自入,我自己雖也多次從這類當面的和電話聊天中得到許多好處,但我卻不贊成俞老師如此無日無夜的來者不拒。我固執的認為,不留下文字,其他都是不可信賴的,即使是嫡傳弟子,複述自己言論的時候也難免有失實之處,這話不好直説,我只能間接催老師。

"老師,您的平劇劇本應該抽點時間整理出來發表。"

"我也是這樣想呀!"他無奈地歎了口氣,"我每次一想到發表,就覺得到處都是缺點,幾乎想整個重新寫過--可是,心裏不免又想,唉,既然要花那麼多功夫,不如干脆寫一本新的……"

"好啊,那就寫一個新的!"

"可是,想想舊的還沒有修整好,何必又弄新的?"

唉,這真是可怕的循環。我常想,世間一流的人才往往由於求全心切反而沒有寫下什麼,大概執着筆的,多半是二流以下的角色。

老師去世後,我忍不住有幾分生氣,世間有些胡亂出版的人是"造孽",但惜墨如金,竟至不立文字則對晚輩而言近乎"殘忍",對"造孽"的人歷史還有辦法,不多久,他們的油墨污染便成陳跡,但不勤事寫作的人連歷史也對他們無可奈何。倒是一本《戲劇縱橫談》在編輯的半逼半催下以寫隨筆心情反而寫出來了,算是不幸中的小幸。

有一天和尉素秋先生淡起,她也和我持一樣的看法,她説:"唉,每天看訃聞都有一些朋友是帶着滿肚子學問死的--可惜了。"

老師在世時,我和他雖每有會意深契之處,但也有不少時候,老師堅持他的看法,我則堅持我的。如果老師今日復生,我第一件急於和他辯駁的事便是堅持他至少要寫二部書,一部是關於戲劇理論,另一部則應該至少包括十個平劇劇本,他不應該只做我們這一代的老師,他應該做以後很多代年輕人的老師……

可是老師已不在了,深夜裏我打電話和誰爭論去呢?

對於我的戲劇演出,老師的意見也甚多,不論是"燈光"、"表演"、"舞台設計"、"舞蹈"他都"有意見",事實上俞老師是個連對自己都"有意見"的人,他的可愛正在他的"有意見"。他的意見有的我同意,有的我不同意,但無論如何,我十分感動於每次演戲他必然來看的關切,而且還讓怡太旅行社為我們的演出特別贊助一個廣告。

老師説對説錯表情都極強烈,認為正確時,他會一疊聲地説:"對--對--對--對--……"

每一個對字都説得清晰、緩慢、悠長,而且幾乎等節拍,認為不正確時,他會嘿嘿而笑,搖頭,説:"完全不對,完全不對……"

令我驚訝的是老師完全不贊同比較文學,記得我第一次試着和他談談一位學者所寫的關於元雜劇的悲劇觀,他立刻拒絕了,並且説:

"曉風,你要知道,中國和西洋是完全不同的,完全不同的,一點相同的都沒有!"

"好,"我不服氣,"就算比出來的結果是'一無可比',也是一種比較研究啊!"

可是老師不為所動,他仍堅持中國的戲就是中國的戲,沒有比較的必要,也沒有比較的可能。

"舉例而言,"好多次以後我仍不死心,"莎士比亞和中國的悲劇裏在最嚴肅最正經的時候,卻常常冒出一段科渾--而且,常常還是黃色的,這不是十分相似的嗎?"

"那是因為觀眾都是新興的小市民的緣故。"

奇怪,老師肯承認它們相似,但他仍反對比較文學。後來,我發覺俞老師和其他年輕人在各方面的看法也每有不同,到頭來各人還是保持了各人的看法,而師生,也仍然是師生。

有一陣,報上猛罵一個人,簡直像打落水狗,我打電話請教他的意見,其實説"請教"是太嚴肅了些,俞老師自己反正只是和人聊天(他真的聊一輩子天,很有深度而又很活潑的天),他絕口不提那人的"人",卻盛讚那人的文章,説:

"自有本站以來,能把舊的詩詞套用得那麼好,能把固有的東西用得那麼高明,此人當數第一!"

"是'才子之筆'對嗎?"

"對,對,對。"

他又讚美他取譬喻取得婉委貼切。放下電話,我感到什麼很温暖的東西,我並不贊成老師説他是本站的第一高手,但我喜歡他那種論事從寬的胸襟。

我又提到一個罵那人的人。

"我告訴你,"他忽然説,"大凡罵人的人,自己已經就受了影響了,罵人的人就是受影響最深的人。"

我幾乎被這種怪論嚇了一跳,一時之間也分辨不出自己同不同意這種看法,但細細推想,也不是毫無道理。俞老師凡事願意退一步想,所以海闊天空竟成為很自然的事了。

最後一次見老師是在國軍文藝中心,那晚演上本《白蛇傳》,休息的時候才看到老師和師母原來也來了。

師母穿一件棗紅色的曳地長裙,襯着銀髮發亮,師母一向清麗絕俗,那晚看起來比平常更為出塵。

不知為什麼,我覺得老師臉色不好。

"救風塵寫了沒?"我趁機上前去催問老師。

老師曾告訴我他極喜歡元雜劇《救風塵》,很想將之改編為平劇。其實這話説了也有好幾年了。"

"大家都説《救風塵》是喜劇,"他曾感歎地説,"實在是悲劇啊!"

幾乎每隔一段時間,我總要提醒俞老師一次"救風塵"的事,我自己極喜歡那個戲。

"唉--難啊--"

俞老師的臉色真的很不好。

"從前有位趙先生給我打譜--打譜太重要了,後來趙先生死了,現在要寫,難啊,平劇--"

我心裏不禁悲傷起來,作詞的人失去了譜曲的人固然悲痛,但作詞的人自己也不是永恆的啊!

"這戲寫得好,"他把話題拉回《白蛇傳》,"是田漢寫的。後來的《海瑞罷官》也是他寫的--就是給批鬥了的那一本。"

"明天我不來了!"老師又説。

"明天下半本比較好啊!"

"這戲看了太多遍了。"老師説話中透露出顯然的疲倦。

我不再説什麼。

後來,就在報上看到老師的死。老師患先天性心臟肥大症多年,原來也就是隨時可以撒手的,前不久他甚至在計程車上突然失去記憶,不知道回家的路。如果從這些方面來看,老師的心臟病突發倒是我們所可能預期的最幸福的死了。

悲傷的是留下來的,師母,和一切承受過他關切和期望的年輕人,我們有多長的一段路要走啊!

老師生前喜歡提及明代的一位女伶楚生,説她"孤意在眉,深情在睫","孤意"和"深情"原是矛盾的,卻又很微妙地是一個藝術家必要的一種矛盾。

老師死後我忽然覺得老師自己也是一個有其"孤意"有其"深情"的人,他執着於一個綿邈温馨的中國,他的孤意是一箇中國讀書人對傳統的悲痛的擁姿,而他的深情,使他容納接受每一股昂揚衝激的生命,因而使自己更其波瀾壯闊,浩瀚森森……

經典散文朗誦作品 篇九

踏過奈何橋,孟婆問我,可願喝下她做的孟婆湯。喝下即可擺脱千世輪迴,不再受相思之苦。忘憂忘愁,戒情戒愛,從頭開始,可謂新生。

我搖頭:哪怕千世萬世,可我心中有念,念化羈絆,伴我一生。再苦再累,心裏也是幸福滋味。縱經千世萬難,也不言棄。

孟婆再勸:世人皆愚昧,情愛紛擾皆是禍,功名利祿不足貴,世上走一遭,到頭皆成空。你真不願放棄?

我微笑:凡間自有凡間的樂趣,生老病死、愛憎恨、怨別離。或許讓人痛苦難過,但能磨礪人的心性,何種滋味,都是寶貴體會。七情六慾源於本性。無情無愛此生又何必?

孟婆連歎:罷!罷!罷!隨後閉目不再言語。

穿過奈何橋,行至苦海邊。一滄桑巨石傲然立於其間,滿是古樸氣息。石上鬼斧神工刻上八大字: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回頭?人生苦短,百年之間轉眼匆匆,事事經得幾次再從頭?任那波濤洶湧,巨浪拍天。不悔不改,乘風破浪,誓到彼岸。

“阿彌陀佛,施主,回頭是岸吶!”一聲佛號朗朗誦起。天空中倏然霞光萬丈,一體胖彌勒陀佛端坐雲霞間。

“岸?何謂岸?”

“岸,即為宿命的歸宿,是棲息,是祥和。”

“和尚怎知何為我心中的岸?我只知道,答案在那苦海另邊……”

“阿彌陀佛,施主你太執迷。苦海無邊,苦海無邊,正因此海無邊,貧僧才來相勸。若你一意孤行,這樣下去永遠到不了盡頭,且世世受輪迴之苦……”

“哈!和尚你別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別人身上,苦不苦我心明瞭。盡頭?我不正在尋找盡頭?”

“阿彌陀佛,罪過,罪過。施主務必再再三思,這苦海,渺無邊……”

“和尚不必再多言!我意已決,前方有着思念在等我。那是來自靈魂的情牽呵!”

不再理會那彌勒陀佛,踏入苦海,乘風破浪,誓到彼岸!

“唉!……”後方傳來一聲重重的歎息。

一天又一天,一年復一年……這苦海,似乎如那和尚所言,沒有盡頭。陰霾的天空,嘩啦啦的灑下雨滴,驚得漣漪四散……

忘了時間,近乎麻木的前行。還有多遠,還有多久?年年月月歲年年……意識漸漸模糊,無意識隨波逐流。飄飄蕩蕩,到不了岸。眼前一黑,意識倏然泯滅……

…… ……

不知漂浮多久,直到有一天,意識重歸心海,發現已經不再浮沉,到了彼岸。

踏上望鄉台。

望鄉台上望舊鄉,思鄉遊魂望斷腸。輪迴鏡前,看到我們的幾世前塵……

八世,你我同為河裏的沙石,相距不遠,卻只能靜靜凝視,遙遙相守……

七世,每一年,只能遠遠的看你一眼,遙望你身影搖曳遠去……誰讓,我是一棵樹,而你是那遷徙候鳥。

六世,五世,四世……我為燭火你做飛蛾。你為朝露我做晨曦。我化雲朵,你融和風……

直至前一世,幸而為人,傾一生,尋覓你影蹤。死生一線隔,別恨愛倆難。直到生命結束的剎那,才發現原來你一直都在我身邊。只是,我卻到最後,才能看你一眼……

輪迴鏡內照輪迴,今生前世悲慟時。畫面倏然一閃而逝,不覺間已淚流滿面……

思念,羈絆,一切切,就在前方。

跨過望鄉台,來到三生石前。

三生石刻三生緣,緣聚緣散緣如水。鏡中花,水中月,炫炫皆是念……

我拾起雕刻石,意欲刻上你我名字。轉念一想,這三生石,也只能刻上三世緣分,那你我超出三世的緣分,豈不是刻不上?於是笑笑轉身離去……

經典散文朗誦作品 篇十

《海的那邊》

——————送給未知的

我傾聽着風的呼嘯

夾帶着滿世界的喧囂

靜下心來慢慢尋找

在海的那邊 是否有傳來你的聲消

我觸擁着浪的奔跑

覬覦着幸福的各種微笑

躺下來靜靜思考

在海的那邊 是否你也是這樣的不堪慵擾

我摩挲着沙築的城堡

暢想着不知名的c調

坐下來碎碎唸叨

在海的那邊 是否你也是這樣的快樂驕傲